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电子签名及管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文档电子签名及管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文档电子签名及管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文档电子签名及管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目录

1. 概述 (3)

1.1. 建设背景 (3)

1.2. 建设目标 (9)

2. 总体建设方案 (10)

2.1. 总体架构 (10)

2.1.1. 开发及运行环境 (10)

2.1.2. 设计蓝图 (11)

2.1.3. 技术架构 (13)

2.1.4. 开发语言的比较 (14)

2.2. 应用系统设计 (16)

2.2.1. 项目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1. 项目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2. 项目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3. 文件设校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4. 草图喷图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5. 归档图喷图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6. 文件归档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7. 出版放行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8. 文件升版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9. 底图修改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档案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1. 档案借阅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2. 规定、规范、标准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3. 综合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3.1. 复印申请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3.2. 用车申请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3.3. 出差申请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3.

4. 请销假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3.5. 会议申请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系统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1. 组织机构管理 (20)

2.2.4.2. 用户管理 (20)

2.2.4.3. 角色管理 (20)

2.2.4.4. 菜单管理 (20)

2.2.4.5. 数据字典 (20)

2.2.4.6. 成本维护 (21)

2.2.4.7. 编号规则维护 (21)

2.2.4.8. 模板管理 (21)

2.2.5. 公共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1. 导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2. 我的工作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3. 系统首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4. 文件转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非功能性设计 (22)

2.3.1. 性能 (22)

2.3.2. 可靠性、故障隔离与灾备 (23)

2.3.3. 安全性 (23)

2.3.4. 扩展性 (24)

3. 实施方案 (25)

3.1. 实施策略 (25)

3.1.1. 项目实施原则 (25)

3.1.2. 项目实施计划 (25)

3.1.3. 项目组织方式 (26)

3.1.4. 项目管理 (27)

3.1.5. 质量计划 (30)

3.2. 项目阶段预估表 (32)

3.3. 人力资源预估 (33)

3.4. 物理资源预估 (33)

1.概述

1.1.建设背景

(一) 担保行业发展特点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我国担保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众多担保公司,有些担保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或地域性的类金融集团,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担保行业已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特别强调体系建设、系统控制、规范发展、择优扶强和行业整合;第二,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型方向发展,政府扶持方式由初期的一次性资本金注入,到目前的重在建立补偿机制,再到信用资源的有效配置上;第三,担保机构资本实力增强、业务品种创新、专业团队形成、总体素质稳定提高,除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传统产品外,票据担保、出口信用担保、履约担保等新的业务品种不断形成;第四,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正是因为行业发展较快,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各项行业专业法律和行规行约建设滞后,经营机构运营规则缺乏,存在运作不规范、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弊端,同时由于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与损失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各担保机构都在谋求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得到长续有效的发展。

面对各种挑战,担保机构应抓住机遇,从多方面着手应对挑战。体现在:第一,进一步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第二、建设和优化IT系统,使其更好地满足业务和管理需求;第三,加强担保公司内外横向协作,跨业务、跨部门、跨上下游单位协作增多,不断在金融服务生态链上谋求发展;第四、运用E-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增强了服务意识、突出了培训,利于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员工创造更宽广的工作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我国担保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 、多元化发展趋势

担保行业多元化趋势表现首先是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多样化,政府出资或以政府出资资助、股份联合、企业自办、民营互助等形式并举;其次是组织形式多样化,主要表现为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会员制互助基金等事业法人等形式。

2、发展迅猛,充满活力

中国担保行业发展十分迅速。2008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4247家。到2009年底,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担保机构约1.4万家,一年之间增长了3.5倍左右,增长速度惊人。

3、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8年底,中小企业贷款累计担保额已达1.75万亿元,累计担保企业90.7万户。到2009年底,累计为115万户(次)企业提供担保总额2.6万亿元。

4 、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业务流程十分不规范

许多担保机构仍停留于全部或部分的手工业务处理状态,业务流程混乱,仅仅依靠员工自身素质来保证业务流程的正常有效运转。担保机构信息化水平的低下,造成组织效率,不能实现快速的数据分析与统计,难以实现科学决策。

5 、风控能力弱,放大倍数亟需提高

多数担保机构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担保能力较弱,不敢或不能扩大业务品种和规模,担保机构的资金放大倍数普遍不高,整体的担保行业利润率偏低。目前,全国担保机构放大倍数平均 4.2倍,远低于国家允许的最高10倍的信用担保放大倍数。担保行业内,一般经营规则是“3倍保本,5倍盈利”。

6 、两极分化明显,市场化运作成为主流

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资本金达不到这个门槛的将出局。各级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整顿措施,一大批不合规的担保机构将退出这个行业,整个行业的质量会显著提高。担保机构规模和实力将逐渐两极分化,行业内将出现大型担保公司收购小型担保公司或建立分公司现象,小型或效益差的担保公司将逐步淘汰,担保行业迎来健康、规范的市场化发展新时期。

7 、银担关系将趋于协调

由于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视,不断出台扶持措施,促进银行与担保机构分担风险,缓解担保机构承担全部风险的不平等地位,将使双方关系趋于协调,将有利于担保行业的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

8、担保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由于行业整顿以及担保机构对风险控制能力、资金管理能力、业务运营能力的高要求,将进入群雄争霸、优胜劣汰的阶段。另一方面,国家不断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行业整顿的同时,逐渐加大对担保行业各个方面的扶持力度,担保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二) 担保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担保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

担保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防范、管理、化解风险的机制是担保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甚至比拓展业务更为重要。在当前市场化发展道路上,担保业不仅面临着一个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问题,更面临着一个建立并及时调整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的问题。如果对担保业风险欠缺足够的认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充分认识担保业存在的风险,有助于担保机构持续、稳定的发展。

担保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即来源于债务人的风险,属于动态的风险,是担保业务中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是被担保人使用被担保的借入资金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弹性相对较大,由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决定。

2、法律政策性风险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对法治化的要求越强。2010年3月,七部委联合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行业的监管部门,并对担保机构从业人员资格、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强化本地区担保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3、担保机构的内部风险

①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决策程序不健全,有漏洞。

②工作人员专业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薄弱,甚至营私舞弊,引发道德风险。

③没有完整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担保机构风险意识虽然不断增强,但切合自身实际特点的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担保机构对变化的行业政策信息不够敏感,业务决策灵活度太低,不能机动灵活的对付风险。例如:出现风险时,没有切实的化解办法,代偿后,没有高效的追偿途径。

4、经营外部环境风险:

①竞争性行业中经常遇到的风险(行业特点、竞争地位、竞争能力,产品的竞争能力、市场的占有率、替代产品等)。

②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

2. 担保行业发展的环境问题

担保行业因其具有信用放大功能、承担银行不愿直接承担的风险、防范机制尚不健全,而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目前担保行业需要从以下方面解决内外发展环境问题。

1、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关系

担保机构必须加强与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一些合作较好的中小银行中,担保贷款也只占其中小企业贷款份额的3-4%,可以说双方合作的潜力还相当大。但目前在合作中还有一些不足。如有不少银行要求担保机构承担全部贷款风险,这不利于担保业的长久发展。一方面银行降低了审核门槛,使政策性担保机构可能产生的内部道德风险失去监控,另一方面由于银行拥有结算等多种监控中小企业的手段,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更深的了解,不仅可以对担保机构评审有所帮助,同时,对中小企业运营情况变化也能得到更快的反馈。

可喜的是,随着担保行业在经济社会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或行业协会也开始协调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合作管理,要求金融机构在与担保机构合作过程中要共担责任与风险,充分意识到担保行业对金融行业的重要意义。因此,今后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将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这将十分有利于担保行业的长远发展。

2、担保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我国担保行业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规模较大的担保机构仍以政府出资为主,主要是利用市场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各国通行的做法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编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预算。因此政府对担保行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行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近几年,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对缓解融资难题起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担保机构相继出台了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政策,有力地推动担保行业的发展。同时,担保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相继组织了担保行业培训及联席会议等机制,保证了行业发展有组织、成长有环境的良好局面。

3、担保机构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系

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担保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即信用体系愈加完善,担保机构将更容易控制风险,进而促进担保行业及担保机构的快速、健康发展。

尽管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历程,社会信用体系还有待完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意识逐步深入,我国民众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央行征信系统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观念和意识的改变等,都将从另一个角度促进担保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担保机构与信息化的关系

由于国外担保行业起步较早,早已实现计算机联网,信用担保从申请一直到求偿管理,整个过程中的客户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和审查业务都已实现系统化、网络化。部分国家的担保机构不但实现公司级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并实现了与银行的联网,他们可以处理面向全球的担保业务,不但通过网络获取世界各地的客户业务数据,进行担保业务的处理,还利用计算机进行业务辅助分析与决策。而我国担保行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九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期为起步阶段。中国信用担保业处于发展初期,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其基本情况是业务系统以单机版为主,业务系统建设刚刚创建,担保公司相关的技术队伍还不受重视,而从事担保业相关信息服务的专业公司几乎没有。此阶段的业务系统比较简单,只能完成特定业务功能,例如小企业贷款担保,国家相应对行业的信息监控技术还是空白。

第二阶段是从九十年代末到现在,担保业信息化建设伴随着中国担保业的发展而发展。个别成立时间较早的大型担保机构已建立较先进的协同工作平台和担保业务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分支机构的管理和电子商务业务外延,以广域网、大型机、大型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网络技术,商业智能,流程控制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复杂的综合性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支持。

然而,基于文件共享的网络系统和基于内网的担保业务处理系统,以及初步具备网络硬件条件,并准备根据自身业务情况选择合适的担保业务信息系统的机构几乎占目前担保机构的全部。

随着担保行业激烈的竞争和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担保机构的业务系统将向业务系统网络化,工作流程可定制化,风险分析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高级的管理经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将成为未来担保机构发展的方向。另外,近些年国家愈加重视担保行业信息化发展,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相关机构:各地行业主管部门、担保协会,担保行业联系会议等)逐步推进担保行业信息化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为“经营信用、承担风险”的担保机构,需要比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注重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必须有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防范与控制体系。但是,国内绝大多数担保机构还处于传统担保阶段,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 风险程度高,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

XXX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11年9月目录

一项目设计概述 1.1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 项目现状 在目前的人工管理状态下,存在着对人为操作的严重依赖,服务质量难以监控,需要一套先进可靠的管理系统,避免给IT 系统带来更多的运行维护管理风险。 ?没有合理的服务级别评估机制,导致项目运营时无法实现服务承诺。 ?开展运营外包无法评估服务级别所需资源和成本,投入与收益难以量化。 ?服务质量不稳定。更多原因是现场服务标准不够明确,服务质量大多依赖于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态度。 ?服务管理不细致,导致服务质量影响信息系统运维目标难以达成。 上述的管理风险常常困扰信息化深入推进时,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IT 服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化,为高速发展的业务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撑。 1.2项目目标 引入IT 服务管理的国际最佳实践理论ITIL,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建立一套基于国际ISO20000 服务管理标准的ITSM 体系和ITSM平台工具,固化相应的IT 服务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IT 服务风险。 ?实现IT服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IT服务管理流程,提高IT服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IT服务成本,提高用户对IT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服务台为IT服务的用户提供一个单一联系点,协调IT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为IT 服务的运作提供支持。 ?通过事件管理流程,在给用户和公司的正常业务活动带来最小影响的前提下,使IT系统能

够尽快地返回到正常工作状态;保留事件的有效记录,以便能够权衡并改进处理流程,同时给其他的服务管理流程提供合适的信息,以及正确报告进展情况等。 通过资产管理功能及其相关流程,对单位的所有IT资产的基本资料进行登记和维护,为资产相关的运维服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并对资产的配置变化进行跟踪,基本实现IT 资产的配置管理。 1.3系统功能设计 1.3.1服务台 对服务请求信息提供必要的初始支持,根据需要启动相应的服务流程,支持自动派单和人工派单,并对服务流程跟踪监督,同时向服务请求方反馈服务结果信息。 服务台的基本要求如下: 1)为用户提供IT服务窗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窗口填写故障申诉和服务申请记录。 2)能够支持用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投诉和服务申请。 3)能够提供预定义故障和申请服务的类别,自动激活不同的处理流程。 4)用户能够通过电话咨询、网站查询等方式了解自己提交的投诉和服务申请的处理结果。 5)支持对故障和服务申请的跟踪督办,确保所有的故障和服务申请能够以闭环方式结束。 1.3.2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包含以下功能:

智慧校园ROD内容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ROD内容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1.1.1概述 内容管理平台是门户网站的支撑平台,它主要用来管理网站后台,编辑网站前台。公司网站内容管理平台基于J2EE构架,具有跨平台,跨数据库,跨操作系统的通用移植性;系统开发采用xml标准与WebService标准,为信息采集、聚合提供多种信息接口标准,为第三方系统信息导入提供支持;提供组件化的数据接口,保证多平台数据交换与应用整合,为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用户管理接口。提供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及源代码程序,为以后发展提供可扩展空间。 1.1.1.2功能设计 功能主要包括:模板管理、栏目管理、网站内容管理、关键字管理、网站生成发布管理、网站统计分析、日志管理、媒体管理、网站管理、域名服务、系统设置、自定义信息模型、自助建站。

1.1.2ROD数据交换平台 1.1. 2.1概述 公司数据交换平台服务于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需求,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和相关行业信息标准为基础,为教育领域实现基础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与交换提供服务。 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可以明确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平台的接口规范;实现异构应用系统(“异构”应用是指采用不同的开发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开发的应用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保护已有投资;整合和沉淀学校各部门数据,建立学校统一的人、财、物基础数据库,实现核心数据的统一,为下阶段数据深层次应用如业务综合报表、决策知识挖掘、决策分析打好基础。 1.1. 2.2功能设计 1.信息标准管理 设置数据标准、代码标准,构建与维护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

台信息标准,为数据交换提供依据;维护元数据,构建与维护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中心数据库,为数据交换提供安全、可靠的中枢。 2.数据交换管理 设置数据提供者,确定每一项需要交换的数据由哪个应用系统提供; 设置数据使用者,确定每一项需要交换的数据由哪些应用系统使用; 提供自动交换数据功能与辅助交换数据功能; 部署和管理数据变更跟踪组件、数据更新组件与数据同步组件; 监控、审计数据交换过程,必要时根据数据交换日志恢复异常数据。 3.ETL ETL是数据抽取、清洗、转换、装载的过程,同时提供数据质量的管理、数据转换与清洗、调度监控。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关于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 方案 参考资料: 《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范》 《ISO9001:2000标准》 修改记录: 作者简介: 软件企业质量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联系方式__qq:317974257 方案说明: 参考了《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范》、《ISO9001:2000标准》。同时参考了业界同行写的相关方案或文章,吸收了他们的优秀见解。

1.引言 (3) 1.1软件质量概述 (3) 1.2公司软件质量现状分析 (3) 1.3软件质量管理的特点 (4) 1.4软件质量责任分配 (6) 2.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6) 2.1进一步推动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6) 2.2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8) 2.3配置管理—实施软件质量管理的重要步骤 (8) 2.4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测试管理体系 (10) 2.4.1.软件测试的组织与管理规划 (10) 2.4.2.测试管理体系过程控制 (12) 2.4.2.1测试流程模型 (13) 2.4.2.2测试流程控制 (13) 2.4.2.3测试小结 (15) 2.5软件质量保证(SQA)的实施 (16) 2.5.1.SQA概述 (16) 2.5.1.SQA实施 (16) 2.5.2.SQA与SQC区别与协作 (17) 2.6全面软件质量管理 (18) 2.6.1.全面软件质量管理 (18) 2.6.2.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的方法---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19) 2.6.3.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的方法---技术评审 (19) 3.结束语 (19)

1.引言 1.1软件质量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软件产品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造就了软件行业激烈竞争的生存环境,随着软件规模及复杂性急剧加大,软件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技术是软件企业的生命,而质量则是它的灵魂,软件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软件质量保证是第一要素。由此,软件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软件质量是指与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需求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通常来说,软件质量应该包含六方面的特性: 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软件质量管理包括:软件质量计划编制、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质量控制三个过程域。质量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质量目标的计划,它主要结合各个公司的质量方针,产品描述以及质量标准和规则通过收益、成本分析和流程设计等工具制定出来实施方略,其内容全面反应用户的要求,为质量小组成员有效工作提供了指南,为项目小组成员以及项目相关人员了解在项目进行中如何实施质量保证和控制提供依据,为确保项目质量得到保障提供坚实的基础。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人员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客观地检查和监控“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从而实现持续地改进质量。质量保证是一种有计划的、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控制是对阶段性的成果进行检测、验证,为质量保证提供参考依据,它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 1.2公司软件质量现状分析 公司的软件开发历经多个生产个环节,产生大量的中间产品,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带来产品质量问题;同时由于软件产品是逻辑体,不具备实体的可见性,因而难以度量,质量也难以把控,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软件产品的质量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收发文管理系统规定》

收发文管理规定(试行) 1总则 1.1为加强公司的收发文管理工作,提高收文处理的速度和确保收发文处理的规范性,特 制定本管理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各直属部门。 2定义 2.1本规定中的收文管理是指对收到的公文进行处理,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 办、承办、催办及反馈等程序。 2.2本规定中的内部来文是指收到公司范围内的文件。内部收文内容包括:内部文件、 各类报表、计划总结、专项业务审核单等。 2.3本规定中的外部来文是指收到公司范围外部的文件。外部收文内容包括:外部文件、 函件等。 2.4本规定中的发文管理是指包括文件的草拟、审核、签发(会签)、复核、用印、分发、 文件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文件是指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管理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件等 3职责 3.1行政部为收发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收发文管理工作。 3.2行政部对各部门收发文管理的规范性予以监督检查。 3.3各部门在收到交办的来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原则在2个工作日内完 成对来文的处理。 3.4各业务部门负责文件的起草,应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确保文件的格 式规范、用词准确。 4收文管理 4.1文件的拟办和批办 4.1.1签收登记 4.1.1.1内、外来文均由行政部负责签收登记;并由行政部填制信息批阅单,注明收文日 期、收文编号、发文单位、公文名称等。

4.1.2收文编号 4.1.2.1其他来源的收文按外【收文年份】流水号编号。 4.1.2.2内部文件按文件来源部门简称【收文年份】流水号编号。 4.1.3拟办和批办 4.1.3.1文件由行政部按规定拟定信息说明及处理建议,按先部门后领导的顺序进行公文处理。 4.2文件的承办 4.2.1凡需要承办的来文,行政部须在当天将文件流转给承办部门或分管领导。 4.2.2 承办部门相关人员和分管领导应该对来文认真审阅,并须签署明确意见、建议及 姓名和日期;行政部应该将这些意见或建议及时呈送对该来文所涉事项有决定权的公司领导,并由该领导签署具体意见、建议或决定。 4.2.3承办部门一般要在二个工作日内完成来文处理;特殊情况确有困难的,承办部门应 及时与行政部及信息报送部门进行沟通说明。 4.2.4对不需要承办、也不需要传阅的公文由行政部作存查处理。 4.2.5文件的催办 4.2.6.1送领导或者交承办部门处理的来文,行政部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来文跟踪催办, 重要来文重点催办,一般来文定期催办。 4.2.6.2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及时处理,同时没有特殊困难原因的承办部门,由办公室予 以记录,做为部门月度考核内容之一。 4.3反馈和办复 4.3.1若行使决定权的公司领导另行指示或授权相关部门或公司领导跟踪、落实或处理 来文所涉事项,则行政部须将该指示或授权信息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或公司领导,并由他们签署传阅部门/人员意见。 4.3.2行使决定权的公司领导要求向其反馈来文所涉事项的进展或处理结果,则行政部 须将该事项的进展或处理结果及时反馈。 4.3.3行政部应在公司领导作出决定的当天将相关处理意见、建议或决定及时反馈给来文 部门或单位。 4.3.4对于上报的请示类公文,上一级管理组织可以批复、简复、批示等形式的公文回复。 对于上报的报告、意见类公文,上一级管理组织应签批明确意见,可以简复的形式回复。对于专项业务审核单,上一级管理组织应签批明确意见。

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企业如何建立特色知识管理平台 知识管理平台建立,其基于的功能特点包括:知识采集、知识存储、知识分类、知识获取、下载预览、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挖掘。有这些基本功能支撑的前提下,深度的去扩充企业个性化需求,建立特色的知识管理平台便可无后顾之忧了。 第一点,知识采集。对于知识采集当然不会仅仅限制于本地文件的上传,目前有许多企业拥有自己的OA,ERP,业务系统,而这些系统不仅仅用于实现公司制度存放、流程运转。许多企业已经将大量知识存放到系统中了。在这样的情形下,可以通过API接口,让业务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无缝集成,让文件自动导入至知识系统中,统一集中的管理,实现单点登录。 第二点,知识存储。知识上传后,统一集中存储在服务器端,不受数据库,系统影响,我们的系统不绑架文件,随时可取。 第三点,知识分类。按照企业特点自定义文档元数据,树状目录结构,标签分类文档,深度梳理企业知识。 第四点,知识获取。通过全文检索、条件组合检索、标签来主动搜索你要的信息,也可通过定向关注、被动推送等形式获取知识。 第五点,下载预览。支持200多种文档格式在线预览/播放,线下需要使用的文件,也可下载到本地。 第六点,显性知识共享。实行生动有趣的积分式管理,员工上传、下载伴随着积分的流动,上传文档、文档被下载、系统奖励、充值均可获得相应积分,而个人下载,处罚都会伴随着积分的消耗。用户积分排行、下载数量排行、上传文档排行、消费积分排行、热门文档排行,直观展示在你的面前,随时掌握热点动态。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给予充分的满足感,让共享成为一种

习惯,在协作中享受快乐。 第七点,隐性知识挖掘。企业注重人才的培养,而要想能人辈出,挖掘资源共享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企业元老,其丰富的工作经验,摸索出的窍门方法,分享给企业新人便是他们快速成长的捷径。新增知识专辑功能对知识进行组织整合,便于快速查找阅读最新最具价值的经验信息。 基于上述功能要点,润普知识库更加注重于用户的体验效果,简单、易用之余,轻松交流、共享创新才是用户的终端感受。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政府公文收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政府公文收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篇下篇政府公文收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4年05月05日??共1077字?字号小中大?暂无评论?阅读1,430views次 检测前原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办公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快速传播和及时反映的客观需要要求,政府办公也面对同样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基于工作流和协同办公的电子政务系统运营而生——政府办公管理系统.政府办公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工作流办公的客观需要,实现多个部门协调工作,达到提高办公效率的目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组建模型,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并且没有把理论切实的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 知网查重检测后相似论文片段: 本文就是针对这种问题,结合本人工作的经验,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政府的公文收发流程进行了设计,结合工作流理论,并用petri网对工作流网中控制流结构进行了分析,设计开发了一套符合实际操作的政府公文收发管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优良的b/s架构设计,利用跨平台jsp技术并搭配sqlserver数据库进行开发.通过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该系统具有较完善的功能及性能.在安全性、服务器抗压能力、系统容错性以及鲁棒性都优于同类软件系统.同时,该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对于提高政府的办公质量和改善整体办公流程起到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优点:1)开放的技术:jsp技术基于平台和服务器的相互独立,技术支持来自广泛的、专门的、各种工具包,有服务器的组件和数据库产品开发商提供.相比之下,asp技术主要依赖microsoft支持.2)平台和服务器的独立性:jsp编写的代码可运行在任何符合java语法结构的环境中.这样jsp就能够运行在多种web服务器上并支系统中

(完整word版)知识库建设方案

恒信知识库建设方案说明书 一、知识库的定义 企业知识库是企业中各种形式的知识按照一定的知识表示方法集中存放的数据库,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知识集成、分类、存储、发布、决策支持等功能。这些知识不仅包括企业的宏观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等,也包含微观的各个部门的一切知识内容,如:培训资料、学习资料、客户资料、市场资料等等很多方面,同时与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事实数据、市场动态新闻等知识,都在其内容之内。 二、知识库的作用 知识库积累了企业职员的知识、经验、创意、办事方法方式、技能,使其他职员有相同事件时有所参考,从而增强团队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资料汇总快速查询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解决问题提供方便快捷的方法,提升公司的形象。通过知识的积累,使一般工作标准化,增强公司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通过理论常识的传播,建立学习型组织。 二、建立知识库的背景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公司内部的信息数据日益剧增,而这些信息都将是公司极其重要的资产和财富,必须进行妥善保护和管理,一旦丢失,损失惨重。公司目前各部门、区域在工作中,都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或工作标准,甚至都有各自部门工作的使用手册、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但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和归档,也没有共享给公司其他部门学习或借鉴。为此公司特建立知识库,将已有的资料、文档、课件等知识收集起来,整理后归档到知识库里。对知识进行有效得管理和合理利用,帮助公司有效储存一些"隐性"的重要知识内容(如:管理层的一些培训、重要发言等制作成的视频),使得显性的知识更易形成结构、体系,便于随时调用或再次利用,体现知识的延续性。后续管理员再对知识库进行不断的更新、完善,使得知识库能够保持良性循环使用,帮助到更多的员工成长,真正体

门户内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标准范本

方案编号:LX-FS-A11865 门户内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标准范 本 The Objectives, Policies, T ask Allocation, Steps T o Be T aken And Other Factors Needed T o Complete The Established Action Guideline A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门户内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生活中把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要的其他因素全部按计划制定成文本,并付诸实施。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系统简介 x门户内容管理系统是凝聚了自身对内容管理的先进理念和信息技术,整合国内外的门户类内容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经验,推出的基于j2ee架构的web 技术应用类门户内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与内容管理系统应用软件。 该系统全面实现web界面的内容采集、编辑、审核和基于模板的动态内容变更和实时静态内容发布,具备强大的站点功能管理和全文检索功能。它是面向企业级内容管理、面向政府级信息化建设,通过

简单配置快速构筑门户网站,方便快捷的更新和维护,降低信息整合、内容管理、部门协同与智能发布的投入和维护成本,能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极大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先进的三层框架构建,三层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三部分。其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其带来的好处是:系统管理简单,大大减少客户机维护工作量;具有灵活的软、硬件系统构成;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体系框架如下: 系统功能 一、站点管理

知识管理平台设计方案doc资料

XXXXXXXXX分公司 知 识 管 理 平 ^ 台 设 计 方 案 |

目录 ! 前言 (2) 门户展示模块 (5) 公文管理模块 (5) 工作任务全生命周期管理 (7) 知识库 (8) 专家库 (10) 知识地图 (11) 知识问答 (11) … 知识流程设计 (13) 讨论社区 (13) 知识共享氛围的营造 (14)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 (14) 总结: (15) :

1.1前言 知识管理平台,是集中实现可持续性动态演进的企业知识管理一系列功能应用需求的以IT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操作、展示、应用平台,它可以使企业各领域、各层级、各区域、各业务场景的员工通过统一的应用与分享平台和入口访问其各自所需的个性化知识与信息资源。 知识管理平台是一个以人的知识与智能为核心和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人机结合的管理支撑系统。其建设与运营总体目标是通过管理整合企业中的各种知识资源与智力资产(包括企业内外各种显性的情报信息和知识文档体系,还包括存在于各领域专家头脑与经验中的隐性知识体系),并通过各种形式与工具实现知识的实时关联存储,将企业不断演变与扩张的知识资源整合为动态而体系化的企业知识资产库,以促进企业智力资产优化升级,打造知识学习、分享、创新的健康企业文化,并能通过知识创新能力不断升级有效促动企业各业务智能领域岗位员工生产效率与效能的提高。它是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不断升级有效促动企业各业务职能领域岗位员工生产效率与效能的提高。它是企业知识资产的“生产厂”、“档案馆”、“阅览室”、“创新馆”、“分析台”,着眼于为企业业务体系为核心价值链运营能力的优化和企业核心岗位人员能力素质体系升级,提供可持续有针对性的能源与动力,未来将立足于保障“智慧企业”与“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发展远景落地于核心的智能型竞争力的可持续打造。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第1章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1.1 综合布线系统 1.1.1概述 现代化的智能建筑,信息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求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综合布线系统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主要有:ISO/IEC11801及TIA/EIA-568-A。国内综合布线系统相应的规范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示意图如下: 1.1.2功能及应用 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容纳话音:电话、传真、音响(广播);数据:计算机信号、公共数据信息;图像:各种电视信号、监视信号;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水位以及烟雾等各类控制信号。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综合布线主要作为语音和数据的物理传输平台。 智能大厦的投资是一个长远的计划,人们不仅能以现有的应用来规划,更应从发展的眼光来

看。IT业的发展迅速,只有采用一个合理的布线系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最少的投资支持未来出现的任何新应用。采用标准的综合布线,能带给用户即插即用的便利,并且,管理与维护也非常简单。 综合布线可提供一个完美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办公环境,即插即用地支持多种接入,包括:电话、传真、100Base-T高速数据网络、视讯会议系统、Internet/Intranet接入、Modem接入以及ADSL接入互连网等。 1.1.3设计思想 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大量需求,使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作为苏丹国家民航控制中心,网络通信承担着重要作用,一个网络设计不但要考虑网络速度,同时还应该考虑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总的设计思想如下: ?适应未来10年内数据(主干支持622M ATM及千兆以太网)和话音等应用需求,确保满足未来用户需求增长; ?提供至少10M/100M连接速度到每个信息点,以满足网络信息传输及办公自动化应用的需要。?确保系统通信的安全,网络设计为物理上互相隔离的2套网络系统:公共网络系统(外网,与互联网联接)、企业专用网络系统(内网) ?水平子系统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垂直干线采用铜缆和光缆混合组网或全部采用光缆组网; (建议数据主干采用光缆,话音主干采用铜缆) ?每个工作区对应信息插孔均有独立的水平布线电缆引至楼层配线架; ?系统采用语音数据综合布线方式,语音和数据水平布线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使语音与数据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换使用。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 1.2.1概述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正在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今天,建设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是其基本的要求,作为国家级,计算机网络不仅要满足内部大量的数据交换的需要,同时要承担对外的形象宣传、信息发布、合作事宜,对内的事物处理、事物协作、业务管理,提供各种商务服务和Internet访问等功能。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TCP/IP、WWW技术、先进数据库技术的Internet/Intranet计算模式也日趋成熟,这些条件都为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方案 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软件开发项目。根据年xxx区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求,在现有协同办公平台的基础上,对全区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申报、项目招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成果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对党政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人员、资产资源、日常维护、事务处理等日常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 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建设信息化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全区的信息化资产(包括各种信息 化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设信息化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化运营过程中各种事务的全过程 管理。 ●建设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各项业务的全过程 管理。 2、需求分析 2.1业务需求 (1)信息化项目管理 根据《实施细则》文件要求,对全区信息化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服务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实现对信息化项目立项、采购、建设过程、验收、维护的全过程文档、技术支持等信息进行维护、管理、查询、统计等,并为技术文档提供模板,从而规范项目操作。具体业务流程如下图:

(2)信息化资源管理 对全区的信息化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资产的合理购置和运行监控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基础软件、网络资源、数据

资源等信息化资源进行维护、管理、查询、统计等。 (3)信息化事务管理 对全区信息化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区各单位信息化事务(包括系统故障、账号管理、业务应用等)上报、审核、反馈、进度等进行管理。 (4)信息化运维管理 对全区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维,包括系统维护单位、配合单位、维护人员的台账、日常运维记录、系统监测、故障提醒等功能的管理。 2.2与已有系统关系分析 xxx区党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是基于xxx区信息化统一基础平台之上的信息系统,和全区其它信息系统有一下关系: ●和xxx区统一用户管理系统集成,实现用户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并且 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用户机构数据作为系统的基础数据; ●和全区短信平台集成,实现短信提醒等功能; ●和全区电子公章系统集成,实现在线文件、表单的格式转换电子盖章; ●和区财政局和区公共交易中心的政府采购系统基础,实现各种数据的交 换。 2.3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xxx区党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是全区公共的应用系统,面向全区各个委办局、事业单位应用。各单位授权用户能浏览、查询和管理本单位的数据和记录,区信息中心作为系统的建设方,负责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并具有系统管理权限。服务管理部门包括区信息中心、区财政局、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质监xxx分局。 3、技术架构和数据设计

如何使用公文交换系统收发文件

如何使用公文交换系统收发文件 ■公文交换系统概述 1、公文交换系统相当于老OA。 2、主要功能:各单位间进行公文的交换。 3、附加功能:发文单位查看签收情况和回复内容;收文单位回复发文单位;导出功能为已建有OA的单位提供数据接口。 4、提供与OA系统的数据对接:收文转OA,OA转公文交换。 发文单位从OA起草发文→ OA转公文交换→公文交换→收文转OA →收文单位内部流转办理收文 公文交换担当了单位间公文的邮递员角色。 5、在单位启用OA内部流转前,请只用公文交换收发文,不用转OA。 ■公文交换中如何收文 以下1-4步相当于老OA功能。在单位启用OA内部流转前,请只用前5步。1、点击左边“待签收公文” 3、点击文件正文名或文件附件,可直接打开或保存。 在“已签收公文”和“已转OA公文”中也可打开文件正文或附件。 4、点击上面的“签收”按钮,则此文件转移到“已签收公文”。 *5、附加功能:回复与导出 回复:收文单位可回复发文单位,内容可以是直接输入或附件。例如“联系人名单”之类可在此直接回复给发文单位。 导出:是为已建有OA的单位提供数据接口。导出为XML文件,供已有OA 导入数据用。原先没有OA系统的单位不需要用导出功能。 *6、若单位启用OA进行公文的内部流转:则在“已签收公文”中,点击文件标题,在文件详情单上方点击“转入OA”按钮,则此文件转移到“已转OA公文”。

注意:点击后稍等几秒钟,防止多次导入。 发文单位发文→收文单位收文→转入OA→收文单位进行内部公文流转。 ■公文交换中如何发文 △发文前的准备工作: 单位管理员定义文号字典,把单位要用的文号预先定义好: 1>菜单-单位配置-字典管理 2>点右上角“添加数据” 3>选择字典名称为“字号” 4>在数据名称中填入文号,例如:新政办发、新政办、新政发。 5>点右上角“保存” 6>其他字典也可以先定义好。 △在公文交换中发文: 以下1-4步相当于老OA功能。在单位启用OA内部流转前,请只用前4步。 1、点击左边“公文发送”-“我的草稿”。

电子运维知识库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保密级别:□公司级□部门级■项目级□普通级 采纳标准: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 : 2000 标准 质量记录编号:分发编号: 电子运维知识库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Version 1 。0 2007。12 Written By Creator @ 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1. 概述 1.1. 建设背景 现湖南E-OMS 系统已初步形成了面向日常运维事务、对日常运维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具有湖南移动自身特色的电子化运维的平台性系统,成为湖南移动网络部日常工作、网络维护不可或缺的系统。 随着E-OMS系统的完善,电子化运维的使用人员对资源的优化,使用的方便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设一套电子运维知识库系统,来提高运维工作效率,以便于日常工作管理。 1.2. 建设原则 按照集团公司的规划,知识库系统采用独立部署,统一建设的原则,达到应用统一和信息共享的目的。由于客服目前已经依据集团规划,建设了一套知识库系统,因此不允许再进行重复性的建设。 1.3. 建设内容 根据前面所述的系统的建设背景及原则,我们提出:依托客服现有的知识库系统,建设电子运维知识库管理系统。通过对现有客服知识库系统的改造来满足电子运维对知识库的需求,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加快了建设的速度。 总体建设方式如下: 1、在现有知识库中新增电子运维专用数据节点,同时分配给电子运维专用的账号及权限,以便进行管理。 2、通过对现有知识库系统知识搜索功能的改造,增强现有知识库的搜索引擎功能。 3、在现有知识库系统上,增加新的业务接口,满足电子运维对知识库的需求。

后台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传统的管理和保存文件的方式是人工生成和保管文件(包括:生成、传阅、审批、进入受控状态等),文件通常是保存在文件柜中的。 由于文件数量多,版本复杂,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问题,例如:文件版本不一致、文件查找困难、文件管理处理历史记录报表工作量过大等。本方案旨在解决单位对大量工程和技术文件的管理,达到并确保工作人员手中文件版本的一致性、文件更改的可追溯性,同时以实现电子公告、电子通知、电子邮件、公文收发等功能来提高单位日常办公及管理的自动化。 一、文件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和意义 目标: 满足企业对文件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查询的需要 通过文件的集中管理,使企业实现资料共享,资料同步更新 企业重要文档的使用权限设置,一方面节约了资本,另一方面自动化管理,保证了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简化了员工查找和使用资料的工作步骤,使员工把时间放在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上,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争取更多 利润 把无纸化办公和自动化办公结合起来,实现了无纸化和物理化文档管理的有机组合 把先进的数据库技术运用于文档管理,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步文件管理系统建设意义: 1、分类、管理企业文件 文件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管理,对企业纷杂的文件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按照不同的介质(图片、影音、word、excel、ppt、pdf等)进行存放管

理。 文件管理系统通过权限管理,对不同的员工开放不同级别的文件库,最大程度保证企业的文件安全。 2、共享、学习企业文件 文件管理系统通过内部网络将文件资本进行共享,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企业文件资本,拓宽部门和员工的知识范围。 3、应用、增值文件资本 文件管理平台构建面向企业业务流程的文件管理系统,使得工作过程中显形知识结构化,隐形知识显形化。 通过文件的不断重复应用,实现文件增值。有效的规避了人员升迁流动所造成了关键业务领域的损失,让业务运行不辍。 4、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建立企业新文化,鼓励思想自由,培育创新精神。 通过减少反应时间来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通过快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来增加收入。 二、文件管理系统的建设要求 首先是支持的文件内容要全面,从文件管理的内容角度,至少应该包括: ?对信息的发布,比如直接发布各种内容 ?对文档的管理,如各类DOC、XLS、PPT等文件 ?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如各类报表等等 有利于充分利用文件:

政府OA办公管理系统解决办法

精心整理1.1.1?公文管理 公文一般分为收文(外来公文)和发文(自制公文)两大类,公文管理的功能包括:收文登记/发文起草、收文转发/发文转发、校对公文、公文审核、退回处理、代办公文、公文查询、流程跟踪等。 公文的流转基于灵活的流程定义,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用户可自定义审批流程 ??????????在公文流转过程中,可以根据办事需要,将公文内容转交,不记录流程; ??????????收文登记 ??????????公文处理 ??????????流程跟踪 1.1.1.2?发文管理 发文管理包括发文拟稿、核稿、会稿、批示、编号登记等处理。系统可以对流转过程进行监督。 发文流程示例 发文管理从功能上划分出以下子模块:

??????????发文拟稿 ??????????公文处理 ??????????流程跟踪 1.1.1.3?督办管理 催办管理系统是对紧急突发事件或要求迅速解决的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以解决应急事务的全过程处理和控制,确保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系统具有自动催办功能,对于超过办理期限或需特殊办理的公文,可以进行发送催办通知、邮件等功能实现。对每一个催办事件都有相应的记录以备日后查询。 1.1.1.4?立卷归档 对于已 种查找方式,查找个人通讯录和公共通讯录的内容。 1.1. 2.3?个人日程安排 每个用户可以对自己的日程进行管理,实现对个人日程的安排、提示备忘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日历的视图,方便的设置日程内容,设置日程类型。对于需要提醒的日程,系统通过提醒功能通知用户。 系统还提供日程查询的功能,可以通过组合条件查询已设置的日程。 1.1. 2.4?待办事宜

知识库建设方案

恒信知识库建设方案说明 书 、知识库的定 义 企业知识库是企业中各种形式的知识按照一定的知识表示方法集中存放的数据 库, 个完整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知识集成、分类、存储、发 布、决 策支持等功能。这些知识不仅包括企业的宏观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等,也包含微观的各个部 门的一切知识内容,如:培训资料、学习资料、客户资料、市场资料等等很多方面,同时与领 域相关的理论知识、事实数据、市场动态新闻等知识,都在其内容之 内。 二、知识库的作 用 知识库积累了企业职员的知识、经验、创意、办事方法方式、技能,使其他职员 有相同 事件时有所参考,从而增强团队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资料汇总快速查询的方式提高 工 作效率,为客户解决问题提供方便快捷的方法,提升公司的形象。通过知识的积累,使一般 工作标准化,增强公司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通过理论常识的传 播, 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立知识库的背 景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公司内部的信息数据日益剧增,而这些信息 都将是公司极其重要的资产和财富,必须进行妥善保护和管理,一旦丢失,损失惨重。公司 目前各部门、区域在工作中,都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或工作标准,甚至都有各自部门工作 的 使用手册、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但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和归档,也没有共享给公 司 其他部门学习或借鉴。为此公司特建立知识库,将已有的资料、文档、课件等知识收集起来, 整理后归档到知识库里。对知识进行有效得管理和合理利用,帮助公司有效储存 一些 "隐性"的重要知识内容(如:管理层的一些培训、重要发言等制作成的视频),使得显性的知 识更易 形成结构、体系,便于随时调用或再次利用,体现知识的延续性。后续管理员再对知识库 进 行不断的更新、完善,使得知识库能够保持良性循环使用,帮助到更多的员工成长,真 正体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111026

芜湖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一类) 项目名称:芜湖市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申报单位(盖章):芜湖市档案局 项目起止日期: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芜湖市档案局(馆)编制 年月日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芜湖市档案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2、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芜湖市档案局(馆) 3、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要求各级各类档案馆应采 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安徽省档案局、 芜湖市档案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档案档 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全国档案信息化实施纲要》对档 案信息化工作有明确要求。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理念,充分发挥档案局现有信息系统作用,提高工作 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需要建设档案 信息管理系统。 3)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 段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管理,实现档案资料 价值的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综上所述,根据芜湖市财政局财行《关于申报2012年度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通知》(…2011?258号)要求,特编制本方案。 4、项目概况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数字档案馆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对现有的目录系统进行升级改的基础上,使之与全文数字化系统、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对接,实现对各类档案资源的全面统一的管理与利用。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和机构职能 芜湖市档案局(馆)是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行使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个职能,既主管全市的档案事业,对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又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全市范围内的档案。内设办公室、指导科、法宣科、管理科、编研科五个职能科室,公务员编制20人,其中信息化专职人员1人,兼职1人。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项目实施机构由芜湖市档案局自行组织实施,主要职责为:制定项目建设计划,组织相关采购,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沟通协调、项目完成后验收和完善、最终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维护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作模式,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门户内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门户内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简介 x门户内容管理系统是凝聚了自身对内容管理的先进理念和信息技术,整合国内外的门户类内容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经验,推出的基于j2ee架构的eb技术应用类门户内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与内容管理系统应用软件。 该系统全面实现eb界面的内容采集、编辑、审核和基于模板的动态内容变更和实时静态内容发布,具备强大的站点功能管理和全文检索功能。它是面向企业级内容管理、面向政府级信息化建设,通过简单配置快速构筑门户网站,方便快捷的更新和维护,降低信息整合、内容管理、部门协同与智能发布的投入和维护成本,能有效地消除“信息孤岛”,极大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先进的三层框架构建,三层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三部分。其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其带来的好处是:系统管理简单,大大减少客户机维护工作量;具有灵活的软、硬件系统构成;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体系框架如下: 系统功能 一、站点管理

1、分布式多站点管理 系统采用分布式全文数据库作为后台,实现对模板、信息、图片、附件等进行统一管理,便于地理位置分散的用户单位在统一的平台部署多个部门级站点,并保证每个站点都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和维护权限,实现网站群数据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鸿沟,实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建立门户网站群的各项需求。 2、快速智能化建站指导与站点备份恢复 系统提供快速建站向导,内置多套建站模板,支持站点、数据库、频道、栏目、模板等网站资源的导入导出,便于站点资源的备份与快速恢复。 3、多极栏目支持与多频道远程管理 系统提供直观的树型导航方式设置多级栏目,支持频道与一个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中的全文库进行连接,并可以自由设置检索条件,为多个站点或者栏目提供数据源及检索项。所有站点管理的操作都通过浏览器进行,无须客户端部署,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网站远程管理。 二、内容管理 1、内容采集与编辑 基于浏览器的内容管理平台。既可人工录入信息,通过网络将光盘、磁盘、纸质等存储介质上的信息导入采集库;也可自动采集信息,利用和内容管理系统配套的信息采集系统grobot预定义自动采集规则,对internet和intranet网上相关信息实时采集,自动分类纳入采集库。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试行) Q/LSGBG04-2006 一、总则 1、为使公司的电子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2、使用计算机存储并通过公司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递的公司文件(技术文件除外),统称为电子公文,这些文件包括内部上行、平行、下行的文件。 3、电子公文与书面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4、能够使用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递的公文,必须使用电子文件收发系统进行传递。因特殊情况不便于使用电子系统传递的,允许使用书面形式传递。 二、电子公文的传输 5、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输经过批准的公文。传输前需要签发的文件,起草、核稿、会签、签发等过程仍然按照《文件管理程序》执行。 6、电子公文签收后不能更改,因此发文部门传输公文时,必须核准无误方能传输。 7、部门主管可以为本部门人员建立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可以委托本部门有权限的人员传输文件。 8、部门传输文件后,部门主管必须对该文件负责。 9、发文部门要及时通过文件签收系统跟踪电子公文发放后的签收情况,适时提醒接收部门(或终端用户)签收。 10、发文部门在签收后发现文件错误的,必须及时通知办公室进行处理。 11、文件的传输提倡采用附件的形式传输。 三、电子公文的签收 12、各部门主管(或终端用户)应在每天上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按规

定主动打开公司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不少于四次,以便及时接收查看文件。 13、部门主管可以为本部门人员建立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可以委托本部门有权限签收的人员签收。 14、各部门接收文件时,必须及时点击“签收”按钮,以便于发文部门了解签收情况。 15、各部门点击“签收”按钮签收文件后,视同该部门已经知道文件内容,部门主管应对该文件负责。 16、本部门(或终端用户)签收文件后,可将该文件复制到本部门(或终端用户)指定的计算机上存档。 17、接收部门应按文件的内容及应传达的范围在本部门传达文件精神。部门主管也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查阅账号,供本部门人员进入系统查阅本部门的公文。 18、签收后发现错误的,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发文部门和办公室。 四、电子公文的安全和保密 19、各部门(或终端用户)使用初始密码进入电子公文收发系统后,必须自行更改密码,并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密码,不得随意泄露。 20、公司电子公文,未经公司同意不得擅自外传或自行打印。如需要书面形式的公文,由发文部门统一打印。 2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未经批准不得与其他网络相连接。 22、各部门必须遵守公司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Q/ZLGBG13-2001)的规定。 五、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 23、电子公文传输完毕后,收、发文部门要及时整理、归档,并根据《文件管理程序》的要求销毁。 24、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电子公文,经鉴别并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可以删除销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