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送审稿)

1. 工作简况

现行标准是在1999年进行制订的,近几年我国铜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现有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状况,也不适宜用户的需求,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有标准的修订显得更加迫切。

根据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其中第17项(标准计划号-T-610)《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金龙集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007年1月在哈尔滨国家有色金属标委会对国家标准《空调及制冷用无缝铜管》组织了讨论,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经过专家论证和试验验证后再次进行了整理,并形成送审稿。

2. 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本标准参考ASTM B75M《无缝铜管》、ASTM B280《空调和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ASTM B743《无缝铜盘管》、EN 12735《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和JIS H3300《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制订,包括盘管和直管两部分内容,其主要技术指标参考ASTM B75M、ASTM B280、ASTM B743、EN 12735和JIS H3300标准。

3.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如下修改:

术语

删除平螺旋盘管。平螺旋盘管俗称小散盘,一般为客户提供样品时所用包装形式,为非正式供货形式,此定义存在时,容易造成定义模糊,故建议删去。

产品分类

扩宽了管材的规格,外径由原来4mm~30mm扩为3mm~30mm;盘管壁厚由原来~2.0mm扩为~2.0mm,盘卷的内外直径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如表1所示)。

表1 盘卷内外直径单位为毫米

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

3.3.1由于管材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管材的尺寸偏差普遍加严,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管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3.3.2 直管长度原有的较高精度与普通精度统一为一种精度要求,长度允许偏差在原较高精度的基础上,有所加严,如表3所示;

表3 直管定尺长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

根据市场及用户的需求,增加半硬态管材断后伸长率以及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要求。

关于此两项要求,我们主要参考EN12735-2:2001《空调制冷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设备用管)》以及BS EN 12449:1999《一般用途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管》中的相关规定,并综合考虑目前国内铜管材性能的试验数据,制定本标准。

3.4.1 以下是本标准与EN12735-2:2001和BS EN 12449:1999中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的比较:

3.4.2在BS EN 12449:1999中,半硬态管材的断后伸长率要求A≥20%,根据目前国内铜管材力学性能的试验数据和用户要求,本标准中规定半硬态管材的断后伸长率要求为A≥15%。

涡流探伤标准人工缺陷钻孔直径

随着探伤技术的进步,原标准中涡流探伤标准人工缺陷钻孔直径已不符合目前实际需求,因此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做了如下修改:

晶粒度

由于加工工艺的优化,软态管材平均晶粒度呈现为细小且均匀,故由原来的~0.060mm修改为~0.060mm;

清洁度

管材的清洁度由原来的不超过0.038g/m2修改为不超过0.025g/m2。

4. 与国外同类标准的对比情况

本标准主要与ASTM B280-03《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在尺寸偏差及力学性能方面做了对比。本标准与ASTM B280-03尺寸偏差对比如表4。

本标准与ASTM B280-03力学性能对比如表5。

从各项指标对比可以看出,本标准技术指标普遍高于ASTM B280标准。

表4

表5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板

无损检测X射线工艺卡内容及编制模 板 1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 1)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 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 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 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 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 1) 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 一份保留在探伤室, 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 2) 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 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 指产品材料编号, 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 应分别填写。 b 规格: 指的是壳体规格( 容器类) , 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 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 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 长度指壳体长度; 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 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 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 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 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 显影温度为18~21℃; 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 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 填写时, 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 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 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 ” B1~B7”, 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 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 如Fe-12、 Fe-13…… c 透照方式: 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 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 F>R或F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工艺指标,使生产平稳有序进行,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指标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鸿基焦化各生产车间。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部是公司工艺指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1)确定工艺卡片的内容、语言和格式; 2)工艺卡片制(修)订、审核、会签、发布和保存; 3)工艺卡片的日常管理,确保工艺卡片的有效性、适宜性; 4)监督工艺卡片的使用。 3.2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3 设备指标由设备部负责监督检查 3.4 安全环保指标由安环消防部负责监督检查 3.5 产品质量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6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指标的具体编制和执行,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4 工艺卡片内容与要求 4.1 工艺卡片指标的来源 装置原设计的基础数据、装置改造设计(技改技措)的基础数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限制条件、装置标定数据、产品质量指标控制、环保达标排放要求等。 4.2 工艺卡片的内容 4.2.1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工艺卡片编号、原料及化工原材料质量指标、装置关键工艺参数指标、动力工艺指标、装置成品及半成品质量指标、装置消耗指标、环保监控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管领导及部门签字、执行日期。 4.2.2具体控制指标主要包括:

●关键控制工艺指标 ●关键环保监控指标 ●装置重要公用工程系统指标 ●主要工艺运行指标 ●主要设备运行指标 ●原料质量控制指标 ●装置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4.3 工艺卡片中涉及技术秘密的部分,不能公开展示。 4.4 工艺卡片中各项指标应达到的要求: ●符合装置生产操作的特点 ●保证产品质量 ●节能降耗 ●工艺技术水平先进 5 工艺卡片编制、变更及修订 5.1 原始工艺卡片编制及审批 5.1.1 各生产车间根据4要求,制定出工艺指标卡片初稿。 5.1.2 工艺卡片交车间主任签字→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室进行审核并会签→副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 5.1.3 临时工艺卡片管理 新装置开工初期可以使用临时工艺卡片,运行半年后,生产工艺运行稳定,修订临时工艺卡片,形成正式的工艺卡片; 临时工艺卡片的审批、生效程序等同工艺卡片; 临时工艺卡片必须有时间限制,过期自动作废。 5.2 工艺指标的变更、调整 5.2.1 下列情况应对工艺指标进行变更、调整: 1)未达到4.4要求的; 2)装置技术改造要求; 3)原材料性质已发生变化; 4)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滑座体工艺设计编制和工装设计工序卡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 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共页 第 页 材料牌号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注 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 间 工段设备工艺设备 工时/s 准终 单 件 铸 清理清楚浇冒口、型砂、飞边、毛刺等。 钳划两轨道面和肩面加工线 Ⅰ刨粗刨底面,留加工余量0.5mm表面组糙度Ra12.5μm 龙门刨床B2010A 专用夹具 Ⅱ铣粗铣两轨道顶面及两外侧面,表面粗糙度Ra6.3μm各面均留加工余量 0.5mm,铣两轨道面内侧至图纸要求 龙门铣床X2010C 专用夹具 Ⅲ铣粗铣两轨道下滑面并铣与其垂直的两平面,两轨道下滑面均留加工余量 0.5mm,表面粗糙度Ra12.5μm,两垂直平面加工至图纸要求 龙门铣床X2010C 专用夹具 热处理时校 油漆不加工面涂底漆 Ⅳ刨半精刨底面及两导轨下滑面,均留磨量0.15mm,表面粗糙度Ra3.2μm 龙门刨床 B2010A 专用夹具 Ⅴ刨半精刨两导轨顶面及外侧面,均留磨量0.15mm,表面粗糙度Ra值3.2 μm,刨各1×45°倒角 龙门刨床 B2010A 专用夹具 Ⅵ铣铣左右两端面,倒角1×45°,铣前后两凸框平面均至图纸要求龙门铣床X2010C 专用夹具Ⅶ镗镗φ40+0.0025mm 孔和锪φ49mm 孔均至图纸要求镗床TPX6111B 专用夹具

Ⅷ钻钻10-φ13mm 孔并锪10-φ26mm 均至图纸要求摇臂钻床Z32K 专用夹具Ⅸ钻钻M8-6H螺纹孔小径,并攻螺纹导轨面摇臂钻床Z32K 专用夹具Ⅹ磨磨底面、两导轨顶面、下面及外侧面均至图纸要求磨床MM52125A 专用夹具Ⅺ检验 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 期) 会签(日 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 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共页第页 车间工序号工序名材料牌号 Ⅰ粗刨HT200 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 铸件250×17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 龙门刨床B2010A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专用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s 准终单件

工艺卡编制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各有关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它包括工艺过程和辅助过程。顾名思义,汽车生产就是指将各原材料转变成汽车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工艺过程是指那些与原材料变成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汽车制造生产的工艺过程即为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那么汽车生产的辅助过程是什么?对辅助过程的定义是指其他与原材料变成成品间接有关的过程。如生产技术上的准备过程以及各种生产服务活动。那么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就是其中的技术准备活动。只有存在工艺规程才能更好地对生产进行指导。 我在XX汽车XX生产基地技术部工作,主要负责白车身焊接工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编制过很多工艺卡。这些工艺卡大多数是以工序为单位编制的,也可称为工序卡片。其中包括该工序各工步加工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以及所需要的工艺资料。包括定位基准、工件安装方法、各种工序尺寸及极限偏差、工时定额等,并配有工序图,是能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适用于大批生产的零件。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编制这种工艺文件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一下。 编制工艺文件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大致要确定以下的内容: ①零件分析及工艺审查。 通过零件图的分析和工艺审查可以确定必要的技术条件,保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加工精度及成本。就我的工作而言,首先要有产品数学模型,从数模中明确零部件的结构尺寸以及位置关系。其次是产品全套图纸,在图纸中可以获得零部件的各关键尺寸以及公差,例如工艺孔的形状、尺寸。再次要有样车和样件(包括整车车身总成、各大总成、分总成以及冲压样件)。例如我在做没有数模车型的工艺卡时,只能查明冲压样件,然后一级一级(样件—分总成—总成)焊接成型来明确产品的结构尺寸以及位置关系。最后还要有产品零部件明细表,例如我公司的EPL(产品零件设计清单)。 在编制工艺卡的时候要具备产品数字模型、产品全套图纸、冲压样件三者之一。正常状态下,零部件明细表是在设计完毕后就已经存在了,即便没有从前3项中也可以分析出来(这就是生产定额配置部门的责任了)。我个人认为具备产品数模在编制工艺卡的时候最方便。如果没有数模那么就要提供冲压样件以及零件图纸辅助。 ②工艺路线的分析 第一是产品的分块,同类型车身的分块基本相同,但各总成之间的连接方式及顺序往往有较大区别。例如我公司生产的车型车身中分为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其某些结构和连接方式就不相同(如侧围)。这个问题在研发过程中已经确定了,工厂工艺人员只需要了解、熟悉就可以了。 第二是基准。车身的设计、制造、检验均建立在同一坐标系上,在车身设计时一般已经

无损检测X射线专用工艺卡内容及编制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1)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压力容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1)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一份保留在探伤室,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2)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指产品材料编号,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应分别填写。 b 规格:指的是壳体规格(容器类),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长度指壳体长度;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显影温度为18~21℃;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填写时,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B1~B7”,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 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如Fe-12、Fe-13…… c 透照方式: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F>R或F

如何编制工艺卡及标准作业指导书

一、产品焊接工艺篇 1.焊接工艺卡 1.1编制工艺过程卡 在具备前提条件下,经过工艺分析,就可以开始编制装焊工艺过程卡。工艺过程卡是装焊线设计、制造和调试整个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装焊线全部工作的基础,装焊工艺过程卡的编制深度和质量对装焊线设计、制造。调试整个过程的质量甚至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1.2.工位设置及工位生产周期 工位是构成生产线的基本单元,工位生产周期必须小于或等于生产线节拍。工位生产周期是从待焊接零部件上料(装件)开始到完成本工位全部作业并将工件取出的整个过程时间,同时应考虑工时利用率及设备利用率。工位生产周期与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准确的工位生产周期需由实测确定,工艺设计旧寸应使所有工位的工位生产周期尽可能相等并接近生产节拍。 1.3工作密度 工作密度是指一个工位上设置的焊接设备数量及操作工人数量,主要由工件外形尺寸、焊接工艺方法和焊接工作量决定。 a.按工件外形尺寸决定工作密度。 外形尺寸小于1000 mmxl 500 mm,工作密度取1;外形尺寸小于2 000 mmxl 500 mm,工作密度取1-2;外形尺寸小于3 000 mmx 1500 mm,工作密度取2-3;外形尺寸小于6 000 mmx 1 500 mm,工作密度取3-4. b.按照焊接工作量和生产节拍确定工作密度。 1.4工时定额估算

工时定额=焊接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每一工位或工序的时间定额一般由装件、夹具动作夹紧、焊接、松开夹具和将工件送至下一工位的时间累计构成,也可用焊接时间放大而得出,即概算定额,工序时间定额(工时)=焊接工作量÷焊接速度xK。 以下是几种焊接方法焊接速度的一般状况估算值,其焊接速度与焊点及焊缝的间距、分布、焊钳及焊枪的接近性、工人操作难易程度等有一定的关系,故仅供工艺编制参考。a.手工焊钳点焊15点/min;b.机械手焊钳点焊20点/min ; c.C02半自动焊300 mm/min ; d.机械手C02自动焊400 mm/min; e.螺柱焊(手工8 个/min; f.凸焊螺母(手工)3个/min; g.铜钎焊100 mm/min 。 1.5工艺卡的内容 a.焊件(总成或合件)简图一般为轴测图(立体图),图中:应标出进入装配冲压零件的名称、图号及数量;同时要标出焊点的位置、数量,甚至施焊的顺序;各种标准件如螺母、螺柱、支架等位置、数量及焊接方法。 b.二工艺过程描述:从工件(零、合件)的装入、定位夹紧、焊接及焊后将合件送往下工序的整个过程,按先后顺序既简单又全面的描述。 c.工序所采用的夹具、设备、辅具及工具的名称、编号及数量作定性及定量分析。 d.给出工序的时间定额,甚至分每一工步给出,而工时的确定有如下几种方法:凭经验;采用人工模仿,秒表测定;计算机仿真。 2、焊接标准作业指导书 2.1什么是标准作业指导书? 1)什么是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是对周期性的人-机作业中有关人的作业动作程序进行标准化(形成作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模板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模板 1

专用工艺卡编制内容说明 ( 1)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 为了规范和统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的归档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 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 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 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组织有关人员, 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 编制了锅炉压力容器质量控制表样并推荐使用, 其中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表样见下表B5-11。( 2) .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填写说明 ( 1) 编制份数 本卡一式两份, 一份保留在探伤室, 另一份交探伤室供检测人员使用。其中之一应存于检测资料和底片的档案中(质保管理制度建立发放记录)。 ( 2) 工艺填写 ○1编号 一般按企业管理要求编号, 可根据各单位管理的需要来填写。 ○2工件部分 a 材料编号: 指产品材料编号, 如产品使用两种材料, 应分别填写。 b 规格: 指的是壳体规格( 容器类) , 表示方法为直径×长度×壁厚。其中: 直径对于卷制的筒体为内径, 对于无缝钢管作筒体指外径; 长度指壳体长度; 壁厚指壳体厚度。也可按图样规格栏的尺寸填写。

○3探伤器材部分 a 屏蔽方式: 最常见的屏蔽方式有”背衬薄铅板”和”铅遮板”等, 按选用的方法填写。 b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 显影液配方指准备采用的显影液配方、可用代号表示。如胶片厂提供, 可填写”按胶片厂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温度指准备采用的数值。一般手工冲洗显影时间为4~8min, 显影温度为18~21℃; 自动冲洗按说明书填写。 ○4探伤检测工艺参数 a 焊缝编号: 指的是被检焊缝的编号, 填写时, 一般检测工艺参数相同( 焊缝长度和拍片数量可不同) 的同类焊缝的编号填写。例: ” B1~B7”, 即代表7条环焊缝。 b 像质计型号: 对钢制焊缝可供选用的像质计编号为Fe-10/16、Fe-6/12和Fe1/7三种。对外径≤100mm的管子焊缝宜使用等丝专用像质计, 如Fe-12、 Fe-13…… c 透照方式: 一般对于纵缝可填写单壁透照, 对于环焊缝可填写为单壁外透照、中心透照、偏心内透照( F>R或F

工艺卡管理规范

工艺卡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了有效地对生产工艺卡的制订、工艺卡的收发管理、工艺卡对生产指导的执行、工艺卡的更改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混料车间、PVC管材挤出车间、注塑车间工艺卡的管理工作。 3 、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卡的制订、工艺卡的发放、回收、修改以及工艺卡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3.2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卡的执行、工艺记录填写及工艺卡不符项的反馈工作。 3.3 技术组负责工艺卡的归档、受控发放,及工艺执行情况检查。 4 、工作程序 4.1 工艺卡的编制 4.1.生产车间工艺员根据以往的生产工艺编制,形成试运行版本。 4.1.2工艺卡试运行版本需由车间工艺员签署编制栏,由生产车间负责人签署审核栏,并注明日期。 4.1.3工艺卡试运行版本需在生产中试运行至该规格产品生产任务完成,且最长不超过7天,然后再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定稿。 4.1.4定稿后的工艺卡序号按类别及新增次序进行编号,自001开始,以次类推。 4.1.5定稿后的工艺卡需由工艺员签署编制栏,由生产车间负责人签署审核栏,部门负责人批准,注明编制日期。 4.1.6签批后的工艺卡由技术组受控发放。

4.1.7由技术组负责建立各种产品工艺卡的台帐,为了避免工艺卡序号出现混淆,工艺卡台帐上编制日期按工艺卡正式定稿下发时签署的日期如实填。4.2 工艺卡的收发管理 4.2.1受控的产品工艺卡全部由技术组归档,并进行分类管理。 4.2.2工艺员负责根据生产安排准备相应工艺卡,及时提供给生产班组,以指导班组开机生产。 4.2.3每个规格生产任务完成后,由工艺员负责收回工艺卡,并根据各工艺卡的序号整理并保管好工艺卡。 4.2.4当提供给车间的工艺卡遗失时,车间需及时通知技术组,技术组及时补办工艺卡。 4.3 工艺卡的运行 4.3.1试运行版本工艺卡中料筒温度、喂料转速、主机转速及牵引速度等关键控制参数须严格执行,合流芯温度、模头温度、冷却水温及共挤机工艺等部分仅作为开机过程的参考,正常开机过程熔体压力、熔体温度、主机扭矩等须保证波动范围不大,生产人员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可调控制参数进行调整,但对于超出调整范围的情况需在《生产工艺记录》备注栏注明调整时间、调整原因、调整方法、调整结果及调整人。 4.3.2对于正式版本的工艺卡,车间生产原则上应严格按照工艺卡规定的各项参数执行,但如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工艺卡的要求生产出现异常,必须调整工艺时,调整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自的调整权限,并在《工艺记录本》备注栏注明调整时间、调整原因、调整方法、调整结果及调整人,并及时将调试情况反馈于车间负责人及工艺员。 4.3.3调试完成,生产正常后由调试人员取样,交由技术组,由技术组根据工艺调整的内容确定测试项目,并送质管部检测中心检验,检验结果作为确认工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工艺卡)编制原则和技巧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编制和范例讲解 1.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1.1 根据NB/T47013.1-2015中4.3.2的要求,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是检测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工作范围、人员设备能力等,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允许的框架内选取、细化成自身可执行的要求,用以指导检测单位自身无损检测工作,在某种检测方法或某类产品范围内通用的程序文件。是标准没有具体规定而又是本单位通用和共性的统一规定,也是各检测单位检测能力的反应。 1.2要点 (1)涵盖本单位的检测范围,是通用性技术要求、原则性指导文件; (2)根据检测单位的特点和能力编写,是对现行标准规范的补充; (3)内容不能照搬照抄外单位的文件,必须有本单位的特色; (4)跟具体的工程项目没有必要的关联,是检测单位自身检测能力的体现;(5)由检测单位Ⅲ级专业人员编制,检测责任师审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6)工艺规程的编制应按NB/T47013.1~47013.13的规定明确其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 (7)相应检测标准变更、采用新的检测工艺时,应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重新审批发布。(如果来不及修订工艺规程时,所编制的操作指导书应由检测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1.3编制原则 (1)遵照国家现行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在检测工艺上可以比现行标准、法规更细,更具体,要求更高; (2)应根据本单位无损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检测能力,做到简明扼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措施; (3)应采用本单位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应有自己的特色; (4)工艺规程中每一步骤都要写清楚做什么、由谁去做、采用什么设备和辅助器材、什么时机做、按什么标准做; (5)采用非标准检测工艺(如非标准温度范围内的渗透检测、探头移动区不符合要求的超声波检测、焦距不符合要求的射线检测等)时,应对该检测工艺进行验

企业工艺卡片与操作规程的编制

企业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南丁岳飞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病防治、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安监总危字〔2005〕198号)等,根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生产经营单位、其它下属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涉及管理内容为《工艺卡片》、《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一)〉、《岗位操作法》〈安全操作规程—(二)〉(其它名称包括操作手册、操作规程等不再使用)。《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统称为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条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各单位应明确审核和修订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核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在建设单元竣工投产或生产单元改、扩建半年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后应及时修订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第六条管理部门职责 (一)安健环部职责:负责制定《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二)技术管理工作部门职责:技术管理工作部门为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具体主管部门,负责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修订并贯彻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贯彻执行情况。 (三)设备(含动力、下同)管理工作部门职责:负责“安全操作规程”中“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并贯彻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贯彻执行情况。 (四)质量、计量管理工作部门职责:贯彻执行《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负责分析化验工种操作规程的制定,并贯彻落实,监督、检查、考核贯彻执行情况。 (五)生产调度工作部门职责:贯彻执行《工艺卡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制止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转,实现安、稳、长、满、优生产。

工艺卡及报告编制说明剖析

编号 : 共 页第 页 产品名称 制造编号 产品类别 规 格 mm 材 质 焊接方法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焦点尺寸 X mm 胶片牌号 胶片规格 mm 前 Pb mm 增 感 屏 后 Pb mm 显影 液配方 显影时间 min 显影温度 20℃ 底片黑度 2.0-4.0 检测时机 焊后,外观检查合格 检测规程 Q/XHGY01-2008 检测标准 照相技术级别 焊缝 检测 透照 焦距 一次透 焊缝 比例 厚度 透照 照长度 长度 f 编号 ﹪ W(mm) 方式 (mm ) (mm) (mm) 透照 方式 透照布置示意图: AB 验收等级 透照 像质计 丝 曝光 张数 □电压 KV 型号 号 时间 N □活度 Ci min 技术 1、像质计摆放要求: 要求 2、散射线屏蔽: 及3、标记摆放: 说明 4、本工艺卡未规定事项,按射线检测规程 Q/XHGY01-2008执行。 编制(资格): RT- Ⅱ 审核(资格): RT- Ⅱ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编号 :共页第页工程名称工程编号管线名称 检测部位材质管线编号 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焊接方法 胶片牌号胶片规格mm 焦点尺寸X mm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min 增感屏 前 Pb mm 20℃底片黑度 2.0-4.0后 Pb mm 显影温度 检测时机焊后,外观检查合格检测规程Q/XHGY/Z/01-2008 检测标准照相技术级别AB验收等级 规 焊缝检测透照焦距一次透透照 像质计丝 曝光格 比例厚度 透照 照长度张数 □电压 KV 长度f 型号号 时间mm ﹪mm 方式 ( mm)N □活度 Ci (mm)(mm)min 透照 方式 技术1、像质计摆放要求: 要求2、散射线屏蔽: 及3、标记摆放: 说明4、本工艺卡未规定事项,按压力管道射线检测工艺规程Q/XHGY/Z/01-2008 执行。 编制(资格):RT-Ⅱ审核(资格):RT-Ⅱ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编制总装配工艺卡说明

编制总装配工艺卡说明: 1、总装工艺由《总装车间工艺过程卡》及《总装配工艺卡》配套使用;(参见样板) 2、《总装车间工艺过程卡》相当于是《总装配工艺卡》的目录;《总装配工艺卡》可以跨车型借用, 但要在过程卡中的“文件编号”栏中填入借用卡片的文件编号,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借用” 字样即可; 3、《总装配工艺卡》内容填写说明: ①、文件编号: 总装配工艺文件的编号格式:设计车型代号·工位号(或工序号)·工艺文件特征号 例如:3250G自卸车左八工位的工位明细表 文件编号:M03·DZ08Z·4592 3250G1自卸车总装工艺卡(一分装工序三) 文件编号:M04·DZF0103·2292 ②、工艺文件特征号 工艺文件特征号包括工艺文件类型代号和工艺方法代号两部分,每一部分均由两位数组成。 XX XX 工艺方法代号 工艺文件类型代号 例如:总装工艺卡文件特征号:2292 装配作业指导书文件特征号:3292 装配工艺过程卡文件特征号:2192 工位号包括生产线简称、工位代号和左、右三部分。生产线简称由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工位代号由两位数组成;左/右由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 字母组成。 XXX XX X 左、右 工位代号 生产线简称 生产线简称:底盘装配线(DZ)内饰装配线(NZ)底盘装配线分装(DZF)、 内饰装配线分装(NZF) 工位代号(第一工位至第二十八工位):01~28 左、右工位:Z、Y 例如:内饰装配线左三工位

工位号:NZ 03Z 内饰装配线一工位分装 工位号:NZ F01 注意:分装号应与该合件在主线上装配的工位号相对应 工序号包括工位号和序号两部分。序号由两位数组成 X X 序号 工位号 例如:内饰装配线二工位分装中的一工序 工序号:NZ F0201 内饰装配线右三工位的五工序 工序号:NZ 03Y05 注意:工序号中的序号尽可能符合装配先后顺序 ③、工序图: 工序图采用照片或CAD图,关键要反映有本工序中所涉及的装配零部件图号及数量。 ④、辅料: 本工序所用的油品、密封胶等辅料的名称、规格、用量。 ⑤、装配要领 按操作的顺序、内容提出装配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⑥、工具设备: 确定本工序所需的各种设备、工装、吊具、工具的名称、规格、代号等内容。 ⑦、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特性:确定本工序装配过程和装配完成后,所要控制的装配质量要求; 质量特性要求:确定本工序装配过程和装配完成后,所要达到的装配质量的要求; 检查频次:分自检与专检,自检为100%,专检: 按控制的重要度分,一般项为“0”不填写,重要项约为“2%”,关键项为“5%”。 手段检查:检查时所采用的手段,分有检查工具、手感、目测等。 ⑧、重要度:按质量特征特性的要求分为a 、关键;b、重要; c 、一般,重要度一般来源于新产品图纸。 ⑨、管理手段:质量控制内容分记录表和控制图,目前管理手段采用记录表。 ⑩、操作人员:完成本工序所需要的人数,按生产节拍及熟练工人考虑。 装配时间:完成本工序所需要的工艺工时。

焊接作业工艺卡编制基本规则

焊接作业工艺卡编制基本原则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焊接工艺。焊接工艺主要根据被焊工件的材质、牌号、化学成分,焊件结构类型,焊接性能要求来确定。首先要确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种类非常多,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焊接方法后,再制定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的种类各不相同,如手弧焊主要包括:焊条型号(或牌号)、直径、电流、电压、焊接电源种类、极性接法、焊接层数、道数、检验方法等等。 1 总则 本通用工艺适用于我公司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钨极氩弧焊及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工艺的各类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 2 焊工 2.1 焊工必须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焊工合格证,方能在有效期内从事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2.2 焊接前焊工必须了解所焊焊件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点。 3 焊接方法

3.1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埋弧焊 3.1.1 10≤δ≤60的拼接焊缝; 3.1.2 直径φ≥1000mm且δ≥10mm的A、B缝内、外口;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缝外口。 3.2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手工焊: 3.2.1 直径φ≥1000mm且δ<10mm的A、B缝内、外口; 3.2.2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缝内口 3.2.3 直径φ≥89mm接管与法兰B类缝外口; 3.2.4 C、D 类焊缝。 3.3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钨极氩弧焊: 3.3.1 直径φ≥1000mm 且δ≤8mm的A、B类缝打底焊; 3.3.2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类缝打底焊; 3.3.3 直径φ≥89mm接管与法兰B类缝打底焊; 3.3.4 φ<89mm的接管与法兰B缝焊接; 3.3.5 图样要求采用氩弧焊的C、D类焊缝焊接。 3.4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 3.4.1 塔器的裙座和底座环的焊接;

工艺及工艺卡编制

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 及工艺卡编制 一、焊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 1、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的特点: 1)、承压设备射线检测采用JB/T4730(NB/T74013)标准,标准规定,射线检测只用于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接头,而不用于角接和T型接头的检测,角接和T型接头采用超声检测。因而透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 2)、承压设备对接接头厚度范围大(2-400mm),因此采用的设备包括普通X射线机、γ射线源和高能X射线机。 3)、承压设备检测包括制造、安装和在用检测,检测环境条件不同,检测目标不同,采用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也不尽相同。 4)、承压设备用材包括普通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基合金、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等,材料种类多样,其焊接性差异较大,使用工况复杂,发生缺陷的机率和缺陷种类多,射线检测应针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技术,许多情况下还需采用多种无损检测组合检测。 2、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方法技术 1)、对接焊接接头射线透照方法 JB/T4730.2标准规定了八种基本透照方法

⑴、各种透照方法的优劣 从提高射线照相灵敏度、减小透照厚度比和横向裂纹检出角以及保证一次透照长度的角度考虑,单壁透照法优于双壁透照法,双壁单影法优于双壁双影法,内透法优于外透法,中心法又优于偏心法。 ⑵、方法选择原则 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应选用单壁透照方式,在单壁透照不能实施时才允许采用双壁透照方式。 a、可能需采用双壁透照的场合: ·小径管(D0≦100mm)环向对接接头透照; ·管道安装不能使用管道爬行器的场合,管道定期检测;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时最后一道环向对接接头(无人孔进入); ·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无人孔或不能开罐的设备。 B 、环向对接接头在有周向曝光设备且检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中心曝光法。 2)、透照方向: 除双壁双影倾斜透照和双壁单影透照外一般应使射线束垂直指向透照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 3)、射线源的选择 ⑴、设备制造一般选用移动式或制携带式X射线机,设备厚度大时可选择γ射线机或高能X射线装置。 ⑶、设备安装或定期检验采用携带式X射线机或γ射线机。 4)、射线能量的选择 原则:在能穿透被检工件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的射线能量。 ⑴、普通X射线机,不同材质各种厚度可采用的最高管电压应符 合JB/T4730.2标准图1的规定。 ⑵、γ射线源和高能X射线机透照厚度范围应符合JB/T4730.2 标准表4的规定。 5)、胶片的选择: 按照JB/T4730.2标准规定,AB级照相,应选用T3或更高类别的胶片。但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 ⑴、高能X射线照相; ⑵、γ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进行射线照相。 6)、检测时机的确定 焊接接头一般要在焊接接头外观和几何尺寸检查合格后进行,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包括三类: ①、屈服强度450Mpa或抗拉强度540Mpa以上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牌号有:15MnVNR、18MnMoNbR、18MnMoNbg、13MnNiMoNbR、07MnCrMoVR、07MnNiCrMoVDR; ②、低合金耐热钢,牌号有:1.0Cr0.5Mo(15CrMo)、1.25Cr0.5Mo(14Cr1Mo)、1Cr-0.5Mo-V、 2.25Cr-1Mo(12Cr2Mo1)等; ③、马氏体不锈钢:1Cr13、2Cr13、4Cr13、2Cr12WmoV、2Cr12Ni3MoV等。 7)、一次透照长度和最少曝光次数N的确定 一次透照长度L3要满足JB/4730.2标准表3关于允许的K值的规定。 纵向对接接头,对于AB级照相,满足K≦1.03,L3≈L1/2; 环向焊接接头,满足K≦1.1的L3需按环焊焊缝的外径、壁厚所采用的L1(或F)先计算出环焊缝100%检测所需最少曝光次数N,一次透照长度即为圆周长1/N。 最少曝光次数N可用JB/4730.2附录D 图D3(源在外单壁透照)或图D4(其它方式透照)查出。

表面检测工艺卡的编制

渗透检测工艺卡的编制(通用部分) 渗透检测工艺卡1

注1:渗透检测时机:应在喷漆、镀层、阳极化、涂层、氧化或喷丸、研磨前进行;安排在去除表面积碳层及漆层后、腐蚀检验后、热处理后、磨削、焊接、矫直、机械加工后进行。 注2:渗透探伤的选择: a)表面光洁检测灵敏度要求高的工作,宜选用后乳化型或荧光型、荧光型; b)表面粗糙检测灵敏度要求低的工作,宜选用水洗型着色法或荧光法; c)检测场所无电源、水源时,宜选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ⅡC-d); d)大批量工作,宜选用水洗型着色法或荧光法; e)大工件局部检验,宜选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或荧光法; f)高强钢、有裂纹倾向的材料、易产生疲劳裂纹或应力腐蚀裂纹的在用承 压设备内壁检测选用荧光法。 注3:渗透检测剂的选择:HD-5(标准型):美柯达,可水洗型、溶剂去除型; 渗透检测剂的选择要为同族; 注4:质量控制: a)检测前应用B型试块验证测剂、工艺及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b)非标准温度下的渗透探伤,要用铝合金试块进行低温实验,来确定渗透时间; 注5:安全保护: a)检测现场应设灭火器,用于防火; b)检测现场应有良好的通风; c)进容器内检测,要有进罐作业票;使用电器、照明用电应使用安全电压, 并要办用电作业票,电磨等作业要办动火票; d)容器外设专人监护.

渗透检测工艺卡2

渗透检测工艺卡编制(例题) 某工厂在建工业压力管道,如图所示,规格为φ108X5mm,材质为1Cr18Ni9Ti,总长100m,共20个对接焊接接头。焊接方法为:氩弧焊打底,电弧焊多层多道焊。焊后外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整体进行水压试验。图样要求:对接焊缝外表面20%渗透检测剂型号为DPT-5;按JB/T4730.5-2005标准,Ⅰ级合格。 自选条件,优化编制压力管道对接焊缝渗透检测工艺卡

工艺卡片培训内容

加工工序卡片培训 、工序卡片的概述?工序卡片是工艺规程的一种形式。它是按零件加工的每一 道工序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它的内容包括:每一工序的 详细操作、操作方法和要求等。它适用于大量生产的全部 零件和成批生产的重要零件。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一些特 别重要的工序也需要编制工序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为一道工序制订的。它更详细地说 明整个零件各个工序的要求,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 工艺文件。在这种卡片上要画工序简图,说明该工序每一 工步的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的设备及工艺 。一般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零件。 二、工艺卡片的应用?将工艺规程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卡片,即为生 产准备和 施工依据的技术文件,称为工艺文件。在我国各企业的机 械加工工艺规程表格不尽一致,但是其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常见的工艺文件有以下几种: (1)工艺过程综合卡片这种卡片主要列出了整个零件加工 所经过的工艺路线(包括毛坯、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 ,它 是制定其他工艺文件的基础,也是进行生产技术准备、编

精选文库制作业计划和组织生产的依据。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 般简单零件只编制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作为工艺指导文件。 ? 2)工艺卡片这种卡片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整个工艺 过程的工艺文件。它不仅标出工序顺序、工序内容,同时 对主要工序还表示出工步内容、工位及必要的加工简图或 加工说明。此外,还包括零件的工艺特性(材料、质量、 加工表面及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等)、毛坯性质和生产 纲领。在成批生产中广泛采用这种卡片,对单件小批量生 产中的某些重要零件也要制定工艺卡片。 ? 3)工序卡片是在工艺卡片的基础上分别为每一个工序制定 的,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的一种工艺文件。工序 卡片中详细记载了该工序加工所必需的工艺资料,如定位 基准、安装方法、所用机床和工艺装备、工序尺寸及公差、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等。在大批量生产中广泛采用这种卡 片。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对个别重要工序有时也编制工 序卡片。 三、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是指产品制造时,由原材料或半成 品进厂到转变 为成品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生产过程包括: ?①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如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艺设计、 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各种生产资料的准备、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