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汽车空调毕业论文

编号: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浅谈汽车空调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班级10汽车检测与维修高级(1)班(3年)

指导老师

2012-06-06

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

____________院____________系(专业) ____________班级

指导教师对学生_______________所完成的课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的情况,完成的质量与评分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意见书

评审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_____职称_________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系(专业)

对学生__________所完成的课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毕业设计(论文)经过答辩,其意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确定成绩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负责人____________

答辩组成员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摘要

近年来,环保和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种替代能源动力车的出现,为汽车空调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自汽车空调诞生以来,伴随汽车空调系统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单一取暖阶段、单一冷气阶段、冷暖一体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阶段。空调的控制方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再不段的更新改进,同时,我国汽车空调的安装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以达到100%的普及性,空调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向基本配备。给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修问题带来新的挑战。论文最后以汽车空调故障检修的方法,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再深入探讨,以达到对汽车空调系统的了解,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关键词:汽车空调压缩机检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also become the k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fluence factors, all kinds of alternative energy hybrid appear, for car KongDiaoYe put forward the new subject and challenges.

I In this paper, the wheels locking during braking harm, that is prone to wandering, sliding, leading to destruction of braking efficiency and directional stability. Only when the slip rate control in the best condition to the premise that security is guaranteed to improve speed, shorten the braking distance, resulting in higher transport efficiency, to prevent accidents and ensure smooth traffic purposes.

Keywords: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maintenance

目录

第一章汽车空调技术简介

(一)汽车空调的特点---------------------------------------------------------------------5 (二)汽车空调的过去与未来------------------------------------------------------------5 (三)汽车空调的性能评价指标---------------------------------------------------------6 第二章汽车空调的结构与原理

(一)汽车空调的结构---------------------------------------------------------------------7 (二)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7 (三)汽车空调主要功能------------------------------------------------------------------8 (四)汽车空调系统分类------------------------------------------------------------------9 (五)汽车自动空调系统------------------------------------------------------------------9第三章汽车空调的检修

(一)汽车空调检修的基本工具----------------------------------------------------------10 (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检修的基本操作---------------------------------------------10 (三)制冷剂的补充------------------------------------------------------------------------14 (四)制冷系统内的空气排除------------------------------------------------------------15 (五)冷冻油的加注------------------------------------------------------------------------15 总结--------------------------------------------------------------------------------------------16 谢辞--------------------------------------------------------------------------------------------17 参考文献--------------------------------------------------------------------------------------17

第一章汽车空调技术简介

(一)汽车空调的特点

众所周知汽车空调是以采用发动机的动力为代价来完成调节车厢内空气环境的。了解汽车空调的特点,有利于进行汽车空调的使用和维修。与室内空调相比,汽车空调主要有如下特点:

1. 汽车空调安装在行驶的车辆上,承受着剧烈频繁的振动和冲击,因此,各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振能力,接头应牢固并防漏。不然将会造成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泄露,结果破坏了整个空调系统的工作条件,严重的会损坏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等部件。使用中要经常检查系统内制冷剂的多少,据统计,由于制冷剂的泄露而引起的空调故障约占全部故障的80%。

2. 汽车空调所需的动力均来自发动机。其中轿车、轻型汽车、中小型客车及工程机械,空调所需的动力和驱动汽车的动力均来自一台发动机。这空调称非独立空调系统。大型客车和豪华型大、中客车,由于所需制冷量和暖气量大,一般采用专用发动机驱动制冷压缩机和设立独立的取暖设备,故称之为独立式空调系统。虽然非独立空调系统会影响汽车的动了性,但它相对于独立空调,在设备成本、运行成本上都较经济。据测试,汽车安装了非独立式空调后,耗油量会增加10%到20%(与车速有关)。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10%到12%。

3. 汽车空调的特定工作环境要求汽车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尽可能的大。其原因如下:

(1)夏天车内的乘客密度大,产热量大,热负荷高;冬天采暖人体所需的热量亦大。

(2)为了减轻自重,汽车隔热层一般很薄,加上汽车门窗多,面积大,所以汽车隔热性差,热损大。

(3)由于汽车本身的特点,要求汽车空调结构紧凑,质轻、量小,能在所有限的空间进行安装。目前空调的总比重比60年代下降了50%,而制冷能力却提高了50%。

(4)汽车空调的供暖方式与室内空调完全不同。对于非独立式汽车空调,一般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水或废气余热,而室内空调则是利用一个电磁阀,改变制冷剂量,机组很快起动并转入稳定状况。

(二)汽车空调的过去与未来

汽车空调是指对汽车座厢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的装置。不管车外天气状况如何变化,它都能把车内的湿度、温度、流速、洁度保持在驾驶人员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最原始的汽车空调仅是开窗换气式。最早的汽车空调装置始于1927年,它仅由加热器、通风装置和空气过滤器三者组成,且只能对车室供暖。准确地讲,汽车空调的历史,应该从制冷技术应用在车上开始。20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的几部公共汽车上装上了应用制冷技术的冷气装置。直到20世纪60年代,应用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才开始逐步地普及起来。以后,人们对汽车空调

的兴趣逐年增加,汽车空调技术日趋完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它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单一供暖空调装置阶段始于1927年,目前在寒冷的北欧,亚洲北部地区,汽车空调仍使用单一供暖系统。

单一供冷空调装置阶段始于1939年,美国帕克汽车公司率先在轿车装上机械制冷降温空调器。目前单一降温的汽车空调仍在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使用。

冷暖型汽车空调阶段始于1954年,原美国汽车公司,首先在轿车安装于冷暖一体化空调器,这样汽车空调才具备了降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空气的调节功能。该方式目前仍然大量的使用在低档车上,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

自控汽车空调装置阶段由于前述的冷暖型汽车空调需依靠人工调节,这既增加上司机的工作量,还使控制不理想。通用汽车公司1964年率先在轿车上应用自控汽车空调。自控空调只需预先设定温度装置,便能自动地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装置根据传感器随时检测车外温度,自动地调制装置各部件工作,达到控制车外温度和行驶其他功能的目的。目前,大部分的中高级轿车,高级大客车都装备自控空调

(三)汽车空调的性能评价指标

1.温度指标

温度指标是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00C到280C,超过280C,人就会觉得燥热。超过400C,即为有害温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低于140C人就会觉得冷。当温度下降到00C时,会造成冻伤。因此,空调应用控制车内温度夏天在250C,冬天在180C,以保证驾驶员正常操作,防止发生事故,保证乘员在舒适的状况下旅行。

2.湿度指标

湿度的指标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因为人觉得最舒适的相对湿度在50%--70%,所以汽车空调的湿度参数要控制在此范围内。

3.空气的清新度

由于空间小,乘员密度大,在密闭的空间内极易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汽车发动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道路上的粉尖,野外有毒的花粉都容易进入车厢内,造成车内空气浑浊,影响驾驶人员身体健康。这样汽车空调必须具有对车内空气过滤的功能,以保证车内空气清新度。

4.除霜功能

由于有时汽车内外温度相差很大,会在玻璃上出现雾式霜,影响司机的视线,所以汽车空调必须有除霜功能。

5.操作简单、容易、稳定。

汽车空调必须作到不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的正常驾驶。

第二章汽车空调的结构与原理

(一)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运转时,将蒸发器内

产生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

入并压缩后,在高温高压(约

700C,1471KPa)的状况下排出。

这些气态蒸气流入冷凝器,并在

此受到散热和冷却风扇的作用

强制冷却到500C 左右。这时,

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被液化

了的制冷剂,进入干燥器,除去

了水和杂质后,流入膨胀阀。高

压的液态制冷剂从膨胀阀的小

空流出,变为低压雾状后流入蒸

发器。雾状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

热汽化变为气态制冷剂,从而使

蒸发器表面温度下降。从送风机

出来的空气,不断流过蒸发器表面,被冷却后送进车厢内降温。气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后又重新被压缩机吸入,这样反复循环即可达到制冷目的。

(二)汽车空调主要功能

1、制冷系统原理: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2、制热系统原理:是通过议表台里面的暖水箱散热,在通过鼓风机把暖风从空调口吹出来的,暖水箱是和汽散热系统相通的,要水温到正常温才有暖风。

3、通风:通风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 使用内循环时车内空气基本不与外界交流,使用外循环时位于挡风玻璃下的新风口会将外界的空气源源不断的送进来,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

4、除湿:空调制冷的过程就是除湿的过程,从制冷时产生的大量冷凝水就可以看出来了,在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气或是温差太大的时候车内的玻璃上容易起雾,打开空调驱雾就是一个除湿的过程。

(三)汽车空调的结构

汽车空调一般主要由压缩机、电控离合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贮液干燥器、管道、冷凝风扇等组成。汽车空调分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

1.电磁离合器

当空调开关接通时,电流通过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吸力,使压缩机的压力板与皮带轮结合,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给压缩机主轴,使压缩机主轴旋转。当断开空调开关时,电磁线圈的吸力消失。在弹簧作用下,压力板和皮带轮脱离,压缩机便停止工作。

2.压缩机

压缩机的作用是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并且维持制冷剂的不断循环。

3.冷凝器

冷油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却,使其凝结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4.蒸发器

是一种热交换器,也称冷却器,其作用是将来内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5.膨胀阀

膨胀阀的作用是自动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量,使液态制冷剂经节流减压形成雾状喷入蒸发器中,使制冷剂充分蒸发,吸收热量。

6.贮液干燥器

膨胀阀的作用是贮存冷凝后的制冷剂,并对其进行干燥、吸湿处理,除去制冷剂中的水分及杂质。

7.风机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采用的风机,大部分是靠电机带动的气体输送机械,它对空气进行较小的增压,以便将冷空气送到所需要的车室内,或将冷凝器四周的热空气吹到车外,因而风机在空调制冷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设备。

风机按其气体流向与风机主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两种。

8.电磁旁通阀

电磁旁通阀多用于大、中型客车的独立式空调制冷系统,其作用是控制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防止蒸发器因温度过低而结霜。电磁旁通阀一般安装在贮液干燥器与压缩机吸入阀之间。

(四)汽车空调系统分类

1.独立式空调:有专门的动力源(如第二台内燃机)驱动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一般用于长途货运、高地板大中巴等车上。独立式空调由于需要两台发动机,燃油消耗高,同时造成较高的成本,并且其维修及维护十分困难,需要十分熟练的发动机维修人员,而且发动机配件不易获得,尤其是进口发动机;另外设计和安装更容易导致系统质量问题的发生,而额外的驱动发动机更增加了发生故障的概率。

2.非独立式空调:直接利用汽车的行驶动力(发动机)来运转的空调系统。非独立式空调由主发动机带动压缩机运转,并由电磁离合器进行控制。接通电源时,离合器断开,压缩机停机,从而调节冷气的供给,达到控制车厢内温度的目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噪音小。由于需要消耗主发动机10%-15%的动力,直接影响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同时其制冷量受汽车行驶速度影响,如果汽车停止运行,其空调系统也停止运行。尽管如此,非独立式空调由于其较低的成本(相对独立式空调),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目前,绝大部分轿车、面包车、小巴都使用这种空调。

(五)汽车自动空调系统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指的是根据设置在车内外的各种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由ECU中的微机进行平衡温度的演算,对进气转换风扇、送气转换风门、混合风门、水阀、加热继电器、压缩机和鼓风机等进行自动控制,按照乘客的要求,使车厢内的温度和温度等小气候保持在使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状态。

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一般有车厢内温度传感器、车厢外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太阳能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其中水温传感器位于发动机出水口,它将冷却水温度反馈至ECU,当水温过高时ECU能够断开压缩机离合器而保护发动机,同时也使ECU依据水温控制冷却水通往加热芯的阀门。各个传感器将温度信息反馈到ECU,ECU通过“混合风档”的冷暖风比例而控制空气流的温度,例如当温度过低时ECU指令冷气流经加热芯升温,当温度过高时则增大冷气,当车厢内温度达到预定值时,ECU会发出指令停止“混合风档”伺服电动机运转。

同时,ECU还通过“方式风档”伺服电动机控制气流流向,确定出风口的吹风角度。

第三章汽车空调的检修

(一)汽车空调检修的基本工具

1.修理空调器的常用工具

(1)活板手(2)开口扳手(3)套筒扳手(4)内六角扳手(5)钢丝钳(6)尖嘴钳(7)十字螺丝刀(8)一字螺丝刀(9)锉刀:圆(10)手弓钢锯(11)手枪钻(12)钻头(13)冲击钻(14)刀子(15)剪刀(16)锤子:铁锤、木锤、橡皮锤各1把(17)卡钳(18)小镜子(19)钢卷尺(20)酒精灯(21)温度计(22)电烙铁(23)万用表(24)低压测电笔

2.维修用大设备

(1)真空泵:一般选用排气量为2L/s,真空度达到5×10-4mmHg的真空泵;

(2)气焊设备:氧气瓶、乙炔瓶、减压阀、乙炔单向阀及配套输气管及焊具共1套;

(3)电焊设备:电焊机、输入和输出电缆线、焊把及2.5mm、3.5mm焊条共1套;

(4)制冷器钢瓶:用来存放制冷剂,一般选用3kg~40kg不等,按实定;

(5)定量加液器:可以准确地比空调器充注制冷剂1套;

(6)功率表:测量空调器的输入功率1套;

(7)可移动配电盘:供维修接临时电源用;

(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检修的基本操作

1.制冷系统工作压力的检测

(1)将歧管压力计正确连接到制冷系统相应的检修阀上,如果手动阀,应使阀处于中位。

(2)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两个手动阀。

(3)用手拧紧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注入软管的联接螺母,让系统内侧的制冷剂将高低压注入软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再将联接螺母拧紧。

(4)起动发动机并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1000~1500r/min,然后打开空调A/C开关和鼓风机开关,设置到空调最大制冷状态,鼓风机高速运转,温度调节在最冷。

(5)关闭车门、车窗和舱盖,发动机预热。

(6)把温度计插进中间出风口并观察空气温度,在外界温度为270C时,运行5min后出风口温度应接近70C.

(7)观察高低压侧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应为207pa~24kpa,排气压力应为1103~1633kpa 。应注意,外界高温高湿将造成高温高压的条件。如果离合器工作,在离合器分离之前记录下数值。

2.从制冷系统内放出制冷剂具体方法如下

(1)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手动高低压阀,并将其高低压软管分别接在压缩机高低压检修阀上,将中间软管的自由端放在干净的软布上。

(2)慢慢打开手动高压阀,让制冷剂从中间软布上排出,阀门不能开的太大,否则压缩机内的冷冻油会随制冷剂流出。

(3)当压力表读数降到0.35Mpa以下时,再慢慢打开手动低压阀,使制冷剂从高低两侧流出。

(4)观察压力表读数,随着压力的下降,逐渐打开手动高低压阀,直至低压表读数到零为止。

3、制冷剂充注程序

(1)抽真空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修理之后,由于https://www.360docs.net/doc/7f4324116.html,接触了空气,必须用真空泵抽真空,排除制冷系统内的水分和空气,以维护空调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抽真空并不能直接把水分抽出制冷系统,而产生真空后降低了制冷剂的沸点,水以蒸汽的形式被抽出制冷系统。

抽真空之前,应进行制冷剂泄露检查。抽真空也是进一步检查系统在真空情况下的气密性能。步骤如下:

1)将制冷系统、歧管压力计以及真空泵连接好,压缩机高低检修阀处于微开位置,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手动阀处于闭合状态,拆除真空泵吸、排气口护盖,歧管压力计上的中间软管和真空泵进出口相联结。

2)打开歧管压力计的高低压手动阀,起动真空泵、观察低压表指针,应有真空显示。

3)操作5min后,低压表应达到33.6kpa(绝对压力),高压表指针应落低于零的刻度,如果高压表指针不能低于零的刻度,表明系统内堵塞,应停止,清理好故障,在抽真空。

4)真空泵工作15min后观察压力表,如果系统无泄露,低压值应达到13.28-20.05kpa的绝对压力。

5)如果达不到此数值,应关闭低压手动阀,观察低压表指针。如果指针上升,说明真空有损失,要检查泄露部位,进行检修后才能继续抽真空,这一步也就是真空试漏法。

6)抽真空总的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关闭低压手动阀,就可以向系统中充注制冷剂。(2)制冷系统的泄露检漏

由于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各部件及管道均可采用可拆式联结,压缩机也是开式结构,而制冷剂的渗透能力很强,因此制冷系统的泄露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70%~80%汽车空调故障都是有泄露引起的,因此检漏作业在汽车空调作业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常用的检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检漏仪器检漏检漏仪器检漏是汽车空调检漏作业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检漏手段,即用卤素检漏灯或电子卤素检漏仪对制冷系统各部件或连接管路进行检漏。采用检漏仪检漏的前提是制冷系统管路内必须有一定的压力(98~294kpa)的制冷剂,因此在进行检漏作业前,应适量加入一定量的制冷剂(对于轿车空调来说,在抽真空作业进行完成后,从高压侧注入200g左右的液态制冷剂即可),或不放出系统内的原有的制冷剂以备检漏之用。

需要重点检漏的部位主要有:

a.拆修过的制冷系统部件及各联结部位。

b.压缩机轴封、前后端盖密封垫、检修阀和过热保护器。

c.冷凝器散热片及制冷剂进出联结管口。

d.制冷系统各管路及联结部位。

2)肥皂泡沫法检漏当没有检漏设备时,可利用肥皂水对可能产生的部位进行直接检查,方法是通过歧管压力计给系统内充入784~1172kpa的干燥氮气,然后把肥皂水或其它起泡剞涂在需要检查的部位,如各联结头焊缝等,若发现有排气声或吹出肥皂泡,则说明该出有泄露。如果没有氮气瓶,也可以充入一定压力制冷剂进行检漏,但这造成制冷剂的浪费。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尤其适用检漏灯不宜接近的部位,但灵敏度差,操作完毕后应清除干净。

3)油迹法制冷剞与冷冻油能互溶,如因密封不良而使制冷剂泄露时,便会带出少量的冷冻油,使泄露处形成油斑,粘上尘土便形成油泥。根据这种现象就能找到泄露部位,不过只有在泄露量较大时,这种现象才明显。

4)着色法将某种颜色的染料加入制冷剂中并随着制冷剂一起在管路中循环流动,当系统管路或部件发生泄露时,加入的染料也随之渗漏出来并粘在泄露部位使之变色,通过观察制冷系统管路和部件的颜色,就能很容易地发现泄露部位。

5)真空保压法在抽真空作业完成之后,不要急于加注制冷剂,而是保持系统真空状态一定的时间(一般数十分至数小时)后,观察歧管压力计的低压表真空度是否发生变化。如真空指示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系统无泄露;如真空指示回升,则说明系统有泄露。这种方法只能判断系统有无泄露,而无法具体指示泄露部位,因此只用于加注制冷剂前的初步检查。

(3) 从高压侧注入液态制冷剂

1)抽真空作业完成后,将中间注入软管从真空泵上拆下,改接到制冷剂注入阀接口上,装好制冷剂罐并用注入阀打开制冷剂罐,然后与歧管压力计相连接的中间软管接头稍微松开一些,直到听到嘶嘶的声音后再拧紧,一排出中间注入软管中的空气。

2)打开歧管压力计高压侧手动阀,制冷剂便丛高压侧注入软管进入系统高压侧,这时观察低压表指针是否随高压表指针一起升高,若低压表指针不回升或回升很慢,说明系统内部有堵塞,应停止充注并进行检修。若低压表指针随高压表一起正常回升,可将制冷剂罐倒立,使制冷剂呈液态进入系统。注入规量的制冷剂后,关闭高压侧手动阀后,即可进行检漏或试运行。

从高压侧注入一定量的液态制冷剂(一般为200g左右)一般在抽真空后,初步检漏之前进行,以使制冷系统有一定量的制冷剂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便于用卤素检漏仪进行检漏作业。另外应注意,采用这种方式充注制冷剂时,不允许打开歧管压力计的低压手动阀,也决不允许运转压缩机,否则有造成制冷剂罐爆裂的危险。

(4) 从低压侧注入气态制冷剂

气态制冷剂一般从制冷系统的低压侧注入,用于初步检漏后充足制冷剂量或给系统补充制冷剂,其加注方法如下:

1)将歧管压力计联结于制冷系统检修阀上,中间注入软管与制冷剂注入阀和制冷剂罐联接好。

2)起动发动机并使之保持在1500~2000r/min转速下运转,接通空调A/C开关使压缩机工作,鼓风机以高速运转,温度调节推杆或旋钮调至最大冷却位置。

3)用注入阀打开制冷剂罐并保持罐体直立,缓慢打开歧管压力计低压手动阀,气态制冷剂便由制冷剂罐经注汝软管、低压检修阀被压缩机吸入制冷系统低压侧,同时调节低压策手动阀开度,使低压表读数不超过411.6kpa。并加快充注速度,可将制冷剂罐直立放在温度为400C左右的温水中,以保证制冷剂罐内的液态制冷剂有一定的蒸发速度。

4)充注完毕后,关闭歧管压力计低压侧手动阀,关闭注入阀,关闭空调A/C开关和鼓风机开关,让发动机熄火,卸下歧管压力计即可。

(5) 检查制冷剂量

起动发动机,将发动机转速稳定在1500~2000r/min,把空调功能键置于最大制冷状态,风机(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风机)置于最高速,开动空调系统5min后通过视液窗进行观察。观察的现象、结论和处理方法如下表:

(三)制冷剂的补充

汽车空调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由于汽车振动等原因,使某些部位的接头松动,制冷剂泄漏,制冷效果变差。经过查漏、排漏后https://www.360docs.net/doc/7f4324116.html,,需要从低压侧向系统充注制冷剂。其方法如下:

1.开动汽车空调,使其运转几分。

2.从视液窗检查制冷剂的流动情况。若气泡连续出现,则说明系统内缺少制冷剂。若气泡间断出现,需要在运转一会,继续观察气泡是否消失,若仍然有气泡,就表明该系统缺少制冷剂。

3.将歧管压力计、制冷剂罐和系统联接起来。

4.打开制冷剂罐上的阀,拧紧歧管压力计上的中间软管接头,使制冷剂放出几秒,然后拧紧接头。

5.关闭手动高压阀,将制冷剂罐直立,起动发动机、接合压缩机运转,打开手动低压阀,让气态制冷剂从低压侧吸入压缩机,待运转到规定量时,关闭手动低压阀和制冷剂罐开关阀。

6.从系统上拆下歧管压力计和制冷剂罐。

(四)制冷系统内的空气排除

由于空气不能凝结且又比制冷剂轻,因此空气进入系统后都堆积在冷凝器或干燥器上部。系统中如有空气将会影响冷凝器的冷却散热效果,并使冷凝压力和温度过高,同时系统低压也将较高,整个系统制冷能力下降。因此系统中若进入空气要及时排出。轿车空调制冷系统排空气如下:

1.排出制冷系统内的制冷剂。

2.检查制冷系统是否有泄露的地方并补漏。

3.用真空泵反复多次抽出系统内的空气。

(五)冷冻油的加注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冷冻油的消耗量很少,可以每两年更换一次,每次加入规定的数量。添加时一定要保证是同一牌https://www.360docs.net/doc/7f4324116.html,号的冷冻油,因为不同牌号的冷冻油会生成沉淀物。

制冷系统如果制冷剂泄露速度缓慢,对冷冻油泄露影响不大。制冷剂如果泄露速度很快,冷冻油也随即很快泄露。如果压缩机内的冷冻油存油少,压缩机会过热,甚至压缩机发生拉缸现象。系统内的冷冻油过多,膨胀阀和蒸发器会发生故障,因此压缩机内必须保持正常的存油量。

1.压缩机冷冻油的检查

(1)观察视液窗通过压缩机上安装的视液窗,可观察压缩机冷冻油量。如压缩机冷冻油油面达到视液窗高度的80%位置,一般认为是合适的。如果油面在此界线之上,应放出多余的冷冻油;如果油面在此界线之下,则应添加冷冻油。

(2)观察量油尺未安装视液窗的压缩机,可用油尺检查其油量。压缩机有的只有一个油塞,油塞下面有的装有油尺,有的油塞没有油尺,需另外用专用的油尺插入检查,观察油面的位置是否在规定的上下之间。

2.添加冷冻油

(1)直接加入法将冷冻油按标准称好或用洁净的量杯量好,直接倒入压缩机内,这种方法只在更换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时可以采用。

(2)真空吸入法真空吸入法是先将系统抽真空到98kpa,用带有刻度的量杯准备比需要补充量还要多一些的冷冻油,然后开始加冷冻油。

(3)操作程序如下:

1)关闭高压侧手动阀;

2)关闭压缩机上的检修阀;

3)把高压侧软管从歧管压力计上卸下,插到冷冻油的杯里;

4)打开检修阀,把冷冻油从油杯吸入系统;

5)吸油完毕时,要注意立即关闭检修阀,以免吸入空气;

6)把高压侧软管接头拧紧在歧管压力计上,打开高压侧手动阀,开动真空泵,先为高压侧软管抽真空。然后再打开检修阀,为系统抽真空,先抽到98kpa,在加抽2kpa,以便排除随油进入系统里的空气。此时冷冻油在高压侧,系统运转后,冷冻油就返回压缩机。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作为汽车技术现代化标志之一的汽车空调技术在我国蓬勃发展。汽车空调大大改善了乘坐环境,提高了成员的舒适性。近年来,各种完善的多功能型空调装置的应用,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但对于汽车空调维修人员来说将面临新的挑战!

本论文对汽车空调的原理、结构以及必备的工具等知识做了一般性的介绍。重点对修理、维护做了详尽的介绍。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考虑本论文所面对是汽车空调维修人员,并由此希望能帮助学习动手解决一般汽车空调故障的技能。

谢辞

在毕业即将来临,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很多,特别是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使我收获了很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启发很大。知识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地运用,才有新的启发与进步。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潘婷婷老师,她对我的大力支持及精心指导。她严谨治学态度令我深感钦佩。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限的启迪。对我学习上的的帮助使我终身难忘。在此向潘婷婷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与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1、张蕾《汽车空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夏云铧齐红《汽车空调应用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3、宋森《汽车空调使用700问》金盾出版社

4、麻友良《汽车空调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