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和作用的影响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掌握以曲线、图表形式表示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探究不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3.探究不同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利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使其沉入水中。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吸收CO2并排除O2,产生O2的多少与光合作用的强度密切相关,O2溶解度很小,积累在细胞间隙从而使下沉的叶片上浮。因此可依据同等数量叶片所需时间,来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四、试验材料

器材:菠菜叶、2%的NaHCO3

用具:打孔器、注射器、烧杯、纸杯、标签100W灯泡五架、吸管

五、实验步骤

制作圆叶片

1. 取5 ~6 片菠菜叶片上下重叠,用直径为1cm 的钻孔器垂直打孔,获得直径为1cm 的小圆叶片。打孔时注意避开主叶脉。

2.每次取10片叶圆片,放入已吸入5mL 水的注射器中,将注射器置于垂直状态,轻轻排除注射器前端的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管口,将注射器活塞用力向下拉,连续3 ~ 4 次,直到除去叶圆片细胞间隙内的空气。

3.将叶圆片连同水倒入烧杯中避光保存

(一)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①取3只小烧杯,标号为1-3号。分别加入30mL 的2%NaHCO3溶液;

②每只烧杯中分别放入10片叶圆片,并均匀置于烧杯底部;

③将3只烧杯分别置于距功率为100W 的光源10cm、20cm 、30cm距离下,同步开

启电源后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五片叶圆片每片上浮所需的时间。

(二)探究不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①取3只小烧杯,标号为1-3号。分别加入30mL的蒸馏水、浓度为2% NaHCO3溶

液和2%的NaHCO3溶液并加吹气(30秒);

②每只烧杯中分别放入10片叶圆片,并均匀置于烧杯底部;

③将1-3 号烧杯等距离(10cm)置于100W 的光源下,同步开启电源后开始计时,

观察并记录五片叶圆片每片上浮所需的时间

(三)探究不同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①取4只小烧杯,标号为1-4号。每个烧杯分别加入30mL2%的NaHCO3溶液。2~ 4

号烧杯分别用蓝色、红色和绿色塑料袋包好外壁,1号不做改变。

②每只烧杯中分别放入10片叶圆片,并均匀置于烧杯底部;

③将1-4号烧杯等距离(10cm)置于100W 的光源下,同步开启电源后开始计时,

观察并记录每片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

例题: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请回答:

(1)本实验中,光照强度的改变可以通过来实

现。

(2)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多少,

可推知黑藻变化情况。

(3)当台灯与黑藻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将KHCO3溶液的

浓度由l%改为0.5%,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明

显减少,其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减少,使

暗反应速率下降,导致光反应产生的O2明显减少。

(4)请为上述实验拟定一个课题称:。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说课稿 一、说教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这节内容是必修1模块中第五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说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形式得出各因素的影响规律.教材是在介绍了光合作用的色素和过程之后引入本节内容,并在酶这一节内容中留意介绍过了实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就对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优良的基础,这节课和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通过本节内容的字习,在一定的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为培养学生周密的科学思推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 二、说学生:这节课的上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此时学生己经在本节第一二课时的学习中明白了光合作用的机理、过程和反应式。这为本节课的导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奠定了优良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细胞呼吸》《质壁分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已经进行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训练,掌握了试验探究的方法和基本所则,这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影向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展开奠定一定的基础,而且学生在数学科目中已经学习了建立坐标曲线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建立数学模型做好了铺垫。 基于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详尽学情,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2)分折各个环境因素对光含速率的影响规律;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力。 (2)通过建立数学曲线模型得出各环境因素的影响規律,培养学生信息转化的能力以及分折归纳的能力. 3、情乏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探究及实验后的互相交流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尝试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 2、教学难点: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曲线图) 五、说教法 根据本节内容本身的特点,我将“通过实验探究从而得出各个环境因要的影响規律”和“运用所学類律解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作为本节课的2个重点,要得出相应的律并实际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将详尽的实验探究过程作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国为在这个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需要关注自变量和变量,更需要注意各种无关变量的影响,这需要学生有严運的实验思维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说学法 这节课我王要采取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自主设计实验,通过互相讨论,成果报告,组间互相分享评价的学习方式得以重点实破。因此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堂实验探究课。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整节课的实验流程: 导入→学生活动一→学生活动二→实际应用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社会热点:由世界人口的增长与土地不断减少引发粮食危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如何从外部因素入手来提高粮食的产量呢?引导学生回答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从而分析出影响光含作用的主要的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2018年高考生物重难点突破强化练第23练准确解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题

准确解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题 1.(2017·衡水中学一调)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因子变量的原则。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下处理。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正确,需要改正的为( ) 花盆光温度水 甲光亮处20 ℃充足 乙黑暗处20 ℃少量 A. 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2.(2017·吉林月考)现有一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下列最适宜做实验对照组的是( ) ①向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一定量的种子放入培养皿中。 ②将培养皿置于光照条件下、25 ℃、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A.另一组置于有光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 B.另一组置于25 ℃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 C.另一组置于缺氧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 D.另一组置于黑暗、25 ℃条件下,其他处理相同 3.(2017·海南国兴中学月考)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不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 B.甲产生气泡,乙不产生气泡 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 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 4.(2017·漳州芗城中学月考)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在黑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对上述实验的分析和结论合理的是( ) A.本实验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二氧化碳转变成了淀粉 C.实验初始时遮光与曝光区域仍有淀粉存在

叶片与光合作用

《叶片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获得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叶脉及气孔等基本概念; (2)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初步认识叶片的形态特点; (2)利用挂图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叶片的内部结构,并认识到叶片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的意义,增强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叶片的内部结构及特点 难点:叶片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三、教具准备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3种以上植物的叶片 教师:叶片内部结构挂图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2.是不是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的器官 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引出“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 官”) 3.叶片的结构有哪些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新课: 师:让全体学生展示叶片,观察叶片的形态、结构。 问:为什么叶片大多是扁平的?不同的叶片在形态上是否一样?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答:易于接受阳光,形态各不相同,但叶片中间都有很多纹路…… 师:叶片有哪些结构?中间的纹路又叫什么名称? (展示叶片结构挂图) 一、叶片的结构:

1、表皮: 师:说明叶片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且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板书) 问:表皮的这种结构与光合作用有哪些联系呢? 答:表皮细胞和角质层都是透明的,有利于透光,给光合作用提供光能;角质层不易透水,可以防止叶片过多地散失水分,对叶片还起到保护的作用。 师: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我们会发现在表皮上还有很多气孔,他们都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问:气孔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 答:由于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所以它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分)及产物(氧气)可以通过气孔进出叶片内。 问:表皮属于什么组织呢?(回顾植物体的基本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 答:属于保护组织。 2、叶肉:

光合作用实验设计

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实验设计学案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海尔蒙特实验结论: 2、普里斯特利实验结论: 3、萨克斯实验 实验步骤:暗处理(目的:) (自变量:) (目的:) (检验产物:) 实验现象: 结论: 变式实验: 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 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 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 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⑴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⑵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⑶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 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4、恩格尔曼实验(课本P100) 问题探讨: 1、恩格尔曼为什么采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甲组要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实验结论:

5、美国鲁宾和卡门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第一组向植物提供,释放氧气是 第二组向植物提供,释放氧气是 结论: 6、卡尔文循环 用标记CO2,探究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课本P97) 1、实验原理:提取原理 分离原理: 2、方法步骤: ①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二氧化硅的作用:,碳酸钙 ②制滤纸条 ③滤液画线 ④色素分离:(层析液不要没过滤液细线,且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⑤观察结果: 3、问题探讨: (1、春夏叶片为什么是绿色?而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 (2、为什么秋天叶子会变成红色? (3、大棚种植蔬菜所用的薄膜为什么一般采用无色透明的? 4.知识拓展:其他与色素有关的知识 ?1、____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 ?2、叶绿素的合成都需要_____的催化。 ?3、_______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 ?4、__________中的色素通常与光合作用无关。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 CaCO3(少量)-+ + 95%乙醇(10毫 + -+ 升) 蒸馏水(10毫升)-+ -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素养要求 1)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C级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b级 3)用列表比较法,比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进一步理解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说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收集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有关信息,了解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活动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自主先学】 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3页,说出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概念梳理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1)色素提取液:。 (2)色素提取原理:。 (3)该实验中化学物质的作用:二氧化硅是使;碳酸钙是。 (4)色素分离方法:法。 (5)色素分离原理: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速度。(6)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7)色素分离时,加盖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 (8)分离结果:滤纸条上自上而下呈现四条色素带。请完成下表。

叶绿素b黄绿色较多最低 【合作探究】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结果分析: (1)滤纸条上无色素带 (2)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颜色均过浅 (3)色素带中绿色过浅 (4)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检测反馈】 指导学生完成“巩固练习”1、2。 活动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自主先学】 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6~78页,说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概念梳理 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色素的种类和含量、、C5的含量等。(2)环境因素 ①光照强度和光质:主要影响光合作用中。 ②CO2浓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中。 ③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中。 ④矿质元素和水 2.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又称光合作用速率)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2)光合作用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目的措施或方法 延长光照时间补充光照、轮作及套种 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维持适当昼夜温差(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 【合作探究】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分析4个图形特点,说出A、B、C、D图中横坐标的意义 。 2.多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方案设计)终稿2009102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第一课时) 上海市延安中学王石 一、设计思路: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为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生命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第一册)的学生实验4.4,按上海课标的“知识与技能”分类标准,该实验属“实验C级”,是整套教材中唯一一个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方案的学生实验,因此该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培养的良好素材,但教材并未系统地介绍实验设计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此前学生参与了“探究酶的催化特性”的实验过程,并了解了历史上科学家们对光合作用的一些研究思路,虽然没有系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但对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已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我在课前让每位同学先凭自己的理解设计一份实验方案,在教学中以学生“原生态”的设计方案为案例,以学生在课堂上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时生成的问题为教学素材,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适时归纳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师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共同分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逐步确立修正自己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 在学生对实验设计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时,如何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派生出的教学资源(问题)是本节课面对的最大挑战。课前,我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粗略批阅,借此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基础,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加以解决。然后从学生的实验方案中收集典型案例(根据需要,从方案中截取具有典型问题的相应板块),并按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不同事项进行归类,最后根据所选择的探究因素(光照强度、温度等)类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课中,以学生设计的实验为案例,按照“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方法(步骤)→设计结果记录、处理方式”的顺序依次进行分析和探讨,学生在这条粗线条的引导下,通过参与解决课堂中衍生出的问题,发现自己设计的方案中的缺陷,并逐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在同学们逐渐完善自己方案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对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归纳;课后,同学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为第2课时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作好准备。 在“确定实验思路”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将变量类型、处理思路、方法或原则等教学内容按下图所示的框架逐级展示,以期突破教学难点。

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一、单因子的影响 (一)光照强度 曲线分析: (1)描述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并指出A、B、C 三点的生理含义? A 点: B 点: C点: (2)如果是阴生植物,B 点在横轴上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 (3)如果自然界中某种植物,在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 B 的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 (4)根据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增加光合产量? (二) CO2 浓度 曲线分析: (1)描述CO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并指出关键点的生理含义?

(2)根据CO浓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增加光合产量? (三)温度 曲线分析: (1)描述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并指出关键点的生理含义? (2)如果想要提高产量,如何控制温度? (四)水分 水分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 间接影响CO进入植物体内。缺水时可使光合速率下降。由于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只是植物所 吸收水分的一小部分,因此,水分缺乏主要是间接影响光合作用下降。夏季的正午,由于植物缺水而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 在生产上的应用:预防干旱;适时适量灌溉。 (五)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P是ATP分子的组成成分等等。 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施肥,适时适量地施肥 二、多因子的影响 讨论: (1)P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变量是什么? (2)Q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变量是什么? 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________________ 所表示的因子,随其因子的不断加强,

10叶片与光合作用

10.叶片与光合作用 知识目标: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明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阐述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生态学意识。 2.形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叶的结构 难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程: 学生思考: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一.叶片与光合作用 教师展示叶的结构模式图,学生阅读教材,知道叶的组成,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征。 讨论:1.雨后常见到荷叶上有滚动的水珠,水为什么不能渗透到叶片内? 2.为什么一般叶片上表皮比下表皮绿色深一些? 二.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1.由实验中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及能量变化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2.由表达式,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 3.由光合作用的实质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4.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师进一步倡导: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立体高效种植的优势,从而知道合理密植的重要性。 板书: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场所——叶 ①叶的结构?? ???—输导组织—叶脉—营养组织—叶肉—保护组织—表皮 ②叶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叶片总表面积大气孔进行气体交换 叶脉能运输水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d c b a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贮存能量) 实质:①物质变化;②能量转化 意义:①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 ②为其它生物提供能量 ③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3.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 崔敏(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是以“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为主线,采用视频、课件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的讨论分析,不仅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原则和方法,更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环境因素光合作用强度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1、教学内容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是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从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上看,本节课是对“光合作用”认识的最高点,也是历年高考必然涉及的重要主干知识。它在已学过的光合作用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深入地剖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将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从而体会到环境因素对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本堂课重点探究光照强度等三大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初步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 2、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观看视频、ppt展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直观感性的认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并同步板书,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通过课堂实验探究,及时加深巩固本节所学习、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 3、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1.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 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3.2 技能目标: 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2.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图); 3.3 情感目标: 1.参与“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合作学习和自我评价; 2.体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成功的快乐; 4、教学重难点 4.1 重点: 尝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 4.2 难点: 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曲线图); 5、课程类型:高一新授课

【实验设计】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

【实验设计】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使用气中氧传感器来测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量,来探究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对黑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有强弱,我们用定量的探究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放出O2的量,表示光合强度。随着环境因素的改变植物的光合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的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增加,一定范围内适当的提高CO2浓度,光合速率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光合速率增加。 实验材料和用具:黑藻、装有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软件,数据采集器,气中氧传感器,60W白炽灯光源(可调亮度台灯),集气瓶,橡胶塞、蒸馏水等。 实验设计 一、实验探究:。 二、实验变量:。(若本 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则该实验因变量的观察指标是。利用本实验提供的装置,控制不同光照强度的方法是或。) 三、预期结果及结论: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为了使测得的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应。 四、教学策略 由于课堂时间限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思考与讨论探究课题,我将整个探究过程的“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环节放在课前,以课前思考题的形式实施。再由全班同学交流实验方案,然后顺利完成探究过程的“进行实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表达和交流”及“进一步探究”等环节。

五、实验步骤:(以光照强度为例) 1、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图所示连接好系统及实验装置,打开“教材通用软件”; 2、实验前应对气中氧传感器进行校正,并给其约5分钟的稳定时间来适应环境,这样其测量会更加准确; 3、实验时,剪取新鲜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黑藻、狐尾藻、眼子藻等)的幼嫩枝条约8-10条左右放入集气瓶,枝条剪口端向上,盛适量的水,为了保证水中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在水中加微量的碳酸氢钠(1升水中加0.5-1克左右),或通过皮管向水里吹气几分钟,同时将水温调节到光合作用最佳温度20℃-25℃; 4、将气中氧传感器的探头通过橡胶塞与集气瓶连接完毕,调节探头的高度,使气中氧传感器探头高于水面1—2厘米;注意不要使电极接触到液面; 5、,在软件分析界面里设定好采集时间与采集间隔,将其在日光下进行光照,同时打开台灯,对黑藻进行较强光照,点击开始,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结束后,将采集到的点绘制曲线; 6、再给另一集气瓶盖上密封塞,将氧电极插入广口瓶中,注意不要使电极接触到液面。将其在日光下进行光照,。再进行一次采集(采集方式与上一次实验一致),并将此次采集的数据与上一次的采集数据在同一图表内绘制曲线。 尝试了以下组织形式:学习讨论,明确原理→制定方案,开展探究→汇报分析,发现问题→修订方案,继续探究→交流评价,拓展探究。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3章叶的光合作用单元检测(新版)冀教版

第3章叶的光合作用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颜色退去的是()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成了蓝色,这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纤维素 D.淀粉 3.验证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所用的试剂是() A.酒精 B.盐水 C.碘液 D.水 4.在做“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 5.光合作用过程是一个()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 B.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6.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C.几乎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 D.有些植物在黑暗的条件下也能进 7.同学们观察“叶片的结构”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结构3是。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填序号)中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形成的(填序号)来完成的。 (5)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片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8.请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1→3→2→→→6→5(用图中的数字排列)。 (2)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用黑纸片将几片叶片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其余的叶片不夹黑纸片,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4)在这个实验中,装置7用来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和装置6用来检验淀粉产生的实验材料依次是和。 二、能力提升 9.下列有关“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利用光合作用消耗叶片内储存的淀粉 B.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叶绿素可溶解在酒精中,为了能加快溶解速度可将酒精放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D.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10.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两种方法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测定的两种方法 一、沉叶浮起法 为了验证叶片光合作用受到光质的影响,可用所给出的特殊光质,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设计,并对实验预期进行分析。 例:用沉叶浮起法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 1.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3只(对照实验用)、三棱镜(产生不同的单色光:如红光、黄光、绿光)、打孔器(选取同样大小的圆形叶片)、注射器(制备无空气的植物叶片)、40W灯泡(提供照明)、烧杯(提供模拟环境)、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提供CO2)、新鲜菠菜叶片。 实验过程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可忽略不计。 2.实验步骤 (1)取生长旺盛的菠菜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30片(打孔时要避开叶脉较大的部位) (2)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复N次。 (3)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浇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清水,所以全部沉水底)。 (4)分组对照实验 ①分为三个组:取三只小落杯编号为甲、乙、丙。各倒入20mL的富含CO2的NaHCO3的稀溶液,并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随机放入10片菠菜叶圆片。 ②用40W的灯泡照射三棱镜,三棱镜将光散射成红光、黄光、绿光分别作用用于3只小烧杯甲、乙。丙 ③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片浮起的数量(叶片完全浮起的观察时间相同,浮起的状态相同) 3.预测结果 单位时间内红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片浮起的数量最多,绿光作用下的小圆片浮起的数量最少。 4.结果分析 因为绿叶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最强,吸收绿光的能力最弱。因此在红光照射时产生的O2增加最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最快,相反绿光照射的烧杯中和叶片上浮最慢。 5.单色光强度对结果的影响 增强单色光强度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二、半叶干重法 测定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半叶干重法,实验过程如下: (注:1.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光合速率可用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的量或合成有机物的量来表示) 1.选择同一植株上生长状态良好、发育程度相似的叶片若干,叶片主脉两侧对称。 2.在叶柄处经过特殊处理使筛管的运输能力受阻、导管功能正常(即让叶柄可运输水分、无机盐而不能运输有机物。讨论最终结果),保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正常进行。 3.剪取叶片下半部叶片,立即保存于暗处(此叶片简称为暗片),另一半叶片同主脉保留在枝条上给予正常光照(此叶片简称光片)。控制光叶和暗叶的温度、湿度一致,开始记录时间。 4.数小时后剪下光叶。从光叶和暗叶上各切取相同大小的叶块,立即烘干至恒重,分别用分析天平称重,将结果记录在数据表中。通过相关计算和数据处理,可以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大小。 (1)将生长状态良好和发育程度相近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的理由:叶片的发育状况不同,它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会不同。将会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2)阻止筛管运输功能的目的是防止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向外运输(从而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如果处理不当使叶脉中的导管也受到损伤,叶片将会出现萎蔫现象。 (3)光叶与暗叶的呼吸作用速度从实验操作来看应该是基本相同或没有明显差异的。 (5)光合作用速度计算 光合作用速度(X)=叶块干重差(光叶干重-暗叶干重(mg)/(叶块面积(cm2)×光照时间(h))。

光合作用实验题专题训练

光合作用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实验题(共63小题) 1.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只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__。 考点: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答案:(1)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可靠的;(2)黄色;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试题解析:1号试管和其他试管对比,自变量是水草的有无。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水草培养液中有自养型微生物,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二氧化碳含量下降;2号试管遮光,水草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多,故溶液变为黄色;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试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 2.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H2O2对根生长的影响。(1)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可作为信息分子___________植物的生命活动。细胞内的 ___________可催化分解H2O2,以避免H2O2浓度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练习题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练习题 一、内部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及应用 1.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曲线分析: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由弱到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根据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__________速率不同,适时、适量地提供水肥及其他环境条件,以使植物茁壮成长。 2.同一叶片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曲线分析:随幼叶发育为壮叶,叶面积增大,叶绿体不断增多,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光合速率______;老叶内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随之______。 应用: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及茎叶蔬菜及时换新叶,都是根据其原理,可降低其___________消耗的有机物。 二、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及应用 1.单因子因素 (1)光照强度 ①原理分析: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原理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阶段,制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进而制约__________阶段。 ②图像分析:A点时只进行_________;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________强度也增强,但是仍然小于____________强度;B点时代谢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BC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仍不断增强;

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_,限制C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等。 ③完成填空后,在下面的四幅图中标出A点、AB段、B点和B点之后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转移方向。 ④应用分析:欲使植物正常生长,则必须使光照强度大于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适当提高_________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2)光照面积 ①图像分析:O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 为光合作用面积的饱和点。随叶面积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OB段表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加而增加,而由于A点以后 不再增加,但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OC段)不断增加,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BC段)。 ②应用分析:适当间苗、修剪,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徒长。封顶过早,使中下层叶子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CO2浓度 ①原理分析: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影响阶段,制约生

叶的光合作用

叶的光合作用(人教版第七册第10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叶里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制造养料和氧气,从而对“光合作用”这一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2、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培养根据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3、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学生体验到科学家做实验的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体验到人和植物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绿色植物,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平时喜不喜欢上自然课? 生:喜欢。 师:让我来猜一下,同学们喜欢自然课可能有这么三大原因:第一,自然课可以做很多小实验。第二,自然课可以看有关科学方面的小录像。第三,自然课啊,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的科学小知识。是不是? 生:是。 师:今天呢,张老师啊就满足大家的要求,既做实验,又放录像,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好不好? 生:(学生兴奋地说)好! 师:那我们现在先来做个实验。 2、演示 师:(举起一片绿叶)这是一片? 生:叶子。 师: 什么颜色? 生:绿色。 (板书:绿叶) 师:(举起一个小烧瓶)这个瓶里装的液体是什么颜色? 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能是酒精。

师:对让你猜对了,是酒精。我们把绿色的叶片放到无色的酒精里,然后用棉团当盖子盖上,(拿起一个大烧杯)这里面装的是水,我们给小烧瓶隔水加热。(边讲解边操作)好了,我们的实验就开始了。(评:实验演示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出问题 1、谈话引出人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再引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从哪里来的问题。 师:不过要完成这个实验哪,大约需要30分钟,我们是这样静静地在看呢?还是张老师再找一个话题。 生:再找话题。 师:好的,我们找一个非常轻松的话题,谈谈人。(板书:人)小的时候,我们刚出生时,我们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是母亲用她那甘甜的浮汁把我们抚养长大,我想问你:面对母亲,你想说些什么?(众人笑,学生相互讨论) 生:母亲,谢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来报答你的。(众人鼓掌)师:哇!我好开心,你真是妈妈的乖乖女。(众笑) 生:谢谢你母亲! 师:不客气。 生:母亲谢谢你用甘甜的浮汁把我喂养长大。 师:唉哟!没事没事,这是我应尽的义务。(众人笑)后来啊,随着我们身体的不断长大,运动量的不断增多,我们就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食物呢,我们给它简单地分,可以分为二类,像鸡、鸭、鱼、肉等等,是动物为我们提供的(板书:动物)。还有一类,像蔬菜啊、水果啊之类的还有面呀米呀之类的,又是谁给我们提供的? 生:植物。 师:(板书:植物)一颗小小的种子,要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生长需要很多的养料,今天张老师要大家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植物生长它所需要的养料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呢,张老师设计了一个研究方

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1)分析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外因(从底物、条件和产物分析) (2)总结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我们要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出发,从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三个方面入手。 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用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对坐标曲线分析采用:识轴→明点→析线 一、单因子变量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分析 1.光照强度 (1)原理: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及NADP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 (2)曲线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刻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植物才能生长。 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强度达到饱和时的最低光照强度。 (3)应用:温室大棚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判断光补偿点的移动 (1)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不变或减弱 若外因使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左移。 (2)光合作用不变或减弱,呼吸作用增强 若外因使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右移。

判断光饱和点的移动 植物出现光饱和点实质是强光下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从而限制了光合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提高。影响暗反应的因素如CO2浓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pH(影响酶的活性)会影响光饱和点。所以我们在分析时要抓住这一本质,如果外界因素使暗反应增强,则光饱和点右移,反之,则左移。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其他条件不变,当pH由9.0增大到10.0时水葫芦的光补偿点最可能(左移/右移/不移动)。光饱和点最可能(左移/右移/不移动)。 【例2】图甲表示某植物体在30℃恒温时的光合速率(以植物体对O2的吸收或释放量计算)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微专题-光合作用实验探究

专题:与光合作用科学史有关的习题开发 一、希尔实验:探究光反应中O2的来源 (1)希尔实验:1937年,英国科学家希尔将离体的叶绿体,加入具有氢受体(后来发现的NADP+)的水溶液中,在无CO2的条件下给予光照,发现叶绿体中有O2放出。 (2)希尔反应:氧化剂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接受电子和H+后被还原成无色,可以直接观察颜色的变化,也可用分光光度计对还原量进行精确测定。 例题1:(2019年6月·浙江学考)希尔反应是测定叶绿体活力的常用方法。希尔反应基本原理:光照下,叶绿体释放O2,同时氧化型DCIP(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DCIP颜色变化引起的吸光率变化可反映叶绿体活力。研究小组利用菠菜叶进行了叶绿体活力的测定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叶绿体悬液:选取10g新鲜的菠莱叶加入研钵,研磨前加入适量的0.35mol/L NaCl 溶液和pH7.8的酸碱缓冲液等;研磨成匀浆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液进行,分离得到叶绿体;将叶绿体置于溶液中,以保证叶绿体的正常形态,获得叶绿体悬液。( 注:“-”表示不处理或不加入。 ①希尔反应模拟了光合作用中阶段的部分变化,该阶在叶绿体的中进行。氧化型DCIP在希尔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在该阶段中的作用。 ②煮沸处理后,需向2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以保证各试管中液体的量相等。 ③3号试管的作用是。 变式训练1:(2018年?北京卷)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 需要ATP提供能量 B. DCIP被氧化 C. 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 会产生氧气 变式训练2:希尔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O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O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O2。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阿尔农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O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进一步实验,撤去光照,供给CO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产生有机物。下面关于希尔反应和阿尔农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而不是CO2 B.NADPH和ATP的形成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C.希尔反应与CO2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两个过程 D.光合作用的需光过程为CO2合成有机物提供A TP和NADPH

叶的光合作用

叶的光合作用 教学目的 1、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叶里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制造养料和氧气,从而对“光合作用”这一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2、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培养根据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3、通过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学生体验到科学家做实验的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体验到人和植物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绿色植物,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平时喜不喜欢上自然课? 生:喜欢。 师:让我来猜一下,同学们喜欢自然课可能有这么三大原因:第一,自然课可以做很多小实验。第二,自然课可以看有关科学方面的小录像。第三,自然课啊,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的科学小知识。是不是? 生:是。 师:今天呢,张老师啊就满足大家的要求,既做实验,又放录像,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好不好? 生:(学生兴奋地说)好! 师:那我们现在先来做个实验。 2、演示 师:(举起一片绿叶)这是一片? 生:叶子。 师: 什么颜色? 生:绿色。 (板书:绿叶) 师:(举起一个小烧瓶)这个瓶里装的液体是什么颜色?

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能是酒精。 师:对让你猜对了,是酒精。我们把绿色的叶片放到无色的酒精里,然后用棉团当盖子盖上,(拿起一个大烧杯)这里面装的是水,我们给小烧瓶隔水加热。(边讲解边操作)好了,我们的实验就开始了。(评:实验演示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出问题 1、谈话引出人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再引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从哪里来的问题。 师:不过要完成这个实验哪,大约需要30分钟,我们是这样静静地在看呢?还是张老师再找一个话题。 生:再找话题。 师:好的,我们找一个非常轻松的话题,谈谈人。(板书:人)小的时候,我们刚出生时,我们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是母亲用她那甘甜的浮汁把我们抚养长大,我想问你:面对母亲,你想说些什么?(众人笑,学生相互讨论) 生:母亲,谢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来报答你的。(众人鼓掌)师:哇!我好开心,你真是妈妈的乖乖女。(众笑) 生:谢谢你母亲! 师:不客气。 生:母亲谢谢你用甘甜的浮汁把我喂养长大。 师:唉哟!没事没事,这是我应尽的义务。(众人笑)后来啊,随着我们身体的不断长大,运动量的不断增多,我们就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食物呢,我们给它简单地分,可以分为二类,像鸡、鸭、鱼、肉等等,是动物为我们提供的(板书:动物)。还有一类,像蔬菜啊、水果啊之类的还有面呀米呀之类的,又是谁给我们提供的? 生:植物。 师:(板书:植物)一颗小小的种子,要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生长需要很多的养料,今天张老师要大家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植物生长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