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doc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doc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doc

高一地理单综合训练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是因为()

①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②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地形条件。

③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土壤条件。

④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所需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春分以后,有人看到太阳总是在南方,自己的影子也在南方,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秋分日落为止,这人的位置在图6—1中的()

A.①点B.②点

C.③点D.④点

3.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地转偏向力对气流和水流的作用明显

C.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和水流的影响不大

D.由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受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向右偏转

图6—2是沿1200E经线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4—5题

4.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时B.18时

C.12时D.24时

5.此时,与图6—2所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6.有关对流层所达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地区小于高纬地区B.某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C.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D.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

7.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一些

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D.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8.图6—3中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①A点比B点气压低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9.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的冷热不均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D.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

10.当暖气团移来代替冷气团时,将使到达地区的天气

()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B.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D.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11.有关北半球低纬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空风向是东北风

B.近地面风向在30°附近已偏转成了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大气在30°N附近上升运动所致

D.东北信风与南北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

12.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当的大陆西岸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13.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南坡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14.下列关于海岸带及陆——海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三角洲和滨海平原

B.洋流对海岸气候的影响是,暖流增温减湿,寒流降温增湿

C.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是指海岸线的陆上部分

D.海岸线是指大陆与海面的交线,长年比较稳定

15.世界表层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B.地转偏向力

C.陆地轮廓和岛屿的影响D.海水盐度、温度和压力的差异

16.海水运动中蕴藏丰富能源,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

()

A.潮汐能和波浪能B.海洋石油和天然气

C.海洋风能D.地震、火山引发的海啸能

17.港口腹地是指

()

A.港口的自由贸易区B.港区

C.港口的服务区域D.码头

18.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处,必有一板块隆起形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B.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是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张裂形成的

C.我国完全处在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台湾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亚欧板块受挤上拱形成的

19.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

C.在地貌上,只有褶皱才能形成块状山和高大山脉

D.东非裂谷、渭河平原的形成都与断层构造有关

20.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正确措施的是

()

A.改造不稳定径流B.排干湖泊和沼泽

C.大量抽取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

图6—4是表示a、b两地昼夜变化的示意图,且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公转不同位置的时间,其中乙为远日点附近。据此完成12-14小题。

21.比较而言,a、b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 a、H b,则()

A.甲日期H a=H b

B.乙日期H a>H b

C.丙日期H a<H b

D.丁日期可能是H a>H b也可能H a<H b

22.假定a、b两地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则()

A.a地降水量一般要比b地多

B.a地一月气温一般高于b地

C.a地七月气温一般高于b地

D.a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可能高于b地

23.据报道,风沙已逼近北京,相距仅70余千米,造成这一严峻现实的人为原因是()

A.工厂数目增多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植被遭破坏D.二氧化碳保温效应增强

24.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陆地环境的整体是绝对的、差异性是相对的

B.陆地环境各要素在景观上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D.各要素不能单独存在和发展

25.目前滑坡和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是

()

A.地震频繁B.火山喷发C.植被破坏D.太阳活动增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图6—5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4分)

(1)6月22日前后,地球大致位于图中点附近。

(2)当北京(约北纬4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时,地球位于点附近。

(3)当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夜现象时,地球大致位

于点附近。

(4)在图6—5适当位置标出E点表示我国国庆节地

球绕日公转的位置。

(5)当地球绕日公转处于A点时,我国北方地区的

特征是。

(6)当地球绕日公转处于C点附近,地中海沿岸的

气候特征是,我国南方地区大多

数河流的河流水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

是。

27.图6—6中A、B两地是春分前后中、低纬度大洋东、西岸的不同海区,曲线代表等温线,读图回答。(10分)

(1)该海区位于(南或北)半球。

(2)如果A、B分别位于大西洋东岸或西岸,洋流A属于(暖、

寒)流,洋流B属于(暖、寒)流。

(3)如果A、B分别位于太平洋东岸或西岸,流经A处洋流

的名称是,流经B处洋流的名称是。

28.图6—7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请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16分)(1)分析可知,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

甲,乙, a 。

(2)该地地壳受到了方向力的作用,属于力

(拉张力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

运动和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运动。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褶皱构造上覆岩层

是由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

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地,原因是。

29.读图6—8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甲地是

气候,乙地是气候,丙地是气候。

(2)试分析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分布规律

是。

(3)乙地气候的特征是主要

分布规律是。

(4)丙地气候特征是,气候分布的规律是, 丙气候地区河流的径流特征是.

参考答案

26.(每空2分,共14分)(1)C (2)BD (3)A

(4)D点东侧附近

(5)寒冷干燥

(6)炎热干燥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7.(每空2分,共10分)(1)北(2)暖寒

(3)日本暖流加利福利亚寒流

28.(每空1分,共16分)(1)背斜向斜断层

(2)南北挤压水平升降水平

(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外力沉积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褶皱,地面隆起或凹陷,受外力侵蚀,以后地壳下沉接受外力积沉

(4)甲上拱的岩石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干燥。乙甲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

29.(每空1分,共10分)(1)地中海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2)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受西风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300—400NS大陆的西岸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50—350NS大陆东岸

(4)终年温和,各月降水量虽不多,但十分均匀400—600NS大陆的西岸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