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案例1

建构主义教学案例1
建构主义教学案例1

王文静:贾斯珀系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一、贾斯珀系列

贾斯珀系列是80年代以来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典范案例之一。它是由Vanderbih大学Peabody学院的学习技术中心(LearningTechnologyCenter—LTC,于1984年开始启动的研究项目,贾斯珀系列的产生来源于该中心启动的为贾斯珀系列提供基础的三个主要研究项目:惰性知识研究项目(TheInertKnowledgeProject)、VanderbiltLogo项目和Vanderbilt动态评估项目。更确切地说,贾斯珀系列最直接产生于对Vanderhilt 动态评估项目的情境研究中对被“抛锚性知识”的使用。而对这三个项目的深入研究最终使抛锚教学的概念得以产生,并继而不断发展成熟。该中心将这些研究成果首先提供给了语文和科学领域的学习,进而转向对数学领域的教学研究,对贾斯珀系列最初的实验研究遍及美国9个州的16所学校。实验研究的结果充分表明了贾斯珀的巨大生命力。GTGV认知与技术小组运用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念,以抛锚教学(Anchored~astructlon)为主要教学设计原则,以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为课程设计思想与原则,创设了当今风靡美国教育界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案例典范——贾斯珀系列:

贾斯珀系列共包括以录像为依据的l2个历险故事(包括一些录像片段,附加材料和教学插图等),这些历险故事主要是以发现和解决一些数学中的问题为核心。每一个历险故事都是按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推荐的标准来设计的。而且,每一个历险故事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推理、交流,以及与其他领域如科学、社会学、文化与历史等的互动提供了多种机会。

贾斯珀历险故事主要是为5年级以上的学生设计的,每一张光盘都包括一小段约17分钟的历险录像,录像总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挑战性问题而结束。每一个历险故事的设计都象一部精彩的侦探小说,用以解决历险中问题的所有必需的数据以及一些原始的数据都镶嵌在故事中,Jasper历险故事中同样也镶嵌了一些教学情境以便为一些典型的问题饵决方法提供示范。这些片段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及时重访录像的机会,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解决Jasper中的挑战性问题。在由前文提到的学习技术中心(Learning Technology Center一LTC)发展而来的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ognisonand Technology Groupat Vanderbilt,CTGV)编写的“The Jesper Project:Lessonsin Curriculum,Instruction,

a&se,~snlent,and Professiona lDevelopment”著作中,作者在附录A中列出了贾斯珀系列12个历险故事的摘要。

在贾斯珀系列中,还包括以录像为依据的SMART挑战性系列,它是贾斯珀系列的更广泛、更高级的发展。这一系列的设计目的旨在打破传统班级的孤立与隔离,使班级中的学生与教师共同构成一个大的社区,从而去解决一系列的与贾斯珀系列相关的挑战。SMART是“Special Multimedia Arenas for Refining Thinking 的缩写,这一操作平台充分运用电信、电视技术以及因特网技术给教师和学生们及时提供反馈,从而使他们了解尝试解决特定贾斯珀系列问题的进程。学生们可

以根据其他小组的工作情况+并决定是否对自己的计划进行修正。“SMART挑战性系列”的样本在随书附加的cD只读光盘中可以看到。值得一提的是,“SMART 挑战性系列”的模型范围远远要超过贾斯珀系列。具有一般特征的模型设计对任何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课程来说。都是有意义的。CTGV认知与技术小组已经用贾斯珀系列对“SMART挑战性系列”做了有益的尝试。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会将其拓展到科学等其他学习领域,进而拓展到“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二、贾斯珀系列的主要特征

贾斯珀系列中的每一个历险故事都是根据一系列的设计原则而精心设计的,这些设计原则都是CTGV认知与技术小组从对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所出现问题的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对贾斯珀系列的运用结果表明。贾斯珀系列之所以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普通欢迎,是因为它与传统数学教学材料不同。显示出了传统数学教学材料难以比拟的鲜明特征,我们将其八个本质特征论述如下:

(一)贾斯珀系列帮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学习数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们首先通过学习一些相对孤立的数学技能来学习数学。然后,他们运用这些技能去解决一些固有领域中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仅仅为学生数学技能的获得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而当学生们运用贾斯珀系列学习时,他们试图在努力解决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来学习数学。通过这种教学,学生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去学习和发展数学概念和技巧:虽然,第一次用了贾斯珀系列进行教学的老师们感到在他们观看历险故事前,必须教给学生所有与之相关的概念与词汇,但经常运用Jasper历险故事的老师们则认为,学生们学习数学(象数学概念,技能、符号与词汇等等)就象他们尝试着去解决历险故事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样。

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训练学生交往与互动的支巧,所有这一切标准都由NCTM(1989)鉴定为了与国家标准相一致,每一个历险故事都提供了运用这些技巧以及与其他领域象科学、社会学、文学和历史相联系的多种的机会(NCTM,1989。1991),在贾斯珀系列中。艾莎(1975)指出;“纵观我们所有的作品,唯一与在NCTM标准中观点达到最完美结舍的是——数学思辩、小组合作、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等要点,而只有这些才是真正的贾斯珀系列。

(二)贾斯玻系列创设了一种情境。它不仅帮助学生整台数学概念,而且使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得到整合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们常常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一个概念或一种技巧:例如,他们总是先学习分数,再学习小数,然后学习百分数等等:雨在贾斯珀系列中,一系列的数学概念和技能都被镶嵌在故事的情境中。学生们可以从开发对这些技能与概念的理解开始,同时又可以运用他们的知识针对历险故事提出问题。当学生们解决这些挑战性问题时,他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而且一些数学概念可以同时被不同的小组运用例如,在解决“巨大轰动”(The Big Splash)这一问题时,学生们必须运用克里斯学校收集的数据抽样预测出克里斯学校将要购买

人场票的人数。一些学生可能会用分数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另一些学生可能用百分数。当学生们共享他们解决方法时。他们使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使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与对百分数的理解进行互动。运用录像故事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进行此类数学联结的机会。

每一个历险故事都与其他学科相关联,而且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数学学科之外的知识的机会。例如,在“邦尼牧场援救中,故事中的主人公拉里解释了超轻型收音机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及飞机的翅膀是如何使飞机在空中飞行的。这一情境片段可以将他们对有关科学的讨论抛锚在故事中,同时。有关数学的讨论也是如此。正如一位Jasper教师所说:“在生活中,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并不是支离破碎的,Jasper使学习变得更象真实的生活。”

(三)贾斯珀系列充分运用了录像这一媒体以及技术间交互作用

贾斯珀系列中的历险故事以视觉的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而贾斯珀系列以影碟的方式又好于以录像带的形式呈现。录像比文本提供事件的更为逼真、真实的表征。它使得所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而且学生们更易于在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形成丰富的心理模型。贾斯珀系列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非传统型学生和在正在学习领域中具有少量知识积累的学生们是非常重要的。那些曾经用过Jasper的教师们同样能对Jasper 的问题解决方法做出贡献并赢得了他们同伴的尊重。

影碟等技术同样具有随机访取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使教师们几乎可以在顷刻之间从录像的的讨论中获取信息。这也使得学生们更易于重新对录像进行探索,以便于获取相关的数据和镶嵌于历险故事中的最为直接的指导。

如果要简单地运用贾斯珀系列,那么,仅仅需要一台带有手动遥控器或条形码阅读器的影碟播放机。如果有一台带手推车的影碟机,那么,影碟机还可以从一个教室移动到另一个教室。学生们则可以在一个带手柄的遥控器上运用快速浏览或框住数字来对历险故事进行重新探索;或者运用简单的条形码技术。同样,也可对贾斯珀系列进行更进一步的复杂运用,贾斯珀系列也包括有选择性的计算机软件。例如。计算机控制面板可以使学生敲击代表故事内容的任一个位置,并可以在瞬间内返回。CTGV认知与技术小组不主张对贾斯珀系列录像带的运用,因为,如果要找到相关的数据而使录象带回转是一件较复杂的事情。最终,运用录像带的老师们只好将呈现于他们面前的所有数据列一个事实材料清单。当学生们对这些事实材料清单进行运用时(象运用故事A中的历险故事摘要)。他们的思维似乎被这些清单所左右,而不能尝试去总结出相关的子目标。然后,找出相关的数据完成子目标。象真实生活世界中的问题解决就很难用这一方式来呈现,更不用说还要包古所有的相关数据。以事实清单为导向的思维方式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它不是贾斯珀系列设计中所提倡的而当CD只读光盘的图象质量达到影碟的技术水平时,它将最易于为贾斯珀系列提供一个附加的互动平台。

(四)贾斯珀系列提矗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贾斯珀系列并不是为娱乐设计的。有一条与贾斯珀系列相伴的格言是“它并不仅仅是一部片子,而是一种挑战。贾斯珀系列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各种各样通过数学探究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一个领域中的专家常常忘记了如何运用他们所教的概念。当运用领域出现沉默时,学生们常常不能理解为什么、在何时和在何地运用这些概念和程序。他们也许能直接回答老师教给他们的内容。但却依然缺少同时将他们运用到其他情境中去的能力,忽视了他们之间的关联。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学生们所学的知识无疑是惰性的。

贾斯珀系列中包含的镶嵌式教学常常运用专家示范的方式。专家示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帮助学生。第一,在特定的环境中观察专家的表演,学生们会更好地理解特定环境中的固有行为。当学生们发展自己的技能、技巧时,示范还可以给他们做为指导和脚手架。然而,如果没有一定水平的准备,学生们常常淹没在扑面雨来的信息中而不知道将要努力的方向和被忽略的问题。贾斯珀系列的示范一般在历险故事的中闯星现,但是,学生们并不是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通过示范进行有效的学习。当学生们尝试去解决贾斯珀系列的挑战性问题时,影碟的运用使得学生们易于返回到所需要的示范中去。这种信息的及时反馈方式允许学生们在学习一些相关问题之后,重新去探索这些专家的示范。

(五)贾斯珀系列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的提出是问题解决和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通过先前对中小学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我们认识到:大多数学生并不善于提出问题。传统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题常常具有清晰的目标结构,因此,教师便不再鼓励学生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

贾斯珀系列总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而结束,这无疑给学生指明了一个总体的学习目标。然而。为了解决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们必须明确自己要解决的一些子问题和子目标。在学生们看完录像后,教师们常常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学生们提出他们必须要解决的子问题。并由一名教师或学生记录。有一些教师也把这些问题留给学生们的合作小组或学生自己去解决。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的研究数据表踢;在贾斯珀系列中的合作性学习小组中学习4—5个课时后。5年级的学生在完成类似于贾斯珀系列的任务中更善于进行复杂问题的解决。而且更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六)贾斯珀系列(JasperSeries)在一段相对宽松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在贾斯珀系列(JasperSeries)中,挑战性问题的复杂性使学生们难于单独鼹决问题,因而便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真实的目标。研究数据表明:学生们喜欢在小蛆中工作,而且,当他们共同工作,共同解决复杂问题时,他们会表现得更好。

当学生们在一段时间内(从几天到几个星期)为了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共同工作时,他们会因为这些数学问题不断地进行联系。共享他们解决问题的思

路,并从获得的反馈中修改他们的思考:当各个小组将他们的问题解决方法呈现给班级时,他们就会讨论各种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的优缺点。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们考虑和分析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解释和理解其他小组选择的理由,并在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一大背景中互动,从而使得他们在一段相对宽橙的学习时间内进行克分的互动交流。在对复杂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合作的技巧。

(七)贾斯珀系列提供绐学生们发展深层理解为数学概念的机会

贾斯珀系列中,每一张影碟历险故事都包括一些以录像为依据的一些类似和附加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重新观看原始历险故事,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一些假定性推铡进行思考。例如,在“邦尼牧场的援救”中。学生们找到一种援救受伤的老鹰的方法后(大多数学生的解决方法都是在历险中运用超轻型飞机),他们还会看到这样一些类似的问题,他们会重新考虑如果出现逆风或顺风是否影响他们原来的问题解决方法,事实表明,风向的些微变化便会对学生们从前的结论有巨大影响。

除了这些类似性问题外,在贾斯珀系列故事中,还有一些以录像为根据的附加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们明白他们对贾斯珀系列中问题解决的思考是怎样与其他的一些话动密切相连的。例如,在“邦尼牧场的援救”中,那些尽力想办法去援救那只老鹰的学生们被邀请去比较他们对有关超轻型飞机的思考,另一些思考是查尔斯-林德伯格计划他从纽约到巴黎的旅行时作出的。贾斯珀系列故事的附加材料还包括查尔斯-林德柏格飞行的部分录像片段。

这些类似或附加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CTGV认知与技术小组的研究人员和与他们台作的教师们担心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迁移不象他们所希望的那么灵活。为了发展学生们对数学概念的深层理解而设计的。实验研究表明,这一设计是积极而有益的。

(八)贾斯珀系列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共享的教学情境

毋容质疑,技术的产生与运用支持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但是,传统的电化教育技术把学生与教师视为观众,教师与学生们各自仅仅从录像中获得一些远离他们生活的信息。而贾斯珀系列所倡导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的。就象父母帮助儿童学说话一样,学习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中产生,父母与儿童共享同一种学习情境,儿童的学习任务是具体而真实的。而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情境与自然、真实的情境则是相背离的,教师与学生们难以共享一种教学情境。贾斯珀系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够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提供一个基于丰富情境的、可信度极高的故事,故事里面有富有情趣的人物、有复杂而有意义的挑战性问题,教师与学生们可以共同运用间题解决技巧、数学概念和技能来迎接挑战、解决问题。在师生共享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们的背景、兴趣、知识、价值观等等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教师在情境中的“支架”作用却充分显示出来,引导学生们架起“学校知识”与“真实世界”的桥梁,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学校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三、贾斯珀系列的课程设计原则

在对贾斯珀系列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化中,CTGV认知与技术小组基于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理念以及贾斯珀系列主要特征的分折对贾斯珀系列七个课程设计原则进行了完善。并对这7个课程设计原则做了预期的期望。见下表:

贾斯珀系列的七项课程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期望价值

1.以录像为主要设计方式A.更有激发作用

B .更易探索

C.支持对复杂问题的理解

D .对阅读能力差的人更有特殊帮助并支持阅读教学

2 .基于真实问题的叙述(优于纯粹的录像演讲) A.易于记忆

B.更有参与性

C.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事件之间的联系

3 .故事生成性方式设计(如,历险故事结束后.学生们必须概括出已经解决的问题) A.激励对故事结尾的推断

B.教学生发现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C .提供不断提高的推理机会

4.对所插入数据的设计(如,所有解提问题所需的数据都将在录像中提供) A 允许合理的决策制定

B 鼓励发现

c.将学生置于相关知识的顿域中D 明晰相关数据对特定目标的依赖

5.呈现问题的复杂性(如,每一历险故事中包含一个至步l4步的问题) A 克服尝试几分钟就放弃的倾向

B 呈现真实问题特点的复杂性水平c 帮助学生处理复杂性问题

D 发展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6.与历险相关的问题成对呈现A.提供关于棱心图式的额外训练

B 帮助学生明确哪些知识与技能可以迁移c 阐明类比思维

7.建立课程间的联结A.帮助将数学思考推广到其他领域(如,历史、科学)

B 促进知识的统整

c 支持研究成果的出版

这些设计原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像格式塔那样整体运作而不是一系列零碎、孤立的材料。例如,基于真实问题的叙述(原则2)、故事生成设计(原则3)和对所插人数据的设计(原则4)的建议使得学生可以学会生成子目标、找到相关知识及进行合理的决策制定。而呈现问题的复杂性(原则5)可以帮学生应付问题解决的复杂性,运用录像(原则1)则使得复杂性问题具有可行性。录像的运用也使得插入信息与数据变得更容易,因而为建立课程间的联结(原则7)提供了机会。对有阅读困难的学生来说,录像的运用也使得复杂数学问题的解决成为现实。相关

历险设计的三组台(原则6)提供了关于迁移的讨论。这些设计原则在有关贾斯珀系列的研究中还有更为详细的介绍(CTGV,1991)。而类似贾斯珀系列的设计原则可迁移应用于课程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科学和文学。

贾斯珀系列代表了与以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为课程设计的思想与原则。每一种课程设计原则的目的都是试图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这与那些教授一般思维技能的课程和先呈现事实和原理然后出示应用题让学生去求解的课程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思维技能课程试图把对知识内容的需求最小化而把注意力集中于被设想为可广泛用于各门学科领域的一般策略,诸如此类的设计可能对学生短期知识的获得有益。然而,Jasper 系列试图不仅帮助学生获得技能,还要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概念性知识。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从80年代贾斯珀系列的开发至今,贾斯珀系列伴随着人们褒贬不一的评价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目前,对贾斯珀系列的理论与宴验研究方兴未艾,CTGV认知与技术小组以及他们的合作者正以更为饱满的热情进行贾斯珀系列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他们不仅仅局限于贾斯珀系列的初步成功。而且拓展了他们的研究思路,进行序列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他们的第二步研究是如何使贾斯珀系列和数学课有机地统一、整合,而不仅仅是将贾斯珀系列作为一个数学教学的支持性工具;接下来第三步是运用网络技术。在班级中、学校中、跨越班级与学校、跨越学校与社会,建立一个新型以“思维学校”网站为交流,互动平台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所有学习者约有意义学习提供更为有益的支持。进而支持新型社区的建设。我们期待着贾斯珀系列另一个10年“历险”的成功。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英语教学.pdf

学科教学探索 基于 建构主义 的小学英语教学 李珣馥1,许树新2 ( 1.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广东广州 510507; 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作为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重要分支的建构主义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建构主义倡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强调情境性和交互式教学,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中心。建构主义为当今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学习观和教学观也给当今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建构主义;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010X(2008)07/08- 0036- 02 中国教育部在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 ,并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同 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标》的出台使小学英语教学掀起了改革的浪潮《,课标》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及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在于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重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 于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 教”而忽视“ 学”的倾向,重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于改变英语课程“ 重教授”而“轻体验”的倾向,重视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实践。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小学英语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建构主义的产生和内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在西方流行起来。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1]建构主义是一种思想来源驳杂的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 社会建构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观点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2]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一种个人的理解,不同的人的经验和所处环境不同,对于知识的理解、接受和掌握也不尽相同。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想象外部世界,这种不同基于每一个不同的人对于世界的独特的经验集合以及个人对于这些经验的信念。[3]个 人对于外界知识的接受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景联系紧密的自主的内化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等不能被教授, 只能通过个体的自身努力而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4]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基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育 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 学习和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形成,从而唤起了对学习者主体性的真正关注,推动了对追求意义理解的学习的研究。[5] 1.建构主义学习观。[6]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总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建构知识的。即使学习相同的知识,因为各个个体的经验背景、思考角度的不同而导致学习者对知识的信息加工也不同,最后建构的知识意义也不同。对于学习,建构主义有着独特的理解。以下是建构主义的主要学习观: 学习是学习者利用感觉吸收并且建构意义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外部知识,而是同学习者接触的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个体的学习同其他人,如教师、同伴、家庭、社会关系密切。建构主义教育意识到了学习的社会性,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强调学习者和其他个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人们的学习总是从已知经验开始的,人类的学习不能离开生活而存在。 学习是一种意义获取,并且需要先前知识的支持。所以学习必须围绕个体将要从事的意义建构开始。 2.建构主义教学观。[7] 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了系统的教学观,其主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以及情景化教学等。心理学家莫雷把建构主义教学观总结为以下几点: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积极建构者。所以,学生不应该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 注重情境性教学。建构主义者强调创建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景,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强调提供复杂的、一体化的、可信度高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注重合作学习。学习是个体的主动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应该提倡师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协商与合作,从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对物体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分类。 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师:每个同学家里一定都有许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请同学们拿出昨天老师让准备的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拿出自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变形金刚、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一起,好看的放一起,好吃的放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师:那么到底怎样摆放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分类 点评:喜欢玩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教师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行教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体验分类 1.出示课本第38页的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 师: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发现商场里有很多东西,如:书包、练习本、文具盒、水彩笔……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发现这些东西摆放的非常整齐。 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发现是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 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让学生体会分类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体会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点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是分类,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整理自己带来东西,让学生体验分类。 师:每组分6──8名学生,讨论好分工,汇报结果。(教师巡视,组织引导分类。)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坦克、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变形金刚、孙悟空、哪咤…… 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们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

教学案例1

分类计数原理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两个计数原理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基本规律,它源于生活,融于专业,体现了数学的应用魅力。计数原理可以帮助学生从简单数数提升到方法提炼,它是加法和乘法运算的推广,也是概率统计初步的基础,学生对这两个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成为学好本章的一个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这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①了解学习本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 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重点: 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理解 四、教学难点: 分类计数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设计 分类计数原理的特点:各类办法间相互独立,各类办法中的每种

办法都能独立完成这件事(一步到位).例1、例2及巩固性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分类计数原理 六、教学方法: 问题式、螺旋上升的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每周四次对“NBA”进行现场直播,并对参与节目交流的观众进行抽取幸运观众活动,奖品是“NBA”明星真品球衣或明星战靴,此节目深受广大篮球迷的喜欢。已知在某次直播时,共收到手机号码2万个。其中联通号码有0.8万个,移动号码有1万个,小灵通号码有0.2万个。现抽取: (1)一名幸运观众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抽法? (2)从联通号码、移动号码和小灵通号码中各抽取一名幸运观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象这种计算所有情况的问题可称为计数问题,用来解决这种问题的一般方法或计算规律叫做计数原理,今天我们就来探求它们。 二.新课讲授 问题1.1:“两会”决定,下一次会议一定要有农民工代表参加.假如现在南方有农民工代表30人,北方有农民工代表20人,现在选举一名农民工代表共有多少种选法?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案例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2卷 总第50期) Journal of Inne r Mongoli a Agric ul tura l Unive rsit y(Soc ia l Sc ie nce Edi tio n)No.2 2010(Vo l.12 Sum No.50) 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案例研究 * 陈金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摘 要:近二十多年来在国际上广为传播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已经发展较成熟,并逐步确立了其外语教学理论依据的地位。本文就如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0)02-0143-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国际合作的加强,如何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就高校英语教学而言,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并且使用传统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近二十多年来在国际上广为传播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已经发展较成熟,并逐步确立了其外语教学理论依据的地位。笔者以为,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也应该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以开放的眼光建立开放的模式,着重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学者维柯(Gi ambattista Vi co)。维科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建构的一切。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也是培植建构主义的土壤。康德综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的基本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认识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选择作为认知对象的外部世界,结合自身体验,主动建构符合自身目的的概念结构。杜威认为,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特定的社会背景的情境中,学习者在其中创建学习的社区,并同其中的成员们一起建构他们的知识。而儿童认知发展学派(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瑞士的皮亚杰(J.Pi aget)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建构主义,从而被看作是当代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皮亚杰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即图式(schema)是通过同化(assi 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无限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其后,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奥苏贝尔(Ausubel)的认知同化论、斯皮罗(Spiro)的认知灵活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科尔伯格(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Kohlberg?s?T heory?of?M oral?Development)以及斯滕伯格(Sternberg)的智力三元论(Triarchi c T heory of Intelli gence)都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认知理论并使之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学习者的学习是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累积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的学习以及反思性的学习。知识的建构过程不是单纯的记忆过程,学习者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经验和认知体系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选择、加工、整合和突破的过程。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即同化!,当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就会发生重组甚至改造,这种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就是顺应!。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经验相互冲突不断产生新问题。学习者就要分析当前的问题,结合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推论,形成自己的假设和方案,进而解决问题。因此,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收稿日期:2009-11-02 作者简介:陈金凤(197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讲师。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肯定吃过桃吧?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美猴王带回6个桃,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3、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3个不是平均分、3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4、比较:小朋友们,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些分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见解将展示的分法分成两类) 评价:是呀,我们都比较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样多,肯定会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说明:分6个桃有多种分法,在对多种分法的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生遴选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让学生明白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在教师的介绍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二、操作中领悟 谈话:看到大家帮小猴子分好了6个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又变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个桃)美猴王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分东西时应该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们,把8个桃平均分,你准备怎么分呢?你能根据这句话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吗? (板书:8个桃,每只小猴()个,可以分给()只小猴。) 摆一摆:小朋友们,拿出8个圆片代表8个桃,把你们平均分的方法用圆片摆出来。 说一说:学生说摆法,教师形成板书: 8个桃,每只小猴(4)个,可以分给(2)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2)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1)个,可以分给(8)只小猴。 提问:为什么这3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每只小猴分4个、分1个呢? 【说明: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每4个一份,也可以每2个一份,还可以每1个一份,学生在操作交流中体会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过程和结果,在“不同”中体会“相同”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一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回声 崔召小学刘霞 教学目标: 1.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下展开学习,能感受、体验回声这一自然现象;能用强弱的对比来模仿回声;通过回声的学习感悟我们应该善待、热爱大自然。 2.能用流畅、清晰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的第一段。 3.能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并运用力度记号,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唱出相应的力度。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学习中:感受、分析、模仿回声,以及二度创作回声的效果。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围绕“回声”展开,感受回声——分析回声——模仿回声——二度创作回声——由回声想到的……。感受回声这一环节中用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选自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学生熟悉的课文,教师用特有的语言和带旋律的歌曲重新换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分析回声这一环节即聆听拉索的《回声》,聆听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力度的对比和旋律的重复或完全重复,能表现回声的效果。二度创作回声效果中让学生能模仿拉索的《回声》的手法来编创歌曲《友谊的回声》。由回声想到的……,是一则小故事,告诫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善待大自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教学参与体验教学集体合作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拉索的《回声》)教学光盘 f.p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回声” (一)创设意境,点出“回声” 1.语言创设意境:一只小鸭子迷路了,它只说它的家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2.学生用“si”帮助教师画出简笔画:小桥、大山、流水(我们帮它找到家好吗?) 3.故事点出“回声”:小鸭子高兴地说:“你们真棒!”于是它游到了桥洞底下,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 嘎嘎嘎︳嘎——‖……。这时不知哪儿也有一只小鸭在叫:嘎嘎嘎︳嘎— —‖……这下小鸭子傻了,那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二)由“回声”导入“f.p” 1.出示f.p,念一念。 2.体验f.p:用动作来表示。 3.小结:动作大表示强,动作小表示弱。 二、分析“回声” 1.聆听拉索的《回声》:说说用哪些办法来表现回声的? 2.分析:歌词——重复或完全重复。 力度——强弱对比明显。 演唱形式——无伴奏合唱 3.再次聆听,学生可轻声地跟唱“弱”的部分。 三、模仿回声 1.回声会在哪些地方产生呢? 2.用“5-︳3-︳0555︳5-‖”这一旋律回答。 回声在哪里呀 3.将学生的回答用f.p的对比模仿回声。 四、学唱《友谊的回声》其中的一段。(二度创作回声效果) 1.聆听范唱:让学生说说:pp的含义 2.教师范唱,学生当回声。

建构主义理论与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与英语教学 摘要: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 作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师生间的 双向参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教学;“Reading”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岳方师,任教于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新草中学。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而后在整合了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 奥苏伯尔、加涅等认知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并赋予新的意义而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 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在这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 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 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人脑并不是被动的接受刺激,而是主动的建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的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并 从中得出结论。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有不忽视 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符合内容 要求的情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应主动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作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填灌的对象。由此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生学习的高级伙 伴和合作者。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实践的启示 1.强化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必要的输入,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较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创 造出为实现真正的交际目的而使用语言的机会,以便让学生接触到多种可听懂的语言输入。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建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景。 2.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使用PQ4R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将其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学生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至关重要。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富兰克林曾说过“Teach me,and I forget;tell me,and I remember;involve me,and l learn.”由此可见学生积 极参与课堂活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使用PQ4R法呢?笔者在下面向学生解释和演示了PQ4R法。 预习(Preview): 快速地浏览一遍材料,对其基本框架、大主题和分主题等有大致的了解。 注意大标题和小标题,并确定你将要阅读和学习的内容。 提问(Question): 阅读前自我提问。根据标题来设问;谁(Who)、什么事(What)、为 什么(Why)、哪里(Where)等。 阅读(Read):阅读材料,不要泛泛地做大量的读书笔记。试着回答你阅读前提出的问题。 对材料的反思(Reflection on the materials): 尽量通过以下方式来理解和解释所学内容:(1)与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2)将文中的各个分主题与已有的基本概念或原理联系起来;(3)试 图根据所呈现的信息来解决矛盾;(4)试图运用各种信息来解决隐含的有关问题。

建构主义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福建厦门的初中数学老师王老师在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学中,原先采用了传统的“回顾旧知——讲解新课——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的教学流程。 “在接下来在乙班的第二节课中颠覆原来的教学模式,打破陈规,尝试一下埋在内心深处却尚未实施的教学改革冲动。在这种强烈的改变欲望的推动下,我提笔即兴简列课堂教学的简要流程:一、合作复习,讨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情况;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例题、习题;三、挑选探究案例,展示特色案例;四、小组编题,每个小组编一道题,汇总后作为当天全班的作业。” 课后,王老师对在第二节进行了一次15分钟的课堂小测,小测结果显示乙班学生完成时间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小测的3个题目,且准确率相当高,而甲班15分钟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全部完成,且出现了许多计算及解题方法上的失误。另外两堂课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也明显存在差异。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说说第二次课堂教学中为什么学生的主动性与兴趣较高,准确率也较第一次更好? (2)王老师依据的是什么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这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王老师在采取第二种教学模式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在第二次课堂教学中,王老师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让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下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学生的学习从第一次的被动接受知识到第二次主动探索知识,所以学生的主动性与兴趣较高,准确率也较第一次更好。 (2)王老师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它的基本观点是: ①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 ③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 ④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 ⑤强调学习的情景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景的创设; ⑥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3)采取第二种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①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及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让学生在其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以引导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②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罗新明 【案例背景】前几天上了一节“三角形的面积”感触颇深。“三角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 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 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结合《千米的认识》教学中的部分片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片段一 师: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是多少长吗? 生1:1米有这么长。(学生双手平举状) 生2:1米大约有同学们两手伸开那么长。 生3:1分米就是10厘米。 生4:1厘米大约跟我们的指甲那么宽。 …… 师:连江到福州的距离是多少? 生:40多千米。 师: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 生1:连江到福州很远的。 生2:连江到福州坐公共汽车要1个小时,坐小轿车最快也要40分。 师:千米是用计量较长的距离。 [感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知“千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片段二 师:春天是个旅游的好季节。星期天,老师驾着自己的爱车出发了,在路上看到一块路牌。你知道了什么?(显示:路牌) 生1: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10 公里。离丹阳还有20公里。 生2: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10千米。离丹阳还有20千米。 ……

师:“km”表示什么意思? 生:千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爸爸告诉我的。 生2:我从书上知道的。 师:说说你对千米的认识? 生:(略)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千米的长度吗?(学生茫然状)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千米的认识) [感悟:《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增强数学的亲和力。“你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一句“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三 1、屏幕出示:《学生拿米尺》、《100米长的学校》、《200米跑道》图片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我们学校的跑道。 师:你知道它有多少长吗? 生:绕跑道一周200米。 (显示:学校跑道200米) 师:你还看到什么? 生:我们的学校。 师:你知道它至西向东是几米? 生1:100米。 (显示:至西向东长100米) 生2:我看到一位同学拿了一根米尺。 (显示:米尺长1米)

分一分教学案例

分一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一分”。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刚开始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时是很困难的,所以在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在教学中,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学起来就更亲切、有趣、易懂。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意识,而且能起到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本节课注重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推导的全过程,通过亲身经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认读分数,能够写简单的分数。 3.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会读写。 难点:对几分之几的理解. 【教学思路】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一、由分一个苹果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一半”,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很多,在多种方式对比中,体会用二分之一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二、学生要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为了让学生能较好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先让学生认识分数二分之一,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实践操作中,使学生体会二分之一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在认识二分之一的基础上,再尝试创造“几分之几”,并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来表示自已创造的分数,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 例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在师生定位方面,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必修二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教材分析:内容史实比较多,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按照以往旧教材的教学是不可能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那么本课在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教育理论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探究学习知识,既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首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

优秀教学案例(1)

优秀教学案例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案例描述】 一、设置悬念 1、动画片演示小动物骑车,小熊骑的车轮是圆形的,小狗骑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骑的车轮是椭圆形的。让小朋友猜猜谁骑的快。 2、学生争先恐后猜测之后观看动画片,小熊骑的最快,谁能说出原因,部分同学想到小熊骑的车轮是圆形的,所以快,但说不出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快呢?设下悬念。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l、身边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2、生纷纷回答,并就现场有的圆形拿过来感知,用手摸摸说出感觉。 3、借助身边圆形物体在纸上画个圆,剪下来备用。 4、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对折圆,看能发现什么?用直尺测量还 会发现什么?每个小组汇报,其它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生:对折几次,交于中心一点,称为圆心…… 生:几次折痕同样长……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生: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生:通过测量r=SX(d2SX)或d=2r…… 生:半径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 生:…… 总结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及d=2r或r=SX(d2SX)。 [说明: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对圆已经有了初 步的感性认识,教学中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引出圆,再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利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通过度量发现圆的特征。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后,再在全班这大集体中交流,把小组学习的收获向全班汇报,同时也将小组没研究明白的问题让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在民主、活跃、热烈的气氛中相互交流、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完全由过去那种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参与。这一模式充分体现新课程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要求。] 三、自主探索 1、学生自己看书,按书中介绍的方法画圆。再在同一位置,画大小不一的圆,看发现了什么? 2、生: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来决定。 [说明:打破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方式,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书中介绍,自己画圆,而且学生可以在喜欢的位置上,画出不同的圆,甚至可以组合成各种图案。学生不仅对圆产生了好感,而且从中理解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培养了想象力。] 四、回顾课前动画片 用圆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圆形的轮子跑得快?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实践中,教师运用能引发互动的有效办法——合作交流讨论,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如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英语教学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性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等人对建构主义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建构主义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关于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 (一)关于学习的含义。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且还要求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生如何就这四大要素来帮助自己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 1.情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必然对新教内容进行情景设计,学生要对新创设的情景给予充分的理解,利用教师提供的多种手段或媒体,使自己置身于这种情景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习者自然地要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设想或者是疑问。这种疑问可以是关于语言情景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表达时遇到的各种障碍,或是自己有感而发的感受及设想。学生最好尽可能全面地用英语倾诉出来。 如:我在讲授SB2B U13 Albert Einstein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