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波动查询处理

一、压缩机工艺流程指标的规定

1、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很多工序(变换、脱碳、碳化(含变脱)),甲醇(含低压甲醇、精炼醇皖化合成),这些工序必须在必要的压力条件下才能顺利的进行,所以需要压缩岗位输送不同的压力级次来对这些岗位进行辅助。于是就需要压缩机控制工艺,主要是太坏力,其次是温度。要想操作好压缩机工艺就必须对相关工段有必要的了解。

2、最主要的工艺指标就是各段进出口压力的控制及对系统压力的控制调节,工艺稳定能耗较低,系统压力规定:

(1)变换:我厂采用的中低变换一般压力控制在0.8-0.9kg/cm2之间,原因是低变对煤质要求比较宽松,工艺易控制,与高变相皆可节约触煤,并可减少二出、三进压差,这就等于变相降低了压缩机功耗,提高三进压力,缩少三段压缩比,提高三段扩气量,在三段扩气量提高的同时,又可降低变换压力。

(2)脱碳:我厂脱碳分二个压力等级,即18kg/cm2脱碳和27kg/cm2脱碳,此压力等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气体的净化度。

为什么分二年公斤级脱碳?二氧化碳在碳丙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加,提高吸收压力,有利于提高净化度且27kg/cm2在同样操作工艺下比17kg/cm2气体净化度高,碳丙循环量小,不易带液。合成氨联醇生产原料损耗低,故现在我们压缩多选七级压缩,就是此原因。

(3)甲醇:提高压力可加快气体与触煤反应,增加甲醇的生成,提高甲醇的质量,抑制副反应,但压力也不能太高,一般中压甲醇100kg/cm2-130kg/cm2之间,若再增高压力,不仅增加动力消耗,而且对设备材料的要求也相应增加。

随着技术革新、进步,低压甲醇越来越普及,较中太坏甲醇相比,低压甲醇投资省、能耗低、工艺稳定、操作方便,而且可以在压缩机中间段降低压力,这样就可以节约电耗,这样就可以节约电耗,一般低压甲醇的压力控制在50kg/cm2-80kg/cm2之间,其作是通过甲醇作用,使压缩机级间压力降低,有利用前段的压力下降,减少气体与铜液的对流量,以及少开铜泵,降低电耗并稳定微量。

(四)精炼:通过气体与铜液的对流,过滤掉气体中残存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微量介质,从而保证输送至合成的是俣格氢氮气,不含造成触煤中毒。精炼操作压力,与铜液的吸收能力和再生情况与老力容相关。精炼操作压力维持在120kg/cm2时为最佳状态。

(五)合成:提高太坏力就是提高了合成反应气体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度和增大平衡转化率,但压力也不能太高,否则不仅增加动力耗,还要提高设备和材料的要求

,所以我国一般合成压力设计为31.4mpa/co~320kg/cm2。综上所述,我公司无论是六级压缩还是七级压缩,严格按照各工段最佳工艺参数来制定压缩机各段压力,从而使系统压力平衡进行安全稳定生产。

由上,可见压缩机的压力是依次递增,从而达到输送气体的目的。

工艺波动查询

化工生产六大特点“高温、高压、高纯度、易燃、易爆、易中毒”压缩工段几乎全占,压缩机的温度、压力、压缩比例等工艺参数是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重点监控对象,又因压缩与各相关工艺岗位都有联系,压缩一动,几乎全动,故压缩机称为化工生产的心脏。各岗位压力、工艺有波动时,生产调度普查压缩,所以压力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各工段工作压力无论是压力机或外工段均可造成波动,压力调节相当重要,现就几个常见波动予以说明。

一、脱碳系统或罗茨鼓风机出口压力突然升高:

1、检查压缩机是否有跳闸现象;

2、压缩机一进是否有机子回气或放空进一进总管,造成风机出口阻力上升。

此时应及时联系脱硫和调度查明原因。

二、变换超压:

1、检查三段活门是否有泄漏状况;

2、三进是否有带水现象;

3、变换工艺指标是否更改;

4、变换蒸汽添加量是否太大或低压蒸汽压力上涨幅度大。

5、压缩机一、二段负荷是否过重。

讲到变换超压,大家就会想到M50机二出水冷器前超压,有的同事习惯用2-1调节,认为这调节的快且比1-1调节的稳,其实这样是不符合生产需要的。

由上图可知二回一是接在二出阀前,水冷器后,如果开二回一的话直接二出压力下降(系统压力),只有当其下降到一定时才会把二出水冷器前的压力降下。而开一回一呢,首先从温度上说一进比如说现在是,二进是38℃,一段压缩后的气体由于受准却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降到与一进温度持平,这就造成了一段吃的多,而二段吃不掉,所以开一回一即可以降低一出阻力及活塞面的受力,又可以从根源上降低二进气体流量,从而降低了水冷器前的压力,这样即符合工艺指标又可稳定压缩机是最可取的操作。

带变换后脱硫的系统又注意三进温度和三进阀或填料处,当变脱向太坏缩三进带液时,二出压力也会升高,由于我工段三进无倒淋,此时地应及时联系调度,可视情况自主调节。

三、低压甲醇:

在即将每MH、M50、M8并入大系统的低压甲醇中,由于三小系统的压力之故,当低压甲醇压力升高时,首先应查M50机,因象这样的大系统,只有象50机这样的大流量设备才会造成其系统压力明显上升,当然其它机子也能造成压力上升,

不过不是太明显。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测量

活门温度时要真实,在备用停机时及时处理,以避免影响台时。

四、中压:

甲醇和精炼,由于中压甲醇和精炼是并在六级压缩的五出管路上,甲醇反应不好,精炼阻力增大时都能造成五出压力升高,六进压力稍降,能从压力表上显示出来,当六进压力和五出压力均上涨,就要怀疑是压缩六进活门泄漏了。不过,当合成压力明显上涨时,也能连带五出,六进压力微升。

五、系统压力波动:

当系统压力波动,特别是低压段,往往不是工艺上的问题,而是长时间的习惯,大家都是在整点巡查时进行排油水,数台压缩机加上系统岗位本身一齐排污,造成单位时间内流量明显下降,指针或压力表不明显,数显表尤其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大家严格按照规定,把排污时间错开,另各工段本身调节不当时,也会造成压力波动,这就需要大家在问题出现时多看、多想、多问,以丰富自己。

第二课

突发事件与应急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亲友或那样的问题,包括本工段和外工段,这些问题包括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只有在熟练掌握了业务技术和设备原理的情况下方能及时处理,下面就常见的突发事件进行说明和应急处理,以供参考。一、全厂断电

当出现全厂断电突发停车时,压缩机应首先停机按钮复位,然后也是最重要的,所有MH机、M8机和M20机必须先打开总放空阀(对地放空),关放空回收阀,同时回气回一出的M8S机应首先稍开一点一回一阀。至于M50机由于1#M50、4#M50、5#M50机需要调节二出压力的应首先打开高放阀,然后按以高压到低压关闭系统阀后依次打开从6-1到H阀缓慢池压放空。这样做的目的:1、首先避免压缩机再启动;2、避免因多台机放空造成放空回收管和放空回收,缓冲罐压力过高发生事故,更重要的是防止因回收气量过大,气体释压膨涨造成气缸的快速升高而导致水封冲破或掀翻气柜。

二、罗茨风机跳闸

罗茨风机部分跳闸时,压缩机可以部分停机后迅速关闭放空阀的打开已停机的回一进阀,打开一回一阀或二回一阀,窜气,这样可在短时间内维持一进负荷不抽负,达到免于全厂停车的目的。

若罗茨风机全部跳闸,则压缩机可以全停完,但是要注意一进负荷。也可以在允许范围内,留一台不停,其它机子回一进供其吸气的同时联系开罗茨风机。

三、变换超温

在变换岗位由于一氧化碳含量过高或蒸汽压力出现波动时,出现超温现象时,压缩可将高放阀或放空回收阀关闭,同时打开回一进总管阀。

四、脱碳风机跳和净化度突高

当脱碳风机跳、净化度突高时,由于工艺的波动,会对低压甲醇、甲醇、精炼、合

成的工艺产生突击。此时压缩机应首先打开4-1.5-1、6-1阀,将去相关岗位的系统阀门迅速关闭,切断去这些岗位的气源,以保证外岗位的工艺稳定。

五、低压甲醇的跳闸或出现问题需脱离生产:

当低压甲醇循环机跳闸或出现大量泄漏,压缩可将低压甲醇工段脱离出生产工艺范围,六级打开与5-4阀尽量将五段流量减至正常流量的10-20%,然后迅速打开4-5阀,关四出、五进阀即可将低压甲醇甩掉,待中压甲醇循环机开启逐渐关闭五段放空阀(视情况而定)。

六、甲醇、精炼问题(微量高、带液)

由于系统负荷较重,甲醇工艺波动后会造成精炼微量抛高,在铜泵没有开启前压缩机可打开五回一阀、六回一阀稳定工艺,待其工艺恢复。若发现精炼带液,需状时,加强压缩机六级排污,联系合成打开塔前补进油分排污,同时联系精炼处理。

七、合成(循环机跳闸)

当合成循环机跳闸时,压缩机六出系统压力会很快上涨,此时应打开6-1卸压,减少去合成气体流量,后结合成系统切气。

就上述问题需进行特殊情况下的工艺流程

一、给合成切气

CMS机切气、MH机切气短时间可回收,长时间放空。首先打开放空回收阀同时开对空(地)放空阀(因为六段放空气是氢氮气,大量回收后会破坏半水煤气中气体成份比例,会导致变换触煤层温度波动,严重时会垮温)。开6-1阀关六出阀,六段出口气体控制在200公斤左右,不可过高,防止因六出阀内漏,不合格气体窜入合成系统。

二、给精炼切气

首先打开放空回收阀,开对地(空)放空阀(原因同上)。升6-1阀,关六出阀六段压力控制在150公斤-180公斤。开5-6直通阀,关五出,六进阀。此时气体不送甲醇、精炼,直接由五出阀前的5-6直通阀进入六段压缩,由于此气体未经甲醇、精炼岗位过滤去残存的CO、CO2等气体故不送合成,经由六出阀前6-1阀放空。

三、气体不对外送的工艺流程(磨)开一至六段放空阀2-3阀、4-5阀、5-6阀,开放空气回怍阀或回一进总管阀,并放空气体经各级压缩后经各段放空阀泄压,此时压缩机维持一个超轻负荷来进行磨合。

第三课补压升温与倒气排水

长时间停车后变换更换触煤,就必须给变换升温,步骤如下:

一、空气升温

压缩一进阀阀后插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在近一段缸的地方拆除一块法兰加装滤网,按正常步骤检查压缩后,启动压缩机,关1-6段放空阀,6段不能关列,待二出压力上升至2-3公斤左右时开二出阀,关小2-3阀,保持三段进口稍有气体取出可,此时地空气通过二出阀送往变换,提少一部分进入三段压缩(二出、三进缓冲器或管道上加外挂布水器布水器冷却

,防止三段后温度太高),二出压力由变换控制,压缩由专人看管压力。

二、变换煤气升温,按正常步骤检查启动压缩机,开二出阀给变换送气,关小2-3阀,用2-3阀控制后段气体,稍有压力即可,3段以后各段放空阀泄放气体,可回收至一进总管。

三、脱碳补压

变换正常后回气,压缩工希由未开机的三进阀打开,置换三进总管3-5分钟后,开运行机三进阀。三段压力上升至5-8kg左右开三出阀,关小三四直通阀,保持四段稍有压力即可,控制六段压力不可过高,三出压力由脱碳控制,压缩专人看护。

四、低压甲醇补压

脱碳回气后,由未开的开子开四进阀放空置换3-5分钟后,开运行机四进阀。待压力上至10-20公斤时开四出阀气体送低甲,此时后段气体由4-5阀控制,五段压力控制在50公斤左右,六段在100公斤左右,由于气体中一氧化碳含量减少,回收会影响变换触煤层温度故放空太坏缩专人看护。

五、中压甲醇及精炼补压

低甲回气后,由未开的机子开五进阀放空置换3-5分钟后,开运行机五进阀。开五出阀,关小五-六阀给中甲,精炼补压,待其试压试漏后与调度联系认可与压缩联系,由未开机六进放空置换后开六进阀。回气后开6-5精炼补压阀全机气体给中甲、精炼补压,此时压力由精炼负责,压缩专人看护。

六、合成补压

精炼正常后,关6-5阀,开6出阀给合成补压,六出压力会在一段时间内波动大,合成需吹除,试压、试漏,此时压缩应有专人看护压力。

倒气排水

一、一段排水

关总放阀、回收阀、1-6段放空阀,各近路阀开三进阀、三段排水后开3-1阀、1-1阀。此时放空总管是盲管,气体由3-1阀经放空总管1-1阀进入二进管和一出管道,此时一段压力由3-1阀控制,在2.0公斤左右即可排出一段油水,二段油水。

二、各段倒气排水

倒三段油水开三进阀/倒四段油水开四进阀。

倒五段油水开五进阀/倒六段油水开六进阀。

在排水的同时可以进行试漏。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规程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规程(草稿)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全面提升产品的制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优化5M1E(注1)的原则进行生产活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制订本规程。 ——注1:5M1E分别是英文-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的单词首位字母。 二、使用范围 本集团下属各公司的应依据本规程来制订、执改进行、生产工艺流程、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奖惩,除另有规定外,均以本规程执行; 三、规程的内容: 1、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体系化) 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有:各公司的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和集团采购部。 2、管理责任(制度化) (1)各公司技术部责任 a,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文件 各公司的技术部依据产品任务单,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文件,工艺流程文件的主要是以下三种类: ——工艺过程卡片;

——工序卡片; ——操作说明书; 工艺流程的卡片和操作说明书中应包含:图纸(加工的工件图纸以及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都有图纸说明)、加工工序、加工方法及对环境的要求、检验及方法、产品的包装、工时定额、材料和物耗定额、使用的设备和工装、加工工具、对特殊工件的吊装位置及方法、包装方法、加工的起始时间、责任者的签名等,总之应当是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工序和各个工序中要点(5M1E)都要简约地反映在流程中;——注2:工时定额和物耗定额: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和执行,对于首件和单件生产可以是定性管理;对于3-5件的小批量生产应当是首件完成后,对出其余件进行的半定量管理,就是给个范围值;对于成熟的大批量生产件应当是定量管理,就是应当给出固定的定额;——注3:可以有空项,按实际生产中需要的项目编写,应当简要全面部不应当有漏项;各个公司在制定工艺流程时,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文字表述式,只要能在实际生产中,对生产的产品有以下作用即可--加工的指导、检验指导、记录完整(可以追溯产品的加工历史);b,根据生产出现的问题,可以用工艺流程附加单的形式进行补充及修改,必要时废除老工艺,重新制定新工艺; c,会同质检部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2)各公司生产部责任

离子交换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一)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及原理 反洗水 废液 正洗水 工作原理: 离子交换是指水溶液通过树脂时,发生在固体颗粒和液体之间的界面上,固液间离子相互交换的过程。离子交换反应是可逆反应,离子交换对不同组分显示出不同的平衡特性。在水处理中常见的离子交换反应是水的软化,除盐及去除或回收污水种重金属离子等。水中在阳离子交换剂上的Na+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其反应如下: 2RNa+M2+=R2M+2Na2+ 式中:R-----离子交换剂的骨架N+-----交换剂上可交换离子 M2+----水溶液中二价阳离子 (三)自动控制,在线检测及参数调节 自动控制:水泵 1、调节池,盐池,软水池均设下水位开关及水位下限自动报警装置。水位达下限 时报警并停泵。 在线检测: 1、流量:泵(A-J,L-N)出口流量在线检测,其中泵(A-C)流量的瞬时值和累 计值通过计算机显示,记录和打印。 2、测硬度:A7-A8检测 3、Ph值:调节池中污水,混合反应池中污水,泵(G)出水的Ph值在线检测, 既可现场检读,也可通过计算机显示,记录并打印。 运行参数调节及控制策略 1、流量: 泵(I-K)皆为交流电源离心泵,泵(I-K)连接电磁流量计(F1 -10 )可通过 计算机,根据流量设定值指定变频器工作,改变泵的转速以调节其流量。(四)额定运行参数及预期效果 1、盐池容积:12.3L 2、离子交换柱:进水流量0.1m3h-1,进水空塔流速=正洗强度=12.7m/h,正洗流量100Lh-1,反洗强度10.2m/h,反洗流量80Lh-1,正反洗时间各15分钟。 3、软水池:流量0.10m3h-1,容积1.37m,停留时间13.7小时。 4、调节池:流量0.10m3h-1。 (五)非标设备的工艺设计及计算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 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职责 3.1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内容 4.1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新高考微专题35 核心工艺流程题二--核心反应与条件的控制

新高考微专题35 核心工艺流程题三--核心反应与条件的控制 1.(2020·北京质检)碳酸锂(相对分子质量为74)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陶瓷、医药、制冷、焊接、锂合金等行业。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碳酸锂的溶解度(g·L-1)见下表。 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Li2CO3 1.54 1.43 1.33 1.25 1.17 1.08 1.01 0.85 0.72 (1)硫酸化焙烧工业反应温度控制在250~300℃,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硫酸用量为理论耗酸量的115%左右,硫酸如果加入过多则________(填字母)。A.增加酸耗量 B.增加后续杂质的处理量 C.增加后续中和酸的负担 (2)水浸时,需要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粉末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锂”需要在95℃以上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碳酸锂所得母液中主要含有Na2SO4,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SiO2等)可以制取多种化工试剂,以下为草酸钴晶体和氯化钴晶体的制备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Mg2+、Ca2+等。 ②沉淀Ⅰ中只含有两种沉淀。 ③流程中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1)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NaCl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范文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范文 1 目的 对生产工艺过程实施控制和管理,确保编制的工艺规程正确,符合设计要求,并能有效的指导生产。 2 范围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工艺管理控制程序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内供和外销产品的工艺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特殊过程: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首件鉴定: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是否能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 定型:是对新产品(含改型、革新、测绘、仿制或功能仿制产品)进行全面评定,确认其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并按规定办理手续。定型主要指公司生产定型。 生产定型:是对批量生产进行全面考核,以确认其达到批量生产的标准。

4 管理职能 技术质量部门: ●负责制定工艺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贯彻实施与检查。 ●负责工艺策划,编制工艺总方案及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 ●负责关键件、重要件的控制策划,并编制控制计划。 ●负责生产单位的工艺文件、材料定额的编制、产品图样工艺性审 查及工艺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生产定型工作,负责工艺纪律监督检查。 ●负责编制技术改造规划、工艺布置、生产面积及设备的调配、外 购设备的选型论证等技术改造工作。 ●解决现场生产技术问题,对产品故障进行分析、处理。 ●负责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负责生产设备的综合管理工作。 ●负责督促和检查使用单位执行有关设备管理标准和规程的情况, 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满足工艺要求。 ●负责对生产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 ●负责理化检测工作。 ●负责按工艺规程和产品设计文件实施工序检测、验收产品,并对 生产现场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负责对工装、量具的设计工作。 生产部门 ●负责按工艺规程要求组织生产、工艺装备的准备工作;负责生产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程序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全面提升产品的制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各 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优化5M1E(注1)的原则进行生产活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制订本规程。 ——注1:5M1E分别是英文-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的单词首位字母。 二、使用范围 本公司的应依据本规程来制订、执改进行、生产工艺流程、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奖惩,除另有规定外,均以本规程执行; 三、规程的内容: 1、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体系化) 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有:各公司的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和集团采购部。 2、管理责任(制度化) (1)各公司技术部责任 a,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文件 公司的技术部依据产品任务单,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文件,工艺流程文件的主 要是以下三种类: ——工艺过程卡片; ——工序卡片; ——操作说明书; 工艺流程的卡片和操作说明书中应包含:图纸(加工的工件图纸以及关键步骤和 重要环节都有图纸说明)、加工工序、加工方法及对环境的要求、检验及方法、产品的包装、工时定额、材料和物耗定额、使用的设备和工装、加工工具、对特殊工件

的吊装位置及方法、包装方法、加工的起始时间、责任者的签名等,总之应当是实 际工作中涉及的工序和各个工序中要点(5M1E)都要简约地反映在流程中; ——注2:工时定额和物耗定额: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和执行,对于首件和单件生产可 以是定性管理;对于3-5件的小批量生产应当是首件完成后,对出其余件进行的半定量管理,就是给个范围值;对于成熟的大批量生产件应当是定量管理,就是应当给 出固定的定额; ——注3:可以有空项,按实际生产中需要的项目编写,应当简要全面部不应当有漏项;公司在制定工艺流程时,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文字表述式,只要能在实际 生产中,对生产的产品有以下作用即可--加工的指导、检验指导、记录完整(可以追溯产品的加工历史); b,根据生产出现的问题,可以用工艺流程附加单的形式进行补充及修改,必要时废除老工艺,重新制定新工艺; c,会同质检部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2)公司生产部责任 a,生产操作者应当随时自我查对,检查是否符合流程的规定与相关的质量标准,即开展自检工作。 b,各工种的班组长应当对下属的操作者的操作和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和定期检验及不 定期的巡查,操作者完成后的工件,由班组长或者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准放入下道 工序。 c,下道工序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上道工序人员的作业质量进行核查、监督,即开展互 检工作; d,提倡QC小组活动,有条件的工段成立QC小组,对所加工的工件进行分析,各公司应当按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工时和物耗所产生的效益,适当地予以奖励。

“过程控制流程”(“4MIE”基本要素控制要求)

附件三:“过程控制流程”(“4MIE”基本要素控制要求) 1.人员(Man) a) 安排足够和合适的人员(符合知识、技能、经验和状态等要求)执行工作任务; b)培训、教育合适人员具备适当的知识(包括工艺技术知识和流程知识)和技能以便执行 工作任务; c)培养和发展人员为目前和未来工作发展需要作准备; d)鼓励、激励和发挥人员工作创造能力; e)激发人员团队协作和负责任的精神; 2.生产机械设备设施(Machine) a)确保符合产能需要(数量及功能状态)和加工工艺要求的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得到准备妥 当,尤其是在生产前作评估以及在生产中保证; b)确保维持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具有良好的、安全的操作性; c)执行系统的、完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规范; 3.物料,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部件等(Material) a)确保有足够和合适正确的物料供应生产使用; b)物料在生产线上必须作好防护、储存、识别、标识以防止被误用及损坏; c)作好预案准备,一旦出现物料短缺、质量异常或误用时所采取相应的措施; 4.加工工艺方法、操作规范(Method) 确保有明确、清晰、完备的操作指引和要求标准(书面化),包括: a)生产设备设施的操作指引和标准; b)加工工艺流程和工艺操作指引和标准; c) 检测(质量判断)的操作指引和标准; d)物料使用的操作指引和标准; e)物料储存、进出和搬运的操作指引和标准; 5.作业环境(Environment) a)确保维持符合的、整洁的、安全的、合理的作业环境和作业布局设置; b)防止及避免环境因素损害和影响作业稳定性、安全性和质量符合性; 第 1 页共1 页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 产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 职责 3.1 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 程,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 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 序。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 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 内容 4.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4.1.1生产计划指令和准备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4.1.2资源供给

工序控制标准流程

工序控制标准流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工序控制程序 1. 目的 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使产品符合标准及工艺要求。 2. 适用范围 半成品、成品组合及生产相关的所有工序 3.工作要求 一般工序的控制 3.1.1 各工序操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需经岗位培训和质量意识培 训,培训内容参见<<员工培训程序>>;各工序的验证人员需熟悉 验证内容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3.1.2 产品检验人员及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必须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QA 或工程部批准的上岗证方可独立操作。 3.1.3 下一道工序对上道工序同一工件的检验: (1)各工序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上道工序“操作指示”所注明 的操作位置、工序要求及注意事项。 (2)对于不能用仪器检验发现的潜在性的基板外观焊接质 量、插件质量、导线的规整、壳料外观等问题进行目检控制。 (3)作业员取到上工序流入本工位的工件后,首先按照上工 序《操作指示》对上序的工件品质进行目测检验,发现不合格应 直接退回上工序返工处理。 (4)因作业性质决定本工序无法对上工序品质实施目检的工 序,则根据本工位“操作指示”的要求用其它方式进行检测。

3.1.4 自检: (1)各工序操作人员必须领会并理解本工序的操作内容,严 格按照其要求操作。 (2)操作完毕,必须仔细检查作业品质是否与“操作指示” 要求相符。 3.1.5 各工序操作人员及产品检验人员工作前需对所用设备及工具进行 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向主管反映。 3.1.6 工程部设备技术人员需对各种设备或复杂工装夹具进行定期保 养,关键设备应有保养、维修记录。各工序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 经计量部门审核和工程部设备技术人员检定合格 3.1.7 对生产使用的原料和辅助性物料需严格按<<分供方控制及物料认 可程序>>的要求进行验证。对质量影响重大的辅助物料需工程部 试验认定后确立采购方向。 3.1.8 工程部须制定“操作指示、工具表、辅料表、流程图(Flow Chart)、排位图(Location Flow Chart)标准时间。确定作业 标准,必要时用图片或代表性样品加以规定。检验工序需有”QC 日报表”、“基板目检日报表”。 3.1.9 工序质量标准如需调整或变更,工程部应及时对工艺文件进行更 改,QA对产品检验标准作相应的调整或更改按“文件和资料控制 程序”进行。 对于由于物料、临时设计更改等原因引起的作业变更,由工程PE、IE 随线指导。 关键工序的确定: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培训课件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 工艺流程指标控制与工艺波动查询处理 一、压缩机工艺流程指标的规定 1、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很多工序(变换、脱碳、碳化(含变脱)),甲醇(含低压甲醇、精炼醇皖化合成),这些工序必须在必要的压力条件下才能顺利的进行,所以需要压缩岗位输送不同的压力级次来对这些岗位进行辅助。于是就需要压缩机控制工艺,主要是太坏力,其次是温度。要想操作好压缩机工艺就必须对相关工段有必要的了解。 2、最主要的工艺指标就是各段进出口压力的控制及对系统压力的控制调节,工艺稳定能耗较低,系统压力规定: (1)变换:我厂采用的中低变换一般压力控制在0.8-0.9kg/cm2之间,原因是低变对煤质要求比较宽松,工艺易控制,与高变相皆可节约触煤,并可减少二出、三进压差,这就等于变相降低了压缩机功耗,提高三进压力,缩少三段压缩比,提高三段扩气量,在三段扩气量提高的同时,又可降低变换压力。 (2)脱碳:我厂脱碳分二个压力等级,即18kg/cm2脱碳和27kg/cm2脱碳,此压力等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气体的净化度。 为什么分二年公斤级脱碳?二氧化碳在碳丙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加,提高吸收压力,有利于提高净化度且27kg/cm2在同样操作工艺下比17kg/cm2气体净化度高,碳丙循环量小,不易带液。合成氨联醇生产原料损耗低,故现在我们压缩多选七级压缩,就是此原因。 (3)甲醇:提高压力可加快气体与触煤反应,增加甲醇的生成,提高甲醇的质量,抑制副反应,但压力也不能太高,一般中压甲醇100kg/cm2-130kg/cm2之间,若再增高压力,不仅增加动力消耗,而且对设备材料的要求也相应增加。 随着技术革新、进步,低压甲醇越来越普及,较中太坏甲醇相比,低压甲醇投资省、能耗低、工艺稳定、操作方便,而且可以在压缩机中间段降低压力,这样就可以节约电耗,这样就可以节约电耗,一般低压甲醇的压力控制在

161-小专题-工艺流程——温度条件的控制

课题:工艺流程——温度条件的控制 总第( 161 )期命题人:沈立鹏 温度控制是影响化学反应的一项重要条件,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及节约能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温度条件的选择,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①从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考虑物质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易水解等特性 ②从化学动力学角度出发,考虑温度对反应速率或固体溶解速率的影响; ③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考虑温度对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③从反应的复杂性角度分析,考虑副反应的发生; ④从催化剂的使用出发,考虑温度与催化剂活性的相关性; ⑤从物质的溶解度出发,考虑温度对晶体析出的影响以及对溶解在溶液中气体(如氧气氯气)的影响。 例1 (2017全国Ⅰ)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30 35 40 45 50 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 ℃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在设问中如果出现回答选择某温度或某一温区的原因时,应从低于该温度或温区下限和高于该温度或温区上限两个方面回答。 例2 (2019江苏)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4·2H2O,还含少量SiO2、Al2O3、Fe2O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3和(NH4)2SO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

废渣浸取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 ℃,搅拌,反应3小时。温度过高将会导致 CaSO 4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是 例3 (2019洛阳模考)精炼铜工业中阳极泥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种从铜阳极泥(主要含有铜、银、金、少量的镍)中分离提取多种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分铜”时,如果反应温度过高,会有明显的放出气体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2016全国Ⅲ)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CaCO ??????→稀盐酸、煮沸、过滤②滤液?????→氨水和双氧水 冰浴③ ???→过滤 白色晶体 (1)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例5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陶瓷、医药、制冷、焊接、锂合金等行业。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碳酸锂的溶解度(g·L - 1)见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Li 2CO 3 1.54 1.43 1.33 1.25 1.17 1.08 1.01 0.85 0.72

二级反渗透纯化水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SU 002 PU-002 CF101 0-10 bar PI 007 0-10 bar PI 006RO-001 PHE 001 pH PHSA 001 H 0-25 bar PI 0080-25 bar PS 002RO-002 SU 003 PU-003 0-25 bar PI 011 0-25 bar PS 004 CIP In CIP Out CIP In 0-25 bar PI 009 0-25 bar PI FI 005 0...2.5m3/h CIP Out CIP Out CIP Out C 002 0-10bar FT101 0-10bar PI 0030-10bar TT 002 PI 004 0-10bar FT102 PI 005 TT 001 TI 001 HC-001 0...6m3/h 0-10bar PI 001 PU-001 2-3bar TK101 LT 001 001 HW-D40/304-0001 DN20 PDX-001 24 V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V A L V E N O A B LT 002 002 HXQ-001 TK102 SU 004 UV-001 PU-004 TT 004 TICA+ 004 CISA 004 CET 004HC-002 FIT 006 FIC 006 TT 003TICA+ 003 PI 014 0...10 bar 0...6m3/h PIC 010 PT 010 0...10 bar PSA 010H L CISA 002 CET 002 0...100US/cm FI 002 0...4m3/h FIT 004 0...4m3/h PI 013 FICQ 004 FSA 004 L 0-10 bar CISA 003 CET 003 0-10 bar PS 001 0...2.5m3/h 0-10 bar PS 003 PT 001 0-10bar SU 001 HW-D40/304-0001 PSA-005 PS 005 1-6 bar PI 015 0...10 bar HW-D40/304-0001 CISA 001 CET 001 0...2000US/cm

2020届小专题-工艺流程——温度条件的控制无答案

温度控制是影响化学反应的一项重要条件,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及节约能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温度条件的选择,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①从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考虑物质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易水解等特性 ②从化学动力学角度出发,考虑温度对反应速率或固体溶解速率的影响; ③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考虑温度对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③从反应的复杂性角度分析,考虑副反应的发生; ④从催化剂的使用出发,考虑温度与催化剂活性的相关性; ⑤从物质的溶解度出发,考虑温度对晶体析出的影响以及对溶解在溶液中气体(如氧气氯气)的影响。 例1 (2017全国Ⅰ)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TiO 2·x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40 ℃时TiO 2·x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在设问中如果出现回答选择某温度或某一温区的原因时,应从低于该温度或温区下限和高于该温度或温 区上限两个方面回答。 例2 (2019江苏)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 4·2H 2O ,还含少量SiO 2、Al 2O 3、Fe 2O 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 3和(NH 4)2SO 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 废渣浸取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 ℃,搅拌,反应3小时。温度过高将会导致 CaSO 4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是 例3 (2019洛阳模考)精炼铜工业中阳极泥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种从铜阳极泥(主要含有铜、银、 课题: 工艺流程——温度条件的控制

《化学工艺流程中的条件控制》)

高三化学总复习微型专题------《化学工艺流程中的条件控制》教学案 情境一: 工业合成氨 已知:N 2(g)+3H 2(g) 2NH 3(g) ,△H<0。工业合成氨温度一般控制在400~50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练1、实验室用硫酸铵、硫酸和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 4)2SO 4·FeSO 4 ·6H 2O 的方法如下: 步骤1:依次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蒸馏水洗涤废铁屑。(使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是为了洗去铁屑表面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步骤2:向盛有洁净铁屑的烧杯中加入稀H 2SO 4溶液,水浴加热....,反应至基本不再冒出气泡为止。趁.热过滤... 。(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NH 4)2SO 4固体。 步骤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 、干燥,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冰水洗涤的演练2、(201144通过下列反应制取:NaClO 4 (aq)+NH 4Cl(aq)℃90NH 4ClO 4 (aq)+NaCl(aq)。若 NH 4Cl 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 用金属钴板(含少量Fe 、Ni )制备氯化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金属钴与盐酸反应极慢,需加入催化剂硝酸才可能进行实际生产。 (1)“除镍”步骤中,加氨水调pH 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溶”步骤中,加盐酸调pH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铁”步骤中,加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纯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铁”后,又用盐酸调pH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练3:(2012江苏高考 19 节选) 已知:pH>11 时Zn(OH)2 能溶于NaOH 溶液。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30%H 2O 2;1. 0 mol·L -1 HNO 3; 1. 0 mol·L -1 NaOH 。 由含Fe 2+、Fe 3+、Zn 2+的溶液制备ZnO 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滤、洗涤、干燥;⑥900℃煅烧。 演练4:制革工业污泥中 Cr(Ⅲ)的处理工艺如下图所示:

工艺流程图专项

工艺流程图专项 一、常见的工业生产流程的主线和核心 1 、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可循环的物质。 2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三废处理及能量的综 合利用等。 3 、原料处理的方法和作用 ⑴研磨(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或增大反应速率。 ⑵浸出固体加水(酸或碱)溶解得到离子 ①水浸:与水接触溶解或反应,可通过延长时间、搅拌或适当升温来加速,以提高浸出率。 ②酸浸:与酸接触反应而溶解,使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可通过适 当增大酸的浓度、升温和强力搅拌等加快反应速率。 ③碱浸(碱洗) 除去油污或氧化膜;溶解铝和二氧化硅 ⑶过滤: 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⑷水洗除去水溶性杂质 ⑸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⑹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易溶解,并可使一些杂质(如有机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4 、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目的 ⑴调节溶液的pH值: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达到分离的目 的,抑制某些离子的水解,防止某些离子的氧化等。在题目中常以表格形式给出信息。如 Fe3+ ⑵控制体系的温度 ①.控制低温: 防止物质的分解,如NaHCO3、NH4HCO3、H2O2、HNO3(浓)等; 防止物质的挥发,如盐酸、醋酸等; 抑制物质的水解; 增大气体反应物的溶解度,使其被充分吸收。 ②采取加热:加速某固体的溶解,加快反应速率;减少气体生成物的溶解并使其逸出,平 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③控制范围:确保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兼顾速率和转化率,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防止副 反应发生等。 降温(冰水中)防止物质在高温时溶解;使化学反应速率下降;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 动 控温温度过高,物质会分解或挥发 温度过低,物质无法挥发或者反应 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因析出而损耗或带入新的杂质。

工艺流程精益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工艺流程精益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工艺方法的操作,有效控制工艺流程,完善工艺设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范围。 工艺流程管理的各个方面。 第二章新产品开发设计调研 第三条了解市场对该产品的使用要求、使用条件以及国内外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工艺水平,并收集有关工艺标准和资料。 第四条从制造观点分析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对新产品设计方案或老产品改进方案详加分析,对不合理之处予以改进。 第三章设计工艺路线 第五条编制《工艺路线表》、《工艺关键件明细表》、《外协件明细表》,必要时须提出《铸件明细表》、《锻件明细表》等设计工艺规程。 第六条根据工艺方案要求,设计各专业工种的工艺规程和其他有关工艺文件。 第七条按专用工装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专用工艺装备。 第四章编制工艺定额 第八条计算各种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编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和汇总表。第九条计算劳动消耗工艺定额,即工时定额。 第五章工艺总结 第十条总结工艺准备情况。 第^一条总结工艺、工装在小批试制中的验证情况。

第十二条工艺整顿,提出对下一步改进工艺、工装的意见和对批量生产的建议。第十三 条根据小批试制工艺验证的结果,进行工艺总结,修改相关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 第六章批量生产中的工艺流程管理 第十四条工艺流程的管理内容。 1開迟修产纶的临时T艺。 2 開产品转阶段引起的工艺版本升级「 3 冈采用斯村料*新吗新方法帀引起的工艺改卑 4 凶以社产M的重新投产带来的MtKT艺的整理和改也 5 冈设讣史改、丁莒吏改、T艺优化和改进等引起的工莒也改° 6 開设备维护或汽修卄来的丁艺临时变也 第七章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要求 第十五条生产现场使用的技术文件须是现行有效的文件,并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文实相符。 第十六条转入各工艺流程的器材、部品须具有合格证明文件或标记,代用器材、部品须具有按规定办理的审批文件。 第十七条各工艺流程所使用的设备、工装、计量器具等须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并具有有效期内的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 第十八条操作、检验人员须熟悉和掌握本工艺流程的技术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新上岗的操作和检验人员,须经过工种的培训,持有资格合格证方可上岗。 第十九条工作场地的环境条件、产品的存放、周转及运输等控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和有关法规、法令及标准的规定。

幕墙工程标准流程和过程控制

幕墙工程标准管理流程和过程控制 中凯文化商务港 2013-10-30

前言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幕墙工程属于一个专业性较强,既影响美观、又涉及功能性并商务份额较大的分项,《幕墙工程标准管理流程和过程控制》的编制试图解决开发过程中幕墙工程相关工作涉及的管理问题,并积累经验、教训。 二、《幕墙工程标准管理流程和过程控制》框架体系图 a) 标准管理流程:包含“专项设计阶段”、“专项招标阶段”、“专项深 化设计阶段”、“专项工程建设”四块。 b) 过程控制:不同的管理阶段有不同的过程控制内容,内容概要详见 “表一”。过程控制指引详见“各阶段过程控制指引”内容。 c) 技术积累:成果及经验积累,并逐渐沉淀为企业标准 该框架体系试图达到以下目的: ? 将幕墙专项工程做符合行业规律及房地产开发要求的合理分解,为开发 计划和专业计划的编制及工作组织提供参考。 ? 明确划定各部门工作职责及工作界面。 ? 在流程中解决分项工作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并以【过程控制】的形式给 以解决方案的建议指引,最终使得流程得以落地实施。 标准管理流程 过程控制 技术积累

流程解决“由谁做、什么阶段做、做什么”问题,过程控制解决“怎样做”,各阶段对应之过程控制示例详表一。 表一:【过程控制】列表 编号过程控制内容简述分类 T1 幕墙工程顾问咨询服务工作内容专项设计阶段T2 幕墙方案汇报、评估专项设计阶段T3 一次设计预留条件专项设计阶段T4 专项工程产品标准(幕墙)制定专项设计阶段T5 幕墙工程招标图设计任务书专项设计阶段T6 幕墙工程量清单(商务)专项设计阶段T7 幕墙系统主要材料样板专项设计阶段T8 幕墙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清单及说明专项设计阶段T9 参考工程量清单专项设计阶段T10 幕墙设计计算书评审专项设计阶段T11 招标图设计评审专项设计阶段 T12 承建商入围选择招投标阶段T13 入围单位背景调查、落实招投标阶段T14 入围单位资格预审招投标阶段T15 技术经济分析招投标阶段T16 技术标评审-工程部分招投标阶段T17 中标技术方案承诺书招投标阶段T18 幕墙工程深化设计要求深化设计阶段T19 深化设计交底会会议纪要深化设计阶段T21 深化设计评审意见报告深化设计阶段T22 幕墙成品保护的管控要求招投标阶段T23 幕墙技术质量标准招投标阶段

成型工艺流程及条件介绍

成型工艺流程及条件成型常见产品缺陷一.成型工艺流程及条件介绍 第一節成型工艺 1.成型工艺参数类型 (1). 注塑参数 a.注射量 b.计量行程 c.余料量 d.防诞量 e.螺杆转速 f.塑化量 g.预塑背压 h.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 i.注射速度 (2)合模参数 a.合模力 b.合模速度 c.合模行程. d.开模力 e.开模速度 f.开模行程 g.顶出压力 h.顶出速度

i.顶出行程 2.温控参数 a.烘料温度 b.料向与喷嘴温度 c.模具温度 d.油温 3.成型周期 a.循环周期 b.冷却时间 c.注射时间 d.保压时间 e.塑化时间 f.顶出及停留时间 g.低压保护时间 成型工艺参数的设定须根据产品的不同设置. 第二节成型条件设定 按成型步骤:可分为开锁模,加热,射出,顶出四个过程. 开锁模条件: 快速段中速度 低压高压速度 锁模条件设定: 1锁模一般分: 快速→中速→低压→高压 2.快锁模一般按模具情况分,如果是平面二板模具,快速锁模段可用较快速度,甚至于用到特快,当用到一般快速时,速度设到55-75%,完全平面模可设定到 80-90%,如果用到特快就只能设定在45-55%,压力则可设定于50-75%,位置段视产品的深浅(或长短)不同,一般是开模宽度的1/3.

3.中速段,在快速段结束后即转换成中速,中速的位置一般是到模板(包括三板模,二板模)合在一块为止,具体长度应视模板板间隔,速度一般设置在30%-50%间, 压力则是20%-45%间. 4.低压设定,低速设定一般是在模板接触的一瞬间,具体位置就设在机台显示屏显示的一瞬间的数字为准,这个数字一般是以这点为标准,,即于此点则起不了高压,高于此点则大,轻易起高压.设定的速度一般是15%-25%,视乎不同机种而定,压力一般设定于1-2%,有些机则可设于5-15%,也是视乎不同机种不同. 5.高压设定,按一般机台而言,高压位置机台在出厂时都已作了设定,相对来讲,是不可以随便更改的,比如震雄机在50P.速度相对低压略高,大约在30-35%左右,而压力则视乎模具而定,可在55-85%中取,比如完全平面之新模,模具排气良好,甚至于设在55%即可,如果是滑块较多,原来生产时毛边也较多,甚至于可设在90%还略显不足. 加热工艺条件设定 1.加热段温度设定必须按照产品所使用的原料的不同而不同,但却必须遵循一个这样的规则,即由射口筒到进科段温度是逐步递减的.且递减温度是以10.度为 单位. 2特殊情况下.如料头抽丝,则射口筒温度应降低,如果是比较特殊的原料冷凝比较快的.则射口筒温度则不止比第二节法兰温度高10度.比如PPS. 尼龙等. 3.机台马达启动温度视乎机台不同而不同,一般出于对机台油路中的油封保护需要,油温最好能控制在40度-60度,以免油封长期高压而变化,缩短使用寿命,造成成型不稳定. 第三节注射及熔胶(加料)工艺条件设定 一.注射 第四节常见塑料原料的有关温度值. 原料 Resin名称 Name熔点℃ Melt’s成型温度℃ Molding Temperature(’c)分解温度℃ Decomposing Temperature(‘C)模具温度℃

2021届高三化学复习练20分钟---工艺流程核心反应与条件的控制(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核心反应与条件的控制(有答案和详细解析)1.(2020·北京质检)碳酸锂(相对分子质量为74)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陶瓷、医药、制冷、焊接、锂合金等行业。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碳酸锂的溶解度(g·L-1)见下表。 (1)硫酸化焙烧工业反应温度控制在250~300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硫酸用量为理论耗酸量的115%左右,硫酸如果加入过多则________(填字母)。A.增加酸耗量 B.增加后续杂质的处理量 C.增加后续中和酸的负担 (2)水浸时,需要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粉末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锂”需要在95 ℃以上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碳酸锂所得母液中主要含有Na2SO4,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SiO2等)可以制取多种化工试剂,以下为草酸钴晶体和氯化钴晶体的制备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Mg2+、Ca2+等。 ②沉淀Ⅰ中只含有两种沉淀。 ③流程中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1)浸出过程中Co 2O 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NaClO 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 2CO 3调pH 至5.2,目的是______________;萃取剂层含锰元素,则沉淀Ⅱ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Ⅰ包括:将水层加入浓盐酸调整pH 为2~3,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减压烘干等过程。 3.(2019·长春实验中学模拟)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字母)。 a .Fe b .FeO c .Fe 3O 4 d .F e 2O 3 (2)硫酸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 2约45%、Fe 2O 3约40%、Al 2O 3约10%、MgO 约5%。用该废渣制取药用材料——红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图(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①在步骤Ⅰ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有________。 ②在步骤Ⅲ操作中,要除去的离子之一为Al 3+。若常温时K sp [Al(OH)3]=1.0×10 -32,此时理 论上将Al 3+沉淀完全(Al 3+的浓度为10-5 mol·L -1),则溶液的pH 为________。 ③步骤Ⅳ中,生成FeCO 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铁溶液称为化学试剂中的“多面手”,向氯化铜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铜粉末会产生新的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对此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古老而神奇的蓝色染料普鲁士蓝的合成方法如图: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今基于普鲁士蓝合成原理可检测食品中CN -,方案如图: 食品待测液―――→加热煮沸HCN 气体――――――→FeSO 4碱性试纸 试纸变蓝 若试纸变蓝则证明食品中含有CN -,请解释检测时试纸中FeSO 4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川攀枝花蕴藏丰富的钒、钛、铁资源。用钛铁矿渣(主要成分为TiO 2、FeO 、Fe 2O 3,T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