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泡桐

兰考泡桐
兰考泡桐

申报泡桐深加工项目材料

兰考县位于黄河岸边,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此泛滥改道,形成了大面积质地疏松,透气性能好的沙质土,对泡桐生长十分有利。

兰考泡桐是我国八大优良树种之一,生长迅速。乔木,高达20米,胸径1米左右,树干通直;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等省,我省有引种。兰考泡桐是北方泡桐中生长最快的一种,它的主干生长与其它树种不同,不是年年上长,而是一次长成,停几年以后再上长第二段,所以主干通直,树冠分两棚。树冠稀疏,发叶晚,根系深,生长快。

兰考泡桐,当地干部群众习惯称之为“焦桐”。多年前,风沙盐碱遍布兰考县。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根据兰考的地理环境,带领群众广植泡桐以防风固沙。改革的春风给兰考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林业局领导号召全局专业技术人员,深赴16个乡镇的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在全县大力栽植泡桐树。如今,全县泡桐树达1000多万棵。兰考农桐间作面积4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6万多立方米。昔日的“抗灾树”,变成今日兰考百姓的“摇钱树”。每年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可为国家提供三万多立方米的桐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桐木生产基地。泡桐种植及其深加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并逐渐发展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泡桐在兰考大地上弹奏出“安民”“兴民”“富民”“三部曲。

兰考泡桐有许多独特的优良性能,速生成材快。我局领导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广泛招商引资,果断决定以我们兰考盛产的泡桐为原材料,进行泡桐深加工项目开发并在全县大力推广。兰考泡桐疏松度适中,制成乐器音板透音性能好,共鸣程度高,是民族乐器的理想材料。一块泡桐板经过数十道工序加工,就变成了能弹出悠扬旋律的乐器,如今已开发出二胡、古筝、琵琶、扬琴、柳琴、古琴等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一把高档琴能卖到两万多元。“泡桐乐器已经成为兰考县一张靓丽的新名片”。兰考人依托特有的泡桐资源致力打造“中国民族乐器音板之乡”,同时带动了当地乐器产业的发展。兰考县民族乐器的生产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为了大力推广兰考的民族乐器产业,创出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我局领导到全国乐器知名企业深入调查,经专家鉴定兰考泡桐是制作民族乐器音板的最佳材料。上海民族乐器厂来兰投资,创办了兰考上海牡丹乐器有限公司。2009年,这家公司年产“敦煌”牌古筝1.8万台,销售额达1300万元,实现利税60多万元。经过民族乐器人不懈的努力和开拓创新,民族乐器产业已初具规模,已成为兰考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兰考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造家具的上乘材料。兰考多数乡镇都有板材加工厂,林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兰考三环木业有限公司就建在兰考县城关乡,占地一千余亩,资产总额3.7亿元,年产各种出口实木家具10万余套,年产国内家具10万套,产品95%出口到日本、西班牙、美国等国家,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实木高档家俱生产厂家。95%以上的实木高档制品远销澳大利亚、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板材出口成为兰考重要的外汇收入渠道。其中“华兰”牌家具选用天然优质桐木为原料,采用台湾进口的成套设备流水线生产工艺加工,即具现代化气息,又具有民族特色,产品享誉国内外。2010年,“华兰”牌家具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2010年又通过了GB/T19001-2008/ISO: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华兰”牌被省家具协会命名为“河南省家具十大知名品牌”。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9亿,出口创汇3025万美元,上缴国家税收1729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面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我们兰考盛产的泡桐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欧式棺木这一出口新品种。我局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认真调查分析,认识到开发生产出口欧式棺木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我们建议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直接和间接的带动兰考几百个小型桐木加工厂,生产加工桐木拼板半成品,既保证了公司生产家具和棺木的原材料供应,又解决了上万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为帮助他们能尽快脱贫致富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又为发展兰考种植泡桐,加速平原绿化,促进兰考桐木林产加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兰考泡桐加工的桐木漆器,毛拼板等在日本享有盛誉,年创汇近5000万元人民币。产业化使得兰考人民更加重视“泡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林业年生产量为16万立方米,远高于采伐量,而且“坚持采伐一片,更新一片”的原则,从而使林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从一棵树到一种精神再到一个产业,其间的变迁看似偶然,却是兰考人民坚持生态和经济并重,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

2006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江苏版)

2006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3.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信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6.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歼的《资豉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7.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B.⑦③C.⑦③④D.③④ 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一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同腰序捧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⑦“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制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 10.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浙江历史与文化

参考书目:《浙江文化简史》 作者:佘德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读书报告 ——论浙江宗教文化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方圆10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在浙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存。因此,浙江区域文化包括了史前上古越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于越部族和越国文化、秦汉以后的浙江文化三部分,从区域而言,浙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越文化史。 我的家乡——舟山坐落在浙江东部海岸线上。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更名“昌国县”。“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海定则波宁”, 以祈“海波永定”。然而即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不甚了解。在拜读了《浙江文化简史》一书之后,我收获颇丰。 《浙江文化简史》一书共分为十章,首章对浙江文化的含义、沿革及总体特征首次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和论述。其余九章分别从生成环境、经济科技、学术、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方面,从文化上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以浙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总结,资料丰富,引证有据。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浙江文化简史》仅局限于对浙江文化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史料的简单汇集,而是

竭力要理清其中演进的轨迹,同时探索其中内在规律,挖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很大一部分笔墨花在了对文化的界定、对浙江传统文化特征的概括以及对浙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地域背景的解析上。这是本书最强的闪光点。同时,本书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各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历史演变的进程清晰,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性,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本书开端详细介绍了“浙江”一词的种种由来,这让身为浙江人的我顿时感到兴趣浓厚。“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山海经》、《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也称“浙江”。而“渐江”一说也有出处,据王国维《浙江考》,“浙、渐为一”,渐江即浙江。由此可知,“浙江”之名,秦汉以前已有。然“浙江”之得名有四说: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燕肃之说)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所谓浙山,即赭山。(此为东吴时余姚人虞喜之说)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所谓江,即长江也。(此说为晋灼,清代阮东宗之)由此可见,简简单单的“浙江”二字,仔细探究其前世今生,来源却不简单。 纵观全书,其中的第八章——浙江的宗教文化一节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与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众所周知,舟山市内坐落着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至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

2017 2018年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九年级历史试卷2018.1) (分。50全卷考试时间为分钟,满分100说明:1. 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只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2.) 分。3分,共7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1. 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的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谭》 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B.郑和下西洋C.丝绸之路开通D.新航路的开辟 3.“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来从事其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这句话节选自美国的《独立宣言》,这里的“一个文明国家”指的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西班牙 5.《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了美国的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处死了国王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作出的贡献有 ①颁布《民法典》②领导法国赢得独立 ③打击欧洲封建势力④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8.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殖民时代D.火车时代 9. 1963年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亚历山大二世10.“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尝试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5 页)

历史考试大题以及答案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坏处:给中华民族带来主要的是发展进步的障碍: 1、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了索赔款,抢掠 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 3、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 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4、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好处:客观上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新思想到来。(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西方政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 2、民族觉醒与民族爱国主义(国家重新回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格局,共同为民族解放努力) 3、新的科学技术 2、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1、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 1、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这次会议在极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跟第10题一样) 4、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作用: 积极:1、虽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消极:1、有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2、经营管理腐败

阜阳市简介及历史文化典故

阜阳市简介 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方,西、北与河南为邻,东与亳州、淮南两市接壤,南与六安市以淮河为界。东西长162公里,南北宽128.5公里,全市总面积994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5万亩。全市辖临泉、阜南、颍上、太和4县和颍州、颍泉、颍东3区,代管界首市,下设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办事处,41个乡,124个镇,总人口800.3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5.79万人,农村人口624.60万人。 阜阳市属于汉族人口聚居区,少数民族为回、满、壮、苗、侗、彝、白、傣、朝鲜、蒙古、维吾尔、达斡尔等民族。阜阳市具有悠久的文明史,约在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前22世纪的新石器时代,颍河、涡河沿岸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原始部落群定居。西周、春秋时期为胡子国、沈子国和陈国焦夷地。战国属楚。汉置汝阳县,为汝南都尉治。东汉曾封阜阳侯国于境内,阜阳之名始于此。北魏孝昌三年(527)始置颍州。此后1421年间,历朝历代在此设道、府、郡或县。民国37年(1948)8月解放,置阜阳专区,辖阜阳、蒙城、涡阳、颍上、太和、临泉、凤台7县,亳州、界首市2市。1950年增设阜南县,1964年增设利辛县。1977年凤台县划归淮南市,2000年6月撤销县级亳州市,设立省辖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划归亳州市。 阜阳市为冲积平原,地貌平坦,一望无际。地势西北略高,东南低洼,地面高程18~43米。淮河、颍河、洪河、茨淮新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阜阳是中华民族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文化历史遗迹、

名胜古迹、革命史迹遍布全市。景观有文峰塔、奎星楼、管鲍祠、刘崎庙、资福寺、颍州西湖、南湖公园、张庄公园、楚都巨阳古城址等。欧阳修、苏轼这两位宋朝政治家、文学家,分别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2月和宋仁宗元祐六年(1091年)8月出知颍州,任太守。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辞官后归隐被自己盛称为“民淳松简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的颍州。后人为纪念颍上管仲,修建一座管鲍祠。兴于唐,盛于宋的阜阳颍州西湖,曾被苏东坡称赞为“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欧阳修也发出了“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的感叹。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13公里处,湖面面积5.74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湖中有岛,岛中有山。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AA级风景区。阜南县润河湾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龙虎尊,是国家一级文物,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领导人的赞赏。 阜阳区位交通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境内,与漯阜、睢阜、淮阜、商阜铁路一起,使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入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连接东西南北,形成了阜阳这个中国铁路新枢纽,阜阳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次,经阜阳枢纽发运的货物,可直接通过天津港、连云港、上海港出海,也可直抵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阜阳机场按4D级建设拥有国际先进的导航通信设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麦道90等类型飞机。公路以阜阳为中心,105国道和省道为骨架,辐射全市城乡、通往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界首-阜阳-蚌埠高速公路、合肥-阜阳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形成“十”字型布局。水运十分便捷,淮河、颍

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春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抽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严刑峻法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推行县制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7.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元旦到来时,放烟花、鞭炮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小说《水浒传》 D.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12.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A.亚历山大B.玄奘C.鉴真D.马可·波罗13.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A.基督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14.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赫赫战功B.《拿破仑法典》 C.加冕称帝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4 页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试卷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期末卷 1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________ 2 一、单项选择(4×15) 3 1. “北京人遗址”在北京的( )。 4 A .西南的卢沟桥 B .元大都遗址公园 C .昌平的白浮泉 D. 北京西南 5 周口店 6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 )。 7 A.唐诗 B.诗经 C.乐府诗 D.楚辞 8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这话的人是( )。 9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10 4.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家是( )。 11 A .道家和墨家 B. 兵家和农家 C .道家和墨家 D. 儒家和道12 家 13 5. 创立儒家的人是( )。 14 A .朱熹 B. 孟子 C .韩愈 D .孔丘 15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 )。 16 A .汉朝 B. 秦国 C .齐国 D .秦朝 17 7. 开创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新纪元的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 )。 18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19 8.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 )。 20 A .西汉末年 B. 唐代初年 C .南宋末年 D . 东汉时期 21 9. 民间喝腊八粥的习俗源于( )。 22 A .儒家 B. 道教 C .佛教 D.伊斯兰教 23 10.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著名人物是( )。 24 A .张衡 B. 郭守敬 C .蔡伦 D .祖冲之 25 11. 旗袍式样来自( )。 26 A .汉族 B. 满族 C .蒙古族 D .白族 27 12. 现在全国佛教寺院大多数都属于( )。 28 A. 法相宗 B. 律宗 C. 禅宗 D. 天台宗 29 13.科举制度创立于( )。 30 A. 隋 B. 唐 C. 明 D. 清 31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年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Ⅱ卷)黑龙江考题2018.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24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A.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C.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D.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25.自耕小农衰退.土地兼并缓和D.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A.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26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A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27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28术中人物的脸谱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C D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187729.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C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30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31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C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公元前32340“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B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年333.华盛顿在1787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B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1 / 8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1934.的原因在于.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C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10100年,我们应当在.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35一思想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0.(25材料一 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年到19171923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5种左右。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历史文化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 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中石器时代,是连结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环节。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陕西大荔县的沙苑地区发现15处遗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点,共采集到3000余件标本。根据这些石器的特点,认为它们是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从而将其命名为我国的第一个中石器时代文化——沙苑文化。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

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其答案

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其答案WORD版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决绝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是,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息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

历史文化

第五章历史文化 Ⅰ.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talicized words. 1. The manager sat in his office amid his morning mail. 2. He is a man above vulgar interests. 3. The ancient compass is of high sensibility. 4. It looks as if we are in for a storm. 5. He was between sheets by eleven. 6. On a third voyage in 1498 Columbus found Trinidad and explored the northern coast of South America. 7. Fresh from his role in Titanic, he has a double starring role in The Man in the Iron Mask.(《铁面人》) 8. Later when the children came home for the week of Christmas, the house was bright with Christmas colours. 9. He continued to search through the Bahamian Cays down to Cuba, a place name which suggested Cipangu (Japan), and then eastward to the island he named Espanola. 10. Out of all the glorious tales written about the U. S. revolution for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the fact is hardly known that a black man was the first to die for American independence. Ⅱ.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underlined words. 1.中国经历了一系列艰苦的变革和试验。 2.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 3.1292年,马可波罗携弟弟和儿子,随十四条大船组成的船队和六百名船员从中国南方一个港口出发,离开中国,前往威尼斯。 4.爹上班去了,妹不在家,妈刚找到工作,还得过一小时才下班。 5.经过仔细研究,他们发现这个设计落后了。 6.“来啦!”她转身蹦着跳着跑了,越过草地,跑上小径,跨上台阶,穿过阳台,进了门廊。 7.他们一不会做工,二不会种地,三不全打仗。 8.他们派了一个杀手去追杀他。 9.他们立刻出动去追击敌人。 10.我进屋时,他在读书。 Ⅲ.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 Born in 1451, the son of an Italian weaver, Christopher Columbus took to the sea at an early age, making up for his lack of formal education by teaching himself geography, navigation, and Latin. By the 1480s Columbus -- a tall, red-haired, long-faced man with a ruddy complexion, oval eyes, and a prominent nose -- was an experienced seaman. Dazzled by the prospect of Asian riches, he hatched a scheme to reach the Indies (India, China, the East Indies, or Japan) by sailing west. After the courts of Portugal, England, and France showed little interest in his plan, Columbus turned to Spain for backing. He won the support of Ferdinand and Isabella, the Spanish monarchs, and himself raised much of the money needed to finance the voyage. The legend that the queen had to hock the crown jewels is as spurious as the fable that Columbus set out to prove the earth was round. Columbus chartered one seventy-five-foot ship, the Santa Maria, and the Spanish city of Palos supplied two smaller caravels, the Pinta and Nina. From Palos this little squadron, with eighty-seven officers and men, set sail westward for what Columbus thought was Asia. The first leg of the journey went well, thanks to a strong trade wind. But then the breeze lagged, the days passed, and the crew began to grumble about their captain's farfetched plan. To rally flagging morale, he reminded the crew of the dazzling riches awaiting them. Yet skepticism remained rife, and he finally promised that the expedition would mm back if land were not sighted in three days. Early on October 12, 1492, after thirty-three days at sea, a lookout on the Santa Maria yelled "Tierra ! Tierra ! [ Land ! Land ! ]" It was an island in the Bahamas that Columbus named San Salvador (Blessed Savior). According to Columbus's own reckoning he was near the Indies, so he called the island people los Indios. He described the Indians as naked people, "very well made, of very handsome bodies and very good faces." The

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初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到相应位置 ....上)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A.秦朝B.东汉 C.西晋D.东晋 2.隋朝一位余杭(今浙江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 江南河 B. 邗沟 C. 通济渠 D. 永济渠 3.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 4.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善于用人. 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 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D.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5.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你会见到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人称她的统治是() A. 贞观之治 B. 贞观遗风 C. 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6.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A.羌族B.满族 C.藏族D.维吾尔族 7.“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 8.唐初有个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在《丹经》一书中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他是() A.蔡伦B.华佗 C.孙思邈D.张仲景 9我国四大发明中的那两项是在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D.造纸术、火药 10.唐朝由强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D.黄巢起义 11.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 ()A.涿郡、江都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D.洛阳、江都 12.某剧组想要拍摄一个文成公主入藏前,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送别的场景根据史实,这时的皇帝应是()A.唐太宗B.唐高宗 C.唐玄宗D.武则天 13.最近,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就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隋炀帝B.汉武帝 C.唐太宗D.唐玄宗 14.香港艺人汪明荃在唐人街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这是第三位在洛杉矶唐人街中山广场打手印的影视明星。“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此名字的由来说明了()A.在外国的中国人很多B.唐朝文化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C.唐朝这个大帝国永不衰落D.唐朝与欧洲的关系永世友好 15.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历史上把这一历史事件称为()A.七国之乱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16.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 B . 盟约中有辽撤军的内容 C .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D .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17.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宋②契丹③西夏④金⑤南宋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常识荟萃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常识荟萃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常识荟萃 历史人物 三皇:说法很多,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2010年6月22日,甘肃人民政府在伏羲故里——号称陇上江南的天水市举行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公祭大典) 五帝: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说法也多) 商纣四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孔门七十二贤: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沐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公冶长、南宫括、公皙哀、曾蒧(dian三声)、颜无繇、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缭、司马耕、樊须、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公祖句兹,秦祖,漆雕哆,颜高,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公良孺,后处,秦冉,公夏首,奚容箴,公肩定,颜祖,鄡单,罕父黑,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旂,县成,左人郢,燕伋,郑国,秦非,施之常,颜哙,步叔乘,原亢籍、乐欬,廉絜,叔仲会,颜何,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舆如,公西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说法也多)国学三圣:孔子、老子、墨子 中国四大美女:貂蝉、西施、王昭君、杨贵妃 吴越三王:勾践、范蠡、文种 山东三圣:史圣左丘明、商圣范蠡、武圣孙膑 鬼谷二高徒:孙膑、庞涓 战国四君子: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战国四游侠:荆轲、专诸、聂政、要离 联纵双名士:苏秦、张仪 赵国二庭柱:廉颇、蔺相如

强秦二名将:王翦、蒙恬 兴汉三杰:韩信、张良、萧何 汉初三大名将:九江王英布、韩王韩信,大梁王彭越 李氏三父子:李广、李敢、李陵 西汉二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印、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 冠军二侯:卫清、霍去病 云台二十八将: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祜、祭遵、景丹、盖延、铫期、耿纯、臧宫、马武、刘隆为一列,马成、王梁、陈俊、杜茂、傅俊、坚镡、王霸、任光、李忠、万修、邳彤、刘植、王常、李通、窦融、卓茂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 2.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A.“仁”和“德治”B.“兼爱”和“非攻” C.“无为而治” D.实行“法治” 4.20XX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右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 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鲜卑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6.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