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习题集

泌尿系统习题集
泌尿系统习题集

第4章

第1节

461. 下列哪项不是肾脏产生的活性物质:

A、肾素

B、降钙素

C、前列腺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1,25-二羟维生素

462. 产生肾性水肿的主要机理是:

A、球-管失衡和水钠潴留

B、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C、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

D、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E、血浆白蛋白减少

463. 下列因素中除哪项外均可引起少尿与无尿:

A、下尿路结石

B、心力衰竭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慢性肾盂肾炎

E、休克

464. 测定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最合适的检查方法是:

A、尿浓缩-稀释试验

B、电解质浓度

C、蛋白质的排泄

D、葡萄糖浓度

E、以上都不是

465. 关于管型尿错误的是:

A、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管型

B、红细胞管型提示血尿来自肾实质

C、白细胞管型常见于肾盂肾炎

D、管型尿不受尿流量、尿浓缩等因素的影响

E、蜡样管型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

第2节

466. 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不可缺乏的条件是:

A、血尿

B、蛋白尿

C、水肿

D、肾功能减退

E、管型尿

467.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A、双侧肾脏的肾小球

B、双侧肾脏的肾小管

C、双侧肾脏的间质

D、双侧肾脏的肾小管及肾小球同时受损

E、以上都不是

468. 慢性肾炎尿中常见的管型是:

A、透明管型

B、颗粒管型

C、白细胞管型

D、蜡样管型

E、以上都不是

469. 引起肾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盂肾炎

D、肾动脉硬化

E、肾病综合症

470. 能反映慢性肾炎已发生肾功能损害的是:

A、蛋白尿+++

B、尿红细胞增多

C、尿比重固定于1.010

D、尿中出现颗粒管型

E、尿中白细胞增多

471. 慢性肾炎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高血压

B、贫血

C、水钠潴留

D、心肌收缩力减弱

E、右心后负荷增加

472. 引起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B、醛固酮增多

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低蛋白血症球-管失衡

E、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473. 除外下列哪项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

A、高血压

B、蛋白尿

C、水肿

D、镜下血尿

E、镜下脓尿

474. 各型慢性肾炎均可出现:

A、严重高血压

B、显著水肿

C、大量蛋白尿

D、肉眼血尿

E、肾功能损害

475. 慢性肾炎出现那种情况提示有尿毒症早期征象:

A、黑朦

B、呼吸、脉搏增快

C、夜间不能平卧

D、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E、血压升高,抽搐昏迷

476. 慢性肾炎出现麻种情况提示有高血压脑病征象:

A、黑朦、抽搐

B、头痛

C、恶心

D、烦躁

E、尿少

477. 慢性肾炎患者除那一种药物外,均应慎重使用:

A、青霉素

B、链霉素

C、庆大霉素

D、卡那霉素

E、磺胺类药物

478.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是:

A、病原菌直接损害肾小球

B、皆由急性肾炎演变所致

C、先天性缺陷

D、与遗传有关

E、病原体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

479. 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

A、凡有水肿、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

B、应尽量避免受寒与感冒

C、不使用对肾有毒性的药物

D、进无盐与高蛋白饮食

E、密切观察血压及尿变化

480. 慢性肾小球肾炎选用哪种利尿剂是错误的:

A、双氢克尿塞

B、汞剂

C、氨苯喋啶

D、安体舒通

E、速尿

481.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不支持前者的是:

A、多发生于40岁以上

B、先有数年高血压后出现少量蛋白尿

C、持续性血尿少见

D、肾小管功能减退出现较晚且突出

E、肾功能损害程度与心、脑病变一致

482.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鉴别,不支持前者的是:

A、感染后数天至一周内发病

B、多有贫血

C、低蛋白血症

D、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E、治疗后病情减轻

483.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减退具有以下特点:

A、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正常的50%以上

B、血肌酐、尿素氮在正常范围

C、酚红排泄率下降

D、尿比重高

E、遇有应激状态肾功能急剧恶化

484. 有一位46岁男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近几天血尿明显,水肿加重,血压25.2/14kPa,根据患者病情如何制定休息原则:

A、劳逸结合

B、保证睡眠

C、适当休息

D、卧床休息

E、增加休息

485. 尿毒症患者的处理,错误的是:

A、严忌钠盐

B、控制蛋白质摄入

C、适当补钙

D、利尿

E、肌注苯丙酸诺龙

486. 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肾炎下列情况,但除外:

A、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

B、早期膜性肾炎

C、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D、中度系膜增殖性肾炎

E、慢性肾炎晚期已有肾功能不全

487. 慢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错误:

A、高度水肿

B、大量蛋白尿

C、低蛋白血症

D、高脂血症

E、尿路刺激症

488. 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有以下特点,但除外:

A、主要是由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所致

B、白蛋白降低

C、α2球蛋白增加

D、β球蛋白增加

E、γ球蛋白增加

489. 下列哪种疾病一般不会引起肾病综合症: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性紫癜

C、糖尿病

D、淋巴瘤

E、肾结石

490. 凡能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各种肾病中,哪一个预后较好:

A、膜性肾小球肾炎

B、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类淀粉样肾病

D、肾小球硬化

E、微小病变型肾病

35楼社区卫生

2006/8/20 15:16

491. 肾病性水肿产生的原因下列哪项错误: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水、钠潴留

E、高脂血症

492. 关于肾病综合征错误的是:

A、常因上呼吸道感染等起病

B、多以水肿为主要表现

C、可伴有少尿

D、多数血压增高

E、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493. 关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型错误的是:

A、无持续性高血压

B、离心尿红细胞每高倍视野小于10个

C、无持续性肾功能不全

D、尿蛋白高度选择

E、尿FDP增高

494. 关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I型错误的是:

A、常伴有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

B、肾病表现常不典型

C、尿FDP增高

D、蛋白尿为非选择性

E、病理上多属微小病变型肾病

495. 肾病综合征易发生感染的原因,错误的是:

A、低蛋白血症

B、营养不良

C、免疫球蛋白降低

D、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E、高度水肿

496. 关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错误的是:

A、水肿明显者应卧床休息

B、避免感染和劳累

C、利尿消肿宜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D、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E、避免使用减少肾血流的药物

497. 激素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错误的是:

A、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

B、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C、改善肾小球通透性

D、消除尿蛋白

E、降低高血压

498. 激素的用药原则错误的是:

A、剂量充足

B、维持时间长

C、减药缓慢

D、适用于各种感染

E、预防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499. 关于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错误的是:

A、适用于激素依赖或激素无效者

B、激素应停用

C、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

D、主要作用是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

E、激素可减轻此类药物的副作用

500. 肾病综合征与狼疮性肾炎的鉴别,不支持后者的是:

A、多发生于育龄妇女

B、多有发热、皮疹及多关节痛

C、血中可找到狼疮细胞

D、多以水肿为主要表现

E、抗核抗体阳性

501. 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血压患者,下列哪项错误:

A、限盐

B、利尿

C、使用降压药物

D、迅速降压

E、避免使用减少肾血流量的药物

502. 除下列哪种症状外,皆为两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症状:

A、高血压

B、发热

C、水肿

D、肉眼血尿

E、蛋白尿

503. 下列哪个检查结果不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

A、尿钙试验阳性

B、尿沉淀中有红细胞管型

C、蛋白尿

D、高血压

E、水肿

504. 凡肾小球性疾病必会出现:

A、尿蛋白及管型

B、水肿

C、高血压

D、尿量异常

E、以上都不是

505. 红细胞管型主要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D、慢性肾功能衰竭

E、以上都不是

506. 下列哪项一般不出现于肾小球肾炎患者:

A、蛋白尿

B、管型尿

C、浮肿

D、毒血症状

E、高血压

507. 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因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所致

B、常与水肿程度一致

C、多为中度血压增高

D、利尿后血压下降

E、血压增高较稳定,呈持续性

508. 急性肾小球肾炎饮食下列哪项错误:

A、富含维生素

B、急性期应限制钠盐摄入

C、高蛋白

D、水肿与少尿时引水量以不超过前一天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

E、高热量

509. 关于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错误的是:

A、较心力衰竭发病率低

B、常掩盖急性肾炎的其他表现

C、成人患者多见

D、重者发生抽搐及昏迷

E、眼底检查呈高血压眼底表现

510. 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下列哪项错误:

A、起病急,病程短

B、多于感染后1-3周起病

C、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多见

D、绝大多数病人以血尿为首起表现

E、大多预后良好

36楼社区卫生

2006/8/20 15:17

511. 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错误的是:

A、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

B、彻底治疗存在体内的感染灶,抗生素的使用在一个月以上

C、严格控制血压

D、发生肾衰时可采用透析疗法

E、一般不使用贮钾利尿剂

第4节

512. 确诊尿路感染的依据是:

A、蛋白尿、血尿

B、尿频,尿急,尿痛

C、尿中白细胞增多

D、尿菌落计数阳性

E、血尿

513. 下列哪项中段尿培养的菌落计数结果对诊断肾盂肾炎有价值:

A、<1万/ml

B、1万--4万/ml

C、5万--9万/ml

D、4万--6万/ml

E、>10万/ml

514. 肾盂肾炎正确的治疗是:

A、先治疗后留尿标本

B、有尿频、尿急者仍应多饮水

C、尿痛时可用APC

D、首选药为青霉素

E、临床症状消失后即停药

515. 治疗肾盂肾炎时,需酸化尿液增强药效的抗生素是:

A、链霉素

B、庆大霉素

C、呋喃坦啶

D、磺胺药

E、卡那霉素

516. 肾盂肾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血行感染

B、上行感染

C、淋巴道感染

D、直接感染

E、种植

517. 对肾盂肾炎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发热、腰痛

B、尿频、尿急、尿痛

C、肉眼血尿

D、尿中有脓细胞及白细胞管型

E、大量蛋白尿

518. 急性肾盂肾炎不应出现:

A、血象白细胞升高

B、脓尿

C、大量蛋白尿

D、血尿

E、管型尿

519. 慢性肾盂肾炎下列哪项表现是不符合的:

A、有轻度蛋白尿

B、可见白细胞管型

C、可有尿浓缩功能障碍

D、常见尿量减少

E、可见血尿

520. 亚硝酸盐还原试验正确的看法是:

A、尿路感染患者都会出现阳性反应

B、仅于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病人可出现阳性反应

C、多数假阳性,意义不大

D、仅于某些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病人出现阳性

E、不可作为耐细菌筛选试验

521. 肾盂肾炎患者碱化尿液时,随下列哪种抗生素物增强疗效的作用:

A、庆大霉素

B、链霉素

C、红霉素

D、四环素

E、卡那霉素

522. 慢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葡萄球菌

D、肠球菌

E、霉菌

523.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主要症状是:

A、血尿

B、脓尿

C、蛋白尿

D、尿频、尿急、尿痛

E、管型尿

524. 急性肾盂肾炎的抗菌疗程不宜少于:

A、10-14天

B、一月

C、二月

D、四月

E、一年

525.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治愈标准是:

A、主观症状消失加尿常规转阴

B、主观症状消失,加尿培养一次转阴

C、主观症状消失,连续两周,每周2次尿细菌检查均阴性,6周后复查一次仍阴性

D、主观症状消失加每月查尿常规及培养2-3次均阴性

E、主观症状消失

526. 慢性肾盂肾炎最严重的结果是:

A、肾周围脓肿

B、肾性高血压

C、尿毒症

D、血尿

E、高热

527. 下列哪项因素与肾盂肾炎发病无关:

A、妊娠

B、结肠炎

C、尿液中有盐类结晶

D、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E、便秘

528. 肾盂肾炎属于哪一种性质的疾病:

A、出血性疾病

B、过敏性疾病

C、感染炎症

D、浆液性炎症

E、特异性炎症

529. 急性肾盂肾炎的体征是:

A、轻度贫血貌

B、血压升高

C、轻度下肢水肿

D、肾区叩击痛阳性

E、视神经乳头水肿

530.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肾盂肾炎的用药原则是:

A、必须根据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药物

B、轻症一般使用一种抗菌素

C、重症联合用药

D、注意调节尿液酸碱度以增强抗菌药物效果

E、一般疗程10-14天

531. 静脉肾盂造影对下列哪种疾病有诊断价值:

A、肾病综合症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慢性肾盂肾炎

第5节

532. 与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所造成的表现无关的是:

A、恶心、呕吐

B、贫血

C、手足搐溺

D、心包摩擦音

E、皮肤瘙痒

533. 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肾性骨病,主要是由于: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甲状旁腺素的升高

C、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D、肾素分泌增多

E、维生素D分泌增多

534. 尿毒症心肌病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

A、高血压

B、贫血

C、免疫反应

D、代谢障碍

E、水钠潴留

535. 除下列哪项外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贫血的原因:

A、骨髓受抑制

B、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减少

C、红细胞寿命缩短

D、血清铁降低

E、出血倾向

536. 观察尿毒症患者病情变化,哪项对估计其肾功能损害程度有价值:A、呼气中有尿臭味

B、血压变化

C、尿量变化

D、贫血程度

E、体温升高

537. 下列除哪一疾病外均可同时出现不同程度贫血、继发感染、出血倾向三症状:

A、肝硬化失代偿期

B、尿毒症

C、肺原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

538.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尿毒症患者血钙下降的因素:

A、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肾脏生成1、25-二羟D3能力下降

C、大量利尿,尿钙排出明显减少

D、长期营养不良,蛋白结合钙减少

E、慢性酸中毒时骨骼钙盐缓冲作用

539. 尿毒症患者酸碱平衡紊乱常表现为: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540. 尿毒症患者的饮食给予:

A、主食最好采用优质蛋白质制品

B、多进含磷高的饮食

C、高热量、高生物效价的低蛋白饮食

D、尽量补充水、钠、钾

E、透析时宜给予低蛋白饮食

37楼社区卫生

2006/8/20 15:17

541. 尿毒症患者应用氢氧化铝的目的是:

A、保护消化道粘膜

B、中和过多胃酸

C、减少磷吸收

D、收敛止泻

E、增加钙排出

542. 尿毒症患者尿常规检查中,哪项最能反映肾功能状态:

A、尿蛋白定量

B、尿中红细胞计数

C、尿中白细胞计数

D、尿中管型数

E、尿比重低而固定

543. 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常出现的危急情况是:

A、头痛、呕吐

B、贫血、出血

C、呼吸困难

D、少尿、高血钾

E、高血压或低血压

544. 可诱发尿毒症的最常见的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感染

C、服用磺胺类药物

D、失水

E、代谢性酸中毒

545. 尿毒症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是:

A、厌食、呕吐

B、贫血、出血

C、心包炎

D、氨臭

E、代谢性酸中毒

546. 肾功能衰竭病人易引起药物中毒,下述哪种药物最可能出现毒性反应:

A、速尿

B、心得安

C、地高辛

D、丙酸睾丸酮

E、碳酸氢钠

547. 肾功能损害时禁用:

A、复方新诺明

B、青霉素

C、红霉素

D、氯霉素

E、速尿

548. 尿毒症病人出现手足搐搦,最易发生于:

A、大量应用利尿剂时

B、补液过程中

C、尿毒症病情加重时

D、补液过程中

E、少尿时

549. 尿毒症病人出现手足搐搦时,最好的措施:

A、使用安定

B、使用氯丙嗪

C、使用苯妥英钠

D、使用葡萄糖酸钙

E、补碱

550. 使用利尿剂的尿毒症患者要防止发生:

A、高钾、高钠

B、低钾、低钠

C、低钾、高钙

D、高钠、低钙

E、高钾、低磷

551. 尿毒症引起低血钾的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A、软弱无力及全身麻木

B、幻觉

C、呼吸困难

D、肠梗阻

E、嗜睡

552. 尿毒症患者出现高血钾7mmol/L左右时,可突然出现:

A、呼吸困难

B、心跳骤停

C、休克

D、昏迷

E、四肢无力

553. 一般尿毒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高钙低磷血症

B、血浆球蛋白减少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易发生低钠

E、血钾均增高

554. 尿毒症出现高血钾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应用利尿剂

B、静脉注射钙剂

C、血液透析

D、静脉输入碳酸氢钠

E、注射安定

555. 诱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上消化道大出血

B、心源性休克

C、急性胃肠炎

D、感染性休克

E、严格限制蛋白摄入

556. 慢性肾功能衰竭,下列哪一项是不妥当的:

A、均是慢性肾炎所引起的

B、是肾脏排泄与调节功能失调

C、出现氮质代谢产物潴留

D、有电解质紊乱

E、有酸碱平衡失调

557. 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患者,具备下列哪项即可诊断为尿毒症:

A、贫血

B、肌酐清除率下降至50%

C、酚红排泄率明显降低

D、夜尿增多

E、酸中度

558. 尿毒症病人治疗时,下列哪项不利于减轻氮质血症:

A、增加蛋白质合成

B、促进氮质排泄

C、给高糖饮食保证足够热量

D、高蛋白饮食

E、以上均不是

559. 尿毒症的饮食中哪项是正确的:

A、一律忌盐

B、一律补钾

C、一律限水

D、尿多时适当补钾

E、不必限制补充钾、钠、氯

560. 尿毒症患者,最早、最突出的表现是:

A、贫血

B、呼吸系统症状

C、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D、消化道症状

E、循环系统症状

561. 下列表现中,能提示尿毒症病情危重的是:

A、左室肥大

B、血压升高

C、心律失常

D、心包摩擦应

E、心电图有心肌劳损征象

参考答案:

461.B 462.A 463.D 464.A 465.D 466.B 467.A 468.B 469.B 470.C 471.E 47

2.E 47

3.E 47

4.E 47

5.D 47

6.A 47

7.A 47

8.E 47

9.D 480.B 481.D 482.D 483.

D 484.D 485.A 486.

E 487.E 488.E 489.E 490.E 491.E 492.D 493.E 494.E 495.E 496.D

497.E 498.D 499.B 500.D 501.D 502.B 503.A 504.A 505.A 506.D 507.E 508.C 509.C 510.D 511.B 512.D 513.E 514.B 515.C 516.B 517.D 518.C 51 9.D 520.B

521.D 522.A 523.D 524.A 525.C 526.C 527.C 528.C 529.D 530.A 531.E 53 2.C

533.B 534.C 535.D 536.C 537.C 538.C 539.C 540. 541.C 542.E 543.D 544. B

545.D 546.D 547.A 548.D 549.D 550.B 551.A 552.B 553.D 554.C 555.E 5 56.A

557.E 558.D 559.D 560.D 561.D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肾的生理功能】 肾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激素和非血管活性激素。前者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族、激肽类系统等。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一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疾病的评估】 一、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 1.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1g/d。 2.肾小球性蛋白尿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管间质病变或各种重金属中毒时,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缺陷,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包括β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 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尿蛋白电泳将显示分离的蛋白峰。 第二章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常因β一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 【病理】病变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l0天左右)起病,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 一、尿异常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的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20%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二、水肿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三、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四、肾功能异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五、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一、治疗感染灶以往主张病初注射青霉素l0~14天(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 三、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 第二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3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①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②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③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此型中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呈阳性。 【病理】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以广泛(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占据肾小球囊腔50%以上)为主要特征,病变早期为细胞新月体,后期为纤维新月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我国以Ⅱ型多见,Ⅰ型好发于青、中年,Ⅱ型及Ⅲ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 患者可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多较急,病情急骤进展。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蛋白尿、尿少、浮肿、高血压),多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成尿毒症,为其临床特征。 【治疗】 一、强化疗法 (一)强化血浆置换疗法主要适用于I型。 (二)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为强化治疗之一。该疗法主要适用于Ⅱ、Ⅲ型,I型疗效较差。 二、透析治疗。 第三章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引起原发性NS的肾小球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NS的80%~90%。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较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好发于青壮年。

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题 1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 A .化脓性炎 B .以出血为主的炎 C .以变质为主的炎 D .以渗出为主的炎 E .以增生为主的炎 2 .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 A .感染直接损伤 B .过敏反应 C .体液免疫反应 D .自身免疫反应 E .细胞免疫反应 3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又称 A .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C .膜性肾小球肾炎 D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 .肾小球肾炎中免疫荧光阳性物质主要是 A .抗原、补体 B .抗原C.抗体 D .细菌、抗体、补体E.抗体、补体

5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内皮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B .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 C .系膜硬化 D .肾小管内脂质沉积 E .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6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A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 B .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 C .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D .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E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7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A .毛细血管基膜呈梳齿状改变 B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大量增生 C .系膜区增宽,常有嗜酸粒细胞浸润 D .银染色见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E .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在基膜致密层内 8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B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 C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滤过率降低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 E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通透性增加 9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 A .高脂血症 B .严重水肿 C .低蛋白血症 D .大量蛋白尿E.以上都是 10 .光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均匀增厚、而无明显炎反应,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A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脂性肾病 11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原因是 A .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B .全身小动脉痉挛 C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D .肾小管坏死 E .肾小动脉透明变性 12 .脂性肾病的病变特点是

泌尿系统案例分析知识讲解

泌尿系统案例分析

泌尿系统案例分析 右输尿管结石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 55 岁,右侧腰痛伴血尿3 个月3 个月前,右侧腰部胀痛,持续性,活动后出现血尿并伴轻度尿急、尿频、尿痛。去医院就诊,反复化验尿中有较多红细胞、白细胞,给予抗炎治疗。1 月前B 超发现右肾积水,来我院就诊,腹平片未见异常。静脉尿路造影( IVP )右肾中度积水,各肾盏成囊状扩张,输尿管显影,左肾正常。发病以来,食欲及大便正常。近2 年来有时双足趾红肿痛,疑有" 痛风" ,未作进一步检查。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吸烟30 余年, 1 包/ 日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双肾未及,右肾区压痛( + ),叩痛( + )。右输尿管走行区平脐水平,有深压痛。化验:血常规正常,尿pH5.0 ,尿蛋白( + ),RBC30-50/ 高倍, WBC2-4/ 高倍,血肌肝141umol/L ,尿素8.76mmol/L ,尿酸596mmol/L (正常90-360mmol/L ),肝功能正常,电解质无异常。24hr 尿酸定量1260mg (正常<750 )。B 超:右肾盂扩张,皮质厚度变薄,未见结石影,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内径1.2-1.5cm. 左肾未见明显异常。膀胱镜检查正常。右逆行造影,插管至第5 腰椎水平受阻,注入造影剂在受阻水平有一 2.6cm× 1.5cm 大小充盈缺损,上段输尿管显著扩张。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8 分) (一)诊断 1. 右输尿管结石(尿酸结石) 2. 右肾积水,肾功能轻度受损 (二)诊断依据 1. 右侧腰痛,活动后血尿,既往疑有"痛风" 病史 2. 右肾区压、叩痛,右输尿管走行区有深压痛 3. B 超及IVP 所见:右肾积水,右输尿管充盈缺损,上段输尿管扩张 4. 血尿酸及尿尿酸均增高,尿pH 5.0. 二、鉴别诊断( 5 分) 1. 输尿管肿瘤 2. 阑尾炎 3. 尿路感染 三、进一步检查( 4 分) 1.CT 检查 2. 输尿管镜检查 四、治疗原则( 3 分) 1. 碎石治疗或输尿管切开取石 2. 术后积极采取预防结石复发的措施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泌尿系统实验报告doc

泌尿系统实验报告 篇一:泌尿外科见习报告 泌尿外科见习小结 自----/--/--至----/--/--这段期间我完成了第2个轮转科室——泌尿外科,一个教会 了我很多知识的科室,一个值得我怀念的科室。转眼间来到泌尿外科已有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掌握了泌尿外科的常见 疾病如: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阴囊肿大等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初 步诊断及简单处理,参与与观看泌尿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如:经尿道碎石取石术、经尿 道前列腺电切术、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腹腔镜下经腹腔肾囊肿去顶术、耻骨上膀胱切开取 石术、耻骨上膀胱造瘘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镜下膀胱肿物切除术、膀胱穿刺术、包皮 环切术、尿道肉阜切除术、尿道扩张术、包皮嵌顿复位术、睾丸切除术、精索静脉曲张高位 结扎术、腹膜后精索静脉结扎术、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超声定位下经皮肾囊肿穿刺术、隐睾 牵引固定术、鞘膜积液手术及其术后基本抗炎防止感染的基本用药。时掌握了导尿术、膀胱

灌注、更换输尿管导管、更换膀胱造瘘管对泌尿外科手术的基本流程也基本熟悉;对于科室 的电子系统包括书写病志、开医嘱,处方及检验单的书写已经掌握;在外科技能中严格按照 无菌操作观念进行操作,包括伤口换药,伤口拆线,伤口引流管拔出,还有手术室的洗手、 穿衣、带手套及常规消毒铺巾等,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外科技能操作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和提高。能做到每天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对于负责病人能够做到热情关心,熟悉病程,了解其整体情况。对于病人反应的问题,自己能处 理的可以先处理,或者及时向带教医生汇报。我会继续努力,积极主动承担任务,抓住锻炼 机会,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争取在下一个科室学习可以得到更大、更多的收获。篇二:泌尿 外科月实习报告月实习报告 5月份我在泌尿外科科室实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掌握了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如: 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症、阴囊肿大、腹股沟疝等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初步诊断及 简单处理,了解了泌尿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如: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经尿道碎石取石术、

泌尿系统护理测试题

肾内科、血透室2016年终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计80分) 1、多尿就是指24小时的尿量超过 A、400ml B、1000ml C、1500ml D、2000ml E、2500ml 2、下列哪项检查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A、酚红排泄试验 B、尿液常规检查 C、尿浓缩稀释试验 D、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 E、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检查 3、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双肾血流量约为 A、500ml/分 B、800ml/分 C、1000ml/分 D、1100ml/分 E、1500ml/分 4、急性肾小球肾炎持续较久的临床表现就是 A、水肿 B、高血压 C、肉眼血尿 D、镜下血尿 E、恶心、呕吐 5、患者,男,23岁。因肾病综合征住院。医嘱服用泼尼松,护士对其进行用药指导不恰当的就是 A、可全天量一次服用 B、病情好转后即可停药 C、需维持8~12周 D、可两天量隔天1次顿服 E、宜在饭前服用 6、患者,女,45岁,患肾病综合征,经噻嗪类利尿药物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多,水肿明显减轻。病情观察中应特别注意就是否出现 A、低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镁血症 D、高钙血症 E、高钠血症 7、患者,男,46岁,患尿毒症2年。血常规示RBC2、35×1012/L,Hb70g/L。导致该患者贫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 A、出血 B、低蛋白 C、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D、缺铁 E、叶酸缺乏 8、患者,女性,65岁,诊断为尿毒症,精神不振,下腹无胀满,24小时尿量为80ml。护士判断该患者的排尿情况属于 A、蛋白尿 B、无尿 C、少尿 D、尿量偏多 E、尿量偏少 9、患者,尿毒症。血肌酐明显增高,近一周来夜尿量增多,晨起时恶心、呕吐。为减轻晨间呕吐,最有效的护理措施就是 A、加强晨间口腔护理 B、饮食少量多餐 C、避免刺激性食物 D、减少晚餐进食量 E、睡前饮水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题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______,学龄前儿童少于______,婴幼儿少于______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______为无尿。 2.参照WHO标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分型分为4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提示______,尿β2微球蛋白升高提示______。 4.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包括____、____、____。 5.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是_______,电镜下可见______。 6.急性肾炎主要症状有______、______、______。 7.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重症病例可有______、______、______。 8.急性肾炎ASO一般________恢复,C3_______恢复。 9.急性肾炎高血压脑病时应立即用______或______。 10.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科以最______多见。 11.肾病综合征患儿高脂血症的主要危害是增加_______的发病率,引起______、______和______。 12.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肾病综合征根据足量皮质激素治疗8周时的效应分型为______、______、______。14.肾病综合征激素疗法,总疗程______为中程疗法,________为长程疗法。 15.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降低蛋白尿有预防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16.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症。 17.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 18.单纯性血尿可能的病理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肾小管______或远端肾小管_______引起的临床综合征。20.尿镜检除红细胞外,发现有红细胞管型时多考虑______血尿,血尿伴有大量盐类结晶多为______。 21.单纯性血尿临床表现有两种:______,______。 22.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频繁复发有关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词解释 1.肾外症状性肾炎; 2.胡桃夹现象; 3.薄基底膜肾病; 4.大量蛋白尿; 5.单纯性血尿; 6.APSGN; 7.镜下血尿; 8.无尿; 9.激素依赖; 10.激素耐药; 11.VUR。 (三)选择题 【A型题】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学生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 病例1 张××,女性,26岁。 主诉:反复性尿频、尿急、尿痛1个月。 现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耻骨弓上不适,无发热、腰痛、肉眼血尿,于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尿白细胞高,镜下血尿,诊为“尿路感染”,服用抗菌素(氧氟沙星,0.4g/d)5天后上述症状好转。5天前患者不明原因再次出现尿频、排尿不适。为系统治疗入我院。病程中无浮肿及少尿。 既往史:无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Bp 120/70mmHg。眼睑无水肿。咽部无红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2次/分、肾区无叩击痛,脊肋角及输尿管点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2+,WBC 30~40个/HP,细菌计数167个/HP;血常规及便常规正常。 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 有镜下血尿,尿白细胞高,病情反复 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 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 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肾功能 双肾彩超 问题3下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确诊。 问题4本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急性肾盂肾炎 膀胱肿瘤、肾肿瘤 泌尿系结核 尿道综合征 问题5留尿培养标本有哪些要求? 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 问题6本例内科治疗措施有哪些? ①一般治疗充分休息,鼓励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促进细菌及炎性渗出物从尿液中排出。 ②抗感染治疗

病例2 肉眼血尿、水肿、乏力董××,女性,57岁。 主诉:发现肉眼血尿29年,间断水肿10余年,乏力2个月。 现病史:缘于29年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为全程肉眼血尿,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寒战,最高体温39℃,就诊于“九台镇医院”,化验尿蛋白2+、红细胞及白细胞高,诊断为“肾炎”,予以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仍尿蛋白2+,此后多次复查尿蛋白2+,有时潜血阳性。10多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间断用中药治疗。20个月前下肢水肿加重,并出现眼睑水肿,就诊于“汽车厂职工医院”,测血压 170/100mmHg,化验尿蛋白2+、血肌酐超过200μmol/L,予以降压、排毒、对症治疗1个月,病情好转,复查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2个月前开始出现乏力,有时恶心,复查血肌酐860μmol/L,为系统治疗入院。病程中有皮肤瘙痒,偶有头晕。 既往史: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T 36.7℃,P 60次/分,R16次/分,Bp 190/100mmHg。中度贫血貌,眼睑无水肿,双肺未闻及干湿音,心率60次/分,律整,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各输尿管点无压痛,双肾区叩痛阳性,双下肢轻度可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0×109/L、RBC 2.56×1012/L、HGB 83g/L、PLT 177.0×109/L;尿常规PRO 3+、BLD 2+、LEU 1+、WBC 65.7/HPF、EC 28/HPF、BACT 1402.4/HPF;肾功能CRE 860μmol/L、BUN 25.1mmol/L、UA 680.6μmol/L、CO2CP 15.5mmol/L;血钙2.08mmol/L。 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病程长、血肌酐高、有贫血、高磷、低钙等慢性肾衰表现。 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 高血压病史,药物过敏史 胸片心电图肾彩超肝功能 问题3结合该患者病史特点,临床诊断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其诊断依据是什么?原发病诊断及依据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病程长、血肌酐高、有贫血、高磷、低钙等慢性肾衰表现复查血肌酐860μmol/L 问题4慢性肾衰的分期如何? 问题5肾性贫血的原因应考虑哪些?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或产生相对不足 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红细胞寿命缩短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七)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 A.﹤400ml B.﹥2500ml C.夜尿持续﹥750ml D.1000~2000ml 2.肾性水肿一般先发生部位 A.双下肢B.胸腔积液C.腹水D.眼睑及面部 3.下列哪种情况可诊断为镜下血尿 A.新鲜尿离心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2个 B.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2万 C.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5万 D.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50万 4.急性肾炎临床首发症状多为 A.少尿、无尿B.高血压C.心力衰竭(全心衰) D.水肿、血尿 5.急性肾炎治疗原则为 A.以休息、低盐饮食及对症治疗为主 B.以使用激素治疗为主 C.使用细胞毒药物为主 D.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减退及改善症状为主 6.慢性肾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常为 A.﹤1g/d B.﹥150mg/d C.﹤2g/d D.1~3g/d 7.慢性肾炎患者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治疗目的是 A.减轻肾性水肿B.控制高血压C.预防低钾血症 D.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 8.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形成的原因,哪项不妥 A.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致大量蛋白尿 B.血浆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形成低白蛋白血症,进食脂肪过多致血脂增高C.肝脏代偿合成蛋白质时,脂蛋白合成增加 D.低蛋白血症及部分病人加之水潴留引起水肿 9.下列哪项是原发肾病综合征主要并发症 A.血栓及栓塞B.动脉粥样硬化C.肾功能不全D.感染10.原发肾病综合征常可自发形成血栓原因是 A.血小板增多B.血管内皮易受损C.组织因子易释放 D.血液多高凝状态 11.急性肾衰病因分类中那项是最常见类型 A.肾小球疾病B.肾血管性疾病C.尿路梗阻 D.急性肾小管坏死 12.急性肾衰少尿或无尿期易引起高血钾症,其危害是 A.全身水肿B.体重增加C.高血压 D.抑制心肌细胞易致严重心率失常 13.急性肾衰预防高血钾具体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避免食用含钾多食品如蘑菇、榨菜

病例6—泌尿系统电子教案

病例6—泌尿系统

病例6——泌尿系统 病例一 患者,女,45岁。因“间断性眼睑浮肿5年,血压持续性增高2年,多尿、夜尿1+年,尿量明显减少伴呕吐5天”入院。自述10岁时曾患过“肾炎”,经住院治疗痊愈。体格检查:血压25.6/18.0kPa(192/135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尿比重1.008,蛋白(+++),颗粒管型(+),脓细胞(-)。血非蛋白氮(NPN)214mmol/L。入院后经抢救治疗,于第5天出现嗜睡及心包摩擦音,第7天出现昏迷,第8天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左肾重37g,右肾重34g;两肾体积明显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但无瘢痕;切面见肾实质变薄,皮髓分界不清,肾盂粘膜稍增厚但不粗糙。镜下见多数肾小球萎缩、纤维化、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残留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大;间质小动脉壁硬化,管腔狭小。心重450g,心包脏壁层粗糙,有少数纤维蛋白附着,并有少量出血点,左室壁增厚,左右心室稍扩张。脑重1600g,脑回增宽,脑沟变浅。 请讨论: 1.请作出本例病理诊断。 2.结合病理解剖所见解释临床表现。 3.请讨论本例死因。 病例二 患儿,男性,6岁。因眼睑浮肿、尿少3天入院。3周前曾发生急性扁桃体炎,经治疗好转。查体:眼睑浮肿,咽部发红,双下肢浮肿,血压: 17.6/12.3KPa。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尿蛋白(++)。血生化:尿素氮11.2mmol/L、肌酐 192umol/L,均高于正常。B超检查示:双肾对称性增大。 请分析: 1.该儿童身患何病? 2.试写出诊断依据。 3.如作病理检查,光镜下可发现哪些病变? 病例三 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18年,夜尿增多10年,阵发性腰痛伴间隙性眼睑浮 肿5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血压:21.9/13.8KPa,心界扩大,第一心音高亢,双肾区叩痛。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尿蛋白(++)、尿比重:

尿尿路感染病历范本

*******院病历记录 (首 1 页) 住院号() 姓名:**** 出生地址:湖南长沙 性别:男民族:汉 年龄:27岁职业:无 婚姻:已婚住址:****** 入院日期:2012-4-2 联系电话:****** 记录日期:2012-4-2 病史申述者:患者本人 主诉:突发左腰部剧痛3天,加重伴畏寒1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3天谴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腰部疼痛,呈撕裂样剧痛,持续十数分钟后稍缓解,转为持续性隐痛,伴呕吐2次,均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无里急后重,遂往当地诊所就诊,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左肾结石”,予以留观输液(具体用药不详)后,疼痛稍有好转后自行回家。昨日起患者觉左侧腰部疼痛加重,继起左下腹疼痛,伴畏寒发热,持续约1小时后自行出汗缓解,为求系统治疗遂来我院就诊,由门诊收住院治疗。自起病以来,患者无无恶心、呕吐,精神、 食欲、睡眠欠佳,大便尚可。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重大精神创伤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未到过外地久居。未到过疫区,否认疫水、放射物、毒物、血吸虫接触史。平时生活起居规律,家庭条件可。无不良嗜好。 婚育史:24岁结婚,生育1子,爱人及小孩均体健。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特殊病史及遗传性疾病可询。

体格检查 T 38℃P 55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 神志清楚,检查合作,发育正常,营养尚可,精神状态一般,自动体位。老年貌,全身皮肤粘膜无浮肿无黄染,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全身皮肤干燥。头颅五 官形态大小正常无畸形,颜面、眼睑无浮肿, 病历记录(2)页码: 2 病室: 1 姓名:***** 性别:男年龄:27岁病床:12 眼球运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及鼻腔无流脓,乳 突区无压痛,无鼻翼煽动,唇红,咽不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分布。颈软无抵抗,无叩击痛,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部略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呼吸自如,双侧呼吸运动度对称,语颤双侧对称,双侧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约0.5cm,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55次/分,心音可,律尚齐,无杂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左输尿管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左肾区叩痛明显,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脊柱无畸形,腰椎无压痛及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四肢无畸形,运动正常,关节活动不受限,双下肢不肿。各生理反射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均阴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9.8×10^9/L,N0.8 L0.2 腹部B超:左肾轻度积水,左输尿管上段扩张。 入院诊断: 1.左输尿管结石并感染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学生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 病例1 张XX,女性,26岁。 主诉:反复性尿频、尿急、尿痛1个月。 现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耻骨弓上不适,无发热、腰痛、肉眼血尿,于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尿白细胞高,镜下血尿,诊为尿路感染”,服用抗菌素(氧氟沙星,0.4g/d)5天后上述症状好转。5天前患者不明原因再次出现尿频、排尿不适。为系统治疗入我院。 病程中无浮肿及少尿。 既往史:无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Bp 120/70mmHg 。眼睑无水肿。咽部无红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2次/分、肾区无叩击痛,脊肋角及输尿管点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2+ , WBC 30?40个/HP,细菌计数167个/HP ;血常规及便常规正常。 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 有镜下血尿,尿白细胞高,病情反复 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 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 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肾功能 双肾彩超 问题3下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确诊。 问题4本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急性肾盂肾炎 膀胱肿瘤、肾肿瘤 泌尿系结核 尿道综合征 问题5留尿培养标本有哪些要求? 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 问题6本例内科治疗措施有哪些? ①一般治疗充分休息,鼓励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促进细菌及炎性渗出物从尿液中排出。 ①抗感染治疗 病例2 肉眼血尿、水肿、乏力董XX,女性,57岁。 主诉:发现肉眼血尿29年,间断水肿10余年,乏力2个月。

尿路感染病历模板

患者王英,女性,18岁,汉族,未婚,主因: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部疼痛10天。于2016/11/01 18:56以“下尿路感染”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 1.病史:患者自述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伴下腹部酸胀痛,无发热,每次尿量不多,尿时呈烧灼感,肉眼血尿,呈洗肉样,当时到我院门诊行尿常规检查:WBC+2,PRO+2,给予头孢类抗炎药物治疗10天,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今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仍觉下腹部胀痛、尿频、尿急、尿痛,无咳嗽、咳痰、发热、以"下尿路感染"收住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慌,无咳嗽、咳痰,无腹泻,饮食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 2.查体:T:36.4℃ P:80次/分 R:20次/分 BP:120/7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意识清楚,痛苦病容,步入病房,主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苍白、出血斑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形状正常,无畸形,头发分布均匀,头部活动自如。五官端正,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出血及黄染,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耳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正常。鼻外观正常,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无紫绀、疱疹、皲裂、溃疡及色素沉着,牙龈无红肿、溢脓、出血、溃疡,咽部充血水肿,无异常分泌物,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舌型未见明显异常,舌面无异常,舌运动无震颤、偏斜。未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如常,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范围正常,心尖区无抬举样搏动,无压痛,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形,外周血管无异常。腹部形态正常,下腹部略压痛,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水征阴性,双肾区及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叩击痛。全腹肠鸣音正常,3-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肛门直肠未查,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发育正常无畸形,双下肢活动无受限,无红、肿、热、痛。四肢无畸形、水肿、肌肉萎缩。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专科情况:T:36.4℃ P:80次/分 R:20次/分 BP:120/75mmHg,腹部形态正常,下腹部略压痛,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水征阴性,双肾区及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 (1)阐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2.能力: 通过观察、解剖肾脏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泌尿系统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泌尿系统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多种代谢废物。至于如何形成尿液,形成尿液的器官有什么特点,这是本节教学内容要解决的问题。第1课时重点要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会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老师需帮助学生从肾脏的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结构逐步认识、理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结合学过的血液循环的作用,分析肾脏的血流特点,从而也为下节课尿的形成打好基础。 〖设计思路〗 知识回顾,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学生观察解剖实验建立感性认识,了解肾脏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课件展示肾脏微观结构,结合模型,使学生了解肾脏的微观结构→录像播放肾脏内的血液流动特点,使学生了解血液流动途径,为下节课打好基础→师生共同总结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上节课学生对尿液成分的测定,设疑:尿的形成与排出需要人体内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导入课题:“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关于肾脏的外形和结构的学习: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也是泌尿系统的最重要器官。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的结构,先组织学生对肾脏外形的观察(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肾脏与输尿管的关系以及与肾脏相连的肾动脉、肾静脉)。然后组织学生解剖肾脏,观察内部结构(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3.关于对肾脏内部微观结构的学习: 教师先出示多媒体教学课件(肾脏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将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相结合,了解肾单位的组成,利用模型进一步掌握肾小体的结构。最后让学生总结肾单位的结构。另外,通过录像教学,让学生熟悉肾脏中血管的分布特点和血液流经过程,为下一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作好知识储备。 4.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的解剖实验、课件展示和录像播放,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肾脏的形态结构有了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飞跃,获得理性知识,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使学生获得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5.练习、反馈、矫正:

泌尿系统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泌尿系统实验报告 篇一:“观察与思考”泌尿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单-何武“观察与思考”实验报告单 篇二:血常规实验报告 五常规报告单分析 一、相关项目 1.rbc、hb、mcv(平均红细胞体积)、hct(红细胞压积)、mch(平均rbc血红蛋白含量)、 mchc(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rdw(rbc体积分布宽度); 2.wbc、dc(ly、mo、gr)绝对值; 3.plt、pct(血小板比积)、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二、各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 1.rbc及hb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数及hb量高于参考值上限。一般经多次检 查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60g/l,女性rbc>5.5×1012/l,hb>150g/l

时认为增多。可分为相对增多和绝对增多。①相对增多,是因血浆容量减少,血浆中水分丢 失,血液浓缩使rbc容量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②绝 对增多,临床上称为rbc增多症,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者即真红。 2.rbc及hb减少: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数、hb 量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参考 值,通常称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人男性hb 认为是贫血。临床上还根据hb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hb 90-60g/l;重度:hb:60-30g/l;极重度:hb 减少:婴儿从出生3个月起-15岁以前的儿童;妊娠中、后期孕妇血浆容量增加,使血液稀 释,;老年人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低,均可导致rbc、hb减少,统称生理性 贫血。②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3.参考值(※)成人男 成人女 新生儿 4.血细胞压积(hct) hct可反映rbc的增多或减少,但受血浆容量的影响,同时也受rbc体积大小的影响。参考值:男:0.4-0.5l/l;

泌尿系统疾病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教学大纲要求 1、肾小球肾炎:熟悉发病机理,掌握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掌握各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肾盂肾炎:熟悉病因、发病机理,掌握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肾细胞癌:掌握病理变化及转移途径。 4、肾母细胞瘤:了解好发年龄及部位,掌握病理变化,熟悉临床病理联系及扩散。 5、膀胱癌:了解病因,掌握移行细胞癌的形态特点。 二、理论内容提要 (一)肾小球肾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大多数肾小球肾炎由免疫因素引起,主要机制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 (1)引起肾小球肾炎的抗原: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2)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引起肾炎: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3)引起肾小球肾炎的介质:细胞和大分子可溶性生物性物质、补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肾小球内固有的细胞(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素及其产物等。介质的来源:可来自血浆或细胞。介质的作用:参与肾小球的损伤过程。 2、基本病理变化 (1)肾小球细胞增多,包括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增生和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2)基底膜增厚,包括基底膜本身的增厚,也可由内皮下、上皮下或 基底 膜本身的蛋白性物质的沉积引起。 (3)炎性渗出和坏死,肾小球内出现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和纤维素渗出,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等。 (4)玻璃样变和硬化,肾小球内出现均质的嗜酸性物质堆积,严重时可导致毛细血管袢塌陷,管腔闭塞,发生硬化。 (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变性,管腔内形成管型, 肾间质充血、水肿等。 3、临床表现 (1)急性肾炎综合症——起病急,明显的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和水肿,高血压,重症可有氮质血症或肾功能不全。 (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在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等尿改变后,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3)肾病综合症——○1大量蛋白尿,≥3.5g/每天;○2全身性水肿;○3低蛋白血症,每升血浆白蛋白含量﹤30g;○4高脂血症和脂尿。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学生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学生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 病例1 张××,女性,26岁。 主诉:反复性尿频、尿急、尿痛1个月。 现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耻骨弓上不适,无发热、腰痛、肉眼血尿,于当地医院就诊,化验尿白细胞高,镜下血尿,诊为“尿路感染”,服用抗菌素(氧氟沙星,0.4g/d)5天后上述症状好转。5天前患者不明原因再次出现尿频、排尿不适。为系统治疗入我院。病程中无浮肿及少尿。 既往史:无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Bp 120/70mmHg。眼睑无水肿。咽部无红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2次/分、肾区无叩击痛,脊肋角及输尿管点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2+,WBC 30~40个/HP,细菌计数167个/HP;血常规及便常规正常。 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 有镜下血尿,尿白细胞高,病情反复 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 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 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肾功能 双肾彩超 问题3下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确诊。 问题4本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急性肾盂肾炎 膀胱肿瘤、肾肿瘤 泌尿系结核 尿道综合征 问题5留尿培养标本有哪些要求? 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 问题6本例内科治疗措施有哪些?

①一般治疗充分休息,鼓励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促进细菌及炎性渗出物从尿液中排出。 ②抗感染治疗 病例2 肉眼血尿、水肿、乏力董××,女性,57岁。 主诉:发现肉眼血尿29年,间断水肿10余年,乏力2个月。 现病史:缘于29年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为全程肉眼血尿,伴有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寒战,最高体温39℃,就诊于“九台镇医院”,化验尿蛋白2+、红细胞及白细胞高,诊断为“肾炎”,予以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仍尿蛋白2+,此后多次复查尿蛋白2+,有时潜血阳性。10多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间断用中药治疗。20个月前下肢水肿加重,并出现眼睑水肿,就诊于“汽车厂职工医院”,测血压 170/100mmHg,化验尿蛋白2+、血肌酐超过200μmol/L,予以降压、排毒、对症治疗1个月,病情好转,复查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2个月前开始出现乏力,有时恶心,复查血肌酐860μmol/L,为系统治疗入院。病程中有皮肤瘙痒,偶有头晕。 既往史: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T 36.7℃,P 60次/分,R16次/分,Bp 190/100mmHg。中度贫血貌,眼睑无水肿,双肺未闻及干湿音,心率60次/分,律整,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各输尿管点无压痛,双肾区叩痛阳性,双下肢轻度可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0×109/L、RBC 2.56×1012/L、HGB 83g/L、PLT 177.0×109/L;尿常规PRO 3+、BLD 2+、LEU 1+、WBC 65.7/HPF、EC 28/HPF、BACT CP 1402.4/HPF;肾功能CRE 860μmol/L、BUN 25.1mmol/L、UA 680.6μmol/L、CO 2 15.5mmol/L;血钙2.08mmol/L。 问题1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病程长、血肌酐高、有贫血、高磷、低钙等慢性肾衰表现。 问题2为明确诊断应追问哪些病史做哪些辅助检查: 高血压病史,药物过敏史 胸片心电图肾彩超肝功能 问题3结合该患者病史特点,临床诊断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其诊断依据是什么原发病诊断及依据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病程长、血肌酐高、有贫血、高磷、低钙等慢性肾衰表现复查血肌酐860μmol/L 问题4慢性肾衰的分期如何? 问题5肾性贫血的原因应考虑哪些?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或产生相对不足 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红细胞寿命缩短?

泌尿系统病例文档

泌尿系统病例讨论 肾炎综合征 病案一、 患者张某,男性,16岁 主诉: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1周。 现病史: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300-500ml/日,尿色稍红。于外院查尿蛋白2+,BLD2+,无好转来诊。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尚可,睡眠可,大便无异常,小便如上述,体重3周来增加4kg,体力无下降。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60/96mmHg。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压凹性浮肿。 问题: 1.该患者病史特点? 2.最可能的诊断? 3.下一步需什么检查? 病案二、 患者王某,男性,36岁 主诉: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1周。 现病史: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300-500ml/日,尿色较红。伴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于外院查尿蛋白2+,BLD3+,无好转来诊。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尚可,睡眠可,大便无异常,小便如上述,体重3周来增加4kg,体力轻度下降。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60/96mmHg。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结膜稍苍白,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压凹性浮肿。 问题: 1.下一步需什么检查? 2.该患者病史特点? 3.最可能的诊断? 病案三、 患者王某,男性,46岁 主诉: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伴恶心、呕吐1周。 现病史: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