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间设置拉梁的作用)

独立基础间设置拉梁的作用)
独立基础间设置拉梁的作用)

独立柱基之间设计中拉梁的作用

(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7290409.html,/jjk.asp?id=12626&c_id=185&s_id= 563)

摘要:本文通过一具体工程的设计,引述了地基拉梁的作用及计算要点。

关键词:独立柱基,系梁,拉梁,整体性,整体计算

作者在做海南洋浦技工学校实训楼工程时采用设拉梁层方法减少

控制框架结构计算位移角,既满足了规范的要求,又做到了经济合理,符合实际。得到了业主方的认可和好评。现总结分析如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首层层高较高,独立基础埋深又较深,抗震设计时楼层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常常难以满足《抗震规范》5.5.1条的要求,当不考虑设置少量剪力墙时,通常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措施的一种:

①加大框架结构梁,柱截面尺寸,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②可以采用短柱基础,使框架柱嵌固在基础短柱顶面,从而减小框架结构首层层高。(此短柱基础可以理解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6条预制高杯口短柱基础的现浇版。)

③在框架结构±0.000地面以下靠近地面处,设置拉梁层,将框架结构首层分为两层。

在这三种措施里,第一种措施往往因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等,受到限制,不能任意加大梁,柱截面尺寸,从而增加刚度,而仅仅提高混凝

土的强度等级对改善结构整体侧向刚度来说又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最好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措施中选择,很多老前辈建议使用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也方便的第二种措施即短柱基础。其截面尺寸及配筋构造要求可参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6条的规定确定。

1.《抗震规范》6.1.11条规定,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

⑴ 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

⑵ 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

⑶ 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

⑷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

⑸ 桩基承台之间。

一般情况,基础系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面,其梁顶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相同,当基础系梁梁底标高高于基础顶面时,应避免在基础系梁与基础之间形成短柱;当基础系梁距基础顶面较远时,基础系梁应按拉梁层(无楼板的框架楼层)进行设计,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

2.设置拉梁的目的是为了独立柱基之间的整体性,有效调整柱基不均匀沉降和减小首层柱的高度。因此,拉梁应有一定的刚度,拉梁的截面的高度取(1/15~1/20)L,宽度取(1/25~1/35)L,其中L为柱间距。拉梁位置除桩基承台外宜在靠近首层地面。

框架独立柱基的地基及荷载及抗震等级无上述情况时,不一定非要设基础系梁或(拉梁)不可;尤其当柱距较大时,例如单跨厂房,体育

馆,影剧院,餐厅,及大型站房等,因为这时拉梁的截面高度小,跨度大起不了应有的整体性作用。

3.注意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置拉梁层的问题。

4.当同时存在《抗震规范》第6.1.11条并且又难以满足《抗震规范》5.5.1条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时,就要求我们采用设置拉梁层了,这时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拉梁内力的手算(不参加建模,整体计算)计算可选以下俩种方法之一:

1)取相连柱轴力F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的轴心受拉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拉梁截面配筋应上下相同,各不小于2Φ14,箍筋不少于φ6@200;拉梁截面可取上述第2条规定的较小值(承托较重隔墙者除外)。

2)以拉梁平衡柱下端弯矩,柱基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的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支座负弯矩钢筋应有1/2拉通。此时梁的高度宜取上述第2条规定的较高值。此时梁的构造应满足抗震要求。

当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时,则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内力与上述俩种方法之一计算所得之内力进行组合。

②拉梁层作为一楼层参与整体计算,竖向荷载同2款,但应按1款取轴心拉力与整体所得内力组合确定拉梁配筋,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应用在首层,不应在拉梁以下的底层,否则不安全。

拉梁层的拉梁应按框架梁设计,抗震设计时,拉梁应按相应抗震等

级的框架梁设置箍筋加密区。

拉梁层无楼板,在PMCAD交互式建模时,应定义楼面房间开洞或定义零厚度楼板;结构整体计算时再定义弹性楼板(弹性膜)并采用总刚算法分析。

有填充墙等荷载的拉梁,应如实输入作用在拉梁上的线荷载或其他荷载,如楼梯立柱的集中荷载等。

设有拉梁层的框架结构,多了一个拉梁层,宜计算两次:第一次,将框架柱嵌固在基础顶面进行结构整体计算;第二次,假定拉梁层为地下室,即定义一层地下室后进行结构整体计算;用SATWE软件进行结构第二次整体计算时,总体信息中“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可填1,以近似考虑地基土一定程度上的约束;框架梁柱配筋取俩次整体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首层楼面以下基础顶面以上的框架柱,宜取拉梁层以上及以下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通长配筋;抗震设计时,拉梁以下的框架柱宜全高加密箍筋。

作者在做海南洋浦技工学校实训楼工程时采用第三种措施,按设拉梁层为地下室,结构计算位移比结果如下:

===工况1===X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图】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567.

按拉梁层不作为地下室,结构嵌固于基础顶时,位移比结果如下:【图】

===工况1===X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图】

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458.

因为其未考虑回填土约束,还有就是风荷载及地震力的失真,由此得出结论:此位移比结果是失真的,仅供梁柱配筋使用。

设有拉梁层的框架结构,之所以要进行俩次整体计算,其原因是:其一,仅将框架柱嵌固在基础顶面处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可以使拉

梁层顶面以下.基础顶面以上框架柱的配筋较为合理,但可能会使拉梁层顶面以上框架柱的配筋不合理,特别是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抗震

等级的框架结构,其底层柱底的弯矩增大系数,在这时增大的是基础顶

面处的拉梁层柱下端截面的弯矩(《抗震规范》第6.2.3条),而不是增大拉梁层顶面处的结构底层柱下端截面的弯矩,因而可能会使结构的底层柱的配筋偏少。(注:底层指无地下室的基础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层。)

《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如下: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和1.15。底层柱纵向钢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相应第6.2.3条文说明: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过早出现塑性屈服,将影响整个结构的变形能力。底层柱下端乘以弯矩增大系数是为了避免框架结构柱脚过早屈服。对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框架,其主要抗侧力构件为抗震墙,对其框架部分的底层柱底,可不作要求。

《混凝土规范》第11.4.3条规定如下: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

结构底层柱下端截面和框支柱的顶层柱上端和底层柱下端截面的弯矩

设计值,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乘以系数1.5、1.25和1.15确定。底层柱纵向钢筋宜按柱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其二,仅假定拉梁层为地下室,将框架柱嵌固在地下室顶面,即拉梁层顶面处进行结构整体计算,这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弯矩增大系数是增大拉梁层顶面处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的弯矩,因而可以使拉梁层顶面以上结构底层框架柱的配筋合理,但拉梁层顶面以下,基础顶面以上框架柱的配筋,及拉梁层拉梁的配筋和结构底层顶部框架梁的配筋就未必合理。

所以,设置拉梁层的框架结构,应进行俩次结构整体计算。配筋取俩者中的较大值

拉梁的设计设置,计算还会影响到地基基础,工程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拉梁的位置不同,地基基础是否考虑上部的结构的弯矩,也是拉梁甚至基础设计重要的一环。

1.设置在单独柱基础顶部的拉梁

当系梁受弯承载力满足以下条件时

∑Mb>Mcua(6.1.7)

式中Mcua系梁上部柱按实配钢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的柱受弯承载力。

如下图(6.1.7)A所示,地基可不考虑上部上部结构的弯矩作用。

MbL>Mcua

【图】

当系梁受弯承载力不满足(6.1.7)式时,地基应考虑上部结构的受弯作用。

为避免地震作用下系梁塑性饺贴近柱边出现的不利影响,应如图(6.1.7)B所示将系梁端部截面放大与基础相连,地震时系梁塑性铰的外移有利于避免柱塑性铰的过早出现。

【图】

2.设置在单独柱基础顶部之上的拉梁

当拉梁下部的柱如图(6.1.7)C所示形成短柱时,

应将系梁端部截面放大,以保证系梁下部的柱不致受剪、受弯破坏。当系梁受弯承载力大于柱受弯承载力时(即∑Mb>Mcua),地震时塑性饺可能出现在系梁上部的柱端,地基可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弯矩作用。

【图】

当拉梁下部的柱Hn≥3hc时,如图(6.1.7)D所示,可将拉梁与柱的节点部位按强柱弱梁原则设计,使拉梁在地震时首先形成塑性饺,并迫使柱塑性饺最终在根部出现;

【图】

在这种情况下地基应按考虑上部上部结构的弯矩作用(即柱下端的嵌固弯矩作用)。拉梁下部的柱还应验算截面受剪承载力。

3.一、二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基础拉梁除承受柱弯矩作用外,边跨拉梁尚应考虑拉梁以上框架柱下端的剪力设计值产生的拉力或压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框架结构独立柱基间拉梁结构要算两次,柱基能否按轴心受压考虑也与拉梁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老的工程师认为只要设了拉梁,基础就可以按轴心受压考虑,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拉梁的设置与否及计算正确与否将影响工程的经济,安全性能,只有正确的理解了拉梁的作用,才能做出合理正确的设计。

参考文献:《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禁忌及实例》李国胜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问答实录》姜学诗编著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基础拉梁设置

框架结构在结构设计输PKPM时,拉梁(基础梁)如何设置?是增设一层标准层?还是单计算传到柱节点上集中荷载,再手算基础梁呢? 基础拉梁与基础梁-1 001: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推荐: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 一、框架计算简图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

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图是不妥当的。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 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这样,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 H1=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应行乘以增大系数1.25。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次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设计的配筋。 二、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

区分基础上面的一些梁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 梁,地梁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 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 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

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 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因为此种情形,DKL梁与基础顶面存在一个≥0的广义空间,梁必须锚入柱子。再看(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69 页DKL和JLL的构造要求,在右上图图名线下方的括号中,有“梁上部纵筋也可以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的告知,这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个JLL是随上部

基础拉梁设计方法

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推荐: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 一、框架计算简图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图是不妥当的。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

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这样,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 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应行乘以增大系数1.25。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次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设计的配筋。 二、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 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用TAT或SA 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楼板厚度应取零,并定义弹性结点,用总刚分板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定义楼板厚度为零,也定义弹性结点,但未采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仍然会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房屋结构的平面不规则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三、基础拉梁设计不当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一般来说,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

基础拉梁的计算

基础拉梁的计算 1、基础拉梁有别于基础梁,基础拉梁一般在下列设置情况设置: 1)有抗震设防要求且基础埋置深度不一致时; 2)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时; 3)相邻柱荷载相差悬殊时; 4)基础埋深较大时; 5)结构工程师认为有必要设置的其他情形。 2 、基础拉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调节不均匀沉降等。拉梁上面无墙体时, 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中低层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宜设在基础顶面;多层建筑,宜结 合基础实际埋置深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3、基础拉梁设计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取基础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0.08~0.15)Nmax ,作为基础 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 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另一种是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 负弯矩筋有1/2 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如拉梁承托隔墙或 其他竖向荷载,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至一所得之内力组 合计算。 拉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0.03L~0.04 L,高度大于等于0.05L~ 0.067L。如按0.1Nmax 法计算,配筋应上下相同,且不少于615mm2。 此外,当拉梁承受底层墙体荷载时,不管采用上述何种方法计算的,都必须对基础拉梁 另行按“梁”或“连续梁”进行验算。 1.独立基础不一定要设拉梁,跟地基土质的均匀性和地面的刚度有关。土质均匀,采用刚性地面时,对柱子侧向有可靠支承时可以不加拉梁。 2.计算方法: (1).仅为加强基础的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消除或减轻框架结构对沉降的敏感性。 取拉梁拉结的各柱轴力较大者的1/10,按受拉计算配筋,钢筋通长,按受压计算稳定; 此时基础按偏心受压基础考虑。基础上土质较好时,建议采用该方法 (2).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 按受弯构件计算,考虑到柱底弯矩的方向的反复性,钢筋通长。 此时基础按中心受压基础考虑。 (3).上两相并兼承托首层墙体或其他竖向荷载。 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两种结果之一组合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面,其梁顶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相同,当拉梁底标高高于基础顶面时,应避免在拉梁与基础之间形成短柱;当拉梁距基础顶面较远时,拉梁应按拉梁层(无楼板的框架楼层)进行设计,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抗震设计时,拉梁应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设置箍筋加密区。 地圈梁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加强基础的整体性,也使地基反力更均匀点,同时还具有圈梁的作用和防水防潮的作用同时条形基础的埋深过大时,接近地面的圈梁

基础拉梁建模及基础埋深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基础拉梁几个问题(发帖:郭余庆) 一、框架计算简图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拉梁应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图是不妥当的。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这样,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应行乘以增大系数1.25。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次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设计的配筋。 二、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 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用TA 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楼板厚度应取零,并定义弹性结点,用总刚分板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定义楼板厚度为零,也定义弹性结点,但未采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仍然会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房屋结构的平面不规则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三、基础拉梁设计不当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一般来说,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截面宽度可取1/20~1/30。构造基础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内的下限,纵向受力钢筋可取上述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当为构造配筋时,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14(二级钢),箍筋不得小于Ф8@200。当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荷载时,拉梁截面应适当增加,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构造基础拉梁顶标高通常与基础顶标高或智短柱顶高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可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当框架结构底层层高不大或埋置不深时,有时要把基础拉梁设计得比较强大,以便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这时,拉梁正弯矩钢筋应全部拉通,负弯矩钢筋至少应在1/2跨拉通。拉梁正负弯矩在框架柱内的锚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关抗震构造要求与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时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部,不宜设置在基础顶面之上,基础则可按中心受压设计。 (发帖:大地)我个人认为楼主谈到的多数是构造框架梁的问题,只有最后一部分是谈到基础拉梁的问题。 有必要澄清一个概念,框架梁与基础拉梁。框架梁是应当参预整体计算的,包括楼主所说的构造框架梁,而地梁一般是参预整体计算的,如是参预的话,对整体计算结果有一定误差,

基础拉梁与基础地梁的区别

基础拉梁与基础地梁的区别 我们常说的基础地梁实际上就是指基础梁,属连续基础;基础拉梁仅就是传力构件,目的就是 将其上的荷载传递给基础 基础地梁其实就是指基础梁,而基础拉梁就是为上减少不均匀沉降,传力用的构件,也有的就是充当上部墙体的基础 2基础拉梁(框架结构),只就是一部分,图名正确的应该就是“基础拉梁” 在计算模式中,拉梁可以考虑为仅承受自重与底层墙体总量并且将之传给两边基础的两边皎支(或者有时可以考虑就是弹性支座)的单跨梁(即在两边基础内钢筋不连续而就是达到锚固长度),它的计算同一般的上部结构两边皎支梁;然而,拉梁在实际施工及使用中,由于其基底 下层土为老土或者施工中形成的压实土层,而且在协调变形的过程中会承受一定的两边基础 的变形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完全没有土反力就是不可能的。因此,保守地说,拉梁计算应考虑上下部均配置受力钢筋以应付两种可能性的发生。一般可以使上下部钢筋配置一致。 至于实际计算,1/15的长跨比在底层层高以及拉梁埋深总与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捉襟见肘。 构件设计要满足使用要求,可能发生什么就要满足什么。公式与概念虽然死板,但就是本质还就是为了实践的应用,所以要灵活应用。连梁还就是基础梁不就是一个字面有区别或者设计时定义了就能满足不同实践要求的,关键还就是满足实际需要。 大家忽略了一点,那就就是梁的翼缘。如果说您设置的梁没有翼缘,虽然实际还就是给下层土留有一定的承载面积,但就是影响不大,特别就是连梁宽度不过200?300mm的情况。此刻,这根梁想当作基础梁也不行了,没有底面积嘛,它定然就是拉梁。 那么有了底面积的梁就是基础梁了不?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为什么?如果一根宽度有 3M的梁,上面除了点覆土,连墙重也没有,它就算按照基础梁模式去进行弹性地基梁或者其它模式的计算配出钢筋又怎么样呢?您认为它就是基础梁了?它只就是具备了作为基础梁的一部分条件,但就是实践上没有什么作用,就是浪费。概念就是搞清楚了,可就是对于实践没有正确用上没嘛。 实践就就是,一根有翼缘的梁,下层土就是好土或者处理过的可以持力的土,经独立验算可以承受墙重与自重等荷载总量的,至少在两头的柱下基础就是可以考虑不分担这些总量了,可以做小一点,对不对呢?这根有翼缘的梁管她就是什么梁,按照满足强度与变形的各方面要 求用一种合理的算法详细计算出具详图,对于实践来讲分不分清就是不就是拉梁有何用?不 分清也满足实践要求了,而且概念其实非常清楚嘛。 当然,非要说就是不就是,那就就是有了翼缘并且上有一定分量下来的应就是基础梁。不就是说,连接柱下基础的梁就要有基础梁与拉梁之分,那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理论,理 论就必须要概念与概念分别立项,方便理解。其实拉梁与基础梁的概念就是要具体应用中才有定论的嘛。 实践上,一根梁往往又作为协调两边柱下基础变形的构件,又兼受墙重,这种梁在粗设计不考

地基梁与拉梁知识详解

地基梁与拉梁知识详解 ,一般用于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中,框架柱落在地梁或地梁的交叉处。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上部结构,并将上部结构的荷载转递到地基上。 在基础梁的现有计算方法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 (1)对墙下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承台梁以上墙体为半无限平面弹性地基,基础梁与墙体(半无限弹性体)共同变形,视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按弹性理论求解基础梁的反力,经简化后作为作用在基础梁上的荷载,然后按普通连续梁计算内力。 (2)对柱下条形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即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为梁的支座,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其内力,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架计算确定。 对于以上两种不同情况的基础梁,现有观点在计算过程中,均曾视其为弹性地基梁,所不同者,墙下基础梁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而柱下基础梁则视为弹性地基梁。但应指出的是,现有观点的以上处理方法,是与弹性地基梁的定义不符合的。 关于地基梁等的一些概念: 1、基础梁或地基梁是指:柱下(梁式)条形基础、筏板梁肋、桩基础的承台梁(也可为条形基础和筏板梁肋),它可以承担地基反力,计算是采用弹性地基梁计算。 2、基础拉梁:连接独立基础之间,条形基础之间的梁为拉梁。拉梁的两个作用:一是承担上部墙体的重量;而是减小底层柱计算长度,增加

基础的整体刚度,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 拉梁的计算:1).拉梁不作为柱底弯矩平衡结构时(柱底弯矩有基础承担): a)拉梁弯矩:由其承担的竖向荷载引起的弯矩,例如承担上部墙体对梁产生的内力; b)拉梁拉力:0.1倍较大柱轴力; c)按偏拉构件,对称配筋,计算纵向受力钢筋; d)不需要按抗震框架梁设计拉梁。 2).拉梁作为柱底弯矩平衡结构时(柱底弯矩不能由基础承担,如柱下单桩基础): 尚应考虑拉梁承担柱底弯矩,地震区应按框架梁设计。 此时拉梁设计相对烦琐,不便详述。 3)拉梁梁高为1/10~1/15,梁宽不小于200; 设置拉梁的情况 1.有抗震设防,基础埋深不一致基础梁 2.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 3.相邻柱荷载相差悬殊 4.基础埋深较大 拉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调节不均匀沉降等.多层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宜设在基础顶面;高层建筑,宜具体情况而定。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 2.1工程概况和设计依据 本工程为长沙市信德商场的梁式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的工程地质条件详见中表1.1。本筏板设计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进行设计。 2.2 基础形式的选择 本工程中上部柱荷载平均在4599kN,较大,且粘土层的承载力较低,故使用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础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经综合考虑,选择筏板基础,既充分发挥了地基承载力,又能很好地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本工程上部荷载平均在4599kN,较大且不均匀,柱距为9m,较大,将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肋梁式筏基具有刚度更大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抵抗弯曲变形,能够减小筏板厚度,更适合本工程。 2.3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验算采用标准组合,地下室柱下荷载标注组合由PKPM导出的, 即 表2.2 竖向导荷 柱号 荷载 (KN) 柱 号 荷载 (KN) 柱 号 荷载 (KN) 柱 号 荷载 (KN) 柱 号 荷载 (KN) 合力 A1 2219 B1 3261 C1 3056 D1 3578 E1 2654 14768 A2 3357 B2 4512 C2 4113 D2 4813 E2 3549 20344 A3 3133 B3 4216 C3 4357 D3 4526 E3 3179 24176 A4 3142 B4 4230 C4 4354 D4 4496 E3 3203 19431

A5 3193 B5 4255 C5 4096 D5 5419 E5 4545 21508 A6 2553 B6 3513 C6 3045 D6 3672 E6 2716 15499 合 力 17597 23987 23021 26504 19846 110955 基底面积: ㎡144032450=?=A 110955 255331933142313333572219271645453203317935492654=++++++??++++++=∑i N kpa A N P i 1.771440 110955 == = ∑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持力层): 查表得:)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ηb=0.3 ηd=1.5 γ=20.3KN/ m 3 m3/55.9104 .104 .23.205.13.205.61.19KN m =-?+?+?= γ kpa P kpa f a 8.956.1039)5.000.2(55.95.1)36(3.203.01000=≥=-??+-??+= 符合条件,满足要求。 基础内力计算采用基本组合,地下室的柱荷载基本组合是由PKPM 导出的,即 11KQ Q G K G S S s γγ+= (2.1) 其中:G K G S ,4.1.2,1Q 1==γγ—恒载,K Q S 1—活载。 地下室(柱与基础相交处)基本组合下竖向荷载见表2.1。 表2.2 竖向导荷 柱号 荷载(KN) 柱 号 荷载 (KN ) 柱 号 荷载 (KN ) 柱 号 荷载 (KN) 柱号 荷载 (KN ) 合力 A1 2703 B1 4014 C1 3779 D1 4408 E1 3237 18141 A2 4125 B2 5633 C2 5158 D2 6009 E2 4366 25291

拉梁与基础梁的区别及计算方法

基础地梁一般是承受基础的竖向反力,是受力构件.其尺寸和配筋根据竖向反力值确定. 基础拉梁是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承受一层隔墙的荷载,其尺寸按跨度的 1/15确定. 在计算模式中,拉梁可以考虑为仅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总量并且将之传给两边基础的两边铰支(或者有时可以考虑是弹性支座)的单跨梁(即在两边基础内钢筋不连续而是达到锚固长度),它的计算同一般的上部结构两边铰支梁;然而,拉梁在实际施工及使用中,由于其基底下层土为老土或者施工中形成的压实土层,而且在协调变形的过程中会承受一定的两边基础的变形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完全没有土反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保守地说,拉梁计算应考虑上下部均配置受力钢筋以应付两种可能性的发生。一般可以使上下部钢筋配置一致。至于实际计算,1/15的长跨比在底层层高以及拉梁埋深总和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小点。 拉梁是基础之间的联系梁,其主要作用如下,计算方法依其作用而异 1.仅为加强基础的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消除或减轻框架结构对沉降的敏感性。 取拉梁拉结的连梁、框架梁、次梁和基础梁的区别各柱轴力较大者的1/10,按受拉计算配筋,钢筋通长,按受压计算稳定; 此时基础按偏心受压基础考虑。基础上土质较好时,建议采用该方法 2.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 按受弯构件计算,考虑到柱底弯矩的方向的反复性,钢筋通长。 此时基础按中心受压基础考虑。 3.上两相并兼承托首层墙体或其他竖向荷载。 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两种结果之一组合进行计算。 4.构造措施 梁宽b=1/25~1/35L,梁高h=1/15~1/20L,配筋上下相同,并满足构造要求 001: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如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至一所得之内力组合计算。拉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1/25L~1/35L,高度大于等于1/15L~1/20L。如按0.1N法计算,配筋应上下相同,且不少于615平方毫米。 补充基础梁的有关内容: (1)一般工程无特殊要求时,基础梁顶标高取-0.050(与基础短柱顶平); (2)基础梁地构造在图纸中注明:先素土夯实,再铺炉渣300厚,梁底留100高空隙; (3)基础梁平面定位尺寸必须明确,基础梁支座若没有完全落在基础短柱上,即基础梁端部悬空或局部悬空时,应注明梁下以同标号同浇素砼填充,基础短柱严禁出现外凸现象; (4)基础梁一般采用C20或C25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5)注意基础梁高度一般取1/12跨距。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 【摘要】分别对基础梁、基础拉梁做出了定义,对其设置位置,计算及其构造作出了简要的介绍,以方便设计人员理清概念,合理设计。 【关键词】基础梁;基础拉梁;定义;设计 1.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的定义 (1)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如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中基础梁,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起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起到基础的效果。 (2)基础拉梁又称为连系梁,一般起到承担柱底弯矩、地震时承担轴向拉力、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承受低层隔墙的荷载的作用,实际计算模式中,拉梁可考虑为仅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总重传给两边基础的单跨梁或连续梁。但实际施工中由于基底下土层为老土或压实填土,且在协调变形过程中会承受一定的两边基础的变形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也会有一定的土反力。因此,拉梁计算应考虑上下部均配置受力

筋,一般上下钢筋均通长配置,且钢筋配置一致。 2. 基础梁的设计 (1)柱下条形基础一般由基础梁和翼板组成,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梁和基础底板组成。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或梁板式筏形基础。这种基础的抗弯刚度较大,因而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并能将所承受的集中柱荷载较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底面积上。 (2)计算方法有反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及剪力平衡法。反梁法适合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它的内力刚好与正向连续梁相反,弯矩为跨中上拉,柱下下拉;弹性地基梁法分为普通弹性地基梁、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弹性地基梁,上部结构为刚性的弹性地基梁,一般按普通弹性地基梁计算,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刚度;剪力平衡法假定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但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求出净反力后,基础上所有的作用力都可以确定,按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出任意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一般反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算出的弯矩值比较接近,剪力平衡法算出的弯矩边支座与前两种接近,中间支座和跨中相差较大,具体工程设计中,应

承台及拉梁-施工设计方案(范本)

土方开挖、承台、拉梁及基础梁板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玖龙纸业(泉州)有限公司PM35&36造纸车间及PM35&36 完成仓库及配套辅助仓库土建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方案 (2) 四、施工工期安排 (10) 五、施工保证措施 (11) 六、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文明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方开挖、承台、拉梁及基础梁板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玖龙纸业(泉州)有限公司一期造纸车间全长323.3m,分五个部分:湿部(一)长64m,湿部(二)长56.1m,干部(一)长62.9m,干部(二)长67m,完成部长70.7m。地基采用静压桩加固,已由基础处理专业施工单位完成。纸机基础为天然地基。厂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承台和拉梁相结合,平均埋深约-3.0m。局部在-1.2m高程采用板梁结构。钢筋混凝土承台基础顶部及四周基坑采用砂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30%~50%)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94%。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复核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按施工要求加密测量点; (2)熟悉图纸,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标出-1.1m高程开挖范围线; (3)按设计的边坡要求测放基坑(槽)开挖边线;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批; (5)钢筋进场抽样检验报批。 2. 施工布置 承台拉梁及基础梁板工程所需钢筋、模板、木材、混凝土和回填土料均采用陆地运输,运输道路场内已修建。 土方开挖弃料建设单位指定预留成品仓库地为临时堆放点,需修建临时施工道路一条。

基础梁拉梁地框梁和基础连系梁的区别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 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 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因为此种情形,DKL梁与基础顶面存在一个≥0的广义空间,梁必须锚入柱子。 再看(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69页DKL和JLL的构造要求,在右上图图名线下方的括号中,有“梁上部纵筋也可以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的告知,这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个JLL是随上部梁的要求进行连接和锚固,不是像“基础梁”那样上部纵筋在支座左右l0/4的范围实施连接(见(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51页“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 此外从(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68页、69页的DKL和JLL“图形语言”我们可以看到,基础地基持力层的顶面与DKL、JLL的底面之间存在“空档”,没有“紧密接触”,因此,这种地下梁没有承受结构意义上的地基反力 1)基础梁: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 一般是基础梁的基础结构中,无承台,上部有框架柱,箍筋在基础梁上(即使是柱位置)都是满布。 2)基础连梁: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不承担由柱传来的荷载。 调节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可在上面布置砖墙,不做抗震要求。 多跨基础连梁以柱为支座,单跨基础连梁(若图纸未注明),以承台(或独立基础)为支座,06G101-6,P70。 3)地下框架梁DKL:特点是±0.000以下,基础顶面以上,以框架柱为支座,见06G101-6,

关于油厂设计中基础拉梁设计探讨

关于油厂设计中基础拉梁设计探讨 摘要:基础设计在整个油厂结构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基础工程在完工后埋于地下出现问题后不易察觉,往往会给上部的厂房结构带来致命的危险,又难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弥补。基础拉梁在基础设计中被广泛采用,对其设计理念的正确认识及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是对每一位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要求。由于对规范的不同解读及各地方各设计院间设计理念的差别,结构设计师对基础拉梁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往往也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就基础拉梁的设计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基础拉梁、设计要点、计算方法 abstract: the basic design in the oil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this is because the foundation project in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buried in underground after problems be hidden, often can give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factory building structure bring fatal danger, it is difficult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ke amends. pull beam based design based on widely used in,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reasonable calculation method, is to each structural engineer basic requirement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ndard and all local the design concept of difference

地梁与楼层框架梁受力区别

有梁式筏板基础中的梁 (JZL 、 JCL) 与楼层框架梁( KL) 及屋面框架梁 (WKL) 的受力方向是 相反的。好像是倒盖楼。但有区别: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时,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 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受力是相反 的 地梁承受基础的反作用力,荷载是向上的,而板顶梁承受的是向下的荷载,两者受力是 相反的 地梁承受地基反力方向向上 , 顶梁承受荷载向下 , 所以受力相反 , 至于钢筋上部大或下 部大那就不一定 , 要作受力分析 . 基础梁是基础的一种型式, 是结构的一部份, 用于承受上部 负荷及调整各基础内力,使各基础处于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改善基础受力的连续基础,它一般与桩基、条基、筏基共同受力,单一的基础梁受力已很少见。条基、筏基中的梁应该叫肋梁,肋梁和条基翼板或筏基板共同组成条基或筏基。基础拉梁是为了减少不均匀沉降,防止形变的拉压杆传力构件, 它把水平荷载均匀地传给各个基础 , 有时充当上部墙体的基础。 拉梁顾名思义是连接和协调了两端的独基、 承台或基础梁, 许多拉梁共同起作用, 把整个建 筑物基础联合成刚度协调、变形一致的基础。 基础梁的作用: 1. 提高结构整体性; 2.

抵抗 柱底弯矩及剪力; 3. 调节沉降; 4. 承受底层填充墙荷载等。 基础梁分为: 柱下条形基础梁、 筏形基础梁和纯基础梁(没有基础底板) ;承台间基础拉梁和墙下基础梁, 柱下基础梁一般设置在基础底部,有的设计沿一个方向布置(主要用于排架结构) ,但更多 是沿XY双向布置的十字条基,它虽然受地基反力,人们也往往把它所看成是倒框架结构,其实它是作为柱的支座, 而框架梁则是以柱为支座, 正好相反。 所以基础梁不应视为正置弹 性地基梁。 其箍筋沿基础梁满布 (交叉处可只一个方向) 这与框架梁有区别。主筋也不存在 锚固而是封边。 承台间基础拉梁情况较复杂,如果基础拉梁与承台共同作用共同受力是 一个受力整体且承台体积较小时抵抗柱底弯矩及剪力主要由桩承台起作用, 那么拉梁可接通; 如果承台是主要受力且体积较大而拉梁次要受力那么拉梁锚入承台即可, 主筋伸入承台一个 锚固。 卧梁主要是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加强楼盖体系整体性的构件。墙下混凝土条形 基础, 为增加基础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沿纵向可加设肋梁,并按构造配筋。可以理解为 卧梁的作用是增加条形基础沿长方向抵抗变形的承受力。 卧梁是条形基础的一部分, 属于条 形基础范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地基梁或者是拉梁。 一般来说,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 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 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 为了调节不均匀沉 降等,

基础拉梁设计禁忌

基础拉梁设计禁忌 【摘要】基础拉梁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但是有些设计人员为了省时省力,往往不会考虑很多,进而为基础拉梁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某些设计人忽略拉梁上部的填充墙荷载,这使得计算值偏小,从而影响了基础拉梁后期的使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基础拉梁设计禁忌的介绍,进而探讨了避免基础拉梁设计出现误差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拉梁;设计;禁忌 0.前言 基础拉梁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基础的整体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基础都需要设计基础拉梁,对此国家《抗震规范》6.1.11条出台了相关规定,对此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一般而言,一级框架的基础和Ⅵ类场二级框架两个方向都需要设置基础拉梁,对其他等级的框架独立基础,如果基础底面受力区域土层性能比较好,而且荷载下的压力差值不大,不需要设计拉梁,因为即使没有基础拉梁,该类基础也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能,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1.基础拉梁设计禁忌 1.1不分情况任意设计拉梁 一般而言,单独柱基指适用在基础条件相对优越的多层框架中,选择使用独立柱基时,设计人员必须要确保其整体性能够抵抗地震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沿着主轴两个不同的方向来设计基础拉梁。 为了明确设计标准,我国出台的有关规范中,做出了如下规定: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需要设计人员沿着主轴两个不同的方向来进行设计:首先,属于一级框架的范畴,此外,尽管是二级框架,但是属于Ⅳ类场地,也可以符合条件;其次,各个柱基所应该承受的重力,彼此之间相距很大;再次,基础埋置超过了普通的深度,而且各个基础埋设深度有着非常大差距;第四,土层性能不佳,比如在地基受力层区域,液化土层所占比例比较大。 有很多设计人员没有依据现实情况来设置拉梁,实际上,有些单独基础并不需要一定要拉梁,为此,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灵活性。比如,如果框架层数并没有达到三层,而其基础埋深也没有非常深,同时每个基础埋置深度彼此之间没有严重的差别,另外,地基受力区域也的没有任何不利的土层,此时,设计人员完全没有必要设计基础拉梁。当然如果建筑物属于规模比较大的公共建筑,则需要另行考虑,比如体育馆。此外,如果只是单层的工业厂房,也没有必要设置,这主要是因为单层厂房都是使用铰接排架,完全能够适应厂房带来的不均匀变形。 另外,如果建筑结构柱彼此之间差距比较大,也不需要设计拉梁。因为拉梁

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

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 一、框架计算简图LD结构空间论坛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图是不妥当的。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这样,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应行乘以增大系数1.25。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次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设计的配筋。LD结构空间论坛 二、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LD结构空间论坛 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用TA 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楼板厚度应取零,并定义弹性结点,用总刚分板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定义楼板厚度为零,也定义弹性结点,但未采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仍然会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 三、基础拉梁设计不当LD结构空间论坛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一般来说,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截面宽度可取1/20~1/30。构造基础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内的下限,纵向受力钢筋可取上述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当为构造配筋时,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14(二级钢),箍筋不得小于Ф8@200。当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荷载时,拉梁截面应适当增加,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构造基础拉梁顶标高通常与基础顶标高或智短柱顶高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可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LD结构空间论坛 当框架结构底层层高不大或埋置不深时,有时要把基础拉梁设计得比较强大,以便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这时,拉梁正弯矩钢筋应全部拉通,负弯矩钢筋至少应在1/2跨拉通。拉梁正负弯矩在框架柱内的锚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关抗震构造要求与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时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部,不宜设置在基础顶面之上,基础则可按中心受压设计。 赞同参与计算者,其理由是设置拉梁(或基础梁)可以减小底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本人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 首先,地基土(若有刚性地坪者最好)可对底层框架柱起到侧向约束作用,并不是不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