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07T10:08:50.9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1期供稿作者:张茹霞张丽霞[导读] 中药里许多药物有强烈的毒性,如乌头类、砒霜、雄黄、红娘子等。张茹霞张丽霞(黑龙江省公安厅安康医院 150001) 1 发生原因 1.1 药物的固有毒性中药里许多药物有强烈的毒性,如乌头类、砒霜、雄黄、红娘子等。这些药如果使用不慎或用量超过安全范围均可使人中毒或导致死亡。中药注射剂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外用制剂辅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当,均可出现毒性反应。

1.2 辨证失当,药不对证有的医生常寒热不分、虚实不辨,药不对证,不仅治之无效,使病症难愈,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浇油。

1.3 配伍不当配伍不当有两种,一为杂伍,药味越开越多,剂量愈开愈大;二为滥伍,有的医生拘泥于医典,以偏概全而不知变通。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不良反应,如藜芦就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类药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1.4 剂量过大有的药,剂量必须严格掌握,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超剂量用药,即使毒性低的药物也易中毒。病人不遵守医嘱,擅自超量服药而致的各种毒性反应也常有所闻。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1.5 中药品种混乱或以假乱真中药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由来已久,给临床用药带来混乱。如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北五加皮有毒,南五加皮无毒,如果对此不知,则可因使用北五加皮不当而中毒。以假乱真也屡见不鲜,如有毒的商陆当人参用,可引起毒性反应。中药来源品种不当,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中药假冒伪劣品种可直接导致不良反应。

1.6 炮制或煎煮不当炮制能减缓药物的毒副作用。但临床上该炮制而不炮制,生熟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毒性药物炮制得不及时,有的炮制方法不当,没有遵循基本法则,如汤剂加水量、火候、时间、取汁量、药物先下后下等,使有毒类药物毒性未减。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1.7 剂型或服用方法不当有的药物在剂型或服用方法上有特定的要求,违者服后可致丧命,如砒石不可制成酒剂,鸦胆子必须去壳取仁包服,否则易蚀灼口腔、食管、胃肠。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内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

2 发生机制

中药属天然药物的范畴。自古以来,人类以动、植物为食物,对中药产生了适应性,而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对人体相对来说是生疏的异物,加之中药中含有糖类和维生素,进入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从而帮助解毒,有的含有蛋白质、胶质,能保护胃黏膜、缓和刺激、阻碍有毒成分的吸收,且可与某些有毒成分结合成无毒物,达到消除药物自身和他药毒性及副作用的目的,故其毒副作用与西药比相对轻,疗效肯定,为中外医药界欢迎。但其固有的不良反应和不断发生的中药中毒病例,仍不得不引起医药学家们的重视。

2.1 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1)吸收:毒物被机体摄取的过程称为吸收。毒物引起中毒的速度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毒物吸收的速度和侵入机体的途径。

(2)分布:毒素由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首先在血浆内呈物理溶解状态,与红细胞或血浆中某些成分相结合,再由血液循环以不同的浓度运送到各器官中,这种转运称分布,毒素分布与其在组织内蓄积和中毒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分布快慢与血液循环的好坏、血管及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与组织细胞成分的亲和力、毒素本身的脂溶性等理化性质、体内某些屏障、肝脏的首过作用,以及中毒者的年龄等因素有关。

(3)代谢:代谢也叫生物转化,是毒物在体内的化学转化。其目的是将机体摄取的物质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变为脂溶性较低或水溶性较高的物质,以便于排出,或变为低毒或无毒物质。但是,也可变为毒性更高的代谢物,如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内氧化为氧化秋水仙碱,毒性更强,但最终进一步代谢为无毒物质。由于肝脏内有各种酶的存在,而且血液供给又丰富,故肝脏是毒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其次是肾脏、消化道和皮肤等。肺也是一个重要的代谢部位。有些毒物通过一种以上的生化途径进行代谢。

(4)排泄:多数毒物进入机体后以原形或经过代谢排出体外(后者占多数),其排出时间短者在数天内,长者可达数月,有的甚至可达数年。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途径有肾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汗腺、乳腺和泪腺等,其中主要是肾脏、胆汁和肺。毒物经肾脏排泄的速度取决于毒物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三种方式转运的速度。

2.2 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方式和原理中毒是毒物作用于机体的一系列复杂过程,此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时相:①接触相,即毒物的粉碎、溶解。②毒物动力相,即毒物的代谢过程。③毒效相,即毒物与机体靶组织中的受体相作用引起中毒。有些毒物未吸收之前可能首先在接触部位出现作用,如毒物刺激了消化道,便导致恶心、呕吐,毒物刺激了眼睛,便导致流泪等。机体组织的生化过程各有特点,这就使毒物对靶组织具有选择性的作用,分化越高或生化过程愈复杂的组织对毒物的敏感性愈高,毒物对其损害也愈大。有些毒物则可选择性地直接作用于某器官。毒物中毒机制如下: (1)直接化学刺激:如斑蝥素接触皮肤后形成水疱和溃疡,曾有大量外敷斑蝥致死的报道。去壳巴豆、巴豆霜或蒸煮巴豆的蒸汽可得急性接触性皮炎,较重者出现水疱、脓疱。

(2)对细胞一般功能的干扰:一是干扰神经传导,如河豚毒素,可选择性地阻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阻断神经传导,使神经麻痹;二是麻醉作用,抑制氧及营养物的运输,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

(3)对酶系统作用的干扰:多数毒物通过对酶系统作用的干扰引起中毒。酶在机体的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机体的生化过程构成了生命基础,因此中毒的后果是严重的。毒物对酶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对酶的不可逆抑制;对酶的可逆性抑制;抑制氧的运输,夺去金属离子;致死性合成。

(4)阻断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功能:毒物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硫血红蛋白。某些含氮毒物可使血液内的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