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①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型。

②只能直接处理一对多(含一对一)的实体关系。

③查找层次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较慢。

二、网状模型:用图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①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型。

②可以处理多对多的实体关系。

③查找网状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最快。

三、关系模型: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1.重要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

元组:二维表的一行,即实体;

关系模式:在实体型的基础上,注明主码。

关系模型:指一个数据库中全部二维表结构的集合。

2.特点:

①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的基础上的;

②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③查找关系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最慢。

小结:数据有三种类型,DBMS就有三种类型,DB亦有三种类型。

数据库系统结构

一、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①单机结构:

DBMS、数据库、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

②C/S结构:局域网结构

客户机:装开发工具、应用系统

服务器:装DBMS、数据库

③B/S结构:Internet 结构

服务器:装DBMS、数据库、开发工具、应用系统

客户机:装IE即可

三、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1.三级模式

①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模式只涉及数据库的结构;

模式既不涉及应用程序,又不涉及数据库结构的存储;

②外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是与某一个应用程序有关的逻辑表示。

特点: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但同一个外模式可为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③内模式:描述数据库结构的存储,但不涉及物理记录。

2.两级映象

①外模式/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②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3.两级映象的意义

①使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完全分开,数据库改变时,应用系统不必改变。

②数据的存取完全由DBMS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

数据库管理系统

1.DBMS的功能: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

①数据定义:即定义数据库中各对象的结构

②数据操纵:包括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③数据控制:包括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2.DBMS的组成:

DDL语言

DML语言

DCL语言

实用程序

注意:

①SQL集DDL,DML,DCL功能于一体;

②所有应用程序通过SQL语句才能访问数据库

一、基本概念

1.码: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

2.候选码:一个属性集既能唯一标识元组,且又不含有多余属性,一个关系模式可以有多个候选码。

3.主码:任选候选码中的一个。

4.主属性:主码中包含的各个属性。

5.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主码中的各个属性。

6.外码:设F是关系R的一个属性,不是R的主码,但却是另一个关系S的主码,则称F是关系R的外码。

例:student ( sno, sname, ssex, sage, sdept)

Sc ( sno, cno, grade)

Sc的主码为:(sno,cno);外码为:sno

二数据库设计(第3章)

一、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①需求分析:了解分析用户的需要、要求。

②概念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画概念模型(即E-R图)。

③逻辑结构设计: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并优化。

④物理结构设计

⑤数据库实施

⑥数据库运行与恢复

概念结构设计

一、局部E-R图设计

1.确定局部范围

通常把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或各个主要功能作为局部。

2.确定实体与属性

①属性是不能再分的数据项;

②联系只发生在两实体之间;

③原则上,能够作为属性,就不要作为实体。

二、合并成总体E-R图

1.消除各局部E-R图的冲突问题。

2.按公共实体名合并,生成初步E-R图。

3.消除冗余的属性和冗余的联系,生成总体E-R图。

逻辑结构设计

一、联系的属性和主码

(1)联系的属性:必须包含相关联的各实体型的主码。 (2)联系的主码

1:1联系:可以是相关联的任一实体型的主码。 1:n 联系:必须是n 方实体型的主码。

m :n 联系:必须是相关联的各实体型的主码之和。 二、E-R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1)把每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2)1:1联系:可以消化到相关联的任一实体型对应的关系模式中。

班长( XH , XM ,

NL ,BH) 班级(BH ,RS )

(3)1:n 联系:可以消化到n 方实体名对应的关系模式中。

例:一个班级有多名学生,每名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级。每一个班级有一名班长,他是学生中的一员。

学生(XH ,XM ,NL ,BH ) 班级(BH ,RS

(4)m :n 联系:必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并且不能消化。

学生(sno ,sname , ssex , sage , sdept) 课程(cno , cname ,credit ) 选修(sno , cno , grade )

(5)多元联系:不能消化 例:

物理结构设计与数据库实施

1.物理结构设计

在逻辑设计的基础上,为每个关系模式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与存储方式。 选择存储结构:即决定每个表的记录顺序。

选择存取方式:即决定为哪些属性建立非聚集索引,以便加快查找速度。一般把经常查询的属性名指定为非聚集索引。

2.数据库实施

主要工作:

定义数据库结构;

组织数据入库;

编写应用程序;

数据库试运行;

三关系数据库(第4章)

一、域( domain)

1.定义:域是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值的集合。

2.域的基数:域中所含数据的个数。

二、笛卡尔积

1.定义:给定一组域D1,D2,D3,则D1×D2×D3称为笛卡尔积。

2.笛卡尔积D1×D2×D3对应一个二维表,所含元组的个数等于各个域的基数之积。

三、关系

1.定义:笛卡儿积的一部分元组称为关系。

2.关系的目(或度):一个关系所含属性的个数。

3.关系的性质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同一关系的属性名不允许重复。

四、关系的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指关系的所有主属性都不能取空值。

注意:实体完整性不仅仅是主码整体不能取空值。

2.参照完整性:指一个关系外码的取值必须是相关关系中主码的有效值或空值。 例:班级( 班名,人数)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密码,班名)

在学生表中,班名的取值必须是班级表[班名]的值或空值。

关系代数

一、传统的集合运算

设关系R 、S 的结构完全相同,则: R ∪S :由属于R 或属于S 的元组组成。 R ∩S :由既属于R 又属于S 的元组组成。 R -S :由属于R 而不属于S 的元组组成。 思考:(R ∩S )∪(R -S )=?

R ×S :设R 有m 个属性,K1个元组;S 有n 个属性,K2个元组,则R ×S 含有(m+n)个属性,(K1×K2)个元组。 二、专门的关系运算

1.选择:从关系R 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记为: )(R F σ

2.投影:从关系R 中选择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并把新关系的重复元组去掉。 记为: (R )A ∏

3.条件连接:将两关系按一定条件连接成一个新关系,记为:S )(R S R F F ?=∞σ 说明:条件连接:两关系可以没有公共属性,若有公共属性,则新关系含有重复属性。

4.自然连接:将两关系按公共属性连接成一个新的关系,并把新关系的重复属性去掉。 记为: S R ∞

说明:① 自然连接:两关系至少有一个公共属性。

② 对于R 的每个元组,S 都从第一个元组开始判断,若两元组的公共属性值相同,则产生一个新元组添加到新关系中,最后把新关系中的重复属性去掉。

等值连接?

5.除:给定关系R (x ,y )和S (y ,z ),则R ÷S=P (x ),其中x ,y ,z 为属性组。 求解过程:

① 求R 中x 可以取哪些值,并求各值的象集。 ② 求S 在属性组y 上的投影K 。 ③ 检查每个象集是否包含K

注:除不是一个必须的运算,可以由其它运算符代替。 例:设有关系R ,S 如下图,求R ÷S 。

R

解:在关系R 中,A 可以取四个值,a1,a2,a3,a4。 a1的象集为{(b1,c2),(b2,c3),(b2,c1)} a2的象集为{(b3,c7),(b2,c3)} a3的象集为{(b4,c6)} a4的象集为{(b6,c6)}

S 在(B ,C )上的投影K 为{(b1,c2),(b2,c3),(b2,c1)} 显然只有a1的象集包含K ,故R ÷S={a1}

结论:如何写关系代数表达式?

答:① 查询涉及多个关系时,一般使用∞→∏→σ 。 ② 查询涉及“否定”时,一般用差运算。 ③ 查询涉及“全部”时,一般用除运算。 ④ 查询涉及“至少”时,一般用×

四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第5章)

T-SQL

一、SQL语言的特点

①SQL语言集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的功能于一体。

②所有的DBMS都支持SQL语言。

SQL基础

一、创建和使用数据库

1.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2.使用数据库

Use数据库名

3.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数据库名

二、定义表

1.创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属性名类型,…,属性名类型)

①指定标识字段:identity(标识种子,标识增量)

②指定公式字段:属性名as 表达式

例:create table student

(no int identity(1,1),

name char(6),

chi smallint,

mat smallint,

score as chi+mat)

2.删除表

drop table表名,…, 表名

三、select语句

select */表达式表

[into 新表]

from 表名,…,表名

[where 条件]

[group by 属性名]

[having 条件]

[order by属性名][Asc/Desc]

1.Select 子句

①*代表所有属性名

②若一个属性名来自多个表,则属性名前须冠以表名,格式为:表名. 属性名

③设置表达式的别名:

表达式As 别名

④限制查询结果的记录行数:

all 返回全部记录

top n 返回前面n号记录

distinct 表示取消重复行

说明:top n只能放在关键字select的后面;

all、distinct只能放在关键字select或聚合函数的后面。

2.Where 子句

①in的格式:属性名in (常量,…,常量)

②like的格式:属性名like 通配字符串

通配符有:% 表示0个或多个字符

- 表示1个字符

③在Where 子句中指定连接:

Where 表名1. 属性名=表名2. 属性名

3.Order by子句

order by属性名1 [Asc/Desc], 属性名2 [Asc/Desc]

4.聚合函数

①sum(属性名):纵向求数值型属性之和。

②avg(属性名)

③count(*) 返回表的记录行数(含重复行)。

count(属性名) 返回指定列中取非NULL值的单元格数目。

count(distinct 属性名) 返回指定列中取非NULL值、非重复的单元格数目。

④max(属性名)

⑤min(属性名)

5.Group by子句

使用Group by子句时,Select 子句只能使用分组项字段和聚合函数

例:以性别为分组项,求每一组的平均年龄。

Select ssex, avg(sage) as 平均年龄

From student

Group by ssex

6.Having子句

①Having子句只能跟在Group by子句之后,且只能使用聚合函数和分组项字段。

②where子句放在Group by子句之前,甚至可以没有Group by子句;且不能包含聚合函数。

例:以系别为分组项,查询学生平均年龄大于19岁的系的系名,平均年龄。

Select sdept,avg(sage) as平均年龄

From student

Group by sdept

Having avg(sdept)>19

7.into子句

功能:将查询结果保存到新的基表中。

一、查询的分类

单表查询

连接查询

嵌套查询

1.连接查询:在where子句中指定连接

where 表名1.属性名=表名2.属性名

2.嵌套查询

①嵌套查询的特点

·每级查询的from子句一般只包含一个表名。

·一个嵌套查询总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单表查询,总可以改写成连接查询。

·若查询结果显示的属性名来自一个表,才可以写成嵌套查询。

·子查询不能使用order by子句,order by只能用于最顶层的查询。

②在where子句中指定子查询

where 属性名 [not] in (子查询):子查询返回一列多行。 where 属性名=(子查询):子查询返回一列一行。 where [not] exists (子查询):子查询返回多列多行。

五、数据操纵 1.insert 语句

(1)每次插入一条记录

insert into 表名[(属性名表)] values(表达式表) (2)插入子查询的结果 insert into 表名[(属性名表)] 子查询

例:insert into student select * from student1 2.update 语句

update 表名 set 属性名=值,…,属性名=值 [where 条件] 缺省where 子句,默认为更新全部记录。 3.delete 语句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五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第7章)

函数依赖

一、有关概念:

1.函数依赖: 任给R (U ),U 为属性集,x 、y 为U 的子集,如果对于x 的每个值,y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称x 决定y ,或y 函数依赖于x 。记为:x →y 。

2. 完全函数依赖:

若x →y ,且对于x 的所有真子集x ′,都有x ,则称x 完全决定y ,或y 完全函数依赖于x 。记为:y x f

?→?。

结论:若x →y ,且x 只包含一个属性,则y x f

?→?。

3.部分函数依赖:

若x →y ,且存在x 的一个真子集x ′,满足x ′→y ,则称x 部分决定y ,或y 部分函数

依赖于x 。记为:y x p

?→?。

4.传递函数依赖:

若x →y,y →z,但 y ∕ x,则z x t

?→?

二、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

设x →y ,如果y 是x 的子集,则该依赖是平凡的。如: Sno,snam e →sno

如果y 中至少有一个属性不在x 中,则该依赖是非平凡的。如: Sno,sname →sname,sdept

如果y 中没有一个属性在x 中,则该依赖为完全非平凡的。

三、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

设有关系R ,x 、y 、z 为R 的一个属性集,则有: ①自反律:若x y ?,则x →y 。 ②增广律:若x →y ,则xz →yz 。 ③传递律:若x →y ,y →z ,则x →z 。 注意传递律与传递函数依赖的区别。 ④合并律:若x →y ,x →z,则x →yz 。 ⑤分解律:若x →yz ,则x →y ,x →z 。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一、问题提出

答:存在问题 ① 数据冗余大; ② 修改麻烦;

③ 插入异常:应该插入到DB 中的数据插不进去。

如:新开课程没有学生选修时,新开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插不进去。 ④ 删除异常:不应该删除的数据被删掉。

如选修某门课的学生毕业了,在删除学生信息的同时,把课程信息也删除掉。 结论: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应满足: ① 冗余应尽可能少;

② 应尽可能避免插入、删除异常; ③ 消去关系中不合适的属性依赖关系。 二、范式 ① 什么叫范式?

指一个关系的非主属性函数依赖于主码的程度。 ② 什么叫关系规范化?

指一个关系从低级范式向高级范式的转换过程。

NF NF BCNF NF NF NF 54321?????

③ 应用:关系规范化理论应用在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三、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1.第一范式(1NF )

① 定义:若关系R 的所有属性不能再分,则R ?1NF

2.第二范式(2NF )

① 定义:若关系R ?1NF ,且它的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则称R ?2NF 。 ② 存在问题:

● 冗余大: R1必要冗余,R2冗余可以修改。 ● 修改麻烦

● 插入异常:如新来的教师没有上课,则该教师的信息就没办法插入R2表中。 ● 删除异常:若某位教师只授一门课,当该门课不开时,该教师的信息亦被删除。 ③ 原因:存在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依赖。

K H →XM ,XM →DZ ,但∴DZ KH t

?→?

[传递依赖必须有两个非主属性] ④ 解决办法:将R2 一分为二

R21主码:KH

R22主码:XM

3.第三范式(3NF)

①定义:若关系R?2NF,且它的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码,则称R?3NF。

②规范化过程

非规范关系

↓使每个属性都不能再分

1NF

↓消去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依赖

2NF

↓消去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依赖

3NF

BCNF:关系模式R中,如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包含码,则R是BC范式。

如果R属于BCNF 那么R一定属于3NF,反之未必。

3NF

↓消去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

BCNF

4.结论

①若R?1NF,且主码只含一个属性,则R一定为2NF。

②若R?2NF,且只有0~1个非主属性,则R一定为3NF。

③ 3NF一般控制了数据冗余,一般避免了操作异常。

④范式并非越高越好,适可而止。

六数据库保护技术(第8章)

安全管理

一、两种身份验证模式:

仅windows模式:用户只能使用windows登录名登录SQL Server

混合模式:用户可以使用windows登录名或SQL Server登录名登录SQL Server

二、两种身份验证:

用户登录到SQL Server时,必须使用特定的登录名和密码标识自己。

Windows身份验证:用户登录到SQL Server时,使用操作系统当前的登录名和密码。

SQL Server身份验证:用户登录到SQL Server时,必须显式提供登录名和密码。

常用安全性控制方法:用户标识和控制、存取控制、视图、审计、数据加密

数据库完整性

一、在创建表时指定约束

1.主键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Primary key [Clustered/Nonclustered] [(属性名,…,属性名)]

说明:

①每个约束都有一个约束名,约束名通常由系统自动给出。

②列级约束:只牵涉到一个属性的约束,它放在相关属性的后面,且省略属性名表。

表级约束:牵涉到多个属性的约束。

③创建主键约束、唯一性约束时可以指定聚集(clustered)或非聚集(nonclustered)。

④主键约束默认为聚集的,唯一性约束默认为非聚集的。

⑤一个表最多只能创建一个约束是聚集的,聚集约束会影响数据表的记录号顺序。

2.外键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Foreign key[(属性名,…,属性名)]

References 主键表名(属性名,…,属性名)

注意:两表关联的方式:

①临时关联:where 表名1.属性名=表名2.属性名

②永久关联:创建外键约束

3.唯一性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Unique [Clustered/Nonclustered] [(属性名,…,属性名)]

主键约束与唯一约束的区别:

①在一个表中只能定义一个主键约束,但可定义多个唯一性约束;

②指定为主键约束的字段不能取null值,但指定为唯一性约束的字段允许取null值。

4.检查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Check (条件表达式)

5. 缺省约束

[constraint约束名]

Default 常量

二、删除表中的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nstraint 约束名,...,约束名

注意:alter语句后面只能跟着一个子句。

三、向表添加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约束定义,...,

constraint 约束名约束定义

约束定义指:

Primary key [Clustered/Nonclustered] (属性组)

Foreign key(属性组) references 主键表名(属性组)

Unique [Clustered/Nonclustered] (属性组)

Check(条件表达式)

Default 常量for 属性名

默认对象

①默认对象与默认约束的功能类似。

②默认对象以单独的对象创建,可以绑定到数据库的所有表中。

③默认约束只能绑定到一个表中。

规则

①规则与check约束的功能类似。

①则以单独的对象创建,可以绑定到数据库的所有表中。

②check约束只能绑定到一个表中。

索引

一、索引的概念:

①索引使用户能快速访问数据表的特定信息。

②索引必须依附于某个基本表,不能单独存在。

二、索引的类型:

聚集索引:影响数据表的记录顺序

非聚集索引:不会影响数据表的记录顺序

注:一个表只能建立一个聚集索引,但可以建立若干个非聚集索引。

三、创建索引

1.自动创建索引:

。如果在数据表的某个属性设置主键约束或唯一约束,则系统将在这些属性上自动创建唯一索引。

。自动创建的索引随约束的存在而存在,随约束的消失而消失。

2.使用SQL语句创建索引

Create [unique] [clustered/nonclustered]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属性名[asc/desc], 属性名[asc/desc])

注:①若未指定clustered,则创建非聚集索引;

②若未指定排序方式,则为ASC;

③text,ntext类型的字段不能指定为索引字段。

四、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索引名

思考题:创建主键时,如果使主键字段值不影响数据表的记录顺序?

视图

一、视图的特点:

计算机导论重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重点总结 不足的的地方还有很多,大家需要的话打印下来用笔填写上去就可以了,OVER! 1. 计算机的产生:第一台计算机产生的时间、名称及发展。 略 2. 冯·诺伊曼型计算机的思想概述。 略 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运算器(Arithmetic Unit)、控制器(Control Unit)、存储器(Memory)、输入设备(Input Device)和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各部件的关系见图 1-1 4. 冯·诺伊曼计算机的两大特征。 “程序存储”(Program Storage)和“采用二进制”(Binary). 5. 十进制数的二进制数表示。 6. 进位制数及其相互转换。 表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特性

7. 二进制数的四则运算。 略,但大家要重点记忆。 8. 中央处理器(CPU):功能、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由计算机的运算器及控制器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在微型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集成在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也称微处理器,简称CPU。 功能: ●实现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 ●实现异常处理及中断处理等。如电源故障、运算溢出错误等处 理。 9.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的存储器是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分为主存储器(Memory,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Auxiliary Storage,也称外存储器)两大类。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CPU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它与主存储器批量交换信息。目前,主存储器(主存)都由半导体存期组成。 主存的基本组成: (1)存储体(MB: Memory Bank.) (2)地址寄存器(MAR: Memory Address Register.) (3)地址译码和驱动器 (4)数据寄存器(MDR: Memory Data Register) (5)读/写放大器(Read/Write Amplifier) (6)读/写控制器(Read/Write Control Circuit)功能略,但大家查书后要重点记忆。 10. 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存储容量 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它可以按“字节数”、“字数”、或“二进制位数”表示。一般来说,存储器的容量越大,所能存放的程序和数据就越多,计算机的解题能力就越强。 (2)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 存取时间(Access Time)和存储周期(Memory Cycle)是表征存储器工作速度的两个技术指标。存取时间是指存储器从接受读命令到被读出信息稳定在数据寄存器(MDR)的输出端所需要的时间。存储时间是指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通常存储周期要比存取时间用时长 (3)存取速率 存取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主存与外部(如CPU)之间交换信息的总位数 C 。 (4)可靠性 存储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来描述,它可理解为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显然,MTBF越长,可靠性越高。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电路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阿拉伯人占人口多数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 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除了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格鲁 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8个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均属于 阿拉伯国家。此外,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等五个国家也属于阿拉伯国家。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 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代词使用不一致。请看one must be so dedicated that you will practice six hours a day,前面用的代词是one,但是后文使用的是you,再理解句意,不难发现两个代词其实是在指代同一个人。所以应该把you改成one.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由于石油生产、出口是的这些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经济结构单一, 近几年各国努力促进经济多样化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发展制造业和农业。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教育学原理重点梳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 关理论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一、教育独立论 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论》一文,提出教育要独立于政党和宗教,应该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证独立的地位。 教育独立包括: 1?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做教育经费,不能移用。 2?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财政部门之下,要懂得教育的人充任,不能因政局而变动。 3?思想独立,不能依从某种信仰或观念。 4?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 5?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 二、教育万能论 英国著名的哲学、教育思想家洛克在全面系统地批驳了当时广泛流行的“天赋观念论” 后,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完整的、系统的“教育万能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生来是平等的,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巨大差别,这主要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之故。 三、人力资本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人力资本论。他主张: 1?劳动者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技能和知识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同物质资本一样是可 以通过投资生产出来的。 2?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3?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资本增长的速度是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特征。 4?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生产力。 5?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受市场供需规律的作用。 四、筛选假设理论 创始人是迈克尔史潘斯和罗伯特索洛, 五、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是美国的布斯和根特斯在《美国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中提出的。 观点:1?批评了早期人力资本论。2?教育的作用反映在经济效益和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两个方面。 六、劳动力市场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利、多林格、哥顿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 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6133541.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篇一: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路理论总结 第一章 一、重点: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功率的定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源元件 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流(current) : i ①符号 :i ②计算公式 i(t)?dq(t)/dt a、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 电流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 c、例如: 参考方向(iab) ———— ————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i 0 2、电压(voltage)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 i 0 u=dw/dq 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 ④单位:伏特v 1v=1j/1c a、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 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与实际方向无关。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b、表示方法:用正极性(+)表示高电位,用负极性(-)

表示低电位,则人为标定后,从正极指向负极的方向即为电压的参 考方向或用下标表示(uab)。 c、例如: 参考方向参考方向 i u 实际方向 – + i 实际方向 – + + u 0 3、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u 0 ①说明:一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的任意的 人为指定。无论是关联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实际方向都无影响。 ②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从 所标的正极流出。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 ③例如: r i r i + u 关联参考方向 u 非关联参考方向 u=ir 三、电功率 1、符号:p 2、计算公式: u=-ir 4、相关习题:课件上的例题,1-1,1-2,1-7 dwp??ui dt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总结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指令的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指令的操作数。 USB总线是以串行方式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的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储存器,其 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是储存器的速度与cpu的速度相匹配。 总线: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通道。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进程:一个程序(或者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

行的指令在储存器中存放地址。 机器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直接执行。 cpu主要的技术指标: 1.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2.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3.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储存器的容量,不同型号cpu的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同。 4.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I/0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5.高度缓冲: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 6.指令系统:指令的寻址方式越灵活,计算机的处理能越强。 7.机器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越短,机器性能月好。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1.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实现对整个运算过程的有规律的控制。 3.储存器: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以分为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是实现计算机系统与人(或者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转化为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带电体==本质:电荷 的转移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种类 电荷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量:q 单位:库伦 简称:库 符号:C 元电荷:最小电荷:e=1.6×1019 - C 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电源:提供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作用 用电器:消耗电能 导线:传输电能的路径 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 两种材料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 电流产生条件 ①电路闭合 ②保持通路 定义: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路 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中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 单位:A ?→?310mA ?→?310A μ 工具:电流表 ○A 测量 使用方法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电流的大小(I ) ②看清量程、分度值,不准超过电流 表的量程 ③必须正入负出 ④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连到电源 的两极 电路的连接:先串后并,就近连线,弄清首尾 通路:接通的电路 三种状态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 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卷1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 1、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 C)无线电信号D)声音信号 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C)计算机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 D)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97)10B)(141)8(85)10 C)(141)8(97)10D)(131)8(98)10 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 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 D)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 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 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B)C语言源程序文件 C)目标代码文件D)系统配置文件 7、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计算机直接执行B)经汇编后执行 C)边解释边执行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A)主机、键盘、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计算机外设D)主机、外设 10、显示器最重要的指标是。 A)屏幕大小B)分辨率 C)显示速度D)制造商 11、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个操作系统。 A)交互式B)分时 C)非交互式D)网络式 12、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变为目标程序要经过。 A)汇编B)编译 C)编辑D)解释 13、微机的性能指标中的内部存储器的容量是指。 A)RAM的容量B)ROM的容量 C)硬盘的容量D)RAM和ROM的容量 1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因为。 A)采用了开关电路B)半导体器件 C)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D)采用了二进制 15、CPU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用进行运算。 A)二进制B)八进制 C)十进制D)十六进制 16、现代计算一般都是。 A)模拟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 C)网络计算机D)电子数字计算机 17、存储器容量是1KB,实际包含字节。 A)1000 B)1024 C)1024G D)1000M 18、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19、计算机一旦断电后中的信息会丢失。 A)硬盘B)软盘 C)RAM D)ROM 20、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 C)工具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 21、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分的一镞公共信号线,它是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总线是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其中地址总线是_ 在微机各部分之间传送的线路。

(完整版)教育原理-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与教育》复习大纲 题型: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p10: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确切地说,是一门文理交叉的学科。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6: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冯特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第二章: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或条件有哪些?p68 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无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直接兴趣,有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间接兴趣) 3、注意活动的组织。 4、内外刺激的干扰。 5、个体的意志力。 第三章: 感觉适应p99-101: 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厨师做菜越来越咸,渐渐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刚下泳池觉得冷,后来逐渐适应) 感觉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样重的铁和棉花感到铁比较重;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酸;吃中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有甜味)感觉相互作用: (通感、连觉)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暖色调、冷色调) 感觉补偿: 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嗅觉特别灵敏) 第四章: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定义p119; 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整合,最终得出一

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 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或现在方式、规则等的约束,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多种办法的思维。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32-134; 1、情绪状态。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阻碍问题解决,而愉快—兴趣状态则为问 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2、动机强度。适中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迁移影响。 正迁移/负迁移: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6、原型启发。 7、个性特点。 第五章: 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举例说明如何组织复习p163; 1、识记的程度。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3、记忆材料的性质。 4、识记后的休息。 5、识记后的复习。 过度学习: 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叫过度识记,也叫过度学习。 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先快后慢进行的。 如何复习: 1、复习的及时性。 2、复习的经常性。 3、复习的合理性。 第六章: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p214;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p207: 创造力较高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较高;创造力较低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则较低。智力与知识的关系p204-205: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 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 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 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R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又称软盘速度慢容量小;硬磁盘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 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 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大全

一、选择题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淡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辅助设计(CAI);辅助设计(CAD); 3、计算机的信息表示形式为二进制,它采用了冯。诺依曼的思想原理,即以0 和1两个数字形式用于展现,“逢二进一”;它的基本信息单位为位,即一个二进制位。常用的换算单位有:1 B ===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1TB===1024GB;1个汉字===2B; 4、二进制换算法则: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除二取佘;二进制转化为八进制时以三位为一组,三位的权重等于八进进中的一位权重,二进制转化为十六进制时以四位为一组; 5、对于字符的编码,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中文含义为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用通用信息交换标准。 6、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7、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

要有内存和外内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外存主要有硬盘(GB),软盘(3。5 寸,1。44MB),光盘(650MB左右),移动存储器优盘(MB),MP3(MB)等; 8、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即实用程序(如WPS,OFFICE,PHOTOSHOP等)。 9、计算机性能的衡量指标有: 10、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 11、显示器的分辩率是显示器一屏能显示的像素数目,是品价一台计算机好坏的主要指标。常见的主要有尺寸有:640*480 800*600,1024*768 12、打印机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激光打印机; 13、开机方式有:冷启动:加电,引导进入系统;热启动:CTRL + ALT +DEL ,也可以用于结束任务;复位启动法:RESET 键; 14、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的程序;复制性,破坏性,隐藏性,传染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 领域 ?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 机 2.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 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 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 D.记忆性强 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 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通信与网络 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光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量子计算机 5.常用的数制 基数:R进制的基数=R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位权: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完整版)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1、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遗传、环境和 教育。 3、人的发展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又有质的,既有连续性,又有 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前进的运动。 4、人的发展,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持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 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5、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 6、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7、“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8、“一般发展”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又一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 9、“心理发生论可以分为三个学派:个性发生学派、认识发生 学派、活动心理学派即心理动力学派。 10、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 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 条件。 11、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水准上受遗 传因素的影响 12、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 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3、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 更为指导的作用。 14、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 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 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水准 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 15、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不是主动进行的。 16、因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指导性的。 17、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 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 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 18、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 可教育性的前提。 19、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人类拥有文化,文 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人类心身能力的延伸。 2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作用,但这种作用于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教育的影响只不过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因。 2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 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 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差异性。 23、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电脑基础课 1.复制、剪切与粘贴 选中对象后右键单击,出现复制/剪切,之后,粘贴。 快捷键:复制(Ctrl+C) 剪切(Ctrl+X) 粘贴(Ctrl+V) 2、新建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 新建文件夹:在桌面或者是一个文件夹内,右键单击空白的地方,出现“新建”,在新建右侧会出现“文件夹”字样。 文件夹的命名(重命名):新建文件夹后默认的名称为“新建文件夹”。 选中要重命名的文件夹,右键单击,出现“重命名”字样,点击即可重命名。快捷键为F2 3、文件的选择(单选、跳选、全选、框选、连续性选择) 单选:在要选中的对象上单击左键即为单选,即:只选中一个。 跳选:按Ctrl选择不连续的对象 全选:在一个文件夹内点击“编辑”,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全部选定”。 快捷键为Ctrl+A 框选:按住鼠标左键不动,拖动鼠标,会出现深颜色的框,框的范围就是被选择对象的范围。 连续性选择:单选第一个对象,按“Shift”键,再选择最后一个对象。 4、隐藏及显示文件 (1)隐藏文件:为了保证重要文件的安全性,有时候我们会设置文件的属性为“隐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件的安全。 方法:右键单击要设置为隐藏的文件,选择“属性”,选择“隐藏”。、

(2)显示文件:有些时候设置为“隐藏”的文件仍然是可以看到的,这时候我们可以更改文件夹显示的属性,这样就彻底看不到文件了。 方法:打开文件→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隐藏文件和文件夹 5、压缩、加密文件 压缩文件作用:大大缩小了所占电脑的空间,也可以通过密码设置增加安全性。 压缩方法:选择需要压缩的文件,右键单击在出现菜单中选择“添加到压缩文件”。 在高级选项中,可设置解压密码。 6、创建快捷方式 创建快捷方式的作用:比较常用的软件,可以采用快捷方式,一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占桌面空间的大小。 方法:(1)在电脑硬盘中选择软件,右键单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通过“开始”按扭,选择需要的软件,右键单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7、删除文件 (1)不彻底删除 A,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在选中的区域内右键单击出现“删除”。 B,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按“Delete”,即可删除。 (2)彻底删除 A,删除后清除回收站 B,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按“Shift+Delete”,即可 C,勾选回收站属性中的“删除时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彻底删除”。 8、设置系统密码,更改图片。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用户账户”,选择“计算机管理员”,然后“创建密码”或“更改我的图片”。 9、文件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