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漫谈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漫谈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漫谈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第18卷第1期

2O06年3月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JournalofZhengzhouRailwayV ocationalCollege

vo1.18No,1

Mar.2(x)6

漫谈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陆艳琦孙志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渗透压是溶液特有的一种属性,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

有高渗溶液和低渗溶液之分.半透膜是只能允许溶剂水分子和部分溶质粒子通过的薄膜.用半透膜将

两种渗透压不同的溶液隔开,溶剂水分子和一些溶质粒子就会自发地从低渗溶液渗入高渗溶液,产生渗

透现象.渗透理论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渗透压渗透现象半透膜渗透理论的应用

每到秋天,许多家庭喜欢淹制咸菜.把洗净的芥

菜疙瘩,萝卜等菜放到浓的食盐水中,大约3o天左右,

咸菜就淹好了,芥菜疙瘩,萝卜成了,个头却比原来小

了,这是为什么呢?在医院里给病人大量输液时,经

常使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这些溶液的浓度是有

严格限制的,不能高也不能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了解释清楚这些问题,先让我们了解一个实

验吧!

大约200多年前,有人为了改变酿酒的方法,做

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圆玻璃桶里盛满酒精,然后用动物的膀胱膜将桶口紧紧封住,再把封住的桶口

浸到水里,不久,膀胱膜就鼓起来了,显然,这是水分

子透过膀胱膜进入桶里,桶内的液体增多所至.膀

胱膜并没有空隙,为什么水分子能穿过它进入桶里, 而酒精分子却不能透过它到桶外呢?后来,经过科

学家反复研究,发现不但动物的膀胱膜有这种功能, 像萝卜皮及生物体内的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等都只

能允许某些分子如水分子通过,而其它分子不能透过.人们把这种只允许部分分子(如水分子)通过,

而其它分子不能通过的薄膜称为半透膜;把水通过

膀胱膜进入到酒精溶液的现象叫做渗透.淹制咸

菜,l临床给病人输液要限制溶液的浓度,都可以用渗透现象的相关理论来加以解释.

,渗透现象与渗透压理论

将蔗糖溶液与水(纯溶剂)用半透膜隔开(见图

1),不久可见蔗糖溶液液面不断上升,说明水分子不

断透过半透膜进入浴掖中.这种浴刑zK分于透辽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时,都有渗透现象发生,比如半透膜两侧均是葡萄糖水,但是浓度不一样,结果浓度大的一侧的溶液体积增大,液面上升,产生渗透(见图2).

.

0"~,,

,/1:■,..:.

..

1_一.÷..'.___:'膜

.≯_'.≥-.薹.__.≥萼膜

00l__....:::一'

薯.-.≯耋.≯-..j...

,

一矗:-..一::j蔗新分子\_

t0::,l':≥筹拿于''0j:,

:::一'-'水分子

图1半透膜示意图

i..,;?.;

:

:

::苷蠢

透膜

图2渗透现象示意圈

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由于蔗糖

收稿日期:2005—9—28

作者简介:陆艳琦(19r70一)女,河南郑州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副教授.

孙志红(1963一)女,河南邓州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助讲.

65

.秘.曩≯*_誓 0

一==工

■m澎

;

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剂水分子却可以自由通

过,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目不等,则单位时

间内由纯溶剂进入溶液中的水分子数目比从溶液进

入纯溶剂中的数目多.其净结果使蔗糖溶液一侧液

面升高,溶液的浓度降低,产生渗透.

渗透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满足下面两个条

件,渗透现象就会发生.一是有半透膜存在.常见

的半透膜有动物的细胞膜,膀胱膜,腹膜,毛细血管

壁等生物膜,人工制造的半透膜有火棉胶膜,玻璃纸,硫酸纸,亚铁氰化铜等,临床上用于血液透析的

人工肾也是一种半透膜,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赛璐玢(cello—phane)或铜玢(cupraphane)的透明薄膜.半透膜的通透性不完全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

是溶剂水分子都可以自由透过.另一个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溶质粒子浓度不等或者说溶液中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等.这样溶剂水分子及一些颗粒比较小,能够穿过半透膜的粒子就会通过半透膜渗透到另一侧溶液中,从而使另一侧溶液的体积增大,产生渗透现象.

现在我们不难理解,淹制咸菜的道理了.因为

萝卜皮,芥菜疙瘩皮实际上都是半透膜,当把它们漫到浓盐水中时,萝卜皮,芥菜疙瘩皮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别很大,导致水分子从萝卜,芥菜疙瘩往盐水中渗透,它们失去水分,个头就逐渐减小了,而盐中的Na,cl一可以透过萝卜皮,芥菜疙瘩皮渗到里面,从而使它们变咸了.

渗透现象不会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比如上例中

随着半透膜一侧溶液体积逐渐增大,液面不断上升, 产生的液体压力逐渐增大,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的数目增多.当液面上升到一

定高度,增加的液体压力就会使溶剂水分子通过

半透膜进入纯溶剂的速度与从纯溶剂进入溶液的速度相等,从而抵消了由于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目不等而造成的渗透现象,结果溶液液面不再上升,体系达到渗透平衡.为了不让该渗透现象发生,必须

在溶液液面上施加一定的额外压力,促使膜两侧溶剂水分子进出半透膜速度相等,达到动态平衡,在化学上把这种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平衡的压力,或者说为维持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在溶液一侧施加的额外压力,称为溶液的渗透压.(见图3)

如果用半透膜把两种浓度不等的溶液隔开,为

了阻止渗透现象发生,必须在浓溶液液面施加压力, 此压力并不代表任一溶液的渗透压,它仅仅是两溶液渗透压的差值.任何溶液都存在渗透压,它是溶

66

图3渗透压示意图

液本身的一种特性.在医学上渗透压可以理解为溶液恒有的一种吸引外面物质的力量.对于稀溶液而言,溶液的渗透压只与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溶质粒子数目多少有关,它与溶质粒子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本性,溶剂种类无关.溶液中的溶质的粒子浓度

越大,渗透压就越大.渗透压的大小反应出溶剂分

子通过半透膜渗入该溶液的趋势.渗透压越大,渗

入的趋势越大.渗透压不等的两溶液,相对而言,渗

透压高的叫高渗溶液,渗透压低的叫低渗溶液,渗透压相等的叫等渗溶液.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沸点,凝固点,蒸汽压一样都是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在医学上把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

(SY子,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渗透活性物质

的物质的量浓度叫做渗透浓度,用渗透浓度即可表

示溶液的渗透压在医学上渗透压的单位为渗量每

升(Osmol/L)或毫渗量每升(mOsmol/L).它也反映了每升溶液中所含渗透活性物质的总质点数.正常人

体血浆总渗透浓度为303.7mOsmoL/L,相当于渗透压为770kPa.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

320mOs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渗透浓度小于280mOsmoV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渗透浓度大于320mOsmol/L的溶液为高渗溶液.临床给病人补液时,要特别注意补液的浓度和渗透压,比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浓度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否则

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下面通过红细胞在不同

浓度的溶液中的变化可以说明这一点(见图4).因

为细胞膜实质就是半透膜,若将红细胞放人高渗溶

液(如lOOg/L葡萄糖溶液)中,红细胞中的水分将进入高渗溶液,致使细胞皱缩;反之,将红细胞放入低

渗溶液(如30g/L葡萄糖溶液)中,则水大量渗入红细胞,最后导致溶血.而放入等渗溶液(如5OL葡萄

糖溶液)中,红细胞形态则不发生变化,不会影响正

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给病人进行大量补液的基本原则是输入等

渗溶液,临床上常见的等渗溶液有19L的

Nac3O3,12.5g/L的NaHC03溶液,9g/L的NaC1溶

一蘩

..

..叠麓0囊≮

.

1.::

.

?

i

.

日_婷浩

_/...

.:鬻:.以'

薯≯...-.,:?

:

00.._≥毛移.:一

0j—:'叠∥

一一一.,…一

b.低j参c高渣

巍巍.:

图4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中的形态变化示意图

液,5O∥L的葡萄糖溶液等.在清洗伤12I时,为了防止渗透发生,减轻病人的疼痛,要用生理盐水而不用蒸馏水.同样眼药水也要与眼部粘膜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同,否则会产生疼痛.

人体血液中主要含有NaCI,KCI,葡萄糖,尿素等

品体化合物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脂肪等胶体化合物. 晶体化合物在血浆中的浓度约为7,5g/L,胶体化合物在血浆中的浓度约为7OL,正常人体血浆的总渗透压约为770kPa,其中由晶体化合物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约为766Kpa,由胶体化合物产生的胶体渗透

压约为4Kpa.细胞膜是体内的一种半透膜,它将细胞内和细胞外液隔开,并只让水分子自由透过膜内外,而K,№则不易自由通过.因此,水在细胞内

外的流通,就要受到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的影响.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常用晶体物质的溶液来纠正某些疾病所引起的水盐失调.例如,人体由于某种原因而

缺水时,细胞外液中盐的浓度将相对升高,晶体渗透压增大,于是使细胞内液的水分通过细胞膜向细胞外液渗透,造成细胞内液失水.如果大量饮水或者

输入过多的葡萄糖溶液,则使细胞外液盐浓度降低, 晶体渗透压减小,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向细胞内液中渗透,严重时可产生水中毒.高温作业之所以饮用

盐汽水,就是为了保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恒定. 毛细血管壁也是体内的一种半透膜,它与细胞膜不同,它间隔着血浆和组织问液,可以让低分子如水, 葡萄糖,尿素,羟基酸及各种离子自由透过,而不允

许高分子蛋白质通过.所以,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

液与组织间液之问的水盐平衡不起作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就会降低,血浆中的水就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致使血容量降低而组织液增多,这是形成水肿的原因之一.I晦床上对大面积烧伤,或者由于失血而造成血容量降低的患者进行补液时,除补以生理盐水外,同时还需要输入血浆或右旋糖酐等代血浆,以恢复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增加血容量.

三,渗透在医疗和生产中的应用

渗透作用在医疗和生产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人们已经掌握了渗透原理,并利用渗透进行透

析,淹制各种瓜果蔬菜,利用反渗透净化水等.急

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体内的毒素不能通过肾脏顺利排除,导致中毒.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临

床上常采用透析疗法来加以治疗.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人工肾)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

膜的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在透析膜两侧呈反方向流动,通过渗透作用,使半透膜两侧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葡萄糖,电解质,

H等进行交换,以矫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

降低尿素氮.透析效应取决于半透膜的孑L径大小, 以及膜两侧溶质的浓度差.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人工肾则利用一种赛璐玢(cellophane)或铜玢(cupraphane)的透明薄膜作为半透膜.透析液的配置很重要.为了降低血浆中K,H和非蛋白氮等物

质的浓度,透析液中的钾浓度应比正常血钾浓度为低,而且不应含有非蛋白氮类物质,人工肾的透析效果最好,但设备及条件要求较高,不易推广.因此临

床上常将透析液注入腹腔内,利用腹膜进行透析.

留置12小时再将透析液放出.

在食品加工行业,通过渗透脱水技术进行蔬菜,

肉类,鱼类的盐腌和水果的蜜制,糖制的加工的历史相当悠久.随着人们对渗透理论认识的成熟,渗透

脱水技术已经从传统的方法过渡到能与干燥,冷冻, 杀菌,罐藏等方法的组合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持了果蔬加工后的品质,降低了加工能耗,使得渗透脱水技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生产中,目前利用反渗透作用原理进行水的净

化.所谓反渗透就是使得水分子从溶液渗入纯水,

而不是自发地从纯水渗入溶液的过程.为了实现反

渗透,必须在溶液一端的液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

反渗透半透膜上有众多的孔,这些孑L的大小与水分子的大小相当,由于细菌,病毒,大部分有机污染物

和水合离子均比水分子大得多,因此不能透过反渗透半透膜而与透过反渗透膜的水相分离.

I责任编辑:李玲I

67

排泄与渗透调节

排泄与渗透调节 主要内容 1、概述:排泄及其途径、排泄的意义;尿的成份及其理化特性。 2、尿的形成:肾小球滤过机能;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机能;肾小管、集合 管的分泌和排泄机能;影响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3、肾脏泌尿机能的调节:肾血流量的调节;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分泌和排泄机能的调节。 4、水生动物渗透压的调节:水生动物的水环境;渗透调节和体积调节:渗透压调节机理。 自学内容 1、排泄及其途径、排泄的意义;尿的成份及其理化特性。 2、水生动物渗透压的调节:水生动物的水环境;渗透调节和体积调节;渗透压调节机理。 基本要求 l、了解排泄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 2、了解尿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水生动物渗透压调节过程及机理。 重点、难点:1.尿的形成过程; 2.泌尿功能的调节。 概述 ※排泄(excretion):机体将物质代谢的尾产物和机体不需要的物质(包括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药物、多余的水份盐类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排泄与排遗区别: 生理学上将物质代谢产物,经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过程—排泄。 由消化道排出的食物残渣,它既未参与体内细胞代谢,又未经过血液循环—排遗 ※※排泄途径与排泄物: ⅰ.呼吸器官排出:主要是CO 2 和少量水份,以气体形式随呼气排出,鱼类等 水生动物还有NH 3、CO 2 和某些离子随鳃排出。 ⅱ.由消化道排出:排泄物混合于粪便中,如担色素及一些无机盐如钙、镁、铁等)肠膜排出)。 ⅲ.皮肤排出:水分及汗液(汗腺分泌),汗液包括水、少量尿素及无机盐。 ⅳ.肾脏排出:肾脏是最很需要的排泄器官,排泄物称尿,排泄物种类多,数量大,因此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调节着机体水平衡,渗透压平衡与酸碱平

心理咨询在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在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其顺利接受思想争着品德教育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校德育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十多年来,心理咨询别逐步运用到高校德育中,扩大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领域,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功能,调整了高校德育的对象观,补充了高校德育的方法、途径,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也是对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心理咨询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帮助来访者实现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高校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者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吧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人的过程。 德国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心理和心理——生理活动现象领域内进行的。”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在了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原因及发展方向上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并使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非常的复杂,而且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高校德育单靠传统的途径和方式很难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全面了解,心理咨询在此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使德育工作者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和情绪乃至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具体情形,而且还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德育的预见性和征对性,为最终实现化解矛盾,消除障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大学生的思想症结,预见其思想发展动向,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开展心理咨询是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的重要途径。十多年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践证明,大学

渗透压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渗透作用我们都知道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分为:扩散、集流和渗透作用。扩散是物质依浓度梯度向下移动,集流是物质依压力梯度向下移动,那么在渗透作用里物质是怎么移动呢? 我们来看两个实验,实验一:假定一只烧杯,用分别透膜分隔成两部分,将纯水放在透膜的一侧,糖溶液放在另一侧,要等量注入,注意观察,几分钟后你会发现,纯水一侧水面逐渐下降,而另一侧液面则漫慢上升。直到透膜两侧液面最后达到移动平衡为止。 实验二: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造细胞”试验。如果向黄血盐[K4Fe(CN)6]溶液中投入一小块硫酸铜的晶体,其上立即形成一层棕红色的亚铁氰化铜[Cu2Fe(CN)6]沉淀(这种沉淀是一种半透膜,只有水能透过)。会发现在黄血盐溶液中CuSO4被一层半透膜包裹着。一会儿,将发现包裹渐渐增大;就像细胞“长大”一样,直到半透膜内外的溶液浓度都相等为止。 渗透是指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而移动的现象,我们先来讨论自由能和水势的概念。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都发生了水分的运动,要运动就需要能量,物质只能自发地从高活度(浓度)区域向低活度的区域移动,水也是一样,溶液中水的活度比纯水中水的活度小,浓溶液中水的活度较稀,溶液中水的活度小,纯水中水的活度最大,因此,纯水或稀溶液中的水就会自发地向浓度较高的溶液中移动,这是由溶液中的能量梯度决定的,水的这

种能用于作功的能量大小的度量,就是水势。 图a 图b 用一面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膜M 将纯溶剂A与溶液B分隔(见上图a、b),则溶剂分子就从A通过M进入B中,使溶液B体积扩大,液面上升,达到平衡后,液面才停止上升。这时,M两侧的液体压强差为P=PB-PA=ρghe。式中he为平衡时B液面上升高度,P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教科书对渗透现象的解释是:A 中溶剂分子数密度大于B中的溶剂分子数密度,故单位时间内由A经M进入B的溶剂分子数就大于由B经M进入A的溶剂分子数。净效果就是A中溶剂分子进入B中,形成渗透,直至平衡。这种对渗透现象原因的解释简单形象,易于为学生理解接受,但并不妥当。按照这一解释,渗透现象中除了溶剂分子进入B,使整个渗透体系的重力势能增大之外,系统无其他能量变化。这就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 解释(一),根据热力学原理,系统中物质的总能量可分为束缚能和自由能(free energy)两部分。束缚能是不能用于做功的能量,而自由能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可用于做功的能量。实际水分在细胞内的运动是由各个细胞内水分的自由能存在差别而引起的。而我们将

谈谈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谈谈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许多与心理学有关的现象。如从众效应、刻板效应、破窗理论等等,这些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十分常见的。我们应当明白这些心理学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充分发挥其好的方面,努力避免其坏的方面,能够让我们生活更加幸福和快乐。 有时候一寝室的四名同学都在讨论吃什么的时候,当其中的三个人都已经要确定吃某家餐厅的时候,剩下的一名同学就会在明知道那家餐厅的食品不符合自己的口味的情况之下,但依然会和其他五位同学保持一致。这也与我们从小听到的“三人成虎”的故事相似,大意是说,当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会信以为真。用心理学专业术语来讲就被叫做从众效应。意思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从众效应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中所说的“随大流”。从我师范生专业出发,在将来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也要充分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阻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使班级上下团结一心,形成优良学风。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在那时也要积极避免从众效应负作用的产生。首先,要做到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组群体的压力,建立鼓励所有成员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规则,再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因为在不合理的小组环境里,由于从众效应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确;部分学生容易与自信或学习优秀的小组成员的观点、思维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视自己地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组成员的独创精神;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使人“人云亦云”。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 在中学的时候,我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曾经我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所以在月考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有些周围的同学就会风言风语说会不会作弊取得的呢?那时候就会感觉很委屈。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把称之为刻板效应,指那种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我们应当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不刻板。

应用心理学作业---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班内号:58 姓名:涂星星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恼人的事情,例如: 对未来的迷茫,就业方向不明,没有自我价值感,像无头苍蝇存在于社会中,心里因此灰暗而不知所措;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压力挫折,让我们无力应付,只有无谓的躲避,抑郁症或暴燥症患者与日俱增;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不成熟受挫,而出现早恋、异地恋、网恋、现实恋等不理智现象…..这些现象往往萦绕在我们身边久久不去,是我们时常注意力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做什么都漫不经心,懒懒散散,粗心大意。。。。。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生活中影响我们心理的事情或事物很多,例如: 一、色彩对人的心理卫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太大了。根据人的主观感受,将颜色分暖色和冷色。暖色指的是红、橙、黄,这类颜色。暖色可以刺激人的兴奋性,使体温有所升高。冷色指的是绿、青、蓝、紫等颜色,能够使人的心情平静、清爽、恬雅,下面就分颜色介绍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例如:1.红色。红色能够使人感到新鲜、欢快,是一种生机勃勃的象征,可以增加人的食欲,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激发爱情。2.黄色。黄色能够促使人欢快、喜悦、轻松、明亮,给人一种希望的体验。3.绿色。绿色使人感到很安静、恬静、和平、温柔。4.蓝色。和谐、平安、容易使人满足,比较镇静、凉爽、心胸开阔。5.红色和绿色搭配,是力量、纯洁,给人一种可靠、可信的感觉。6.绿色和蓝色搭配,是安全、自尊。 7.青色比黑色要淡一点的,其特点就是肃穆、幽静,比较沉闷的东西。8.黑色。庄严、压抑、悲哀。9.白色是一种调和色,素雅、纯洁,也是最容易用的,可以在上面点缀各种各样的颜色。10.灰色使人郁闷,给人空虚、不实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搭配就要注意了。11.粉红色能够抑制人的冲动行为,有肌肉松弛的作用,抑制过度的兴奋。 二、地理环境与心理健康。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对人格的形成、对心理卫生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北京除了京城文化,自然地理对北京人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普通话的基础发音是北京话,就像我这样字正腔圆(笑),标准国语,一级甲等的播音水平。 三、气候与心理健康。长期生活在某一种气候特征的环境下,人的性格、心理状况也会受到影响。例如,湖北人厉害,湖北人为什么厉害啊,跟它的气候有关系,湿热,闷热难忍。今年,42度的天气,持续了30多天,要了命了!这种气候条件下,会使人烦躁不安,容易使人焦虑,人的暴力倾向明显增高;在城市里面交通事故就多,特别是长途的路上,车也不是很多,太阳反光,照得司机眼睛也难受,焦虑、烦躁,就容易出事故;为什么重庆人火气大,因为重庆山多、雾多,气候潮湿,平时喘不过气来,必须大喘气才能上来气,所以那里的人火气就大;南方人为什么细腻,这跟它的水系发达、空气潮湿有关系,北方气候比较干燥,用不着喘那么大气儿就能够气体交换了,所以脾气也暴,但是只“暴”不“躁”。 四、等等。。。。。 俗话说,心理“感冒”了不要紧,抓紧治疗就是了。也许有人会说,我的心理健康得很,不需要特别的保健和爱护。这话有几分道理,但还不全面。有人心理素质比较好,就像有人天生体魄强健一样,但健康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现代社会节奏很快,

溶液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血浆渗透压大约为300mmol/L.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 1,晶体渗透压是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组成部分,占80%。主要来自钠和氯离子。 2,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组成,由于血浆中的蛋白质较少,所以形成渗透压小。其中白蛋白占胶体渗透压的75%-80% 血液渗透压对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护正常的血浆容量起重要的作用。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 血浆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主要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 血浆胶体渗透压(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主要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 在医疗工作中,不仅大量补液时要注意溶液的渗透压,就是小剂量注射时,也要考虑注射液的渗透压。但临床上也有用高渗溶液的,如渗透压比血浆高10倍的2.78mol·L-1葡萄糖溶液。因对急需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患者,如用等渗溶液,注射液体积太大,所需注射时间太长,反而不易收效。需要注意,用高渗溶液作静脉注射时,用量不能太大,注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易造成局部高渗引起红细胞皱缩。当高渗溶液缓缓注入体内时,可被大量体液稀释成等渗溶液。对于剂量较小浓度较稀的溶液,大多是将剂量较小的药物溶于水中,并添加氯化钠、葡萄糖等调制成等溶液,亦可直接将药物溶于生理盐水或0.278mol·L-1葡萄糖溶液中使用,以免引起红细胞破裂。 渗透压是调节细胞内外体液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高低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若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值,有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血浆渗透压偏低可能是营养不良所造成的,所以平时饮食应注意多摄取营养,不可偏食厌食。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中的电解质 血浆渗透压(1)概念: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2)渗透压的作用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就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涉及最广泛的主题,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中的为人处事,还就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懂点心理学。在学习心理学这门课程前总让我觉得心理学很高深又很难以捉摸,这让我对心理学就是既有兴趣又有些相距甚远的感觉。但就是通过许谓生老师的心理学课程后,我对心理学的概念、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而且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与想法,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 就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就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与那样的不同,,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 务于人类的生产与实践。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呢? 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与其她个性特征。所以第 一次见面时人们大多会对对方的穿着、言行、神情、语调、修养等 方面进行评价。通常,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特别深刻,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第一印象去评价某个人,心理学家认为,第 一印象就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 动与评价的影响,也就就是所说的“首因效应”。如果您给对方的“第一印象”就是良好的,那就可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发挥您的特长与实力,在工作与生活上可能会有一个好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在与

别人第一次见面时,要注意细节,各方面都尽可能的积极主动,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在遇到压力与困难就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呢?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的压力就是越来越大,压得有时 候都喘不过起来了,工作、生活中常常会遭遇到种种的困难与挫折, 人生的路就是曲折的,不幸与痛苦的事情总会有的,比如失恋、失 业、高考落榜等等。一些人为此得了抑郁症、心理疾病。面对困 难、压力,应该有正确、健康的应对方式,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有以下途径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比如说 1、可以寻求社会帮助。一个人的资源就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 利用自己朋友、亲戚、同事等她们手中的资源,从而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也可以向她们述说自己的一些压力,使压力可以得到发泄 与释放。 2、积极筹划与行动。面对压力时,立足于直接解决问题、消除 压力的根源,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积极关注事态的发展。面对 困难时,不要一直去想困难会使我怎么样,要去多想想困难来了我们 应该怎么办,怎么积极地采取措施,正确地面对。 3、认知重组。一些不好的认知或消极的想法只能使我们感受到压力更大,通过认知重组可以改变我们对情境掌握能力的认知,从而 使得事件不成为压力事件。就像遇到考试时,我们经常会给自己打气,往往这样考试时,会自信心更加足,心态也会很好。

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班温广救 一、背景: 心理学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涉及最广泛的主题,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中的为人处事,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懂点心理学。所以说我对心理学可谓是既有兴趣又有些神秘的感觉,可能是过去对心理学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像学了心理学就会知道别人心里面在想什么;心理学像一种魔法一样,但是通过马前锋教授给我们讲授的这几节课之后,我对心理学的概念、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而且萌发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 俗话说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说人的外在行为是比较容易观测和推断的,但人的内在心理就很难把握。的确,与人相处,贵在知心。心理学正是这样一门认识“心”的学问,心理学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范围很广,如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如人的需要、动机、意志、情感、兴趣、技能等等。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形成了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就像灯搭一样,指引着我们去探索人心得奥秘。 二、心理学的理论、概念: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2、登门槛效应的理论:在你请求别人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上称之为“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渗透压的计算

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 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 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 张。 又如5%NaHCO3 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 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下面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10%(NaCl)11 张(临床上 可按10 张计算) 0.9%(NaCl)1 张 5%(NaHCO3)4 张 10%(KCl)9 张 10%(GS)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研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 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 例1、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1×V1=C2×V2 列出算式:10×10=X×100,X=1 张 例2、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 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 X=1 张。

溶液的渗透压 教案

第二节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渗透现象示意图 (一)渗透现象 如上图装置所示:一段时间之后便可看到长颈漏斗内液面慢慢升高,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这说明水能透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而使漏斗内液面上升,即溶剂透过半透膜由纯溶剂(稀溶液)→溶液(浓溶液)的现象。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二)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 膜两侧单位体积内纯水中水分子数目多于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目,在单位时间内从纯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目要比从蔗糖溶液中进入纯水的数目多,因而产生了渗透现象。 (三)渗透平衡 随着渗透作用的进行,管内溶液的液面逐渐升高,内外液面产生液面差,管内液柱的压强使纯水中的水分子进入蔗糖溶液的速度逐渐减慢。当管中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分子向两个方向渗透的速度相等,体系达到动态平衡,称为渗透平衡。这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渗透现象不再进行。此时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即为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四)渗透压 将两种浓度不同的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

到动态平衡的压力,称为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实验证明,一定温度下,稀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只与溶质的颗粒总数成正比,而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无关。 例如:比较0.3mol/L 葡萄糖溶液与 0.2mol/LNaCl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因为NaCl溶液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溶液中粒子总浓度为0.4mol/L,而葡萄糖溶液是非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总浓度为0.3mol/L,所以0.2mol/LNaCl 溶液的渗透压大于0.3mol/L 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三、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在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对于渗透压不同的两种溶液,渗透压相对高的溶液叫做高渗溶液,渗透压相对低的溶液叫做低渗溶液。 医学上的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是以血浆总渗透压为标准。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m mol/L范围内的溶液为等渗溶液、低于280 m mol/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高于320 m mol/L的溶液为高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 0.154 mol/L NaCL溶液,(生理盐水) 0.278 mol/L葡萄糖溶液, 0.149 mol/L 碳酸氢钠溶液 临床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必须使用与血浆等渗的溶液(如生理盐水)。 四、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红细胞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所产生的现象: 将红细胞放到0.068 mol/L 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红细胞逐渐膨胀,最后破裂。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溶血。如将红细胞放到0.256 mol/L 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红细胞逐渐皱缩,这种现象称为胞浆分离.如将红细胞放到生理盐水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红细胞维持原状。 但临床上为了治疗的需要也常用到高渗溶液,如:对于急需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患者常用2. 78 mol/L葡萄糖溶液。需要注意,用高渗溶液作静脉注射时,用量不能太大,注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易造成局部高渗引起红细胞皱缩。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CABEB ADEDB A 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一、选择题 1、原尿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同的是()。 A.葡萄糖含量 B.钾离子含量 C.蛋白质的含量 D.钠离子的含量 2.“Cl-转移”指的是血浆中的Cl-与红细胞哪种离子交换()。A.HCO B.H+ C.OH- D以上都不是。 3.狭盐性海水软骨鱼保持体内水分动态平衡的主要因子是()。 A.氧化三甲胺 B.尿素 C.氨 D.无机盐 4.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出球小动脉血压 5.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的直接调节者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 B、肾小管毛细血管血压 C、肾小球囊内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肾血浆流量 6. 由肾小球滤过NaCl和水绝大部分在何处重吸收()。 A. 近球小管 B. 远近球小管 C. 集合管 D. 髓袢升支粗段 E. 髓袢升支细段 7. 目前认为致密斑的主要功能是()。 A. 直接释放肾素颗粒,调节泌尿机能 B. 直接感受入球小动脉的血压变化 C. 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 D. 感受流经远曲小管的NaCl浓度变化 E. 以上均不是 8.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A. 全身动脉血压 B. 肾动脉血压 C. 入球小动脉血压 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 出球小动脉血压 9. 毁损视上核后,动物的尿液将发生如下变化()。 A. 尿量增加,渗透压升高 B. 尿量减少,渗透压升高 C. 尿量减少,渗透压降低 D. 尿量增加,渗透压降低 10.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主要受( )的调节。 A. ADH B. 醛固酮 C. 糖皮质激素 D. 肾上腺素 11.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 A. ADH分泌减少 B. 醛固酮分泌减少 C.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职业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职业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为什么会产生各种行为? 元动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积极的、能动的心理能量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基本动能来自于人为了保持有机体“活”性,而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过程。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与环境相互作用改变自身结构以适应环境,也是一种自组织过程。 3,所谓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此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由一系列在社会分工中具有相似特点的工作组成的活动。 职业心理学:研究职业发展和职业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 发展:个体的职业发展指从个体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并在职业中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社会,个体为进入职业做准备、做决策、获得职业角色、建构职业自我、适应职业角色,最终在职业中成功的过程。在组织中,职业发展是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 行为:是人们对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人类是通过与外界进行继续不断的物质及能量交换的自组织过程,维持有机体的“活”性的。 保持“活”性是人类的生物性本质特征,“活”得长,“活”得好是生物活性的本原目的。 资源分为物品、金钱、情感、服务、地位和名誉六大类,资源的单位是“臼”,一臼就是满足不同需要的一个单位的资源。 1,职业成功 学会分析与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管理职业 观点: 1.主动性 2.自信心 3.应变能力 4.学习发展能力 5.分析判断能力 6.风险决策能力 7.自我控制能力 8.坚韧性 9.团队建设能力 10.领导能力 11.监督管理能力 12.工作关系构建能力 17.创新能力:不受陈规和以往经验的束缚,不断改进工作学习方法,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去解决工作问题,以适应新观念、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职位分析:职位描述职业数据政府与行业的公开资料 工作描述分析 工作任务

15个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心理学小技巧

15个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心理学小技巧如果你每天早上不想起床,晚上一直熬夜,每天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刷微博看 抖音上,自己却一点能力都没有提升,做事情三心二意,过年立的Flag,现在一个都没有完成,这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不懂一些心理学小技巧。 接下来说的15个技巧,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如果意识到并且去实践了,能让你的生活发生巨变,直接甩现在的自己几条街,不要说脱单了,脱贫都没问题。 ①登门槛效应 这个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他人的请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失调,或者是出于想保持人设的心理,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请求。 在生活中,如果你要请别人帮一个可能会被拒绝的忙时,就可以先多叫对方帮帮无所谓的小忙,其实恋爱中也是这样的,很多时候,你想主导一段感情,打骂碾压是无效的,而是需要从细节去调整两人的交往结构。 ②自我羊群效应 所谓自我羊群效应,指的是,即使影响你决策的情绪已经消失了,你日后的决策也会参考第一次的结果,从而持续受到最初那个情绪的影响。 比如说你女朋友生日前几天你刚好打麻将赢了不少,心情非常畅快,于是平时只舍得送露华浓的,这次居然买了香奈儿,而下次她生日的时候,即使你已经不记得赢钱这回事了,你也很大可能不会再送露华浓了。 所以啊,在面对新环境或者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一次决定并不是只影响一个结果。 ③首因效应 听起来挺高级的,但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第一印象,指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一个事物或者人的时候,产生的第一印象对以后认知的影响作用。

有一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着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首因效应就是这么神奇,所以,无论是重要的面试,还是相亲交朋友,一定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形象,否则,第一印象的烙印可是很难洗的。 ④逆向合理化效应 人是相当奇怪的自我合理化机器,这个效应指的是,当一件是你做久了之后,你就会为这件事找到一个合理的原因,以此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很多时候这效应很麻烦,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用在正途上,比如说打赏自己喜欢的学习博主啊,经常分享某个减肥博主的推文啊,这样一来,就你就会潜移默化地朝着他们的方向去用力,因为这合理地解释了你的行为。 ⑤赋能效应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招聘 中的应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心理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人力资源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心理学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可以直接运用到日常化的操作过程中,心理学对于人力资源各个模块工作的完善和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帮助人力资源从业者真正地了解人,提高招聘技能,有助于协调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可以根据心理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把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设计多样化的激励手段和考核手段,提升员工满意度管理的技巧,帮助管理者提升领导魅力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只是抛砖引玉式的简单介绍心理学在招聘中的部分运用。 招聘是人力资源模块中最基础的工作,对企业的意义重大,它是保证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何有效地对应聘人员做出评价,从中甄选出最适合企业的人员是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心理学的运用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识别应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心理及其特征,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有意识地克服和排除招聘人员本身具有的潜意识里的某些不良心理和心理障碍,对于提高招聘水平和质量是有帮助的。 传统的招聘流程缺乏对人心理的关注,往往导致招聘的效果不理想。引入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后使得招聘能够流程化并且能够更直观的进行数据分析。从招聘的初始环节招聘职位的发布到新员工试用期的评估和跟进的所有环节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学,将会使得整个招聘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如果在发布招聘职位的时候能做好前期安排,考虑到潜在应聘者的心理感受,例如将招聘职位写的条理清晰,格式正规,印制精美的广告,都能吸引更多潜在的应聘者。目前心理学在招聘中运用更多的还是在面试过程中的人才测评技术,现代人才测评技术首先是在军事上取得了成功运

溶液渗透压

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作用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对于人体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讨论渗透作用的基本原理、渗透压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在蔗糖浓溶液上小心加入一层清水,水分子即从上层渗入下层,蔗糖分子也由下层涌入上层,直到蔗糖溶液的浓度均匀止。一种物质的粒子自发地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称为扩散。 如果将蔗糖水溶液与水用半透膜隔开(图1-2甲),使膜内和膜外液面相平,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膜内溶液的液面不断上升(图1-2乙),说明水分子不断地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现象。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时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透过的薄膜。上面实验中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却不能透过。细胞膜、膀胱膜、毛细血管壁等生物膜都具有半透膜的性质。人工制造的火棉胶膜、玻璃纸等也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上述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却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由于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水分子目不等,水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从纯水(或稀溶液)进入蔗糖溶液的数目,要比蔗糖溶液中水分子在同一时间内进入纯水(或稀溶液)的数目,因而产生了渗透现象。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必须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图1-2是渗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入表示水分子进入半透膜内的速度,v出表示膜内水分子透出到膜外的速度。甲表示渗透刚开始,乙表示渗透不断进行,管内液面不断上升。但是液面的上升不是无止境的,而是达到某一高度时便不再上升(图1-2丙),此时,v入=v出,渗透达到平衡状态即渗透平衡。阻止纯溶剂向溶液中渗透,在溶液液面上所施加的压力为该溶液的渗透压。 如果被半透膜隔开的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时液柱产生的静液压,既不是浓溶液的渗透压,也不是稀溶液的渗透压,而是这两种溶液渗透压之差。 渗透压的单位用Pa或kPa表示。 渗透压是溶液的一个重要性质,凡是溶液都有渗透压。渗透压的小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

溶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

二、溶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与渗透压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当一种不挥发的溶质溶解于溶 剂后.溶液表面的溶剂分子数目 由于溶质分子的存在而减少,因 此蒸发出的溶剂分子数目比纯 溶剂时少,即溶液的蒸气压比纯 溶剂时的蒸气压的线低。她们的查称为蒸气压下降。 ΔP=P A -P A =X B P A 某些固体物质,如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等,常用作干燥剂。这就是由于它们的强吸水性使其在空气中易潮解成饱与水溶液,其蒸气压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力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凝结进入“溶液”。浓硫酸也可用作液体干燥剂。 2、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从图可以瞧出.在零度时水与冰的蒸气压相等(0.61kPa),此时水、劝与水蒸气三相达到平衡,o℃即为水的凝固点。由于水溶液就是溶剂水中加入了箔质,它的蒸气压曲线下降,冰的蒸气压曲线没有变化,造成溶液的蒸气压低了:助的蒸气压,冰与溶液不能共存。如果在溶液中放人冰,冰就融化。所以只有在更低的温皮下才能使溶液的蒸气压与冰的蒸气压相等。这就就是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Δt 凝=k 凝 m 溶液凝固点下降应用很广。在汽车、坦克的水箱(散热器)中常加人防冻剂乙二酵、酒精、甘油等,其中以乙二醇为优,因为它具有高沸点、高化学稳定性以及从木溶液中结出时形成淤泥状而不就是块状冰特点;在水泥砂浆中加入食盐或氯化钙,能防止冬季产生冰冻现象。在制冷过程中,用无机盐水溶液作裁冷剂或用冰—无机盐水溶液(共晶冰)作蓄冷剂.使其更适用于低温制冷装置。 3、溶液的沸点上升 图中aa’,ac’,bb’线分别表示水、冰与溶液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就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沸点。纯水在100℃时的蒸气压等于101、3kPa(等于外界压力),故水的沸点就是100℃。水中加入难挥发的溶质后,由于溶液的蒸气压曲线下降,只有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使它的蒸气压达到101.3kPa而汤踢。这就就是沸点上升的原因。实验证明,难挥发物质溶液的拂点总就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Δt 沸=k 沸 m 在钢铁发黑处理工艺中所用的氧化液,因含Na0H与NaNO 2 等,所以加热至140一150℃也不致沸腾。 4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就是因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产生的压力,以大写的希腊字母厦表示。动植物的细胞膜就是天然的半透膜。如将红血球细胞置于纯水中,发现它会逐渐胀成因球,最后崩裂,这就是水透过血红细胞壁进入细胞,而细胞内的若干溶质如血红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院:旅游学院班级:111会展姓名:黄齐慧学号:1110300033 序号:35 这个学期的选修课,非常幸运的选到了我非常感兴趣的心理学与生活,之前就听同学说这节课会分成不同的心理学方面有不同的老师来上课,所以非常专业,也一直非常期待。果然,经过十多个星期的学习,真的是我受益匪浅,为我在班级担任的心理委员职务增加了不少的知识。那么怎么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这是个很重要的学问,因为在现代压力有增无减的社会中,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只有学会将心理学引用到生活中,才能拥有阔达的心胸,健康的生活。 让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吧:一对夫妻一起去看房子。 “千万不要让业务员知道你喜欢游泳池,不然我们不好杀价”先生对太太说。可是一到现场,太太就无法掩饰自己对游泳池的喜爱。业务员的火眼金星,自然心中有数。 “啊,这房子漏水”先生说。“你看看后面有这么漂亮的游泳池”业务员对太太说。 “这房子那里好像要整修”先生又说。“太太你看看,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后面的游泳池”业务员只顾着和太太说。 于是,业务员不断地说游泳池的事,太太始终想着游泳池的事。结果,业务员不费吹灰之力,便高价出售了这套栋房。 业务员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一句话:了解人心、擅长攻心。 中国古代兵法强调:“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兵法也大有用武之地。做人做事,亦可打战,也得懂点心理学。 心理学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家庭中的为人处事,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懂点心理学。 俗话说“知人知面那知心”,意思是人的外在行为较为容易观测和推断,但人的内在心理就往往难以把握。的确,与人相处,贵在知心。心理学正是这样一门认识“心”的学问,心理学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范围很广,如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如人的需要、动机、意志、情感、兴趣、才能等等。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形成了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就像灯搭一样,指引着人们去探索人心得奥秘。 可以说,心理学一门照亮人类自身的学问,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比如,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尊需要,如果你懂得这一点,就不会在公开的场合乱叫他人的绰号,做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来。又比如,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所以你才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好与每个人的关系。相反,许多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烦恼,往往都是从人们相互不了解对方的“心”开始的。所以说,做人要懂点心理学。

谈一谈你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号:09220210705 姓名:杨育健 心理学知识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就是一场心理较量,心理学知识和策略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们说话办事,不仅仅要凭自己的诚意和能力,还要有眼力和心计。我们只有掌控交际的主动权,看穿别人的心理诡计,才能避开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发挥心理优势,使自己避免遭受挫折和损失,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顺利地落实自己的计划,也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 要想成就事业,就要善于沟通,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一个人孤军奋战是不行的,你必须联系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功时,相互交流经验和分享快乐;在失败时相互倾诉和鼓励,从而取得更加辉煌的事业成就。有的人认为有价值的明友很难找到,这是不正确的。实际上,随着通信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越来越短,唯一能够将人阻隔开的其实是心理距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起来的,需要用真诚和智慧逐渐营造。 许多在人际关系中处理得很好的人说:“做人能否能得心应手,说话只是技巧,攻心才是根本。”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曾说过:“欲成天下之大事,须夺天下人之心”;当代管理大师曾仕强也一再强调:“中国企业在于经营人心”。人心,就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需求与自身的弱点,这些需求与弱点,就是攻心的目标。做人做事,如果不懂人心,即便你口若悬河、也可能会南辕北辙、毫无效果;如果懂得人心,可能只需付出一点点,便能打动对方、化敌为友,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所以第一次见面时人们大多会对对方的穿着、言行、神情、语调、修养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人在初次交往

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经管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罗伟仁 摘要:研究和利用消费者心理对于营销决策非常重要,营销人员只有掌握一定心理学才能了解客户的态度,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文章拟针对心理学在营销活动中的一系列的表现提出了一些具体针对消费者心理的营销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营销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以及个体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营销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由于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相同之处,因此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心理学的应用贯穿了整个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心理营销已经成为继定制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之后日益崛起的市场手段。 一、心理营销的目标与作用 心理营销,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用心理学原理,研究客户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从而相机抉择的市场营销理念。心理营销不仅把客户看作有一定经济地位的人,也看作有一定心理特征的人。客户个体是人的个体,具有普通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同时,作为客户,其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观念、态度、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和心理品质,常常融于购买欲望、动机和行为之中。 1.心理营销的目标: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一是要适应客户的心理要求、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不仅要适应客户当前的心理需求,还要适应客户的超前心理需求。二是要影响和激发客户的心理需求、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二者都要应用某些心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有心理针对性的营销方式,使企业形象、产品或劳务服务更好地让客户接受和满意,同时让企业得到更好的收益。 2.心理营销的作用:在以竞争和客户统治为根本特征的买方市场,在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日益细分、客户越来越难以伺候的今天,心理营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客户往往对值得他们忠诚的公司保持忠诚。海尔成功经营的经验证明,建立客户忠诚体验的方法并不复杂。商家卖出商品后打个电话给客户,看客户有什么问题,提醒他们随时可与公司销售人员取得联系。一方面打消了客户的顾虑,坚定了客户的购买决定,另一方面通过祝贺或支持信息的情感影响,加强了客户的忠诚度。所有人都会受到诸如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之类心理需求的吸引,引发购买动机。中国市场最独特的地方是,中国客户正在经历的演化速度惊人,让人感觉瞬息万变。因此,积极研究客户的心理变化规律顺应这种变化规律和趋势,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满足,甚至诱导和创造客户的各种类型、层次的需求,将自己的产品永久地根植在客户的心灵之中。 要更好地组织市场商品流通,提供人们的生活需要,就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特别是了解客户市场,掌握支配客户行为活动的各种心理现象,了解客户的消费特点、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生产。做到按需生产、按需经营和销售,即只有按客户的需要制定生产计划,调整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