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早期殖民扩张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早期殖民扩张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早期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

一、选择题

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对其他国家工业的实际促进比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国工业的促进还要多。仅就亚麻布一项而言,据说,这些殖民地的年消费量可达300万英镑以上,当然,我不敢保证这一数据的准确。但是,这一巨大的消费量几乎全由法国、佛兰德斯、荷兰和德国提供。”材料中所述历史现象主要反映出( )

A.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西、葡两国错失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工业发展机遇

C.西、葡两国同英法荷德等国展开争夺市场的激烈竞争

D.殖民地与宗主国形成“原料供给——市场占有”关系

2.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黑奴贸易已经无利可图

3.“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是指( )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

4.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B.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

C.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

D.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

5.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

B.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

C.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

D.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6.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

A.美国金融的崛起 B.荷兰商业的繁华

C.殖民霸权的更替 D.英国科技的先进

7.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 ) A.“无敌舰队”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8.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舍肯伯鲁克指出,16世纪荷兰约有1 800多艘商船,从船的造价上看,荷兰一条商船的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在英国商船上,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就需要更加坚硬的木头,而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的。这说明( )

A.英国工业发达,荷兰造船业较落后

B.荷兰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风险大

C.荷兰以小商业为主,英国的海外贸易规模大

D.英国是靠海盗抢掠起家的,荷兰以贸易获利

9.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认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抨击了葡萄牙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B.抨击“海上马车夫”荷兰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C.抨击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破坏海上自由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0.下图是《帝国的兴衰》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帝国最有可能是( )

《帝国的兴衰》目录部分

第六章帝国的衰落

一太多的“追求”和太大的花费

一力不从心

二入不敷出

二经济危机

一毁灭性的经济政策

二难以解决的经济难题

三封建特权横行与经济凋敝

三欧洲其他国家的竞争

一在美洲和大西洋上的竞争

二在东方的竞争

A.荷兰 B.西班牙

C.英国 D.意大利

1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曾经同意英格兰海船掠夺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沿岸城市,引起敌方报复,由此在英吉利海峡发生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英国船只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

A.葡萄牙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12.史学界曾评价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一场战争:“它的胜利为英国在不久的将来主宰世界贸易的地位,为19世纪不列颠帝国的建立铺平了道路。”这场战争应是( ) A.英国对葡萄牙的战争 B.英国对西班牙的战争

C.英国对荷兰的战争 D.英国对法国的战争

13.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 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14.阅读关于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B.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

C.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让其成为欧洲霸主

D.工业革命是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

15.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这一现象导致了( )

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

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

16.“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 )

A.这一时期世界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B.公元1500年以前的世界是完全隔绝的

C.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推进了世界联系的加深

D.公元1500年后的世界逐渐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17、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

A.新航路的开辟是英国人首先实现的 B.英国殖民扩张兴起

C.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D.英国是“海上霸主”

18.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大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二、非选择题

19.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殖民地的掠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象牙和黄金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1783至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净赚1200万英镑。

材料二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

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1)据材料一回答“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评价突出强调了哪一方面的作用?

(3)综合两则材料,你对殖民主义作何评价?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

材料二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大国崛起》(1)从材料一中找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不同途径。

(2)你认为要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奴贸易路线图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比较两幅图片,提取两项材料蕴含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紧扣材料且明确、合理,并依据史实予以说明)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依据材料“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对其他国家工业的实际促进比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国工业的促进还要多”及“这一巨大的消费量几乎全由法国、佛兰德斯、荷兰和德国提供”可知,西、葡两国殖民扩张掠夺回来的财富并没有转化成资本原始积累,错失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工业发展机遇,故B项正确。

答案:B

2. 解析: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因此需要黑奴在殖民地生产原料并消费工业品,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B

3.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52至1674年英荷两国之间爆发战争,三次战争后,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本题中“他们”是指英国与荷兰。

答案:C

4.解析: 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发生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资本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故B项错误;《航海条例》主要为打击荷兰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未经同意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美洲殖民地贸易往来,说明英国政府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故D项正确。

答案:D

5.解析: 由材料可知,这种“混合”语言产生的原因是早期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其经济动因是资本原始积累,D项正确。早期殖民与扩张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A、B两项错误;C 项不符合“经济根源”,故错误。

答案:D

6.解析: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时荷兰是海上商业殖民帝国,在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之战,荷兰战败,英国夺权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因此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殖民霸权的更替,此时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荷兰商业的繁华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殖民霸权的更替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英

国科技的先进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7.解析:根据所学史实题目中给出的时间是1626年和1674年,1626年叫“新阿姆斯特丹”表明这个地方被荷兰控制,而改名“纽约”表明荷兰被英国击败。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所以A项不正确。英国在17世纪通过了“航海条例”并引发的英荷战争,英国最终击败荷兰并获得一部分北美的殖民地,所以B项正确。英国是在18世纪击败法国,最终确立殖民霸权,所以C项不正确。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是在18世纪,所以D项不正确。故选B。

答案:B

8. 解析:材料中荷兰商船的造价低,没有武器装备,可以运载更多货物,并不能说明荷兰造船业较落后,故A项错误;荷兰商船没有武器装备,可以运载更多货物,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容易遭遇海盗袭击,风险大,故B项正确;材料中荷兰商船的设计是为了运载更多货物,不能说明荷兰以小商业为主,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英国的海盗抢掠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

9.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垄断了早期殖民贸易。17世纪初,荷兰崛起,积极进行殖民扩张,《论海上自由》是为自己殖民扩张进行辩护,A正确。

答案:A

10.解析:由于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导致西班牙的衰落,西班牙的衰落还由于封建特权横行,奢侈消费导致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

答案:B

11.解析: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因此答案为C 项。

答案:C

12.解析:为英国最终确立世界霸权地位奠定基础的是英国对法国的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答案:D

13.解析:西班牙通过暴力掠夺,荷兰通过商业贸易,英国通过发展工业,分别走上强国之路。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4.解析:上述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并非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故A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故B 项正确;英国在与邻国的殖民战争中获胜,成为欧洲霸主,故C项错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在其开始工业革命之前,故D项错误。

答案:B

15.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主要反映出欧洲物价上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

答案:B

16. 解析:据“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可知A项错误;B项“完全”说法错误;据“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可知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但这不是“政治一体化”,故D项错误。答案: C

17、解析:由黑奴贸易而开了一家铁厂,说明奴隶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故选C项;新航路的开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首先实现的,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海上霸主”问题,排除D项。

答案:C

18.解析:首先,马克思并不是肯定英国对印度政府的合理性。其次,马克思认为,英国对印度的征服比土耳其、波斯或俄国对印度征服好些,主要是因为英国是个资本主义国家,而当时的土耳其、波斯或俄国仍然是封建国家。这意味着英国在征服过程中客观上带来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9.解析:(1) 本问以三角贸易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殖民主义的理解分析能力。在三角贸易中,欧洲殖民者获取了高额利润。

(2) 要依据“大大促进了”“强有力手段”“保证了销售市场”“转化为资本”等信息,体会马克思这段话的内在含义。

(3) 要辩证分析,注意从对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的积极作用和对殖民地的破坏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1)使欧洲国家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在强调殖民制度血腥性的同时,突出了殖民制度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3)殖民主义充满着血腥和暴力,对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扩张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殖民制度在当时又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被殖民地区根本无力抵御西方殖民者的进攻和掳掠,但西方国家应对今天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负有一定的责任。

20.解析:(1) 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及“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归纳。

(2) “条件”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启示”结合材料二归纳。

答案:(1) 葡萄牙和西班牙凭借赤裸裸的财富掠夺成为“大国”;荷兰通过商业贸易成为“大国”。

(2)条件: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上的吸引力,军事实力,内部凝聚力等。启示: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打破旧的价值观念等。

21.解析:图一为三角贸易,其航程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欧洲的奴隶贩子带着欧洲工业品来到非洲,用来交换黑奴、黄金、象牙等,再将其运送到美洲,将黑奴高价卖掉,换了烟草等欧洲需要的产品,其中黑奴贸易是其核心;第二幅图则反映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亚非拉既是其商品市场,亦成为其原料产地,在经济政策上,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自由主义,黑奴贸易不久废除了,根据这些内容,只要选取其中任意一项表述清楚,然后进行说明即可。如黑奴贸易在15~19世纪盛行,又如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到19世纪黑奴贸易被逐步废除等论点。

答案:示例一:黑奴贸易在15~19世纪盛行。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殖民方式简单粗暴;西欧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而发展种植业和采矿业却缺乏劳动力;政府支持;获取巨额利润;新航路开辟后,远洋航行更加顺畅便捷。

示例二: 19世纪黑奴贸易被逐步废除。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输出市场,这与黑奴贸易产生矛盾;黑人的反抗斗争;启蒙运动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资产阶级政府通过立法对黑奴贸易政策的调整。其他信息:世界市场、商品、资本积累方式的变化等。

小学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 姓名班级等第 一、请仔细阅读上面的公交站牌,然后按要求完成题目。 1.比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个公交站牌可能是麒麟路,或,或。 2.要在这个站点去太平洋,应该乘坐路车,大约(数字)站路。 3.从这个站点乘车,(选择“可以”或者“不可以”)直接去桃花岛,因为 。 二、阅读“84消毒液”产品说明书,完成下面各题。 “84消毒液”产品说明书 【主要功能】 本品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4.5%——7%。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 脓性致病菌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灭活病菌。 【适用范围】 运用于饭店、宾馆、医院和家庭中被一般细菌所污染的物品及肝炎病菌污染物 品的消毒,以及瓜果蔬菜、餐饮用具的消毒。 【注意事项】

1.爸爸有一件纯棉的黑色T恤,想用84消毒液来消毒,被妈妈制止了,原因是2.小明跑步时摔伤了腿,能用84消毒液来对伤口进行消毒吗?为什么? 3.今年12月,妈妈想用84消毒液对厨房的餐具进行消毒,拿出来一看,生产日期是2016年8月,就没有使用。这是因为 4.夏天到了,爸爸把一瓶刚买来的84消毒液放在阳台向阳的窗台上保存。小明劝爸爸说:“,所以最好别放在这里。” 三、伤科药王”——三七 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五加科。除野生外,也有人工栽培的。三七株高30-60厘米,宜.生长于气候温暖的地方,以稍.阴湿的黑沙质土或腐殖质土最为理想。 三七主要以根入药,叶与花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取三七的根制药,以生长三年以上者为好。根据挖取时间的不同,又可分“春七”与“冬七”。“春七”是在夏秋时挖取的,其根充实饱满,药效好;“冬七”是冬季挖取的,根较瘦,药力差。 三七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李时珍“止血、散血、止痛”六个字概括了它的功效。它能治创伤、跌打损伤、虫兽咬伤、吐血、鼻出血、便血等一切血痛。用三七汁医治赤眼也有效。口服三七粉,还有解酒的作用。对治疗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喉

2020年高考语文图表转化题专题强化训练及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图文(表文)转化题 1.下图是某人设计的猴年会意书法作品,请写出除英文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丙申年万事如意 (1)构图要素(不超过5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意(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品的主体是“2016”的猴年标志,又形成“猴捧寿桃”的图案,右上角有“万事如意”的印章和“丙申年”的字样,最下面是几朵祥云的图案。(写三处即可) (2)整个作品突出了猴年这一主题,表达了猴年万事如意、福寿吉祥等良好祝愿。 2.认真阅读下面这幅漫画,介绍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20楼楼梯拐角处,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指着意见箱,让一个收废纸的人把意见箱中的信件收入麻袋。讽刺了某些领导表面上表示愿意听取群众意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30小说探究题

专题强化训练(三十) 小说探究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送不出去的祝福 吕啸天 临近新年还有三天,丰城莲花山来福寺住持喜福大师派弟子虚水下山,带着祥符把新年的美好祝愿送给丰城的百姓。虚水出家才几个月,做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他问喜福大师:“师父,居住在山下的施主几十万人,弟子不知道该送给谁合适。”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福喜之愿,万人皆喜。”喜福大师微微一笑说,“新年的祝福当送给有缘之人。” 虚水一边下山一边想,居住在丰城的百姓有几十万,归纳起来只有两种:富人和穷人。于是他一路打听来到了丰城首富何有国的府上。年近半百的何有国抽着水烟在府上安排管家置办年货、搭戏台。听虚水道明来意,何有国冷冷一笑说:“何某经营商号顺风顺水,家大业大,富贵满门,何须寺里再来凑这个热闹?”让管家把放在桌上的祥符一把塞回虚水的手中,连推带送把虚水赶了出去。 虚水无奈,一路打听又来到了城北莲花村村民向喜莲家中。年过三十的向喜莲,丈夫暴病而亡,寡居的她一人带着两个孩子靠种几亩薄地度日,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一日三餐操碎了心。眼下她正为过年饭菜和两个孩子的新衣服发愁。虚水递过来的祥符,她看都没看:“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有什么用?你拿走。”她也把虚水赶了出去。 祥符和新年的美好祝愿送不出去,接连碰了两个钉子,虚水感到很憋屈,再也没有心思做下去了。回到寺里,虚水说了下山的经过。喜福大师微微一笑说:“出家之人,不拘俗世之念。明早你再下山,再找此两人送上祝福。” 师命难违。次日一早,虚水又带着祥符和新年的美好祝愿下山。他再次来到何有国的府上。虚水二次登门,何有国没有见他,也没有接受他的祥符。何有国这样做不是说他真的不需要美好祝愿。他是担心一旦接受了祥符,今后寺里借送祝福之名向他伸手要银子,就不好拒绝。何有国想了片刻,让管家拿了三两银子交给虚水,说是捐给寺里的香火钱。 虽然还是没有送出祥符,但得到了三两银子的捐赠,虚水心里好受了一些。他又走了两个时辰,来到了向喜莲的家中。年关更近,穷苦人的生活更显得艰难。向喜莲愁苦满脸,坐在旧房子角落里暗自垂泪,两个年幼的孩子躲在一边哭泣,显得很凄惶。 虚水叹了一声,心想:她这个样子再送上祥符,她肯定不要。他做出了新的决定:把何有国捐给寺里的三两银子转捐给向喜莲。 向喜莲接过银子,激动得放声大哭,让两个孩子给虚水磕头谢恩。虚水扶起孩子,逃也似的离开村里。

【人教版】2020中考语文语言运用得体专题练习(含解析)

语言运用得体 一、单选题 1.下列四句中,表述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 护士对刚出院的病人说:“欢迎您再来!” B. 您的报告对我们有些帮助。 C. 李刚对王明说:“你几点来,我们磋商一下好吗?” D. 警察对行人说:“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2.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 A. 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B. 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 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 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 里,,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 班主任发现了他 B. 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 自己被班主任发现 了 D. 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4.下面情境中,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你正在忙自己的事,同学来找你出去,你应该说:“” A. 你等一会儿,没看我正忙着呢吗? B. 请等一会儿,我把事情做完就来。 C. 你怎么偏在这时候来找我呢? D. 你来得可真是时候,我去不了。 5.【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 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A. 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 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 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D. 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 6.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夜深了,花睡了 三毛 我爱一切的花朵。在任何一个千红万紫的花摊上,各色花朵的壮阔交杂,成了都市中最美的点缀。 其实我并不爱花圃,爱的是旷野上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的野花和那微风吹过大地时的感动。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花回家。对于离开泥土的鲜花,我总有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还是要买的。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 在所有的花朵中,如果要说“最爱”,我选择一切白色的花,尤其是长梗的百合。 许多年前,我尚在大西洋的小岛上过日子,那时,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我在家中种菜,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那种东西,艺术品位高,并不差的。我不买花。 有一日,丈夫和我打开邮箱,又是一封求职被拒的回信。那一阵,其实并没有山穷水尽,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没有悲伤,可是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已不敢奢求。那是一种恐惧,眼看存款一日日减少,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这种情况只有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明白。 我们眼看求职再一次受挫,没有说什么,去了大菜场,买了些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就出来了。不知怎么一疏忽,丈夫不见了,我站在大街上等,心事重重的。一会儿,丈夫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小束百合,兴冲冲地递给我,说:“百合上市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失了理智,向丈夫大叫起来:“什么时候了?什么经济能力?你有没有分寸,还去买花?!”说着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丢到地上,转身就跑。在举步的那一刹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我回头,看见丈夫呆了一两秒钟,然后弯下身,把那些撒在地上的花,慢慢拾了起来。 我向他奔过去,喊着:“荷西,对不起。”我扑上去抱他,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一. 关联词语填空: 1. 小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下雨,地()湿。 3.()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4. 诸葛亮()精通兵法,()熟知天文地理。 5.()答应了,你()应该办到。 6.()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詹天佑勇敢地接受了任务。 7. 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他感情脆弱,()这篇课文太感人了。 8.我们读文章,()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注意文章的细节,()仔细体会那些细节,()理解得更深刻。 9. 鲁迅先生对青年十分关心,()写信人署的是假名,他()认真地回信指导。 10.()明天不下雨,我们()去春游。 二.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 2. “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 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

4. 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5. 他在回忆着过去的往事。 6. 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把功课学好。 7. 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 8. 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 9. 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10. 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册。 三.排列错乱的句子: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禾苗。()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它白天隐身在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

四. 将下列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1. 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草儿发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桃花开了。

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练习

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练习 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定、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例一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预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 小学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是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熟悉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 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定、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定,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留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运动前的预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活动所占人数比例不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留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熟悉程度在提高。” 例二下面是上海世博会会徽,请用文字说明它的含义。 1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强化训练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强化训练 1. 按要求仿写句子。 (1)写出果实的形状、大小。 例: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 (2)写出果实的颜色及其变化。 例: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3)写出果实的味道。 例: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4)写出动物淘气可爱的地方。 例:“你要干什么?”“王子”在我面前哼哼时,我问它。 它汪地叫一声,晃一晃脑袋,表示想要出去。 2. 照样子,用关联词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也是……______ (2)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仅……还……______ 3. 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上“水泄不通”这个词语,写一个表示人多的句子。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倒?(改为陈述句)4. 附加题。 我能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礼貌用语。 ①素不相识。______ ②上联不配下联。______ ③黑夜静悄悄。______ 5. 语言表达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 ①老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 ②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______。 6. 按要求写句子。 (1)小草长。(扩句) (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缩句)

7. 造句。 ①不假思索:______。 ②指手画脚:______。 8. 照样子写句子。 (1)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①小鸟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②小狗摇着尾巴向我走来。 (2)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仿写比喻句) ①穿过树梢的阳光像______。 ②______像______。 9. 语言·运用 (1)周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给句子加一组关联词,保持意思不变。)(2)仿照划线部分再写两个句子,形成一句完整的赠言 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花坛的馨香中,______,______。母校的每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情,播种着我们的梦想。 10. 排列句序。 ( )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 )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 )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 )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 )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11. 补充句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1)______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______的泼水节又到了。 (2)______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______的小花。 (3)______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______的凉棚。 (4)______的花坛里开满了______的鲜花。 12. 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把贫瘠的黄土坡开辟成了绿油油的菜园。(改为“被字句”) (2)一截小瓜苗从砖缝中长出来。(改为“拟人句”) (3)蝙蝠到处乱撞。(扩句,至少扩两处) 13. 请按照“绿叶一花骨朵一花苞一花朵”的顺序给下列句子排序。 ()真期待花苞早点绽放! ()花骨朵一天一个样儿,不断地膨胀。 ()墨兰绿叶幽幽,每一片绿叶细长如剑,密密麻麻地长着,叶子长短不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专项

2019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项·文学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 “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B.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长短句”“诗余”等。 C.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漂亮朋友》 等。 D.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作者分别是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和理解“词”的有关知识的能力。识记作家作品,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平时注意积累有关“元曲”和“表”的有关知识,就能很好答题。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散曲”不是词的称谓;C.说法错误,《漂亮的朋友》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D.说法错误。四部名著作者应为: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故选A。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文章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了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B.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与英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中 的主人公都具有“硬汉精神”。 C. “对月怀远”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永恒主题,清冷的月色催生了诗人们对远方亲 友的怀念,也慰藉了他们孤寂的情怀,北宋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D. 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融音乐、舞蹈、文学、美术于一体。京剧可以说是中国 的国粹,而话剧在西方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威尼斯商人》是话剧中的喜剧精品。【答案】B

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习题及答案

2010中考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 目录: 1、我爱我家 2、青春随想 3、岁月如歌 4、微笑着面对生活 5、让世界充满爱 6、漫游语文世界 7、感受自然 8、走上辩论台 9、脚踏一方土10、好读书,读好书11、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2、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一、我爱我家 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香味把你紧紧来拥抱;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瞬间消散你独行的寂寞和奔波的疲惫;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惟恐避之不及又深深迷恋回味不已;家,是父亲下巴硬匝匝的胡须,扎得你脸颊发疼心里开出了花。在2009年5月12日,红花中学九(3)班开展了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温馨回忆:请你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付出最多的是什么 答案略 2、体验亲情: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答案示例:①成长的驿站,心灵的乐园②家是心灵的港湾 3、感受家庭: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家的感受。 答案示例:①家是昨夜依旧未眠的严父②家是今晨忙碌不休的慈母③家是风雨中的搀扶④家是夕阳下的依偎 4、美好积累:请写出与家有关的课文一篇,歌曲一首,古诗两句,名言一则。 答案示例:课文:《风筝》、《散步》歌曲:《吉祥三宝》、《让爱住我家》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 5、回报亲情: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请你确定一个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答案示例:(1)给父母一份惊喜: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2)帮父母做家务事: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3)陪父母聊聊天: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6、消除代沟:为消除母子代沟,增进母子感情,你一定有一些好的建议,请写出几条。 答案示例:①多与母亲谈心②抽空和妈妈一起做家务③陪妈妈散步、看电视。 7、情感升华:在《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的眼里,祖国是家,大陆是家;在同学们的眼里,除了父母的家,还有哪里可以为家为什么呢 答案示例:寝室是家、学校是家、集体是家……因为…… 二、青春随想: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答案示例:①青春的魅力②珍惜青春,笑看生活③放飞青春,放飞梦想④青春

语文图表题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一:图表题 1.请观察下面图表,概括图中主要信息。 2.请认真阅读两幅图表,简要概括近年来在线餐饮外卖行业的特征。

3.读下面遗忘曲线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它的横坐标代表记忆天数,纵坐标代表记忆保持量。)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曲线图表明的遗忘发展规律: 4.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 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3分) 类别风景名胜饮食文化历史名人 名称晋祠汾河永祚寺老陈醋面食傅山狄仁杰票数(张)194 103 189 24 36 31 48 合计(张)486 60 79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3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 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_____ ___。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6.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列出了下表。请你根据图表所反映的信息,写出一条结论和学校针对这一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1)结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措施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一项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对象调查项目 中老年青少年 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居民乡村居民 更喜欢过中国 传统节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欢过 西方节日 26.2% 4.5% 41.7% 29.9% 根据上表得出结论: (2分) ①在我国中, ②在我国中, 8. 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4分) 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城市 白天夜间 天气现 象 风向风力最高气温天气现象风向风力最低气温 石家庄雷阵雨北风3-4级22 小雨北风<3级12 唐山 阴东风3-4级23 阵雨北风3-4 级 11 廊坊阴东北风3-4级25 小雨北风<3级12 沧州 阴东北风3-4级22 小雨北风3-4 级 12 衡水 阴北风3-4级24 阵雨北风3-4 级 13 邢台阴北风<3级23 阵雨北风3-4 级 13

初中中考语文专题讲练:汉字的书写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汉字的书写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一)汉字的笔顺规则 1.一般规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问同司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 (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 2.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3.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 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 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 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 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 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二)汉字的间架结构 结构方式例字间架比例 独体结构米、日方正 品字形结构品、森各部分相等 上下结构思、华上下相等 霜、花上小下大 基、想上大下小 上中下结构意、上中下相等 褒、裹上中下不等 左右结构村、联左右相等 伟、搞左窄右宽 刚、郭左宽右窄 左中右结构街、坳左中右相等 滩、傲左中右不等 全包围结构圆、国全包围 半包围结构医、叵左包右 庆、尾左上包右下 匀、句右上包左下

初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 迟子建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尼八九岁的时候,只要不是去离开营地太远的地方狩猎,父亲就会带上他。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夜,是个满月的日子,我正跟着母亲在火塘边捻筋线,鲁尼跑进来,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会儿父亲要带着他,乘着佳乌(桦皮船)去河湾打猎。我对堪达罕(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学名驼鹿)并没多大的兴趣,但我很想乘坐佳乌。我央求母亲,让她跟父亲说说,把我也带上。 林克背着枪,带着我们穿过松林,来到河畔。路上他嘱咐我和鲁尼,上了佳乌后,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往水中吐痰。 那条河流很狭窄,水也不深,林克就像揪出一个偷懒的孩子似的,把掩藏在河边草丛中的桦皮船拽出来,推到河水上。他先看着我和鲁尼上了船,然后自己才跳上去。船悠悠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耳边有阵阵凉风掠过,非常舒服。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林克将桦皮船荡进湖泊,我们划向湖对面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峦。林克上了岸,他让我和鲁尼不要下船。父亲一离开,鲁尼就吓唬我说,快看,前面有狼,我看见它的眼睛发出的亮光了!我刚要叫,听到了鲁尼的话的父亲回过头来,他对鲁尼说,我怎么跟你说的了?一个好猎手在出猎的时候是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的!鲁尼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几下船身,就像敲着他自己的脑壳反省似的。 林克很快回到了船上,他小声对我们说,他在岸上的草丛中发现了堪达罕的粪便和蹄印,粪便很新鲜,说明几个小时前它还来过这里。从它的蹄印来看,它是一头成年的堪达罕,很有分量。林克说我们到对面的柳树丛中守候它。我们把船划到湖畔的柳树丛,桦皮船夹在其中,也就成了一片陆地。我们潜伏在船上,林克让鲁尼帮他把枪膛上了子弹,然后用手指在嘴唇那儿竖了一下,示意我们不可出声。 我们敛声屏气地等待着。 父亲咽了口唾沫,我听见了“嚓嚓——”的声响,这“嚓嚓”声很快变成了“噗噗”声,循声望去,发现一团灰黑的影子正在湖的对面移动!父亲抑制不住兴奋地“哦”了一声。 堪达罕在夜色中镇定自若地行进着,父亲瞄准了它,然而未等他射击,它突然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当堪达罕离我们近了的时候,我非常紧张,因为看它的模样,它一定是胃口很大的,万一父亲打不中它,它反扑过来,我们的佳乌就会被它踏碎,我们只能逃跑。如果跑得慢,被它逮着,定是九死一生了。 林克确实是个优秀的猎手,当堪达罕沉入水中,让湖面的月亮又圆满起来的时候,他非常镇静,耐心等待着。直到它从湖水中站了起来,心满意足地昂了晃脑袋,打算上岸的时候,林克才把枪打响。枪响的时候,我的心也仿佛跟着蹦了出来,我看见堪达罕栽歪了一下身子,似乎要倒在水中的样子,但它很快又站直了,朝枪响处奔来,我顾不得林克的嘱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汇总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种辣椒1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 它的生长过程。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 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几天后,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到了盛夏,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 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收获的时节到了,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竟收了小半筐。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 不是真理吗?.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1 2.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写出段意。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② 、蒙蒙的小雨2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 很浪漫。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一个没事吧小妹妹她摔倒了飞驰而来忽然迎面一辆的士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 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 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小伙”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院走去。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与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 色。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洒,可是我却重重地跌倒了,像你一样。不,还不如说:”听了这话,“就在那次跌倒时被后面的汽车轧断了。你。”“噢,你的左腿——?”停了一会儿,小伙子说:?? 陈红陷入了沉思“我去通知你父母,你知道他们的电话吗?”陈红把号码告医院到了,小伙子搀着陈红进了急诊室。 诉了他。不一会儿,陈红的父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见到女儿腿上雪白的绷带,忙问这问那。陈红把经过“那这时,只听护土小姐说:“要不是那位大哥哥,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哎,他呢?”告诉了他们,又说,”个小伙子,看见你爸妈来后,他就离开医院了。”陈红怔住了:“我还不知他叫什么呢!父亲背起陈红,母亲在旁边扶着,一家人走出医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小伙子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知识讲解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 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 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 ......,而认为 ..,“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 “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 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 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 ...:“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 ..的结论 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表格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最新中考语文拼音专题练习及答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中考语文最新总复习资料—拼音专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酝.(yùn )酿阴晦.(huì)憧.(chōng )憬轩.(xuān)榭 B 阔绰.(chuò)潮讯.(xùn)水藻.(zǎo)瀑.(pù)布 C 惘.(wǎng)然埋.(mán)怨狼藉.(jí)斟酌.(zhuó) D 气氛.(fēn)澄.(chéng)清蹒.(mǎn)跚琐.(suǒ)屑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烙.(lào)印分泌.(mì)乳臭.(xiù)未干B惬.(qiè)意冗.(r ǒng)长怒不可遏.(è) C.阔绰.(zhuò)参差.(cī)拈.(niān)轻怕重D丰腴.(yú)蜿.(wān)蜒姹.(chà)紫嫣红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挑剔.(tī)丰腴.(yú) 糟粕.(pò) 人迹罕.至(hǎn) B、酝酿.(niàng) 绽.放(zhàn) 摇曳.(yè) 杳.无消息(yǎo) C、池沼.(zhǎo) 污垢.(gòu) 殉.职(xùn) 拈.轻怕重(niān) D、阴晦.(huì) 恬.静(tián) 吮.吸(yǔn) 载.歌载舞(zǎi)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暂.时(zhàn) 教诲.(huì) 情不自禁.(jìn) B.畸.形(jī) 辐.射(fǔ) 得不偿.失(Shǎng) C.膝.盖(xī)机械.(xiè)满载.而归(zài)D.勉强.(qiáng)允.许(yǔn 称.心如意(chèng) 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锤练.(liàn)干涸.(gù)惟妙惟肖.(xiào)B.凋.零(diāo)陌.生(mò)深恶.痛疾(wù) C.和煦.(xù)挑.衅(tiāo)走头.无路(tóu)D.校.对(xiào)窥.探(kuī)仓.海桑田(cān) 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书塾.(shóu)阻塞.(sè)炫.耀(xuàn)龟.裂(guī)B镂.空(lòu)希冀.(jì)粗犷.(guǎng)猝.然(cù) C虬.枝(qiú)阴霾.(lí)侧.隐(cè)匿.名(nì)D诲.暗(huì)差.使(chāi)怂.恿(sǒng)称.职(chèng) 7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喝.彩(hē)伶.仃(líng )姹.紫嫣红(chà)B.污秽.(huì)戍.守(shù)白雪皑皑 ..(ái) C.忏.悔(chàn)晨曦.(xī)风调.雨顺(diào)D.提.防(dī)侥.幸(xiǎo )丢三落.四(là) 8.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稳操胜券.(juàn)如火如荼.(chá)迥.然不同(jiǒng)B沧.海一粟(cāng) 安然无恙.(yàn 惟妙惟肖.(xiào) C.不无裨.益(bì参.差不齐(cēn)随声附和.(hè)D.丢三落.四(luò拈. 轻怕重(niān)面面相觑.(qù) 9.下列加点形近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羁绊.(bàn)挑衅.(bàn)河畔.(pàn)金柳 B、茁.壮(zhuó)笨 拙.(zhuō)相形见绌.(chù) C、寺.庙(sì)把持.(chí)恃.才放旷(shì) D、广.大(ɡuǎnɡ)扩. 大(kuò)心旷.神怡(kuànɡ)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着.重附着.着.急穿着.打扮B.干燥.噪.音急躁. 下河洗澡. C.沾.染玷.污粘.贴拈.轻怕重D.差.遣参差.差.点儿 差.强人意 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庇.(bì)护秀颀.(qí)拮.(jié)据轮廓.(kuò) B.跻.(jī)身狭隘.(yì) 震慑.(shè)记载.(zài) C.祈.(qí)祷应和.(hé)惬.(xiá)意积淀.(diàn) D.汲.(xī)取浓郁.(yù) 殉.(xùn)职徘徊.(huí)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倩.影(qiàn)皎.洁(jiǎo)休憩.(qì)拈.轻怕重(niān) B.随.州(séi)狭隘.(ài)差.使(chāi)莘莘 ..学子(xīn) C.干涸.(hé)怜悯.(mǐn)玷.污(diàn)脍炙.人口(zhì) D.破绽.(zhàn)迷惘.(wǎng)省.悟(xǐng)面面相觑.(qù) 1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也许有一天,我们无意间.(jiān)成了感动的小小源头.淙淙地流向另—个渴 望感动的双眸.(móu)。 B.一篇优美的散.(sǎn)文,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同带着我们在宁静的林荫. (yīn)道上散步一样。 C.青春,人生最宝贵的阶段,在人们的翘.(qiào)首企盼中姗.(shān)姗而来,又 在人们的欢呼欣喜中倏忽而逝。 D.美好的精神,也许会受到一时的掩盏,随着人生之路的不断延伸,她终究 会冲破羁.(jī)绊,舒枝展叶,熠.(yì)熠生辉。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éng)潋.滟(liàn)拮据.(jū)憔.悴(qiáo) B.娴.熟(xián)逶. 迤(wěi)蹒.跚(pán)祈.祷(qí) C.诧.异(chà)殉.职(xùn)和煦.(xù)风靡.(mǐ) D.颓.唐(tuí)饯. 行(jiàn)笑靥.(yè)婵.娟(cán) 15.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jiàng) 膝.盖(xī) 诧.异(chà) B. 解剖.(.pōu) 停泊.(pō) 粗犷.(kuàng) C.迸.溅(bìng) 褴褛.(lǔ) 汲.水(xì) D.湛.蓝(shèn) 阔绰.(chuō) 裨益.(bì) 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xiá)符.合(fú)纽.带(niǔ)觅.食(mì)B.巷.子(xiàng) 呵.斥(hē)伶俐.(lì)情侣.(lǚ) C.哈.达(hǎ)棱.角(léng)自诩.(xú)驻.足(zhù)D.门槛.(kǎn)惋. 惜(wǎn)悼.念(diào)忐忑.(tè) 17.下列多音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混.账(hùn)着.想(zhuó埋.怨(mái)号.叫(háo)B悄.声(qiǎo)蛮 横.(hèng)间.或(jiàn)塞.子(sāi) C.勉强.(qiǎng)屏.障(píng)称.职(chèn 挑.战(tiǎo)D.反省.(xǐng)喝. 彩(hè)相处.(chú)单薄.(bó) 18.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弦.乐(xián)炮.制(páo)干涸.(hé拈.轻怕重(niān) B、衣着.(zhuó胆 怯.(què畸.形(jī)随声附和.(hè) C、哺.育(pǔ悲怆.(chuàng胚.芽(pēi)参.差不齐(cī) D、沮.丧(jǔ)馈. 赠(kuì) 强.迫(qiǎng)契.而不舍(qì) 1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唱和.(hé)沉湎.(miǎn)孜孜 ..不倦(zī)B.炽.热(chì)诘. 问(jié)梦寐.以求(mèi) C.牟.取(móu)襁.褓(qiǎng)越俎代庖.(bāo)D.悲怆.(cāng)禁 锢.(gù)五行.缺土(xíng) 2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裨.益(bì酝酿.(niàng) 广袤.(mào)称.职(chèng)B.镌.刻(jùn)褒. 贬(bāo)殉.职(xùn)聘.请(pìn) C.归省.(shěng 汲.取(jí裸.露(luǒ)澄.清(chéng) D.蓑.衣(suō)应 和.(hè)自诩.(xǔ)蓦.地(mò) 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休憩.( qì) 锲.而不舍(qiè)B.楠木 ..(lán )涸.( gù)辙的 鱼 C.阴霾.( mái ) 彬.( bīn )彬有礼D.淅.(xī)沥分.(fèn)外妖娆 22.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句是() A.老师给我详细地分析讲解后,我茅塞.(sāi)顿开。 B.青春是盛开的花,绚.(xuàn)丽多姿,灿烂芬芳。 C.培根说:“狡黠.(jié)的人看不起读书,无知的人羡慕读书,明智的人读书是 为了致用。” D.新春音乐会的入场券.(juàn)已经售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