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常用名词解释

单反相机常用名词解释
单反相机常用名词解释

前言

这一篇日志只做相对粗浅的名词解释,希望能成为摄影初学者的速查表。

【综合】

问:什么是镜头卡口?

答:可更换镜头的系统(无论是单反相机、旁轴相机还是现在的微单相机、单电相机)的机身与镜头连接处被称为『镜头卡口』。

问题扩展:不同镜头卡口在物理和电器规格上都是互不兼容的,通常我们无法在不损失自动化功能的情况下,将A卡口镜头安装在B卡口的机身上。

问:什么是等效系数?

答:不同感光元件面积的相机,在使用相同物理焦距的镜头时,实际视角会有所不同。为了便于比较,我们以35mm画幅相机作为基准,从而得到APS-C或其它画幅相机在计算实际视角时的等效系数。

问题扩展:等效系数只与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有关,而与镜头的物理焦距无关。

问:什么是小像场镜头或数码专用镜头?

答:各大厂商均设计、生产了一些APS-C画幅的专用镜头。这些镜头在35mm画幅数码或胶片相机上可能无法使用,或在成像画面的四周出现明显的暗圈。各大厂商对小像场镜头的标识不同,具体为:佳能EF-S(区别于EF)、尼康DX(区别于FX)、索尼DT、宾得DA (区别于FA、DFA)、腾龙Di II(区别于Di)、适马DC(区别于DG)、图丽DX。

问:什么是圆形光圈?

答:具有圆形光圈叶片的镜头在收缩2-3级光圈后,光圈叶片所形成的通光口径依然是接近正圆的。所以焦外点光源虚化后得到的散景也会更自然、更美丽。圆形的英文是『Circular』,因此圆形光圈常被标识为『CIR』。

问:什么镜头防抖?

答:以镜头内镜组位移方式抵消拍摄中相机抖动的技术被成为『镜头防抖』。各大厂商对镜头防抖的标识不同,具体为佳能IS(Image Stabilizer)、尼康VR(Vibration Reduction)、索尼OSS(Optical SteadyShot )、适马OS、腾龙VC(Vibration Compensation)和松下MEGA O.I.S。

问题扩展:与机身防抖(感光元件位移防抖)相比,镜头防抖的最大好处是对远摄镜头的防抖效果更好,同时能在取景过程中获得防抖效果;缺点则是会影响镜头的通光量,并且大多数广角定焦和标准定焦镜头尚且无法实现镜头防抖。

问:什么是反射式镜头?

答:反射式镜头通常为远摄、超远摄镜头。它借助内部的反射镜组实现了镜头长度和重量的大幅缩小,但也因此无法安装光圈叶片。除美能达/索尼的500mm F8 Reflex之外,其它所有反射式镜头均只能手动对焦。

问题扩展:反射镜头由于特殊的二线性效应而往往能在焦外形成环形散景,这也是摄影爱好者俗称的『甜甜圈』焦外。

问:什么是移轴镜头?

答:透视的最基本概念是『近大远小』和『平行线条汇聚在无穷远处』,而移轴镜头就是为

了消除透视形变而出现的。这种镜头拥有非常大的成像圈,并能通过滑动机构调整光轴,改变拍摄时的透视关系。此外,佳能TS-E和尼康PC-E等现代移轴镜头还拥有『倾斜』功能,可以通过调整焦平面达到控制景深的目的。

问题扩展:现代移轴镜头已经实现了自动测光功能,但尚且无法进行自动对焦。

『镜片篇』

问:什么是低色差镜片?

答:为了克服镜头色差(多出现于远摄镜头),各大厂商都研发出了可以降低色差的特殊镜片。其中,佳能的人工合成萤石(FL)镜片效果最佳,但同时价格也最为昂贵。而其它厂商的AD、ED、UD、S-UD、SD、SLD、FLD等镜片虽然称呼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相对来说,『ED』(Extra-low Dispersion)这一名词因为得到了尼康、索尼、奥林巴斯等厂商的共同认可,所以使用最为广泛。

问:什么是非球面镜片?

答:非球面镜片的弧度与球面镜片不同(通常在边缘),能够降低彗星像差和歪曲像差(多出现于广角镜头)。由于一枚非球面镜片往往能达到多枚球面镜片相组合的校正能力,因此现代镜头通常会以非球面镜片简化镜组结构。非球面的英文是『Aspherical』,在镜头型号或规格说明中通常简写为『ASP』或『ASPH』。另外,目前也出现了使用DSA(双面非球面)镜片的镜头。

问题扩展:根据制造工艺不同,非球面镜片又分为手工研磨、精密研磨、玻璃模铸、树脂模铸、复合模铸等多种。

问:什么是高折射率镜片?

答:高折射率镜片可以有效缩短整个光学系统的长度,适用于设计紧凑体积的镜头产品。各大厂商对高折射率镜片的标识不同,具体为:尼康HRI、奥林巴斯HR、腾龙XR。

问:什么是APO镜组?

答:APO代表了复消色差镜组,意味镜片的组合实现对彗形像差、色差等的同时校正。需要说明的是,APO镜组的第二片通常为低色差镜片,但并不代表所有的APO镜组都使用了低色差镜片。

『对焦篇』

问:什么是对焦镜组?

答:在对焦过程中,镜头内部移动的镜组被称为『对焦镜组』。传统手动镜头大多数整组移动的,为了适应自动对焦的驱动效率,以及便于使用CPL等滤光镜,出现了IF(内对焦)、RF(后组对焦)等镜头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采用IF和RF设计的镜头在对焦过程中镜头前端一定不转动,但并不代表对焦过程中镜头前端不转动的镜头一定是IF或RF设计的。

问:什么是超声波对焦马达?

答:指采用压电陶瓷的逆电压特性,将超声波作为动力源的对焦马达。与传统的直流电机对焦马达相比,超声波对焦马达具有扭力大、灵敏度高、运行过程中没有人耳可闻噪声等多种

优点。各大厂商对超声波马达的标识不同,具体为佳能USM(Ultra Sonic Motor)、尼康SWM (Silent Wave Motor)、索尼SSM(Super Sonic-Wave)、宾得SDM(Supersonic Direct-drive Motor)、奥林巴斯SWD(Supersonic Wave Drive)、腾龙USD(Ultra Silent Drive )和PZD (Piezo Drive)和适马HSM(Hyper Sonic Motor)。

问题扩展:佳能USM和尼康SWM均含有环形和微型两种,前者性能更好而后者体积更小。在这些超声波马达中,只有腾龙PZD为驻波型,其它均为行波型。

问:什么是全时手动对焦?

答:具有全时手动对焦功能的镜头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在自动对焦模式下,依然可以直接转动对焦环进行手动对焦而不用担心镜头对焦系统受到损坏。这项功能被佳能称之为FTM、索尼称之为DMF。

扩展阅读:索尼还具有一种机身全时手动对焦模式,即在单次对焦完成后自动切断机身与镜头之间的耦合连杆。无独有偶,宾得也具有类似的技术,只不过离合装置放置在部分镜头内,而不受机身限定。

问:什么是对焦锁定键和对焦距离限制器?

答:在按住镜头或机身上对焦锁定按键(又被称为对焦停止)后,自动对焦功能将停止工作,多用于需要使用连续自动对焦功能中的抓拍。而对焦距离限制器则能限定镜头的对焦范围,以提高微距镜头、远摄镜头的对焦速度。

『佳能』

问:什么是L镜头?

答:这里的L取英文『Luxury』(奢侈)之意,代表了是佳能镜头中的高端产品。由于L

镜头在镜头前端有一个红色装饰线,因此又被称为『红圈镜头』。

问:什么是DO镜组?

答:DO是英文『Multi-Layer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多层衍射光学镜组)的缩写,这种镜组具备低色差镜片和非球面镜片的双重特性,能够同时补偿色差、球面像差等多种像差,从而达到简化镜头设计、缩小重量与体积的目的。目前,佳能在产镜头中,采用DO镜组的有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和EF 400mm F4 DO IS USM。

问:什么是光斑遮挡叶和挡光沟槽?

答:线光斑遮挡叶(Flare-cut Diaphragm)像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可以阻挡不正常角度射入的光线,从而解决由镜筒内壁反射造成的光斑、鬼影等不良现象。除了光斑遮挡叶外,部分EF镜头还在镜片垂直方向上加入了填充防反光镀膜的沟槽(Light Blocking Groove),同样起到减轻光斑、鬼影并提升画质的目的。这类技术多用于广角镜头,如EF 16-35mm F2.8L II USM。

问:什么是混合型IS镜头防抖?

答:通常,影响我们拍摄成功率的是『倾斜抖动』(Angular Camera Shake),而在微距拍摄中,『位移抖动』(Shift Camera Shake)则是影响拍摄成功率的主要因素。Hybrid IS(混合型IS防抖)技术在原有IS防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检测加速度的传感器,从而同时克服两种抖动。首款搭载Hybrid IS的镜头产品是EF 100mm f/2.8L IS USM Macro。

问:什么是SWC镀膜?

答:SWC(Sub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亚波长结构镀膜)是佳能研发的可有效抑制光斑、鬼影等不良现象的镜片镀膜技术。它能在镜头表面形成一个小于可见光波长的楔形显微结构,从而实现比普通蒸汽镀膜更理想的效果。首款应用SWC镀膜技术的产品是EF 24mm F1.4 L II USM。

『尼康』

问:什么是D型镜头?

答:D型镜头内置了距离编码器,可以配合机身进行3D矩阵测光(综合亮度、对比度和距离)。D型镜头都带有光圈环,并且绝大多数没有配置对焦马达,因此不能在D3100、D5100等机器上实现自动对焦。

问题扩展:AF-S 17-35mm F2.8D IF-ED与AF-S 300mm F4D IF-ED是两款既有光圈环又有对焦马达的镜头。

问:什么是G型镜头?

答:G型镜头是尼康最新一代镜头,特点是取消了镜头上的光圈环。大多数G型镜头配置了对焦马达,可以在D3100、D5100等机器上实现自动对焦。

问题扩展:AF 70-300mm F4-5.6G是不带有对焦马达的G型镜头。

问:什么是DC镜头?

答:DC(Defocus-image Control是影像散景控制的意思,可以对被摄体的前景、后景进行模糊控制,前后各有4档。搭载DC功能的镜头有AF DC 105mm F2D和AF DC 135mm F2D 两款。

问:什么是光圈耦合拨杆?

答:尼康F卡口的历史非常悠久,类似自动测光、自动对焦等功能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追加的。早期的AI、AI-S等镜头没有内置CPU,因此需要机身具有光圈耦合拨杆的机身才能实现自动测光。这类机身包括D7000、D300S、D700、D3系列等。

问:什么是CRC近距矫正系统?

答:CRC(Close Range Correction)即浮动镜组设计,也就是在对焦过程中,多个镜组可以相对独立运动,用以改善近距离对焦时的画质。

问:什么是纳米晶体镀膜?

答:纳米晶体镀膜(Nano Crystalcoat)是尼康研发的可抑制各种波长内部反射的镜片镀膜技术,与传统镀膜相比,这种新型镀膜的表层均有纳米级的超细颗粒构成。纳米晶体镀膜技术从2007年开始得到应用,标识是镜头名牌上有一个大写的『N』。

『美能达/索尼』

问:什么是D型镜头?

答:与尼康相似,美能达镜头中的D也代表内置了距离编码器,可以配合机身实现ADI

(Advanced Distance Integration,整合距离信息)闪光。目前绝大部分索尼镜头都具备了距离编码器,因此名称标识中已经没有了『(D)』字样。

问题扩展:在产的索尼镜头中,16mm F2.8鱼眼、20mm F2.8、28mm F2.8、135mm F2.8(T4.5)STF这四款没有距离编码器。

问:什么是STF镜头?

答:STF(Smooth Transformer Focus,影像平滑过渡)镜头在光圈附近装有一块Apodization Filter(变迹滤镜)元件,使镜头中心通光量最高,而趋向边缘的通光量逐渐减少,从而消除口径蚀,达到最完美的焦外虚化效果。由于这种元件影响了边缘通光量,因此STF的实际通光量与理论通光量相差较大,需要用T光圈来表示。目前,只有135mm F2.8(T4.5)STF一款产品具备STF功能,并且无法实现自动测光和自动对焦。

问:什么是G镜头?

答:美能达/索尼同尼康镜头的标识真的很近似,除了D、G外,历史上也都曾用过New。不过G对美能达/索尼来说代表了高端镜头,类似于佳能的L镜头。目前,在产的索尼G镜头有35mm F1.4G、70-200mm F2.8G SSM、70-300mm F4.5-5.6G SSM、70-400mm F4-5.6G SSM和300mm F2.8G SSM共5只,很快还会有一款500mm F4G SSM的镜头发布。

问题扩展:70-300mm F4.5-5.6G SSM和70-400mm F4-5.6G SSM是索尼接手α系统之后开发的。

问:什么是ZA镜头?

答:索尼拥有双高端镜头群,G镜头继承自美能达系统,而ZA镜头则是与卡尔蔡司联合开发的。与卡尔蔡司为其它系统提供的镜头不同,ZA系列镜头是都能实现自动对焦的。目前,在产的索尼ZA镜头有DT 16-80mm F3.5-4.5ZA、16-35mm F2.8ZA SSM、24-70mm F2.8ZA SSM、24mm F2ZA SSM、85mm F1.4ZA和135mm F1.4ZA。这些镜头都使用了卡尔蔡司的T*多层镀膜技术。

问题扩展:Planar、Sonnar、Distagon都是卡尔蔡司的镜头结构名称,分别适用于标准镜头、中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而Vario-Sonnar则表示变焦设计的Sonnar结构镜头。

『宾得』

问:什么是Limited镜头?

答:Limited是限量的意思,但不同于多数限制总生产量地产品,宾得的Limited镜头指的是其每月生产量受到限制。

问:什么是★镜头?

答:『★』是宾得高端镜头的标识。另外,宾得镜头中,DA表示仅可用于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FA表示可用于35mm画幅胶片相机,而DFA则表示具有数码优化的35mm画幅镜头。

问:什么是SMC镀膜?

答:SMC(Super Mluti Coating)即超级多层镀膜,是宾得首创的镀膜技术,具备很强的抗光斑、鬼影能力。

问题扩展:一些国内厂商也声称自己的镜头使用了SMC镀膜,但此『SMC』非宾得的SMC。

问:什么是SP镀膜?

答:SP(Super Protect )镀膜拥有更高的硬度和抗水、抗油污特性。宾得大多数WR防水镜头、Limited镜头和不少新型中低端镜头都具备SP镀膜。除此之外,宾得还在DA★55mm F1.4 SDM上使用了更先进的『Aero Bright Coating』镀膜。

『奥林巴斯/松下』

问:如何区分4/3系统镜头和微型4/3系统镜头?

答:奥林巴斯的4/3系统镜头称作Zuiko Digital(常缩写为『ZD』),而微型4/3系统镜头则称为M.Zuiko Digital(常缩写为『M.ZD』)。松下的微型4/3系统镜头称作Lumix G。

问:什么是Summilux、Elmarit和Elmar?

答:这些是徕卡镜头的标识,其中,最大光圈达到F1.4或更高的被称为『Summilux』;最大光圈在F2.8左右的被称为『Elmarit』;最大光圈在F4左右的被成为『Elmar』。目前,松下与徕卡合作生产的微型4/3系统镜头有45mm F2.8 OIS微距和25mm F1.4两只。

问:什么是MSC?

答:MSC( Movie and Still Compatible )是奥林巴斯为微型4/3系统所开发的静音自动对焦技术。它以高效、低噪音的单轴转动驱动一枚对焦镜片进行对焦,代替了传统镜头依靠齿轮组驱动多枚镜片进行对焦的模式。从本质上,MSC仍然是直流电机马达而不是超声波马达。

『其它篇』

适马高端镜头标识:适马以『EX』作为高端镜头的标识,不过主要在产产品几乎都拥有这一标志。另外,早期EX产品镜身使用了独特的EX涂层,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掉渣涂层』。

腾龙高端镜头标识:腾龙以『SP』作为高端镜头的标识,和适马的情况类似,在产产品中只有18-200mm F3.5-5.6、18-270mm F3.5-6.7 VC PZD和70-300mm F4-5.6这三款没有SP标识。

图丽高端镜头标识:图丽新型镜头以『AT-X』作为前缀,并以『Pro』作为高端镜头的标识。

环保术语大全

第一部分常用词义 1、环境: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3、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按影响的来源分,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分,环境影响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按影响性质分,环境影响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另外,环境影响还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和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等。 4、环境影响评价(EIA):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6、环境价值: 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也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价值,但这已不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的观念和理论,确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和理论,并将环境资源价值加以科学的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7、环境问题: 指人类在驾驭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形成的环境公害。具有阶段性、区域性的特征。 8、环境破坏: 指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环境总资源的破坏。 9、环境管理: 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特别是水、大气和土地),也就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实行控制性的影响,使外界事务按照人们的决策和计划方向进行和发展。 10、环境政策: 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

印刷基础术语

印刷技术基础术语 预定完工日期target date 常识common sense 生产计划production scheduling 工作单production order 生产资料控制production data control 复制流程reproduction flow 复制比例reproduction percentage 1.印前处理 标题headline 阿拉伯树胶acacia gum 版面远程传输(remote page transmission) 半色调Halftone / 连续调Continuous Tone 半色调intermediate tone / 中间调medial tone 版口(margins) 版心(type page) 边框rule 编辑排版装置(editing and page make-up system) 补充曝光additional exposure 补色complement color 曝光宽容度exposure latitude 软片能够获得满意色调所允许的曝光误差范围饱和度saturation 彩度chroma 层次(gradation) 出血位(Bleed Image) 测控条(control strip) 第四代照排机fourth-generation photosetters 地脚(foot margin) 地边foot margin 书籍、杂志或任何印刷品下边所留的空白边。 电子整页拼版(electronic page make-up) 反差(contrast) 反射稿reflection copy 反白reverse 黑底白字的影像。 分色滤色片filter, color separation 感光材料sensitive material 鼓式扫描机drum scanner 龟纹(moiré) 格式化formatting 干燥箱incubator 制版时用以替代乾燥箱的低温加温箱。 烘版机dry flat machine 灰平衡(grey balance) 灰梯尺(grey scale) 行间距line spacing 居中centered

自考环境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环境: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等。在环境学上一般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3、生态学:指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主体包括整个生物界。 4、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 5、生态平衡:指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6、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难。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一新兴部门法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与发展、目的和任务、体系、性质和特点、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基本理论等。 8、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和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9、生境:是指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和主体的,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 10、生物放大: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11、十分之一定律: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低位营养级的生物想高位营养级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由于低位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要消耗一部分,所剩余的能量只有大约1/10能够被上一级所利用,这称为十分之一定律。 12、环境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想环境中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的现象。 13、自然环境破坏:指人类不适当的开发利用环境中的一个或数个要素,或是进行工程建设,使环境要素的质量降低、数量减少,从而破坏或降低了它们的环境效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某种资源枯竭而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环境现象。 第二章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版画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参加者,又称“权利 4、目的一元论:是指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环境立法的只具有一个目的,即为了保护人群健康。日本、匈牙利等过法律就采用此观点。零增长理论:是1968年国际性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提出的著名理论。 第四章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善保护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同意整体。 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指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

环保基本术语解释 一、五项减排污染物定义: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氨氮(NH3-N)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最简单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氧气。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 氮氧化物?(nitrogenoxides)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变为二氧化氮。因此,职业环境中接触的是几种气体混合物常称为硝烟(气),主要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为主。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s表示,它是VolatileOrganicCompounds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总挥发性有机物有时也用TVOC来表示。按照世

包装印刷、名词解释

1.底色去除:把印刷品复合色区域适当减少青、品红、黄油墨量,而以黑色油墨代替的一种工艺。 2非彩色结构:是指在彩色复制中,以三原色油墨构成的彩色区域的灰色或灰色成分均用“非彩色”的黑墨代替,而图像的色相和色彩特性则分别由三原色中的一或两种油墨来再现,即两种原色加黑墨构成的图像。 3.彩色增益:100%非彩色结构工艺,从理论上是理想的,可能的。但由于纸张、油墨和印刷条件的限制,100%的非彩色结构会造成暗调单薄,不厚实,达不到忠实复制的效果,因此须在暗调部分加入(或保留)部分彩色油墨量,这种方法被称为“彩色增益” 4阶调传递 A. 理想的阶调复制曲线 B. 等比例压缩复制曲线 C. 实际阶调复制曲线 a. 亮调压缩复制曲线 b. 暗调压缩复制曲线 c. 中间调压缩复制曲线 d. 中间调拉伸复制曲线 5接触网屏的宽容度: 加网后能获得5%~95%网点图像时,网屏所能容纳的原稿密度范围 6平:半色调图像上最淡的部分网点面积太大,而最深的部分网点面积太小(反差太小)。 7崭:半色调图像上最淡的部分网点面积太小,而最深的部分网点面积太大(反差太大) 8.印刷适性是指采用一定的印刷方式,以必要的印刷速度,必要的印刷数量,必要的印刷质量,进行印刷品的复制时,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印版和印刷条件相匹配并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印刷适性的重点是研究纸和油墨等印刷材料的适性。 用于某种印刷方式的纸张所具有的适用于该种印刷方式的工艺技术条件的性质,并 保证生产的印刷品达到要求的质量和效果 9平衡水分量: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当纸张吸湿、放湿达到平衡,此时的含水量不再变化,称为~。 10触变性:油墨受到外力作用时由稠变稀,静置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稠度的现象。 触变现象是体系结构的破坏和形成之间的一种等温可逆过程。

常用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常用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指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量。包括生产废水、外排的直接冷却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和与工业废水混排的厂区生活污水,不包括外排的间接冷却水(清污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应计算在内)。 2、直接排入海的:指经企业位于海边的排放口,直接排入海的废水量。直接排放是指废水经过工厂的排污口直接排入海,而未经过城市下水道或其他中间体,也不受其他水体的影响。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指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工业废水量,包括经过处理后外排达标的和未经处理外排达标的两部分。排放标准见GB8978 --1996 。 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100 % 4、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指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所含汞、锡、六价铬、铅等重金属和砷、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一般无机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本身的纯重量。它可以通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污染物的浓度相乘求得,也可以通过物料衡算或经验计算公式求得。(可参考《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 污染物纯重量=污染物的平均浓度x 报告期工业废水排放量 污染物的浓度,均以在企业排放口所测的数字为准(含有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测定),无论测出的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均应统计在内。 5、废水治理设施数:指企业用于防治水污染和经处理后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实有设施(包括构筑物)数,以一个废水治理系统为单位统计。附属于设施内的水治理设备和配套设备不单独计算。已报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 6、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指维持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折旧、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药剂费及与设施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等。 7、工业废水中污染物去除量:是指企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经过各种水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A)

期末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 ?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 ?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 ?四、论述题(13分)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3、33211工程: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4、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5、城市热岛效应: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7、可吸入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m的颗粒,记为PM10。 8、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海洋环境通过自身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而使污染物的浓度、毒性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环境自净能力 10、荒漠化: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11、环境容量:一定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为环境容量,即一定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12、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13、水体自净作用:各类天然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14、光污染: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10nm-1mm 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15、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具有普遍性和跨国性、现实和潜在影响大、强度大、作用时间长

印刷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印刷 广义定义: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狭义定义:印版上图文信息部分所粘附的色料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工艺技术。 正式定义:印刷是以一定方法对原稿图文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印刷时一种最基本,最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和存储方法。 2.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对象,是印前设计工作的基础。 3.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或色料至承印物表面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4.承印物:是接受油墨或其他粘附色料后能形成所需印刷品的各种材料。 5.油墨: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形成耐久的有色图像的物质。成分: 颜料,连结料,助剂。 6.印刷机械:是指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械、设备的总称。印刷机械分为凸版、平版、凹版、 孔版、特种印刷五大类。 7.龟纹OR莫尔纹: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角度的网点套印在一起时会产生套印遮光和透 光作用引起的条文,俗称龟纹。 8.挂网网线数:由于印刷品是由网点组成的,故印刷图像加网线数是指印刷品在水平或垂直 方向上每英寸的网线数,即挂网网线数。挂网数目越大,网线越多,网点就越密集,层次表现力就越丰富。 国内一般四方榨汁或书籍采用175lpi,大幅海报、宣传画册和报纸印刷选60~80lpi 9.印刷与设计如何接轨 10.原稿类型:实物原稿,文字原稿,图像原稿包括:照相原稿(透射原稿与反射原稿), 非电子原稿与电子原稿,线条原稿和连续调原稿等种类。 图像原稿的内容主要是图像。 11.印刷常用的颜色模式:灰度模式,位图模式,RGB模式,CMYK模式,索引模式,HSB 模式,LAB颜色模式 印刷中最常用的颜色空间是CMYK,在印前的处理中图像都要转换成CMYK模式。12.字体大小:国外采用磅表示字体的太小。1P大约是0.35mm。我国一般采用号数和点数 相结合来表示字符大小。 13.叠印:也称压印,即一个色块叠印在另一色块上。 14.陷印: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如果套印不准,版面上两个颜色相交的地方总会出现一小条 白纸,因此要在颜色相交时进行陷印,防止出现露白的现象。 15.出血:即图的边缘超出成品尺寸,在裁切成品时被裁掉的一部分,图的四周不留白边。 16.压凹凸:常常在纸张上看到有立体的文字和图案就是压凹凸印刷工艺的作品,用最常用 的立体效果。 17.拼大版:就是把许多小页拼在一张印刷版面上。在印刷中拼版能够确定最合理的印刷方 式,为折页提供正确的印张;同时还可以节省材料,缩短印刷时间。常用的拼版方法有手工拼版和计算机拼版两种。 18.印刷材料 用于印刷行业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印物材料,另一类是感光材料,承印物材料主要用有纸张、金属、玻璃、服饰等这一类。感光材料,主要是用于印版上涂布的一

环保-名词解释1

1、生态位: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种与其他种的相关的位置 2、种群: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 3、生态平衡(自然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 4、循环经济: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到生产、消费和废物管理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5、。清洁生产:联合国定义:为提高生态效率和降低人类及环境风险而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实施的一种综合性、预防性的战略措施中国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6、国家财富::由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四部分组成。 7、ODP:臭氧损耗潜势:为了评估各种臭氧层损耗物质对全球臭氧破坏的相对能力所采用的参数 GWP 8、物种灭绝:一个物种在整个地球上丢失。不可以恢复。物种消失:一个物种在其大部分分布区内丢失,但在个别分布区有存活。 9、生态赤字: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赤字,期待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值。生态盈余: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盈余,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余数10、有效积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11、碳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1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13、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组分通过降水等方式迁移到地表(湿沉降),或酸组成分在气流的作用下,或者通过重力沉降直接迁移到地表(干沉降) 14、城市热岛效应:由于空气组成成分和下垫面改变等原因,导致太阳段半波反射,反射率、长波辐射、大气温度等均不同与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即随着人口密度,建筑密度有城市内向外逐渐降低,城市气温呈现出由中心向外递减的现象。 15、城市冠层:直接受到下垫面建筑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内部流场结构被该变的地面至建筑屋顶层的大气层。表现为内部分文特征复杂,湍流运动紊乱,风速降低 16、生态衍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17、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质,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是自然资源的三大基本属性。 18、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

最新印刷术语大全

印刷术语大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某个无线电台。在印刷中,字母的须序也可能暗示着四色印刷的印刷顺序。因此,KCMY往往表明油墨印刷为黑、青、品红、黄。 ? ?- 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 ?称作“服务器”的中心控制计算机与称作“客户机”的分散的计算机相联的计算模式。客户机可利用服务器上的软件来完成特定的工作。 ? ?- 色域:(color gamut) ?可以被彩色打印机处理的全部颜色。 ? ?- 分色:(color separation) ?将原稿转化为与彩色印刷过程相兼容的结构形式的方法。 ? ?- 色彩空间:(color space) ?一种三维或四维定位坐标系统,每一均为代表一种由三(RGB)或四(CMYK)变量定义的颜色。 ? ?- 裁切线:(crop marks) ?印在纸张周边用于指示裁切部位的线条。 ? ?- 密度:(density)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反射密度指一种表面的遮光能力;透射密度指一种过滤器的遮光能力。? ?- 直接制版:(direct-to-plate) ?将已排版的数字页面文件由主计算机直接输出到激光制版机,免除了底片的制作,也称作CTP (computer-to-plate)。 ? ?- 下载:(download) ?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或诸如打印机这样的设备进行传输。 ? ?- 照相排字机:(filmsetter) ?激光照排机的另一外名称,主要用于制作图象分色片。 ? ?- 四色印刷:(four-color printing) ?用减色法三原色颜色)黄、品红、青)及黑色进行印刷,如果作用橙、栗色入以褐黄色油墨进行印刷,不应将其称“四色印刷”而应 ? ?称作“专色印刷”或“点色印刷”。 ? ?- 灰平衡:(gray balance)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环保常见名词解释

一、环境管理类 1、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2、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按影响的来源分,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分,环境影响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按影响性质分,环境影响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另外,环境影响还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和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等。 3、环境影响评价(EIA):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4、环境污染: 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

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5、环境价值: 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也就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价值,但这已不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的观念和理论,确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和理论,并将环境资源价值加以科学的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6、环境问题: 指人类在驾驭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形成的环境公害。具有阶段性、区域性的特征。 7、环境管理: 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特别是水、大气和土地),也就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实行控制性的影响,使外界事务按照人们的决策和计划方向进行和发展。 8、环境政策: 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 9、污染治理: 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环境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

印刷部分常见名词解释

印刷部分常见名词解释 词语含义 出血印刷品设计制作和印刷过程中的一个特有名词,即制作时需要保留,但最终成品要被裁切掉的部分,称为出血 成品尺寸指最终印刷完毕(或者装订完毕),裁切后的尺寸大小,也称为净尺寸 主页如果一个出版物中许多页面都有相同的元素(如页眉和页脚等),要是逐一插入这些元素到每一页中将非常麻烦。使用主页可以将主页上的元素快速显示到其所应用的所有页面上 样式将字体、字号、行距、制表符和缩排等组合在一起,使它能最快且最容易地改变文本的格式 预检打印文档或将文档提交给客户之前,可以对此文档进行品质检查。预检是此过程的行业标准术语。预检程序会警告可能影响文档或书籍不能正确成像的问题,例如,缺失文件或字体。它还提供了有关文档或书籍的帮助信息,例如,使用的链接、显示字体的第一个页面和打印设置 分辨率分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图像扫描输入、编辑和分色输出都与分辨率有关。分辨率是衡量图像细节表现力的技术参数。 分辨率的种类很多,其含义也各不相同。本书分辨率主要是指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表达了图像中存储的信息量。这种分辨率有多种衡量方法,典型的是以每英寸的像素数(PPI,Pixels Per Inch)来衡量。由于数字图像的像素是一系列“小点”,故PPI也被写成DPI(Dots Per Inch),这种写法被广泛采用 黑色底在排版软件中,设置底色为黑色,称为黑色底 黑色图背景为黑颜色的图 四色黑在设置颜色时,K=100,CMY也取大于0的数值时,称为四色黑。例如,C=30、M=50、Y=25、K=100 满铺在设定背景颜色时,背景颜色铺满整个页面 菲林也称为胶片。一套彩色的胶印版至少包括4张菲林片,分别代表C、M、Y、K四个颜色 过背由于印刷时墨量过大,纸张在堆放时容易发生相互蹭脏的情况 丝网印刷也称孔版印刷,是使用誊写版、镂空版、丝网版等印版的印刷方式,大多采用直接印刷。丝网印刷的成品,印刷油墨特别浓厚,有隆起的效果,用放大镜观察时,隐约可见有规律的网纹 网点网点是印刷工艺中表现图像阶调与颜色的最基本单元,印刷品中所有连续调和半色调图像都是通过网点来表现的 (续表) 词语含义 数码打样指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为基础,在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好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彩色样稿的新型打样技术 拼版拼版是在印刷前,将各单独的页面拼接成符合印刷机大小、符合装订要求的一个较大的印版 电分电分即电子分色。在传统意义上,利用电子分色机将图像分为C、M、Y、K独立的四色,通常称为电分 像素像素是组成点阵图像的基本元素,也是点阵图像构成的最小单位,像素越多,图像呈

印刷术语大全

印刷术语大全 印前 1. 露白/漏白:印刷用纸多为白色,印刷或制版时,该连接的色不密合,露出白纸底色。 2. 打白:挂网时代的照相制版工艺。为补救上网图片深色位感光不足,可移开原稿闪光一次或放一张纸补点曝光,或直接使用flash 灯,闪动白光,以增加原稿的深位网,使影像柔化。 3. 爆肥:暴食当然会肥,菲林银粒感多了光也会扩大地盘。手工套版更在感光片加隔透明厚胶片中曝光加肥。 4. 补漏白:分色制版时有意使颜色交接位扩张爆肥,减少套印不准的影响。 5. 实地:指没有网点的色块面积,通常指满版。 6. 反白:文字或线条用阴纹印刷,露出的是纸白。 7. 撞网:调幅网分色工艺,网点角度分配出错,或每一网角距离小於25°,龟纹就开始明显。 8. 飞网:镜头制版的挂网工艺,正常曝光後取下挂网,补充短暂曝光增加反差。 9. 狗牙:狗的牙齿是凹凸交错的。图片像素不足,放大後边沿就出现狗牙状。 10. 玫花点:像花鹿般的网纹。差的叫席纹,更差的是龟纹。 11. 齐头: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准线。延伸到拼版、装订,指以版头位为基准。 12. 散尾:文字排版的一种。只求字距统一,不求行末文字齐整。 13. 蒙片:是手工分色时的遮掩片,可用菲林晒制或红胶片割制, 可作退地或修色之用。 14. 蓝版:不是RGB勺B(蓝色),而是CMYK的C(青)版。 印刷 1. 鬼影:来历不明勺印纹或暗影。多因旧型印刷机供墨不均引起。 2. 瓜打:活版印刷时代「黑手党」执字粒使用勺排版比字面较低勺定位铅粒。 3. 打斗:底面印刷车有自动翻纸装置,咬纸口印面,反咬纸尾印底,一气呵成。 4. 自反:指一种节约印版勺印刷方法。让纸张先印完一面乾後把纸左右反转及底面反转,称为底面自反版,而纸尾当牙口底面反转,称为牙口反版尾。是印版不变再印纸张背面勺工艺。 5. 飞墨:印刷机转速快而墨身稠度不够,离心力使墨液飞溅。 6. 墨线:在印版上画一条规线,使刚好印在纸张规位,可一目了然监控针位。 7. 浮污:印版亲水不力,变成亲油,当然起薄薄勺油污,问题多在水斗水勺酸?度不对。 8. 起炮:炮,滚筒俗称。橡皮滚筒离开压印滚筒勺动作。 9. 夹炮:太多纸张夹在压印滚筒和橡皮滚筒间,安全感应使印刷机停止转动。 10. 哪渣:不应印到纸张上勺墨污,问题也出在水墨平衡。 11. 打掣:印刷机停止转动,原因多为进纸不顺或双张进纸触发安全装置。 12. 针位:不是打针勺位置。印张勺挡规边位。纸张有长短,印刷套色及裁切需有针位?对齐。 13. 连晒:节约菲林勺连续晒版工艺。用套准十字移动曝光。 14. 过底:印刷事故勺术语。指墨层太厚实不及乾燥,污染了压在上面勺纸张背面。 15. 车头(上声):菲律宾称司机为车头。印刷勺车头不是机长,而是指印刷转速数。 16. 石数:石印时代对印刷数量勺称谓。纸张压印一次色称一石。 17. 二手:指印刷机勺副手,或称睇掣。 18. 打稿:通过打样机预先印刷一个正式印刷时勺样稿。 19. 飞达:印刷机送纸勺传送装置。 装订 1. 出血:印刷装订工艺要求页面的地色或图片,须跨出裁切线3mm称为出血。 2. 飞边:飞,裁切、去掉之意。飞边指切除出血边位,乃装订术语。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容量:一定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为环境容量,即一定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 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2、生物放大作用:在同一条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大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3、超城市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 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 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4、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5、二次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 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6、面源污染:指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造成污染的发生源。 7、水体自净作用:各类天然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 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8、光污染: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 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10nm-1mm的光辐射,即紫外 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9、排污交易:指环境管理部门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照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以在市 场买卖。 10、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具有普遍性和跨国性、现实和潜在影响大、强度大、作用时间长等特点的影 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存质量的重大环境问题。 二、填空题 1、环境破坏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2、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不断地通过(物质传递)、(能量传递)和 (信息传递),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自然整体。 3、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碳氢化合物)、(NOx)等。 4、CFCs的全称是(氟氯碳化合物),哈龙的全称是(含溴化合物)。 5、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由(排放源)、大气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组成,缺少其中一个环节就构不成

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doc

第一章环境问题 一、环境概述 1.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按其属性可以分为: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 (2)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 2.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 用的基本成分。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和社会环境因 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3.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它是岁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况的 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是更重要的原因。 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叫作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称为环境质量指数。根据 环境因素的不同,环境质量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二、环境问题概述 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 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 3.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相协调而引起的。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破坏 、 酸雨危害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 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露事故、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等。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内圆: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箭头代表的含义 ①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③代表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④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正面(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或者废弃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负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全 球 变 暖 原因 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乱砍滥伐 危害 (后果) 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世 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自然灾害增加,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决措施 ①开发和利用新能源②利用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植树造林④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⑤加强国际合作 臭氧 层破坏 原因 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能够显著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氟氯烃等 危害 (后果) 臭氧层的破坏,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 严重的危害 解决办法 ①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一、名词解释 环境 :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 环境容量 :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 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 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超城市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 超城市化” 。 水体自净作用 :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光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排污交易 :它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指标在市场上交易。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印刷常用名词解释大全

印刷常用的词汇表: ASTM E313-98 容差的公式是: 白度 = Y + (800) * (0.3101 - x) + (1700) * (0.3161 - y) 该计算公式的有效条件为C/2°、C/10°、D50/2°、D50/10°、D65/2°和D65/10°。 ASTM E313-98 白度 ASTM E313-98 容差的公式是: 白度 = Y + (800) * (0.3101 - x) + (1700) * (0.3161 - y) 该计算公式的有效条件为C/2°、C/10°、D50/2°、D50/10°、D65/2°和D65/10°。 ASTM E313-98 白度 ASTM E313-98 容差的公式是: 白度 = Y + (800) * (0.3101 - x) + (1700) * (0.3161 - y) 该计算公式的有效条件为C/2°、C/10°、D50/2°、D50/10°、D65/2°和D65/10°。 ASTM E313-98 白度 ASTM E313-98 容差的公式是: 白度 = Y + (800) * (0.3101 - x) + (1700) * (0.3161 - y) 该计算公式的有效条件为C/2°、C/10°、D50/2°、D50/10°、D65/2°和D65/10°。 ASTM E313-98 白度 ASTM E313-98 容差的公式是: 白度 = Y + (800) * (0.3101 - x) + (1700) * (0.3161 - y) 该计算公式的有效条件为C/2°、C/10°、D50/2°、D50/10°、D65/2°和D65/10°。 CIE 标准光源

环境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保护法》) 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3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提出对策和方案,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制度) 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环保监督机构的设置和其权限的划分。) 6.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是指为实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依据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制定的,调整某一类特征或者某一方面环境保护社会关系的,具有重大意义和起主要作用的法律规范的统称。 7.“三同时”制度:指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工厂建设和三废利用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个、同时投产) 8.征收排污费:是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环保部门向排污的个体、单位征收费用) 9.征收排污费制度:是指有关征收排污费的对象、范围、标准以及排污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和罚则等规定的总称。 10.限制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区域和位于特别保护区超标排污的污染源,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总称。 11.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所做的规定,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环境中有害物质或者因素的容许浓度所做的规定。 12.土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土地,包括:(1)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2)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3)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中国境内所有土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两者以外的未利用土地) 13.土地征收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推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 14.水污染:水污染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和其他活动,使污染物或者能量进入水环境,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体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15.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向环境排入有毒、有害物质和能量,使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特性改变,导致生活环境或者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者财产损害的现象。 16.环境标准强制性:是指律约束性的技术性法律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