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 课《航天飞机》同步练习(II )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 课《航天飞机》同步练习(II )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 课《航天飞机》同步练习(II )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 课《航天飞机》同步练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02分)

1. (6分)按拼音写汉字

tūrán________xīn sī________

zhì huì lǎo rén________

wú yǐng wú zōng________shǒu bì________pà mǐ ěr gāo yuán________

2. (4分)多音字组词

得dé________děi________便biàn________pián________

3. (6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脑袋________ 无影无踪________ 智慧老人________

究竟________ 捞回机舱________ 维修________

4. (4分)选择词义(填序号)

投机:A.见解相同B.利用时机谋取私利

他两个话不投机,争吵起来。________

他做事很投机,从不做亏本买卖。________

迷失:A.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B.丢失;丧失。

一只小甲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________

过于感情用事,容易让我们迷失理智。________

5. (4分)读一读,在每句话的括号里填上一对反义词。

①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它在太空中________和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

②不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小明都没中断锻炼。

6. (8分)形近字组词

踪________ 竟________ 膀________ 驾________

粽________ 竞________ 傍________ 架________

7. (5分)理解词语

①俯冲:

②呼啸:

③庞然大物:

④究竟:

8. (4分)给下列划线体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呼啸(A.sù B.xiào)________

②无影无踪(A.zōng B.zhōng)________

③转圈圈(A.zhuǎn B.zhuàn)________

④替代不了(A.liǎo B.le)________

9. (3分)判断下面各句中感叹号表示的感情。

①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________

②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________

③这四条腿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________

10. (8分)写出描写“风”和“雨”成语。

________风________雨春________化________

呼________唤________ 栉________沐________

11. (5分)修改病句

①她很寂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②同学们几乎差不多到齐了。

12. (5分)如果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

13. (4分)你知道吗,用线连一连。

①八仙过海________ A.急于求成

②拔苗助长________ B.各显神通

③打破砂锅________ C.不得不发

④箭在弦上________ D.问到底

14. (4分)选一选,组成新字。

氵________ 又 ________ 自 ________ 辶 ________ A欠 B青 C心 D首

15. (6分)选择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只要……就……虽然……但是……一……就……

①________肯吃苦,________会有收获

②妹妹________年纪小,________她非常懂事。

③我________回家,________做作业。

16. (3分)读课文《航天飞机》根据语意写词语

①(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________

②外表上庞大的东西。________

③结果,原委。 ________

17. (3分)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

①一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________

②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________

③红叶似火,漂亮迷人。

________

18. (5分)扩句

①小鸟唱歌。

②我望着天空

19. (5分)缩句

①一架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

②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20. (5分)句子乐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把下面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②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消灭了吴国。

21. (5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________

②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________

③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________

④左边看看,右边看看。________

⑤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4题;共45分)

22. (8分)读课文《航天飞机》回答问题。

(1)

本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飞机,重点写了________。

(2)

航天飞机的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本文是说明文,主要介绍了航天飞机的________

(4)

假如你是航天飞机,自我介绍一下吧。

23. (15分)阅读课《航天飞机》文片段,回答问题。

飞机越听越不自在,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思,亲切地说:“航天飞机有他的长处,你也有你的长处,你的作用也是航天飞机替代不了的呀!”

(1)

“替代不了”是什么意识?

(2)

这里指谁不能替代谁?

(3)

从智慧老人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4. (19分)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周恩来同志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来自他的伟大抱负。

早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着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着造福于人民而学习的志向。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到东北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不少热心改革的中外政治思想家的著作,幼小的心灵燃起了改造中国、富强中华民族的火焰。

有一天,身穿长衫的魏校长给学生上课时,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

教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老校长叫起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学生,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他慢声慢语地说:“为明礼而读书。”

老校长摇了摇头,又叫一个官家子弟。这个学生很傲慢地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老校长叹了口气,接着把一个靴鞋老板的儿子叫了起来。他得意洋洋地答道:“为家父而读书。”

其他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有的说;“为挣钱,为吃穿!”也有的说:“为不欺负!”

老校长皱着眉头,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眼光忽然落在周恩来的身上:“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

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用南方口音清晰有力地答道:“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他没料到一个年位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校长睁大吃惊的眼睛又追问:“你为什么读书?”周恩来提高嗓音,坚定地重复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小小的教室里久久回响。老校长高兴地说:“______”

(1)

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形容说话响亮而有力。”可用文中“________”一词来概括。

(3)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________ 慌慌张张——________

(4)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

请将“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句意。(6)

“铿锵有力的声音”文中指的是________

(7)

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因为________

25. (3分)课外拓展。想一想,填一填。

A.黄俊龙

B.聂海胜

C.杨利伟

①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航天员是 ________

② 2005年10月22日,中国“神舟六号”再度飞天成功,航天员是 __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02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20、答案:略

21、答案:略

二、阅读题 (共4题;共45分)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24、答案:略

25、答案: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 一、读下面一段话,在括号里规范地写汉字。 zhǔnbèiqiānxū 李华的课前一分钟演讲做了充分的(),借用了毛主席的“()使人jiāoàojīdòngrèliè 进步,()使人落后”名言。演讲完毕,同学们()地鼓掌,掌声()而持久,纷纷投去赞赏的目光。 镜()仰()朴()励()侧() 境()迎()补()厉()测() 三、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仿照例子写词语(试卷上除外)。 ()近求远()流不息相提并()不假思() 例:又说又笑 里应外合 1.赵州桥拱形桥洞的设计,减轻了流水对桥的冲击力。() 2.为了他人的(),有危险时应让别人先出去。 3.虽然这个实验失败了很多次,但这次终于获得了()。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1.()老奶奶白发苍苍,()行动十分利索。 2.王小明()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帮助同学。

3.()你让杰西很开心,()我要把刀送给你。 六、按要求填写。 1.选择合适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温故而知新百尺竿头人无完人习相远 清泉石上流亲师友更进一步子不学 (2)做人不能骄傲,学问和成绩虽然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还要 继续努力,向前发展,正所谓“,”。 (3)明月松间照,。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_。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 了____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___的蘑菇 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七、祖国风光秀丽无比,你学习了哪些写景色的古诗,请你写一首。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 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乎乎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微课名称 《海底世界》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 □所属章节: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频Camtasia Studio V6.0.2 自己设计、录制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先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文段中描写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再通过例句分析巩固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对课文《海底世界》中的语句解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讲解的是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海底世界》一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课件出示文段) 二.讲授 1.学习说明方法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活动特点,(出示图片) 通过这些例子生动真切地说明样的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学习说明方法列数据 再看文段中在介绍梭子鱼和海参的活动特点的句子,(师读)在句子中用了“几十千米”“四米”这样的数据的说明方法就是列数据。 3.学习说明方法打比方 作者又是这样介绍深水鱼的活动特点的:“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比喻句。将游动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而在说明文中,修辞手法比喻有个另外的名字,叫做打比方。这是通特征的一种方法。 4.学习说明方法作比较 最后来看这段文字描述梭子鱼的活动特点的句子:“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地说明梭子鱼的游动速度之快,将我们常见的火车的速度与之进行比较,请看,(出示图片)这样的对比是不是了?这种说明方法就叫做作比较。 三.总结 同学们,在课文《海底世界》中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赵州桥试题及答案

19 赵州桥轻松起步 1 我能用“\”划去不恰当的汉字或拼音。 (保宝)贵(遥摇)望 (艰坚)固前爪.(zhǎo zhuǎ) 石栏.(lán nán)洨.(xiáo jiāo)河 2 我会读拼音,还能把词语写得正确又漂亮。 3 汉字双胞胎,比比再组词。 4 我会选词填空。 (1)赵州桥是一座世界()的石拱桥。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3)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 5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并用所填的词造句。 (1)这种设计,()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这座桥()坚固,()美观。 造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我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财富。() (2)牢固,结实,结合得紧密,不易被破坏。() (3)在正式动工前,根据预定的目的、要求,制定的办法、图纸等。() 7 细读课文,我会填空。 (1)赵州桥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是隋朝的石匠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__________________年了。 (2)赵州桥桥面两侧有___________________,栏板上雕刻着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___,嘴里吐出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___,前爪相互抵着,各自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___。 8 我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赵州桥最大的两个构造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提升 桥 中国的大桥可真神奇啊!瞧: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我还知道现代的南京长江大桥,它建于1968年,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一座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横卧在长江之上。正桥的路栏上,镶嵌着百幅浮雕。大桥建成后,毛主席题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第一站短文中介绍的两座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站我会找朋友,连一连。 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南京长江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赵州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2分) mò fáng hú dié xiōng pú jiāo nèn nà mèn bài fǎng pǔ sù wēi wǔ shénɡ suǒ xīn shǎnɡ zī rùn qiān xū 2.我能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 ”标出。(6分) 铅锤(cuí chuí ) 宿舍(shě shè ) 作坊(zuō zuò ) 前爪(zhuǎ zhǎo ) 相处(chǔ chù ) 祖宗(zōnɡ zhōnɡ ) 3.我会用多音字组词。(6分) 参Cān()shēn() 量liánɡ() liànɡ() 给ɡěi()jǐ() 4.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风尘扑扑( ) 美观竖固( ) 相题并论( ) 大显神危( ) 5.照样子各写出两个词语。(6分) 静悄悄: 舒舒服服: 积少成多: 6.把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含有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的成语。(4分) 千里之行,。 ,更进一步。 7.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再用这两个词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写一句话。(3分) “你敢碰我吗?”铁罐傲慢地问。( ) 8.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写出自己熟悉的一句《三字经》。

(2)写出对自己有影响的一句孔子的名言。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热闹场面。(1分) (2)《掌声》这篇课文讲了“英子”因为同学们的掌声而改变了生活的态度,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2分) 二、阅读与思考(30分) 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5分) (1),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绘的是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丰姿。 (2)的《望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秀丽神奇的景色。 (3)请你写出在本学期积累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名句。 2.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9分)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选自《盘古开天地》)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2分) (2)你知道文中省略号的作用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发挥想像,仿照这段文字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他的牙齿变成了 他的头发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 (4)《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你还读过别的神话故事吗?写出一个你最喜欢的神话故事的名字。(1分) 3.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我爱花城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微 课教案 微课名称 《海底世界》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苏教版? □所属章节: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频CamtasiaStudio 自己设计、录制?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先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文段中描写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语

句来理解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再通过例句分析巩固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教学设计 ? 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对课文《海底世界》中的语句解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讲解的是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二课《海底世界》一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课件出示文段) 二.讲授 1.学习说明方法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的活动特点,(出示图片)通过这些例子生动真切地说明了海底动物活动各有特点。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学习说明方法列数据 再看文段中在介绍梭子鱼和海参的活动特点的句

子,(师读)在句子中用了“几十千米”“四米”这样的数据来说明它们的游动速度;这样的说明方法就是列数据。 3.学习说明方法打比方 作者又是这样介绍深水鱼的活动特点的:“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这句话单从修辞的角度说就是比喻句。将游动的深水鱼比作闪烁的星星,而在说明文中,修辞手法比喻有个另外的名字,叫做打比方。这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苏教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rán shāo chuāng lián zhǔ fù shū fu qī fu zhì huì jiǎng shù shèn zhì 二、处处留心选择正确的答案,用“ ”划出来。7分 草秆(gǎn gān) 兴高采烈(xīng xìng) 调(tiáo diào)头湖泊(bó pō) (防、访、坊)止拜(防、访、坊) 分(析、惜) 三、巧填成语把成语补充完整。10分 千岩( )秀目不( )接雏鹰( )翅胡( )非为美( )美奂 一( )而上( )风沐雨好谋善( ) 运( )帷幄学海无( ) 四、句型练兵场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枯黄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改成比喻句) 2、写一句能激励你好学上进的名言、贤文或者诗句。 五、课文大考察30分 1、有关“根”的成语除了根深叶茂,还有、、、。 2、为了不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越王勾践,在吴国当了整整三年的奴仆,回国后,他,等到,终于。 3、从《山行》中的“ ,”这句诗和《枫桥夜泊》中的“ ,。”这句诗,可以看出这两首古诗都是写秋天景色的,但前一句诗让我们体会到的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之情,后一句诗让我们体会到的却是诗人内心的。 4、有贴着山顶的,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有拉萨河畔,湛蓝的天空显得。 5、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港湾里,像溅落人间。马路上,如同。 6、关爱别人的人将会得到人们永远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将会得到人们永远的尊敬。这句话用孟子的一句格言来说,就是。(2分) 7、“刮骨疗毒”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戏剧中他的脸谱通常是色,代表了他的性格。这学期,我们还认识了的哪吒、的刘伯承和的彼得,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六、口才集训处5分 生活中我们常会用到请假条。假设你昨天在学校游泳池游泳患了感冒,今天早上觉得头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清水镇中心小学第五册期末复习检测(三) 语 文 试 题 基础知识(46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ū yè y ǒn ɡyú yìnɡ l ɑn ɡ xīnɡq ī rì ( ) ( ) ( ) ( ) sī jī shānɡyuán rèn hé q ǐn ɡ qiú ( ) ( ) ( ) ( ) 二、按部首查字法完成下表(4分)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 )中。(3分) 尽.管(jìn jìn ) 勉强.(qiánɡ qi ǎn ɡ) 联系.(xì jì) 划.开(huà huá) 结.实(jié jiē) 闷.热(mēn mèn) 天都.峰(dū dōu ) 威吓.(hè xià) 风扇. (shàn shān)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深( ) 截( )乖( )捧(

) 探()戴()乘()棒() 积()题()继()则() 绩()提()断()厕() 五、写近义词、反义词(4分) 近义词:灵便—()发现—()感谢— ()称赞—() 反义词:老实—()否定—()温暖— ()仔细—() 六、默写本学期所学的一首古诗。(4分) 七、按要求写词语。(8分) 写近义词:得意( ) 迅速( ) 赶紧( ) 请求( ) 写反义词:成功( ) 矮小( ) 开始( ) 冷淡( ) 八、照样子写词语。(6分) 1、的的确确()()

三年级语文上册微课教案-3.爬天都峰

《爬天都峰》 ——通过人物对话,反映人物情感变化微课目标:通过“我”和老爷爷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微课内容: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我”有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喜悦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一起品读人物对话,用心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吧! 犹豫,没有自信 我爬得上去吗? “我”看到天都峰又高又陡,心生畏惧,是否爬天都峰变得犹豫,能否爬上去也没有自信。 2 倍受鼓舞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也”表现出老爷爷看到“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不太相信,同时表达出老爷爷对“我”的羡慕、敬佩之情。 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我”不太相信老爷爷这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虽然言语中流露出惊讶与不相信,但也表达出对老爷爷的赞叹和敬佩。“我”

此时也倍受鼓舞。 3 坚定信心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这句话写出老爷爷看到“我”这么小也来爬天都峰,产生了爬天都峰的勇气和动力,也下定决心爬天都峰。此时的“我”也坚定信心爬天都峰。 4 战胜困难,欣喜致谢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老爷爷感谢“我”的勇气鼓舞了他,他对自己能爬上天都峰感到出乎意料,十分惊喜。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我”战胜困难,爬上天都峰顶,感谢老爷爷给了“我”爬天都峰的勇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老爷爷和“我”的对话,将“我”爬天都峰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即犹豫、倍受鼓舞、战 胜困难、欣喜致谢。小朋友你体会到了吗?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分值100分;80分钟完成) 2015年7月 一、按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z ī h áo j ī ɡòu 态 丝 肉 结 2.选择题。(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10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①不禁.(j ìn ) ②松散.(s àn ) ③提. 防(d ī ) 2)“门泊. 东吴万里船”中“泊”的意思是( ) A 停留( ) B 船靠岸( ) C 停放( )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谈笑风声 鬼斧神工 B 蜜蜂 甜密 C 必须 需要 4)这次秋游,李明同学 我们到国防园参观。( ) A 意 见 B 建 议 C 议 论 5)春天,公园里的花 ,美丽极了。( ) A 百花盛开 B 春暖花开 C 争奇斗艳 6)春节到了,家家户户( ),欢度春节。( ) 争奇斗艳 B 张灯结彩 C 欢天喜地 7)“__________,始于足下。”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 A 合抱之木 B 九层之台 C 千里之行 8)下面选项中,哪句诗不是描写春天的花的?( ) A 千朵万朵压枝低 B 霜叶红于二月花 C 竹外桃花三两枝 9)萌萌今天跟着妈妈到粤菜馆吃饭,她好奇地问:“粤菜是什么地方的菜呀?” )。 山东菜 B 广东菜 C 四川菜 (10)《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桃树每年春天都要剪枝。 B 减少是为了增加。 C 剪去不结果的树枝,提高桃子的产量。 3.选词填空。(4分) 青青???雪白???黄中透白???翠绿

春天来了,果园里的梨花一片(? ??),远远望去像一片银海。空气中到处是梨花的清香。蜜蜂哼着悦耳的小曲,在梨花中飞舞。初夏,梨树上(?? ?)的果实躲在(?? ??)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秋高气爽的时候,(???? ? ?)的梨挂满了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们点头微笑。 4.照样子,写出下面人或物的特点。(4分) 例: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水上飞机:李广: 恐龙:荷花: 5.写句子。(4分) (1)时间像一条小河,永不停息地流淌,流过每个人的身边。 ……像……。 (2)你们班要出一期黑板报,想请美术老师帮忙。你怎么对美术老师说呢?请写下来。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2.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 了,;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 在…… 3. 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田边轻轻地飘荡…… a、看着这秋景,你会想起诗句: b、让你来表现王勃很有才气,写文章非常生动,你会用上哪些词?(写3个) (3分) 4.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似,一片。有的槐花,远看像;有的槐花 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从这段话中的 和等词语可以看出槐乡的槐花真多呀。从和等处可以看出槐花的形态真美。(6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分) 短文1(10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优质教案

19 海滨小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炼主要问题。 3.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 通过质疑提炼主要问题。给课文分段。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放海浪的录音)同学们,你们听出这是什么声音了吗?对,是海浪翻滚的声音。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咱们现在就去广东的一个海滨小城看看,那里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齐读课题:《海滨小城》 二、在预习中,哪一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就读那一段。自由读后,指名读。 三、检查预习情况。 1.音、形 老师出示所有生字,让学生找一找哪些字是形声字。 2.义 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沿海) 喧闹:喧哗,热闹。 寂寞:不答理,没有人理睬。 每逢:每次遇到。 3.还有一些词语是经过查字典理解的,向同学们汇报。 四、读熟课文。 1.自由读生字新词所在的句子。 2.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互读互查。

五、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几个自然段是同一个意思,关系最密切,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3):写海滨的美丽。 第二部分(4—6):写小城的美景。 第三部分(7):总结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 六、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画出来。 七、小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归纳出解答不出的问题。 八、小组代表发言,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帮助解答。 九、老师与同学一起,归纳出2-3个重点问题。 1.海滨是沿海地带,书上应该只描写海滩,而不应该描写大海。 2.为什么说贝壳是寂寞地躺在那里。为什么用寂寞这个词? 3.为什么说凤凰树开花是“热闹”?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之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2.学习课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并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 3.使学生从对海滨小城的介绍与描绘中,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问题导入课文(如果问题都解决了,可由第一段开始学习。) 二、深入理解课文并有语气地朗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理解海滨的美丽,并有语气地朗读。 1.默读第一部分,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 2.把书扣过去,说说这一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 (天、海、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渔民、战士、贝壳、鱼、虾、蟹、海螺) 3.帮助学生理清顺序,体会课文是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地描写,先描写海面,再描写海滩。 4.再默读第一部分,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波浪线画出。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试卷

【三年级语文命题思考】 本卷命题力求体现“宽度、温度、高度”三个原则: 宽度:考点覆盖面广,涵盖了20篇课文;考察元素多: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仔细读文画句子等,又考察了学生的基本能力,如概括事物特点、抓关键词语揣摩人物的心情、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句意等;还考察了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如认识到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对主人公表达自己的认识与建议等。 温度:试卷考察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应知应会的,没有为难学生;一些试题答案不唯一,给学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作文题二选一,而且注意到了读写结合,给学生启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和言路。 高度:本卷试题适度整合,注意了综合性。比如考察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名句的能力;重组课文内容的能力等。虽然试题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但是学生经过努力,一定能够达到。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水平测试卷2010.6 小学班级姓名成绩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80分钟完成) 一、根据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20分 1.把下列词语抄在方格里,做到正确、工整。(4分) 沙漠之舟自强不息 2.看拼音写汉字。(8分) ɡòu足()结() zī()源()态 liáo ()阔治() yù()料()言故事 3.照样子,描述下面的人或物的特点。(4分) 长城: 桑兰:□□□□海底世界:□□□□ 恐龙:□□□□庐山云雾:□□□□ 4.根据要求写句子。(4分) ⑴表现李广将军神勇无比的诗句:, 。 ⑵今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起沙尘暴天气,由此我想到了一句环保的谚语:。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不禁.(jīn jìn)教.室(jiāo jiào)提.防(dī tí) 一方有难.(nán nàn),八方支援,我们相信青海玉树灾区人民一定能度过难.(nán nàn)关。 2.用“√”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2分) ⑴望而生畏. ①害怕()②佩服()③危险()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húdiéjiǎzhuānɡfèn lìzhǔn bèi hénɡkuà ()()()()() jīfūzīrùn jiāo nèn wēi xiǎn nán miǎn ()()()()() 二、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李虹拿着扇.(shān shàn)子,对着妈妈扇.(shān shàn)啊扇啊,扇乱了妈妈的长发.(fāfà),可妈妈送给了她一个发.(fāfà)自内心的微笑。 2、一切准备停当.(dāng dàng)之后,小男孩开始给高尔基照相.(xiāng xiàng)。 ? 三、照样子,先给下面的字组词,再换偏旁变成新字,然后给新字组词。(6分) 例:遍(一遍)编(编写) 傍()()耍()() 穷()()推()() 四、词语积累(6+2+2分) 1、将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口同()()近()名不()不() 如()以()千里()()()头()气 2、写两个你本学期积累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试卷中出现的四字词语): … 3、像“静悄悄”这样的词语很有趣,请再写两个。 2、写两个你本学期积累的四字词语 五、认真读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望着轻轻地()天空的风筝,孙子快活地(),奶奶甜甜地(),树上的小鸟好奇地()风筝,好像在说:“这玩意也会飞” 六、佳句积累: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句子或词语。(6分) 1、,六月葫芦弯似弓。 2、,眼见为实。 3、不学,老。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 6、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微课教案-7奇怪的大石头

7奇怪的大石头 ——如何彰显人物品质 微课目标: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李四光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微课内容: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捉迷藏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在英国留学、回家乡考察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分析吧! 捉迷藏产生疑问 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其实这石头放在那儿几百年了也没有人感到奇怪。可见李四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2 向师长请教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大石头从天而降力量

一定非常大应该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为什么没有卧 进土里去。李四光的问题很有逻辑性,从中看出他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他对别人的答疑不轻信、不盲从、具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3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巨石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真是奇怪。李四光从老师那儿没有找到答案,又去问爸爸,表现李四光具有执著的精神。 4 在英国留学 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童年的疑问使李四光爱上了地质学。在学习地质学的过程中,他懂得了冰川的知识,初步推测出家乡的那块大石头可能是冰川推到那里的。 5 回家乡考察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 “专门”“考察”“终于”“进一步”等词语,进一步体现了李四光锲而不舍、执著追求的精神。 6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一:2016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txt>班级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 分) 一、我能拼,我能写。 (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6分) 谱写——(诗篇) 三、按要求写词语:(8分) 1、写近义词。 赞扬----()敬佩----() 奇异----()思索----() 2、写反义词 自豪----()喜悦----() 消失----()冷静----() 四、照样子,描述下面的人或物的特点。(6分) 例:桑兰:坚强不屈 萧伯纳:恐龙:海底世界:庐山云雾: 槐乡孩子:万里长城: 五、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填上序号。(5分) ( )我只好把钢笔交给了老师。 ( )我感到很高兴。 ( )我在学校门口拾到一支钢笔。 ( )到了学校,我问同学是谁丢了钢笔,可谁也没丢。 ( )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戴上一朵小红花。六按要求完成 句子。(4分) 1、风筝飞上了蓝天。(扩句) 2、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改病句) 3、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4、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缩句) 七、联系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少年王勃》:他,,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 到“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时,竟忍不住:“奇才!真是奇才!” (4分)

2、《望庐山瀑布》中“,”两句诗运用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3分) “林暗草惊风,。,没在石棱中。”这首诗是代诗人卢纶写的,题 目是,从“没在石棱中”一句可以看出李广将军的(特点或品质)。(4分) 3、《槐乡五月》: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的槐花,心理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的槐花饭,、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 旋儿都,整个槐乡都中了。(3分) 八口语交际:(4分) 写一条你最喜欢的广告,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课文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 片 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 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 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用“”画出比喻句。作者分别把槐花比作和,写出了槐花的特点。(3分) 2、照样子写2 个词语:(2分) 白生生: 嗡嗡嗡: 3、写槐花饭香的词语有:、、。(1分) 4、用“有??有??有??”写个句子:(2分) 二、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2分)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坡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 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业 第一单元 一、写一写,看看你的字有进步吗? chuān dàìwán shuǎ yǒnɡ qìfēnɡ dǐnɡ shǒu zhǎnɡ pínɡ bàkǒnɡ quayǎnɡ wànɡ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使劲.(jìn jìnɡ)绒.毛(rónɡ yónɡ)鲫.鱼(jìjí) 照相.(xiàng xiāng )似.乎(sìshì)放假.(jiǎ jià) 三、选字填空。 带代戴 ()领()价爱()皮()()眼镜温() 辩辫瓣 争()花()()子豆()()论蒜()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一定要注意“的”“地”的不同用法哟!)

()的歌声()的微笑()的国旗()的清香()地听()地说()地观察()地玩耍 二、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竟然 (1)这样长的公路()只用八天的时间就修完了。 (2)我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3)妈妈()带我去看电影了。 一起……一起……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 (1)放学路上,她()走,()唱,高兴极了。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3)蒲公英和我们()睡觉,和我们()起床。 三、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句排比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2)从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3)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习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讲的是;第二层意思讲的是。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微课教学设计

翠鸟》微课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5《翠鸟》 知识点描述:讲解如何按顺序进行观察并抓住事物的外形特点描写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翠鸟 教学类型:(待定)讲授型启发型问答型 设计思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对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他们对如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来品析课文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同时,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习作上 刚刚起步,为了让学生能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抓住描写事物的外形特点按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并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鉴于在教学中融入习作方法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翠鸟的外形,逐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按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翠鸟,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本节课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的鸟类朋友!好吗?(出示翠鸟课题图片),这种漂亮的鸟叫翠鸟,我们一起和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再亲切一点。 师:读完课题,你们觉得翠鸟长得怎样?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翠鸟的?(想)是呀!既然同学们这么想了解它,那就请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了解翠鸟吧! 二、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文美 师:好,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翠鸟的什么?(外形----- 板书)具体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呢?(爪子,羽毛,眼睛,嘴----------- 板书)那么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的呢?(爪子红色,羽毛鲜艳,眼睛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好,太棒了!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翠鸟外形图)。师:好了,孩子们,下面请孩子们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颜色的呢?为什么作者要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是按照从头,背,腹部这样的顺序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识字写字。(34分) (一)读拼音,正确、端正、规范地写字。(12分) núpúzhí wùdǐ kàng jian yìrén liú rú cháo ()()()()() suíjízhì huìshèn zhìfáng zhǐzuò è duō duān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6分) 传记(zhuàn chuán)茶几(jījǐ)麦囤(dùn tún) 节奏(zòu zhòu)倾听(qīn qīng)一册(cèchè) (三)比一比,再组词。16分 异()竟()既()谈() 导()竞()即()淡() 壳ké( ) 泊bó( ) 差chà( ) 钻zuān() qiào( ) pō() chāi() zuàn( ) 二、积累运用。(26分)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10分) 烈日( )( ) 草( )莺( ) ( )( )神怡一碧( )( ) 意味( )( ) 湖( )山( ) ( )( )急待( )( )而上 1、虽然(),农民伯伯依然在田间劳作。 2、我被这里的()深深的陶醉了,都忘了回家。 (二)选词填空。(4分)(仍然突然果然凉爽爽快)

1、小红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不肯改正。 2、这个人说话做事都很()。 (三)、按要求写句子,意思不变。(6分) 1、树叶飘落下来。(打比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件漂亮的衣服。(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在枝头叫着。(把小鸟当作人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括号中填上四字词语,能反映人物或事物的特点。(6分) ()的刘伯承()的布鲁斯()的哪吒 ()的西湖( )的小露珠()的蒲公英 三、阅读理解。(20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小露珠像钻石那么( ) ,像水晶那么( ),像珍珠那么( ) 。 2.小河( ) ,如同一条( ) ,静静地躺在( ),一群小鱼顶着水( ) ,( ) 的水面顿时漾起一道道波纹。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 ) ,马路上一串串( ) ,如同( )。 (二)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 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未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或汉字画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 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 诊.断(zhěng zhěn)贝壳.(ké qiào)乐.曲(yuè lè) 面临.(lín líng)扒.开(bā pá)甚.至(shèng shèn)二、我是小小书法家。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ng xiàn shū sòng qīn lüèdǐ kàng méi tàn ()()()() ( ) qī fu zhì huìjiā jiéténg tòng jì rán () ( ) ()()()三、词语荟萃。(按要求写词语)(8分) 惊()()岸()风()浪()()非为发()图() 报()雪()和()细()卧()尝()坚()()懈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谢:①感谢②认错;道歉③(花或叶子)脱落 1、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 2、谢谢你帮了我。() 3、我把小强打伤了;妈妈让我到他家登门谢.罪。() 息:①消息②呼吸时进出的气③停止④休息 4、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了。() 5、作息.时间已经定了;我们要严格执行。() 6、同学们跑完步后不停地喘息.。() 五、选兵点将;各就各位。(选词填空)(6分) 祝福祝愿祝贺 过年了;()爸爸妈妈健康长寿。 圣诞节;同学们向老师送上了最诚挚的()。 姐姐比赛得了第一;全家向她表示()。 猛烈热烈激烈 4、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5、()的战斗结束了;战士们又向另一个战场转移。 6、布鲁斯王子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六、我能按要求变换句子。 (6分) 1、平静的湖面;犹如 ..一面硕大的银镜。(用加点的词造句) 2、平静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缩句) 3、公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修改病句) 七、古语再现。 (6分) 1、爱人者人恒爱之; 。 2、 ;有无有以及人之幼。 3、身怕不动; 。 4、师傅领进门; 。 5、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 ;是非经过不难知。 八、课文回放。(9分) 1、()热闹非凡。()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的笑声; ()的高粱扬起()的脸庞;就像是在()地演唱。(3分) 2、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你想用“”形容它;海边汹涌的波涛 击打着岸边的礁石;你想用“”形容它;瞧;那男孩笑得多开心啊!你想用 “”形容他;爷爷驾着渔船出海了;你想用“”祝福他。(4分) 3、学习了本册书;我了解了很多人物:有八次抵抗成功的; 勾践; 的刘伯承;有发明听诊器的 ;还有腿有残疾;但热爱生活的小英。 (2分)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课内阅读。(7分)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 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1分)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