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的常见参数介绍

望远镜的常见参数介绍
望远镜的常见参数介绍

Kenko 肯高双筒望远镜 New SG 7*18 DH FF WP

?分享

?转发

?收藏

?

?

?

?

?

?

?

?

?

?

?

?

?

?

?

?

产品型号:New SG 7*18 DH FF WP

库存情况:有货

新蛋价:

降价通知 | 价格举报

?免运费!

购买数量5加入收藏夹

?申请分期付款

?产品描述

?规格参数

?包装信息

?保修条款

?品牌信息

注:如有不匹配的商品信息,请点击[纠错]

Kenko 肯高双筒望远镜New SG 7*18 DH FF WP

无论是比赛,外出旅游,观赏景色……怎能让距离限制了你的双眸?肯高New SG

7*18 DH FF WP 双筒望远镜助您放大视觉盛宴,洞察天下精彩!它采用屋脊棱

多层镀膜和高精度的棱镜,提高了光的透射率和反射率,让您获得更锐利的图象。

9.3°的超宽视野,让您看到更清晰更精彩的世界;轻便的人体工学设计让

内或是

室外都

得到轻

便舒适

的使用

享受。肯

高望远

镜,做工

精致,效

果好,人

见人爱!主要参数

特性一览

屋脊式棱镜结构

肯高New SG 7*18 DH FF WP 双筒望远镜采用了屋脊式棱镜结构,轻便紧凑的设计,更适合户外携带。多层镀膜(Multi-Coated)

肯高New SG 7*18 DH FF WP 双筒望远镜使用多层镀膜和高精度的棱镜,提高了光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因而可以获得更锐利明亮的图象。

防水抗冲击设计

肯高New SG 7*18 DH FF WP 双筒望远镜采用防水抗冲击的设计,不必担心因湿气入侵或是不经意的泼溅而对其造成的损害,让你的望远镜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内附望远镜包

肯高New SG 7*18 DH FF WP 双筒望远镜附带的便携包装袋能让您方便的收纳望远镜,同时可以避免随意放置带来的意外损害,让您的望远镜亮丽如新。

品牌介绍:肯高(KENKO)

日本肯高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照相器材和光学器材的公司,公司产品覆盖了除相机机身外的所有照相器材。公司商品有1万5千多个品种可供用户选择。其中以肯高(KENKO)的滤光镜系列,图丽(TOKINA)的照相机镜头系列,竖力(SLIK)的三脚架系列等品牌最为有名。

由于有着深厚的光学技术积累,出色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肯高出品的望远镜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望远镜的用途

音乐会,戏剧,体育,户外活动等

适宜选用放大倍率为6-8倍,外形紧凑的望远镜产品。

观赏鸟类

适宜选用放大倍率为7-8倍,物镜直径较大的产品,外形紧凑的望远镜产品。

观看足球等大场地的户外比赛

适宜选用放大倍率为7-8倍,物镜直径为20-50毫米的广视野望远镜产品。

在水边或潮湿环境中使用

适宜选用具备防水功能的望远镜产品。

旅游、登山、休闲

同样适宜选用放大倍率为7-8倍,物镜直径较大的产品,外形紧凑的望远镜产品。

观看月亮和星星

适宜选用物镜直径较大的产品,放大倍率7-8倍已经足够,当然10倍的更好,较大的物镜直径可以为您带来更明亮和宽广的视野。

7-8倍的放大倍率真的是手持双筒望远镜的黄金放大倍率,余下的就是于物镜直径相匹配的望远镜尺

寸、亮度、视角、分辨率等了。

新蛋小贴士:望远镜的常见参数介

(一)放大倍数:一般用目镜视角与物镜入射角之比作为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标示,但通常用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计算,表示景物被望远镜拉近的程度,比如一具10倍放大倍数的望远镜表示用此望远镜观察距观察者1000米处的景物的效果,距观察者不使用望远镜而直接在100米处肉眼观察该景物的效果是一样的。

(二)物镜直径:物镜直径越大,观测视场、亮度就越大,越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但直径越大,体积重量就越大,成本就越高。一般可根据需要选用物镜直径在30至50毫米之间的产品。

(三)视场(视场范围):视场为视场到物镜中心点所测到的角度。所有的双筒望远镜都有各种各样的数字来表示规格。如“8×408.8°”,其中8.8°代表视场。

(四)1000米处的视野:即望远镜在1000米处可见区域的宽度。其实和视场反映的是同一个属性,只是更直观,更易理解。

(五)亮度:相对亮度数值是出射光瞳直径的平方。较高的相对亮度能带来明亮的图像。然而,这个亮度数值不能完全的增加照在肉眼上的光亮度,为只有当出射光瞳直径与眼睛的瞳孔直径相一致时通过双筒望远镜的光线才会百分之百的有效。

(六)出瞳直径:是粗略描述成像亮度的参数,该数值可以用物镜直径除以放大倍率得出。在弱光环境下,越大的出瞳直径,可以带来更清晰的图像。

(七)出瞳距离:出瞳距离,是能够看清整个视场时,眼睛与目镜的最后一片镜片之间的距离。近视眼患者是十分关心这个距离的,特别是在他们使用望远镜的时候,由于需要使用者直接用肉眼通过望远镜观察,特别是在观测全景的时候,眼镜与望远镜频繁切换,十分的不方便。出瞳距离在10毫米至15毫米之间是最合适的,若小于8毫米任何人都会感觉不适。

(八)分辨率:表示清晰度的参数。望远镜的分辨率表明分辨目标细节的能力,用目标细节的张角的极限值表示,一般约为秒级。体视放大率只对双筒望远镜有意义,它等于左右筒两物镜中心距除以两目镜中心距再乘以视角放大率。其值反映望远镜分辨目标纵深(远近)的能力,即体视感。

(九)黄昏系数:由德国蔡司光学公司发表。反映了不同口径和放大倍率的望远镜在暗光条件下的观察效能。计算方法为望远镜的倍率和物镜直径的乘积求开平方。

(九)光轴平行性:对双筒望远镜来说,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指标,因为两个镜筒的光轴必须平行。对高倍率望远镜的物镜而言,它们的光轴不平行要限制在1一2分以内。因此,对双筒望远镜的机械铰链轴要求是很高的。如果平行性不好,左右支像就不能合像,合伤了也会使观测者头晕眼花。

(十)最近成像距离:即最近的可以看清物体的距离,类似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从这个距离到无限远理论上都可以清楚的成像(不考虑分辨率)。

手持式望远镜的选购知

近年来,人们外出旅游时喜欢带个望远镜。望远镜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又一时尚装备。拥有一架性能优良的望远镜,可以说是每一个旅游爱好者的愿望。目前市场上望远镜品种很多,质量却相差很大,使很多人选购时感到无从下手。偶从几个方面对望远镜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放大倍数:绝大部分人相信,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效果越好,事实却正相反,在物镜直径相同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高,成像质量就越差,看到的景物越模糊。一般选用7~8倍的放大倍数最为适宜,因为用这种低倍镜观察,像会更明亮、更稳定,视场更大;如果选用10倍以上的高倍镜观察,你会发现像是变大了,但视场却变小了(如看球场只能看到一个角、看舞台只能看到几个演员),同时像也变暗,稳定性变差(因手的抖动、心跳、呼吸和空气对流等因素的影响,使观测的景物根本无法稳定下来,很难看清目标),由于一般人很难用手较长时间地拿稳一架10

倍以上的双筒望远镜,所以实际上你会发现在望远镜中很不容易找到目标。

(二)物镜直径:物镜直径越大,观测视场、亮度就越大,越有利于暗弱光线下的观测。但物镜直径越大,望远镜的体积重量就越大,成本就越高。一般可根据需要选用在30至50毫米之间的产品。

(三)视场:视场是指千米处可观测的视界,如90/1000米,是指该望远镜在一千米处可以观测到90米宽的范围,也可以换算成“度”来表示为5°30′。视场越大,观测的范围就越宽广。一般来讲,物镜直径越大,倍数越低,视场就越大,但最关键的还在于目镜组的设计。名厂的军用及高级民用望远镜都采用广角目镜,这种广角目镜望远镜视场大,观测时会给人一种宽广舒适、心旷神怡的感觉。

(四)出瞳直径:对于一般的日间观察,2.5mm或3.0mm的出瞳直径效果就很理想了;如果要用于更好地“天文观测”,就需要选择5~7mm的出瞳直径。人类的瞳孔,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最大不会超过7mm,所以大于7mm的出瞳直径,无意就是一种光线上的浪费。这一参数,不能完全反应望远镜的好坏,因为这个参数,只要符合制造规格,即可达到数值上的要求。出瞳直径越大却有另一番好处:越大的出瞳直径,越适宜在颠簸地环境下使用,观测画面会比较稳定,所以像7X50这类

规格的望远镜,多适用于海上使用。该数值可以用物镜直径除以放大倍率得出。

(五)分辨率:望远镜的通光口径(大致上相当于物镜直径)越大,收集光的能力越强,看到的像就会越清楚,即分辨率越高,一架望远镜通光口径的大小限制了它所允许的放大倍数,所以你若想要看得更清楚,不是要增加放大倍数,而是要增大通光口径。但对于手持式的双筒望远镜来说,物镜直径的增大会使望远镜变得笨重,所以手持双筒望远镜的口径不宜超过60mm,否则不用三脚架就无法拿稳它。如果你是经常在明亮处使用双筒望远镜。那么口径稍小一些没什么太大关系,但如果你想在较为暗弱的光照下观测目标,比如观看照明不太好的舞台、阴暗处的动物或观测天体,那么口径大一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会直接影响到你能否看清楚目标。

(六)材料:为降低成本,市场上普通民用望远镜大都采用塑料镜身、镜筒,只有少数高级产品及军用型采用全金属结构,价格昂贵,但其坚固耐用性和使用寿命是无可比拟的。有的发烧友手中收藏的几架几十年前的苏联制全金属和国产62式军用望远镜,外观虽十分陈旧,但各部分依然操作灵活,光学性能优异。

(七)密位线:军用和民用测距型望远镜,在右目镜中装有测距用密位线,可以通过计算来概略地测定目标间的距离。但对于旅游观光来说,其中的密位线倒有些碍事,再者测距型望远镜是左右目镜分别调焦,稍麻烦点,所以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可不必选购测距型望远镜。

(八)“自动对焦”:有些所谓的“自动对焦望远镜”,实际上是把焦点固定在几十米远,利用有限的景深来达到一定的清晰度,从而省去调焦机构来降低成本的劣质望远镜,笔者目前还未见到过真正的自动对焦望远镜。

(九)视距:望远镜可以看多远,这主要和望远镜的性能、天气状况、目标大小有关。据笔者测试,国产军用62式8×30军用级望远镜,在天气晴好时可以看清百米处电线杆上的昆虫、几百米外人的面目、几十公里外行驶的车辆,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月球上密密麻麻的环形山、星团星云等,对天文感

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实际上,一架性能优良的望远镜带给人的乐趣往往会超出我们的相象。有的广告中称望远镜可以看清50甚至上百公里外1米的目标,其实从理论上讲,由于地面附近大气密度大灰尘多,更重要的是地球是圆曲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在地面上水平观测到50公里外1米的目标。蛋友不妨用亲身体验一下,虚假广告上的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屋脊棱镜和保罗棱镜Bak-4光学玻璃

棱镜

双筒望远镜内的棱镜系统按形式不同可分为屋脊棱镜系统(RoofPrism、也就是斯密特.别汉屋脊棱镜系统)和保罗棱镜系统(PorroPrism、也称普罗棱镜系统),两种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是相似的,都是利用棱镜的多重折射减小望远镜体积并翻转倒像。

屋脊棱镜系统也称为别汉棱镜系统,比较常见的设计是由一个屋脊棱镜和一个半五棱镜构成,光束需要反射6次,优点是光学结构相对轻便和紧凑,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便携产品,缺点是即使是相对简单的屋脊棱镜,外形也比普罗棱镜复杂的多,加工难度大,此外从装配难度和维护性来讲也难于传统的保罗棱镜,因此成本较高。

保罗棱镜又叫直角棱镜,是传统的经典设计,比较常见的设计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棱镜构成,光束只需反射4次,优点是形状简单,容易加工和装配,缺点是相对屋脊棱镜,重量和体积较大。

采用屋脊和普罗棱镜的望远镜外形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比较显著的区别就是,屋脊望远镜的形状为直筒,因此也常常被称为直筒望远镜,而普罗望远镜在棱镜位置拐了一个弯,因此相对同规格的屋脊望远镜,体积要增加很多。

用Bak-4光学玻璃

可用于制造棱镜的光学玻璃型号很多。相比一般的双筒镜,较高级的用Bak-4光学玻璃。对着明亮的背景(如天空)观察双筒镜的出瞳,Bak-4光学玻璃可以看到边缘清晰而明亮的圆形,而普通的光学玻璃看起来则像是四周被“切掉”了。

望远镜的镀膜

当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或由玻璃进入空气时,大约有5%被反射掉。双筒镜每个镜筒的物镜、棱镜和目镜加在一起,一般有10~16个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如果这些表面未经任何处理,那么入射光线因反射就要损失50%左右。为减少这种有害的反射,现代的折射望远镜在各光学表面都镀有单层或多层镀膜。单层镀膜只对一种特定波长的光有最佳增透效果,对其他波长的光增透效果稍差,它可使每个表面光的反射减至1.5%,如用于双筒镜的所有表面,光的透过率可超过80%。而好的多层膜每个表面光的反射率只有约0.25%,如用于双筒镜的所有表面,光的透过率可达90~95%。

一般情况下,目视望远镜的单层镀膜对黄绿光增透效果最佳,因为人眼对这种光最敏感。远离这一波长的蓝光和红光的反射就多一些,因此我们看镀了单层膜的镜片是蓝紫色或红色的。镀多层膜的镜片呈淡淡的绿色或暗紫色,太厚的单层膜看起来也会呈现出绿色,不过它反射出的光线比真正的多层膜要强得多。

根据质量不同,镀膜可分为以下几种,它们一般都标在镜身明显的位置上。

CoatedOptics(镀膜):因为没有一家正规的制造商出售完全不镀膜的双筒镜,所以这实际是一种最低级的增透膜。它只表示至少在一个表面上镀有单层增透膜,通常是在两个物镜和两个目镜的外表面镀膜,而内部的镜片和棱镜都没有镀膜。

FullyCoated(全表面镀膜):所有的镜片和棱镜表面都镀了单层膜,但如在目镜中使用了光学塑料镜片,则可能并未镀膜。

Multi-Coated(多层镀膜):至少在一个表面上镀有多层膜,其他表面可能镀了单层膜,也可能根本没镀膜,通常只在物镜和目镜的外表面镀多层膜。

FullyMulti-Coated(多层全表面镀膜):所有的表面部镀有增透膜,一些制造商在所有的表面都镀了

多层膜,而另外一些只在部分表面镀多层膜,其他表面仍镀单层膜。

望远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绝对不要用双筒望远镜来观察太阳否则将会使眼睛受伤。强烈的阳光经望远镜的聚焦,就像放大镜聚光一样,会灼伤你眼睛。

2、望远镜不要放在阳光直射处,因为望远镜有聚光作用,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一旦物镜正对着太阳的方向,高温的光斑可能会汇聚在镜片组的某处,产生高温,破坏目镜组,甚至引起火灾。这点在台式望远镜格外需要注意。

3、非防水望远镜不要在雨雪天气里使用。尽管市面上有很多防水的望远镜,哪怕掉入水里也不会有任何的使用问题。但就保养望远镜而言,把望远镜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对宝贝的镀膜和望远镜有益无害。防水、充氮功能只是以防万一落水和受潮,并不怕受潮而内部光学件长霉。

4、不要尝试清擦望远镜内部或拆卸望远镜,望远镜其实很复杂,光轴坏了要在望远镜的专用调试光轴的仪器上才能调试。望远镜只要一拆卸,其光轴就会变化,从而使左右筒的成像不会重合,使您的眼镜不舒服,严重时根本就不能使用。不要对望远镜重摔、重压或做其他剧烈动作,主要还是出于对望远镜的光轴考虑,重摔、重压或其他剧烈动作也很容易破坏望远镜的光轴。

5、出于成本和携带轻便考虑,目前的望远镜大都不是金属的镜身,重摔,重压,容易损坏。所以大家不要因为它趁手就用它来砸核桃哦。

6、如果长期不用时,将望远镜调整到最小体积盖上防护盖放在装有防潮的密实容器或电子防潮箱内。另外普通干燥剂其实对于防水的望远镜没太大意义,一年后失效就扔了好了。不防水的望远镜,定期更换(半年到一年),以防内部受潮长霉。

7、使用完宝贝,在放置时,先看看桌上有其他硬物没,不要放于其它物品上,以防镜片上出现划痕。

8、望远镜还是要正放为好,不要目镜向下放置。因为有的部位涂有润滑的油脂,有些地方还设计有存油槽,倒放时间长或天气太热,可能会流到不该流的地方。

9、观景时不要把鼻子靠近目镜,引致水气积聚。防水型号若沾上海水,可以清水将之冲洗乾净再风乾。

10、若镜身内发霉,不应自行拆散清洁,最好寄回原厂修理。

如何擦拭望远镜的镜片

首先要说明的是:望远镜,不需要经常擦的。因为几点灰尘,对效果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如果采用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擦拭,可能会磨损和划伤镀膜,长此以往,自然就悲剧了。既然如此,何必要擦呢,只要不是上面落上一大片泥巴,那么,根本不需要管。在这方面,粗心一点有好处。

实在需要擦的话,怎么擦呢?

1、如果镜片上有泥沙等颗粒,正式擦之前,一定要先去除掉(因为它们硬度比玻璃硬,可能划伤镜片)。可以吹开,也可以用柔软的布轻轻拂去。

2、找一个干净的棉布,或者餐巾纸(里面没有硬的颗粒,不会损伤镜片,也不容易掉渣的那种)。

3、找医用酒精。没有酒精的话,可以找洗菜用的洗涤剂,然后,把洗涤剂稀释为1/10的水溶液。

4、把棉布或者餐巾纸,用酒精(或者洗涤剂的水溶液)稍稍湿润,刚刚湿润即可。轻柔的擦镜片。

双筒望远镜参数说明

望远镜参数说明 望远镜参数说明 倍率:指将景物拉近的能力。 例:一台10x42的望远镜,望远镜的倍率是10或者10x 10倍就是说可将1000米外景物“拉近”到100米处。其实际观察大小等于我们走近到100米外观景。放大率越高,所见景物越大。倍率较高会使背景较黑,高倍率会令影像变得较朦亦会将手震幅度放大,使影像摇动不已。一般来说10倍乃是一般人之极限。低倍率情况下影像较光,亦较清晰锐利,色差及其他像差亦较少。 物镜口径:物镜的直径大小 例:一台10x42的望远镜,物镜是42MM。 口径越大,集光力越高,所见暗星越多,影像越亮,解像度越高越锐利。但一阔三大,重量也更大,而且大镜较难研磨。4cm级较轻便,但所见暗星不及5cm级。3cm级集光力比较弱,但较轻巧,日间观鸟比较方便。比5cm大的机型都较重,而且较难保持平衡,需用脚架支撑。总的来说,8x40/10x40等机型较方便,适合一般用途。8x30机型最适合观鸟。 视场(Field of View) 视场即是我们观景的范圉,视场越大,观测范圉越大。如下图所示,表示看1000米以外的景物,能看到的宽度是120米。 视距(Eye Relief)

视距指在能够清晰看到整个视场下,眼睛和目镜之间最短距离。视距长度以mm 表示,取决於目镜设计。视距太短时,若眼睛不是贴近目镜玻璃便导致视野边缘失光,不合戴眼镜人仕使用;视距太长,影像容易有黑影出现,但只要将眼杯拉长问题即可解决。 戴眼镜人仕请选视距14mm以上之型号(详见下图): 计算:物镜口径(mm) /倍率 当你手持双筒望远镜,你会见目镜中央有一个圆形光点,其余地方为黑色,这光点就是出射光瞳。优质的望远镜出射光瞳为一个完美清晰的圆形光点,位处中央,周围呈黑色。出射光瞳越大,代表影像亮度越亮,清晰度越高,而且眼球较易看到影像,此种望远镜适合海事、环境不断晃动场合下使用。出射光瞳太细会使影像难于对准观测,但是出射光瞳超过7mm后,一部分光线便会散失掉,造成浪费。而且人越老瞳孔越细,如50岁的人瞳孔夜间中 扩到最大亦只有5mm。所有望远镜的出射光瞳亦不宜太大。 镀膜(Coating) 镜片表层镀膜可减少由反射造成的光的流失,从而增加影像的亮度,清晰度和对比度,也可减缓眼视疲劳。镀膜可分为四个层次 1)镀膜coated:至少在一个光学面上镀有单层增透膜; 2)全表面镀膜fully coated:所有的镜片和棱镜都镀有单层膜; 3)多层镀膜multi-coated:至少在一个光学面上镀有多层增透膜 4)多层全光学面镀膜fully nmulti-coated:所有的镜片和棱镜都镀有多层增透膜。

Hartmann 望远镜介绍

KARL HARTMANN OPTIK UND FEINMECHANIK WETZLAR, GERMANY(1921-1992) Small company, high quality A short history by Dr. Gijs van Ginkel The story of Karl Hartmann Optik in Wetzlar starts with the birth of Karl Hartmann I on June 25, 1888 as the son of a widely respected innkeeper in the small village of Steindorf near Wetzlar. Karl Hartmann decided for a career in optics and in 1903 at the age of 15 he started as an optics student to make prisms and lenses in the optical workshop of Moritz Hensoldt in Wetzlar. In that time Moritz Hensoldt and his two sons had already acquired a great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for the quality of their optical instruments and prism designs. Karl Hartmann developed himself at Hensoldt as a specialist in the making of prisms. Around 1906 Hartmann got acquainted with Dr. Ernst Leitz II (1871-1956), who asked him to join the Leitz company in order to start the production of Leitz Porro prism binoculars, which Leitz intended to introduce on the market. Hartmann agreed and he became responsible for the prism production at Leitz, where worked from 1906- 1921. However in 1915, one month after the birth of his daughter, Hartmann had to join the German military because of Germany’s involvement in World War 1. Three years later, in 1918, his daughter saw her father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he returned from the battlefields. Immediately upon his return he started again at the Leitz company, but he wanted to have his own optical workshop. On November 17, 1921 his plan was realised: on that date he started his own optical workshop in an annex to the house of his parents in law in Wetzlar. In the beginning the Hartmann optical workshop produced eyepieces and objective lenses for microscopes made by Steindorf & Co in Berlin, but he also produced theatre binoculars, telescopes, lenses and prisms for the optical companies Füllgrabe (Kassel, Germany), Beck (Kassel, Germany) and Keiner (Wetzlar, Germany). In 1936 Hartmann introduced his first line of Hartmann Porro prism binoculars. The series consisted of the Hartmann Porlerim models 6x30, 7x50, 8x50 and 10x50. The Porlerims have central focussing and the identical Porlerom binoculars have individual eyepiece focussing. The Hartmann Porlerims/Porleroms became quickly very popular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quality at a very reasonable price. Therefore the binocular production had to be increased at the expense of the production of microscope optics. On July 27, 1925 son Karl Hartmann-2 was born. He was only 15 years old when World War 2 started. During WW-2 the Hartmann Optik had to change to the production of airplane parts, the binocular production was stopped. In 1943 Karl Hartmann-2 became a prisoner of war of the English army so he stayed in England until his release in 1948. After WW-2 Karl Hartmann-1 tried to restart his optical workshop, but the Allied Forces did not allow the production of binoculars, therefore he start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spectacle lenses, magnifying glasses and small theatre binoculars (so-called Holland type binoculars), the Hartmann Gilda and the Hartmann Martha which had a leather covering. In 1948 the Allied Forces again allowed the production of binoculars, but it was not allowed to print “Made in Germany” on the instruments, so now the binoculars were engraved with the text: “Hartmann-Wetzlar, made in US-zone”. On March 23, 1948 son Karl Hartmann-2 was released as a prisoner of war and already on March 24 he signed a so-called “Lehr-Vertrag”, which meant that he would receive training in the making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He finished this training successfully in 1956 with a so-called “Meister-Prüfung”: from then on has was a qualified opticist. That was actually not his dream in life, since he wanted to become a surgeon, but he did the opticist training as a token of loyalty to his father.

博士能望远镜 - 各系列双筒望远镜全面剖析

博士能望远镜 - 各系列双筒望远镜全面剖析 美国博士能BUSHNELL作为全球销量第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品牌,一直深受全球客户的青睐。作为全球第一品牌,博士能望远镜的产品系列繁多,总共有11个系列,多达近60个产品型号。如果能选择到一款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博士能望远镜,成为大家非常苦恼的事情,去年笔者亲临了博士能在美国的一个比较大的展厅,花了将近三天的时间,对博士能各产品系列,进行了对比测试,现在根据我自己的感受,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以下仅代表我自己对博士能望远镜技术性能的了解,和我自己的望远镜测试经验得到的结果,有偏颇之处,往广大网友斧正。 以下我从博士能产品从高到低系列进行一个相对详细的介绍: 一. 万元级超高清级双筒望远镜 - 博士能ELITE 精英系列望远镜 - 世界顶级望远镜典范 ELITE精英系列,目前该系列在我国的售价在10000元左右。ELITE精英系列是博士能最为顶级的双筒望远镜产品,这个系列的产品,也可以说是全球最为顶级的望远镜产品。

博士能在ELITE精英系列中注入了博士能几十年在光学领域的所有最新技术,包括ED萤石镜头,XLT多达60层的镀膜技术,PC-3镀膜增强技术,RAINGUARD 防水技术等等。博士能在展会上的销售工程师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给我详细介绍了ELITE精英系列的生产工艺及各项技术。我未能完全领会,但是我能感觉到博士能在ELITE精英系列上倾注了博士能所有销售工程师的全部心血,以图打造出一款真正的世界顶级望远镜。 因为博士能有两个级别的望远镜采用了ED镜片,就是ELITE精英和LEGEND 传奇,我详细询问这两个系列在镜片上的区别,因为这两个系列差价在一倍以上。博士能销售工程师给我详细介绍了各种号称ED镜片之间的区别。虽然我没有完全理会其含义。但很明显博士能销售工程师给我一个概念:只有ELITE精英使用的才能真正称为ED镜片(目前市面上号称ED镜片的望远镜,太多了,其实都是一个概念)。包括LEGEND传奇系列的ED镜片其实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对成像质量消色散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明显效果。所以博士能的机型,只有ELITE精英系列才会在品号上加上ED,如620142ED,628042ED. 博士能在LEGEND传奇系列上是绝对禁止用ED后缀的,传奇LEGEND仅仅在宣传上使用ED镜片,仅仅是迫于行业内市场压力而采取的行为。 销售工程师介绍,为保证做工的精良,ELITE精英系列是博士能所有双筒望远镜唯一在博士能日本工厂制造了。博士能日本工厂是博士能在全球几十家工厂中,专门生产高精度产品的工厂。 现在全球销售的ED镜片望远镜,真正的ED镜片机型只有两个品牌:博士能ELITE精英和蔡司ZEISS VICTORY T*FL系列。这一点让我深受震撼。所以博士能在全球定位的竞争对手仅仅是蔡司的VICTORY系列。2010年,ELITE精英系列在全美的销量是蔡司VICTORY系列的3倍。 博士能ELITE精英系列主力型号是620142ED(10X42)、628042ED(8X42)这两款。 我怀着激动心情详细测试使用了博士能精英620142ED,初次接触,无论从包装,做工以及各个产品设计细节都能感觉到真正的精良。我原来使用和测试过的所有双筒望远镜都无法同ELITE 精英620142ED相提并论。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一般分为三种。 一、折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两种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伽利略望远镜是物镜是凸透镜而目镜是凹透镜的望远镜。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其优点是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视野比较小。把两个放大倍

数不高的伽利略望远镜并列一起、中间用一个螺栓钮可以同时调节其清晰程度的装置,称为“观剧镜”;因携带方便,常用以观看表演等。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直接成正像。 开普勒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正像系统分为两类:棱镜正像系统和透镜正像系统。我们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既采用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大大减小了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透镜正像系统采用一组复杂的透镜来将像倒转,成本较高。 因单透镜物镜色差和球差都相当严重,现代的折射望远镜常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透镜组作物镜。其中以双透镜物镜应用最普遍。它由相距很近的一块冕牌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一块火石玻璃制成的凹透镜组成,对两个特定的波长完全消除位置色差,对其余波长的位置色差也可相应减弱,如图2所示。 图2

AR数字望远镜简介

AR数字望远镜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起来,增强现实系统和数字沙盘等技术越来越成熟,AR望远镜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文名 AR数字望远镜 外文名 AR digital telescope AR望远镜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为现实是把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物体或其他信息合成到用户感知的真实世界的一 种技术,它是对真实世界的补充,而不是完全替代真实世界,它与传统的虚拟现实(VR)不同,增强现实只是实现对现实环境的增强,加深了对现实环境的感受,AR望远镜增强了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能力。 由于增强现实系统既有虚拟的成分,同时也有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使得增强现实系统成为除了现实世界之外的最 有沉浸感的环境。增强现实系统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媒介,逐渐深入到从房地产到旅游景区等各个领域。 现在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更多追求的是技术的实用性,继增强现实系统这项科技的出现,北京龙博时代展览有限公司为了使各个企业更好的用到增强现实系统这项科技,又通过团队的努力提出来AR望远镜的出现。对于增强现实系统来说,AR望远镜就是一个辅助性的设备,这个设备的作用就是更好的帮助完善增强现实系统这项科技。

房地产行业的应用 AR望远镜应用在房地产行业,可以使看房客户不在需要亲临现场,可通过本设备观测沙盘,以达到了解房屋结构、楼宇建设、开发商信息、物业信息等等。 旅游景区的应用 可将本AR数字望远镜设立在旅游景区最高观测点,使游客通过AR数字望远镜观测各个场景,同时产生每个场景的年代、历史、人文信息等等。 一项技术和一项设备的产生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另外一项技术,同时又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力产生,这些都是慧凯科技团队不懈的探寻和努力得到的。 规格及参数 文字说明: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形式与优缺点简介

望远镜的光学形式与优缺点简介 望远镜的光学形式分为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等三种。 折射望远镜 折射镜的镜片结构是由二片到三片所组合的消色差设计。 优点:焦距长、视野较大、解析力强、拍摄出的星点锐利,星像明亮,最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观测月球、行星、双星表现出色,较大口径的产品易于地面观景、非常适合做月面及行星的扩大摄影。影像清晰锐利,高对比度、较好的消色差设计、极好的APO高消色差、好的镜片几乎无色差、使用寿命很长,但须注意不要让镜片发霉、易于设置和使用、保养容易,很少或不需要维护、底片比例尺大、对镜筒弯曲不敏感、简单和可靠的设计、密封的镜筒避免了空气扰动图像并保护光学镜片、物镜永久固定式安装,无需校正。 缺点:价格高昂。大口径规格比较昂贵、较重、长度和体积比同等口径和焦距的牛顿反射或折反望远镜更大、存在一些色彩畸变(消色差双胶合透镜)、有残余的色差,从而降低了分辨率、优质折射镜的物镜是2片双分离消色差物镜或3片复消色差物镜。不过,消色差或复消色差并不能完全消除色差,所谓消色差物镜只是对白光中7种色光的2种色光(红和兰光)消除色差,而复消色差物镜除了对2种色光

消色差之外,还对第3种色光(黄光)消除了剩余色差。短焦的折射镜有周边像差的现象,但这些缺点现已可解决。口径无法做太大,增大口径的成本因素限制了商业产品的最大尺寸,经济的设计大多为中小口径产品、巨大的光学玻璃浇制也十分困难,对紫外、红外波段的辐射吸收很厉害、到1897年叶凯士望远镜建成,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达到了顶点,此后的这一百年中再也没有更大的折射望远镜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从技术上无法铸造出大块完美无缺的玻璃做透镜,并且,由于重力使大尺寸透镜的变形会非常明显,因而丧失明锐的焦点。反射式望远镜: 优点:口径较大,影像明亮。成本低,没有色差,可做较大的口径,适合做星云、星团的摄影。没有色差,能在广泛的可见光范围内记录天体发出的信息,且相对于折射望远镜比较容易制作。 缺点:口径越大,视场越小,光轴需常调整,反射镜面镀膜易氧化,物镜需要定期镀膜(三至五年),否则星星愈看愈暗,保养较为繁复。反射镜的慧差和像散较大,使得视野边缘像质变差,周边像差使星象肥大。彗形像差,这已被克服。 常用的反射镜有牛顿式和卡塞格林式2种。 牛顿反射望远镜 光学系统简单、价格便宜,球面反射镜在后端,目镜在前端侧面;牛顿反射望远镜采用一面凹面镜作为主要物镜,光进入镜筒的底端,然后折回开口处的第二反射镜,再次改变方向进入目镜焦平面。目镜为便于观察,被安置靠近望远镜镜筒顶部的侧方。牛顿反射望远镜用

望远镜哪种品牌好

望远镜哪种品牌好 望远镜作为一种精密的光学设备,作为普通的消费者,选择起来一直有很多的疑问,自己也很难选择。望远镜什么牌子好?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望远镜牌子繁多,鱼龙混杂。其实望远镜真正出名的品牌并不是很多,在购买望远镜时,其实可以参照国外望远镜牌子的排名,这样真实性更强。笔者从事户外光学产品研究多年,现在就把我自己所了解的望远镜的牌子的一些粗略知识告诉大家,望远镜什么牌子好,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望远镜的品牌,整体上可以分为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如果您选择500元以内的望远镜可以选择国内品牌,国内品牌的望远镜在做工和清晰度上会比国际知名品牌差一些,当然价格也便宜一些。如果选择500元以上的望远镜,我就建议您可以选择国外品牌。 下面我对望远镜的主要品牌做一个简单介绍,同时列举该品牌比较知名的一些产品: 一.美国博士能BUSHNELL -望远镜什么牌子好 全球最知名的也是最老牌望远镜品牌,也是目前望远镜销量最大的望远镜品牌。美国博士能望远镜品种繁多,型号多达100多个。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品牌,博士能望远镜的超高性价比,一直受到全球客户的青睐。博士能望远镜最为知名的系列是,精英系列,传奇系列,奖杯系列和经典系列。这四大系列,是博士能性能最好的系列。博士能另外系列的望远镜性价比会比这四大系列差很多。下面列举博士能望远镜最为经典的一些型号,看是否有您中意的型号: 1. 博士能ELITE精英 620142ED超高清望远镜 10X42 -望远镜什么牌子好

如果您需要一款顶级的超高清望远镜,博士能精英这款望远镜是您不二的选择。这款望远镜无论是做工,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是绝对顶级的。 作为一款售价10000元的望远镜,博士能精英620142ED在全球唯一的对手是德国蔡司VICTORY 10X42. 这两款望远镜无论从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上都难分伯仲。但是做工和包装上,博士能620142ED却更胜一筹。在价格上蔡司胜利10X42却比博士能贵了将近50%。正是这样,博士能精英620142ED在全球销量是是蔡司胜利10X42的3倍以上。 而另外几个比较知名的品牌,施华洛世奇、徕卡还有视得乐,都没有真正能与博士能精英抗衡的产品。2. 博士能TROPHY奖杯 234210高清望远镜10X42 -望远镜什么牌子好 这是美国博士能一款极具传奇的产品,博士能奖杯234210,连续4年高居美国高清望远镜销售榜首,不仅在美国,包括欧洲,日本等地区,博士能奖杯234210都一直稳居高清望远镜销量第一。2011年全球高清级望远镜,博士能奖杯234210独占50%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一个销售神话。

天文望远镜介绍

?光学望远镜 天文光学望远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镜头及其它配件组成。通常按照物镜的不同,可把光学望远镜分为三类: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 一折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的物镜由透镜组成折射系统。早期的望远镜物镜由一块单透镜制成。由于物点发射的光线与透镜主轴有较大的夹角,玻璃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会造成球差和色差,严重影响成像质量。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人们发现近轴光线几乎没有球差和色差,于是尽量制造长焦距透镜,促使望远镜向长镜身发展。1722年希拉德雷测定金星直径的望远镜,物镜焦距长达65m,用起来非常不便,跟踪天体时甚至需很多人推动。 为解决上述缺点,后来人们用不同玻璃制成的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组成复合物镜。所以,现代的折射望远镜的物镜,都是由两片或多片透镜组成折射系统(双透镜组或三合透镜组等)这样,可使望远镜口径增大,镜身缩短。1897年安装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的折射望远镜,口径 1.02m,焦距19.4m,仅物镜就重达230kg,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 从理论上说,望远镜越大,收集到的光越多,自然威力也越大。但巨大物镜对光学玻璃的质量要求极高,制作困难。镜身太大,支撑结构的刚性难保,大气抖动影响明显,其观测效果反倒不佳。这就限制了折射望远镜向更大口径发展。现在天文学家们发展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在望远镜镜面背后加上一套微调装置,根据大气的抖动情况,随时调整望远镜的镜面,把大气的抖动影响矫正过来,这套技术叫做主动光学,这样一来,望远镜口径问题有望突破。 二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的物镜,不需笨重的玻璃透镜,而是制成抛物面反射镜。 其光学性能,既没有色差,又消弱了球差。 反射望远镜物镜表面有一层金属反光膜,通常用铝或银,反光性能相当理想,且镜筒大大缩短。由于抛物面反射可作得很轻薄,于是就可以增大望远镜的口径。现代世界上大型光学望远镜都是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需在镜筒里面装有口径较小的反射镜,叫作副镜,以改变由主镜反射后,光线行进方向和焦平面的位置。反射望远镜有几种类型,通常使用的主要有牛顿式,副镜为平面镜;卡塞格林式,副镜是凸双曲面镜,它可把主物镜的焦距延长,并从主镜的光孔中射出。

比较好的国产望远镜牌子

比较好的国产望远镜牌子 国产望远镜有很多品牌,也有很多没有品牌的,国产望远镜由于鱼龙混杂,产品品质一直受到客户的质疑。确实大部分国产望远镜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劣质的镀膜和镜片,让望远镜的效果非常不好。 这两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大品牌望远镜正式进入国内市场,国际品牌的价格也一直下滑到理性水平,对国产望远镜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目前国产望远镜主要生产千元内的中低端望远镜,主要的品牌有博冠和云光。云南北方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原云南光学仪器厂)创建经营近70年来,积累了雄厚的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能力。创建了许多个中国第一,如:中国第一具望远镜,中国第一具红外观察镜,中国第一个光学玻璃熔炼车间,中国第一个微光观察镜,中国第一个测距仪等等。公司创建的“熊猫牌”望远镜系列产品,在众多的国内外新老客户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品牌和质量的象征。博冠在低端望远镜部分也很有市场。 但是作为千元以上的中高端望远镜,国产品牌基本没有市场。因为国际大品牌比如博士能,由于其在全球销量巨大,其千元以上级别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而国产品牌的千元以上产品,由于销量很小,导致生产成本非常高,无论在成像质量还是在做工上都无法与国际大品牌相比,如果你选择国产品牌,尽量选择500元以内的产品,这部分由于国外品牌进口关税的问题,国内品牌还是有优势的。而500元以上的望远镜,就尽量选择国外品牌如博士能,TASCO,YUKON等。 望远镜是耐用产品,可以用几十年,所以买望远镜建议都买千元及以上的产品,清晰度会高很多,对眼睛也没有伤害,值得推荐的产品有: 双筒望远镜选购实战篇 1. 选用儿童双筒望远镜的误区 现在很多未成年的小孩,都喜欢使用望远镜。很多家长认为,小孩使用望远镜只是玩一玩,随便买一个几十块钱的就行。 这确实是大错。小孩为成年,眼睛为正式成型,这是后使用一款品质差的望远镜,由于望远镜又放大作用,如果望远镜的清晰度以及成像的屈光度有问题,将大大伤害孩子的视力。这比看电视影响大多了。 所以建议,儿童一定要使用高清级别的望远镜。如果您对望远镜不是很了解,一定要购买上千元的大品牌望远镜,否则宁愿不要给孩子购买。 2. 迷你便携双筒望远镜的选购 迷你望远镜一般指的是重量在400克以内,体积只略大约一个手掌,能够随身放入自己的

望远镜的主要技术性能

望远镜的主要技术性能 1、通光孔径: 限制通过望远镜光能的图形框子(一般是物镜框)叫做入射瞳孔(简称入瞳),亦即望远镜物镜的通光孔径D。 2、放大率(放大倍数) 眼睛通过望远镜所看到物体像的张角和眼睛直接看物体时的张角之比即为放大率。如果已知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则可由物镜的焦距F除以目镜的焦距f可得放大率r: r=F/f 望远镜的放大率也可由入射瞳孔的直径D除以出射瞳孔的直径d得到,即: r =D/d 放大率越大,一般观察的物体越清晰。 双筒望远镜的基本性能通常用数字表示在它的外盖上,例如:8x42第1个数字表示望远镜的放大率为8倍,后一个数字表示物镜的通光孔径为∮42毫米。3、视场: 当眼睛在出瞳点观察时看到的物体范围叫做视场。广角或超广角望远镜(视场大于60度)的观察范围比一般望远镜的观察范围要大。 双筒望远镜的视场一般用数字表示在它的外置上,例如122/1000表示用望远镜观察,在1000米的距离上可观察到直径122米范围的视场。有时亦可用英尺和角度表示。 4、分辨率: 望远镜的分辨率用它所能分辨的物方无限远两个物点对望远镜物镜中心的张角

∝表示(单位:秒)。望远镜的分辨率直接与入射瞳孔直径有关。入射瞳孔直径(一般为物镜通光孔径)越大,望远镜分辨率就越高,观察的物体就越清晰。5、出射瞳孔直径: 入射瞳孔在目镜后面的像叫做出射瞳孔。出射瞳孔位于目镜后,只有当眼睛与出射瞳孔相重合时才能观察到望远镜的全视场。 出射瞳孔直径越大,用望远镜观察物体的主观亮度就越高。据此,在傍晚及光线较弱的条件下观察需要用大出射瞳孔直径的望远镜。 望远镜的出射瞳孔直径等于入射瞳孔直径D除以望远镜的放大率r:d=D/r 6、出射瞳孔距离: 出射瞳孔到目镜靠近人眼最后一个表面顶点的距离即为出射光瞳距离。出射瞳孔距离大于16毫米时常称为长出瞳距离,它便于戴眼镜观察。 7、透过率: 望远镜的透过率影响所观察物体的亮度。透过率与多种因素(如玻璃对光的吸收,光学表面透射时的反射损失,光散射等)有关。特别是光学表面透射时的反射损失对透过率影响最大同时也影响成像清晰度。因此,望远镜的光学镜片与空气接触的表面都要渡减反射膜(增透膜)。镀的膜系不同望远镜的透光效果会不一样(单层透过率约50%、双层透过率约65%、多层膜透过率可达85%以上),以镀宽带增透膜效果最佳。但考虑价格因素一般只在光学零件数目较多或在较高档的望远镜中镀制宽带增透膜。判别一个望远镜的透过特性,可以观察镜片反光情况,若反光严重,则透光差,成像就模糊。 本文来自:重庆美华光电有限公司网

光学课程设计 ——望远镜系统

望远镜系统结构设计 指导教师: 张 翔 专 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 级:光信息08级1班 姓 名: 学 号: 20080320 光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背景 (1) 第二部分设计目的及意义 (1) 第三部分望远镜介绍 (1) 3.1望远镜定义 (1) 3.2望远镜分类及相应工作原理 (2) 第四部分望远镜系统设计 (3) 4.1开普勒望远镜 (3) 4.2望远镜系统常用参数 (4) 4.3外形尺寸计算 (6) 4.4伽利略望远镜 (8) 4.5物镜组的选取 (9) 4.6望远镜像差类型及主要结构 (10) 4.7双胶物镜与双分离物镜分析 (12) 4.8内调焦望远物镜分析 (14) 4.9目镜组的选取 (14) 4.10目镜主要像差及分析 (17) 4.11棱镜转像系统 (17) 4.12转折形式望远镜系统 (18) 4.13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18) 4.14应用光学系统中的光栅 (20) 第五部分设计总结 (21) 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21)

一.设计背景 在现在科学技术中,以典型精密仪器透镜、反射镜、棱镜等及其组合为关键部分的大口径光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天文、空间望远镜;地基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激光大气传输、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等等。 其中我国以高功率激光科研和激光核聚变研究为目的的光电系统——“神光二号”,颇具代表。“神光二号”对于未来的能源危机和我国的军事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运用应用光学知识,了解望远镜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望远镜外形尺寸、 物镜组、目镜组及转像系统的简易或远离设计。了解光学设计中的PW法基本原理。 三.望远镜介绍 3.1 望远镜定义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根据望远镜原理一般分为三种。一种通过收集电磁波来观察遥远物体的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主要指光学望远镜。但是在现代天文学中,天文望远镜包括了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和伽吗射线望远镜。近年来天文望远镜的概念又进一步地延伸到了引力波,宇宙射线和暗物质的领域。或者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进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学望远镜又称“千里镜”。它主要包括业余天文望远镜,观剧望远镜和军用双筒望远镜。 【望远镜基本工作示意图】

第一章 望远镜基本原理

望遠鏡基本原理 1.1望遠鏡光學原理 望遠鏡由物鏡和目鏡組成,接近景物的凸形透鏡或凹形反射鏡叫做物鏡,靠近眼睛那塊叫做目鏡。遠景物的光源視作平行光,根據光學原埋,平行光經過透鏡或球面凹形反射鏡便會聚焦在一點上,這就是焦點。焦點與物鏡距離就是焦距。再利用一塊比物鏡焦距短的凸透鏡或目鏡就可以把成像放大,這時觀察者覺得遠處景物被拉近,看得特別清楚。 折射鏡是由一組透鏡組成,反射式則包括一塊鍍了反光金屬面的凹形球面鏡和把光源作 90 度反射的平面鏡。兩者的吸光率大致相同。折射和反射鏡各有優點,現分別討論。 1.2 折射和反射望遠鏡的選擇 折射望遠鏡的優點 1.影像穩定 折射式望遠鏡鏡筒密封,避免了空氣對流現象。 2.彗像差矯正 利用不同的透鏡組合來矯正彗像差(Coma)。 3.保養

主鏡密封,不會被污濁空氣侵蝕,基本上不用保養。 折射望遠鏡的缺點 1.色差 不同波長光波成像在焦點附近,所以望遠鏡出現彩色光環圍繞成像。矯正色差時要增加一塊不同折射率的透鏡,但矯正大口徑鏡就不容易。 2.鏡筒長 為了消除色差,設計望遠鏡時就要把焦距儘量增長,約主鏡口徑的十五倍,以六吋口徑計算,便是七呎半長,而且用起來又不方便,業餘製鏡者要造一座這樣長而穩定度高的腳架很是困難的一回事。 3.價錢貴 光線要穿過透鏡關係,所以要採用清晰度高,質地優良的玻璃,這樣價錢就貴許多。全部完成後的價錢也比同一口徑的反射鏡貴數倍至十數倍。 反射望遠鏡的優點 1.消色差 任何可見光均聚焦於一點。 2.鏡筒短 通常鏡筒長度只有主鏡直徑八倍,所以比折射鏡筒約短兩倍。短的鏡筒操作力便,又容易製造穩定性高的腳架。 3.價錢便宜 光線只在主鏡表面反射,製鏡者可以購買較經濟的普通玻璃去製造反射鏡的主要部份。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介绍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介绍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科普 一、望远镜基本原理与天文望远镜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是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使人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显得大而近的一种仪器。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天文望远镜是望远镜的一种,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 下面是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图,不是说每一款望远镜都是这样的。有的天文望远镜没有寻星镜,有的在镜筒上还安装了中垂来调节平衡。还有会赠送很多其他的天文配件,比如太阳滤镜、增倍镜(巴洛镜)、更多倍数的目镜。 天文望远镜重要部位的作用: 1.主镜筒:观测星星的主要部件。 2. 寻星镜:快速寻找星星。主镜筒通常都以数十倍以上的倍率观测 星体。在找星星时,如果使用数十倍来找,因为视野小,要用主镜筒将星星找出来,可没那麼简单,因此我们就使用一支只有放大数倍的小望远镜,利用它具有较大视野的功能,先将要观测的星星位置找出来,如此就可以在主镜筒,以中低倍率直接观测到该星星。 3. 目镜:人肉眼直接观看的必要部件。目镜起放大作用。通常一部 望远镜都要配备低、中和高倍率三种目镜。 4.天顶镜:把光线全反射成90°的角,便于观察。 5. 三脚架:固定望远镜观察时保持稳定。

三、天文望远镜的性能指标 评价一架望远镜的好坏首先看它的光学性能,然后看它的机械性能的指向精度和跟踪精度是否优良。光学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口径:物镜的有效口径,在理论上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口径越大,聚光本领越强,分辨率越高,可用放大倍数越大。 2.集光力:聚光本领,望远镜接收光量与肉眼接收光量的比值。人的瞳孔在完全开放时,直径约7mm。70mm口径的望远镜,集光力是70/7=10倍。 3.分辨率:望远镜分辨影像细节的能力。分辨率主要和口径有关。 4.放大倍数: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如开拓者60/700天文望远镜,使用H10mm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焦距700mm/目镜焦距10mm=70倍;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影像也越大。 5.视场:望远镜成像的天空区域在观测者眼中所张的角度,也称视场角。放大倍数越大,视场越小。 6.极限星等:是望远镜所能观测到最暗的星等,主要和口径、焦比有关。正常视力的人,在黑暗、空气透明的场合最暗可看到6等星,而70mm口径望远镜的集光力是肉眼的100倍,能看到比6等星再暗五个星等的11等星。 因此,衡量望远镜的重要参量是口径。 四、天文望远镜的分类 (一)光学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造出第一架望远镜,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重大的飞跃,根据物镜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 1.折射望远镜:物镜为凸透镜,位于镜筒的前端,来自天体的光线经物镜折射后成像在焦面上,故称为折射望远镜。优点---使用方便,镜体轻巧,便于

世界四大双筒望远镜介绍-LEICA(徕卡)

LEICA(徕卡) 第一篇:《LEICA(徕卡)望远镜基础指南》 放大倍率 每一架双筒望远镜都有标有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指放大倍率。它告诉我们通过望远镜观测时,被观测物能被拉近多少,例如使用8倍放大倍率的望远镜,可以让一只距离100米的鸟,看上去只有12.5米。 物镜直径 双筒望远镜第二个特性数字指的是物镜直径(双筒望远镜入射通光孔径),是毫米做单位。一架设计标准为10X50的双筒望远镜的物镜直径为50毫米。物镜直径越大,双筒望远镜采集光线的能力越强。如果在弱光条件下观测,那么理想的选择是物镜直径为42或者50毫米的望远镜(woodlande补充:另外倍数也不能太高,10倍以下较适宜)。物镜直径为20或者32毫米的双筒望远镜比较合适在日光条件下观测。 出瞳直径 当你距离双筒望远镜目镜30厘米左右观察目镜时,可以看到两个形如瞳孔的亮点,它的直径就是出瞳直径,出瞳直径等于以毫米为单位的物镜直径除以放大倍率。这些区域呈现正圆形,边缘锐利,体现LEICA望远镜的优质特点。人眼的瞳孔可以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光线明亮则瞳孔缩小,光线微弱则瞳孔增大。观测舒适的通常规则是:双筒望远镜的出瞳直径应当至少和人眼的瞳孔直径一样大。当然,出射和入射通光孔径并不是评估影像亮度的唯一决定性指标,其他因

素也同样重要,如对比度,分辨率和透光率。 弱光系数 弱光系数是一个经过计算得出的数字,用以描述双筒望远镜在弱光条件下的理论性能。计算公式为物镜直径和放大倍率乘积的平方根。弱光系数是个纯粹的数学值,没有对望远镜的任何光学质量进行描述。诸如对比度、色彩还原和分辨率等。视场 这个数值指的是距离1000米时所看到的范围。通常,放大倍率越大,视场范围越小。具有较大视场范围的双筒望远镜能够覆盖较大的区域,使观测者可以方便的追踪移动目标,诸如一大群鸟。徕卡双筒望远镜有一个显著的质量标准是位于视场边缘的影像都锐利清晰、轮廓鲜明,具有丰富的对比度。 对比度和分辨率 对比度是指影像明暗区域之间亮度的差别。亮度差别越大,对比度越大。一个对

望远镜的倍数

望远镜倍数 文章简介 很多人在购买望远镜时,对望远镜倍数的理解有误,导致对购买的望远镜不是很满意。本文将详细教你正确理解望远镜的倍数,同时教你选择一款适合自己需要的倍数的望远镜。 文章详细内容 很多人在购买望远镜时,对望远镜倍数的理解有误,导致对购买的望远镜不是很满意。本文将详细教你正确理解望远镜的倍数,同时教你选择一款适合自己需要的倍数的望远镜。 每架望远镜上都标有主要参数,如7x35表示该镜为7倍,物镜口径35mm。一般6倍以下为低倍率,6-10倍为中倍率,10倍以上为高倍率。现在主要讨论双筒望远镜的倍数。 很多人总认为倍数越高越好,一些厂家也以虚假的高倍来吸引消费者,实际上一架望远镜的合理倍数是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方式相关的: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些,用三角架固定观测的可以比手持观测高些。若选购手持观测的双筒望远镜,7-10倍之间足够用,最高不要超过12倍,否则倍数越高,观测视场就越小、越暗,观测效果反而下降,尤其是高倍带来的抖动也大大增加,使观测的景物无法稳定下来,很难正常观测。 望远镜的倍数,在理论上与望远镜的视野成反比,倍数越高,视野越小。所以望远镜的倍数不适宜太大。50MM口径的双筒望远镜,如果到了20倍就基本上到了极限了,如果倍数在大,视野就太小了。基本无法使用。 世界各国如美国、俄罗斯装备部队的望远镜品种虽很多,但大多以6-10倍为主,一些世界名牌如美国博士能、施华洛世奇、德国蔡司等所产望远镜同样也是以中倍率为多,这是因为一个清晰而稳定的成像是最重要的。 目前世界上的顶级望远镜,如博士能精英系列,一般都采用42MM口径,8-10倍的倍率就行了。 所以作为我们日常户外用的望远镜,建议选择7-10倍。超过10倍尽量就不要选择呢了。如果超过10倍就建议使用三角架。 我们从国外最流行的望远镜就能看到望远镜应该选择什么倍数。全球超高清望远镜连续三年销售冠军- 美国博士能精英系列的倍率就是7-10倍。 博士能奖杯系列应该所有知道望远镜的地球人都知道,博士能奖杯234210是全球400-600美元中高级望远镜销售冠军。而奖杯8X32是全球迷你望远镜销售冠军。刚才说了望远镜的倍数与视野成反比,但是不同的望远镜,同样倍率,同样口径的视野相差很大。

使用双筒望远镜注意事项

如何使用双筒望远镜及注意事项 有些新手朋友收到望远镜,满心期待但是不知道如何操作使用,没有调节好以至于观测时成像无法重合、视野有黑影以及无法同时调清楚等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欧尼卡Onick双筒望远镜以及注意事项。 市面上的双筒望远镜一般分为屋脊结构和保罗结构,其实操作方法大致相同。 第一步: 旋升眼罩:不戴眼镜观测的朋友将眼罩旋起来,戴眼镜观测的朋友将眼罩旋下去。 翻折眼罩:不戴眼镜的朋友无需翻折,戴眼镜的朋友观测时将眼罩翻折下去。

这样做是为了使眼睛和目镜保持适当的出瞳距离,如果贴的太近或者离得太远,观测起来视野里就会感觉有黑影在晃,无法获得完整的视野圆。 此外,如果不戴眼镜的朋友观测的时候眼罩没有旋起来,眼睫毛也很容易刮到目镜镜片沾染油脂,影响成像清晰度,观测起来就会有雾感成像模糊不清。 第二步:

调节瞳距:有很多童鞋说望远镜看到的总是两个圆,中间有黑影成像无法重合,那就是因为瞳距没有调节好。操作方法:扳动两个镜筒之间的间距,调节到与你的眼睛瞳距一致,这样看出去图像就可以重合了。 第三步: 调焦:慢慢转动调焦轮对焦调节清晰度即可! 补充一下视差调节: 有的人两只眼睛度数不一样,比如左眼100度,右眼300度。摘下眼镜后观测会发现双眼无法同时看清晰,这是因为双眼有视差。这个时候可以先转中间

调焦轮使左眼清晰后,再慢慢转动右目镜或视差补偿微调一下,双眼就可以同时观测到清晰的图像了。 一般大部分保罗望远镜则是转动右目镜微调补偿视差: 有的新手童鞋收到望远镜,因为不熟悉,看到右目镜或视差环可以转动就直接将它转到底了。但如果双眼视力正常的话,视差又被转到底了那么无论你怎么转动调焦轮对焦始终有一边会是模糊的,无法同时获得清晰的成像。所以这点大家也要注意一下,一般能同时看清的话视差环就不要动也不要直接拧到底。 通过以上所述,您应该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欧尼卡双筒望远镜了吧! 再简单的说几点注意事项: 1、不要用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这样会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失明。 2、望远镜不要摔,避免震动冲击,以免光轴发生偏移观测起来头晕脑胀。 3、手不要摸镜片,避免镜片上沾染油脂指纹等影响成像清晰度。 4、不要一边走一边观看望远镜,避免误踏危险物体并导致人身伤害。 5、不要将望远镜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和长期放到烈日下的汽车中,避免高温加速橡胶的老化。 6、不防水的望远镜长期不用注意保持干燥,可防止在带干燥剂的密封袋中,避免镜片长霉。 7、不要将望远镜里面的干燥剂放到小孩可以拿到的地方,避免小孩吞食干燥剂造成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