2019-2020年粤教版初中政治思品九年级下册5.1 文化根 中国心练习题六十六

2019-2020年粤教版初中政治思品九年级下册5.1 文化根中国心练习题六十六

?第1题【单选题】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殖民地),也不愿意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这提示我们( )

A、文化的影响胜于一切

B、虚心学习国外文化的优良传统

C、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7年11月,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华文化再一次进入国际视野。这表明(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C、传统文化总是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D、要消除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海派清口”是从上海的单口滑稽、北京的单口相声以及美国的脱口秀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其内容涉及时代热点、焦点,传播的是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深受观众喜爱。这启示我们( )

A、热爱祖国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B、文化需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

C、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最近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以美食为窗口,介绍全国各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美食,从精致的选材、加工和制作等角度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

带来的影响,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舌尖上的中国2》这样的影片( )

A、是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的魂

B、属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化

C、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D、是对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

这部纪录片( )①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②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了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③展现了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出文化的差异④表明我国的餐饮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的沉淀。对照下面节庆图片与节日名称,二者不一致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成龙是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影坛巨星,无论出席国内还是国际的隆重场合,他总是身着唐装。当有人问他为何总以唐装形象示人时,成龙说:“唐装代表着中国的文化,我想要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成龙的话启示我们( )

①要保护本国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②要以开放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

③要积极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④要积极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这说明中华文化( )

A、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B、一花独放,天下独尊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中西合璧,不分彼此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合作、媒体互动等活动。这有利于( )

A、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B、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C、博采众长,促进中外文化融为一体

D、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2014年10月22日“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法国开幕。展出的450多件精美文物,从多个侧面展示中国汉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让欧洲观众更为形象地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这( )

①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着世界潮流

②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世界人民的认同

③有利于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

④说明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面对“家风”,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④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我们之所以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因为( )①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②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才能提高民族

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④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如今,“中式英语”正猛烈地冲击着英语的词汇库,据美国“全球语言监督”机构的报告显示,自1994年以来,英语的词汇借用汉语数量独占鳌头,这段材料反映的文化现象是( )

A、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B、弘扬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C、汉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

D、文化的差异性已经消失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喀布尔博物馆大门上的这句题词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②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③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④一个民族的存在是这个民族文化存在的前提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由央视自主研发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央视节目组这样做有利于( )

①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②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全面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美食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

A、我们在生活中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努力消除文化差异

B、每一种美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集中体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

C、不同的饮食习惯、民俗风情等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D、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让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独具生机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全国人大代表、湘菜大师许菊云每次去国外做烹饪表演,都会带上浏阳的豆豉、醴陵的辣椒、茶陵的大蒜,原汁原味的湘菜让老外们赞不绝口。这说明弘扬中华文化( )

A、要保持民族特色

B、要发扬创新精神

C、要学习外来文化

D、要迎合外国口味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礼庙。夫子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

的,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文庙供奉和祭祀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

【解析】:

?第18题【单选题】

2010年10月7日,“中国文化年”在意大利的罗马开幕。近年来,“中国文化年”成功走进法国、美国……这些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有利于( )

A、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B、中华文化为自身和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贡献

C、中华文化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

D、我国积极全面地吸收世界文化

【答案】:

【解析】:

?第19题【单选题】

“高山为你喝彩/蓝天为你骄傲/鲜花为你添彩/星星为你照耀/你用平凡唤醒世人的良知/你用青春谱写爱的歌曲/最美的妈妈/最美的司机/最美的老师/最美的中国人……”一首名为《最美中国人》的歌曲上传20天,网络视频点击量就超过了360万。这首歌在网上传播后,大江南北数不尽的中国人为之心潮澎湃。这启示( )①发扬民族精神,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生命力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最美的人能让我们抵制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最美中国人身上共有的情感

Aa‘ a‘?

Ba‘?a‘£

Ca‘ a‘¢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20题【单选题】

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都有少数民族的歌舞节目,既丰富了晚会的内容,又让观众感受到少数民族风采。这样做是为了( )

①更好地贯彻民族团结的原则②促进民族经济发展③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④各民族融为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1题【判断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2题【判断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3题【问答题】

材料:2014年9月20日晚在气势恢弘的音乐声中,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口的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拉开第二届江苏文化艺术节帷幕。本届文化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以“弘扬真善美、唱响中国梦”为主题,以“推出精品、推出人才”为重点,以“文化惠民、促进繁荣”为目的,将于9月20日到10月20日在南京暨全省各市举办。请谈谈江苏举办文化艺术节的意义?(到少三个角度)

【答案】: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学校开展“关注老区,建设家乡”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悦悦将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供大家分享。

途中,我看见路边的采石场已经停止作业。导游介绍说,原来这里的采石场滥采乱伐,严重破坏山体。为落实省政府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要求,当地政府关停了采石场,并给裸露的岩石做边坡防护绿化,荒凉的山坡又披上了绿装……看来,当地政府还是蛮拼的!

在石头寨我看到:漫山遍野的桃花粉白嫩红,随枝摇曳;绿色掩映中错落有致的楼房显出这里的富裕。村干部说,我们村石头多农田少,原来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为脱贫,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经济”,种植桃树等果树,还请来科研人员做技术指导;兴办各种村办企业……全村奋斗30年,终于脱贫致富了。亲,十里桃花,如你所愿!我要把你们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

研学活动的最后,在当地以“弘扬茶文化、创新茶产业”为宗旨的推介活动中,我了解到中国是茶的故乡,安徽与茶有不解之缘,据《茶经》记载,安徽的茶业生产在唐朝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杯清茶,几片茶叶,幽香缕缕,现场的茶艺表演更让我如痴如醉……互动中,主持人希望大家就本地弘扬茶文化、创新茶产业出出主意。我当时提的建议获得了好评。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写出当地政府坚持的发展理念和基本国策。

请你根据悦悦的微信,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出该村脱贫致富的经验,供大家分享!

安徽的“茶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什么特点?

请你根据主持人的要求,给当地提两条合理化建议,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出彩中国我与祖国共前行】

【答案】:

【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6月14日,中国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授牌落户到重庆市南岸区。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在授牌暨签约仪式上说,当前文物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愈显文物保护装备的适用性差、技术含量低、缺乏解决方案等问题矛盾突出,而中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文物大国,文物数量巨大,迫切需要现代科技和装备提供保障。

材料二: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把中国湖北神农架、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遗项目由此达到50个,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材料三: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于2016年9月19日至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以“发展伙伴关系,共商文化合作”为主题,丝绸之路沿线20多个国

家代表参加论坛,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欧亚文化合作组织”倡议并举办一系列高水准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我国建立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加强文物保护表明了什么?

我国注重文化遗产的申遗保护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三,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答案】:

【解析】:

?第26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第九届江苏省园博会于201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举行。本届园博会吉祥物“圆圆”的设计思路为:“圆圆”身上穿的市印有苏州园林窗花图案的江南旗袍;“圆圆”头上带的是创意化了的苏州市市花“桂花”式品。

材料二:为做好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园博会志愿者管理组正式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看到这一消息,小明坐不住了,他想请假去做志愿者,为园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材料三:小明和同学周末去园博会游玩,发现个别游客破坏公共设施,乱扔垃圾,小明上前制止并劝阻。游玩后小明加入了园博会志愿者队伍中和他们一起清理园内垃圾。

苏州园博会吉祥物的设计思路是如何体现文化发展的要求的?

结合“成长在社会”所学知识,对于小明的想法谈谈你的看法。

小明的行为给成长在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解析】:

?第27题【材料分析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