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剧本

唐山大地震剧本
唐山大地震剧本

第一幕

时间定格在1976年,那时李元妮只是唐山这个中型工业城市中一个普通纺织厂的一名女工,但她拥有让人羡慕的美满家庭,那里有疼爱自己的丈夫和两个乖巧懂事的双胞胎姐弟。一家人虽然只拥有很小的空间,却温馨和睦。

第二幕

旁白:然而这样简单,幸福的生活并没能持续多久。那是1976年夏日一个寻常的夜晚,,当元妮一家都沉醉在美丽的梦乡之中时,突然一道红光划破天际。那一刻电闪雷鸣,那一刻地动山摇,所有的房屋在顷刻之间倒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毫不留情的将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拆散,美丽的一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让元妮失去了挚爱的丈夫和乖巧伶俐的女儿。

路人甲:这里有孩子,快来人啊。元妮,是方达和方登!

元妮(母亲):(立马往废墟跑去)方达!方登!

元妮:(趴在废墟上)孩子等着啊,妈来救你们了!

(抬头望着路人乙)师傅,我求求你们,求求你们,孩儿他爸已经没了,我这两个孩子要是再不救活,我也活不了了。我求求你们,我下半辈子给你们当牛做马,行吗?给你们当牛做马啊……(拉着路人乙的手使劲摇)

路人乙:你别哭了,等我们想想办法。(转头对其他人喊)快去拿杠子去!快去

路人丙:元妮啊,这一块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呢,这头是闺女,那头是儿子。撬儿子这边就压着闺女那边,撬闺女那边就压儿子这边啊。只能救一个啊。

元妮(吃惊转而激动):两个都得救,两个都得救啊。

路人丙(焦急地看着元妮):只能救一个啊。

路人甲(一手拿着杠子,一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别犹豫了,再犹豫两个都没了。

(元妮无限重复:“都救啊.”)

路人丙(望了望远处):你再不决定,我们要上那边救人去了。

元妮(拖住路人丙的腿):大哥,救弟弟……救弟弟

路人乙(招来众人):快,快,快,救弟弟。

第三幕

旁白:元妮在方登和方达之间,选择了把生的机会给弟弟,而把死亡留给了姐姐。但她没有想到的是,方登竟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所收养。母亲的那一句“救弟弟”似梦魇般缠绕在她的心头32年,她始终无法摆脱这场心灵的余震,直到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支援队中遇到了分别多年的弟弟,她才决心重回唐山,重新面对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结尾:看到昔日的亲人,小登内心的苦痛才涣然冰释。如今身为人母的她,又何尝不能理解母亲那时的艰难抉择。有人说,在这个人世间,所有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甚至毁灭。但唯有母爱,它永远是那么伟大、无私,永远不会被时间所湮灭。

唐山大地震的前兆

唐山大地震的前兆 一九七六年,中国唐山市发生的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在这次地震中死亡:24万2千7百69人,重伤:16万4千8百51人。地震的突然性和灾难性,使人谈震色便色变。实际上每次大地震前大自然都会警告人类,只是大家没引起注意和重视。在唐山地震后生后,地震学者们重新收集和整理资料得过程中,感到毛骨悚然和深思。 1.恐怖极了的鱼 据蔡家堡、北戴河一带的渔民说,鱼儿象疯了一般。在七月二十八日前后,各种鱼儿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遇到了从未有的好运气。歧门河闸附近,光着身子的孩子们用小网兜鱼,鱼儿简直是往网里跳,数小时就能兜几十斤鱼。 唐山市赵各庄煤矿陈玉成说,七月二十四日,他家里的两只鱼缸里的金鱼,争着跳离水面,跃出缸外,把跳出的金鱼放回去,金鱼居然尖叫不止。

唐山柏各庄养鱼场的霍善华介绍说,七月二十五日,鱼塘中一片哗啦啦的响声,草鱼成群跳跃,有的跳离水面一尺多高。更有奇者,有的鱼尾朝上头朝下,倒立水面,竟螺旋一般飞快地打转。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的船员介绍,七月二十七日那天,油轮周围的海蛰忽然增多,成群的小鱼急促地游来游去,放下钩去,片刻就能钓上一百多条。 2.失去“理性”的飞虫、鸟类和蝙蝠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的船员目睹,七月二十五日,油轮四周海面的空气吱吱地响,一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窗,桅杆和船舷上,密匝匝的一片,一动不动,任人捕捉驱赶,一只也不起飞。不久,船上的骚动更大了,一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的蝗虫、黑色的蝉,以及许许多多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仿佛是不期而遇的大聚会,最后飞来一只色彩斑斓的虎皮鹦鹉,傻傻地立在船尾一动不动。 天津市郊木场公社和西营门公社都看

唐山地震

1976年,张庆洲17岁,一张瘦长的脸总流露着阴郁,那时,他是个文学青年,把法国作家萨勒日的《瘸腿魔鬼》前前后后了好几遍,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拥有魔鬼的能力,揭开城市的房顶,洞悉人世的秘密。在天津铁失路局的唐山段,他因发表在《河北日报》、《天津日报》上的小小说而出名。之前,他还在著名的开煤矿工作过半年,他们一家是1974年从天津塘沽搬到这里的,住在路北区。 7月27日傍晚,张庆洲前往天津,参加天津铁路局内的通讯写作研讨会。在站台上,他碰到了刚刚从天津回来的大姐。火车开动时,风吹起了姐姐额前的短发,这真是个炎热的日子,如果不是火车开动,车站上一丝风也没有。天津比唐山繁华得多,在天津百大楼,张庆洲陪着年长的同事马庆奎为他的两个女儿买花布,单位里人人都知道这两个女儿的模样俊俏。 7月28日凌晨賣,张庆洲被一阵地震的惊呼声惊醒,他光着脚从招待所的四楼跑出去,加入楼下逃离的人群,四层高的楼房的1问已裂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缝。第二天的会议开不成了,张庆洲多少为这次行程而懊悔——偏偏就赶上了天津的地震。在天津的铁路局,他们被告知震呻可能在塘沽,要去那里抢险。在前往塘沽的路上,他看到了越来越多倒塌的房屋,越来越多的尸体和逃难人。但是,在抵达了塘沽之后,他们又被告知震中是唐山。铁路与公路交通业已中断,张庆洲他们只能靠双腿走回去。 ―我突然发现一眼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了‖,张庆洲清晰地记得7月29日下午回到唐山时的第一印象,―所有熟悉的景象都消甚至找不到原来的路。―原来宽阔的马路变得狭窄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盖着白布的尸体,而原来的小路,则干脆被瓦砾、尸体所吞没。濛濛细雨洒在地面上,将血水冲得到处都是。回到路北区的家里,张庆洲看到妈妈坐在楼房的废墟上发愣,妈妈后来他说,地震发生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我的小儿子逃出去了。‖前天还在火车站挥手告别的大姐以及二姐的5岁的女儿都遇难。马庆奎买的花布也毫无用处,他的两个女儿都未能躲过灾难。 以后每年7月27日的夜晚,唐山所有的路口都有人在烧冥纸,纸灰满天飞舞。 ―这里不是?9?1 1‘后鄘的纽约,也不是耶路撒冷‖,在谈到唐山的纪念形式时,张庆洲说,他觉得自己的《唐山警示录—一七?二八大地震漏报始末》像是这股―纪念抗震三十年‖庆典中的不和谐音。这本书的命运坎坎坷坷,2000年初稿写完后,没有出版社能出版它,它必须通过国家地震局的审稿部门,到2004年时,张庆洲几乎放弃了出版的打算,将精力投入了长篇小说的写作——审查机关对于虚构作品似乎没那么严格。接下来,有人告诉他,国地震局更换了局长,他试着再次寄出书样,出乎他意料的是,新局长宋瑞祥不仅表示支持,还作序推荐。书的命运多少像是青龙县在那场地震中的命运,距离唐山不过1 15公里青龙县的47万人在那场劫难中无一人伤亡,仅仅是因为该县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及时地将地震预测带给了县委,而县委书记冉广歧宁愿丢官职,也要把震情预测传递给每一户。即使如此,这本书在首版印刷了2万册销售之后,它的出版社已被要求不再印刷。 ---------以上摘自《中国纪事》,许知远,海南出版社。 大毁灭前的最后—个黄昏 1976年7月27日星期二丙辰年七月初一 几天断断续续的连阴雨过后,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了整整一天。 黄昏降临的时候,燥热依然悄无声息地弥漫着。人疲倦了,树木疲倦了,整个唐山都疲倦了。一缕一缕的炊烟像柔柔的黑纱,轻轻融人夏日黄昏迷迷蒙蒙的天空。

魏晨 唐山大地震影片赏析

《唐山大地震》电影赏析 一、剧情介绍 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区爆发7.8级强烈地震, 房屋倒塌,灾民无数。面对即将坍塌的危楼,丈夫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都要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冲进去营救子女时不幸罹难。李元妮在震后发现,一双儿女被困在了一块水泥板的两端,若要营救,必然牺牲另一方。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救弟弟,此事成为大难不死的姐姐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隐痛。后来,方登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并顺利通过高考。方达被救却断了胳膊,李元妮以无私的母爱抚养他成人,同时,日夜怀着对方登的愧疚与思念生活。成年后的方达娶妻生子,并干出了一番事业。本以为一家人至此天各一方,但地震32年后,这家人的命运却因为汶川地震再次发生了交叠。 二、视听语言分析 (1)镜头 《唐山大地震》开场运用了电影特效,把大地震来临时万物崩溃的悲壮画面逼真的呈现了出来:如成千上万只蜻蜓慌乱的飞过车站···地震场面只有7分钟左右,却营造了这部电影最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据了解,这仅仅几分钟的地震镜头拍摄,特效的制作费用高达七八千万人民币,共动用国内外90名特效工作人员,花费了8个月的时间,完成

了260个特效镜头。 导演对于影片的基调定位是“史诗”性质的展现,因此俯瞰镜头用的较多,尤其在表现地震过后唐山的满目疮痍的景象时。对杭州各处景点也是采用了大俯拍的拍摄手法,凸显了大制作的风格。镜头切换灵活到位,方大强摇晃着冲进去的瞬间房子整个塌掉的这个镜头拍得很震撼,随之切换到地震以后元妮在黎明大雨中无助的哭喊,很好的营造了气氛。 (2)色调 影片在色调的处理上颇具匠心,开始是柔和的灰黄调子,犹如老照片一般象征着已逝的岁月,渐明亮的暖色烘托出方家在地震前的温馨生活;然后是大地震发生时,色调转为沉郁的黑白色,除了鲜血几乎再没有其余的彩色,暗示着大地震抹去了一切美好,残酷可怕;再之后,贯穿全剧的是淡淡的灰白调子,如一缕缕深渊中的薄雾,象征着人们心底压抑着的弥久的哀伤。 (3)音乐 在《唐山大地震》的30多段音乐中,运用的全部都是 赋予力量和呼唤阳光的大调式音乐,而绝没有凄凄惨惨。在灾难电影中运用大调式音乐,实际上是在表达阳光向上时参杂了苦难和珍惜的情感,它是反向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使得音乐更有张力。片尾曲选择了王菲的《心经》,配合结尾处 的小段纪录片式段落,让人心从感而生,祈福后生。

唐山大地震资料

唐山大地震所造成损失的数据资料 日历翻开到1976年7月28日,时钟倒转回30年前,历史凝固在凌晨3点42分56秒,那一个黑色的可怕瞬间……在唐山市的地壳下12公里深处,长期集聚在这里的巨大能量聚然爆发,相当于800吨黄色炸药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一时间地球颤动地层轰呜,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的头上;转眼间唐山市区变成一片废墟,242419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区),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数十万和平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全国人民被投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唐山大地震,强度7.8级,震中烈度11度,主震区东起市郊的越河乡、西至梁家屯、河北矿冶学院,南自女织寨,21中学,贾各庄、打靶场一带,呈东北走向的椭圆形,面积约47平方公里,长轴约10,5公里,短轴约3.6至5.5公里。烈度10度区,呈东北窄西南宽的瓢形,长36公里宽15公里,面积320平方公里;唐山地区都处于7度区内。唐山大地震的陆地有感范围约217万平方公里,东北的满洲里,宁夏的吴忠,河南省正阳,都有明显的震感。唐山大地震中人员的伤亡主要由于房屋的损毁,唐山市城乡民用建筑68万余间约1千多万平方米,被地震损毁65万余间,达95%;在唐山火车站、小山、解放路、宋谢庄、复兴路、新立庄、风井和梁屯一带,建筑物被毁荡然无存。唐山大地震对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破坏,280多公里柏油路被严重破坏,71座大、中型桥梁、160座小型桥梁、1千余个道路涵洞塌陷垮裂,至天津、北京、东北和沿海的主要公路干线路基塌陷或出现裂缝;公路交通基本断绝;东西铁路干线被切断,京沈铁路瘫痪。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 概况:地震灾难时时威胁着人类,全世界七级以上地震每年都有十多次。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四十二分,中国唐山市突然发生里氏七点八级强烈地震,仅仅几秒钟后,唐山夷成废墟,六十五万六千一百多间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二十四万二千七百六十九人死亡,十六万四千八百五十一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三十亿元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人类不能忘记,地震的警钟还会在某一天敲响。人类永远不会忘记:唐山大地震。 公元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国北京时间三时四十二分五十三点十一秒,东经一百一十八点二度、北纬三十九点六度,在距地面十六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四百倍的猛烈爆炸发生了。 中国首都北京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嘎嘎"作响。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龙江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

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作文

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作文 40年前,一场举世震撼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24万条生命沦为亡魂。小编收集了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作文,欢迎阅读。 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一坐繁荣昌盛的城市.一场突如其来的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那美丽的一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然而地震留给我我们的精神财富无可估量.。 记住灾难――让我们留下经验教训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这是铭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黑色”数字。河北省唐山市发生级强烈地震,伤亡惨重,数十万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 转瞬40年。唐山大地震这道深深的伤痕,已经镂刻在许多人的心中。我们纪念灾难,我们记住灾难,都是为了远离灾难。如今的唐山,已经很难看到地震残存的痕迹。站在市中心的凤凰山上环顾四周,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整洁。 大地震后,唐山人民仅用10年时间,就在废墟瓦砾上建起一座宜居的新城。1990年,联合国授予唐山“人居荣誉奖”,这是中国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人居奖”。 记住灾难――让我们懂得自救

“唐山大地震一个极为惨痛的教训,就是人们不了解地震,没有应急意识,不懂得自救互救知识,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一位地震专家忧虑地告诉记者,“40年过去了,作为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地震知识普及程度仍然十分欠缺。”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专家普遍认为,地震发生时较好的办法是保持镇定,就近避险,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如来不及跑到安全的室外,可暂时躲避在室内坚硬的家具下或内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一时。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点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历经风雨、重建家园的唐山人并没有忘记那段黑色的岁月。 1976年一场毁灭性大地震将唐山变成了废墟,像凤凰涅槃,40年后一座现代化宜居新城在废墟上崛起。 唐山是属于全人类的。40年前的人间惨剧,让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信仰者的心同被撕裂。我很晚才从旧报中发现,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传到与我们完全隔绝的海峡彼岸,台湾民众曾噙泪发起手足情深的赈灾募捐。这十多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景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终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终,女儿最终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应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可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我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我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我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应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终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向都没有再嫁,

唐山大地震的抗震英雄小故事

唐山大地震的抗震英雄小故事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唐山周边农村田地里的水井都被流沙填满。为了 尽早帮农民恢复农业生产,各地组织了打井队来到唐山实行打井作业。1976年8月下旬,卢金川和工友们作为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成员,进入唐山滦南县,四个月的时间里为村民们打下了二十多口井。 抗震故事① 深情回忆 打井队三班倒加速打井进程 当年23岁的卢金川是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打井工人。1976年 8月中旬,管理站接到通知,要求所有打井分队完成手上的工作之后,不要再接新活,全部回到水电管理站检修机器。之后卢金川才知道, 唐山周边县里的农田水井已全被流沙淤满,郊区水电管理站打井队的 工人们将组成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赶往唐山。因为唐山当地电力还 未完全恢复,水电管理站让厂家专门加工了几台大马力柴油机,供打 井使用。 8月20日前后,卢金川和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100余名工友 带上7台钻机出发了。到达天津芦台时,卢金川才开始看到地震带来 的破坏景象,但这种破坏也仅限于墙壁倒塌、路面裂缝。等到达天津 市区,这些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们彻底呆住了。虽然先前有心理准备,但谁都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没有一座完好的楼房,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绕过唐山到达滦南县,卢金川和工友们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因为农村都是平房,受灾水准远比市区轻。来不及休整,几位工人提 出先去地里的水井查看一下,看是否能够维修。很快他们回来了,检 查结果是水井全部被流沙填满,只能重新打井。

住宿还没安排好,作为7分队的机长,卢金川带头叫工人们开工。之前在石家庄打井时,井深基本上四五十米,但滦南县却要打一百米 左右深。打井队实行三班倒,尽快加速施工进程。 一个星期后,卢金川的7分队打出了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第 一口井。 天气渐冷两件棉衣全队轮流穿 8月份出发时,大家并不知道要在唐山滦南待多久,卢金川和工友们只带了几件薄衣。到了10月下旬,晚上的气温越来越低。即使白天 在抗震棚里,也要捂着被子,需要在夜间施工的工人们只能咬牙坚持。当地村民得知情况后,给打井队送来2件救灾棉大衣。在那种特殊情 况下,这两件棉大衣尤为珍贵。之后,两件大衣成了整个打井队夜间 作业的专用衣服。 又过了一段时间,工人们实在扛不住了,大家便商量着每个分队 出一个人回石家庄,挨个通知工人们的家里准备棉服。那个时候几乎 每家都没有电话,回到石家庄负责通知的人,只能跑遍工友的家去通知。几天后,工人们终于穿上了从家里运过来的温暖棉服。 卢金川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去唐山打井之前,家里正在给他盖 结婚用的新房。可他一走就是四个多月,盖房的一切琐事都压在了父 亲肩上。在唐山的日子,就连做梦卢金川都在想着父亲,想着家里盖 房是否顺利。幸运的是,卢金川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伴儿,只要有时间就去帮忙,帮卢金川的父母分担了很多活儿,也让卢金川 的内心少了一些惦念。 1977年元旦过后,这支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回到了石家庄,共 打下20多口井,卢金川的7分队被评为英雄钻井队。 唐山情节 卢金川:从唐山回到石家庄后,单位给我们每个参加过抗震救灾 打井的工人发了一套杯子,上面印着“赴唐抗震救灾留念”,我老伴

《唐山大地震》专业影评:23秒历史眨眼与32年苦情纠缠

《唐山大地震》:23秒历史眨眼与32年苦情纠缠 媒体稿 ■文/慕容天涯 《唐山大地震》一片题材注定了其在2010年华语影市上独一无二的被关注度。虽然整体上不如预期,且灾难片让位情感戏。但严谨、完整,甚至过分的细致依旧随处可见。于是,关于此题材与冯导的是否搭调问题再一次出现在了观者的脑海中。 只因为我们看到了一场典型的中国式悲剧,感天动地悲天悯人,却无法找到冯小刚的游刃有余甚至觉得陌生。

典型:中国式悲剧 从徐帆极具节奏的哭泣和无时无刻不抓人的生活化演绎,你知道影片的“路子”对了。国内的观众太熟悉这种表演的方式与打动人的切入点。比起技术手段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依靠大量山崩地裂的效果营造视觉冲击,《唐山大地震》选择“情感大于特效”的避重就轻,也实乃无奈之举。那个几十秒的地震段落,虽不知在IMAX下功力可达几成,但是至少在转瞬间,就使一座城由天堂变地狱的顷刻崩塌在了观者的眼前。 从此之后,23秒的历史眨眼,换回了32年的苦情纠缠。 但问题在于,这部电影很像是一个急于在家长面前展示成绩单上并不出色分数的孩子,有些沉不住气。看似“大量”的铺垫,在地震到来前的夜晚彷佛已近繁琐,却依然不够。蜻蜓飞舞有着大灾之前的不祥预感,而两个孩子方达方登的红五星书包洗过的西红柿,都仿如最后催泪的道具被人为的提前放置。楼宇间的静谧实则更可以被家家户户入夜后的生活姿态代替。关键在于热带鱼疯狂涌出鱼缸的一幕,显然不应该成为大灾之前的突破口。因为要知道,所有的观众都在等待着这一瞬,这一瞬由一个显而易见的“鱼跃水面”来撕开面纱,显然力道不够且平淡无奇。当然,这部影片的平淡无奇还来自由吕乐掌镜极为收敛的摄影部分。只不过,前者“鱼跃”是情节堆砌代替铺垫后的技巧性平淡,后者是在题材面前谨慎过度抑或能力不足的技术性平淡。相比技术,电影技巧,也即是这种对于叙事把握的缺憾更令人扼腕。毕竟如此深刻的题材,在悲剧到来前,对于一座城的静谧安详与生活之美,只用一个小家的吹电扇,吃果果等情节展现,过分的以偏概全了。

唐山地震纪念碑作文

唐山地震纪念碑作文 唐山抗震纪念碑建在市中心新华道以南纪念碑广场内。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 了唐山地震纪念碑作文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第一篇:唐山地震纪念碑作文 我乘坐汽车由乐亭前往唐山,参观抗震纪念碑。今年的七月二十八日,是唐 山大地震是一年纪念日,我乘坐汽车由乐亭前往唐山,参观抗震纪念碑。我来到 唐山市中心广场,抬头仰望,首先映入我眼帘的 是一座高大、雄伟、壮丽的抗 震纪念碑。我迫不及待地走近它跟前,只见碑身上镶有一块不锈钢匾额,上面写 着金光沉门的一七个大字“唐山抗震纪念碑”。 主碑碑身是由四根梯形独立柱组 成。碑四周为八块花岗岩浮雕。 主体与浮雕均以分开的单元构件组成, 象征震灾-一一建筑开裂;主体四片又 象征重建唐山的新建筑纷纷拔地而起,表现了新唐山的兴旺发达。主体上端,犹 如四只伸向天际的手,表现了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主体下部,有八块浮雕组成 的正方形,象征着祖国四面八方的支援。碑座四方踏步均为四段,每段七步,共 二十八步,意为“七·二八”。 浮雕中的一幅幅画面,向人们再现了地震时的 情景:抗震大军汇集唐山,抢救伤员,慰间灾民。这仿佛把人们带列了大地震的 悲惨岁月;“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又犹如民从黑暗中见到曙光,开始了灾后 的新生活·一这是多么逼真的震情!即使没见过地震的人,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 感觉,这一切,无不对我有教育深刻的意义参观。 我伫立在纪念碑前,从纪念碑处环视着远方。那繁华的市容,拔地而起的高 楼大厦,冒着青烟的林立烟囱??都为新唐山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看到眼前的 一切,我不禁联想到唐山的过去。早在一百多年前,这里就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 和开滦煤矿的兴起,而出现了大工业。国内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条铁路、第一 袋水泥都是在这里诞生的,所以被誉为“三个第一”。它还有 “冀东粮仓”、 “北方瓷都”之美称。 现在这座工业城市已经从震后的废墟中崛起, 以它崭新的 姿容屹立在冀东大地上。 在我离开纪念碑时,我又回头再次看了它一眼,英雄 的唐山人民啊!你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青少年一代前进!、 第二篇:唐山地震纪念碑作文 唐山抗震纪念碑建在市中心新华道以南 (建设路和文化路之间)纪念碑广场
1/6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篇一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一) 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

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 北京时间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 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 氏7.8级(矩震级7.5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地震持续约12秒。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 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 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 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 无防备,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 地震史死亡人数之首,仅次于陕西华县特大地震(明嘉靖关中大地震)。

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有24万人死亡,但这一数字的“解密”却在三年之后。作为这篇“迟到新闻”的记者,原新华社副总 编辑徐学江近日披露了当初发出这条消息的来龙去脉。 1979年11月,作为新华社记者的徐学江应邀参加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地震会商会议暨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 最后一天的会议向与会的地震专家们通报了唐山大地震情况,其中包括死亡人数。“我感到,这正是全国和全世界等待已久的重 大新闻,必须千方百计报道出去。” 他抓紧时间写好消息后,送给大会秘书长(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处长)审核。为了说服他同意发稿,徐学江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当时,唐山大地震已过去三年多,由于一直没有公布官方的伤亡人数,国内外有很多猜测和谣言,如香港报纸就曾报过唐山

地震死亡人数超过70万等,与其让猜测和谣言满天飞,不如正式公布真实情况。”徐学江说。 为了说服秘书长,徐学江还说,这次会议是个好机会,新闻是从地震会议上获悉的,报道出去比较自然,不需要解释官方为何 在事隔几年后向外界特别宣布。(https://www.360docs.net/doc/7f18662065.html,) 虽然消息已经晚发了三年,徐学江为了说服秘书长在稿件上签字,一再强调新闻的时效性。“稿件一定要今天发。这是自然灾 害造成的死亡,并不是人为造成的,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这位 官员最终没有向上级请示,签字表示同意由新华社发布。 徐学江说,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回顾这次报道仍有 现实意义。“我希望政府部门和新闻从业的后来者们通过这个典型 实例认真总结教训,进一步改进重大自然灾害类事件的新闻发布。”

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大地震曾经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爱,冯小刚将使唐山人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剧中不仅用镜头语言表现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钟,还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 方达的姑姑善解人意,说服了奶奶,让方达从远去的长途车上下来,回去找妈妈。从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接走方达,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没了”,当观众们看到长途车停下,方达下车跑回妈妈的怀抱的时候,全场流泪! 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凳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

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当然,剧中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同样以豁达和爱心让观众的眼泪纵容。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凳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对唐山、对唐山人肃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惊天动地的矛盾,在我心里变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单位里的纷纷扰扰变成了早该飘散的烟云,生活常态中的一切

唐山地震纪念馆观后感

唐山抗震纪念馆是为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 唐山抗震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始建于1986年,原名“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1996年进行了改扩建,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2006年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之际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展改造。扩建后的纪念馆建筑面积为5380平方米。 纪念馆建筑设计新颖别致,外圆内方,造型独特。中间方厅耸立,周围圆厦环抱,馆顶呈台阶状自西而东向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中心倾斜。馆内大厅正中矗立着江泽民总书记为唐山人民的亲笔题词。 馆内共分为两层展厅,中央大厅一、二层贯通。展览客观反映了1976年那场举世震惊的强烈地震给唐山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惨重损失;讴歌了唐山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以及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顽强精神;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唐山人民的亲切关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人民无私的援助。珍贵的历史资料感人肺腑,给人信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直观生动的现实教材。 展厅内实物展柜,展出了被震坏的时 钟、当年最早向党中央汇报震情所用的电 台、抗震救灾工具以及全国各地给灾区人 民的慰问信件、衣服等实物,同时还有防 震减灾常识的宣传。展览运用了场景复原、 大型浮雕、艺术造型等等现代化展陈手段, 不仅有珍贵的历史图片、电脑合成图、光 电地图、程控图等,而且大量运用多媒体 景观艺术,如幻影成像、虚拟现实、影视 与场景结合等手段,使观者动容,心灵震撼。 为了使唐山抗震纪念馆能够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唐山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对其进行调展改造。 调展改造后,在基本保留建馆初期建筑结构、尊重原有“天圆地 方”设计思想与建筑风格的同时,对整体建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 改造与扩建,在展馆西侧新加建了办公设备管理区,对馆内空调、 消防、监控、电气系统等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设了电动扶梯、直 升电梯、残疾人坡道等设施,使展馆功能更加科学完备而富有人性化。 2006年调展改造后纪念馆展出主题为《唐山抗震成就展览》一方面以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展现亮点为原则,充分展示震后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英勇的唐山人民弘扬抗震精神,建设繁荣美好新唐山所取得的党派成就。另一方面以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相信科学为原则,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加大了抗

参观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唐山抗震纪念馆观后感 唐山抗震纪念碑位于唐山市中心区文化路和新华道交叉口西南角,是在地震10周年建成的。它不仅是唐山的标志性建筑,更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将人们对多年前抗震的纪念和新唐山的震中重生用建筑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今年是唐山抗震30周年,8月8日,团区委组织团区委委员及部分团干部参观了唐山抗震纪念碑。大家全体肃立——向地震罹难的同 胞和抗震救灾中捐躯的烈士们表示悼念,向崛起的唐山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团区委书记同志的带领下,大家来到抗震纪念碑前,默默地诵读着碑文: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地震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急电全国火速救援。十余万解放军星夜驰奔,首抵市区,舍死忘生,排险救人,清虚建房,功高盖世。五万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运送物资,解民倒悬,救死扶伤,恩重如山。四面八方捐物赠款,数十万吨物资运达灾区,唐山人民安然度过缺粮断水之绝境。与此同时,中央慰问团亲临视察,省市党政领导现场指挥,诸如外转伤员、清尸防疫、通水供电、发放救济等迅即展开,步步奏捷。震后十天,铁路通车;未及一月,学校相继开学,工厂先后复产,商店次第开业;冬前,百余万间简易住房起于废墟,所有灾民无一冻馁;灾后,疾病减少,瘟疫未萌,堪称救灾史上之奇迹……经七年奋战,市区建成一千二百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六百万平方米厂房及公用设施。震后新城,高楼林立,通衢如织,翠荫夹道,春光融融。广大农村也瓦舍清新,五谷丰登,山海辟利,百业俱兴。今日唐山,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抚今追昔,攸忽十年。此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宣示着如斯真理: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 参加纪念活动的同志默默地绕着纪念碑走了一周,认真地端详纪念碑上的抗震浮雕。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时刻以抗震英雄为楷模,号召全体团干部深入学习唐山抗震精神,发扬老一辈共产党员无私忘我的精神,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唐山大地震》灾难心理学分析

《唐山大地震》灾难心理学分析 1976年的那场大地震,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一生的伤害。而我们可能一直只关注那次的灾难遇难有多少人、受伤有多少人、失踪有多少人,却很少去关注人们心理上所受到的创伤。《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还没有上映的时候,很多人就猜测它是如何还原当年大地震的震撼,或者如何用特效做得更加逼真,如同美国的灾难片一样。可是,当电影上映之后才发现,其实,整个地震发生的过程被搬上荧幕的并不多,不到10分钟的时间,但是,对于经历过这次地震的那一家人,用90%以上的时间进行叙述。那么,从心理学上的角度该如何分析呢?没错,现在就可以引入“灾难心里学”一个心理学的新分支来进行研究。 下面,我会通过灾难心理学的四个概念来对戏里的几个重要角色进行分析。 一、应激 战争、地震、交通事故、亲人亡故、失业、财产损害等等给人带来极大的恐慌不安,焦虑紧张,压抑,烦躁,愧疚等等痛苦。这就是应激反应。大概意思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刺激下出现的身体和心理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在唐山大地震中,房屋的坍塌、亲人的离别等都属于应激反应。 母亲李元妮,这种反应可以说持续了32年。在76年地震的时候,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选择下,被迫选择了儿子,但是对于女儿的愧疚是一直都存在。因为在出现这种反应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

的治疗,而且每一年的祭日都会想起自己所做过愧疚的事,所以一 尺存在了32年。 女儿方(王)登,在听到母亲那一句“救儿子”的时候,她心里面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对母亲憎恨的应激反应。因此在后来被养父养 母带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开口说话和交流。这种反应也一 直是持续的,头痛和经常做噩梦,压抑自己的感情,想到以前的画面,都属于一个持续的应激反应。 二、逆抗力 灾难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精神痛苦,但灾难后人们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吗?现实的经验显然不是这样的。大灾难后一段时间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自行恢复到灾难前的状态,有的人时间长点,有的人短点,基本都可以恢复。 儿子方达,在地震后他被截肢了,之后与母亲一直相依为命,而他的逆抗力是很强的。虽然被截肢,而且对于高考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一直在找赚钱的方法,为自己的母亲和家庭带来幸福。在之后去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之中,这种逆抗力也是感染到在场的许多工作人员。 三、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其含义是,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产生的被剥夺感,这种感觉随即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如愤怒、怨恨和不满。无论自然灾难,还是社会或人为灾难事故,一旦暴露出其中的人为因素,那么这种相对剥夺感便会发生,人们就会愤怒。处理过程中的不适当做法同样也会使人产

唐山大地震的抗震英雄故事

唐山大地震的抗震英雄故事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唐山周边农村田地里的水井都被流沙填满。为了 尽早帮农民恢复农业生产,各地组织了打井队来到唐山实行打井作业。1976年8月下旬,卢金川和工友们作为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成员,进入唐山滦南县,四个月的时间里为村民们打下了二十多口井。 抗震故事① 深情回忆 打井队三班倒加速打井进程 当年23岁的卢金川是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打井工人。1976年 8月中旬,管理站接到通知,要求所有打井分队完成手上的工作之后,不要再接新活,全部回到水电管理站检修机器。之后卢金川才知道, 唐山周边县里的农田水井已全被流沙淤满,郊区水电管理站打井队的 工人们将组成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赶往唐山。因为唐山当地电力还 未完全恢复,水电管理站让厂家专门加工了几台大马力柴油机,供打 井使用。 8月20日前后,卢金川和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100余名工友 带上7台钻机出发了。到达天津芦台时,卢金川才开始看到地震带来 的破坏景象,但这种破坏也仅限于墙壁倒塌、路面裂缝。等到达天津 市区,这些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们彻底呆住了。虽然先前有心理准备,但谁都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没有一座完好的楼房,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绕过唐山到达滦南县,卢金川和工友们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因为农村都是平房,受灾水准远比市区轻。来不及休整,几位工人提 出先去地里的水井查看一下,看是否能够维修。很快他们回来了,检 查结果是水井全部被流沙填满,只能重新打井。

住宿还没安排好,作为7分队的机长,卢金川带头叫工人们开工。之前在石家庄打井时,井深基本上四五十米,但滦南县却要打一百米 左右深。打井队实行三班倒,尽快加速施工进程。 一个星期后,卢金川的7分队打出了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第 一口井。 天气渐冷两件棉衣全队轮流穿 8月份出发时,大家并不知道要在唐山滦南待多久,卢金川和工友们只带了几件薄衣。到了10月下旬,晚上的气温越来越低。即使白天 在抗震棚里,也要捂着被子,需要在夜间施工的工人们只能咬牙坚持。当地村民得知情况后,给打井队送来2件救灾棉大衣。在那种特殊情 况下,这两件棉大衣尤为珍贵。之后,两件大衣成了整个打井队夜间 作业的专用衣服。 又过了一段时间,工人们实在扛不住了,大家便商量着每个分队 出一个人回石家庄,挨个通知工人们的家里准备棉服。那个时候几乎 每家都没有电话,回到石家庄负责通知的人,只能跑遍工友的家去通知。几天后,工人们终于穿上了从家里运过来的温暖棉服。 卢金川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去唐山打井之前,家里正在给他盖 结婚用的新房。可他一走就是四个多月,盖房的一切琐事都压在了父 亲肩上。在唐山的日子,就连做梦卢金川都在想着父亲,想着家里盖 房是否顺利。幸运的是,卢金川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伴儿,只要有时间就去帮忙,帮卢金川的父母分担了很多活儿,也让卢金川 的内心少了一些惦念。 1977年元旦过后,这支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回到了石家庄,共 打下20多口井,卢金川的7分队被评为英雄钻井队。 唐山情节 卢金川:从唐山回到石家庄后,单位给我们每个参加过抗震救灾 打井的工人发了一套杯子,上面印着“赴唐抗震救灾留念”,我老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3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300字 五四运动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唤醒了国民的民族精神,反映着不同于此前的中国革命的新意,充满着爱国、民主、科学、创新、进步的思潮。下面是由为您精心挑选的,欢迎查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上星期四看的唐山大地震,异常懒惰的某人今天来写观后感,而且我这观后感其实挺简单的。 我看时,从它开演没多久,开始地震了,我就开始流眼泪,一直流到最后,完全不受控制的,我以为带纸巾了,谁知道就从包里找到两张。 整部电影节奏很好,两个小时十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演员的演技我就不多说了,很喜欢背景音乐,没有歌声的纯音乐,简简单单,生活其实不就很简单。里面我唯一听到歌声的是在说建了唐山大地震纪念碑的时候,悠扬的歌声,我听不清词,有一点类似于希望逝者安息的颂歌。 其实看完电影,最让我感触深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更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那些不能让我们接受的父母的做法,都是因为爱我们,都是现实所迫,也许当时的我们不明白。但总有一天会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宽容,最理解,最会无条件原谅我们的只有父母。 这就是我的理解,与地震无关。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有一天晚上,我和妈妈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讲了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一个爸爸为了救他的两个孩子而死去,可是没有把这两个孩子救出来,后来这两个孩子被压在了一块水泥板下,因为水泥板很重,搬不动,所以只能用木头把水泥板撬开,但是,撬了弟弟这边就压坏了姐姐,撬了姐姐那边就压坏了弟弟,救援的人问妈妈救谁?妈妈想两个都救,但没有办法,最后妈妈选择了救弟弟。弟弟被救出来了,姐姐的尸体放在她爸爸的旁边,其实姐姐没有死,她后来被别人收养了。 过了32年,四川地震了,姐弟两个去参加救援队,无意中碰到了,后来女孩就回家了。 看后,我感到地震的凶恶,它打破了很多人平静的生活,让很多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让很多人都在那23秒中死去。我还感到父母的爱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把孩子的生命之花点燃。父母对我的爱我一定要回报,从小我就要为父母做点事,把我的爱也给爸爸妈妈。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今天,我和爸爸观看了冯小刚导演拍摄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幸福的四口家庭的故事,地震发生那天,两个孩子在家中睡觉,爸爸妈妈出门了,没过多久,鱼缸里的鱼都跳了出来,天霎时变成了紫色,人们才发觉地震来临了。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睡醒的孩子们在窗口不停地喊“爸爸妈妈来救我! ” 妈妈听见孩子们的喊声,马上冲到楼里救孩子,可是被爸爸拉住了,因为楼就

唐山大地震海报评析

《唐山大地震》海报评析 随着海报的推出,《唐山大地震》的剧情也首露端倪: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难得回来一次。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自己家,在小区外的马路上,他和妻子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遇难,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无奈之下,李元妮选择救活从小就体弱多病的方达,当时头脑依旧清醒的方登,亲耳听到母亲作出的这个决定。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这个是唐山大地震众多电影海报中最吸引我的一张海报,第一眼看到这张海报我的注意力就不愿离开,先是看到了“唐山大地震”这几个字,特别是“唐山”两个字,底色用了鲜艳的红色,让人似乎看到了鲜血,它又是最具激情的色彩,会刺激心跳和呼吸加速,给人一种紧张激动的感觉,同时“唐山大地震”这几个字有非常大而醒目,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很容易把信息传达给观众。 然后我的视线就转移到了蚊帐上的许多蜻蜓上面,蜻蜓是很容易勾起人们儿时的记忆,它代表着童趣与美好,然而太多的蜻蜓又会让人感到惶恐和不安,因为大家都知道蜻蜓的大规模聚集预示着暴风雨将要来临。但在蚊帐里的两个孩子睡的很安稳,让人顿时心里很焦急,同时也挑起了人们对观看电影的兴趣;再往后就会看到“23秒,32年”的字样,到底是什么意思?不知道的人自然想知道,很多受众就会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知道一半的人会明白23秒,但为何是32年呢?因为2010年是唐山大地震发生34年,这32年似乎有些不明不白。既然好奇,就有着想弄明白的冲动! 然后是海报的颜色上,阴沉的色调衬托出灾难的沉重气氛。插图选用了电影中的一个画面,使海报的内容表达的更加直观。最后就自然的关注海报上文字的详细信息了。 两个怀揣梦想的大叔孤注一掷跨国寻 梦的冒险历程,片中郁郁不得志的“筷子兄弟”将迎来事业的“第二春”,在大洋彼岸上演了一系列的爆笑励志闹剧。肖大宝靠在浴场唱歌来维持生计,生活带给他太多无奈,梦想在肖大宝眼里只是回忆时的牛逼,而另一边王小帅,作为上门女婿,在家人和邻里眼中是“软饭男”,连同睡一床的老婆也不理解他,多次劝他放弃梦想回归现实生活。 终于在一次神秘的机缘下,New York给两位屌丝抛来了橄榄枝,面对窘迫生活对梦想孤注一掷的“老男孩”终于要为梦想启程。这对“活宝组合”将重拾信心又聚在了一起,决定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