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方法论》54课时 教学大纲

《政治科学方法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54 学分数:3

课程号:开课学期:第学期

大纲执笔人: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它使学生了解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操作步骤。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水平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主要学习政治科学的概念和假设、变量及其测量为出发点,对定性和定量分析、抽样逻辑和民意测验、调查研究、比较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以及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等政治科学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并对政治科学的各种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政治学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对政治科学的网络资源特别是免费的英文网络资源进行了初步筛选和梳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学生进行政治学研究的技巧与水平。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导论如何认识政治与政治科学(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政治科学的含义;安德鲁.甘布尔的政治定义——权力、身份和秩序;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教学难点:关于政治学能否成为科学的两种观点;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的演进路径。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什么是政治学

一、历史上的政治观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三、安德鲁.甘布尔的政治定义——权力、身份和秩序

第二节政治学能否成为科学

一、关于政治学能否成为科学的两种观点

二、政治科学的含义

三、政治科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

第三节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的演进路径

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

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中期

三、19世界中期到20世纪中期

四、20世纪中期至今

了解历史上的政治观;政治科学的含义;安德鲁.甘布尔的政治定义——权力、身份和秩序。理解关于政治学能否成为科学的两种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掌握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的演进路径。

(二)第一章政治科学的概念和假设(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概念的含义及其种类;政治概念的分类和功能。

2、教学难点:概念的歧义与复杂性;合理假设的特征。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政治科学的概念

一、概念及其种类

二、政治概念的分类和功能

三、概念的歧义与复杂性

四、概念的操作化:定义与指标

第二节合理假设的特征

一、应该是经验性的陈述

二、具有概括性或普遍性

三、应该是“貌似合理”的

四、应该是“详细而精确”的

五、应以一种与研究者试图验证它的方式相符合的方式进行表述

六、具有“可验证性”

了解概念的含义及其种类;政治概念的分类和功能。理解概念的歧义与复杂性;概念的操作化:定义与指标。掌握合理假设的特征。

(三)第二章政治科学的变量及其测量(6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变量的含义、分类;信度与信度的含义。

2、教学难点:变量的选择与控制;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测量的层次。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变量

一、含义

二、变量的分类

三、变量的选择与控制

第二节测量及其层次

一、定性测量

二、定序测量

三、定距测量

四、定比测量

第三节测量的准确性

一、信度

二、效度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了解变量的含义、分类;信度与信度的含义。理解变量的选择与控制;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掌握测量的层次。

(四)第三章政治科学的定性分析(6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定性分析的含义、特征;应用范围;定性分析的局限性定性分

析在宏观政治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定性分析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者的角色选择。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及其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定性分析及其特征

一、含义

二、宏观政治中的定性分析

三、定性分析的认识论基础

四、定性分析的特征

第二节定性实地研究和定性资料的分析

一、定性实地研究

二、定性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定性分析在政治科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范围

二、定性分析中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者的角色选择

第四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差异比较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差异比较

二、定性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了解定性分析的含义、特征;应用范围;定性分析的局限性。理解定性分析在宏观政治中的作用;定性分析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者的角色选择。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及其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五)第四章政治科学的定量分析与统计学基础(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统计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2、教学难点:统计软件SPSS的相关内容;定量分析的含义及其在政治学研究中的用。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定量分析概述

第二节统计学基础

一、排列、组合

二、事件概率和条件概率

三、统计测量

四、正态分析

五、统计数据与误差

第三节统计分析软件SPSS

一、认识SPSS

二、SPSS的变量类型

三、数据的输入与分析

四、利用SPSS制作统计图

五、利用SPSS计算集中趋势统计量和变异统计量

了解定量分析存在的问题;统计学基础的相关内容。理解统计软件SPSS。掌握定量分析的含义及其在政治学研究中的用用

(六)第五章抽样逻辑与民意测验(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母体、抽样框及样本的含义;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调查的含义及步骤

2、教学难点:抽样调查的程序与方法;民意测验的程序与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基本知识

一、母体、抽样框与样本

二、概率抽样

三、非概率抽样

四、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

五、抽样调查的优点

第二节民意测验

第三节发达国家的民意测验机构

一、澳大利亚的民意测验机构

二、加拿大的民意测验机构

三、英国的民意测验机构

四、美国的民意测验机构

了解发达国家的民意测验机构及其积极与消极作用;母体、抽样框及样本的含义。理解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关系。掌握抽样调查的程序与方法;民意测验的程序与方法。

(七)第六章政治科学调查研究(6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访谈调查的含义和种类;问卷调查问题形式;问卷设计的原则。

2、教学难点:问卷调查法、访谈技巧、电话调查的基本步骤。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问题形式选择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

三、问卷的格式

四、问卷的回收率

第二节专家调查法

第三节访谈调查

一、含义和种类

二、访谈技巧

第四节电话调查

一、电话调查的发展

二、电话调查的优点

三、电话调查的步骤

四、被调查人的帅选

第五节新技术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了解问访谈调查的含义和种类;电话调查的发展、优点、新技术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问卷调查问题形式;问卷设计的原。掌握问卷调查法、访谈技巧、电话调查的基本步骤。

(八)第七章政治科学的比较方法(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比较政治研究的历史脉络;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类型。

2、教学难点:比较政治研究的层次与功能;比较政治研究的局限性;比较政治学的核心要素。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政治科学的比较方法

一、比较政治研究的历史脉络

二、比较政治学及其核心要素

三、比较政治研究的层次与功能

第二节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类型

一、案例研究

二、焦点比较

三、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

四、统计分析

五、历史比较方法

第三节比较政治研究的局限性

了解比较政治研究的历史脉络;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类型。理解比较政治研究的层次与功能;比较政治研究的局限性。掌握比较政治学的核心要素。

(九)第八章政治科学的分析框架(6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框架的基本概念和假设;政治角色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囚徒困境—理性选择的悖论;中间选民定理;罗伯特.达尔的政治阶层理论。

2、教学难点: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的根本方法;新制度主义的核心特征、核心假设及其缺陷;精英主义对政治科学的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

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的根本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一、新制度理论

二、核心特征与核心假设

第三节政治心理分析框架

一、概述

二、研究范围与内容

三、特征与作用

第四节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框架

一、基本概念和假设

二、原则和特点

第五节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框架

一、概述

二、囚徒困境—理性选择的悖论

三、中间选民定理

四、理性主义的类型

第六节政治角色分析框架

一、基本理论

二、罗伯特.达尔的政治阶层理论

三、精英理论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的基本方法;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框架的基本概念和假设;政治角色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理解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的根本方法;囚徒困境—理性选择的悖论;中间选民定理;罗伯特.达尔的政治阶层理论。掌握新制度主义的核心特征、核心假设及其缺陷;精英主义对政治科学的分析

(十)第九章政治科学的逻辑思维(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判断的含义与种类;推理的含义与种类;论证的结构、规则;构形式;证明与反驳的基本步骤;论证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三段论的结构形式;证明与反驳的基本步骤;论证的基本步骤。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政治科学的逻辑分析

一、判断及其种类

二、推理及其类型

第二节政治科学中的归纳与演绎

一、类比推理

二、演绎推理

三、归纳推理

第三节政治科学中的证明与反驳

一、论证的结构

二、论证的规则

三、证明

四、反驳

了解判断的含义与种类;推理的含义与种类;论证的结构、规则。理解枚举归纳推理与科学归纳推理的区别;归纳与演绎的区别。掌握三段论的结构形式;证明与反驳的基本步骤;论证的基本步骤。

(十一)第十章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政治科学的研究过程。

2、教学难点:政治科学的论文写作基本步骤与方法;注释的体例与规范。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政治科学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的设立

二、建立研究假设

三、进行研究设计

四、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与作出结论

第二节政治科学的论文写作

一、论文的结构

二、正文的逻辑结构

第三节注释体例规范

一、注释的种类和目的

二、标注顺序和注意事项

三、英文注释

四、网络文献

第四节国内外政治科学重要期刊

一、国内政治科学期刊

二、国外政治科学期刊

了解国内外政治科学重要期刊。理解政治科学的研究过程。掌握政治科学的论文写作基本步骤与方法;注释的体例与规范。

(十二)第十一章政治科学网络资源(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文网络资源;英文网络资源基本材料。

2、教学难点:美国、英国、欧洲思想库的特点及其政治中发挥的作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积累与筛选的技巧。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节中文网络资源

一、高校网络资源

二、中国各个智囊研究机构提供的网络资源

第二节英文网络资源

一、文献搜索引擎

二、思想库提供的资源

三、欧洲研究相关文献

四、免费论文、数据

五、选举与选举制度

六、免费政治类杂志

七、媒体政治资源与WORKING PAPERS资源

了解中文网络资源;英文网络资源基本材料。理解美国、英国、欧洲思想库的特点及其政治中发挥的作用。掌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积累与筛选的技巧。

三、课内练习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时分配和场地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较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定量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学会对相似概念的比较,掌握两种研究方法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本次讨论课2课时,上课教室内进行。

(二)自己拟一份关于本班学生兼职情况调查问卷

通过学生课下拟定,上课让代表对自己的问卷进行解读。使学生认识到问卷调查应注意的问题,学会问卷调查制定的基本步骤,掌握问卷调查的方法及其信度与效度

本次课下作业与课上讲述结合,课上讲述与讨论2课时,上课教室内进行。

四、本课程教学建议

(一)增加辅助教材的阅读。本教材编写过于简单,学生很难看懂。计算机、数学专业学生没有学过,有些内容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只有把前置的一些书籍看懂弄通后,才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二)增加实践教学。有些内容需要有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单纯的讲学生根本听不懂,只有实际操作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五、本课程评价方式

按照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来计算学生的总评成绩。

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王军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9 年。

(二)参考书目

1、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1999年。

2、严强、魏姝:《政治学研究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3、张明军、孙力:《政治科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4、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5 、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周祯祥,胡泽洪:《逻辑导论:理性思维的模式、方法及其评价》,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7、托马斯.R戴依:《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6 年。

8、吴量福:《政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

9、萨托力:《政党与政党体制》,上午印书馆,2006 年。

10、罗应婷,杨钰娟:《SPS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