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提升改造项目案例分析及相关问题探讨

海绵城市提升改造项目案例分析及相关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18-06-12T15:04:04.9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王斌

[导读] 摘要:近些年每当夏季雨季来临,中国很多城市就面临巨大考验,一场暴雨,让城市瞬间变成一片汪洋,其中不乏北京、广州、武汉等现代化大都市。在城市快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排洪设计的理念已经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导致很多城市“逢雨必涝”,同时大部分城市确出现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损害的情况,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尽快的提出合理的城市排雨洪理念及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迫在眉睫。

中国中元国际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89

摘要:近些年每当夏季雨季来临,中国很多城市就面临巨大考验,一场暴雨,让城市瞬间变成一片汪洋,其中不乏北京、广州、武汉等现代化大都市。在城市快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排洪设计的理念已经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导致很多城市“逢雨必涝”,同时大部分城市确出现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损害的情况,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尽快的提出合理的城市排雨洪理念及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迫在眉睫。

海绵城市技术措施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建设海绵城市工程技术措施,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利用和雨水安全排放密切结合,实现了项目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恢复开发前生态环境等多个目标。

关键词:海绵城市;提升改造;项目案例;分析探讨

1、相关背景及政策法规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4年4月,习总书记在中央财政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治水安邦、兴水安民注入了新理念和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他强调,治水历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2015年10月1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规划要求、建设要求、政策支持及组织落实要求等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

2014年10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城函〔2014〕275号),对海绵城市中的一些具体技术做法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2、主要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首先以海绵城市控制规划要求的强制指标为控制目标,力争实现控制规划中的引导性指标。遵循生态优先、经济有效原则,优先通过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等自然生态的排水设施来构建本项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实现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渗、缓释、净化、储存和利用。将项目雨水调蓄、净化并加以利用。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充分与业主沟通,落实业主实际改造需求,采用雨水源头消减、中途转输和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实现雨水全过程的控制与利用。

3、本项目的概况

3.1 场地概况及总图指标

本项目为一政府项目,项目南侧、西侧为市政道路,北侧、东侧为已建项目用地。场地总占地面积约11984㎡,地势呈北高南低,标高落差约在99.32~100.72m。项目内现有一栋办公楼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形体较为规则,呈长方形。项目内北侧有一处集中绿地,主要为自然生长的杂草,占地面积约3759㎡,总体地势低于周边道路。

项目总图指标见下表:

3.2区域气候特征

本地区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受海洋温暖气流和北方冷气团的交替影响,是国内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年均降雨量达1304.2mm,极端降雨量1640.5mm(196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每年降雨汛期为4~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11月至下年3月为枯水季节,占全年降雨量的15%。

3.3 周边雨水排放市政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