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一、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人类的结群性

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二、人际关系的解释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变化的趋势: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

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三、人际关系的成分

•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

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好感与恶感.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只要你先喜欢别人,长此以往,你必将得到对方积极的回报。

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

接触阶段

融合阶段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三个阶段

冷漠阶段

疏远阶段

终止阶段

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印象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认识他人首先是从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开始的。

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这种印象是经过我们主动构思的,是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三个成分

1、被形成印象的人——对方(行动者)

言语线索——言谈

非言语线索——行为举止,相貌着装,兴趣爱好、态度、个性特征等

2、我们—-己方(知觉者)

3、交往情景

印象形成的特点

1、一致性

2、评估性

3、中心特质的作用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优先效应

2、新近效应

3、晕轮效应

4、定型

•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的含义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我们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在社交场合中的形象就是印象管理。

2、印象管理的理论

a.符号相互作用论

观点:

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渐渐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和看待自己。

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使他知道自己如何同其他人交往,而且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在印象形成中达到他人所希望的结果。

个性越成熟,这种印象管理的能力就越强。

b.自我表现论

观点:

把社会交往看成类似舞台表演。

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脚本”是一组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

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当一个人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交往的结果,便产生了印象管理.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维持一种和当前情景相适应的形象,并确保从

他人那里获得使彼此都感到愉快和维护自我的评价。

一个人能成功地受到社会赞同,被认为是“有了面子”;反之,形象受到损

害,便称为“丢了面子"或“失了面子”。

每个参与者都通过印象管理,努力使其他人保住面子.每个参与者就有一套

维护面子的技巧,并能清楚地解释其他人给自己面子的行动.

维护面子不是人际交往的目的,但它是使交往得以继续的背景条件.威胁到

一方面子的事件必然会威胁到现有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规则是互相承诺,互相谅解。

总之,人际交往要求参与者约束自己的表现,使之能被他人恰当地知觉,和

从他人那里获得恰当的评价。

c.情景认同论

观点:

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

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作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

认同。在每一种情景中,都有一套适当的行为形式,来表现他本人的身

份,从而获得令他和周围人们满意的交往。

印象管理的作用

1、印象管理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应该作出不同的自我表现。

2、任何人在社会交往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使人际交往更好地进行下去,有利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3、印象管理显示了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4、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

5、印象管理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地更富有弹性地适应不同的角色要求,在形形色色的环境中作出恰如其份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行为。

6、印象管理本身无所谓好坏,同样的印象管理,可以为了正当的目的,也可以为了卑鄙的目的.

六、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归为三类:

a.动态无声:

b.静止无声:

c.副语言:

2、非言语沟通的主要通道与作用

a.脸部表情

b.目光接触

c.身体语言

3、归因理论

归因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a.海德的归因理论

观点:

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种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

“不变原则" :我们都假定,任何一种行为都是由许多原因结合造成的,如果一个特定的原因和一个特定的结果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下都互相联系在一起,如果在那个原因不存在的情况下,结果也没有产生,我们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

b.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行为归因的三个基本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特异性反应,是指某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第二个维度是一致性反应,是指其他人与某个人同样反应的程度,即反应是否是一个一致性的反应。

第三个维度是一贯性反应,是指个体对于同一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是否具有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

七、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人际吸引理论

a.强化理论

观点:

强化是指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的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这个过程借助于奖励、惩罚等强化方式来实现。

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包括交往对象)是基于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

人们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导致我们情感不愉快的人。

b.相互作用论

观点:

交往双方(如朋友、夫妻、交谈双方)是互动和制约的,交往的过程对人际吸引产生影响。

当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经常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并且非常乐意与对方交往时,每一方对对方来说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他们之间就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交往的相互作用一种互酬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报答行为.

人际吸引需要互酬或报答。

c.得失理论

观点:

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不如先讲坏话然后再慢慢讲好话的情形吸引人、更讨人喜欢。

比起那些一直说我们好话的人,我们更喜欢先反对我们然后慢慢地变得支持

我们的人.

d.相等理论

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以代价和报酬的相等来衡量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的。

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自己的代价和报酬自始至终保持平衡,投入与支出相匹配,以此作为衡量人际吸引大小的尺度。

如果在交往中代价和报酬是相等的,或者得到的利润是正的,那么交往的另一方对他来说就具有吸引力,就愿意继续交往下去.反之,对他而言,就会失去交往的欲望和动机,也就失去了交往中的这种人际引力.

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要看当事人觉得这种关系的维持是否对双方都有益处,是否都能满足需要,从而决定自己的交往行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距离

距离的远近影响人际关系,邻近性能产生喜欢。

2.交往频率

交往频率是指人们互相接触次数的多少。

人们彼此之间交往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较密切的关系.

3。体验

交往体验着重表现在交往者对交往对象的态度上,如印象的好坏,个人的喜恶、情绪的状态等等。

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能给我们令人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

4。外表和容貌

外表和容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者的外貌特征来估价他,形成肯定或否定

的印象,甚至影响或左右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

5。才华和能力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

6.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且持久、稳定、深刻。

在其他方面一样的情况下,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好和善等品质都会导致吸引倾向。

男子汉吸引人的个性品质:勇敢、冒险、创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宽宏大量、襟怀坦白、不拘小节、理智、正直、忠诚、有思想、思维灵活、事业心强、期望水平高等。

女子吸引人的个性品质: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为人随和、情操高尚、有正义感、待人真诚、信赖、开朗活泼、可靠等。

无论男性或女性,最有吸引力的个性品质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外表美是一时的,而心灵美是经久不衰。心灵美有一部分内容是指个性品质。7。类似和互补

a.类似性

b.互补性

•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1、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的意思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真实的自我让至少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是自我实现的个性所必需的。

太少的自我暴露和太多的自我暴露会引起对环境适应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作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于其他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

2、喜欢回报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知道他人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往往也会喜欢他人.如果他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会用这种情感去回敬他。

态度的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理论

㈠强化理论

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态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

第二,当个体面对的强化物所要求的态度和其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生心理矛盾。

结果有两种:要么是按照自己的态度做出反应,要么是按照强化物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态度。

这种态度的改变程度依赖于强化物提供的诱因。当诱因的强化大于原有态度的强化时,就会产生态度的改变.在这一方面,大多数人都把社会赞同当作一种强化物来使用。

(二)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个体的认知是无止境的,因此态度也是错综复杂的.然而,我们总是试图使认知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了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理论要点:

第一,费斯汀格等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认知无关,

认知协调,

认知不协调,

费斯汀格认为,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这种不愉快的状态随着认知之间的失调程度不断增加而加剧。

个体感到减少失调的压力不断增加,这样便产生了人们想要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

个体一般采取自我辩护的过程以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

具体办法有: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等等。

三、态度转变的方法

态度转变应注意方法。

(一)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二)登门拜访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开始提出一个小请求,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请求,比较容易使人接受.

(三)团体规定论

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四)全面宣传法

一般地,要求个体改变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即要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对文化程度低的个体,单方面的宣传容易转变他们的态度;对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进行正反两方面宣传的效果好.

此外,个体最初的态度与宣传者所强调的方向一致时,单方面宣传有效;如果最初的态度与宣传者的方向相反,双方面的宣传有效。

(五)沟通信息法

在态度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所指的沟通信息,仅指沟通的内容而言。

信息沟通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无论哪一种传递,其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态度。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之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作为专用名词是在本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梅奥在著名的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与传统科学管理原理不同的新观点。 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其一是认知成分,其二是情感成分,其三是行为成分。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其主要研究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研究的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 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彼得罗夫斯基的参照测量法等。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好感与恶感就成了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 就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过程而言,一般经过一个双循环的过程。即顺时针方向运动的内循环与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外循环有机组成的完整系统。内循环和外循环并不是相互分离的,有时两个过程交叉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但其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实践任务包括:①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②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③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④发展新型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社会行为是社会关系的外在表现,社会关系是社会行为的内在本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社会关系系统中存在着至少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①生产关系,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基础。②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③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人际关系不是游离在其他社会关系之外,而是产生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分析人际关系,是认识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们直接的心理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冲突,另一是心理相容。 交往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化和实质化,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直接前提,交往的状态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是成正比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科学,涉及社 交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它研究人际关系的 形成、发展、维护以及破裂的心理过程,探讨人际互动的影响因素和 机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人 际关系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体的人格特征、社会背景、互动经验等。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是解释人际关系形成和发 展的两种主要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他人所作的社会认知过程,比如亲近感、吸引力评价等,而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人们在互动中 进行成本与收益的评估,从而决定是否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维护和亲密度 人际关系的维护和亲密度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人际关系的维护需要双方的努力和付出,涉及到沟通、互动、支持和 冲突处理等方面。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需要建立信任、分享秘密、 展示亲密行为等。研究表明,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满足,有助于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 三、人际关系的破裂和冲突处理 人际关系的破裂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又一个研究热点。人际关系破 裂可能是因为经济利益、亲密关系的变化、价值观的冲突等多种原因。

处理人际关系的破裂和冲突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探讨的重要问题。有效 的冲突处理方式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提升人际交往的质量。沟通、 妥协、做出让步和寻求第三方的帮助等是有效的冲突处理策略。 四、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际关系心理学对于个体在社交和人际互动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应用于家庭关系、职场交往、销售和谈判等方面。例如,在家庭关系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可以 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提升彼此的互动质量。 在职场交往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可以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结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对于个体的社交能 力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原 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改善交往质量,提升生活 质量。因此,人际关系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一、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人类的结群性 人际关系的不可避免性 二、人际关系的解释 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变化的趋势: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 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三、人际关系的成分 •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 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好感与恶感.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只要你先喜欢别人,长此以往,你必将得到对方积极的回报。 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 接触阶段 融合阶段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三个阶段 冷漠阶段 疏远阶段 终止阶段 五、印象的形成 •印象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意义 •印象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认识他人首先是从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开始的。 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 这种印象是经过我们主动构思的,是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三个成分 1、被形成印象的人——对方(行动者) 言语线索——言谈 非言语线索——行为举止,相貌着装,兴趣爱好、态度、个性特征等 2、我们—-己方(知觉者) 3、交往情景 印象形成的特点 1、一致性

2、评估性 3、中心特质的作用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优先效应 2、新近效应 3、晕轮效应 4、定型 •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的含义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我们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在社交场合中的形象就是印象管理。 2、印象管理的理论 a.符号相互作用论 观点: 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渐渐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和看待自己。 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使他知道自己如何同其他人交往,而且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在印象形成中达到他人所希望的结果。 个性越成熟,这种印象管理的能力就越强。 b.自我表现论 观点: 把社会交往看成类似舞台表演。 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脚本”是一组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 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当一个人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交往的结果,便产生了印象管理.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维持一种和当前情景相适应的形象,并确保从 他人那里获得使彼此都感到愉快和维护自我的评价。 一个人能成功地受到社会赞同,被认为是“有了面子”;反之,形象受到损 害,便称为“丢了面子"或“失了面子”。 每个参与者都通过印象管理,努力使其他人保住面子.每个参与者就有一套 维护面子的技巧,并能清楚地解释其他人给自己面子的行动. 维护面子不是人际交往的目的,但它是使交往得以继续的背景条件.威胁到 一方面子的事件必然会威胁到现有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规则是互相承诺,互相谅解。 总之,人际交往要求参与者约束自己的表现,使之能被他人恰当地知觉,和 从他人那里获得恰当的评价。 c.情景认同论 观点: 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 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作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5年提出来的,这样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他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种理论也称做社会比较理论,是前诉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思汀格)提出的。主要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总试图使认识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3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印象。也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中和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 5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6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7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8身体语言:既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线索,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的信息。 9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的主动掌握,他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10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1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1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景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涵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3通俗心理学:海得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心理倾向的能力。 14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字人际关系方面,是指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15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16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7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换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米德。 18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计他所有的特征和特点19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指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会把自己我行为归因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与内在的原因。 21平均模式: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的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的一个总的印象 22去个性化: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化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的影响群体的遵从程度。 23定型: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24影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影象的过程。 25定势:观察者以持续一贯,相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人们或事物的心理倾向。 26自我障碍: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17时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被大多数所效仿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28心境:持久的、微弱的、非特意性的情绪状态。 1 / 6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这里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特殊对象,决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质。 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的产 物。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第二节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学、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人际知觉 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一、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 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总是通过自我表 现来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通过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来引起其他人的有利反应。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 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 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二、相应推论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

美国学者(霍尔)提出四种人际距离(考题): (一)公众距离:3、6m以上,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公共事务中的人际距离 (二)社交距离:1、2m~3、6m商业交往发生在这个距离上。特点是开放性、公众性、语言性、正式性。 (三)个人距离:O、5m~1、2m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其特点是半封闭性、私人性、语言性、非正式性 (四)亲密距离:O?O、5m这是亲人、夫妻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距离。其特点是:封闭性、私人性、非语言性、非正 式性、传递情感信息。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自尊和受尊重,产生信心)归属与爱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要求)安 全需要(免除恐惧、焦虑)(保险、福利)生理需要(最重要,只有它得到满足才谈得上其他需要) 人际交往原则:1、诚信的原则2、平等、尊重的原则3、交换的原则4、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5、情境控制的原则6、宽容的原则7、适度的原则1)交往的范围要适度2)交往的时间要适度3)交往的程度要适度群体:为了实现某 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且遵守共同行为规范的个体的组合。 群体三要素:拥有一定规范,行为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依赖,联系成整体;有共同目标或利益。 为什么加入群体:因为,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的满足:(1)安全需要(2)情感需要(3)尊重 和认同需要(如地位权力等)(4)完成任务的需要 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命令型、任务型)非正式群体:即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 组织确定,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构成的群体。(利益型、友谊型) 命令型群体与任务型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并直接向某个上级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的群体。由组 织结构确定的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在一起工作的人构成的群体。 通常情况下,所有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但任务型群体不一定是命令型群体。 利益型群体与友谊型群体:关心共同目标或特定事物的人形成的群体。具有共同特点、兴趣或爱好的人 所形成的群体 正式群体的特点:1、正式群体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完成组织任务。2、正式群 体是按组织的章程和组织规程建立起来的,列入组织的正式机构的序列之中。3、正式群体的成员有明确的 编制,其领导者有正式的职务头衔,由组织赋予明确的职权与职责。4、正式群体是建立在组织效率逻辑和 成本逻辑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组织的规程行事的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一、自发性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人们到非正式群体中去寻找归属、认同、理解和表现自 己、完善自己,自发组成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二、成员的交叉性许多人的爱好、兴趣比较广 泛,体验感受比较丰富,因此他们可能参加几个非正式群体,从而使非正式群体成员具有交叉性。三、有 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一样有核心人物,但他们不是有上级正式任命或选举产生,而是在长期的 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中自然形成的。他们大都善于协调成员间的关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影响力四、排他 性和不稳定性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交往较多,关系亲密,相互帮助,但对本群体以外的人则比较淡漠、疏远、甚至排 斥,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同时,非正式群体又有相对不稳定性,当群体成员的看法、意见发生矛盾和分歧时,一旦调 节无效,就会导致群体的分化、瓦解,以致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非正式群体。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 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 的反应。 “人际剥夺”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的“人际剥夺”实验结果表明:作为社会性的人,离不开与别人 的交往。也就是说,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需要,就像人需要吃饭、睡觉一样。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的交换。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关系。 需要:需要是人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客观事物需求的反映,是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需要满足的条件: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本能需要经过长期的进化,我们的祖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人际关系最先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在本世纪初提出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莱维特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对人们法工作积极性的研究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现场研究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更为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它跟心理学,社会学等关系密切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二,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三,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四,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涵义: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人际关系的网络层次:1,社会关系2,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3,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一)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中 (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社会关系决定关系,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 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 人际关系的根本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良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交往的双方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试图为彼此的人际关系发展获得一个良好的定向 接触阶段: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交往双方开始角色性接触,但仍未进入双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秘敏感区,双方都遵守交往法则,而不越雷池一步,此时,双方在一起能友好相处,离开对方也无关紧要 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接触频率的增大,彼此间的了解不断加深,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此时双方的安全感已经确立,并有中度的或深度的情感卷入心理相 容性也有进一步增加对事物的看法,评价 趋于一致,并引起情感上的高度共鸣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朱迪.C. 皮尔逊 《如何交往》中提出人际关系的恶化过 程 人际关系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人际内 耗,人际侵犯的结果 三个阶段: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 止阶段 美国的李雷提出八类人际关系行为模 式: 1,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劝告,教 育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服从等 反应2,由一方发出的帮助,支持,同情 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信任,接受等反 应3,由一方发出的同意,合作,友好等 行为,致另一方的协助,温和反应4,由 一方发出的尊敬,信任,赞扬,求援等 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劝导,帮助等行为5, 由一方发出的害羞,礼貌,服从,屈服 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骄傲,控制等反 应6,由一方发出的反抗,怀疑等行为, 导致另一方的处罚,拒绝等行为7,由一 方发出的攻击,处罚,不友好等行为, 导致另一方的敌对,反抗等反应8,由一 方发出的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 为,导致另一方的不信任,自卑等行为 纽科姆提出人际关系结构的特点: 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随着时间,境 地,地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群体形成初期,富于外表吸力的成员具 有优势,但相互熟悉后其吸引力将减少, 优势将会被其他人取而代之 在群体形成初期,建立了不少四人以上的 小群体,等到大群体稳定后,则以二人小 群体的结合居多 随着时间的消逝,由于人与人之间日益了 解,因此人际结构变化越来越复杂,最初 的结合群可容纳各种特征的人,结合群内 的个性呈多样性,最后的结合群往往是 排除了多样性而变的单一化 群体内有少数孤立者,他们既不主动参加 其他结合群,一些结合群也不主动联系和 容纳孤立者 纽科姆认为人类最小最稳定的群体是两 个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形态 1,相互正关系2,相互负关系3, 混合关系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可分为: 生活型2,劳动型3,休息型4,学 习型5,活动型 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照明实验2,福利实验3,群体实验 4,态度调查 人际交往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符 号相互作用论)场合交往论,自我呈现 论,社会交换论,T组力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 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美国米德, 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单元,强 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 反馈自己在外在影响的理论,也可称为 影响管理 (戈夫曼)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 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关系中是自我暴 露问题 社会交换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 律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 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理,和对策论 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 人之间的交往行为,由霍曼斯提出,主 要观点如下: 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射击到没,谋划 者的报酬和代价 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的公平” 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 评价:1,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 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 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 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的关系 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 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奉献,甚 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 人的关系,这是其缺陷 该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 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 关系,重视交往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 往的效果,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人际关系 研究特别是在遵从行为,竞争过程,社 会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是有启发的 人际特质理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 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 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 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感情的 需要 人际关系的取向:主动型被动型 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 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 1,逊顺型特征朝向他人 2,进取型特征对抗他人 3,分离型特征是疏离他人 奥得弗的E.R.G.理论:是在进行了大量 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把马斯 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种需要,认为人 的需要只有生存需要(E)成员发展需要 (G),相互关系需要(R) 海得的通俗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有两种 强烈的需要: 形成对周围环境的一致性理解的需要 2,控制环境的需要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在〈工作与激励〉一 书中提出来,指出机理水平取决于行为 的期望与行为的效价的乘积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在社会比较中探讨 个人所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 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 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故也称为社会比 较理论 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由莫雷诺 提出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 念,情感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 理倾向 从四方面来理解:1,态度只是一种心理 倾向,并非指行为本身2,态度具有对象 性3态度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4,态度 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的结构: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三部分组成 态度的功能:顺应功能,认知功能,防 御功能,调节功能 态度的特性:社会性,具体性,协调性 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 1,个体的需要2,个体的经验3,交 往的对象,性质4,个体的自我意识 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是个体社 会变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 过程 这个过程通过两步实现:1,内化。人们 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而作为衡量自己行 为是内在尺度2,同化。在交往中人 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意见, 观点,行为作为参照系来指导我们自己 的思想和行为 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人际影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门科学,旨在探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人际关系常常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此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效果。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和意义\n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科学,也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的心理,包括人际交往、沟通、合作、冲突等方面。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对提高人们的交往能力和幸福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广泛,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和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家庭关系、友情、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等。研究这些关系的心理机制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和效果。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n1. 互惠理论:互惠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倾向于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的行为。即如果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好处,那么受到好处的人就会倾向于回应同样的好处。这种互惠关系有助于建立可靠的信任和合作。

2. 自我揭示理论:自我揭示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倾向于自我揭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特别是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自我揭示可以帮助增强彼此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建立更为深入的关系。 3. 社交认知理论:社交认知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的行为受到其对他人的期望和评价的影响。这些期望和评价可能源于社会文化、个人经历或环境因素等,对人际交往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4.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有着一种强烈的需求,希望归属于一个有着明确定义的社群中,并获得这个社群的认同和接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常表现出一种从众的行为,以符合社群的期望和标准。 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应用技巧\n1. 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指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并给予回应和反馈。积极倾听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有助于建立更为深入的关系。 2. 建立亲密关系:建立亲密关系需要相互信任、支持和理解。通过自我揭示、分享经验、共同兴趣等方式,建立深层次的沟通和联系,让彼此更好地了解。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过程。人际关系心 理学是研究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以及影响人际关系的心 理因素的学科。它不仅关注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自我感受和行为表现,还涉及到人际关系对个体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本文将对人际关 系心理学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对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感 和生活质量,还与个人的心理健康、自尊和自我认同密切相关。良好 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支持、共享快乐、减少孤独感,而不良的人际关 系则可能给个人带来压力、冲突和困扰。 二、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人际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 合作的基础上的。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 1. 相互尊重和理解:人际关系需要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每 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信仰和价值观,应该尊重和理解对方的差异。 2. 积极沟通:有效的沟通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人们应该主动表 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意见。

3. 公平和公正:在人际关系中,公平和公正是非常重要的。双方应 该平等对待,不偏袒,不歧视,并且要尽量公正地解决冲突和问题。 4. 支持和关爱: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提供支持和关爱。人们需要相 互支持,给予彼此鼓励和帮助,共同度过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些关键心理因素。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心理因素: 1. 自尊和自我认同:个人的自尊和自我认同对于人际关系起着重要 的作用。一个拥有健康自尊的个体更容易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2.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展示的技巧和能力。一 些重要的社交技巧包括倾听、表达、解决冲突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3.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对于人际关系的质量至关重要。个体需要学 会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需要理解和支持他人的情绪。 4. 人际认知:人际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理解和解释。个体 的人际认知方式会影响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行为。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除了心理因素,人际关系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 重要的影响因素: 1. 文化背景:个体的文化背景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文 化背景的个体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沟通方式和人际行为规范。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通过 研究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探索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维系和破裂的 原因与机制。这一学科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提高人际交往 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将介绍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以 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个体在社 会环境中的行为与心理状态。其中的基本概念包括: 1. 亲近度:亲近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可以包括感情上的 联系、共享的经历以及相互的依赖程度。 2. 人际吸引力:人际吸引力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好感程度,包括外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 3. 沟通: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可以通过语言、肢体动作、面部 表情等形式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人际交往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理 解他们的意图和动机,从而影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2. 亲和力理论:亲和力理论认为亲和力是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因素, 个体的外貌、个性、能力等特征会影响他人对其的喜欢程度。 3. 交往规则理论:交往规则理论强调社会交往中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个体需要遵守这些规则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应用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 以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效果。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之 间的互动和冲突产生的原因,从而改善家庭关系。 2. 教育环境:人际关系心理学可以用于改善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 的关系,提高教育效果和学习成绩。 3. 工作场所:人际关系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在职场中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促进团队合作和工作效率。 结语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对于个体而言,了解和应用人际关系 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对于社 会而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因此,我 们应该重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际关系心理学_名词解释

第1章——第12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 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 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 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 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 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 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 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 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 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 关系。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 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 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 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比行为更为深层的东西,是个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的关联性和必然性规律。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也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4、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

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5、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6、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①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③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作为专用名词在20世纪由梅奥提出 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考察,可以把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按需求性质,可以划分为为了满足相互间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心里气氛的情感关系和为了相互协调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工具性关系;二是按喜欢的程度,可分为相互喜欢,亲近,友好的吸引性关系和彼此心里厌恶,疏远,对立的排斥性关系:三是按双方的地位,可分为一方对另一方控制的支配性关系和彼此地位平等的平等性关系;四是按关系存在的时间,可划分为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学科性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研究对象: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根据这些理论成果,米德提出象征性交往理论,勒温提出群体动力学,T组理论,考夫曼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舒茨提出了人际特质理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海德和凯莉提出了归因理论,弗罗姆提出了期望理论,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①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②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①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②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③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④发展新型人际关系⑤纠正畸形人际关系 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总之,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不但是历史选择的必然,更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工作上的支持。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依恋、牵挂、心心相印。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第一,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一方不愿交往。第二,疏远阶段。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零接触状态,彼此避免接触,甚至讽刺、挖苦。第三,终止阶段。并非都是有害的、不道德的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经典实验:霍桑实验(实验者梅奥、实验组成1.照明实验2.福利实验3.群体实验4.态度调查、实验结论1.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个体士气主要表现,而使其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除了正式群体,企业中还有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社会交换理论是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霍曼斯1961年正式提出社会交换理论。 主要的观点:1.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2.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