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

未来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是从培养学生

具有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未来意识出发,增加选文的文化内涵、文学含量和时代气息,在2000年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已经出现了这种

良好的迹象。

1、培养人文精神,增加选文的文化内涵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文化载体。不饱含文化的语文教材必然缺乏个性,闪烁不出光彩。语文教材,应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传统的民族文化精华,当代的民族文化精粹,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皆应有所容纳。没有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是在浅层次上飘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难以真正提高。

“文化”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文cultura,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在中国,则指礼乐教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第一次明确系统地界定了文化的含义:“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有关文化的定义现在已有近二百种,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指区别于自然的人类创造物,二是指人类的思想观念体系,三是指人类不同的心理类型。

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高出其他文化的特殊地位。在文化发轫之初,教育就是文化承传的唯一途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则给文化以生命活力。上述三种文化界定,与教育关系最大的是第二种文化概念。我们说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指它承载了人类有关自然、社会的思想观念。

古代教育是以语文学习和文化教育为主的。在中国,儒

家的经典著作,从汉代的五经、七经,到唐代的九经、十二经,直至南宋的十三经,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欧洲,从古希腊罗马的文法、修辞学校,到中世纪的教会学校,文艺复兴后兴起的古典文科中学,都重视古典语文的学习。直到19世纪20世纪初,在全世界范围内,古典的文科教育还居于统治地位。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也是人类的独立宣言;文字是人类告别蛮荒时代、步入文明社会标志。我们用语言进行内部思维,进行外部交流,用文字代替了记事的绳结。没有语言,就没有人本身;没有文字,就不会有文明的历史。我们常常赞许语文是人类最有用的工具,但却忽略了语文与生俱来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像别的工具那样外在于作用对象,而是具有广泛的覆盖能力和无所不在的渗透性。语文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不能脱离它所表述的文化内容而独立存在。对此,长期以来的语文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直到1996年5月,国家教委审定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才写明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第一次将语文的“文化载体”和“工具性”相提并论。

语文学科兼有工具和载体的双重性质,决定了语文学习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小学阶段应该以识字教学为主,可以忽略对社会文化内容的理解;而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则应该加强文化论著的研读,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从能力训练上说,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尤以读写能力为主。然而,读写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以字词句为主体的语言训练,也有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在起作用。将语文课放在文化背景中考察,对语文教学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文化论著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国民素质,有着明显的素质教育意义。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过于狭隘的语文学习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未来社会的扫盲不在识字方面,而在文化知识方面。一个人知识面不宽广,甚至可能读不懂每天报纸上的社会新闻,大大影响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了解。语文教材中加强各类文化论著的学习,能弥补分科教育造成的学生片面发展的弊端,同时,由

于文化论著理论性强,富有思辨力,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

中学教育的高级阶段,写作题材要更加广泛,议论要有一定深度,应该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文化论著的学习,有利于促进读写结合,为写作提供广泛的议题和思维空间。学生头脑中吸收了广博的文化知识,并了解了一些理论观点,可以展开联想,针对某些学术问题陈述自已的见解,还可以各施所长,就课文中涉及的其它学科知识进行引申发挥,可以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知识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促进对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长期以来竟不很关心自已负载的文化内容。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语文学习自身的利益,也丢掉了这门古老课程的光荣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容的更新,给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

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单位与单位、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概莫能外。在合作中竞争,这是一条相辅相成之路。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趋势就是这

种看法的反映。语文学科和语文教材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更加注意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精神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材要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负责”。“语文教材一拿到手,就应能立刻闻到中华文化的芳香,学生学了语文课本,不仅训练了较强的语文能力,而且提高了文化气质。”因而在选文上,要增加选文的文化内涵,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

传统的“统编”型语文教材虽然也编选了一些文化论著作为课文,如李四光的《人类的出现》,钱学森的《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但数量较少,混编在各类课文中,不集中,不系统。并且由于把这些文章当作说明文来读,偏

重于结构分析和字词句的理解,对其文化内涵重视不够。1984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陆续向社会推出了“分编”型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集中在高三年级对学生进行文化论著阅读训练。1994年起,又在原有基础上对这套课本进行了新编。

高三课内教材《文化读本》是按单元来组织教学的,以研读课文为核心,以参读课文为辅助,以知识短文为导引,并相应地设计了单元练习;课外教材《文化著作选读》配合课内教材,也编选了各类文化论著。在内容安排上,高三上学期偏重于社会科学论著,下学期偏重于自然科学论著。课内教材在文化著作研读上提出了“通读与考察”、“质疑与设问”、“比照与思辨”、“逻辑与辩证”等方法,分别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发现疑难、深入思考、推理判断等能力的训练,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编写体系。

2000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更加注重选文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不少课文思想深

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新教材编选了大量的我国现当代文化著作,还编选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化著作。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王力的《语言与文学》、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朱自清的《松堂游记》、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汪曾祺的《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余秋雨的《道士塔》、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房龙的《〈宽容〉序言》等。

这些著名学者的文章文化品位极高,使教材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与共鸣,能使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的文化根底牢固了,语文素养就能真正得到提高。

2、提高审美情趣,增加选文的文学含量

语文教学有多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文学教育。“在语文学科中,文学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

与其他部分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全面地融入其他部分,综合地、深刻地作用于其他部分,整体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品位。”文学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学素质、道德水平、智能发展和语言素养的任务,它依托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剧本评论等五彩纷呈的文学样式进入学生的视野和思想,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会成为他们终生拥有的文化财富,这是语文教学范畴内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近时期来课程观的重要转变“主体观念”的诞生,核心是把学生作为人来看待。文学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丰富的情感,应把发展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作为教育目标。

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是一门

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看,文学教育有着很高的地位。在儿童识字之后,读散文和诗歌便成了一个固定的主要教学内容,从孔夫子到唐宋以来一直如此。孔子教导学生“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作品便是当时的基本教材。传统蒙学课本《千家诗》中的作品大都浅近易懂,于儿童有益而无害,其中包括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清代中叶以后特别流行的《古文观止》,

也是一本最好的全国通用语文教材,其中的200多篇散文精品一般都要求学生熟读以至全文背诵。解放后,一度试行的《文学》课本,至今令人难忘。“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这是一次旨在加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并使之适应发展的可贵尝试。”

回到教学实践中看,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种现实,广大师生都喜欢和看重文学作品,特别是好的诗文精品,而不愿多读政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就我而言,感觉上得最好的语文课,是我给学生读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课外读物的时候,或把自已的思想感情通过课文倾泻出来的时候;而在学生心目中,这样的语文课也是他们最盼望甚至最神往的。”究其原因,就是后者缺乏和读者在心理情感上的接近和沟通,缺乏文学作品那种情绪感染心理共鸣,缺乏审美价值观念方面的参与创造欲望。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情感,这和文学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完全的、工具化的教育,会失

去理性,最终失去人性。文学是人学,当然更能直接、形象地表达人的感情和对人的关怀,避免单层次、简单化、片面化的价值判断。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正如作家王蒙所说的那样:“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已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

文学教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而文学教育的削弱,也就使语文教育丧失了人文精神,导致了语文教育的缺陷。“近年来由于过多强调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训练,使得语文教育中丰富的文学因素被大忽略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以至理解与运用语言的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削弱,这也是语文教学受到社会各界尖锐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学教育除了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等方面的作用外,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强化对语言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和驾驭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上,也有着不可低估和无法替代的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文学中发挥到了极致。

因此,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从其丰富、优美、细腻、微妙的语言中,受到特有的语言磨练。“”可以说,一切语言(言语)教学,离开了‘文学化'的教学方法,简直寸步难点行。……最能体现语言价值与语言真谛的,是文学;最能负载语言价值和与语言真谛的,还是文学。“

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历代文学大家运用语言的高超

艺术,足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文学语言是生活语言再加工的艺术产品,它富有形象性,具有“涵咏”不可解读的特点,蕴涵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鉴赏文学作品从品味语言入手,鉴赏的过程也是品味语言的过程。文学语言不仅能客观地描述自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活动,而且能够艺术地展现“人物形象”,反映作者的观念情感并深刻地揭示生活的内涵。

同时,文学语言以感人为目的,较之一般的交际语言、实用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音韵性等特点,

更能激活“多元化”的思维功能,使其头脑中形象思维活动与理性思维活动产生碰撞、交迭,从而发现作者创造的非现实的、然而又不失真实性的世界的本质特征。从本质上说,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训练人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语言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机能的作用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也独具优势。

培养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深层阅读能力应具有明显的理性化特征。通观文学类课文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把握明示性信息的基础上,破译隐示性信息;到合理运用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体悟作者写作动机;根据不同文体的创作规律,评价作品社会价值等等都需要借助深层阅读能力来完成。反过来说,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主要是在文学鉴赏活动中体现和完成的。

50年来,中学语文的文学教育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1956年曾经编写过一套文学课本,推行文学教育,但到1958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迫停用。60年代初,权威人士念起“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的紧箍咒,以后干脆

写进教学大纲,于是文学教育成为禁区。直到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全国越来越高的要求恢复乃至加强文学教

育的呼声鼓舞下,才在《阅读》《写作》分编教材的说明中,重提文学教育的任务。到1986年,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一条,才写进了教学大纲,到1999年教育部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才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任务,文学教育终于恢复了应有的地位。

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期待着文学教育的回归。语文教材应更加注重选文的文学含量。“中学语文教学加强文学教育,一要使语文教科书具有文学的兴味,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汲取世界进步文化的角度,选入适量的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二要遵循文学教学的规律,讲究文学教学的方法。”

2000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高二全部是文学作品,包括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

高三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在高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理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所选作品,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除了保留《离骚》、《孔雀东南飞》、《琵琶行》、《阿Q正传》、《祝福》、《荷塘月色》等传统名篇外,还新选了不少素有定评的“至情”、“至性”之文,如《诗经》中的《氓》、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王实甫的《长亭送别》、孔尚任的《哀江南》、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一滴水,一滴泪》等等。

通过文学作品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美好心灵,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中学语文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新课标及教材分析 本门课程统一考试。

(18班(专升本):1、讲本课程成绩评定一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百分制;按照学生平时表现确定:课堂讲课及回答问题等、课外阅读、写作及其他(如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的事情:外面当老师(家教))、参与教学竞赛等)。学生用6周的时间争取平时成绩的满分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相关证明),但总有一些(甚至很多)同学不积极争取,很是头痛。如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是一件麻烦事,但本来不应该为老师来担忧;2、以后每次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安排一位同学就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等讲5分钟;3、学习课标(有有关ppt )(讲生硬了)(第一次) 18班:(第二次):1、学生先讲,我来评,学生也可以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真正做到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课文是不容易的。2、让学生了解以往的相关试题(该科目期末考试试题)。3、按照教研活动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给学生讲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相关的教学大纲(时间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满意)18班:(学生怕提问、回答问题等,还是怕犯错误而受到惩罚(如被人家讥笑、被老师批评),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对此,我打算:在课堂上做得好的,奖励;做得不好的,也奖励,即只要你做了,就奖励!) 1、学生讲5分钟的课 2、继续学习《中学语文教材概论》 18班:(第三次) 9、10班: 1、讲本课程成绩评定一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四十(百分制;按照学生平时表现确定:课堂讲课及回答问题等、课外阅读、写作及其他(如从事与教学有关的的事情:外面当老师(家教))、参与教学竞赛等)。学生用6周的时间争取平时成绩的满分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况且我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相关证明),但总有一些(甚至很多)同学不积极争取,很是头痛。如何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是一件麻烦事,但本来不应该为老师来担忧; 2、以后每次课堂上的每节课都安排一位同学就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等讲5分钟; 3、名家谈语文学习(有有关ppt ) 4、同学生讨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核心工作: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白教材的意义) 5、让学生了解以往的相关试题(该科目期末考试试题)。(第一次) 6、按照教研活动的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给学生讲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内容(有相关的教学大纲)。 7、学习课标(时间紧)(有有关ppt ) 8、语文教材概论(有有关ppt) ) 学习《古典诗歌》:先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解读情况。(用高考的相关试题检验) 本门课程是与“语文”相关的。语,指听说;文,指书面语:都是与言语有关的。或者可以讲,凡是与语言、言语相关的,都可以指称为语文。中国古代的教育,只有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40%)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重要组成部分。(2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培养爱美的,发展健康的,养成良好的。(6分)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和。(2分) 二、简答题(10分)联系实际简述如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经常会遇到学生向老师请教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往往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的确,“积累”不失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可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可能像有些学科那样立竿见影,这就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笔者曾化用陶渊明“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的名言,对学生说:“语文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借此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隐性”增长的特点,这个隐性增长的过程就是积累。可是,不少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因此,他们在学习语文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积累,认识不到积累的重要性。他们或轻视积累,或浅尝辄止。还有许多学生对积累的认识肤浅简单,认为积累不过是记住几个词句而已。甚至一提到积累,有人就想到了死记硬背,就想到了食古不化,就想到了书袋子和书呆子。好像强调了积累,就会磨灭了学生的灵性和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机械认识论。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里谈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一、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是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不少大师对此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共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说:“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管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一个人积累的基础积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宋代理学家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积累就是开源。开源,才能浚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多次提到积累。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也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古语“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积累,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稳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形成。 二、积累的三个层面 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要重视积累,合理而又充分地运用积累的策略。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积累绝不是单一的、简单的。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积累因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下面简述其概: 1.积累字、词、句、段、篇,这是积累的第一个层面。字、词,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可以说,如果不积累字、词,我们就可能张嘴说错话,提笔写错字。积累句、段、篇,既是表达的前提,也是写作的准备。积累的仓库中少了句、段、篇,我们表达就可能言之无物,言之无文。 2.积累语感,是积累的第二个层面。语感,是指言语交流中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语感,是一种通过阅读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反过来它对阅读学习很重要。平常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同一段文字,有的学生读几遍也不知所云,有的学生读一遍就知道这一段文字的内容。这种结果就是语感差异造成的。语感的积累,要靠阅读获得。 3.积累感悟或情感,这是积累的第三个层面。积累不仅是知识才能的量的增加过程,还应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到质变的过程,正如荀子说的“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因此本质意义上的积累是用生命、用心灵来完成的。学生通过感悟不仅能沉淀和丰富语文学习的内蕴,而且能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生命,有了感悟和情感的积累,我们的写作才可能会言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解析精编版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 ——2017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培训 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录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三、教材的体系结构 五、教学建议 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语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

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具体做法: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3. 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教材的突出特点与创新之处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整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有对学生未来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是说中学生怕学鲁迅的作品,不喜欢鲁迅作品,我认为,这不是事实,这个说法没有根据的。它扰乱了视听,应当澄清。 顺口溜把鲁迅作品和文言文、写作文放在一起来说,无非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懂、难学。实际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就上海现行的范守纲先生主编的初中教材来说,鲁迅的诗文共七篇,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前五篇,都用孩子的眼光,把孩子的心理、情感,他们的欢乐、苦恼和向往,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味,充满童心童趣。而且都是用纯净的白话写的。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其中比较深的思想内涵以至哲理,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也是可以深浅不同地领悟的。有个别的用词、句式(如“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与现在的普通话的习惯不大一样,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有点晦涩,但实际上构不成多大障碍。后两首旧体诗,与教材中的许多古代诗文相比,也不算难,而且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不少初中生原先已有印象,听到过“风雨如磐闇故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因此并不难接受。

初中的教材没有选鲁迅的杂文,高中的教材中选了几篇,如《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和富于杂文色彩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鲁迅的杂文由于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语言表达曲折、含蓄,思辨性强,观点深刻,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估计太低。我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编上海的高中语文教材,听过一些课,开过一些座谈会。我亲耳听到有一位高中生说,鲁迅的文章好像是在写现在,好像是针对现在说的,认为鲁迅的文章有预见性、前瞻性。例如《未有天才之前》中关于如何对待“国学”的问题、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的问题,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学习能力强又很敏感的高中生,希望读到像鲁迅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他们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游戏娱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深刻起来。反过来说,我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学生反感,一点也学不进去。 当然也有中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相信,由于鲁迅的作品,都出自真情真意,不讲假话,许多描写和议论,亲切而又犀利,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且至今仍具有时代感,因而,只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与学生讨论,都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不能因为有的中学生说鲁迅作品难懂,而泛指一般中学生怕读鲁迅的作品。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我认为,根据现在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不能或缺,还应当适当增加。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

填空、简答: 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 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下列课程理念:①教育民主;②国际理解;③回归生活;④关爱自然;⑤个性发展 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①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②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③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4.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①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②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5.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四条: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功能具有内在的联系。离开了课程功能,目标的制定就缺乏内在的依据。 8.中外母语课程的独特功能:①培植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母语课程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④母语课程奠定个体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9.语文课程目标也称语文教育目标,它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并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方向。 10.三个维度:“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1.立足三个“统一”,把握“三维”目标: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认知与情意的统一;③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 12.教学阅读转型的表现:①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②从普适性解读到个性化解读;③从“他者解读”到“自我解读”;④从“认知性”解读到“体验性”解读 13.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表现:①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②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③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 ④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说型学习的转换;⑤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 14.阅读教学转型存在问题解析:①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浅体验;②防止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③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伪生成;④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乱言说;⑤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无结构 15.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①与教科 书的对话;②与教师的对话——垂直 性互动;③与伙伴的对话——水平性 互动;④与环境的对话——发散性互 动 16.阅读教学要坚持四个主体性的统 一:①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②语 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③教材编者的 编辑主体性;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7.我国中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具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以下名称的变化【】 A.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等多种名称并用B.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C.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D.国文教学法一国语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育学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 5.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材变成儿童的经验的教育家是【】A.莱茵B.布鲁纳C.杜威D.赞可夫 6.提出联结理论一试误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姆D.布鲁纳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 9.幻灯机、投影仪属于【】 A.视觉型媒体B.听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综合型媒体 l0.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音响等手段,展开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是【】A.钱梦龙B.李吉林C.魏书生D.于漪 11.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 12.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 l3.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 l4.对评估对象某个侧面进行的评价是【】 A.单项评估B.综合评估C.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 15.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中国现代语文教学法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教材是【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中国语文教材历史发展轨迹综述 作者:李晓宏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1125 更新时间:2006-4-17 中国的语文教育, 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们的语文教材伴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今天,在我们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民族化健康发展的同时, 我们重新审视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 从而更好地借鉴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以更审慎的态度推进教材建设健康和理性的发展, 也许不无益处。下面我们就对教材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一粗线条勾勒, 以求对教材的发展能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在我国古代, 虽在夏、商、周时期就已有学校教育, 但是没有单独的语文学科, 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专门为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而编写的教材尽管有,但并不多。这些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少年儿童习读的识字课本, 其中包括一些字书, 早期的如周秦时期的《史籀篇》、《苍颉篇》,两汉时期的《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纂篇》等; 后期的, 则有流传久远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清代的《文字蒙求》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三、百、千”在我国语文启蒙教育中的成功, 并不仅仅在于它们作为教材各自的个体优势,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 发挥的是整体的优势。这是因为: 首先, 如果只学三本中的任何一本, 其识字量不够, 达不到阅读所必须的二千余字的基本要求。其次,从内容看,它们不仅通俗易懂, 琅琅上口, 而且能使儿童增长知识和增进日常运用。再次,每本书字数不多,少则四百多字,多则千余字, 儿童学一本换一本, 新鲜有趣, 不觉乏味; 而三本书合起来,去除重复的,单字也在二千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这种典型的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古代的另一类教材是供青少年读的诗文选本, 早期的如梁朝昭明太子所辑《昭明文选》,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自唐初李善加注释后,此书流传更为广泛,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教材。《昭明文选》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后期的如宋代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清代吴楚材的《古文观止》、姚鼐的《古文辞类篆》、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以及著名的《唐诗三百首》等。重视各种典范文章的研读、诵读,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我国近现代的中学语文教材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的学校教育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这是我国语文近代化的标志, 意味着语文学科开始创建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应当指出的是, 现代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七年级上 1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2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 淋淋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5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6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8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9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0 油然而生:很自然的产生。 11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12 疲倦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13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14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5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6 恍然大悟: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来。 17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18 美不胜收:胜:尽,完。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9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20 漠不关心:漠:冷淡。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21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22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3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24 沉默寡言:深沉而少言语。 25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26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27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28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29 惊慌失措:惊恐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失去常态。 30 畏罪潜逃:犯了罪害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31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yì, 主观地,缺乏客观依据的)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2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33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34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35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治疗。 36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37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声音相应。 38 神通广大: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39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统编初中语文-发挥立德树人优势,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发挥立德树人优势,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聘请的主编温儒敏教授主持编写的,组建了由专家、学者、教授,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专业的教材编写人员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在主编的带领下,编写组研究多年以来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并慎重对待10余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历时4年,研制编写出这套新的初中语文教材。 这套教材自2016年秋季进入课堂,受到各地师生的广泛好评。今年秋季,部分原来使用汉语教材的地区也将替换为这套统编语文教材。面对一套全新的教材,不要说已经习惯于汉语教学的民族地区老师,就是长期使用语文教材的老师们,也一定会感到诸多困难。这是在所难免的,但俗语也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所以关键是我们要有客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要尽可能了解新的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掌握必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了解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高站位,从思想上认识在新时代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意义,这是不待言说的。同时,教师还要有学科理解,了解课程标准的诉求,把握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真正将课程改革落实到位。 过去,教师可能更多地关注的是教材,拿到一本新教材,更多看到的可能是课文变了,助学系统也有很大的不同,心想又要应付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了;也有教师看了变化不以为然,想到的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就是一些新课文吗,老的老办法,新的再应对。这些想法都是不足取的。其实,教师们不仅要看到变化,更要追溯变化背后的本质、根源,同时要追问新教材在哪些方面改变了,变化的理念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等等,从而思考自己在教学中应该怎样落实。 1.学习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观念。 民族地区过去使用的是汉语教材,适用的是《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现在将使用统编语文教材,适用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以,我们在使用新教材前,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其中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要求,比较其与汉语课程标准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把握新的课程观念。 课程观念变了,这在全国大面积地区,就是有了很多新的理念,而在民族地区,则还有课程性质的变化。过去是汉语教学,汉语课程虽然也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但更重视的是语言学习,强调工具性;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大量的都是字、词、句的练习,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提纲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是语文教育专业(专科)必修课之一。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动态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提高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学整体素质的提高。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结合语文新课程的实践,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水平。 本课程在考试方面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以理解为主。 1、识记:主要考核学生对重要的名次术语、时间、人名、著作、事件、法规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了解、识记的能力。主要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题型出现。 2、理解: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把握、领悟能力。依不同要求分为三种类型: (1)能概括要点或辨别正误,不展开论述; (2)能作简要的阐述、分析; (3)能作综合性分析或论述。 其中(1)(2)主要以“判断”“简答”“分析”题型呈现,(3)主要一“论述”题型呈现。 3、应用:主要考核学生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策略、简要的方案设计等。主要以“综述”“应用”或“案例分析”等题型呈现。 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将在考试内容中标明,其中了“理解”部分只以字母标注,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是,应根据考纲要求,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还要把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材的学习结合起来,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要点,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考试内容 绪论 一、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性质 二、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三、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中学语文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 第一节中学语文科的性质(1课时) 一、“语文”的含义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 三、正确认识中学语文科性质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任务(1课时) 一、语文基本素材(字、词、句、语感) 二、语文基础知识 三、语文基本能力 四、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课文 第二章中学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 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大纲的地位二、大纲的作用三、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大纲简介四、现行语文教学大纲简介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材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点击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这些重要作用,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例如,符合时代的发展;语言文字要规范;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要为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等等。在此主要是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分析。 一、整体分析 1. 概况 教材承载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具体体现,所以初中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根据新课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内容展开,语言浅显易懂的同时也把握内涵的深度。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其编写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的同时,也注意把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优秀的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套教材每个年级的课本均是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编写的,七年级、八年级再到九年级语文课本知识及文化素养都是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的。三个年级总共有六册书,各册书围绕语文教材的总体目标与总体要求,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层层深入。每册书均包括了不同的文体,不同风格的课文,涉及到多种主题,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侧重方面也有所不同。 2. 人教版初中教材的构成

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史

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史 没有一门学科,能够像语文那样,伴随我们在学校的日子。同样,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语文教科书,这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一个中国人的最根本的依仗。"语文"太重要了,但是很少人会去追寻一个简单问题的答案:什么是"语文"? 扑朔迷离的"语文" 提及"语文",很多语文教师都会不约而同想起叶圣陶。通俗的说法,是叶圣陶和夏丏尊共同创造了"语文"。叶圣陶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语文"一词的创造经过及解释。1964年2月1日,叶圣陶在给友人的信中回忆了"语文"的由来,他这样写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今天,我们在《叶圣陶教育文集》里还能找到老先生在1980年7月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他最后一次公开明确"语文"的涵义: "语文"作为学校功课的名称,是一九四九年开始的。解放以前,这门功课在小学叫"国语",在中学叫"国文"…… 一九四九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语文"这个名称并不是把过去的"国语"和"国文"合并起来,也不是"语"指语言,"文"指文学(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文学作品)。 叶圣陶不仅明确了"语文"是一门学科,同时还明确了"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内在涵义。但是这段历史,在另一个同时代的教材编选者宋云彬的日记中也有非常细致的记录: 1949年4月8日晚6时,陆定一、周扬等在北京饭店邀请叶圣陶、宋云彬、胡绳等以聚宴的形式,商议如何组织中小学教科书编审机构。此次会上,决定成立"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因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尚未成立,决定把这一机构暂隶于华北人民政府。会上也决定由叶圣陶任主任委员,周建人、胡绳为副主任委员,宋云彬等人为委员; 1949年5月3日,开始写国语读本课文; 1949年5月17日,晚有座谈会,谈编教科书事,叶圣陶发言,有较深刻之见解; 1949年7月14日,第三册高小国语由叶圣陶改写一课,总算完成矣; 1950年3月1日,语文课文修改完毕者六篇,请圣陶作最后之审阅; 1950年3月24日,国文课本第一册尚缺两课,一为《开国大典》,一为《黄河》,几次起稿都写不好,甚为着急;1950年4月4日,初中语文第一册须补课文六课,圣陶选定一课,由蒋仲仁修改。 显然,在宋云彬的日记中,"语文"一词并不是一开始就得到正式论定的。在前,语文还是"国文"、"国语"的一贯称谓,但是到1950年3月后,已经称之为"语文课文"、"初中语文第一册"了。1950年秋,叶圣陶奉命改组建立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8月1日,随《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的公布,一个崭新的学科名——语文,正式诞生。195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小学教科书"语文"成为了解放后第一种被正式冠名的课本。 确实,叶圣陶在"语文"一词的推广上,有着不容置疑的地位,但是根据笔者多年对老课本的追索,"语文"一词又有着一番新的发现。这个发现,也让"语文"这个词汇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 根据佛山市印刷业史志方面的介绍,佛山市印刷业成行较早,门类较细。在清末,有宝华阁、近文堂、龙文堂、五经堂等出版机构。其中,位于福禄大街的宝华阁一直到抗战后依然是佛山的重要出版机构。在清末民初,宝华阁印刷了大量的书籍,其中在清末民国的过渡阶段,一度以"机器印刷"作为技术标榜,印制了大量的教育类书籍。偶然,笔者得到了两册印制于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案例分析) 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学习中,有关如何开展作文教学、如何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问题被同学们屡屡提及,而这个问题恰恰也是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加难点的内容。这里将根据作文教学一般规律和教学策略,结合两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 作文必须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学生得有话想说,还得有话会说。 而作文教学的困难恰恰是:一到作文,学生没话说,或者有话不会说。 从对教材第五章后的案例《都是课代表惹的祸》研究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要点: 第一,作文首先得“有话要说”; 第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 第三,学习写作的规律是:模仿—创造。 我们讨论过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般采用的策略有: (一)采用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二)通过阅读来启迪智慧,激发写作热情 (三)在阅读和作文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关键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具体的作文训练活动中恰当的、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和策略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诗歌《哭亡女苏菲》的仿写 1 .诗歌《哭亡女苏菲》朗读教学课 2004 年12 月底,山东枣庄八中孙晋诺老师所主持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立项的“十、五”课题“积累、审美、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召开结题会。作为课题汇报的内容之一——孙老师上了一节诗歌教学课,课题为《哭亡女苏菲》(教材为自选)。开会的前一天,孙老师上了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读,并要求选择最使自己感动的诗节,以“答亲爱的父亲”为题写答诗。结题会上的汇报课是第二课时——朗读并理解这首诗。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突出特点是饱含丰富的感情。诗歌教学的课堂上,同样需要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学生只有融入诗境,才能真正懂得诗。在这节课上,孙老师以指导朗读,把学生带入诗中;以对朗读的表达恰当与否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以写、读“答诗”,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苏菲的感情。这就使学生完全融入在诗歌里。学生一首首精彩动人的“答诗”就印证了这一点。

(完整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已经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三年期间必读的文学名著清单 以语文为例,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教材初中各阶段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如下: 初一年级上学期 鲁迅《朝花夕拾》、吴承恩《西游记》、孙犁《白洋淀纪事》、沈从文《湘行散记》、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李汝珍《镜花缘》; 初一年级下学期 老舍《骆驼祥子》、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柳青《创业史》、阿西莫夫《基地》、杰克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初二年级上学期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法布尔《昆虫记》、王树增《长征》、李鸣生《飞向太空港》、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初二年级下学期 傅雷《傅雷家书》、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路遥《平凡的世界》、罗曼·罗兰《名人传》 初三年级上学期 艾青《艾青诗选》、施耐庵《水浒传》、泰戈尔《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刘义庆《世说新语》、蒲松龄《聊斋志异》 初三年级下学期 吴敬梓《儒林外史》、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钱钟书《围城》、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夏目漱石《我是猫》 朝花夕拾各张内容简介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

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

語文教材編寫改革及其發展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汪瑩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一、80年代末期大陸地區語文教材實施「一綱多本」,語文教材編寫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二、90年代末期的語文大討論中社會各界對語文教材批評意見尖銳,語文教育界對批評意見回應緩慢。三、以上海語文(H版)教材編寫為實例,思考語文教材編寫的經驗與教訓。四、提出今後語文教材編寫應注意的問題。 一、語文教材編寫的簡要回顧 對大陸地區以往的語文教材編寫的認識,大致可以分前三十年、後二十年兩個階段。 前三十年,指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一歷史階段。這一階段的語文教材,確切地說是不完善的年代的不完善的產物。有的剛編寫的語文教材還沒有使用一輪,馬上又變化用新編的。60年代前期的語文教材曾經穩定使用了一段時間,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又處於停止中。這個時期的語文教材大都「壽命」不長。除了1956年《漢語》《文學》分編教材和1963年「統編教材」有所建樹,其他短暫的語文教材在語文教材編寫中沒有留下太大的痕跡。 後二十年,指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這一階段可以分為前十年、後十年。前十年的標誌為「一綱一本」,時間從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後十年的標誌為「一綱多本」,時間從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 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教育部頒佈的大綱編寫教材,當時大陸中小學通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所謂「一綱一本」就是源於此。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裏,語文教材編寫是教育部門所屬的專門的職業,編寫教材人員是非常專業化的,因此,編寫者也就是專家。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80年代末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統編語文教材,在語文教材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它開創的許多「第一」將是後來者無可突破的。例如,使用教材的學生和教師數第一,編寫人員中有許多全國著名語文專家學者,編寫專家的實力與人數第一,第一次完整地出版了博大精深的全套的語文教材並長期使用。 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所謂「一綱多本」的時期。教育部頒佈一套語文大綱,各地根據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同特點,編寫經濟發達地區、沿海開放地區、農村地區、通用地區不同的語文教材。在中小學各學科中,語文教材編寫最活躍。據不完全的統計較知名的語文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材;上海地區語文H版、S版教材;江蘇省編語文教材;浙江省編語文教材;廣東沿海地區語文教材;四川農村地區語文教材;還有歐陽黛娜主編語文教材、張鴻苓主編語文教材、陸繼椿主編語文教材、顏振遙主編自學輔導教學語文教材、劉朏朏、高原主編作文實驗教材等。目前,這些語文教材在大陸各地使用,使用範圍各有不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一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资料一 一、基础知识考查 1、语文学科的特征:一是符号性,二是民族性。 2、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语言是一种符号,科学系统地提出“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被誉为语言学之父和符号学之父。 3、语言符号可分为语音符号、字形符号和副语言符号。语音符号是音和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的话,字形符号无论是独体还是合体,都是形、音、义三结合的视觉符号。副语言符号也是音与义或形与义的结合。 4、“人文”一词源于《易传》,“人文主义”一词是18世纪首先在德国由席勒等人提出来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在20世纪90年代重建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中提出来的。 1、美国著名学者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目标理论,以后经辛普森、泰勒、克拉斯沃尔等心理学家的丰富和完善,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2、近年来,以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为基础,全国各地先后编制出了一些语文教学目标体系。较为典型的如四川省的目标导学体系。 3、美国行为主义课程专家泰勒认为,教学目标是用可见的行为来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因而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4、根据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体系可心划分为谁知目标、情意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类。 5、陈述课程及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种不同形式,即行为主义目标。展开性目的和表现生目标行为主义目标主要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呢功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1展开性目的不以事先规定的目标(或结果)为中心,而以过程为中心,即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2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 6、布卢姆教学目标理论最适合的学科是序列性特别强的理科和需要预备性最少的部分社会学科。 1、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制订了《奏定学堂章程》,这一年可以说是语文学科诞生的一年。该章程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可以说是课程纲要的前身。 2、叶圣陶在1948年草拟了一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草稿》,对中学语文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了两项目标。此草稿总结了一些传统教学经验,提出的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很明确,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部署编审局出版了第一套《初级中学语文课本》。 4、1953年,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给党中央写了《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应当把中小学语文一门课程分为语言和文学两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 5、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相继制订公布,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 6、1958年3月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决定汉语和文学还是合并为语文。 7、1963年5月,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语文文科的性质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8、1978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1980年修改的基础上,1986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9、台湾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台湾,小学为“国语”,中学为“国文”。中学课程标准经历了1952年、1955年、1962年、1968年、1972年、1983年、1985年7次修订。中学的语文教学大纲名为《国文课程标准》,教学总目标50年代列十条,80年代列五条。1983年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两大特点:一是在原有“四育”的基础上,增设了“美育”,以培养德、智、体、群、美五育;二是课程设计富有弹性,不迁就学科的系统知识和“升学准备”,并形成了“基本科目”与“活动科目”结合的课程结构。 10、香港于1975年公布并于1976年实施新课程,第一次把中文科分成中国语文科和中国文学科,同时也把中文中学与英文中学的中国语文课程统一起来。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编了《中国语文科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