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1.什么是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国际石油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体系。以三大期货市场与五大现货市场为主的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决定了其定价机制,国际市场石油交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参考,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前后某一段时间内,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

升贴水,主要出现在国际贸易中,反应的是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在期货市场

上的升贴水,在某一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升水;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贴水。

在三大期货市场中,纽约商品交易所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占到三大能源交易所总量的50%以上。其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也是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所有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都以WTI原油作为基准来定价。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使用的原油价格就

是这一价格。

那我们再具体说一下,国际石油定价机制是如何制定石油价格的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为基准。比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美国西得克萨斯出产的中间基原油(WTI )”为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

因为美国这个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加上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通常来看,该原油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的三大基

准价格之一,公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美元时,主要就是指这一价格。

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却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样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 nt)原油为基准油作价。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此为基准,由于这一期货合约满足了石油工业的需求,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也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

伦敦因此成为三大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纽约原油价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约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油作价。

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约为136 公斤多一点。尽管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单位计算,会有不同的结果.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下的油价,国际油价的变化情况

国际原油定价机制为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制定了基本的价格,不同的国家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可以据此来调整石油价格,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逐渐加大,石油价格正在逐步上升。

国际的油价这从70年代以来可以说是在上涨的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 . 8美元。

1974年,受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 0美元

1980年,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油价首次突破3 0美元,

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 0美丿元。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 7美元相对低位。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 0美元。

2005年6月,油价突破6 0美元。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007年油价突破80美元,甚至来突破90美元,一直在90几震荡,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影响,有库存,有天气等等。

2 0 0 8年1月2日,国际原油盘中价格突破10 0美元。

因此长期以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石油产量、石油需求以及为控制石油而进行的政治争夺因素。

看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国际的油价一直是上升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油价

上升?

(1 )世界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的全面复苏导致石油需求旺盛。过去这么多年

来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部分当中,亚洲占去约一半。199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石油需求量减少大约60万桶/日,这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量几乎没有增长。1999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亚洲经济的复苏对石油市场构成强劲支撑。1999 年亚洲石油需求量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尽管油价高涨,今年亚洲需求仍在强劲增长。

(2)减产使过剩库存消失

库存是西方国家对付油价波动的重要手段。那么库存可以说是石油市场的晴雨表。减产使过剩库存消失,这将使市场失去应付供应紊乱或需求骤增的调节能

力,并增加了油价飞涨的机会。

(3)剩余产能吃紧

增加供应量不仅受到欧佩克价格政策的限制,而且富余产能不足也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4)船运市场紧张

除开采和炼油能力吃紧外,船运能力也是市场供应方面的一个制约因素。船运能力紧张不但拖延了原油从产地到达消费地的时间,还增加了原油加工成本中东运到远东的运费涨幅甚至更大。

此外,国际投机资本的大肆炒作对油价的暴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多数欧盟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高燃油税政策抬高了石油价格;欧佩克成员国没能根据市场变化做出正确、及时和充分的反应,也是油价剧烈波动的原因之一。

总结,国际原油定价机制为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制定了基本的价格,但石油的状况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等都会影响到石油的价格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08T16:13:55.890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8期下供稿作者:何颖[导读] 全球化的石油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造成了石油价格的复杂多变 何颖(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的石油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造成了石油价格的复杂多变。从供需入手,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分析石油的价格变动影响因素。 关键词:石油;价格;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004-01 2002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石油价格逐步攀升。2008年,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不断大幅波动,屡次更新历史最高纪录,一度突破了每桶147美元的天价。最近,石油价格又大幅下挫,在每桶40美元左右徘徊。影响油价的因素很多,几乎遍布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供给因素分析 (一)石油储量 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 (二)OPEC影响 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促使西方石油消费国纷纷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减弱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势头,从而减少了对OPEC石油的依赖。 二、需求因素分析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替代能源的发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决定。 (一)经济因素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石油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经济活动的高涨一般伴随石油需求量的上升。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虽然在增长率上有差异,但同步上升的趋势仍然比较明显。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上涨。 (二)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影响石油的需求外,替代能源的成本也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石油作为一种能源,虽然不存在一种完全替代品,但在它的各种用途上,都存在同其他能源的竞争。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这势必将对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 三、短期因素分析 影响短期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较多,除了前文提到的库存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战略外,主要还有地缘政治事件的突发、美元汇率波动以及投机行为与心理预期等因素。由于石油生产的特征,以下因素对短期石油供求关系的冲击往往会导致油价的大涨和大跌。 (一)地缘政治事件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是造成短期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加上人们的预期行为,更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波动。地缘政治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世界石油的价格。影响油价变动的地缘政治因素,主要是指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如爆发战争、兵变、革命、政变等。 (二)美元汇率变动 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一直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贬值会促使产油国提高其出口的石油产品的价格,直接导致世界油价上涨,再加上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短期油价波动更加剧烈。 (三)投机行为与心理预期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以美元汇率持续低迷为主,国际金融市场可供投机牟利的机会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各国都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严防国际游资炒作。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大多数行业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成千上万家企业破产。这些现象加重了市场低迷气氛,导致了人们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悲观预期心理,从而加重了石油市场的低迷气氛,导致人为地减少了石油的现时需求,从而进一步导致油价回落。 参考文献: [1] 杨景民,等.现代石油市场——理论、实践、研究、创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刘希宋,韩冬炎,等.石油价格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石油定价】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体系

【石油定价】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体系 一、国际原油市场定价体系介绍: 国际原油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全球联动的矩阵式价格 体系。用一句话可概括为4大区域,6大基准油种。 所谓4大区域,即美洲、远东、中东、欧非(包括西非、西北欧及地中海)四大 区域。所谓6大基准油品,即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迪拜 原油、阿曼原油、米纳斯原油、塔皮斯原油。 (1) 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US West Texas Intermediate,WTI )。 WTI 原油是美洲地区所有原油实物交易的定价基准, 其价格主要由纽约期货交易 所的WTI 原油期货合约交易来决定。 (2) 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UK North Sea Crude Brent )。 全球约80%的原油实货交易都与Brent 联动,产自西北欧、北海、地中海及非 洲的原油,甚至一些中东国家(如也门)的原油都是用 (3) 迪拜和阿曼原油(Dubai and Oman )。 迪拜和阿曼原油是中东地区出产的高硫原油价格基准, 市场(OTC )所决定,2007年迪拜商品期货交易所( 有了期货合约。 (4) 米纳斯原油和塔皮斯原油(Minas and Tapis )。 米纳斯和塔皮斯原油是远东地区原油的价格基准。 米纳斯的价格来源为官价,被 称为ICP Minas ( Indonesian crude prices )。塔皮斯原油是东南亚地区出产的 原油的价格基准。 由于原油市场四大区域中,有三大区域都拥有期货交易所及相应的原油期货合 约,同时还有广阔的场外市场提供各种掉期合约及各类差价合约, 使得国际原油 市场形成了以原油期货合约为主干,以各类掉期合约为分支,以各类差价合约为 转 换工具,结构缜密的矩阵式价格体系。 Brent 原油作为价格基准。 他的价格一度由场外掉期 DME )成立后,阿曼原油

2015年世界石油储产量及天然气储量表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国际石油经济 Vol.24, No.01 2016 世界总计2268.78 0.1%58.0 1966789.7 0.4%381004.5 390927.0 2.5%欧佩克总计1652.06 0.0%105.8 950706.2 0.1%151296.0 156110.0 3.1%阿富汗———495.3 0.0%——— 澳大利亚 1.63 0.0%10.4 8603.2 0.0%1773.0 1575.0 -12.6%孟加拉国0.04 0.0%9.6 2329.1 -3.3%39.0 40.0 2.5%文莱 1.51 0.0%26.3 3905.4 0.0%568.5 572.5 0.7%中国3 4.43 1.9%16.0 49421.4 6.1%20981.5 21550.0 2.6%中国台湾0.00 0.0%32.6 62.3 0.0% 1.0 1.0 0.0%印度 7.78 0.1%20.3 14878.2 4.1%3829.0 3825.0 -0.1%印度尼西亚 5.06 -1.3%12.8 28735.8 -1.8%3949.0 3940.0 -0.2%日本0.06 0.0%10.1 208.9 0.0%60.0 60.0 0.0%马来西亚 4.93 -5.6%16.5 11819.5 8.3%2650.5 2980.0 11.1%缅甸0.07 0.0% 6.8 2830.0 0.0%100.0 100.0 0.0%新西兰0.09 -4.8% 4.3 368.7 -4.5%189.0 202.5 6.7%巴基斯坦 0.48 -5.0%10.5 6690.1 -4.5%467.5 460.5 -1.5%巴布亚新几内亚0.25 2.8%16.5 1512.1 -2.3%136.0 150.0 9.3%菲律宾0.19 0.0%34.5 984.8 0.0%77.0 55.0 -40.0%韩国———70.8 0.0% 2.5 2.0 -25.0%泰国0.55 -13.8% 4.6 2193.8 -8.6%1168.0 1205.0 3.1%越南 6.03 0.0%40.5 6990.1 0.0%1492.0 1490.0 -0.1%亚太小计63.10 0.4%16.5 142099.1 2.5%3748 3.0 38208.0 1.9%奥地利0.06 -4.6%7.3 79.0 -7.9%89.5 85.5 -4.7%丹麦0.75 -10.9%9.2 299.1 -14.5%823.5 821.0 -0.3%法国0.11 -7.2%1 2.9 87.4 -1.6%77.0 8 3.0 7.2%德国0.18 -10.9%7.9 473.7 -22.3%240.5 229.5 - 4.8%希腊0.01 0.0%24.9 9.9 0.0% 6.0 5.5 -9.1% 爱尔兰———99.1 0.0%——— 意大利0.79 6.0%15.9 536.9 -4.6%530.0 497.5 -6.5%荷兰0.19 -2.7%13.3 7604.8 -18.0%146.5 145.0 -1.0%挪威7.04 -7.0%8.8 19208.3 -6.6%7817.5 8015.0 2.5%西班牙0.21 0.0%79.0 25.5 0.0%31.5 26.0 -21.2%土耳其0.43 5.1%17.6 50.1 -23.2%239.0 242.5 1.4%英国 3.77 -8.3%8.6 2052.9 -17.2%3958.0 4400.0 10.0%西欧小计13.55 -6.3%9.3 30526.1 -10.4%13959.0 14550.0 4.1%阿尔巴尼亚0.23 0.0%22.0 8.2 0.0%105.0 105.0 0.0%阿塞拜疆9.59 0.0%22.1 9905.0 0.0%4255.0 4347.0 2.1%白俄罗斯0.27 0.0%18.1 28.3 0.0%150.0 150.0 0.0%保加利亚0.02 0.0%41.1 56.6 0.0% 5.0 5.0 0.0%克罗地亚0.10 0.0%16.2 249.0 0.0%54.0 60.0 10.0%捷克共和国0.02 0.0%14.2 39.6 0.0%15.0 14.5 -3.4%格鲁吉亚0.05 0.0%95.9 84.9 0.0% 5.0 5.0 0.0%匈牙利 0.04 23.1% 6.8 82.6 -4.1%60.0 57.5 -4.3%哈萨克斯坦41.10 0.0%51.5 24055.0 0.0%8072.5 7977.0 -1.2%吉尔吉斯斯坦0.05 0.0%109.6 56.6 0.0% 5.0 5.0 0.0%罗马尼亚0.82 0.0%20.6 1054.2 0.0%414.0 399.0 -3.8%俄罗斯109.59 0.0%20.7 477768.5 0.0%52453.5 53050.0 1.1%塞尔维亚0.11 0.0%14.2 481.1 0.0%75.0 75.0 0.0%斯洛伐克0.01 0.0%—141.5 0.0%———塔吉克斯坦0.02 0.0%164.4 56.6 0.0% 1.0 1.0 0.0%土库曼斯坦0.82 0.0% 6.4 74995.0 0.0%1175.0 1275.0 7.8%乌克兰 0.54 0.0%22.0 11037.0 0.0%270.0 246.5 -9.5%乌兹别克斯坦0.81 0.0%24.7 18395.0 0.0%358.5 330.0 -8.6%东欧及前苏联小计164.39 0.0%24.1 619311.0 0.0%67574.5 68198.5 0.9%阿联酋*133.97 0.0%93.4 60872.7 0.0%13783.5 14350.0 3.9%巴林0.17 0.0% 6.7 919.8 0.0%248.5 253.5 2.0%伊朗*215.79 -0.2%152.0 339991.1 0.0%14002.0 14200.0 1.4%伊拉克* 195.98 -0.8% 101.5 31560.7 0.0% 16494.0 19300.0 14.5% 2015年世界石油储产量及天然气储量表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变化及相应时期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量逐年攀升。近些年来,国家石油价格的紊乱不仅仅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主要还受到地缘政治、国际投机行为等随机因素的影响,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同基本的供求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得油价的变化扑朔迷离。 关键字:石油价格供给美元投机 正文:一、供给因素分析 (一石油储量 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 (二OPEC影响 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促使西方石油消费国纷纷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减弱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势头,从而减少了对OPEC石油的依赖。 二、需求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石油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经济活动的高涨一般伴随石油需求量的上升。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虽然在增长率上有差异,但同步上升的趋势仍然比较明显。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上涨。

(二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对石油需求的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影响石油的需求外,替代能源的成本也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石油作为一种能源,虽然不存在一种完全替代品,但在它的各种用途上,都存在同其他能源的竞争。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这势必将对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 三、短期因素分析 (一地缘政治事件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是造成短期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加上人们的预期行为,更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波动。地缘政治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世界石油的价格。影响油价变动的地缘政治因素,主要是指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如爆发战争、兵变、革命、政变等。 (二美元汇率变动 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一直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贬值会促使产油国提高其出口的石油产品的价格,直接导致世界油价上涨,再加上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短期油价波动更加剧烈。 (三投机行为与心理预期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以美元汇率持续低迷为主,国际金融市场可供投机牟利的机会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各国都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严防国际游资炒作。 参考文献:

2010年世界各国石油产量排名

2010年世界各国石油产量排名 作者:三泰分类:三泰龙虎榜 分享到:1 BP2011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显示,俄罗斯2010年的石油产量为5.05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12.9%,排名世界第一;其次是沙特阿拉伯,2010年石油产量为4.678亿吨;排名第三的是美国,石油产量为3.391亿吨。而伊朗和中国分别排第四、五名,2010年石油产量分别为2.032亿吨和2.030亿吨。此外,印度2010年石油产量为0.389亿吨,排名世界第24。 以下是2010年世界各国石油产量排名: 排名国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 1、俄罗斯:5.051亿吨:12.9% 2、沙特阿拉伯:4.678亿吨:12.0% 3、美国:3.391亿吨:8.7% 4、伊朗:2.032亿吨:5.2% 5、中国:2.030亿吨:5.2% 6、加拿大:1.628亿吨:4.2% 7、墨西哥:1.463亿吨:3.7% 8、阿联酋:1.308亿吨:3.3% 9、委内瑞拉:1.266亿吨:3.2% 10、科威特:1.225亿吨:3.1% 11、伊拉克:1.204亿吨:3.1% 12、尼日利亚:1.152亿吨:2.9% 13、巴西:1.057亿吨:2.7% 14、挪威:0.986亿吨:2.5% 15、安哥拉:0.907亿吨:2.3% 16、哈萨克斯坦:0.816亿吨:2.1% 17、阿尔及利亚:0.777亿吨:2.0% 18、卡塔尔:0.657亿吨:1.7% 19、英国:0.630亿吨:1.6%

20、阿塞拜疆:0.509亿吨:1.3% 21、印尼:0.478亿吨:1.2% 22、阿曼:0.410亿吨:1.0% 23、哥伦比亚:0.399亿吨:1.0% 24、印度:0.389亿吨:1.0% 25、埃及:0.350亿吨:0.9% 标签:BP, 石油产量| 阅读:547 | 评论:0 [欢迎评论]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1.什么是国际石油定价机制? 国际石油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体系。以三大期货市场与五大现货市场为主的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决定了其定价机制,国际市场石油交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区的基准油为定价参考,以基准油在交货或提单前后某一段时间内,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价格加上升贴水作为原油贸易的最终结算价格。 升贴水,主要出现在国际贸易中,反应的是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在期货市场上的升贴水,在某一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升水;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贴水。 在三大期货市场中,纽约商品交易所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占到三大能源交易所总量的50%以上。其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也是全球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所有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都以WTI原油作为基准来定价。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使用的原油价格就是这一价格。 那我们再具体说一下,国际石油定价机制是如何制定石油价格的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为基准。比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美国西得克萨斯出产的“中间基原油(WTI)”为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 因为美国这个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加上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通常来看,该原油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

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公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美元时,主要就是指这一价格。 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却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样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为基准油作价。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此为基准,由于这一期货合约满足了石油工业的需求,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也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 伦敦因此成为三大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纽约原油价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约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油作价。 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约为136公斤多一点。尽管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单位计算,会有不同的结果. 国际石油定价机制下的油价,国际油价的变化情况 国际原油定价机制为全世界的石油价格制定了基本的价格,不同的国家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可以据此来调整石油价格,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逐渐加大,石油价格正在逐步上升。 国际的油价这从70年代以来可以说是在上涨的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1974年,受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国际石油贸易各类常见价格介绍

国际石油贸易各类常见价格介绍 1.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20世纪60年代欧佩克为了与西方跨国公司降低“标价”的行为作斗争,在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在历次部长级会议都公布标准原油价格,这种标准原油价格是以沙特API度为34的轻油为基准,而公布的价格就是当时统一的官价。 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非欧佩克产油量的增长,欧佩克“官价”已不起多大作用。在1986年11月月,欧佩克改为以世界上7种原油的平均价格(7种原油一揽子价格),来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各自的原油价格。7种原油的平均价即是参考价,再按原油的质量和运费价进行调整。 目前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共包括12种构成成分,分别为撒哈拉原油、Oriente 原油、Girassol原油、伊朗重质原油、巴士拉轻质原油、科威特出口原油、锡德尔原油、博尼原油、卡塔尔海上原油、阿拉伯轻质原油、穆尔班原油和马瑞(merey)原油。 2.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这是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国自己制定的油价体系,它一般参照欧佩克油价体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上下浮动。 3.现货市场价格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现货市场有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鹿特丹和亚洲的新加坡。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这些市场仅仅是作为由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手段,石油现货交易量只占世界总石油贸易量的5%以下,现货价格一般只反映长期合同超产的销售价格。因此,这个阶段的石油现货市场称为剩余市场(Residual Market)。 1973年石油危机后,随着现货交易量及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石油现货市场由单纯的剩余市场演变为反映原油的生产、炼制成本、利润的边际市场(Marginal Market),现货价格也逐渐成为石油公司,石油消费国政府制定石油政策的重要依据。 为了摆脱死板的定价束缚,一些长期贸易合同开始与现货市场价格挂起钩来。这种长期合同与现货市场价格挂钩的做法,一般采用两种挂钩方式,一种是指按周、按月或按季度通过谈判商定价格的形式,另一种是以计算现货价格平均数(按月、双周、周)来确定合同油价。

目前世界各大洲(区域)石油分布现状

目前世界各大洲(区域)石油分布现状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埋藏在海底。今后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世界海洋面积3.6亿平方千米,约为陆地的2.4倍。大陆架和大陆坡约55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总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资源的1/4和最终可采储量的45%,埋藏在海底。今后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蕴藏重心,将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 世界分区域石油探明储量图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4.8%和 4.27%。 2000年全球石油消费为34.6亿吨,消费主要在发达国家,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0%,其中北美占30.2%(仅美国就占22%),欧洲占23%,亚大地区(不包括中国)占22%,而非洲仅占3.3%,南美占6.3%,中东为6%。

世界石油储量比例图 世界各国、各地区石油分布如下: 巴西深海油田 2007年年底以来,巴西在被称为“盐上层”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大油田。所谓的“盐上层”地区,延伸数百公里,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深海石油储备区域。2008年4月,巴西又在大西洋巴西海域发现了一个巨大油田,国际地质学家预计该油田的最大埋藏量为330亿桶,可能成为历史上发现的第三大油田。 南美地区的常规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254.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8.2%.截至1999年底,南美地区共有剩余石油探明储量12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8.7%;1999年石油产量达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9.5%.其中以委内瑞拉石油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巴西。 俄罗斯-中亚地区俄罗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相当丰富。2000年底的剩余探明储量达75亿吨,占世界的5.3%.2000年该地区石油总产量达到 3.88 亿吨,占世界的10.8%.俄罗斯剩余探明储量67亿吨,占世界的近5%.生产石油3.2亿吨,约占世界的10%,在世界产油国中列第二位。出口原油 1.2亿吨。 马拉开波湖 马拉开波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总面积1.4344万平方公里。马拉开波湖也是世界上产量最高、开采历史最悠久的石油湖,开采历史已有90多年, 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诞生在这里。在马拉开波湖东南部500多公里,是全球有名的奥里诺科重油带,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委内瑞拉政府和石油专家估计该地区蕴藏着2350亿桶重油。 墨西哥湾 在美国东南角近海地区,墨西哥湾上钻井平台星罗棋布,717个海上平台每天生产130万桶原油、2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全美国原油产量26%、天然气产量11%。墨西哥湾也是墨西哥

石油价格分析

中国石油价格之感想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对成品油消耗量的增加,中国石油进口骤增,致使国际油价直接左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为适应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逐步通过实行国内原油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的方式,为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创造条件。但在中国油价与国际接轨过程中,依然无法脱离计划体制的思想框架,以致经常出现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背离,国际油价时增时跌,而国内油价增多降少,甚至出现长时期持续地只增不降的现象。这表明中国石油价格机制上存在诸多严重问题,亟待深化改革。 看了视频《中国石油该不该市场化》我们知道现在我国石油市场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我国石油的定价规则是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方案为准的,即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平均值,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新机制实现了以原油价格来定成品油价格的想法;2为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机制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是连续22个工作日相关油种移动平均价格。也就是说,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可能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样,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的变化不会同时、同幅直接地反映到国内,从而引起中国成品油价格每天变化。所以就出现了视频中“国际油价时增时跌,而国内油价增多降少”的场景。 原油基准价格参照地的选择错位国内原油基准价格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到国产原油的成本等要素,而是参照直接进口国原油价格确定。国产原油作为国内炼油行业的主要油源之一,其采油、炼油的低廉成本是成品油销售价格的主导因素,也应该成为进口成品油价格低位选择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国家始终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或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依据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其基准价参照地严重错位。于是出现国内石油生产企业巨额盈利,而中石油、中石化以国际较高油价作为进口成本再比照国产成品油批发价,通过大量报亏来争取国家财政补贴的怪现象,所以才会出现了中石油“一品茅台兑一桶油”的说法,但是最受苦的却是消费者成品油生产企业的成本利润指标不合理炼油企业的平均成本的控制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不透明,使始终处于零售价端消费的消费者吃尽了“哑巴亏”。炼油企业为保住利润水平,企业产生假算高成本的利益冲动,通常采取虚增成本手段推动成品油价格提高,这是消费者无法对炼油企业核算成本的真实性知情并实施监督的。显然,最终推向零售环节的成品油价格隐含的模糊生产成本,成为国家间接捆绑给消费者的又一价格负担。并且由于占出厂价绝对比重的制造成本大都失真,这势必扭曲成品油价格的真实性。 国家将燃油市场划给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油气行政性牟利集团长期垄断,实际就是垄断了全社会的成品油供应价格,由此出现两大垄断集团的成品油批发价、进口价高于民营和外资加油站零售价的不正常情况,而且存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财团各自为政的“条块分割”现象。 政府垄断经营和过多行政干预扰乱了成品油市场价格秩序在成品油依赖进口的条件下,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未同步涨跌互现。受政府干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未与国际市场直接挂钩,导致国内油价高于国外价格。 .但是针对我国石油价格过高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下面的策略对石油价格机制进行改革:

(整理)世界石油价格体系简介.

世界石油价格体系简介 核心提示:在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在历次部长级会议都公布标准原油价格,这种标准原油价格是以沙特API度为34的轻油为基准,而公布的价格就是当时统一的官价。 一、国际石油贸易中几种价格的含义 1、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20世纪60年代OPEC(欧佩克)为了与西方跨国公司降低"标价"的行为作斗争,在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在历次部长级会议都公布标准原油价格,这种标准原油价格是以沙特API度为34的轻油为基准,而公布的价格就是当时统一的官价。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非OPEC产油量的增长,在1986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看到"官价"已不起多大作用,又改成以世界上7种原油的平均价格(7种原油一揽子价格),来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各自的原油价格,7种原油的平均价即是参考价,然后按原油的质量和运费价进行调整。 2、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这是非欧佩克成员的产油国自己制定的油价体系,它一般参照欧佩克油价体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上下浮动。 3、现货市场价格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现货市场有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荷兰的鹿特丹和亚洲的新加坡。70年代以前,这些市场仅仅是作为由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手段,石油现货交易量只占世界总石油贸易量的5%以下,现货价格一般只反映长期合同超产的销售价格。因此,这个阶段的石油现货市场称为剩余市场(Residual Market)。1973年石油危机后,随着现货交易量及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石油现货市场由单纯的剩余市场演变为反映原油的生产、炼制成本、利润的边际市场(Marginal Market),现货价格也逐渐成为石油公司,石油消费国政府制定石油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摆脱死板的定价束缚,一些长期贸易合同开始与现货市场价格挂起钩来。这种长期合同与现货市场价格挂钩的做法,一般采用两种挂钩方式,一种是指按周、按月或按季度通过谈判商定价格的形式,另一种是以计算现货价格平均数(按月、双周、周)来确定合同油价。石油现货市场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实际现货交易价格,另一种是一些机构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跟踪而对一些市场价格水平所做的估价。 4、期货交易价格 买卖双方通过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对未来时间的"石油标准合约"在价格、数量和交货地点上,优先取得认同而成交的油价为石油期货价。期货市场为方便交易者或扩大流量,有时也按规则出台"结算价"。石油期货的结算价,一般都是相对一段时间内的加权平均价。在研究问题时,也常把"结算价"当成该时段的期货价用。从近几年的原油价格波动情况看,期货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家原油价格变化的预先指标。石油期货交易所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形成了市场对未来供需关系的信号,交

【石油定价】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体系

【石油定价】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体系 一、国际原油市场定价体系介绍: 国际原油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全球联动的矩阵式价格体系。用一句话可概括为4大区域,6大基准油种。 所谓4大区域,即美洲、远东、中东、欧非(包括西非、西北欧及地中海)四大区域。所谓6大基准油品,即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迪拜原油、阿曼原油、米纳斯原油、塔皮斯原油。 (1)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US West Texas Intermediate,WTI)。 WTI原油是美洲地区所有原油实物交易的定价基准,其价格主要由纽约期货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合约交易来决定。 (2)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UK North Sea Crude Brent)。 全球约80%的原油实货交易都与Brent联动,产自西北欧、北海、地中海及非洲的原油,甚至一些中东国家(如也门)的原油都是用Brent原油作为价格基准。 (3)迪拜和阿曼原油(Dubai and Oman)。 迪拜和阿曼原油是中东地区出产的高硫原油价格基准,他的价格一度由场外掉期市场(OTC)所决定,2007年迪拜商品期货交易所(DME)成立后,阿曼原油有了期货合约。 (4)米纳斯原油和塔皮斯原油(Minas and Tapis)。 米纳斯和塔皮斯原油是远东地区原油的价格基准。米纳斯的价格来源为官价,被称为ICP Minas (Indonesian crude prices)。塔皮斯原油是东南亚地区出产的原油的价格基准。 由于原油市场四大区域中,有三大区域都拥有期货交易所及相应的原油期货合约,同时还有广阔的场外市场提供各种掉期合约及各类差价合约,使得国际原油市场形成了以原油期货合约为主干,以各类掉期合约为分支,以各类差价合约为转换工具,结构缜密的矩阵式价格体系。 页脚内容1

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

进入新千年来,石油价格暴涨成了新的热点。试查询相关资料,分析世界市场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油价走势: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原油市场价格一路飚升(虽然)。自2003年初以来,国际油价从20多美元/桶骤然攀升到2005年的70多美元/桶;2007年10月达到98美元、2008年6月逼近140美元、 2005年9月一度跌破60美元、2008年8月初回落到最低120美元附近。5年来,油价最高时比5年前翻了7倍多。截止到2008年7月中期石油期货价格已超过每桶140美元。在此期间油价屡创新高,虽然在7月16号呈下降趋势,但在未来极有可能再创度刷新纪录。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将升至每桶186美元。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恐怖袭击、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不确定因素频频发生,加上投机商乘机炒作,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引发各界严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五,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1、石油枯竭论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大幅飙升,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2、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 3、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素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与各国的经济愈来愈密切。油价的每一次波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世界银行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近57%的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00年至2008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9年石油价格出现下跌,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石油价格又恢复上涨趋势。 二、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一)石油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而石油供给相对增长缓慢,石油剩余产能明显不足,导致石油供求处于脆弱平衡状态。油价大涨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需求拉动型增长,而2008年7月以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关键在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传统经济规律和理论仍然是有效的,决定价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关系。2008年以来在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制造业反弹,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趋势,尤其是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使得国际石油需求有所增长,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要大于石油产量的趋势,相对来讲对石油需求要大于石油的供给,使得石油价格上涨。 (二)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1.何为石油库存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危机。 2.石油库存与油价 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