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智慧城市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智慧城市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智慧城市对城市规划设计要求与方法

摘要:智慧城市作为城镇化,信息化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同时它也为信息化现代城市的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这是因为智慧城市可以有效的缓解现代城市所具有的各种城市病,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引言

一座城市在进行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性特点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尤为明显。智慧城市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的发展并且成长起来的。所谓的智慧城市,指的是将城市规划理念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有机因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向。通俗的来讲就是将城市的空间体系,绿化体系以及基础设施体系在规划当中,进行整个社会资源的整合优化。这种整合优化,不但能够对社会的城市发展建设塑造出一套良性循环的体系,同时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缓解现有的各种城市疾病。

1智慧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有哪些应用原则

1.1城市规划的预见性

所谓的城市规划预见性,指得是以满足城市内部居住者需求为中心。它往往需要一定的系统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大量数据的采集。

通过大数据的多方显示比,最终让公共权力和市场资本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所需要的所有需求,甚至城市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满足周边小城镇的一些对应需求

1.2城市规划的平衡性

所谓的城市规划的平衡性,指的是城市的经济体系,基本住房保障,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公共安全的高效,交通辐射的宽度以及医疗体系的能见度。这些体系是确保城市居民在生活当中是否处于平等互惠条件下的基础,是促进城市规划平衡性的关键点。

1.3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性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性是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智慧城市要求城市的规划发展需要与城市现有的空间体系,基础建设设施相互协调,这样能够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稳定性。确保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无论出现何种问题,都能够稳定有序地维护城市的安全。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建设当中,如果想要将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向智慧城市迈进,那么我们就需要很好地把握住城市规划的预见性,城市规划的平衡性以及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性这三个原则。

2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

2.1明确智慧城市设计概念

规划设计应兼顾多方面因素,对设计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相关人员应对智慧城市的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准确的认识,从国内外典型案例中汲取经验,再结合项目所在城市的现状以及未来

发展寻求,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基本设计概念,将各项要素整合于一体并编制立项书,结合工作需求组建人事组织结构。人员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求参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的每位员工在智慧城市方面都积累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考虑员工的职业素养问题,在员工的共同协同下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达到“1+1>2”的效果。

2.2收集相关资料

在确定初步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立项书和规划人员之后,需要设计人员从两个方面出发做好资料的查找与收集工作,以此为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收集基础资料,该种资料主要包括不同阶段的城市地图、近几年的城市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城市经济区与工业区的发展规划等,将这些资料全部收集起来后,设计人员就可以大致了解城市建设发展与规划的基本情况。其次,收集访谈资料,此类材料主要是指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开展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方的访谈资料,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城市交通管理局以及卫生局等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发言资料,通讯公司以及从事智慧城市等工程项目规划建设的非政府组织在近段时间的发言情况。设计人员将上述所有资料全部收集整理之后需要在资料上标注序号,并制作资料档案,分门别类地放置并妥善保存。

2.3功能设计

智慧城市设计要以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为引导,保证城市管理与运营的质量,以便在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新型的生态社会,在保持城市发展优势的同时积极吸引外界投资者,从而丰富城市的商业活动形态,此过程中还应发挥出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利用安全可靠的运行机制推动系统的运行。现阶段,智慧城市的功能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①交通管理系统,例如安全监控系统、市政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等;②通信设施,如城市通信线路布设形式、移动通信基站等;③电子政府和产业发展类,较典型的有城市管理系统等;④公共服务,面向公众需求的各项功能,例如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等。

2.4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在总体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其设计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人员以较高的标准设计系统架构,其中,智慧城市的主要建设者承担确定系统结构和具备功能的工作;城市发展期间的各项业务需求则需要由业务主管来进行运营和管理;智慧城市具体使用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则需要由相关的运营人员和业务主管人员来确定。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三部分,即运营、保障和技术架构。在智慧城市发展中,通过运营架构实现城市各方面的协调管理,整合所有信息,再通过保障架构对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准确找出运营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后再依托技术架构连接物联网进行整个城市运行过程的科学管理。在设计系统架构时要注意以下内容:(1)设计运营架构,即从政府、企业以及行业三方着

手,调查其涉及的相关业务,在构建运营架构之后协调三方的关系,在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交互关系后,便可以按照相互协作、管理和投资等关系进行城市运营活动;(2)设计保障架构,即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技术、相关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保障规章制度以及安装的信息化设施来做好设计工作,保证智慧城市将运营和管理风险降至最低,各领域的运营业务均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以此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城市的平衡稳定发展;(3)设计技术架构,智慧城市具有的所有功能均需要通过技术架构实现,因此,设计期间需要分析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条件,探讨物联网在连接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统时,是否具有符合物联连接要求的物理接口,采取的工作步骤和数据交换技术是否符合技术应用的规范要求,以此在条件完全满足系统架构设计的前提下,便可以将所有系统进行高质量的系统对接,通过技术方法完成系统架构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在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和发展过程中,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践创新过程中,以居民实际需求为主,去规划理念。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分析整合城市的关键信息,对环保、公共基础设施等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管理模式,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智慧城市不仅是经

济层面的飞跃,更是人类在技术领域的革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规划】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智慧城市总 体规划

XX市智慧城市建设 总体规划 201X年XX月 目录 1前言5 2XX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6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趋势6 2.1.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6 2.1.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8 2.2XX市相关“十二五”规划要点10 2.2.1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点10 2.2.2XX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要点11 2.2.3XX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要点12 2.2.4XX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点13 2.3XX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化基础14 2.3.1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14 2.3.2“数字城市”基础15 2.3.3“平安城市”基础16 2.4XX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基础17 2.5XX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基础18

2.5.1产业特点及基础18 2.5.2物联网技术成果基础19 3XX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1 3.1指导思想21 3.2建设原则21 3.3发展远景22 3.4建设目标23 3.5建设任务24 3.6智慧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25 4XX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规划26 4.1XX智慧城市总体框架26 4.2XX智慧城市技术架构28 5XX智慧城市应用体系规划29 5.1应用推进的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29 5.1.1应用推进的预期目标29 5.1.2应用推进的考核指标29 5.2应用体系架构30 5.3应用体系规划30 5.3.1基础设施领域规划30 5.3.2资源环境领域规划35 5.3.3社会民生领域规划38 5.3.4产业经济领域规划44

5.3.5城市管理领域规划47 5.4应用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1】51 6XX智慧城市运行体系规划52 6.1运行体系的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52 6.1.1资金准时准量52 6.1.2建设保质保量52 6.1.3运维周到全面52 6.1.4运行体系的考核指标52 6.2运行体系架构55 6.2.1XX智慧城市运行总体组织架构55 6.2.2XX智慧城市运行分项组织架构58 6.3运行体系规划59 6.3.1项目融资规划59 6.3.2项目实施规划64 6.3.3运行维护规划64 6.4运行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65 6.4.1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65 6.4.2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法规和政策66 6.4.3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66 6.4.4构建智慧城市运营机制67 6.4.5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67 6.4.6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和检查67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在公共政策的角度下讨论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物质形态设计逐步深入转变对社会内在问题的分析、理解,直到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技术等方面得问题。 标签:公共政策概念演变城市规划 一、序言 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聚居模式的变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掀起了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浪潮。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却是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空间位代价。随着城市的不断向四周蔓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空气混浊、传染病肆虐、农田绿地不断被蚕食、河流等水资源日见匮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城市问题,针对城市运营中产生的“城市病”,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摒弃以往城市发展缺陷,由政府权威智能部门依据现在有的资源技术手段,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方向,对当前城市土地和各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控制,协调城市发展布局,以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践活动。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良好的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使城市物质环境协调发展,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城市伴随着城市规划观念的变迁和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前进。 二、规划理论演变过程 城市规划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从蓝图转变为一个过程,即由技术性规划向政策性规划转变。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城市规划是被视为放大的建筑设计。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仍旧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直到1969年,麦柯劳林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探索》出版,标志着城市规划已经由“物质形态设计”的“艺术”转变为“系统理性”的“科学”。无论是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的城市规划,还是“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都认为城市规划需要依靠具备相关知识技能或是具备科学系统分析和理性决策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随着城市的社会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体现多元民主、公众参与、平等协商等城市规划内在价值要求的“公共政策”性规划渐渐取代了纯粹意思上的“技术”性规划。 在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虽然有许多技术工程问题需要研究,但这些只是实现城市规划的局部手段,不是全部,分析和解决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才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干预是为了社会公众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年级专业:2012级园林(景观设计) 学号:201206194028 姓名:唐明明

第一节技术标准 一、《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正文共列出151条基本术语,分为五部分:总则、城市和城市化、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编制(分十七项内容:发展战略、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总体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电力工程、城市通信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城市防灾、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和城市规划管理。 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建设部组织编制并于1990年7月颁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3月1日起施行。 1、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其中大类共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10大类。在大类下,又根据土地的不同使用用途和使用功能条件划分了46个中类、73个小类,并在大类下,根据阿拉伯数字代码,以表明其中类、小类的具体类别。城市用地分类代号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2、城市用地计算原则 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城市用地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其计量单位应为万平方米(公顷),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分区规划应采用1/5000或1/2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应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 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的内容: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除水域和其他用地(E)类外应包括九大类用地。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I~Ⅳ四级(用地指标数为60.1~120.0m2/人),现有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应根据其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

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 发表时间:2015-09-28T10:38:11.7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5期供稿作者:陆璐 [导读]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建设智慧城市是解决现阶段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优先办法,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门话题。 陆璐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530022 摘要:智慧城市不仅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所使用过的技术进行创新,还需要城市的制度、空间资源、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建设智慧城市是解决现阶段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优先办法,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门话题。本文从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的具体发展状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行性以及对城市规划以及未来智慧城市相结合的思考等问题出发,对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进行探究。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城市建设 当下,由于城市扩张速度过快,很容易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城市病,例如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产业发展、交通拥堵、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城市的发展中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智慧城市不仅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所使用过的技术进行创新,还需要城市的制度、空间资源、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所以,建设智慧城市是解决现阶段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优先办法,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门话题。 一、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的具体发展状况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智慧城市建设受到各国高度的重视,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 计划”等。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发源地,在提出了智慧地球的观点后,美国政府逐渐加强与商业机构的合作,以企业为主体、将服务与业务创新作为发展重点的相关绿色经济政策。其中,智慧城市的具体建设是以智能城市、数字城市以及信息城市等为基础的,以信息融合、数字化、无线网络、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现代化的技术为核心内容,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是由云计算、数字城市以及物联网等内容组成的,智慧城市可以通过职能的分析处理、感知以及建模等动态的方式对城市中的管理、运行以及生活等进行相应的优化配置与处理,从而科学合理的对城市来进行一定的规划,让城市可以在智能的状态下进行运行,从而促进城镇化融合、城市信息化、城市工业化的发展[1]。相应的,我国的智慧城市所获得的快速发展是经由温家宝总理在对无锡视察的时候所提出的“感知中国”的伟大宏图构想之后进行的。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将建设智慧城市列为现阶段的重点规划项目,并开始着手实施。宁波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推动六个智慧产业基底以及十大智慧应用建设,明确提出将宁波打造成智慧产业集群以及具有一定的国际港口城市特点的智慧城市。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都取得了相应的进步,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宁波、深圳、武汉以及厦门等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城市。在首批公布的90 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中,明确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在副省级以上的地方规划共22 个[2]。一个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镇的高潮已经到来。 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智慧城市是在城市的发展规划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产物,将会对城市的规划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也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对城市规划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实施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意义。 1、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业比较广泛,包括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以及智慧能源等方面的内容。另外,在对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智慧产业的业态进行创新的同时,也会促使产业规划进行创新,从而在城市的规划体系中应用新的产业规划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整合,使城市的规划工作能够更加的科学化与合理化,也使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3]。 2、从国外对于智慧城市的成功建设经验出发,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能有效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新的产业问世,并在发展过程中作为新的中心枢纽促进整个城市的运行与发展。 3、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能够促进智慧产业的发展,智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对无限的虚拟空间进行利用,使城市的规模放大。对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相应的整合开发与利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进而减少对空间以及土地资源的占用,加快我国的信息化的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4、在当下,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难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得到满足。例如,环境污染、公用设施匮乏、交通拥堵等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缺少准确智能数据支撑,在编制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使用智慧城市的理念就可以使这部分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4]。 三、对城市规划以及未来智慧城市相结合的思考1、以人为本作为工作重心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来说,居民是城市组成的主体成分,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须将居民作为这一工作的主要考虑对象,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工具以及系统的方法来对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以便能够合理的对资源进行运用,从而编制出比较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智慧城市需要在现有的城市的核心系统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应的建设,使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其中包括医疗、经济、政府服务、居住、交通、公共设施以及教育等,通过城市规划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使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也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对相应的城市规划政策制定制度,深入落实,让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使智慧城市能够融入到城市的规划中,为城市建设更好的服务[5]。 2、智慧城市的公用设施规划布局、城市的道路网络与环境保障是对城市的质量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智慧建设与布局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根据本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例如地形、资源以及气候等要素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对各种功能区域进行相应的划分,使用智慧城市的相应系统对分散的数据进行一定的整合,创建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系统平台,通过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整理与分析,对公共设施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使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中的局限性降低[6]。 结束语在现阶段,使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结合起来,是对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的一次全新的变革,随着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态各异的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开始不断出台,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一定会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形态,使城市规划的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1]董宏伟,寇永霞.智慧城市的批判与实践——国外文献综述[J].城市规划,2014,38(11):52-58.DOI:10.11819/cpr20141109a.[2]刘安全.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评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4).DOI: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新)

1 前言 (1)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4)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7)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10)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10)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10)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11)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11)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1)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2) 4.1建设目标 (12) 4.2建设原则 (13)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4) 5.1总体框架 (14) 5.2技术架构 (15) 5.3应用体系 (17)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1)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 2.1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4) 2.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7)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10) 3.1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10) 3.2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10) 3.3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11) 3.4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11) 3.5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11)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12) 4.1建设目标 (12) 4.2建设原则 (13)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14) 5.1总体框架 (14) 5.2技术架构 (15) 5.3应用体系 (17)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 1/ 22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介绍 1 智慧城市项目背景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市综合管理已成为推动城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在城市综合管理的综合协调与沟通方面,仍然不尽完善。城市管 理工作尚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有些可以通过改善城市 管理体制加以解决,有些属于加强法治建设范畴。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 可以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手段参与城市管理,辅助解决上述问题中的部分内 容,使城市管理形成法制、行政、技术手段“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是今后城市综 合管理发展的必然。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系统正以其信息海量化、 网络互联化、动态实时化、覆盖全面化、现实虚拟化、表现丰富化等优势,成为现代 化城市管理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手段之一。 我国许多地方早在年就着手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到现在已是遍地开花。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加强,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服 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已成为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2 智慧城市总体构想 建设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组织保障、建设管理保障、运行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人才队伍保障);打造集成、高效的数据中心平 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建成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各种应用系统, 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显著提高城市管 理能力和应用效果。 智慧城市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性与全局性的系统设计,将为社会、政府、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并全面带动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 设施和资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等技术,清晰梳理城市级基础设施和行 业应用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和竖井式建设,实现安全、可靠、开放、集约共享的智慧 城市系统。智慧城市围绕下述服务和支撑能力进行建设: 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具备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等能力。通过创 建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环境,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信息亭都多 种方式获得信息和政务服务。 3/ 22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法与过程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 规划方法与过程研究

一、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方法研究 通用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及创新方法: (一)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构成要素 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的构成要素应由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设定、战略规划、主题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等五个要素组成。 1. 建设目标设定 组织建设目标的内容应是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组织使命的陈述,建设目标描述主要内容应包括“确立核心价值观和使命的陈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描述应具有以下特质:(1)基于城市管理的公共性,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制定主体应是全体市民与市政府官员,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应是市民与政府的共同建设目标;(2)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应表达出整个城市的共同核心价值观和理想追求;(3)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作用的时间是长期的,不会随内外部环境改变而轻易改变,因为它是激励、指引一个城市长期奋斗的理想,如果经常反复修改,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要注意,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是一个凭空捏造的过程,需要首先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充分全面的调研分析;完成需求分析和宏观的发展定位;识别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针对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以确保发展目标可实现;最终提炼升华成为既忠于现实实际,又带有激励色彩的建设目标。 2.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去实现其建设目标,包括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体系框架、实施方案的拟定。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可包括下述内容:战略路径选择、战略方法模型选择、战略进程规划等,而其特质应是:(1)智慧城市的建设战略应由政府高级官员主导,在市民、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下完成。(2)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存在多个战略规划。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要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一个战略可能无法覆盖这样的任务。在一个建设目标期内,

城市规划规范大全完整版

《城市规划规范大全》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 57-94 [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附条文说明] 防洪标准GB 50201-9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附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附条文说明)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CJJ 46-91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附条文说明)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附条文说明)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附条文说明)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附条文说明) 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 65-95(附条文说明)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 67-95(附条文说明)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容貌标准CJT 12-1999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CJJT87-2000(附条文说明)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条文说明]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

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 发表时间:2018-09-18T14:08:11.9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作者:陆光连 [导读] 随着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城市建设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558100 摘要:所谓“智慧城市”,即以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作为支持,实现卫生、安全、服务、环保等多个领域智能化运作的城市建设理念。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基于空间尺度下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进行了阐释;其后,围绕合理利用数据库技术、强化信息动态采集力度、提升城市居民建设参与度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基于空间尺度下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智慧城市;数据库系统;近人尺度 引言:随着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城市建设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以安全、服务、环保为中心的智慧城市成为了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据此,我们有必要对基于空间尺度下的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进行分析研究。 一、基于空间尺度下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 所谓“智慧城市”,即以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作为支持,实现卫生、安全、服务、环保等多个领域智能化运作的城市建设理念。显而易见,在智慧城市的理念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必须要将各类现代技术及其配套设施作为基础。具体来讲:首先,网络建设为智慧城市的数据产生提供了结构基础,是相关人员获得城市规划分析依据的重要保障;其次,各类传感器为智慧城市的数据采集提供了设备基础,是相关人员掌握城市运行动态的必要手段;最后,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为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和响应提供了基础,是相关人员了解数据变化规律、实现城市规划可靠性与前瞻性的工具支持[1]。 二、基于空间尺度下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可行策略 (一)合理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智慧城市规划 为了实现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建设、运行以及管理的智能化,必须要应用数据库技术,将城市区域中各个行业的数据信息与城市空间体系结合起来,构建出一套完整、庞大的网络数据库。这样以来,在依靠建模技术进行城市建设规划时,相关人员便可将具体的数据信息落实到设计方案当中,进而真实、生动地展现出城市空间中的交通线路分布、市政管线配置、建筑物形态等,为城市规划结果的科学合理做出支持。 同时,还可围绕某一城市建设领域建立出针对性的数据库系统,实施出特定方向的城市规划与分析活动。举个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甲骨文公司为美国芝加哥市设计开发了名为“CLEAR”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在“CLEAR”系统的城市犯罪地图当中,相关人员便捷地查看到芝加哥市的所有犯罪数据及变化趋势,进而对城市空间内不同区域的治安状况、犯罪类型做出分析。 (二)强化各类城市信息的动态采集力度 在智慧城市的规划运行当中,除了原有数据信息、数据趋势的整合、分析和处理以外,实时信息的应用采集也同样同样重要。因此,相关人员还必须要在城市区域内构建出全面覆盖的传感通信网络,以此对城市空间的环境、电力、交通、商业等各个方面做出监测响应,并采集到大量真实的数据信息。这样以来,一方面可为相关人员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出实时性、动态性的数据支持,使其对城市运行周期内的细微变化做出了解,进而实施出科学、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设决策;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相关人员对当前城市运行状态下的能耗情况、安全水平、环境质量、人口结构、经济动向等信息体系进行全方位考量,为城市未来的精细化、改革化发展指明方向。 同样以上文所提芝加哥市的“CLEAR”数据库系统为例:在原有数据库网络架构的基础上,甲骨文公司还联合芝加哥市政府,将区域内各个街区的摄像头传感器与“CLEAR”数据库相连,并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图像识别功能。这样以来,在摄像头传感器的支持下,芝加哥警察局相关人员在使用城市犯罪地图进行数据分析时,还可具象化地获得各犯罪活动的监控视频、动态图像,以及基于图像识别功能产生的罪犯身高、外貌特征、是否携带枪支武器等“二级描述”。由此,芝加哥警察局相关人员即可实施出阶段性的禁枪策略,或将犯罪信息面向社会公布,以此使各街区居民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自身所处城市环境的治安情况,并采取出相应的自我保护策略[2]。 (三)积极提升城市居民的建设参与度 要想保证智慧城市下城市规划的顺利开展,提升城市规划的实际价值,就必须要做好“近人尺度”的适宜性,积极实现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信息交互。从当前来看,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网络设备的应用普及,城市居民参与城市活动、促进城市发展的方法和渠道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此时,政府相关人员在进行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当中,可在网络中通过官方网站、三维地理共享平台等工具,向公众展示出当前城市的面貌形态,说明城市建设的规划预期,并开放相应的评论区、电子邮箱,鼓励城市居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体验感受。这样以来,一方面可有效实现传统城市建设活动公示手段的现代化改革,提升城市居民的参与便利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集思广益,为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加多元化、实际化的数据信息支持。 总结:总而言之,在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等新型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必然结果。由本文可知,通过分析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提出开发城市数据库系统、设置信息传感器、开通居民参与渠道等手段策略,能为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出完备的数据信息支持,强化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可靠性与前瞻性,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做出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梅,陈岳本,蔡震.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58-59. [2]王广斌,彭荔,杨洋,马国锋.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思考分析[J].上海城市规划,2013(02):1-5.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23-0007-03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收稿日期:2011-05-02 作者简介:孟江平(1982-),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00 孟江平 摘 要:结合国内城市规划处于转型期的现状,针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城市规划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及其地位和作用,并阐述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绩效,指出应及时建立约束机制,引入政策评估体系。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地位,作用,绩效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城市规划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 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的认识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接受。特别是《城乡规划法》在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规划管理、加强公众参与与监督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愈发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然而结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及 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我们发现,中国的城市规划改革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至少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规划代表的 “公共利益”纵观历史,早期的传统规划师是将规划和政治分开来区别对 待的。认为规划就是价值中立的理性工具, 美国规划管理学者曾经说 :“规划……可以超越卑鄙的政治。”然而,现实中的规划要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规划要面对的城市系统极其庞大, 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又错综复杂,每个利益主体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与权力。而规划的对象又是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资源的分配只有在利益主体间不停的讨价还价中才能达到最终的平衡。但是利益主体之间又并非是势均力敌的协商关系,总有一方占据着主动,支配着整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成为判断与决策 者, 而另一方就成为被决策者。而这个价值判断与决策的过程就是政治。城市规划的政治性体现了一般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公 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 为解决公共问题、保护公共利益,对社会价值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是一个保障社会公平 与公正的行动方案、计划和规划等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光塔”庄重古朴,“蟠龙塔”轻巧秀丽,两塔遥相呼应,互为衬景,双 塔竞秀成了蟠龙山公园的一大景观,使龙城景观格外生辉。采用现代建筑材料重建的蟠龙双塔已成为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和重 要的文化窗口。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分佛教、 道教、儒家、上古、地方等文化区,浓厚的宗教色彩,引来八方朝者,终日烟香雾绕。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重建的新文庙以仿古形式修 建,占地约20亩,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回族墓地、“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 文物古迹一道, 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c.生态———以植物为背景,以水景为造景特色,注重景观生态设计与滨水景观的营造,体 现生态休闲的自然山水空间。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围绕大型人工瀑布群,在蟠龙山、灯台山之间的空地上进行植物造景,强调公园绿化与外围背景山体的渗透和协调,配置色彩丰富,造型美丽的本土植物, 如种植以小叶榕、竹类、棕榈科植物为主干景,配置其他乔木和时令花卉,铺设草坪,营造绿色景观,既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能表现地域特色。 4启示 21世纪的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对地域文化延续的载体,过分痴 迷于全球性的科技文明,并不符合将各族文明多元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应该探索各自的发展规律,拟定各自 不同的发展模式。一个能够为我们提供认同性的景观环境应该是环境上、文化上、象征意义上的表达,是独特文化形成的。文化形成的景观不仅仅只是视觉风格上的事情,而是文化、人的行为、环境等因素完整融合的产物,独特的文化特性或风格不是可以刻意模仿和贴在设计表面的,它是深深地融入独特文化模式的结果。只有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遵循本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使文化在景观设计中释放出鲜活的、独特性的魅力,让地域文化的营养赋予创作的作品以生命。参考文献: [1]Simonds ,J.O.Landscape Architecture :A Manual of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M ].New Fork :McGram-Hill ,1997. [2]李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组合观念[J ].山西建筑,2010, 36(22):36-37.[3]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 ]. 建筑学报,2000(15):77-78.[4]吴良镛.“山水城市”与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 J ].建筑学报,1993(6):29-30.[5]设计尊重自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http ://www. ddyuanlin.com /html /article /2007-08/07/18310.html. O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 LI Hong-jian Abstract :Taking Panlongshan culture park in Liuzhou as the example , the paper from the natural ,the social and humanistic attributes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landscapes design ,illustra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s design for the regional culture ,so as to inherit ,ex-tend and develop the regional culture. Key words :landscapes design ,regional culture ,park ,humanistic attribute · 7·第37卷第23期2011年8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7No.23Aug.2011

智慧城市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

智慧城市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 1项目实施方案 1.1 实施步骤 第一步、人员任命 第二步、技术交底 第三步、现场准备 第四步、现场勘查 第五步、设计图施工图施工方案现场确认 第六步、编制点表(终端设备安装点位信息登记表) 第七步、编制预算 第八步、编制计划(分部实施计划,材料进场计划,质量管理计划,确定质量标准)第九步、按计划组织实施,按质量标准实施,做好变更控制,编制进度报告 (含收入,点位完成比,现场问题等) 第十步、分部分项分工序验收,随工验收,完成一个点位编制一个分部分项完工报告第十一步、随工资料档案管理 1.2 立项 公司组织级确定项目正式成立 人员任命,确定项目实施具体负责人,即项目经理,授予项目经理权限,约 定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具体职责范围包括:接收技术交底、编制计划、项目采购申请、编制进度报告、组织 项目验收、各方沟通等 具体权限范围包括:申请并在公司的监督下使用项目运营费用、项目实施费用、项目设备材料申请及使用、组织施工队伍 1.3 计划 1.编制进度计划 根据甲方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并与项目相关干系人就实施计划进行沟通确认。 智慧城市项目进度管理计划编制方法: 根据现场情况编制实施点表 确认实施点表中各点位的时间计划 汇总各点位时间计划,编制整体进度计划 规定进度计划变更流程 2.编制成本计划(人料机使用计划) 深化设计,编制各点位预算,包含设备材料预算,施工预算(人力资源、施 工机具),汇总成总体预算 根据分步实施计划,制定材料进场计划,施工队伍进场计划,施工机具租赁 计划 成本跟管理计划需与进度计划同步变更 3.编制质量管理计划 根据分步实施计划,及细分的施工工艺步骤,设定质量控制点及检查点质量管 理方法:现场抽查,远程检查,检查记录及图像影音资料存档质量标准及施工 工艺:符合国标和设计图纸要求 4.编制安全管理计划 编制安全培训,安全例会时间表,项目部各人员按时参加安全会议

城市规划相关规范

城市规划相关规范 目录如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CJJ 57-94 [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附条文说明] 防洪标准GB 50201-9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93(附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附条文说明)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 CJJ 46-91 公园设计规范 CJJ 48-92(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附条文说明)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50293-1999(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 50331-2002(附条文说明)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附条文说明)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35-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附条文说明)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2002(附条文说明) 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CJJ 65-95(附条文说明)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CJJ 67-95(附条文说明)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 85-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容貌标准 CJT 12-1999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CJJT87-2000(附条文说明)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附条文说明)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设施标志CJ 28.1-91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设施图例 CJ 28.2-91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机械与设备CJ 28.3-91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条文说明]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谈谈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

谈谈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 发表时间:2018-09-04T11:12:23.8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作者:刘行艳 [导读] 大数据的定义多种多样,不同领域给予了不同的阐释。 重庆何方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 摘要: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大数据的应用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有力的可行性帮助。人们能够通过使用大数据充分地认知利用大数据解决当前的规划建设难题,从而科学合理地编制规划去改变现有的诸多困境。本文重点利用大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并且使其发挥出强有力的预判作用,从而推进城乡整体规划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智慧城市 大数据的定义多种多样,不同领域给予了不同的阐释。目前,大数据主要应用在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学科中,人工智能是其适用领域,主要有传输数据的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信息数据传输的多样性,拥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人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来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智慧城市。 1大数据时代 所谓的大数据,其实就是一种数据信息量巨大、数据信息结构比较复杂以及数据信息类型众多的一种数据结合形式,大数据基于云计算处理语音应用模式而形成的一种数据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能够将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进行全面结合。时代不断进步,促使数据量不断增加,同时业务的竞争力也就变得越来越激烈,传统的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数据需求,这就需要使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来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挑战。 2大数据时代下的城乡规划 2.1智慧化多规协同体系 在以往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时候,大多都是由政府规划建设部门负责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管理部门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城乡规划建设模式,大数据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方面。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通过海量收集和处理分类,从而为城乡规划带来极大的数据支持。 2.2智慧城市空间规划体系 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包含着多个环节,其中,最主要的工作环节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环节。从根本上对智慧城市的空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和谐稳定地发展。在应用大数据对智慧城市的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规划的总体目标就是要使城市的发展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在确定城市发展定位时,要充分结合城市现有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大数据在对智慧城市空间资源进行整理时,不仅需要处理好智慧城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与土地资源和土地规划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充分对网络数据进行严谨地分析与整理,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实现智慧城市用地规划的科学性。 2.3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重点 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时,需要着重注意规划与建设的重点问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规划设计和整体推进,还要注重技术方面的创新。规划与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实现统筹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是系统性工程,只有从根本上做好规划设计工作,才能够在往后的建设与规划过程中科学地分配现有资源;同时,在整体推进时,才能够实现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协调一致。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不断实现技术创新,能够打造出的良好社会和谐氛围,同时也能够保障技术创新的各种信息安全,最大限度地实现智慧城市规划目标。 3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城市 3.1大数据基础设施 对于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使用大数据首先需要规划基础设施,只有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信息化覆盖,才能够确保大数据在全方位无死角。基础设施信息化,可以提升整体数据的收集速度,还能够实现对不同阶段数据的快速处理。对于大数据来说,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互联网。对于国外的很多城市来说,互联网已经建设得较为完善,很多超高速宽带和网络十分便捷。对于全球城市来说,手机已经成为大数据的重要设施。通过开放相应的数据平台,能够实现对民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还能够实现相应的可视化服务。 3.2智慧管理 对于目前的城市运行来说,很多领域都是可以用数据的形式进行收集和处理。对于城市的重要领域,交通、市政等都是城市最为重要的数据来源。通过对这些行业数据的处理,能够获得城市的真正运行信息。城市智慧管理可以全面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通过大数据的处理,可以使用摄像头等工具,实现获取各种城市视频信息。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始运用智能终端刷卡机,通过手机软件等,可以实现城市市民获取相应信息。另外,利用大数据对城市进行智慧管理,还能够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对于城市的相应突发事件,可以进行及时地管理和处理,确保提高对城市的智慧管理水平。 3.3智慧出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逐渐提升,大数据对人们的城市交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智慧出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目前城市的智慧出行,主要是通过摄像头对城市的整体交通进行监控,将监控所得到的相应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获得全城的综合交通情况,进而通过全面的道路选择,实现智能出行。对于城市的很多停车场来说,目前都安装了相应的传感器,通过全面的传感器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相应的停车信息,能够实现市民的智能出行。 3.4智慧环境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相应的环境,但是到目前为止,智慧城市环境还没有被人们高度重视,目前主要推行的就是低碳生活和相应的低碳理念。人们未来生活聚集地主要是在城市,随着车辆和建筑物的不断增加,已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问题之一便是城市能源的合理使用与控制。在对环境进行智慧控制时,需要对每个用户的真实用电(气)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获得相应的数据进行针对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