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乡族和藏族、维族、回族以及汉族人群的周围骨骨密度值对比分析

中国东乡族和藏族、维族、回族以及汉族人群的周围骨骨密度值对比

分析

目的测量中国东乡族人群周围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正常参考值,比较东乡族和西部地区藏族、维族、回族以及汉族的骨密度,探讨中国不同民族人群的骨密度特点及规律。方法根据我们已经收集到的东乡族的周围骨密度值和文献报道的汉族、藏族、维族和回族的骨密度值,将测量结果按不同性别每10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获得7个年龄组的骨密度值和峰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东乡族、汉族、藏族、维族和回族的男性和女性的骨密度峰值的发生年龄均为30~39岁年龄段,其中,汉族人群的BMD峰值最高。结论不同族别、不同性别到达骨峰值的年龄不同,骨量峰值水平也不同。本研究建立了中国东乡族周围骨骨密度的正常参考值,并比较了东乡族和汉族、藏族、维族以及回族的骨密度,为国内的资料比较提供了依据。

标签:东乡族;汉族;藏族;维族;回族;周围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其中出现骨质疏松症的人口大约9000万左右,约占老年人口的60%,约占总人口的7.1%[1]。骨密度(BMD)值受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各个民族的遗传特征不同,民族聚居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各民族饮食和生活习惯相差较大,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民族之间BMD 的差异。因此,研究各地区、各民族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布和影響因素,对我国OP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东乡族长年居住在位于甘肃省中部海拔2000m 的高原山区,其生活习惯、遗传基因与其它地区民族有较大差异。本研究旨在测定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东乡族正常人群周围骨骨密度的正常参考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同时参考藏族[2]、维族[3]、回族[4]和汉族[2]的正常人群的周围BMD,比较这五个民族的周围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评价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这五个民族周围BMD之间的差异对比,以期为西部少数民族的OP的预防,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补充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东乡山区的居民,居住均在10年以上。所有受试者均已排除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共测定1035例,其中男性446例,女性589例,年龄20~85岁。职业包括干部、教师、工人、农民、商人、学生等。同时参考已发表的关于藏族、维族、回族和汉族的骨密度资料。

1.2方法BMD测定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双能X线仪。设备预热后,依据厂家提供的质控体模对非优势手尺桡骨远端1/3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体模标示值对比、校准,得出尺桡骨合并的BM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