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61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61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14

科目名称: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普硕、初试)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高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课程是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专业的综合性基础课。本课程考查考生对教育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教育学基础理论、中外教育史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考查考生对教育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认识如何建立学科理念,掌握教育学基础理论、中外教育史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相关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专业素养提升和思辨能力加强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课程(一)《中国教育史》(第3版) 孙培青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 中国教育的起源

2.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

3.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 夏、商的教育概况

2. 西周的教育概况

3.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官学衰废和私学兴起

4. 孔丘的教育思想及历史影响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1. 诸子百家与私学发展

2. 齐国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3.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4. 孟轲的教育思想

5. 苟况的教育思想

6. 道家的教育思想

7.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8.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1.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2.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黄老之学”、“独尊儒术”

3.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4.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5. 王充的教育思想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 魏晋的学校教育

2. 南朝的学校教育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第九章清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第十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第十一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十三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第十四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十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教育学基础》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教育的认识

2. 教育的历史发展

3.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 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

1. 教育功能的概述

2. 教育的个体功能

3. 教育的社会功能

4. 教育功能的实现

第三章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2.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3. 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制度

1. 教育制度概述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 教师

2. 学生

3. 师生关系

第六章课程

1. 课程与课程理论

2. 课程组织

3.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课堂教学

1. 教学与教学理论

2. 课堂教学设计

3. 课堂教学策略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1. 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2. 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3. 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

4.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5.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 班级组织

2. 班级管理的内容

3. 班主任工作

第十章学生评价

1. 学生评价概述

2. 学生学业评价

3. 学生品德评价

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

1. 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

2.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

3. 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

4.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

1. 教师即研究者

2. 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3. 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心理学》莫雷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意义

3.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1. 学习概述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 认知派学习理论

4.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篇认知领域与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

第三章知识的学习

1. 知识学习概述

2. 传统观点的知识学习

3.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4.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第四章学习策略的学习

1. 学习策略概述

2. 学习的认知策略

3. 学习的监控策略

4. 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1.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2.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六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1. 动作技能概述

2. 动作技能的形成

3. 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第七章学习的迁移

1. 学习迁移概述

2. 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及其研究

3. 学习迁移的当代理论

4. 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与教学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1. 品德及其结构

2. 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3. 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4. 关于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5.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三篇影响学习的因素

第九章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1. 学习动机概述

2. 学习动机理论

3. 学习动机的培养

第十章影响学习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1. 认知发展与学习

2. 智力差异与学习

3. 学习风格与学习

4.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第四篇教学心理

第十一章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设计

2. 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3. 教学评价设计

第十二章课堂管理

1. 课堂管理概述

2. 课堂中的人际关系

3. 课堂环境管理

4. 课堂纪律管理

第十三章教师心理

1. 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

2.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3. 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

4. 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

第一编古代文明与教育

第一章、史前教育

1. 教育的起源

2. 史前教育的社会基础

3. 史前社会的教育

4. 史前社会的“成年礼”

第二章、学校的肇端

1. 文明的进程与学校的兴起

2. 古代东方国家的世俗学校教育

3. 古代东方国家的宗教学校教育

第三章、古希腊教育的兴衰

1. 荷马时代的教育

2. 古风时代的教育

3. 古典时代的教育

4.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古罗马教育的蜕变

1. 罗马共和时期的文明与教育

2. 罗马帝国时期的文明与教育

第五章、中世纪教育的兴衰

1. 中世纪文明的基础

2. 宗教教育

3. 世俗教育

4. 中世纪大学

第二编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

第六章、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嬗变

1. 文艺复兴与“全人”理想的出现

2.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3.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变革

第七章、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

1. 宗教改革与国民教育思想的兴起

2. 国民教育体制在新教国家的建立

3. 宗教改革中各教派的教育改革

4. 宗教改革时期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第八章、17世纪教育的沿革

1. 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

2. 科学教育的萌芽

3. 实在论教育学说

第九章、18世纪教育的演进

1. 启蒙运动

2.“新教育”的构想

3. 教育世俗化与国民教育体制的起源

4. 中等教育的革新

5. 大学教育的演变

第十章、19世纪欧美国家教育的发展

1.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2. 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3. 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

4. 实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5.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6. 教育科学化运动

7. 高等教育的革新

第三编现代教育的变迁

第十一章、现代教育的起源

1. 新教育运动

2.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3. 新传统教育思潮

4. 儿童研究运动

5. 综合中学运动

6. 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7. 现代教育的逆流

第十二章、战后初期各国教育的重建

1. 战后西欧国家的教育重建

2. 亚洲国家的教育重建

3. 非洲国家的教育重建

4. 拉美国家的教育重建

第十三章、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国家教育的演变

1. 冷战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挑战

2.“人造卫星事件”与西方世界的教育改革

3. 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育变革

第十四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1.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2. 人力资本理论

3. 终身教育思潮

4. 激进主义教育思潮

5. 环境教育思潮

学校教育研究方法郑金洲

第一章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类别

第二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

第三章如何进行研究设计

第四章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第五章如何编制问卷

第六章如何进行访谈

第七章如何进行个案研究

第八章如何进行实验研究

第九章如何进行行动研究

第十章如何撰写研究论文和评定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了解基本概念——较低要求;理解、熟悉教育原理——一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较高要求。

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

(2)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3)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知识”占15%,“理解(熟悉、能、会)”占40%,“掌握(应用)”占45%。

(4)试题主要题型有概念解释、简答、资料分析、论述等多种题型。其中资料分析可以从文献资料和现实案例中选择。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一般应使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1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14 (总分:33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 1.根据观察的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可以分为( )。 (分数:2.00) A.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解析:属识记内容。 2.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 (分数:2.00) A.1922年壬戌学制√ B.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 C.1958年学制改革 D.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解析:1922年壬戌学制首次规定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 3.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分数:2.00) A.培养人√ B.参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 C.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 D.生产斗争 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只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为政治经济服务。 4.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是( )。 (分数:2.00) A.目标模式 B.系统分析模式√ C.过程模式 D.启发搜索式 解析:系统分析模式是在借鉴了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输入”的是学生,“产出”的是受教育的人。 5.( )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分数:2.00) A.湖南自修大学 B.鲁迅艺术学院√ C.平民女校

D.农民运动讲习所 解析:鲁迅艺术学院是于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 6.杨贤江在青年教育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 (分数:2.00) A.全面发展 B.全人生指导√ C.生活教育 D.职业教育 解析:属识记内容。 7.古希腊阿基米德学园是( )创办的。 (分数:2.00)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解析:亚里士多德创办了阿基米德学园。 8.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反映出对该条教学规律的认识的是( )。 (分数:2.00)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解析:了解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和内涵。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如理想、信念、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性格与气质等。 9.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 (分数:2.00)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解析:属识记内容。 10.下列不属于免费学校的是( )。 (分数:2.00) A.贫儿学校 B.乞儿学校 C.流动学校 D.文法学校√ 解析:文法学校是中学,其他学校都是小学。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636教育学综合(教育学专业)考试大纲

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Ⅰ、考试性质 教育学综合考试是为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20分 中国教育史约90分 外国教育史约9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20分,共120分 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要素及其形态 2.教育的历史发展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教育学的价值 二、教育功能 1.教育功能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2.教育的个体功能 3.教育的社会功能 4.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三、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定义、基本特点、基本类型及其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3.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理论基础 4.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5.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四、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及其类型 5.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的演变、形态及其改革举措 五、教师与学生 1.教师的概念 2.教师职业的作用、地位及其特征 3.教师专业发展 4.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形象 5.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的地位及学生发展 6.师生关系 六、课程 1.课程与课程理论 2.课程组织 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七、课堂教学 l.教学与教学理论 2.课堂教学设计 3. 课堂教学策略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4 (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师的角色有: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③“管理者”的角色;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⑤“研究者”的角色。所以,我们说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决定了教师身兼各种角色,以上几项是主要的角色,我们把这些角色组成的集合叫作角色丛。) 解析: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性。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 (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这种独特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3)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要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 (4)专业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而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解析: 3.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师是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的专门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表现为:第一,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与学生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第二,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育计划、大纲主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第三,教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 解析: 4.简述培养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要发展师范教育,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首先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吸引大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同时,要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紧密联系当今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使未来教师能获得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教育,尤其要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以便胜任教师的职责。 (2)加强教师在职提高。如何帮助新教师适应教学实践的要求,顺利地完成由师范生到正式任教这一角色转换的过程,是教师在职培养工作的关键。因此,必须制定计划,通过有效的途径,专门向新教师提供系统的帮助,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地担当起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之后,还应关心新教师的成长,主要是通过实践学习、教学反思、校本培训、校外支援和交流合作等形式,使他们不断得到提高与完善。) 解析: 5.简述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分数:2.00)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 (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 1.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或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研究真实的学校教育过程和情境,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行动质量与教育行动效率为目的的研究模式。目前影响较大的行动研究步骤和程序是由凯米斯提出来的,主要包括:(1)计划。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它包括发现问题、寻找方案、制订计划三个步骤。 (2)行动。行动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 (3)观察。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观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 (4)反思。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目的在于寻找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这一环节包括:整理和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 解析: 2.简述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的优缺点,并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时间取样法。优点:①方便易行,明确具体;②可以使研究者进行大样本研究,容易取得有代表性的样本;③既能进行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研究。缺点:①很难记录行为发生的准确顺序;②对相关群体和个体差异的测量不准确。 (2)事件取样法。优点:①省时简便;②收集到的资料比较全面,能了解行为产生的原因。缺点:①可能会缺乏测量的稳定性;②记录时会中断行为的连续性;③偶尔发生的事件不适合使用事件取样法。 (3)观察记录表。记一次20分钟的语文字词抄写 ) 解析: 3.孔子德育观点及现实意义。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德育内容:“仁”与“礼”。“礼”为道德规范,“仁”是最高道德准则。(2)德育方法:①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②克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③力行,“言必信,行必果”。④中庸,“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⑤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⑥改过,“过则勿惮改”。 (3)现实意义:①在德育内容上,今天的德育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②在德育方法上,要采取多样的方法,如陶冶、说服、实践等;③在德育原则上,要遵循多种德育原则相结合,如知行统一、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等相结合;④在德育途径上,要把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相结合,如各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等相结合。) 解析: 4.私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以后历朝历代都有所发展,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封建私有制逐渐代替了井田制,促进了奴隶制的解体,“经济下移”与“政治下移”必然导致官学失去依托,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②官学衰落,学术下移。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知识文化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为了谋生,教授六艺知识,还把官府中的文物、乐器等带到民间。③士阶层的出现。私学到春秋末期进入初步繁荣阶段,与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联系。(2)特点。①与养士之风相互促进。士阶层的活跃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007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学生中心D.活动中心 2.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3.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4.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 6.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顺序性 B 阶段性差异性D不均衡性 7.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人、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8.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A.描述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 C.解释性定义 D.规定性定义 9.“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社会性和历史性 C.相似性和差异性 D.现实性和潜在性 10.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叉要有—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C.荀子 D.庄子 12.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A.分斋教学 B.自由讲学 C.注重考试 D.藏书读书 13.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14.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海广方言馆 15.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 A.政治家 B.学术人才 C.新国民 D.实业人才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答案】A 2.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答案】B 3.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4.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A 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B 6.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不均衡性 【答案】D 7.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人、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答案】A 8.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作者:————————————————————————————————日期: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本复习全析是分为七册,组织仙林南师大与高分研究生共同整理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是参加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在初试复习的全程必备专业课资料。 该书通过总结南师大教育学专业课的总体考试概况、最新题型特点、指定教材特点与大纲解读等,旨在帮助考生通过汇总分析近年南师大该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考试命题规律与难易程度、考试内容及分布,宏微观综合把握考试发展及趋势。 同时,本书系统总结梳理了《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心理学(张大均)》、《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现代教育学基础(冯建军)》六本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浓缩精华内容,并对各章节的课后习题进行解答且配备相关的名校真题,再对南师大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进行透彻的解析,使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适用院系: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德育学】 金陵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学】

适用科目: 620教育学基础综合 内容详情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620教育学基础综合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南师大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南师大考研专业课620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南师大教育学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选择题、辨析题、简单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

2014年教育学考研真题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对照1

2014教育学考研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 A. 实用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学君考研教育解析】A。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即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育口号 D教育隐喻 【学君考研教育解析】B 根据谢弗勒的观点,教育的纲领性定义是对教育应该是什么的表达,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和追求。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 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学君考研教育解析】A。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但它有其相对独立性,选项中BCD 正是其相对独立的表现。 4.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教育家是( ) A 凯洛夫 B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阿莫纳什维利 【学君考研教育解析】B。 5.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学君考研教育解析】A。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6.我国现行学制是( )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三轨制 D 分支型学制 【学君考研教育解析】D。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单轨和双轨之间的学制结构,最早出现于苏联,,它的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为分支。我国的现行学制即属于分支型学制。 7.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 A强制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019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2019 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 教育学原理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 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流派;教育学分支学科;元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 (五)教育学的价值 教育学的理论价值;教育学的实践价值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五)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再生产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l.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doc

2018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311) 教育部考试中心 Ⅰ、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五)教育的发展

2016年考研教育学311教育基础综合真题(完整版)

2016年考研教育学311教育基础综合真题(完整版) 2016年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16年的同学们可以稍作休整,养精蓄锐后备战复试。对于备考2017年教育学考研的同学们来说,真题是最具参考性的指导资料,精确的真题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找准复习方向,不走弯路,直击考试重点,轻松考研。博仁考研老师为备考2017年教育学研究生同学们整理出2016年教育学统考真题,更多自主命题院校真题及答案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2.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A.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开始 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3.赞科夫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所依据的是()。 A.最近发展区域理论 B.隐性知识理论 C.先行组织者理论 D.支架式教学理论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

D.内因与外因相交互用论 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服务 6.双规学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另一轨是“职业性”,以下关于这种学制形成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两条轨道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B.均发端于初等教育,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C.学术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D.学术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7.教育界尝试以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为()。 A.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 C.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 8.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B.高速度原则、高难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C.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彻底性原则 D.及时反馈原则、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映原则 9.学生出现下列哪种情形,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惩罚来教育 A.认知错误 B.明知故犯 C.作业错误 D.情绪失控 10.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运用的是()。

2017年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2017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真题 来源:文都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内容不同 D.评价主体不同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 A.程序教学模式 B.掌握教学模式 C.探究教育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年教育学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即各级各类学生,他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形。 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理论。包括课程基本理念的研究探讨,关于课程编制和设计的探讨。班级: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申诉制度: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与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从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教育的目的:教育主体对其所希望达成结果的设定,具体说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能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生何种性质的影响。 课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懂得。 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法律救济: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当公民权利收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它机关给于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受到补救。 学校物质文化:只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完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医学博士萝扎洛夫创立,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是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觉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愉快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信息。 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有。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机器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任务是德国的梅益曼和拉伊。该学派所强调的是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美育: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追求人的情趣和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学模式:一某种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和典型的教学实践形式。 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规范的测验。 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社会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该学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的需要,在劳动过程

311教育学基础综合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2007-05-18 12:52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2.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外教育史: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2.《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上海科技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 1.裴娣娜:《教育科研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华师大); 3.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些我想要说的话:作为一个考研(311综合)过来的人,我以我的经验告诉你,

这么多的书我们是更本看不了的,即使你把书都看了又有什么作用呢?能记得下来嘛,下面我就给点我复习时的做法(不一定适合你): 1、在假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在这上边的书里每一门你挑一本来看就可以了,在看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的是作者是怎么样论述的,要学习别人的文科思维、论述手法、行文结构。能够做到这些我想就可以了。 2、对于书上的观点你更本没有见过的可以考虑记录下来,但是我不是强调去看那些新奇的观点,有一些新的观点的积累有助于你的发散思维,就有助于你在考场上的答题。 3、不是能背的出来成绩的。你想想要是考研是纯粹考我们的记忆能力那干嘛不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你就考呢!考察的是我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逻辑阐述。请别小看文科性质的东西,行文中逻辑思维并不比数学等传统理科少。 4、在答题的时候遇到自己平时很熟悉的问题,但是就是一下想不起来,这个在考场上很正常。一旦遇到这样的考题,那就要放过去,先答后面的。一张综合试题的试卷有很多题,也许时间并不够你作答,在你把后面的都答完了,还有时间的话才来考虑在这道题上“捞”点分回来。 5、不要把自己定位在280-290以上来准备(除非你是非北大、厦大不上),这样的话你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教育史这一块。每一年是有那一道大题有点偏,着很正常想想我们以前那一张试卷没有一道难题哟,这样的题就是看人品的题了别期望太高,在没有准备的相当相当充分的情况下,你就在这里好好的写字吧,那拿点辛苦分就够了(要求低了点,呵呵。俺没有想过去北大、厦大等)。 6、尽量多花点时间看专业综合,熟悉了就好办了。什么叫你考研的专业课?!那就是你必须要拿分的课,还有一点你还得明白专业课也是你不会害怕的课(要不然那你还有必要考研嘛,专业课都不行!!),那么在准备的时候到底要准备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在你看书的时候能在你的脑子里有一种感觉:书上的东西可以往一个个的表格里填的时候,就是你很熟悉了! 7、好了,谢谢阅读!观点有些个人主义,不适合你请自寻他路........ 87975430 课程与教学论录取人数率分数线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是小学数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