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的科学。它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2.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有时也被称为工作满意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具有的积极情感的程度。

3.虚拟团队:是由一些跨地区、跨组织或跨部门的、拥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通过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沟通和协调,以完成组织目标的契约式的策略联盟。

4.动机: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和原因。它是一种力求达到需要的满足,消除这种不足状态的内在驱动力和意图。

5.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作为物质资本的一个相对概念,指在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中,有形资产所不能反映的部分,也就是使一个企业组织得以运行的无形资产的总和。

6.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指个体身上特有的、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7.领导:是通过对个人或群体施加影响,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8.群体:是指组织中由两人以上组成、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并相互依赖而形成的集体。

9.能力: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胜任某种任务和活动的条件,特别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速度方面的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10.自然错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一个简单自然物的知觉,也不一定符合客观,会出现偏差,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面貌,这就是自然错觉。

11.冲突:在组织中的成员,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或对抗,使彼此间的关系出现紧张状态。

12.群体凝聚力:是指成员在群体内团结活动和拒绝离开群体的一种吸引力,也是群体成员对群体的一种向心力。

13. 企业组织文化: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包括价值观、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准则、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

14. 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观念,是人们衡量自己行为与目标时的参照点与选择标准。

15.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社会角色的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16. 特质:是指稳定的个人特点,包括性格、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等。

17. 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归属的群体,即个体参加的群体。

18. 组织发展:是由高层管理者支持的一种长期行为,它通过对组织文化,特别是工作团队的互动文化的持续的、合作性管理,采用咨询工作者的方式,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及方法,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和能力的过程。

二、填空

1.{人力资本,结构资本}

2.{劳动方法标准化,雇主和雇员合作}

3.{类型论,特质论}

4.{词汇研究,问卷研究}

5.{认知能力,社交能力}

6.{最大利润价值观,企业价值一社会效益最优化价值观}

7.{个人,行为倾向}

8.{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9.{跨学科性、应用性}

10.{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的工资及升迁}

11.{卡特尔的特质论,艾森克的特质论}

12.{能力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3.{词语流畅性,演绎推理能力}

14.{自我中心型,玩弄权术型}

15.{绩效为因,第三变量为因}

16.{内容性激励理论,过程性激励理论}

17.{艺术型,管理型}

18.{从倾向性上,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创造程度上,可以分为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19.{罗夏墨迹测验,主体统觉测验}

20.{理解性,恒常性}

21.{缺勤与辞职,经济赔偿}

22.{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

23.{互应性沟通,交叉性沟通}

24.{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

25.{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26.{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

27.{月亮错觉,爱因斯坦错觉}

28.{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29.{克服功能固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等}

30.{星型,全通道型}

31.{制度层(中层),物化层(表层)}

三、单项选择

1.B.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2.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C.晕轮效应

4.D.期望理论

5.B.工作环境的物质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6.C.九类

7.D.行动

8.C.社会效益最优化价值观

9.A.七级

10.A.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11.D.团队式管理

12.C.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合群需要

13.D.群体凝聚力高,群体态度与其正式目标的一致程度低。

14.D.生命周期理论

四、简答题

1.简述霍兰德在个性与工作匹配问题的研究中,对个性以职业为基准进行的六类划分

(1) 现实型 (2) 研究型 (3) 艺术型 (4) 社会型 (5) 管理型 (6) 常规型

2.简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会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3.简答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指出的,人们在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三种心理自我状态(1)父母状态;(2)成人状态;(3)儿童状态。

4.能力结构理论包括的内容

(1)智力的双因素理论;

(2)群因素理论;

(3)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4)层次结构理论;

(5)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5.简述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素质高、自主性强、学习欲望强

(2)劳动复杂性

(3)较强的成就动机

(4)蔑视权威、崇尚平等

(5)流动意愿强、频率高

6.简答团队包括的基本要素

(1)互补的技能。

(2)为了共同的目的和业绩目标。

(3)使用共同的方法。

(4)相互承担责任。

(5)人数规模。

7.简答个性与工作及组织行为的关系

(1)自我监控。

(2)控制点。

(3)内向与外向。

(4)自尊。

(5)A型人格与B型人格。

8.简答从众行为的表现类型

(1)表面从众,内心也从众。

(2)表面从众,内心拒绝。

(3)表面不从众,内心却从众。

(4)表面不从众,内心也反对。

9.简答有效领导者的技能

(1)技术能力;

(2)概念技能;

(3)人际交往技能;

(4)情绪智力;

(5)社会智力;

(6)学习能力。

10.简答决策的类型

(1)从决策的基本内容看,有问题决策和机遇决策

(2)从决策结果的预测程度看,有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3)从决策的复杂程度及有无既定程序可寻方面看,有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4)从决策主体看,有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5)从决策的问题形式和涉及的时限看,有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11.简答周哈利(Johari)沟通视窗理论

从人的角度讲,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人们的性格特征可分成四个部分:

(1)开放的自我;

(2)隐蔽的自我;

(3)不自觉的自我;

(4)不可知的自我。

从群体的角度讲,在一个组织的群体之间,该理论也同样适用。

12.简答勒温组织变革理论中关于变革过程的三阶段说

(1)解冻;

(2)转变;

(3)再冻。

五、论述题

1.论述人群关系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主要观点

背景方面:(1)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或缺陷);

(2)工人情况的变化。

主要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的管理方法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2.试述组织冲突观的变化过程;您认为如何形成有益的冲突?

变化过程

(1)20世纪30~40年代,冲突的消极观(传统观);

(2)20世纪40~70年代,不偏不倚的冲突观;

(3)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的,积极的冲突观。

形成有益冲突的方法可以是营造健康冲突的工作环境

(1)重视个人和个人的差异。

(2)奖赏公司需要鼓励的行为。

(3)确信员工对工作作好了充分准备。

(4)在需要时提供个性化的培训。

3.试述常见的社会错觉并举例说明某种错觉带来的危害

常见的社会错觉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对比效应;(4)相似错误;

(5)晕轮效应;(6)刻板印象;(7)期望效应。

联系实际谈看法。

4.试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的共同性。

(2)群体规模的大小。

(3)群体与外部的关系。

(4)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程度。

(5)群体的地位。

(6)群体目标的达成。

(7)信息的畅通程度。

(8)领导的要求与压力。

5.论述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异同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不相同的:

(1)能力是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因此,从形成上看,它是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概括化的东西。

(2)从迁移的程度上看,能力迁移的范围较广,知识和技能迁移的范围较窄。

(3)从生理机制和发展特点来看,知识、技能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和动力定型,而能力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在形成和巩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性。

能力和知识、技能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它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和难易、巩固程度。

(2)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能使能力得到提高。

6.试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会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实际谈其现实意义

7.试论智力资本的产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影响

因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构架是从个体、群体再到组织这三个层面。智力资本的产生则通过个体行为的变化而影响到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组织行为学发生变化。

(1)个体行为的变化,影响到组织行为学对个体激励方面的变化;

(2)群体行为的变化。表现在群体的组成,群体中个体差异扩大化,以及团队这种形式越来越广泛等方面。

(3)组织的形态和组织的特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8.试述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您认为其中最具影响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工作性质;

(2)报酬

(3)晋升

(4)领导的管理方式

(5)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6)工作条件

您个人认为的最具影响的因素及其理由。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 解答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KVL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U P 105222=?=?=(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W P 20452523=?=?=(吸收)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KCL 有 A I 35 152==,A I I 123221=-=-=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I P 15115151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2-=?-=(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W I P 459535522 23=?=?=?=(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图(a )中,1i 与ab u ; 解:如下图(a )所示。 因为 所以 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1I 及电压0U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 及KCL 有 整理得 解得mA A I 510531=?=-,V U 150=。 补充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图1 解:由题得 I 3 2=0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1、试论述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1、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3、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2、试论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过程。 提升领导的影响力 1、领导的本质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实施,组织或群体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和追随,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影响力。 2、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行为,因其面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多,艺术性也就越强。 3、领导是与某种目标相联系的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领导有效性的权变理论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能力、个性特征、工作行为倾向、权力类型、影响力等。 与下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领导行为的关键,可弥补权力的缺乏。领导可以改变不一种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四种领导风格:指示推销参与授权 P328 主要观点: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够激励下属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使下属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在于改善下属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完成工作任务或对工作感到满意,帮助下属达到目标。领导的作用在于:使下属的需要满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提供有效的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辅导、支持和奖励。

组织行为学作业二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填入下表,20分) 1,在联系紧密的小的工作群体中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专制型领导方式为好2,群体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目标完全一致,不一定是好事。 3,组织变革为组织发展提供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 4,艾德佳·沙因:目前的组织文化研究大多停止在物质层和价值观的层面,对于更加深层的挖掘不够,文化不是表象而是更深层的东西。 5,威廉·大内(乌契)的Z理论认为:信任、敏感、亲密会带给企业成功,主张按照坦白、开放、沟通的原则实行“民主管理”。 6,在大的工作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少,一般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专制型领导方式为好。 7,群体内各个部门之间的目标发生冲突不一定是坏事。 8,组织发展亦称为组织开发,它是指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采取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活动过程。 9,赫尔希(R.Horshey)曾对6家工地的30件小道消息做分析,表明道消息都是不确切的。 10,威廉·大内(乌契)的Z理论认为:Z型组织既符合美国文化,又吸取了日本J型组织管理方式的长处,他号召美国的组织要向Z型组织转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提出的“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是A使人们注重行为监控的“目标”而不是结果 B使人们注重行为的监控而不是结果 C使人们注重管理行为的“动机”而不是结果 D使人们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注重对行为的监控 2, 尼克(S.Pilnick)提出的规范分析法包括的步骤是:明确规范内容阶段、制订规范剖面图阶段和 A调查问题的设计阶段 B调查的实施阶段 C巩固成果阶段 D从规范差距较大的规范或者是比较重要的规范入手进行改进的阶段。 3,一个人在对待现实的态度、行为方式等心理特征方面与其他人的差异是指

组织行为学

1. .如何进行情感的培养? 答:1、刻苦学习、勤于思考;2、投身实践、积极工作;3、兴趣广泛、业余充实;4、广交朋友、珍惜友谊;5、乐善好施、善解人意;6、用于探索、大胆创新;7、善待挫折、百折不挠;8、皈依信仰、淡薄名利。 答:1、认识自身情绪;2、妥善管理情绪;3、自我激励;4、认识他人情绪;5、人际关系的管理。 3. 主管人员了解人、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的重要性?37 答:在一个组织里,如果领导者不知道怎么去领导别人,不了解在经营活动中去调动人的因素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则所有的管理职能都将收效甚微。显然,在不同的组织里,目标可能有所不哦那个,但组织中没一个人,都有对它们来说特别重要的需求和目标。每个领导者就是要通过领导行为,帮主人们看到在他们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并施展他们的潜在能力。因此,主管人员就要了解人、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 4. 激励的含义? 答: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5. 心理学家提出的激发动机的理论范围哪四种? 答:1、激发有一定的被激励对象;2、激励是研究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3、是什么因素把人们已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的方向上去的;4、这些行为如何能保持与延续。 6. 4.自我实现需要的含义?。 答: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人总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达到所追求的宏大目标,取得一定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7. .运用双因理论进行激励管理的措施包括几方面? 答:运用双因理论进行激励管理的措施包括:1、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2、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3、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4、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发放工资和奖金;5、管理者要注意运用表扬激励。 8. 何谓ERG理论? 答:美国克雷顿.奥德弗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需要,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因而被称为ERG理论。

中南大学《电路理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用节点法分析电路,各节点方程的自导()。 (A)恒为 正 (B) 恒为 负 (C) 恒为 零 (D) 可正可 负 参考答案: (A) 2. 一个具有4个结点和8条支路的平面网络,则其电路中独立的节点方程个数是()。 (A)3 (B) 4 (C) 5 (D) 6 参考答案: (A) 3.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V,则电压源电压为()。 (A)5V (B) (C) 12V (D)

参考答案: (C) 4. 特勒根定理1的本质是()。 (A)KVL的 体现 (B) KCL的 体现 (C) KVL和KCL 的体现 (D) 功率 守恒 参考答案: (A) 5. 电路如图1.1所示,电阻R获得最大功率时,其阻值R等于()。 (A)4 (B) 3 (C) 2 (D) 1 参考答案: (C) 6. 节点电压法的本质是()。 (A)KVL的体 现 (B) KCL的体 现 (C) KVL和KVL的体现

参考答案: (B) 7. 一个具有5个结点和8条支路的平面网络,则其电路中独立的回路方程个数是()。 (A)5 (B) 8 (C) 4 (D) 3 参考答案: (A) 8. 回路电流法自动满足()。 (A)KVL (B) KCL (C) KVL和KVL 参考答案: (A) 9. 无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端电压和端电流分别为24V和6A,则无源一端口网络的输入 电阻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D) 10. 若元件ab的电压V,电流A,则此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

(A)关联参考方向(B) 非关联参考方向(C) 不确定 参考答案: (B) 11. 某含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则短路电流()。 (A)4A (B) 5A (C) 10A (D) 20A 参考答案: (B) 12. 节点电压法自动满足()。 (A)KVL (B) KCL (C) KVL和KVL 参考答案: (B) 13. 无源一端口电阻网络可等效变换为()。 (A)电阻和电压源的 串联 (B) 电导和电流源的 串联 (C) 电 阻 参考答案: (C) 14. 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大小与外电路()。 (A)有关(B) 无关(C) 不确定 参考答案: (A)

组织行为学答案

山东大学本科《组织行为学》 主编孙卫敏 《组织行为学》模拟题1 一、解释下列名词与公式 1、工作生活质量:指人本管理哲学思想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措施。 2、领导: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3、群体:指为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 4、情绪和情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5、个性 二、判断并改错 1、凝聚力高的群体生产率高。 (错)凝聚力高的群体生产率不一定高。 2、构成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与行为。 (错)构成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 3、对非正式群体应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 (错)对非正式群体要区别对待,采取引导、解散等不同的应对策略。 4、目标管理法是期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错)目标设置理论是期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对比效应对社会知觉的影响。 (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并非是对比效应对社会知觉的影响。 6、群体冲突对实现组织目标不利,具有破坏性作用。 (错)群体冲突对实现组织目标并非全都不利,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7、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关系导向型。 (错)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任务导向型。 8、焦虑水平与工作效率之间呈“U”状关系。 9、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关系导向型。 10、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生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缺勤率及动率之间呈负相关关 系。 三、简述题 1、为什么群体决策越来越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群体决策? 答:群体决策越来越重要,主要因为群体决策:一是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提高决策的质量。二是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为克服群体决策的弊端,进行有效的群体决策,宜适时采用包括:头脑激荡法、名义群体法、德尔斐法、方案前提分析等多种方法。(详细内容参P217-)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doc

《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 A.多层次性 B.多学科交叉性 C.两重性 D.实用性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 A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 B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 A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 C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A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 B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C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 D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A ) A. 性格; B.个性; C.气质; D.能力。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 A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C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 D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A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 B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20.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21.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 2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组织行为学学习总结

《组织性为学》学习总结 为期一个学期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结束了,在感受到一种失落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获得知识的喜悦与充实。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的管理与通的能力都有了显著地提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诙谐幽默的上课方式,他的知识渊博他的有才都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这也是我在大学中为数不多的带着期待的心情去上课的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在此期间我们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到群体沟通、谈判与冲突到激励,组织结构,文化以及变革等进行了学习,收获颇丰,深深感受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它是以组织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体系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表现。针对组织行为的特征,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组织行为共性,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结合老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与情景游戏,我从更深的角度体会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组织行为学》是从个体、群体、组织系统和组织动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个体行为、个性心理与知觉、群体规模与行为、团队组织和管理、群体沟通与冲突、领导与决策、权利与政治、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等等。使我全面深入地理解了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了解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激励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组织管理和不断创新能力。在组织行为学中系统研究了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学好组织行为学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满意度。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和群体互相依存关系。任何一个群体和组织都是由很多的个体所组成的,所以个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或组织的团

组织行为学答案

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2.价值观values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3.人格personality 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来进行描述 4.知觉perception 5.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 6.选择性知觉 任何人、物和事件的突出特点都会提高人们对它知觉的可能性,观察者通过自己的兴趣、悲剧、经验和态度进行主动选择。 7.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目标管理强调员工参与对目标的设置工作,这些目标是明确的、可检测的和和检验的。8.员工卷入 员工卷入指的是利用员工的投入来增加他们对组织成功的承诺的一种参与过程 9.正式群体formal group 正式群体指的是由组织结构界定的、工作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10.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与群体规范有关,指的是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来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 11.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情绪智力指的是察觉和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 12.员工导向的领导者 员工导向的领导者被描述为重视人际关系,总会考虑到下属的个人兴趣,并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13.生产导向的领导者 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倾向于工作技术和任务事项,他们强调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当成达到目标的手段 14.信任trust信任是一种对另一个人的积极预测,我们通过他的言语、行为和决策相信 他不会采取投机行为。 15.权利power 权利指的是个体A对个体B行为发生影响的能力,在这种影响下,B的行为举止符合A的希望。这种定义意味着权利是潜在的,不一定非要通过外在表现来证明它的效果,并且它是一种依赖关系。 16.冲突conflict 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当一方感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不利影响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的时候,这个过程就开始了。 17.谈判negotiation谈判定义为,双方或对方相互交换产品或服务,并试图对他们之间 的交换比率达到协议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_在线作业_2满分答案

组织行为学_在线作业_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任务 第一型领导 ? B. 调型领导 ? C. 中间型领导 ? D. 俱乐部型领导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2 领导行为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沟通 ? B. 交往 ? C. 传播 ? D. 交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3 领导者的现代性与领导行为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 领导方格理论中的5.5型领导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类的领导方式?( ) ( )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

? A. 群体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 B. 群体发挥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 ? C. 群体是社会存在的标志 ? D. 群体能够满足成员个体的基本需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人际关系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4. (5分) ? A. 沟通信息功能 ? B. 心理保健功能 ? C. 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 D. 协调功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人际关系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5. (5分) ? A. 有无一定结构 ? B. 有无共同的目标 ? C. 有无较一致的规范 不属于从社会角度来论述群体功能的是( )。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群体成员避免孤独,获得安全感,增进彼此感情,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何种功能?( ) 根据组织与群体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 D. 成员间有无直接的互动关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群体基本概念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6. (5分) ? A. 民主型 ? B. 放任自流型 ? C. 任人唯亲型 ? D. 专制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3 过程型激励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7. (5分) ? A. 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定向和 约束 ? B. 使成员认知标准化 ? C. 维系群体的整体性 ? D. 群体规范使得内外差距变小甚至消失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莱温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其中论述错误的是( )。 关于群体规范的功能论述错误的是( )。

组织行为学

一、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个组织中人的心理及其行为反应规律,从而提高组织中管理人员解释、预测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规律的基础上,提高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1)解释:组织行为学的一个目标是解释组织血红所发生的事情。一方面,人在组织中很多行为有很多原因,如果能意识到什么是主要的因素,就非常利于管理者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对组织中某些现象的解释会随时间或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密切注意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也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员工离职原因的某些线索。 2)预测: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去预测他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力图通过对组织行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以降低组织中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强组织中管理者的工作绩效。3)控制:组织行为学的第三个目标是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者们的观察分析技能,具体而言,组织行为学实践中,引导的是一些积极组织行为,避免和减少的往往是一些消极组织行为。 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事物的简化表示。目的是为了便于更清楚的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模型的结构: 1)目标:编制和使用模型,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即这个模型是干什么用的 2)变量:是事物在幅度、强度和程度上的变化的特征,关于人的行为变量通常在两个维度上变化即定性和定量。 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变量主要包括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a)自变量:也被称为预测因素,它是影响因变量的变量; b)因变量也被称为校标,受自变量影响,在组织行为学中就是所要测量的行为反应; c)中介变量也称为中间变量,是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中介机制; d)调节变量,也称为干扰变量,它会影响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强度。 3)关系:在确定了目标及影响目标的各种变量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说被认为是行为科学的开端,梅奥是人际关系运动的带头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了霍桑效应,二四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从霍桑实验中梅奥认为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本身。工人不是被动的,鼓励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自己的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纪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由此提高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 1.人格:是我们用以描述这个人所具备的独特心理特质的总和,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相对稳定的一系列个人的特征。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i u- + 元件 i u- + 元件 (a)(b) 题1-1图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i u- + 10kΩi u- + 10Ωi u- + 10V - + (a)(b)(c) i u- + 5V + -i u- + 10mA i u- + 10mA (d)(e)(f) 题1-4图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15V + - 5Ω 2A 15V +-5Ω 2A 15V + - 5Ω2A (a ) (b ) (c ) 题1-5图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0.5A 2U +- 2ΩU + - I 2Ω1 2V + - 2I 1 1Ω (a ) (b ) 题1-16图 A I 2

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2V - u 1 - +- u u 1 + - 题1-20图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100V,R1=2kΩ,R2=8kΩ。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 u 2 和电流 i2、i3:(1)R3=8kΩ;(2)R3=∞(R3处开路);(3)R3=0(R3处短路)。 u S + - R 2 R 3 R 1 i 2 i 3 u 2 + - 题2-1图

组织行为学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有效的管理者最主要关注下列哪个方面? A.传统的管理 B.沟通 C.人力资源管理 D. 社交网络 正确答案:B 解析:工作沟通在有效的管理者工作时间中占的比例最高好。 2、管理者需要有三个基本技能以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些是什么技能? A.技术、沟通和人际关系 B.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 C.人际关系、信息和决策 D. 概念、通信和网络 正确答案:B 解析:按照罗伯特卡茨的观点,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基本技能,分别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3、技术技能包括____的能力。 A.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 B.交换信息和控制复杂的情况 C.应用专门知识的技能 D. 发起和监督复杂的项目 正确答案:C 解析:技术技能指应用专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社会心理学对组织行为的主要贡献,主要在什么层次的研究?

A.群体 B.个体 C.组织 D.文化 正确答案:A 解析:心理学是个性行为的理论基础,群体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 5、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倾听,不理解别人的需要,可能是下列哪方面技能的缺乏 A. 信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技术技能 正确答案:C 解析:人际技能指在群体中与人相处、理解他人、激励他人的能力,不善于倾听,不理解别人的需要反映的是人际技能的欠缺。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称为 _________。 A.角色冲突 B.角色期待 C.角色扮演 D.角色知觉 正确答案:B 解析:别人认为你在一定情境中应该怎么做,是他人对你的一种期望与要求,因此是一种角色期待。角色知觉是自己认为在某一情境中自己应该怎做么做的一种看法;角

组织行为学作业第二次作业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形考 课堂讨论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要求:同学们先看录像教材中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的案例,并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每组5—6人)开展讨论,然后由小组长综合本组成员分析的情况代表大家在全班发言,接着由授课老师讲评本案例;最后让每个参与讨论的学员在小组发言稿上签名后交给授课老师,记做形考成绩。 案例内容:请同学们在课堂上集中看录像教材 问题:请用内容型或过程型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分析与讨论: 1、本人分析的观点:(40分) 这个案例是一个企业成功运用激励理论来激发起员工积极性,并获得成就的典型案例。(一)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内容型激励理论也可统称为需要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需要进行研究的,共有4种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ERG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我们这里选取需要层次理论和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进行分析。 1.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主要有七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小苗的成长这个案例中,雪莲羊绒有限公司通过几次奖励给他住房,并且在授予先进称号、晋级、职称和工资待遇上也给予了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不但满足了小苗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使他获得了友爱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小苗获得了组织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以及重视和赏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信的情感。在公司持续6年的支持下,他获得了研制的成功,并最终实现了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事业的欲望),小苗的人生价值获得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发展就越快,越能取得经济效益,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出高成就需要的人。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2、记录同学发言(网上讨论者此处粘贴小组讨论记录,30分) 和磊同学发言(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 这个案例更为重要的是:运用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分析如何通过公司的培养与努力,造就了小苗作为一个高成就需要者的成功。 3、张若曦同学(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激励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麦克利兰认为一名高成就激励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他们愿意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切实可以达到的目标,以不断获取成就需要的满足;第二,他们愿意承担所做工作的个人责任;第三,对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希望得到上级组织明确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据此,小苗是一个高成就需要者,公司为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要点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一、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 1、识记: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1)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行为 1、人的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侠义的行 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2、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 行为 实质 (三)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 工作的心理活动 ....规律性的科学。 ....和行为反应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性 研究目的: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的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展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简单的说就是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做决定的。 (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 @复刻回忆 1-1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I 2、I 3。 解61=I A ,32-=I A ,63=I A 1-5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1214=--=I A ,39442103=?+?+=AB U V 1-6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U +?-=253050 V 1-8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电阻功率:123223=?=ΩP W , 82/422= =Ω P W 电流源功率: 电压源功率: 1(44=V P W 2-7电路如图题2-7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1262=?=S U V 2-9电路如图题2-9 3 I 解得2-8电路如图题2-8所示。已知213I I =解KCL :6021=+I I 解得451=I mA,152=I mA. R 为 6.615452.2=?=R k ? 解(a)由于有短路线,R (b)等效电阻为 2-12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AB R 。 A 3R U 3W 123=P Ω

解(a)Ω=+=++=75210//10)8//82//(6//6AB R (b)Ω=+=++=612//62)104//4//(64//4AB R 3-4用电源变换的方法求如图题3-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c) 解ab U 3-144-2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2?????=-++=-+-+=-+0)(31580 0)(4 )(32100)(4823312322211I I I I I I I I I I I 解得: 26.91=I A ,79.22=I A , 98.33-=I A 所以79.22==I I x A 4-3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3所示电路中的功率损耗。 解显然,有一个超网孔,应用KVL 即11015521=+I I 电流源与网孔电流的关系 解得:101=I A ,42=I A 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为 200102020-=?-=V P W ,36049090-=?-=V P 1806)10520(6-=??-=A P W ,5102+?=电阻P W 显然,功率平衡。电路中的损耗功率为740W 。 4-10用节点电压法求如图题4-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 解只需列两个节点方程 解得 501=U V ,802=U V 所以 1040500=-=U V 4-13电路如图题4-13解由弥尔曼定理求解 开关S 打开时: 20/140/120/30040/300-=+-=U 1Ω4I 6I 12I 2I 0V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题1、理论联系实践分析为什么管理者要研究与学习组织行为学。答:加强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者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引导和控制,协调企业、团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管理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六、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这调试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作业题2、阐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答:1、案例研究法。 优点: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 缺点:由于他描述说明实况,变量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因此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和普遍性无法得到确切说明,另外研究人员本身的主观性也会影响对案例的不同分析。 2、观察法。优点:研究人员已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是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缺点: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做观察者,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者的客观性,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二是在观察别人时,会是别人感到不自然。 心理测验法。 3、调查法。分为面谈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4、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

组织行为学作业二参考答案

2012秋《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二讲评 一、单选题 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B)。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 D、波特 2、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3、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C)。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4、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C)。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5、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C)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论 C、E、R、G理论 D、双因素理论 6、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A)。 A、成就需要 B、权力需要 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 7、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B)。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8、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A)。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9、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A)。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10、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C)。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二、多选题 1、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ABC)。 A、人机关系 B、人际关系 C、思想教育 D、一般人员选拨 E、行为预测 2、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ABD)。 A、气质绝对原则 B、气质互补原则 C、气质合理安排原则 D、气质发展原则 E、阈值原则 3、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ACDE)。 A、理智型 B、内倾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E、中间型 4、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ABCDE)。 A、理性型 B、政治型和审美型 C、社会型 D、宗教型 E、经济型 5、社会知觉主要包括(ABCD)。 A、对人知觉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因果关系知觉 E、自我知觉 6、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ABCDE)。 A、知觉防御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一、组织行为学的2 含义: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使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意义:多学科为综合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涉及三个重要方面即个体、群体、组织;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做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激励他人。 二、组织的重要性:组织对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有广泛地影响.从最基本的家庭组织到最复杂的行政或企业组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1、学科基础——行为科学 (1)行为科学产生于科学管理高度发达之后,是五六十年前兴起的学科。 (2)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 (3)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说把人当做“社会人”;人际关系学说认为生产效率的好坏,不仅受劳动环境、工作方法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职工的态度;人际关系学说认为“非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行为科学的先驱——人际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是将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运用于各种组织管理上的必然产物 2、理论基础 (1)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是以个体的一般心理过程规律为基础,进而研究群体的行为,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社会学-研究组织行为学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3)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起源的理论、人类社会行为以及人类和文化的关系等知识。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 3、方法基础 (1)心理分析技术-用于如何挑选和培养合格的工人去适应他们所要掌握的机器,即人机协调的问题。 (2)群体动态分析方法-人都归属于一定的群体,人的心理行为不仅取决于人的内在需要,而且取决于所在的组织环境,是内在需求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社会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方法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四、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发展内容 (1)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只关注人类机能和行为中负性、病态方面,而人们自身的优点和积极特性等能使生活有意义的方面未得到足够关注的倾向的反应,它关注于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2)积极组织行为学它是对积极导向的且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恢复力等 五、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方法与手段是达到目的的桥梁,学好、用好组织行为学,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