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段的作用教案(通用)

句段的作用教案(通用)
句段的作用教案(通用)

散文专题复习——句子的作用(教案)

主备人:蔡燕燕

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散文的必要考点。

2、探究句子作用题型的解题方法。

3、运用解题方法解题。

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句子作用题型的解题方法。

2、运用解题方法解题。

教学过程:

【自学质疑】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考必考文体是什么?(散文)它一般考几题?(5题)在这五题中有一些必考题,请看以下材料(出示ppt1):

材料一:2014《曾经有过的落日》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材料二:2013年《与植物一同生长》

18.从全文来看,第②段写现实生活的状态有什么作用?(4分)

材料三:2012年《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18.有人认为,本文主体部分描写的是昙花绽放的短暂生命历程,可是第①段却写昙花整整六年“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显得偏题,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材料四:2011年《原下的日子》

18.阅读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它的作用。(5分)

材料五:2010年《好雨随风》

12.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4分) 这一种必考题考什么?(句子的作用 ppt2)

一、根据预习情况,选择错典型题评讲

(师:针对这一考点,课前已经让同学们结合课内的对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作了预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预习的情况。看一下这个同学的预习作业,结合你的预习成果,看一下他在答题时缺了什么要点?)

1.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选自七上《往事依依》)

(明确:结构上:点题,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内容上:用对比,突出了对往事的回忆。)2.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选自九上《绿》)

(明确: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内容上:点明中心: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赞美之情。)3.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明确: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表现了对百草园的留恋,引出下文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师:通过预习交流可见,我们回答这些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的作用时,必须从哪两个角度来答?)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归纳处于文章特殊位置的子的作用。

(出示ppt3):

A、开头:结构:开篇点题,,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总领下文,

与下文……形成对照

内容:概括……内容,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

题……。

B、中间:结构: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内容;由上文……写到下文……

C、结尾: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引起读者思考。

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点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答题时,答题的语言必须要注意规范化,除此,还必须要注意什么?结合文本)

(师:好,请同学们马上把你的答案补充完整。)

【精讲点拨】

文中重点句段的作用:

(师:下面,就散文中经常要考到的一些重要句子的作用(出示ppt4),结合课前阅读的三篇散文完成相应的三道题。)(师:小组合作交流答案,合作展示:一个学生讲讲阅读感悟,一个学生回答。)

1.过渡段:

散文(一)14年《曾经有过的落日》: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阅读感悟:作者有眼前的落日联想到了以下的落日:①出差回来,在火车上看到的亲切的落日。②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看到的若有若无的落日。③两千年前,屈原投江时的落日。④布鲁诺被捆到十字架上看到的落日。表现了作者对落日

明确:写出了夜的空旷、宁静(1分),以及带给“我”的少许恐惧感和孤独感(1分),衬托出“我”对书的渴望和借到书的幸福感。(2分)(意近即可)(2分)(出示ppt6)3.要表现A,但又写到B,这个句子的作用?

(三)13年《与植物一同生长》从全文来看,第②段写现实生活的状态有什么作用?(4分)

阅读感悟:本文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告诉我们要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如稚童般地对待自然地,敬重自然,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时看到更多,才能享受自然,从最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神奇与美丽。

【巩固提升】

几生修得到梅花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A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B

★完成以下题目

1.划线句A有什么的作用?(4分)(ppt8)

答:结构:点题,引出下文对梅花的描述(总领全文)。(2分)

内容:点明梅花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2分)

2.第4段描写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有什么作用?(4分)(ppt9)

答:通过梅花雨和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2分),突出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1分),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3.划线句B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4分)(ppt10)

答: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2分);

内容上:再次点明梅花特立独行的风骨;深化主题:将梅花的精神升华为华夏民族的心魂和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2分)

(师:小组互相批改,请学生展示。统计得分:100-扣分×8=?)

板书:

1、方向:结构

内容

答题 2、语言:规范化

文本内容

3、注意:规律性

灵活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