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__油层物理试卷

计算题__油层物理试卷
计算题__油层物理试卷

第九部分:计算题

(一)某断块砂岩油藏总体积为83

1.4410m ?,孔隙度为0020,岩石系数为41110Pa M -?,地层水压缩系数为41

410Pa M -?,束缚水饱和度为0025,原始地层压力为20Pa M ,地层油饱和压力为16Pa M ,20Pa M 至16Pa M 之间地层油的平均单相体积系数为1.2,地面原油相对密度为0.84,试计算该油藏在单相弹性开采阶段依靠油藏天然弹性能量最多可采出多少吨原油?

解:由题意可知:83410p V m =?,0020Φ=,41

410f Pa C M -=?,411010o Pa C M -=?,41410w Pa C M -=?,0025w S =,000012575o S =-=,20164d Pa P P P M ?=-=-=,

1.2o B =,330.8410kg

o m υ=?。

444000000()11020(75101025410)

f o o w w C C S C S C -∴=+Φ+=?+??÷?? 412.7

10Pa M -=? 又1o p C V P υ?=

?

o b V P V υ∴?=???

o b o o o o C P V N B B υυυ?????==

4832.7104 1.44100.8410113.06410.891.2 1.2-??????==?=(万吨)

附:其中

b V 为岩石体积;p V 为油层压力降低P ?时孔隙体积的缩小值;C 是弹性压缩系数;V o ?是弹性采油量。

(二)某岩样长10cm ,横截面积63cm ,在保持含水0040与含油0060条件下让油水稳定

通过该岩样,当岩样两端压差为0.5个大气压时测量得水流量为m 0.16s c 3,油流量为

cm 0.045s

3。已知水粘度为0.9厘泊,油粘度为2厘泊,岩样绝对渗透率为1达西,试计算:

(1)水相和油相的有效渗透率;

(2)水相和油相的相对渗透率;

(3)水相和油相的流度;

(4)水驱油时的流度比;

(5)该流动过程的产水率。

解:已知压差为0.5个大气压即0.05Pa P M ?=,10L cm =,36A cm =,cm 0.16s w Q =3,

cm 0.045s o Q =3,0.9w μ=厘泊,o 2μ=厘泊,cm K 1s

=3达西=1。 (1)112w 0.160.410K 10100.48()60.05

w

w Q L m A P μμ--????=?=?=??? 112o 0.045210K 10100.30()60.05

o o Q L m A P μμ--????=?=?=??? (2)2w 3rw K 0.48K 0.48()K 1

m s cm μ?=== 2o 3ro K 0.30K 0.30()K 1

m s cm μ?=== (3)

2o

3o o K 0.300.15()2

m s cm μλμ?=== (4)2w 3o 0.530.53()0.15m s M cm λμλ?=== (5)w 00o w 0.16780.160.045w Q J Q Q =

==++

(完整版)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综合计算题》

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 第1讲力学计算 题型之一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1.(2017·威海)夏鸥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发现该物体要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于是他将体积为1×10-3 m3、重为6 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并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g取10 N/kg)求: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2017·咸宁)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 cm3、重为3 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 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 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ρ水=1.0×103kg/m3,g取10 N/kg,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甲乙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2017·天水 ) 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0.2 kg ,物块的底面积为50 cm 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当往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10 cm ,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绳子的拉力为2 N .已知ρ水=1.0×103 kg /m 3,g 取10 N /kg .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的密度. 甲 乙 (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 4.(2017·贵港)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 2,装有20 cm 深的水,容器的质量为0.02 kg ,厚度忽略不计.A 、B 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B 物块的体积是A 物块体积的1 8.当把A 、B 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乙所示,现剪断细线,A 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 Pa ,物块A 有1 4 体积露出水面.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 /m 3,g 取10 N /kg .求: (1)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细线被剪断前后水面的高度差. 甲 乙 (3)A 、B 两物块的密度.

《油层物理》模拟题

《油层物理》模拟题 一、填空题 1、地层油的特点是处于地层、下,并溶有大量的。 2、在高压下,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分子量的增加而。 3、岩石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和。 4、与接触脱气相比,多级分离的特点是分离出的气量,轻质油组分,得到的地面油量。 5、当岩石表面亲水时,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反之,是水驱油的。 6、根据苏林分类法,地层水主要分为型、型、型和型。 7、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主要受、、等的影响。 8、砂岩的胶结类型主要有、和三种,其中的胶结强度最大。。 9、火烧油层的方式主要有、和。 10、单组分烃的相图实际是该烃的线,该曲线的端点称为。 11、流度比的值越,越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 12、对应状态定律指出:在相同的和下,所有的纯烃气体都具有相同的。 13、油藏的驱动方式以命名。 14、一般而言,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其依据的公式是。 15、储层岩石的“孔渗饱”参数是指岩石的、和。 16、单组分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服从定律。 二、名词解释 1、砂岩的粒度组成 2、地层油的等温压缩系数 3、润湿 4、平衡常数 5、贾敏效应 6、两相体积系数 7、压缩因子 8、溶解气油比 9、相对渗透率 10、波及系数 11、润湿反转 1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 13、驱替过程 14、吸附 15、相渗透率 16、洗油效率 17、毛管力18、流度比 19、岩石的比面 20、界面张力 三、做图题 1、画出双组分烃的相图,标出临界点、气相区、液相区和两相区的位置,并简要说明其相态特征。

2、画出典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标出三个区,并简单描述其分区特征。 3、画出单组分烃的相图,并标出临界点、气相区、液相区和两相区的位置。 4、画出典型的毛管力曲线,并标出阈压、饱和度中值压力、最小湿相饱和度。 5、岩石(a)、(b)分别放入水中,岩石下部有一油滴,形状如下图所示,试画出润湿角?并说明两岩石的润湿性?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2、简要说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途径,并结合现场实际,给出现场应用的两种提高采收率方法。 3、什么是气体滑动效应?它对渗透率的测量有何影响? 4、给出两种判断岩石润湿性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判断的依据。 5.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各举一例说明贾敏效应的利与弊。 五、计算题 1、设某天然气的摩尔组成和临界参数如下: (1)、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空气的分子量为29); (3)、该天然气在50℃、10MPa下的视对应温度和视对应压力。 2、一柱状岩心,长度L=5cm,直径d=2cm,岩心被100%地饱和粘度μw=1mPa.s的盐水,当岩心两端压差ΔP=0.05MPa 时,测得的流量为Q w=18.84cm3/min.,求该岩心的渗透率。 3.设一直径为2.5cm,长度为3cm的圆柱形岩心,用稳定法测定相对渗透率,岩心100%饱和地层水时,在0.3MPa 的压差下通过的地层水量为0.8cm3/s;当岩心中含水饱和度为30%时,在同样的压差下,水的流量为0.02 cm3/s,油的流量为0.2 cm3/s。油粘度为:3mPa.s,地层水的粘度为1mPa.s。求: (1)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2)Sw=30%时油水的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4某油藏藏含油面积A=15km2,油层有效厚度h=10m,孔隙度φ=20%,束缚水饱和度S wi=20%,在原始油藏压力

油层物理(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 W Wi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 孔隙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 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法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岩心的孔隙度。 # 4)对于一般的碎屑岩 (如砂岩),由于它是由母岩经破碎、搬运、胶结和压实而成,因此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排列方式、分选程度、胶结物类型和数量以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综合计算题》

题型复习(四) 综合计算题 第1讲力学计算 题型之一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1.(2017·威海 )夏鸥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发现该物体要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于是他将体积为1×10-3 m3、重为6 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并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g取10 N/kg)求: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2017·)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 cm3、重为3 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 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 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ρ水=1.0×103kg/m3,g取10 N/kg,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甲乙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2017· ) 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0.2 kg ,物块的底面积为50 cm 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当往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10 cm ,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绳子的拉力为2 N .已知ρ水=1.0×103 kg /m 3,g 取10 N /kg .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的密度. 甲 乙 (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围. 4.(2017·贵港)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 2,装有20 cm 深的水,容器的质量为0.02 kg ,厚度忽略不计.A 、B 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 知B 物块的体积是A 物块体积的1 8 .当把A 、B 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 有水溢出,如图乙所示,现剪断细线,A 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 Pa ,物块A 有1 4 体积露出水面.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 /m 3,g 取10 N /kg .求: (1)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细线被剪断前后水面的高度差. 甲 乙 (3)A 、B 两物块的密度.

重庆科技学院油层物理考试试卷一答案

重庆科技学院 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学年度第学期 ( A 卷,共8 页) 课程名称:油层物理课程代码: 主要班级:教学班号:学生人数:人笔试(√)机试()闭卷卷面总分:100 分考试日期:考试时间: 命题:(签字)年月日审核: 教研室:(签字)年月日 院系:(签字)年月日

一:填空(20分) 1. 均匀; 2. 1-0.01,10-15%; 3.大,大,. 大 . 4.天然气各组成临界压力之和。 5.气相中开始分离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 6.溶气量小,含有各种金属盐类。 7.愈小。 8.小于。 9. 124>---+SO CL N a a 10. 小。11.<<。12. 弯液面 。于液柱高度所对应的压力。13.小于 14. 自由水面; 15. 愈大,愈小。 二、名词解释(5分) 1.单位体积地面原油在地层温度和压力下所溶解的天然气的标准体积,以标米3/米3表示。 2.体系中某组分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该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配比 ; 3.在p k 1-坐标中,当p 趋于无穷大时不同气体所测得的渗透率交纵轴于一点的渗透率。4. 珠泡流至岩石孔道窄口遇阻时所产生的阻力效应。5. 当存在两种非混相流体时,其中一相流体沿固体表面延展或附着的倾向性。 三、定性画出以下关系曲线(10分) 1.T2-55; 2.T2-54; 3.T1-6 4.T3-67 5.T3-21 四、计算题 (25 分) 1. 解 1.110=o i B ; )/.(11.433m m s R si =;)/(23.033MPa m sm =α 0C )/1(101561.83MPa -?= 2. )(1489.19 )2() (045.0)( )1(:m h MPa P r c ==解 3. (1) )/(01.03s cm Q o =; )/(03.03s cm Q w =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相对渗透率:同一岩石中,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2、润湿反转: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而造成的岩石润湿性改变的现象。 3、泡点: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或温度)。 4. 流度比:驱替液流度与被驱替液流度之比。 5、有效孔隙度:岩石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的比值。 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7、气体滑动效应:在岩石孔道中,气体的流动不同于液体。对液体来讲,在孔道中心的液体分子比靠近孔道壁表面的分子流速要高;而且,越靠近孔道壁表面,分子流速越低;气体则不同,靠近孔壁表面的气体分子与孔道中心的分子流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Klinbenberg把气体在岩石中的这种渗流特性称之为滑动效应,亦称Klinkenberg效应。 8、毛管力: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两相流体的压力差。 9、润湿:指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10、洗油效率:在波及范围内驱替出的原油体积与工作剂的波及体积之比。 11、束缚水饱和度: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的不可能流动水的体积占岩石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束缚水饱和度。 12、地层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油藏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释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13、吸附:溶质在相界面浓度和相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 二、填空题 1、1、润湿的实质是_固体界面能的减小。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定义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的密度与干燥空气的密度之比。 3、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随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压力小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不变。 4、常用的岩石的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筛析法和沉降法。 5、地层水依照苏林分类法可分为氯化钙、氯化镁、碳酸氢钠和硫酸钠四种类型。 6、砂岩粒度组成的累计分布曲线越陡,频率分布曲线尖峰越高,表示粒度组成越均匀; 7、灰质胶结物的特点是遇酸反应;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遇水膨胀,分散或絮凝;硫酸盐胶结物的特点是_高温脱水。 8、天然气的体积系数远远小于1。 9、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饱和度之和总是等于1。 10、对于常规油气藏,一般,地层流体的B o>1,B w≈1,B g<< 1 11、地层油与地面油的最大区别是高温、高压、溶解了大量的天然气。 12、油气分离从分离原理上通常分为接触分离和微分分离两种方式。 13、吸附活性物质引起的固体表面润湿反转的程度与固体表面性质、活性物质的性质、活性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有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 题(有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图31是某建筑工地利用滑轮组和卷扬机提起重物的示意图。当以速度v 1匀速提起质量为m 1的建筑材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P 1;当以速度v 2匀速提起质量为m 2的建筑材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P 2。若η2-η1=5%,P 1: P 2=2:3,m 1=90kg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G 动=100N 。滑轮与轴的摩擦、细绳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g=10N/kg 。求: (1)提起质量为m 1的建筑材料时卷扬机对绳的拉力F 1; (2)两次工作过程中,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v 1与v 2之比。 2.在生产玻璃过程中,常用位于天车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和真空吸盘提升玻璃,如图22甲所示。当卷扬机通过滑轮组提升质量为60kg 的玻璃并使玻璃以速度v 1匀速上升时,卷扬机对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F 1,天车对卷扬机的支持力为N 1,拉力为F 1的功率为P ,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η;当卷扬机通过滑轮组提升质量为80kg 的玻璃并使玻璃以速度v 2匀 速上升时,卷扬机对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 F 2,天车对卷扬机的支持力为N 2。已 知拉力F 1所做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乙所示,卷扬机的质量为120 kg ,图31 卷扬机 240 W/J 480 720 960 0 2.0 卷扬机 A B C 玻璃 吸盘 天车

滑轮A 、B 的质量均为4kg ,3v 1=5v 2,η=75%,吸盘和绳的质量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 取10N/kg 。求: (1)P 的大小; (2)v 2的大小; (3)N 1与N 2的比值。 解:(1)由题中W -t 图像解得P =2s 960J = t W =480W …………………(2分) (2)根据η = %75W 480N 600111=?== = v P gv m P P W W 有总 有………………………(1分) 解得:v 1 =0.6m/s 已知:3v 1=5v 2 解得:v 2=0.36m/s ……………………………………………………………(1分) (3)设动滑轮C 所受重力为G 0,卷扬机提升60kg 玻璃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75% 所以有 η =%753B 011=++= g m G g m g m W W 总 有,代入数据解得G 0=80 N ………(1 分) 第一次提升60kg 玻璃的过程中,玻璃、动滑轮C 受力分析如答图5(1)所示,动滑轮B 受力分析如答图5(2)所示,卷扬机受力分析如答图5(3)所示。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7个,21分, 二、按题意完成:5个,42分, 三、计算题:3个,37分,4-5分 8-9分 20几分(多步完成,按步给分) 第一章 1.粒度组成概念,主要分析方法,粒度曲线的用途 2.比面概念,物理意义 3.空隙分类(大小,连通性,有效性;毛细管空隙,超毛细管空隙,微毛细管空隙), 孔隙度概念(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连通孔隙度的概念与区别), 孔隙度的测定(给定参数会计算,不要求测定的具体步骤) 4.岩石压缩系数及其含义,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弹性驱油量的计算 5.流体饱和度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油、水、气;初始含油、水、气饱和度,残余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束缚水饱和度) 饱和度测定(各种饱和度,会根据给定参数计算) 7.达西定律,及达西公式的物理意义,岩石绝对渗透率感念,液测、气测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液测气测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关系,根据达西定律测定岩石渗透率要满足的三个测定条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影响滑脱效应的因素。 8.胶结概念与类型, 粘土矿物:水敏,酸敏,速敏等,会判断具体的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 第二章 1.烃类体系P-T相图,划分相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露点线,泡点线,等液量线,等温反凝析区等术语,露点,泡点,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概念,等温反凝析概念,反凝析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的影响,用相图判断油气藏类型。

(露点概念: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压力点;露点压力: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压力) 2.油气分离的两种方式,特点及其结果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天然气分子量概念,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规律 3.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高压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肯定会考曲线;不考随温度的变化) 4.平衡常数概念(哪两个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平衡中的一些平衡关系(物质平衡,相平衡) 第三章 1.界面张力的概念,界面吸附的两种类型 2.润湿接触角概念,润湿程度判定参数、方法(常用接触角),润湿滞后概念,前进角,后退角概念,润湿滞后对水驱油得影响。 3.油藏润湿性类型,油藏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4毛细管压力概念,毛细管中液体上升高度计算,毛细管滞后,吸入和驱替过程等概念(毛管力是动力,阻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3种), 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特征(定性上的曲线三段,定量上的3个参数) 毛细管压力曲线应用(判断润湿性,划分过渡带,评价孔隙结构,算驱替效率) 5.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流度,流度比,驱替效率,含水率的概念与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图形特征,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因素,克雷格法则判断润湿性,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求前面的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参数)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 W Wi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0.01mm 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Φa 、Φe 、Φf 的关系怎样?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 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2)由绝对孔隙度a φ、有效孔隙度e φ及流动孔隙度ff φ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 φ>e φ>ff φ。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2017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7个,21分, 二、按题意完成:5个,42分, 三、计算题:3个,37分,4-5分8-9分20几分(多步完成,按步给分) 第一章 1.粒度组成概念,主要分析方法,粒度曲线的用途 2.比面概念,物理意义 3.空隙分类(大小,连通性,有效性;毛细管空隙,超毛细管空隙,微毛细管空隙), 孔隙度概念(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连通孔隙度的概念与区别), 孔隙度的测定(给定参数会计算,不要求测定的具体步骤) 4.岩石压缩系数及其含义,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弹性驱油量的计算 5.流体饱和度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油、水、气;初始含油、水、气饱和度,残余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束缚水饱和度) 饱和度测定(各种饱和度,会根据给定参数计算) 7.达西定律,及达西公式的物理意义,岩石绝对渗透率感念,液测、气测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液测气测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关系,根据达西定律测定岩石渗透率要满足的三个测定条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影响滑脱效应的因素。 8.胶结概念与类型,

粘土矿物:水敏,酸敏,速敏等,会判断具体的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 第二章 1.烃类体系P-T相图,划分相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露点线,泡点线,等液量线,等温反凝析区等术语,露点,泡点,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概念,等温反凝析概念,反凝析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的影响,用相图判断油气藏类型。 (露点概念: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压力点;露点压力: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压力) 2.油气分离的两种方式,特点及其结果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天然气分子量概念,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规律 3.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高压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肯定会考曲线;不考随温度的变化) 4.平衡常数概念(哪两个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平衡中的一些平衡关系(物质平衡,相平衡) 第三章 1.界面张力的概念,界面吸附的两种类型 2.润湿接触角概念,润湿程度判定参数、方法(常用接触角),润湿滞后概念,前进角,后退角概念,润湿滞后对水驱油得影响。 3.油藏润湿性类型,油藏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4毛细管压力概念,毛细管中液体上升高度计算,毛细管滞后,吸入和驱替过程等概念(毛管力是动力,阻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3种),

油层物理习题 有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油层物理选择题 2-1石油是()。 A.单质物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不能确定 答案为C。 2-2 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汽压愈(),其挥发性愈()。 A.大,强 B.大,弱 C.小,强 D.小,弱 答案为A 2-3 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图位置愈();临界点位置愈偏()。 A.高左; B.低,左; C.高,左; D.低,右 答案为D 2-4 多级脱气过程,各相组成将()发生变化,体系组成将()发生变化。 A.要,要; B.要,不 C.不,要; D.不,不。 答案为A 2-5 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答案为A 2-6 单组分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力(),其溶解系数与压力()。 A.有关,有关; B.有关,无关; C.无关,有关; D.无关,无关。 答案为B 2-7 就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CO 2、N 2 、CH 4 三者的强弱顺序为: >N 2>CH 4 ; >CH 4 >CO 2 >CO 2 >N 2 >CH 4 >N 2 答案为D 2-8 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 % % 答案为C 2-9 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仅与()有关。 A.压力; B.温度; C.体积 D.组成 答案为A 2-10 在相同温度下,随压力增加,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答案为C 2-11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1。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答案为C 2-12 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将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增加而()。 A.上升,下降; B.下降;上升 C.上升,上升 D.下降,下降答案为B 2-13 形成天然气水化物的有利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答案为D 2-14 若地面原油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其相对密度愈(),其API度愈()。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答案为B 2-15在饱和压力下,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最(),地层油的粘度最()。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答案为B 2-16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将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增加而()。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最新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含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含答案 一、电磁学综合题 1.(3)水龙头放热水时,R 1与R 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P 热 =P 1+P 2=21U R +22U R =()2220V 44Ω+()2 220V 242Ω =1100W+200W=1300W 。(2019·河南中考模拟)物理实验室用的电加热器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电压为U 1=9V 的电源、开关、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电阻箱R 0和热敏电阻R 1组成;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 2=220V 的电源和电阻为R 2=48.4Ω的电热丝组成.其中,电磁继电器只有当线圈中电流达到0.05A 时,衔铁才吸合,切断工作电路;热敏电阻R 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解答以下问题: (1)电磁继电器实质是一个控制工作电路的___________; (2)求电热丝工作时的功率__________; (3)如果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80℃,求电阻箱R 0应接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__. (4)若要恒温箱的设定温度低于80℃,电阻箱R 0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调大还是调小?简述理由。_____ 【答案】自动开关 1000W 110Ω 调小 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就是一个电磁铁,它是利用电磁铁磁性的有无来产生作用力,从而控制工作电路的,其实质就是一个电路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的间接开关; (2)电热丝工作时的功率:P =22U R =2 (220V)48.4Ω =1000W ; (3)如果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80℃,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R 1=70Ω, 由题知,此时控制电路的电流I =0.05A ,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I = 11U R R +,即:0.05A=9V 70R +Ω ,电阻箱R 应接入电路的阻值:R =110Ω;

油层物理模拟试卷

《油层物理学》模拟试卷1 一、简答题(共20分) 1、简述油气藏按流体性质分为哪几种?(5分) 2、什么是束缚水?(5分) 3、天然气体积系数? 4、什么是波及系数?(5分) 5、什么是原油的原始气油比? 6、什么是天然气相对密度?(5分) 二、问答题(共30分) 1、简述烷烃的形态(气、液、固)与其分子量的关系是什么?(10分) 2、三块岩样的毛管力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比较三块岩样的最大孔隙的大小、分选性的好坏、主要孔道半径的大小、束缚水饱和度的大小。(10分) 3、何谓润湿? 用什么表示岩石的润湿性?(10分) 4、什么是泡点压力、露点压力?什么是临界点? 5、简述影响相对渗透率的因素。 三、计算题(50分) 1、计算下列气体组分的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组分摩尔组成

(备注:第一列、第二列为已知,其它可列是计算的) 2、油层包括两个分层,一层厚4.57米,渗透率为200毫达西,另一层3.05米,渗透率为350毫达西,求平均渗透率。(14分) 3、某油藏原始油层压力P=23.56MPa。该油井样品实验室PVT分析结果如下表。注:Pb-泡点压力。 求:(1)P=18.37Mpa时总体积系数;(10分) (2)当地层压力为21.77MPa时,假设油井日产20m3地面原油,问:地面日产气?(8分) 4、有一岩样含油水时重量为8.1169克,经抽提后得到0.3厘米3的水,该岩样烘干后重量为7.2221,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空气中的重量为8.0535克,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称得重量为5.7561克,求该岩样的含水饱和度(7分)、含油饱和度(6分)、孔隙度(5分)。(设岩样的视密度为2.65克/厘米3,油的密度0.8760克/厘米3, 水的密度1.0051克/厘米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试题和试卷一同交回) 一.解释下列名词与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12分) 1.原油相对密度 2.露点压力 3.克氏渗透率 4.双重孔隙介质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水敏、速敏的含义各是什么? 2.简述岩石润湿性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并举例说明。 3.试举例说明等渗点的定义及其渗流物理涵义。 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什么是饱和压力?在油藏开发过程中,一般需要控制地层压力高于还是低于饱和压力?为什么? 2.论述地层原油粘度随溶解气油比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注意区分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或高于饱和压力时)。 四.计算与求证(每题12分,共48分) 1.某油藏含油面积为A=14.4km2, 油层有效厚度h=11m, 孔隙度φ=0.21,束缚水饱和度S wi= 0.3, 原油体积系数B o=1.2,原油相对密度d420=0.87, 试计算该

油藏的原油储量(地面体积)为多少m3(8分), 合多少吨?(4分) 2.当储层中只含有油水两相时,储层岩石的综合弹性压缩系数C t为: C t = C f + C Lφ= C f+(C o S o+ C w S w)φ 式中:C L, C f ——分别为储层流体与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MPa-1 C o, C w ——分别为储层中油、水的压缩系数,MPa-1 φ——岩石孔隙度,小数。 试求证:C L=C o S o + C w S w 3.在一砂岩岩样上测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如下表。 试计算或回答下列问题:(1)、驱油效率。(4分) (2)、若岩芯的绝对渗透率185毫达西,求Sw=50%时油、水的有效渗透率。(4分) (3)、如果水的粘度μw=1.1mPa.s,油的粘度μo=1.9mPa.s,计算Sw=64.4%时的水的分流量fw。(4分) 4.实验室内由水驱气实验资料确定的J(Sw)函数如下表: 已知油藏数据:孔隙度Φ=0.30,渗透率K=300×10μm,天然气密度ρg=24kg/m3;水的密度ρw=1000kg/m3;气-水界面张力σgw=45dyn/cm,气-水接触角θgw=0°。试计算气藏气-水过渡带厚度。

油层物理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第一章 1.将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 %404-CH ,%1062-H C ,%1583-H C ,%25104-H C ,%10105-H C 。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 2.已知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55%,35%,1012510483---H C H C H C 将此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 3.已知地面条件下天然气各组分的体积组成:%23.964-CH ,%85.162-H C , %83.083-H C ,%41.0104-H C , %50.02-CO ,%18.02-S H 。若地层压力为15MPa , 地层温度为50C O 。求该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视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解:

(1)视相对分子质量 836.16)(==∑i i g M y M (2)相对密度 580552029 836 16..M M a g g == = γ (3)压缩因子 244.3624.415=== c r p p p 648.102 .19627350=+==c r T T T (4)地下密度 )(=) (3/95.11127350008314.084.0836.1615m kg ZRT pM V m g g +???=== ρ

(5)体积系数 )/(10255.6202735027315101325.084.0333m m T T p p Z p nRT p ZnRT V V B sc sc sc sc gsc gf g 标-?=++??=??=== (6)等温压缩系数 3.244 1.648 0.52 []) (== 1068.0648 .1624.452 .0-???= MPa T P T C C r c r gr g (7)粘度 16.836 50 0.0117

最新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答案 一、电磁学综合题 1.答:(1)红色指示灯L 的电阻比发热体R 的电阻要大得多;(2)电热水袋的加热效率是70%;(2019·江门市第二中学中考模拟)现代生活中,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如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机主要是由风机叶片和发电机组完成。已知该地区空气密度平均为1.3kg/m 3 ,年平均风速为10m/s ,该风力发电区里一台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获得的风能如下表所示: (1)100台这样的风力发电机在一年里(总工作时间按4000h 计算)获得的风能是____J ,这相当于______kg 焦炭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已知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 )。 (2)在风力作用下,风机叶片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利用____的原理,把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如果一台风力发电机把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80%,那么该地区一台风力发电机的电功率为___kW. (4)请你写出风能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28×1014 5.76×106 电磁感应 机械 96 清洁无污染 【解析】 【详解】 (1)由表格数据知道,风速为10m/s 时,一台风力发电机,1min 获得的能量是7.2×106 J ,所以,100台这样的风力发电机在一年里(总工作时间按4000h 计算)获得的风能是: 6100400067.2010J Q ?=???=1.728×1014J ;如果这些能量是由完全燃烧焦炭来获得, 则焦炭的质量是:1471.72810J 310J/kg Q m q ??== =5.76×106kg ; (2)在风力作用下,风机叶片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3)一台风力发电机,1min 获得的能量是7.2×106 J ,由Q Q η= 风 知道,可以转化得到的电能是: 67.2108%==J 0Q Q η??风电 =5.76×106 J ,所以一台风力发电机的电功率是: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答案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答案 一、电磁学综合题 1.答:水吸收的热量为3.696×105J,烧开一壶水需要的时间为420s。(2019·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中考模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第四代电光源——LED光源 如图甲是时下较为流行的LED手电筒和LED吸顶灯,它的主要部分是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这种发光二极管主要由硅、砷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等优点,是继白炽灯、卤素灯和节能荧光灯后新兴的第四代电光源,是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光源.LED的发光原理与白炽灯先发热后发光的原理截然不同,是直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器件,因而其发光效率较高,是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将逐步取代传统光源.图乙是LED的元件实物及符号. 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使用时必须将它的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二极管才能处于导通状态,否则处于截止状态.利用图丙所示电路可以研究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特性:把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LED接入电源电压恒为4.5V的电路,闭合开关S,LED即处于导通状态,调节变阻器滑片,改变LED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电流,记录多组电压、电流数据,可以得到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关系,如丁所示. (1)LED灯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它之所以节能,被称为冷光源,是因为电热转换损耗的能量较白炽灯__________(高/低); (2)在图丙中,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LED正常发光;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再闭合S,LED___________(能/不能)发光 (3)在图丙中,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LED正常发光;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再闭合S,LED不能发光;此时两电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 A.4.5V 20mA B.3V 20mA C.4.5V 0mA D.3V 0mA 【答案】低不能 C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知,LED灯直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器件,因而其发光效率较高,转移为内能的部分少,即电热转换损耗的能量较白炽灯低; (2)在图丙中,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LED正常发光,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再闭合S,LED不会有电流通过,故不能发光。

油层物理试卷(附答案)(仅供借鉴)

油层物理试卷(100) 一.名词辨析(5*5) 1.接触分离,微分分离,一次脱气,多级脱气四者的联系与区别 答:接触分离是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瞬时变某一特定压力,温度状态,引起油气分离并迅速达到相平衡的过程;一次脱气是指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下一次分离到大地气压气温上的状态的相态 平衡过程,属于接触分离的一种。微分分离是在微分脱气过程中,随着气体的分离,不断将气体放掉(使气体与液体脱离接触);多级脱气是指在脱气过程中分几次降压,将每级分出的气体排走,液体在进行下一次脱气,最后达到指定压力的脱气方法,属于微分分离的一种。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和体积系数的区别和各自的意义答:天然气等温压缩系数:在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气体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值;其物理意义每降低单位压力,单位体积原油膨胀具有的驱油能力。天然气体积系数:一定量的天然气在油气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之比;其意义是对于湿气和凝析气,采到地面后有液态凝析油产生,在计算产出气体的标准体积时,通常将凝析油转换出曾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标准体积,是膨胀系数的倒数。 3.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的区别 答:有效孔隙度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流动孔隙度是指在一定压差作用下,

饱和与岩石孔隙中的流动发生运动时,与可动流体体积相当的那部分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有效孔隙度比流动孔隙度大。 4.原始含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的关系 答:束缚水饱和度指单位孔隙体积中束缚水(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出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不可流动的水)所占的比例(原始含水饱和度最小为束缚水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指在油藏条件下单位孔隙体积中油所占的比例。对于原始含水饱和度为束缚水饱和度的为饱和油藏而言,原始含油饱和度等于1减束缚水饱和度。 5.润湿反转和润湿滞后区别 答:润湿反转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使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发生改变的现象。润湿滞后是指由于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的迟缓而产生润湿角改变的现象。前者是比较稳定一种现象,后者是在两相驱替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稳定。 二.综合题(10*5) 1.说明露点方程和泡点方程的建立(8) 答:相态方程通式: 露点压力:大气类系统中极少的液相与大量的气相平衡共存时的压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根据苏林分类方法,下列不属于地层水的水型是___ A.硫酸钠水型 B.碳酸钠水型 C.氯化镁水型 D.氯化钙水型 2、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 A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 B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不均匀 C 曲线的尖峰越靠左,表明岩石中的细颗粒越多 D 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表明岩石中的粗颗粒越多 3、关于双组分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各组分的临界压力. B 两组分的浓度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 C 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含量占优,露点线或泡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曲线 D 随着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左迁移 4、天然气的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包括 A. 摩尔组成 B. 体积组成 C. 组分组成 D. 质量组成 5、下列关于界面张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 A、只有存在不互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 B、自由界面能的大小与两相分子的性质有关系,还与两相的相态有关。 C、在两相系统表面层上既存在比界面能又存在界面张力,界面张力是真实存在的张力。 D、比界面能是单位面积具有的自由界面能,,单位是焦耳/米2,1焦耳/米2=1牛顿/米, 从因次上看,比界面能等于单位长度上的力,所以习惯上把比界面能称为界面张力。 6、根据苏林分类方法,重碳酸钠型地层水的沉积环境是 A. 大陆冲刷环境 B. 陆相沉积环境 C. 海相沉积环境 D. 深层封闭环境 7、下列关于单组分体系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单组分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曲线是该物质的露点与泡点的共同轨迹线。 B、单组分物质体积的临界点是该体积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点和最高温度点。 C、饱和蒸气压曲线的左上侧是气相区,右下侧是液相区。 D、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选择二氧化碳和丙烷做混相剂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和丙烷 的临界点落在正常油藏温度范围内。 8、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测得的某砂岩的相对渗透率数据所绘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试判断该砂岩的润湿性为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