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光和影》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太阳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

2.一天中太阳底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阳光下物体影子__________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__________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__________时,影子最长。

二、判断题

1.同一时刻,我国任何地方阳光下的物体影子方向都是一致的。()

2.一天的中午时刻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是不发生变化的。()

3.从清晨到傍晚太阳在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到南再到西的规律变化的。()

4.可以利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的长短测出太阳的位置。()

三、选择题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A.东—北—西

B.西—南—东

C.西—北—东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A.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 短→长

B.长→短→长

C.长→短

4.小明测得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1米,过一段时间再测还是1米,他可能测试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二、学生分析 学生能说出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大部分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且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忍受孤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验证实验,学生能够体会并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或)傍晚时,影子最长。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如实地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数据进行推理。四、重难点 重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难点: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 五、器材准备 长4cm的小木棒,超轻粘土,A4纸,铅笔、指南针,地平式日晷 实验装置图示及说明: 1、超轻粘土用来将小木棒固定在A4纸上,方便学生测量影子。 2、选用4cm长的小木棒是为了防止影子太长而无法在A4纸上记录完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在教室里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今天,我们把实验的材料搬到操场上,你猜猜看,给你一天的时间,你觉得小木棒的影子会怎么变化 (二)实验观察 1、出示、讲解实验装置的组装方法,并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在A4纸上做好标记,并用重物固定。 2、提示观测记录的内容:(1)太阳的方向和影子的方向(2)影子的长度(3)观测记录的时间(年/月/日/时/分) 3、学生实验。课堂上,每隔1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课后,在其它课下课后观察记录,直到放学。 教师在巡视时要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 第二课时 (三)数据整理 1、由于我们测量的数据表较多,比较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分类处 理。我们可以将“影子的长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绘制成柱状图,它能更容易地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第2课。阳光和影子是同学们进入光学世界的第二课,是为以后研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问题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两部分从而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规律。整个教材引导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阳光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发现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和阳光的变化。 难点: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归纳阳光下影子的

变化规律;绘制表格和柱状图。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的前端分析,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的指导下,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 影子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最高,影子 最短,太阳最低,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2)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 规律的 2. 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四年级科学上册4.2阳光下的影子教案新人教版(最新版)

2.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光和影,了解了影子的三个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阳光下的影子又会有怎样的特点呢?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看看同学们都掌握的没有。(学生举手说,不要齐回答) 2.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一天之中,我们的影子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出示大树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讲解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太阳的方向是东---偏南---西。) 看了刚刚的示意图,那同学们们觉得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有怎样的特点? ------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太阳落山时最长;影子方向和太阳方向相反。 3.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同学们刚刚猜测了这么多影子的特点,那想不想自己观察一下呢? 在观察之前呢,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工具,来辅助我们更好的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什么呢?-----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制作步骤:a.准备一块平滑的木板 b.在木板上黏上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 c.用橡皮泥把铅笔或小木棍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制作好日影观测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要进行观察了啊?那到底怎样观察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者说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观察?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PPT出示方法和记录表,必要的话,可以每个学生发一张) 4.反馈总结: 同学们都会去观察过了吗?你的观察结果是怎样的? 那你们能根据你们的观察结果,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制作一个柱状图吗? (讲明制图要求,横轴、纵轴表示的数据) (出示自己观察之后制作的柱状图)老师会去也仔细观察了太阳下影子的变化,来看看我的数据。从我的数据中你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啊? 所以你们觉得一天中,阳关下的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影子长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影子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 太阳:东—偏南—西 影子:西—偏北—东 知道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特点,那你们能说说这个发现有什么用处吗? 其实啊,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了。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案五上2.阳光下的影子

2.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阳光下的影子》教案1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三、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四、日影观测仪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五、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六、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2021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3影子的秘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3.3《影子的秘密》教案

改变,生活中,除了阳光下的影子,开灯后房间中的影子,打开手电筒后产生的影子,都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既然我们都不清楚,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秘密”(板书“影子的秘密”)。(刘老师工作室制作)有光和物”“物 体会挡住”“光 是从上往下照” 等等答案。 问题1“影子怎么 形成的?”确定产 生影子的条件;问 题2“有了影子后, 影子怎么变 化?”,学生认知 困难,引出本课探 索任务。 2. 科学探索探索一:产生影子 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 想一想: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 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操作:利用实验材料做模拟实验,产生影子。 打开手电筒,看到影子。 关掉手电筒,影子消失。 打开手电筒,没有影子。 像电灯一样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点燃的蜡烛、发光的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木圆柱模拟的是遮挡物。 桌面模拟的是投影面。 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按照操作完成实 验,注意观察影 子的变化情况。 该活动的主要目 的是让学生体会 产生影子需要三 个要素——光源、 阻挡物、屏,以及 三者形成影子的 过程。在该环节 中,加入了正方体 木块和球形木块, 是让学生体会阻 挡物的不同,会制 造出不同的影子, 给第6课《地球的 形状》中的模拟实 验2(月食时,地 球投影到月球上 的影子总是球形 的,而不是其他形 状)做知识铺垫, 同时让下面的探 索环节只研究光 源和阻挡物的摆 放位置的变化。

注意:影子所在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总是相反。下列哪些物体是光源? 点拨:点燃的蜡烛、太阳、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等不是光源。 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 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 想一想影子怎样才能发生变化? 操作:利用实验材料继续做模拟实验,让影子发生变化。 播放视频《研究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探究(1)光的照射角度与影子的变化 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短;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长;斜射的角度越小,影子就越长。 探究(2)光照射物体的不同侧面影子的变化。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同一个物体,得到的影子的形状会不同。 注意:并不是从不同侧面照射物体时,所有物体的影子都是不同的,例如,球体无论从哪个侧面照射,其形成的影子都是球形的。 探究(3)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影子的变化 影子的大小和遮挡物离光源的远近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近,影子大;遮挡物离光源远,影子小。探索三:手影游戏 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根据刚刚所学的 知识判断。 思考让影子变化 的方法并制定详 细的操作步骤完 成验证。 观看视频,熟悉 视频中的操作方 法。 按照制定的方法 完成操作内容, 观察影子的变化 情况。 改变影子的方法 分为两大类—— 改变光源的入射 角度和改变木圆 柱的摆放方式。这 两种方式都是通 过改变光源来改 变影子。在实验分 享环节中,启发学 生思考改变阻挡 物(可以竖着放, 也可以横着放)来 改变影子的办法, 再给学生机会去 体验。这样的流程 下来,学生会将光 源和阻挡物对影 子的影响掌握得 比较透彻。 学生非常喜欢这 个活动,他们会在 教室里自由活动, 学以致用的通过 改变阻挡物的方 法来制造不同的 手影。例如,改变 手型,用舌头和脚 来制造影子等。通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二 光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_34

阳光下的影子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现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至12岁,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同学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他们忽视。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理解。本课通过让学生实行模拟实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能够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此外四五年级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该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能够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日影观测仪模拟实验,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4、根据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5、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长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6、使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到自然事物是在持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实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重点】能探究出影子的特点,归纳影子的变化规律,绘制表格和柱状图。【教学难点】实行科学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教学准备】 提前板画:

科学《阳光下的影子》说课稿

科学《阳光下的影子》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阳光下的影子》。 一、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的探究活动光和影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教材共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深刻认识影子和光源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整理我们的记录,学生把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反映影子长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于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所需观察时间较长,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建议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探讨并实施实验活动,再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实验;下一节课开展数据整理和交流活动。 二、说学情

大部分学生知道太阳是东升西落的,且有一部分学生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变化的,了解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往往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根据目的耐心的坚持观察和记录,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长时间探究实验,学生能够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困难,并认识到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体会到真实观察和记录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而且,五年级学生虽然能够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自主探究,但他们对于数据的整理能力还是相当缺乏的,他们更习惯于借助表格中的数据来发现规律,对于能够“可视化”地呈现物质变化规律的图表认识还处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3.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傍晚时,影子最长。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根据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篇一:《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基础性)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二、学生分析 学生能说出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大部分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且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忍受孤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验证实验,学生能够体会并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

化而变化的。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或)傍晚时,影子最长。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如实地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数据进行推理。 四、重难点 重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难点: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 五、器材准备 长4cm的小木棒,超轻粘土,A4纸,铅笔、指南针,地平式日晷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2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长短也随太阳变化而变。 2.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日晷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单、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指南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 入1.、上节课学到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26页,根据上节课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理由。学生回答 学生推测并说理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 二、观察 阳光下影子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观测来验证我们的相法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但每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察结果。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目的和观察记录方法。分组实验,做好记录让学生明白只有动手实验才能验证前面的猜测,培养其动手能力。 三、整理记 录1.师讲: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2.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还有什么发现?分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学生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培养学生分析、整理的能力。 四、日影观 测仪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记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学生思考回答此问题的提出,是对本节课的巩固反馈。 课堂作业: 1.影长变化有什么规律? 2.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什么新发现?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影子变化柱状图: 八、教学后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阳光下的影子》优秀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判断 1、一天当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不会发生变化。() 2、物体的影子总在阳光背光的一面。() 3、影子越短,表示太阳的位置越高。() 4、早晨太阳在东方升起,物体的影子就在东方。() 5、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选择 6、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A、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7、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8、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 A、太阳 B、电灯 C、火把 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方向是()。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 11、测得1米高竿子的影长0.5米,同时测得一棵树影长是8米,则树高是()。 A、4米 B、16米 C、无法计算 12、测得1米高竿子的影长0.5米,测得一棵树影长是8米,则树高是()。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第21课《阳光下的影子》 粤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21 课《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阳光下的影子》是《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单元的第 二课,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围绕单元主题“光和影”,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在一 天中不同时段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利用日影模拟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这些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否有关、有什么规律。最后通过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明的日晷进行记录时间的活动,体验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树影会移动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 学生选择一个固定的物体如一棵树,来观察影子的变化。教科书的示意图呈现的是早上的影子状态,引导学生从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等方面观察影子的变化情况。活动2“影子变化有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日影模拟装置进行实验,模拟不同时段太阳在天空的位置,观察木棒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做记录。通过分析木棒影子的变化规律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太阳位置在中午时较高,影子最短,太阳位置在早上和傍晚时较低,影子较长,一天中影子由长逐渐变短然后由短逐渐变长。 二、学情分析 这一节课的活动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开,主题人物在情境中产生的疑问 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驱动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观察、实验、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对利用日影模拟装置进行实验,分析影子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光和影现象产生好奇心和继续探索的欲望,并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光和影的变化关系,关注身边光和影的应用。结合已学知识、已有经验和实验观察结果,学生能说出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大部分学生能说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由西向东移动,且由长逐渐变短然后由短逐渐变长。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 能通过观察,描述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规律。 3. 知道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能使用简易日晷测量时间。 4.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并得出 结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记录,描述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规律。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不同时段树影的图片、手电筒、日影模拟装置、简易日晷、记录 表格、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手电筒、日影模拟装置、简易日晷、记录表格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波波和琪琪在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刚好晒着太阳,但回想起在这个 位置做早操的时候,人都站在树荫底下,是晒不到太阳的。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说明

下的影子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第2课。和影子是同学们进入光学世界的第二课,是为以后研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问题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观察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两部分从而总结出下物体影子规律。整个教材引导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与影子的关系,发现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和的变化。 难点:理解与物体、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归纳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绘制表格和柱状图。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的前端分析,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的指导下,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 影子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最高,影子 最短,太阳最低,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利用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2)过程与方法 1.推测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 规律的 2. 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光和影,了解了影子的三个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阳光下的影子又会有怎样的特点呢?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看看同学们都掌握的没有。(学生举手说,不要齐回答) 2.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一天之中,我们的影子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出示大树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讲解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太阳的方向是东---偏南---西。) 看了刚刚的示意图,那同学们们觉得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有怎样的特点? ------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太阳落山时最长;影子方向和太阳方向相反。 3.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同学们刚刚猜测了这么多影子的特点,那想不想自己观察一下呢? 在观察之前呢,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工具,来辅助我们更好的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什么呢?-----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制作步骤:a.准备一块平滑的木板 b.在木板上黏上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 c.用橡皮泥把铅笔或小木棍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制作好日影观测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要进行观察了啊?那到底怎样观察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者说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观察?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PPT出示方法和记录表,必要的话,可以每个学生发一张) 4.反馈总结: 同学们都会去观察过了吗?你的观察结果是怎样的? 那你们能根据你们的观察结果,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制作一个柱状图吗? (讲明制图要求,横轴、纵轴表示的数据) (出示自己观察之后制作的柱状图)老师会去也仔细观察了太阳下影子的变化,来看看我的数据。从我的数据中你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啊? 所以你们觉得一天中,阳关下的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影子长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影子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 太阳:东—偏南—西 影子:西—偏北—东 知道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特点,那你们能说说这个发现有什么用处吗? 其实啊,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了。 (PPT出示日晷的图片)这个就是古时候人们又来计算一天中的时间的,因为古时候是不是还没有我们现在的手表啊、手机这一类的东西。

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执教人:唐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与本节课相关的科学概念。 A、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B、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C、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B、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C、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D、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E、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B、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C、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打开PPT,展示一张手影的图片,请学生回答问题。 (师: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 生:记得,是手影。) 回答之后放出答案。 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用PPT展示四个问题,请学生回答,一边答一边公布答案。 (师:看来同学们都记得啊,那从这幅图开始,老师有四个问题邀请同学们回答,大家看屏幕。) 问题1:你们知道手影是怎样形成的吗? 问题2:什么叫做光源?(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就叫光源,像:太阳[图片]。)问题3:下面哪些是光源?(注意:月亮不是光源,它靠反射太阳光发光。)问题4:光源与影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i、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 ii、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有关; iii、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

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阳光就会形成影子;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变化的;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一些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2、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和测量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会进行简单的记录过程;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在课外继续进行太阳与太阳光及物体影子的研究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过程中能细致观察、科学测量、认真记录,能科学地进行思考、实验和交流,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能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会持续观测影子长度的变化。 2、教学难点:提出观测记录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组记录表格,kT板,白纸,竹签,橡皮泥,尺子,指南针。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出示早操图片 师:各位同学?今天早上,老师看了大家做广播体操,做得非常整齐。我们看一看。从这张照片中你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影子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阳光下的影子。(板书) 二、观察影子的准备 1、 师:我们从上节课已经知道影子产生需要3个条件,谁知道? 生:阳光、物体、屏(影子在哪里?) 2、 师:早上9点同学们的影子是这样的,那现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出示记录表) 为了方便大家研究,老师用木棒代替同学,早上9点太阳在木棒的东方,影子在木棒的西方,到了现在,下午2点,太阳发生了移动,请同学猜一猜,木棒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怎么变化呢?请同学们拿出1号信封里的记录单,将你的猜

教科版科学最新三下-3-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

3.影子的秘密 【教材简析】 《影子的秘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三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对影子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课中学生将继续深入探索影子的秘密。 聚焦板块,通过观看图片聚焦问题“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学生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探索板块,通过产生影子,让影子发生变化,手影游戏三个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同时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过程。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影子的秘密进行总结归纳,并了解影子的变化和太阳位置的变化是有联系的。 拓展板块,通过观看天然遮挡物——云的各种形状,感受云朵带来的影子变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 影子,三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与影子相关的经历,如上节课制作简易日晷的活动,还有小时候的踩影子游戏和手影游戏等。三年级学生对于影子的形成以及变化过程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地梳理和学习过影子背后的“秘密”——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知道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光和影的实验,耐心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的手影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对探索“影子的秘密”有一定的兴趣。 2.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能总结影子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难点: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活动,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小木块、白纸、皮影戏道具。 小组:手电筒、小木块、白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观察了阳光下的影子,这些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PPT,预设:长短不同,方向不同) 2.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预设:太阳位置不同导致的) 3.影子千变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子的秘密。(板书:影子的秘密) 二、探索:影子变化的秘密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手电筒、小木块、白纸] (一)产生影子 1.猜测:产生影子需要什么呢?(预设:太阳、人、大地) 2.如果我们想把影子搬到教室里,你打算如何做?(预设:学生说说产生影子的方法并演示) 3.老师今天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材料(展示材料:手电筒、小木块、纸),你能让他们产生影子吗?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什么?这些材料在影子产生中起了什么作用?(预设: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发出光;小木块相当于人,挡住光;白纸模拟的是大地,接收影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