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乂高* 2。公式S= a xh *2

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边长公式S= a x a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公式S= a x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乂高公式S= a x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公式S=(a+b)h十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x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x n公式:L= n d = 2冗r

圆的面积=半径x半径x n公式:S=冗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

n dh = 2 冗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 冗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二1/3底面X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

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

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

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口:(2+4 )X5 = 2 X5+4 X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x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二)、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X数量=总价

2、单产量X数量二总产量

3、速度X时间二路程

4、工效X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X因数二积一个因数二积十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乂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乂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 结果不变。例:90廿-H6 = 90十(5 X6)

&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 升= 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二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廿或3:6或1/3 比的前项

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女口3:6 = 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女口3: x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

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 —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 X y = k( k 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

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 %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

再乘以100 %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16、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个位上

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

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

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 3. 141414

32、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

如 3.141592654

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女口 3. 141592654 ……

34、什么叫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35、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三)、一般运算规则

1每份数x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X倍数=几倍数几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宁倍数=1倍数

3速度x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X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第一章负数(一)1、题目略正数:1/2 +3 506 + 负数:-5 - 3/4 -12 2、+10 -10 0 3、填空。(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 -1 -1/4 3/2 +3 4、填空。(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1、(1)√ (2)ⅹ(3)ⅹ 2、略 3、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 =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 八折 720÷80%=900 成数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 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1 税率1、(1)120×%=(万元)(2)100×3%=3(万元) 2、 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 (元)利率1、6000×1×%=90 2、10×3×%=(万元)3、10000×5×%+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 36÷(5×12)=(万元)=6000(元) 5、 5000×%= 5000×(%÷4)=20 5000××%=45 5000×1×2%=100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1.读出下面各数,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8 读作: ;+12读作: ; 5.37读作: 。-7读作: ; 正数 负数 2.一座高山比海平面高234米,记作( );一个盆地比海平面低64米,记作( );海平面记作( )。 3.下面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 、向东走5米和向西走2米 B 、收入100元和支出20元 C 、上升7米和下降5米 D 、长大1岁和减少2千克 4.请你比一比。 0( )6 0( )-3 -7( )5.5 8 3 ( )-710 -8( )8

答案: 1.负八;正二;五点三七,负十分之七; 正数 负数 2.+234 -64 0 3.D 4.< > < > < 第2课时 负数的意义

1.按要求填空。 (1).写出A 、B 、C 、D 、E 表示的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4 2.5 -3 -5 2 +2 +3.5 2.升降机上升5米,记作+5米,那么它下降3米,记作( )。 3.在下面的 上填上“>”或“<”。 -7 0.5 -9 -1 0 2.5 0 - 5 2 4.名同学的身高如下: 小兰 135cm 、小东138cm 、小丽142 cm 、小华145 cm 、小昊150 cm 。以平均身高为标准,小兰矮7cm 记作:-7cm ;请你表示出其他4个同学的身高。 答案: 1.略 2.-3米 3.< < < > 4.(135+138+142+145+150)÷5=142 cm 小东:-4cm 小丽:0 小华:+3cm 小昊:+8cm 第3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广州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4.55 506 +2.7 负数:-5 -0.4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2.5 -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10.5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0.8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0.2=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税率 1、(1)120×1.5%=1.875(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1.05(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1.50%=90 2、10×3×4.75%=1.425(万元) 3、10000×5×5.32%+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0.6(万元)=6000(元) 5、5000×0.35%=17.5 5000×(1.6%÷4)=20 5000×0.5×1.8%=45 5000×1×2%=100 5000×2×2.5%=250 5000×3×3%=450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 乙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9.6 乙12×0.85=10.2 甲超市划算 3、10 12 0.2 2000 10 13.5 3.5 1750 4、32.5÷2=16.25(吨)16.25+10=26.25(吨) 练习二 2、(1)75% 七五折(2)八折(3)七折 3、(4600-3500)×3%=33

部编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部编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数学概念整理: 一、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二、小数部分: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三、分数和百分数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 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百分数一般只表示两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太全啦! |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它本身。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也叫双数。0也是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单数。 ●自然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一定就是偶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 73、79、83、89、97。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自然数还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 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积。 ●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 如:3.555 ……0.0333 ……12.109109 …… (三)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1.什么叫比?怎样求比值?课前同桌相互说说或回家后说给妈妈听。 2.预习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 二、课内探究: 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0:5和1:4 (2)0.6:0.2和3/4:1/4 三、课后拓展:(实践活动题) 同桌互动,一人说出一个比,另一人要说一个能与前者组成比例的比。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课前延伸: 预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填写下列内容: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二、课内探究: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0.25:7和1/7:4 5:8和4:5 0.2:2.5和4:50 三、课后拓展:(趣味题)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3×40=8×15 (2)2.5×0.4=0.5×2 解比例 一、课前延伸: 什么叫解比例,课前预习后说给同桌听。 二、课内探究: 1.解下面的比例 0.4:X=1.2:2 X:10=1/4:1/3 7:35=X:4.5 2.解决问题 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与其在地上影子的长度比是4:5,已知影子长15米,你知道旗杆实际多高吗? 三、课后拓展:(实践探究作业) 给你一根2米长的竹竿,一把米尺,你能用测量长的办法测出一根电线杆的高度吗?试一试,把测量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写出来。 正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预习正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下列问题: 什么叫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课内探究:(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2.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三、课后拓展: 请从生活找出2个成正比例的量。 反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预习反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以下问题: 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什么叫反比例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反比例关系? 二、课内探究:(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2.小刚跳远的距离和他的身高。 三、课后拓展: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数学法则知识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加起; 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 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A.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B.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C.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6.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8.解答应用题步骤 A.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 ×h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 ×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 ×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 ÷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 3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C =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 =πr 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 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31底面积×高。公式:V=3 1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题全套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 课时作业 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 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 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作业 一、填一填。 1. 用( )和( )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直线上表示一7的点在0的( )边,在一12的( )边,在3的( )边。 3. 在直线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 m ,又走了-20 m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m 。 二、写出A ,B ,C 所表示的数,并将2 5,-2,4表示在直线上。

第3课时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2. 如果+10分表示提前10分钟到校,那么-5分表示晚5分钟到校。() 3.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选择。 1. 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为一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为(A )ma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m,又走了-3m,这时明明在直线上的()处。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在-18的()边。 A. 左 B. 右 C. 北 D.无法确定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中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复习过程

中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 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

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 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完整word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和分类 自然数、整数、正数和负数、分数、百分数、小数 知识点二:计数单位和数位 1、计数单位: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一”是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又叫做辅助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在计数时,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位顺序表 知识点三:数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四:数的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知识点五: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1、因数和倍数 已知a、b、c均为正整数,且a×b=c,那么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的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既是它自身的因数,又是它自身的倍数。 2、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

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质数和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数的运算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5、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6、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整数乘法,分数乘法,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 知识点三:四则混合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四: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知识点五:通过运算解决问题 (三)式与方程 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比例的意义 一、预习作业: 1.什么叫比?怎样求比值?课前同桌相互说说或回家后说给妈妈听。 2.预习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 二、课内探究作业: 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0:5和1:4 (2)0.6:0.2和3/4:1/4 三、课后拓展作业:(实践活动题) 同桌互动,一人说出一个比,另一人要说一个能与前者组成比例的比。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预习作业: 预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填写下列内容: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二、课内探究作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0.25:7和1/7:4 5:8和4:5 0.2:2.5和4:50 三、课后拓展作业: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3×40=8×15 (2)2.5×0.4=0.5×2

比例的应用 一、预习作业: 预习比例的应用,并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叫比例尺? 2.你见过怎样的比例尺? 二、课内探究作业: 一栋楼房东西长50米,在图纸上长度是6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三、课后拓展作业: 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然后按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的卧室的平面图。

正比例的意义 一、预习作业: 预习正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下列问题: 什么叫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课内探究作业:(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2.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三、课后拓展作业: 请从生活找出2个成正比例的量。

六年级数学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合

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整合》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是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我整理了了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资料1、数与...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是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我整理了了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1、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 5、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1、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2、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