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一、判断题

1.看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判断对错)

2.2的2倍是4。

3.判断对错:3个6相加,用算式表示为3+6

4.图书馆新买来图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列式是240÷3×4.

5.判断对错

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小明今年12岁,爷爷今年50岁.

二、填空题

6.一个数和0相乘,得________.一个数和1相乘得________.

7.

(1)每堆有________个西瓜,有________堆,一共有________个西瓜,是求________个________.(2)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8.3.75时=________时________分

9.小强在恐龙的________面,看到的是________。

①②

10.比较大小,应填的符号是

(+)×28________+

11.看图回答

________

12.一个因数是4,一个因数是2,积是多少?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客车从甲地到乙地开了5小时,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________千米?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少行驶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________千米?

14.用计算器计算

(1)802×331=________

(2)5254÷142=________

15.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从北京出发4小时之内可以到达________城市?

三、单选题

16.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1)

(2)

(3)

A. 上面

B. 左侧面

C. 右侧面

17.“32=6”,在里应填的运算符号是()

A. +

B. -

C. ×

D. ÷

18.8×1=()

A. 9

B. 7

C. 32

D. 8

19.41×25的简便算法是()

A. 40×25+1

B. 40+1×25

C. 40×25+25

20.

原来哪个盘子装的草莓多?()

21.5名老师带40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他们全少要租( )条船。

A. 7

B. 8

C. 9

D. 10

22.当积是12的算式是( )。

A. 6+6

B. 3×4

C. 10+4

23.5×4结果是()。

A. 10

B. 20

C. 24

24.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A. 小时

B. 分

C. 秒

D. 米

25.看图回答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四、解答题

26.“6个2相加是多少?”

(1)用加法列式是:

(2)用乘法列式是:

27.根据所画图形摆出原图形.

28.谁看到的图形与谁连起来。

五、综合题

29.商店运进365箱饮料,已经卖出280箱.

(1)卖出的每箱售价25元,一共收入多少钱?

(2)剩下的按每箱20元售出,还能收入多少钱?

六、应用题

30.一箱苹果21千克,一箱梨15千克,李叔叔两种水果各买了12箱,他一共买了多少千克水果?

31.王阿姨3天卖出24包糖,照这样计算,王阿姨一个星期可以卖多少包糖?

32.学校买回18箱粉笔,每箱36盒,用去了一半,还剩下多少盒?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错误

2.【答案】正确

3.【答案】错误

4.【答案】错误

5.【答案】错误

二、填空题

6.【答案】0;它本身

7.【答案】(1)3;4;12;4;3

(2)3;3;3;3

(3)4;3

8.【答案】3;45

9.【答案】正;①

10.【答案】=

11.【答案】24,5,30,20

12.【答案】4;2;8

13.【答案】40;35

14.【答案】(1)265462

(2)37

15.【答案】ABC

三、单选题

16.【答案】(1)B

(2)A

(3)C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B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A

25.【答案】C

四、解答题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

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26.【答案】(1)2+2+2+2+2+2=12

(2)6×2=12

27.【答案】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8.【答案】解: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五、综合题

29.【答案】(1)解:280×25=7000(元)答:一共收入7000元

(2)解:(365﹣280)×20 =85×20

=1700(元)

答:还能收入1700元

六、应用题

30.【答案】解:21×12=252(千克);15×12=180(千克);

252+180=432(千克).

答:他一共买了432千克水果

31.【答案】56包

32.【答案】解:36×18÷2

=648÷2

=324(盒);

答:还剩下324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