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读写结合训练点一览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读写结合训练点一览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读写结合训练点一览表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读写结合训练点一览表

六年级英语综合训练(有答案)(20200702110624)

六年级英语综合训练 Part 2 Vocabulary and Grammar (37%) V. Choose the best answer ( 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20% ) ( )1. Who plays ___________ best in your class? A. the tennis B. tennis C. a tennis D. an tennis ( ) 2.We have learned English ____ about six years. A. in B. to C. for D. of ( ) 3. The passengers have to arrive ____________ the railway station twenty minutes before the departure time. A. in B. to C. at D. on ( ) 4. Mr. Zhang is leaving _______ Taiwan next week. A. at B. to C. in D. for ( ) 5. Sam is _________ making rice dumplings because he always helps his mother with it. A. good in B. good at C. poor in D. poor at ( ) 6. The story happened ( 发生) _______ years ago in America. A. two hundred B. two hundreds C. two hundreds of D. two hundred of ( ) 7. John played computer games for _____ last night. A. three hours and a half B. three and half hours C. three hour and a half D. three and a half hour ( ) 8. On cold days, the old lady would rather __________ at home. A. to stay B. stay C. staying D. stays ( ) 9. Would you like _______ sports with us? A. have B. having C. to have D. to having ( ) 10.Thank you for giving us ______ . A. a advice B. an advice C. some advice D. some advices ( ) 11. Tom always has a sore throat because he has _________ spicy food. A. enough B. too much C. too little D. not enough ( )12. -- _______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the park? -- About half an hour ' s walk. A. How far B. How much C. How long D. How often

第一讲写人类文章读写综合训练

【传统文化溯源】 1.别出心裁的古诗——回文诗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这种修辞方式,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为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 茶壶回文诗[清·黄伯权]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倒读】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记梦[宋·苏轼] 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倒读】 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 唐伯虎的《春夏秋冬》 《春》: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夏》:莲新长水贴青钱数点圆 《秋》: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冬》: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读法:

春 花枝弄影照窗纱,影照窗纱映日斜; 斜日映纱窗照影,纱窗照影弄枝花。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1.看拼音,写词语 luóyēdǐng ké sou biān 巡()抽( ) ( )沸( )( ) ( )策 2.下面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恍然大悟德高望重可见一斑狂风怒号 B.囫囵吞枣流连忘反张冠李戴抑扬顿挫 C.排山倒海无影无踪滔滔不决不解之缘 D.窃窃私语自作自受兴高彩烈悬崖峭壁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4.积累运用 ①将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大漠沙如雪轻烟老树寒鸦李贺 孤村落日残霞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白朴 粉骨碎身全不怕燕山月似钩皮日休 ②当看到兄弟不和,骨肉相残的现象时,我们常会想起曹植《七步诗》中的名句: ③我们做事情应该一气呵成,正如《左传》中所说的: 5.请你当小诗人,把这节诗接下去。(3分) 幸福,就是帮妈妈做家务,让她不再那么劳累;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最新文档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那么当今小学生读写现状如何?怎样才能让学生愿读、乐写、善写呢? 一、学生读写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读写分离、机械练写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读写分离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仍把写作课和阅读课当做两种独立课型来定位,认为二者间是互不干涉。要么就是老师有一定的读写训练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过分强调形式,学了写景的文章,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景;学了写人的文章,就要求学生仿写人物。在指导时忽略了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写”的体会,换言之,就是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表达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训练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整体与全局意识。 (二)只读不写、光说不写 教学中的只读不写忽略了从“读”到“写”中间还应存在一个严重的环节,那就是表达方法的习得。而光说不写则让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片断性的跳跃上,而无法系统地连成整体,无法形成规范的、符合逻辑的书面表达。(三)没有找准文章读写结合点 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时,教师没有选择适合的教学时机,没有很好地挖掘和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教研活动中也较注重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且往往局限于对文本教法的研究,较少从学生学的角度,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角度去加以研究。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一)广博课外阅读,服务读写结合 《课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确保学生达成这个阅读总量,就要多读

书、读好书。读书的方式多样:既可以在课前、课内、课外阅读,也可以利用音像阅读、网络阅读;既可以是阅读名家名作,又可以是柔美古诗文、科普读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既可以校内个人阅读,也可以在家中亲子阅读。至于读物推荐,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推荐读物,还可以结合历史或时事推荐读物等等。 (二)积极感悟生活,丰盛写作素材 作文的源泉来自通俗生活的点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情绪的储备达到了相对丰盛的程度,其习作的内容就能填塞真情实感,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个性。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认识生活时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善观察、引导学生善感悟、培养学生善思考,善积累,无疑是为“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重组阅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着力点 我们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内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而读写能力的训练应该是有序列的,有章法的。 所以教师要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打破以往语文学习将“读”与“写”独立训练的传统;其次要有全局意识,通读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各个年段教材的读写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立每学期的写作重点、难点以后,再以单元为单位,根据单元主题的内容、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训练的要求确立单元的读写结合训练目标,再结合单元读写训练目标找准每课的读写结合点。总之,尝试在例外的主题中找到读写结合点,通过研读教材,重组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读写主题,使读写训练更有内容可抓,更有方法可学,更有蓝本可仿。这样,读写结合的有用落实才能事半功倍。 (四)读写结合的基本形式 (2)仿写迁移。仿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仿内容,二是仿形式。以范文引路,指导从仿写学习写作,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多见而有用的形式。但是,仿写是引导学生掌握范文中语言和写作方法,但不能让学生作文能力只停留于模仿的阶段,仿写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林六年级综合能力训练(一)A4教学教材

综合能力训练(一) (一)读拼音写词语,然后把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妥帖.请帖.服帖.字帖. B.给.以给.予给.水给.养 C.教.正教.益教.本教.唆 D.应.聘应.酬应.届应.邀 (三)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阴谋诡计崇山俊岭混身是胆舍生取义 B.纹丝不动天气严热应接不瑕精益求精 C.直截了当襟飘带舞连绵不断如愿以偿 D.振耳欲聋委屈求全诗情花意咳不容缓 (四)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保持优点维持秩序坚持改选表演节目 B.改正缺点改进错误改变态度交流经验 C.发扬成绩发表宣言发挥威力丰富的羽毛 D.严重事故严厉批评严格要求丰硕的收入 二、综合运用 (一)人们常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比喻某种特殊的人,比如,“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用“”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用“”比喻面善心狠的人;

用“”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二)“学校采纳了两个同学的建议”这句话有两种理解。它们分别是: 1. 。 2. 。(三)填空。 1.我过古代有许多被称为“圣”的人,杜甫被称为,关羽被称 为,司马迁被称为,王羲之被称为。 2.古代文房四宝是、、、。 3.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 三、能力考查。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捉鬼 清朝乾隆年间。 曹雪芹住在香山脚下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里。村后有座萧山叫“毓璜顶”,还有一座挺漂亮的房子。房前绿草如茵,房后泉水淙淙,是个十分幽静的所在。 然而近一年来,那小山却冷冷落落,灌木丛生,显出一派荒芜萧索。房子虽好,却无人问津;因为都知道这里闹鬼。 每日清晨,那鬼驾着一朵云飞向山顶;日落黄昏,又带着一道亮火落到屋前。 人们谈鬼色变,巫婆神道趁机蛊惑人心,搅得鸡犬不宁。这件事情传到曹雪芹的耳朵里。他不露声色,独自一个,于拂晓,于黄昏,悄悄站在房子附近的一块高地上瞭望,果然看见了那道似灰似蓝的亮光。他一连看了三四日,额上的皱纹终于开来,笑道:“我明白了!”邻里们问他看见的鬼是什么样子,雪芹回答:“三日后必见分晓。” 以后几天,人们奇怪的发现曹雪芹整日徘徊于荆棘荒野之间,时而拨弄乱石,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综合练习 一、填空 1.4m2 5 dm2=( )m2。 2.2h45min=( )h。(填分数) 5.圆的周长约是同圆直径的( )倍。 7.一个数增加20%以后是360,这个数是( )。 8.一项工程,甲队10天做完,乙队12天做完,甲队的工效是乙队的( )%。 9.把一个圆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是6.28cm,圆的面积是( )cm2。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也相等。 ( ) 2.新培育的某种种子的发芽率是120%。 ( )

( ) 4.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 )内。) [ ] 2.求7m比4m多百分之几,正确列式是 [ ] A.(7-4)÷7 B.(7-4)÷4 C.1-4÷7 D.7÷4-1 [ ] A.意义和计算结果都相同 B.意义相同,计算结果不同 C.意义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D.意义和计算结果都不相同 错的。 [ ] A.男生比女生少20% B.女生是男生的125% C.女生比男生多20% 四、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列式计算下面各题 七、应用题 2.某养猪场,今年养猪400头,比去年多养25%,去年养猪多少头?(列方程解答) 3.王老师把2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为4.27%,一年后可取回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剩3.2km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5.单独做一项工程,甲需要10h,乙需要15h,如果甲乙合作,多

6.62.8cm的细铁丝在一根圆铁棒上刚好绕10圈,这根圆铁棒横截面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7.小华读一本书,计划10天读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3页,结果提前2天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答案 一、1.405 5.3.14 7.300 8.120% 9.12.56 二、1.× 2.× 3.× 4.× 三、1.C 2.B 3.C 4.C 五、6.88cm2 七、1.240筐 2.320头 3.2607元

六年级读写大赛试卷6

六年级读写大赛试卷6 一、填空题。(24分)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家)的小说家__________。该书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我觉得他是个__________的人。 2.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大闹______ 、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___________ 。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话出自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的诗《___________》,“菲”的意思是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6.《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 。 7.《安妮日记》是以假托写给女友的书信形式写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和身处逆境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8.《天空在脚下》是国作家写的一本图画书。书的主人公是具有高超的走钢索技艺的___ 和勤奋、活泼而又乖巧的_______。 9.西游记》全书共______回,孙悟空自号_____ _。 10.《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 1.鲁滨逊在岛上最早的伙伴是谁? _______ ( ) A 猪B猫C狗 D 鸟 2.鲁智深这一形象出自()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A、格列佛 B、汤姆·索亚 C、保尔·柯察金 D、海伦 4.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5.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是() A、《昆虫记》 B、《天方夜谭》 C、《爱的教育》 D、《木偶奇遇记》 6.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开天辟地的是() A、盘古 B、女娲 C、夸父 D、后羿 7.《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面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 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 8.围魏救赵的事件发生在以下哪个时期()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五代时期 9.《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是指( )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共24页】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一、语文教改的实验历程从1951 年开始,丁有宽老师先后在26个教学班进行了八轮教改实验,经历了初试,再试,验证,深究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以“记叙文为主体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法“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近半个世纪,丁老师的语文教改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历程。这个历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1年春到1963年秋;第二个时期,从1963年秋到现在。 (一)“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实验(1951年—1962年)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1951年秋到1958年春),试验课题是“生动讲读,有机结合,教书育人”。教学主要把语文课和班级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指导作文教学。 2、第二阶段(从1960年到1963年),进行“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试验。丁老师写《坚持文道统一,培养读写能力》、《浅谈咬文嚼字教学》、《怎样指导课外阅读》等教学论文阐明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

(二)“以记叙文为主,读写结合,培养读写能力”的实验(1963年秋至今)这个时期分为五个阶段: 1、初试阶段:(从1963年秋至1968年),丁老师在这阶段总结了6条经验: 第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第二,从篇着眼,从句入手; 第三,打好基础,从“有法”到“无法”; 第四,从仿到作,从放到收; 第五,从述到作,从说到写; 第六,因材施教,典型引路。 2、再试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秋),丁老师提出“读书、观察、作文三结合”和“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课题,在教法上,每教一段、一篇或一组课文,就引导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撰写赞扬好人好事的宣传稿。这次试验的着力点在指导学生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和有法,使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上,丁老师提出“寻美作文,练文炼人”的主张。 3、验证阶段(从1981年秋至1983年春)。提出“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写、自改的能力”的实验课题。在 三、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综合能力训练试题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综合能力训练试题 一、看表填空。 1.建华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各班出勤情况如下:一班:应到42人,实到42人。 二班:应到45人,实到44人。 三班:应到40人,实到38人。 四班:应到50人,实到49人。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在( )中填上适当的数。

(1)1994年~1996年某地区三年内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 (2)1995年的农业总产值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 )%。 (3)1996年的工业产值比1994年工业产值增长( )万元。 (4)1996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 二、看图填空。 1. (1)()月份的产量最高,是( )吨。

(2)()月份的产量最低,是( )吨。 (3)下半年的月平均产量是( )吨。 (4)这是( )统计图。 (5)9月份的产量比八月份的产量增长了( )% 2. (1)这是( )统计图,它不但可以表示( )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 )的情况。 (2)第( )季度产值最高,它比第三季度增产( )%。 (3)全年总产值是( )万元 (4)下半年完成总产值的( )%。 (5)下半年比上半年产值增加了( )%。 三、看图列式解答。

(1)下半年平均每月产糖( )吨(保留整数)。 (2)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增产( )%。 (3)8月份的产量比7月份增产( )%。 (4)12月份的产量占下半年产量的( )%。 (5)第三季度的产量占下半年产量的( )%。 (6)10月份的产量占下半年产量的( )%。 参考答案 一、1.

2.(1)60.7 (2)39.7 (3)850 (4)13.4 二、1.(1)12、26 (2)7、12 (3)20 (4)条形(5)11.8 2.(1)折线数量增减变化(2)第四季度50 (3)83 (4)60.2(5)51.5 三、(1)262 (2)70.7 (3)33.3 (4)23.6 (5)36.9 (6)19.1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综合训练(二) 一、填空。 1、甲数是40,乙数是50,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比甲数多()%,甲数比乙数少()%。 2、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3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汽车的速度是火车的()%。 3、根据算式,补充条件。 苹果有24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可以这样做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可以这样做 曾几何时,老师们老是抱怨学生的写作太差、阅读太难。曾几何时,家长们感叹娃儿的读写未得门而入。曾几何时,学生们也想在习作中一展拳脚但有心无力。自从教育部最新发布“高考语文要让15%的人被阅读淘汰”后,家长们慌了,学生慌了,很多媒体也悚然。笔者却认为,这是语文素养培养的开端,是一件幸事。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诗圣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几乎成为了大部分读书人的座右铭,可是,真正自觉认真读书者不多,更遑论“破万卷”。没有语言的有效输入,何来文字的自然流淌而出? 古时候的一贯传统是“学而优则仕”,读书成为了进阶官场的捷径,天下人尽皆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今,读书已经是寻常家庭随时可做可为之事,然而,书买回后却束之高阁,甚至有的人不屑读书。此种态度,如何能够培养诗书满腹?读书,虽然是个人之事,可是人人不读书则成为了民族之大事。而但凡能够取得些许成绩的人,都是读书人居多——哪怕他的学历不高,可是读书的资历和经验却十分丰富。因为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新时代的必备技能。因为我们的时代,信息早已泛滥,每天被海量的诱惑所包围,如果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迷失自己的后果不仅仅是青春的贻误,更是家庭和事业的终身遗憾。 犹记得小学时看坝坝电影《少年毛泽东》,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一边舂米时,一边读书的认真。这一画面清晰地在我头脑中回放,也一直激励着我认真读书。后来陆续读了毛主席的诗词之后,才真正了解了一代伟人的文学功底之厚重,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这个他每日的读书习惯完全分不开的。毛泽东主席从小酷爱读书,他读书养成了“四多”的习惯:“多读、多写、多想、多

六年级综合训练10套

大帝学校小学数学能力拓展综合训练(1) 1、计算1.25×67.875+25×33.9375+1250×0.053375=( 1000 )。 2、若3.5×[6.8-(1.6+□÷0.9)]÷8.4=0.5,则□=( 3.6 )。 3、给如下左图的长方体的六个面染色,每个面上只染一种颜色。如果要求相邻的面染成不同的颜色,那么所需不同的颜色至少要( 3 )种。 4、如下图中,一个大圆和四个面积相等的小圆,已知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直径。 若大圆的周长是19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之和是( 281 2 1 2 )厘 米。 5、甲、乙两人步行速度之比是7:4,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若 相向而行,25分钟后相遇;若他们同向而行,则甲追上乙需要( 912 3 )分 钟。

6、有一串数,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3,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后两数之和与5的差。如果把这串数逐个相加,直到和为2024,那么这串数共有( 406 )个。 7、下图的大平行四边形是由十个小平行四边形拼接而成,其中五个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图中所示(单位:平方厘米)。如果A、B两块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7.8平方厘米,那么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46.5 )平方厘米。 8、商品的价格是按下列公式定价 定价=成本+利润 某商品按定价出售,每件可获得6元的利润。现在按定价的80%出售15件所获得的利润与按定价每件减少3.5元出售12件所获得的利润相等。那么,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 14 )元。 9、三条环形跑道交于A点(如下图所示),每条跑道的周长均为200米。三名运动员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5千米、7千米和9千米。他们同时从A点出发,分别沿三条跑道跑步。则三名运动员出发后第4次相遇共跑了( 48 )分钟。

读写综合专项训练题

2015年读写综合专项训练题(精选十五套) 读写综合专项训练题(一)(题材:学校生活) 信息归纳 书面表达 中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烦恼与快乐。请你根据下面所给提示写一篇有关你的学校生活的短文,内容包括: 1.快乐的学校生活; 2.学习中的烦恼; 3.认识和希望。 作文要求:1.不得抄袭原文;2.语句连贯,词数80个左右。文章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I like my scho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yway, I like my school. 信息归纳答案: out why. . , friends and down your better about school. 参考范文 I like my school, My school life is interesting and colorful. I lik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 with my classmates. We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We play sports and sing together. Of course, I have some troubles, too. Sometimes our teachers give us too much homework. Parents and teachers often ask me to study hard, so I feel too stressed. I know I should study hard so that I can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I hope they don’t talk about study all the time. Anyway, I like my school. 读写综合专项训练题(二)(题材:旅行) 信息归纳

英桥国际小学高年级读写结合项目实验组研究计划

英桥国际小学高年级“读写结合”项目实验组研究计划 贾素平 一、指导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要渠道。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材料的重要途径。而作文教学,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同时,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的积累和方法、模式与技巧,而不断的模仿写作和创作,又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因此,如何借助于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主要目标 围绕课题,对“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研究。 三、实验步骤: (一)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方式。 (二)根据学段特点和教材内容,确定读写结合的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三)具体操作: 1、教师在进行文本分析时,着重找出该文本中适合读写结合的点,并寻找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根据教材内容,寻找经典篇目,在阅读课上给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 3、教研活动中,教师力求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4、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推荐发表,提高学生写作的热情。 四、参加人员: 高年级参加读写结合教师名单:王艳玲、郑卿卿、张丽、朱少平、贾素平五、工作安排 9月份: 1、查阅高年级读写结合形式的资料(贾素平),组员进行学习。 2、每位组员在学习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一篇心得。 3、全组人员分析九月份教研课上进行读写结合的合理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能力训练综合复习(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

【基础】如图,三张卡片上各印有一个数字。从这三张卡片中选取一张或多张(每张最多选1次)拼成质数,一共可以拼成多少个不同的质数? 【提高、尖子】冬冬在做一道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题时,把一个乘数中的数字5看成了8,由此得乘积为1104。正确的乘积是多少? 【基础】新学年开学了,同学们要改穿新的校服。小悦收了9位同学的校服费(每人交的钱一样多)交给老师。老师给了小悦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交来校服费238 □元”其中有一滴墨水,把方格处的数字污染得看不清了。冬冬看了看,很快就算出了方格处的数字。聪明的读者们,你们能算出这个数字是多少吗? 【提高】一个三位数64 □的十位数字未知。请分别根据下列要求找出“□”中合适的取值; ⑴如果要求这个三位数能被3整除,“□”可能等于多少? ⑵如果要求这个三位数能被4整除,“□”可能等于多少? ⑶这个三位数有没有可能同时被3和4整除,如果有可能,“□”可能等于多少? 【尖子】在十进制中各位数字是0或1,且能被75整除的最小正整数_____。 【基础】下列各数中,大于1 3 且小于 1 2 的数是…( ) A. 5 12 B. 4 13 C. 7 12 D. 6 12 【提高】下列分数中,能化成无限循环小数的是…( ) A.1 2 B. 3 5 C. 5 6 D. 7 8 【尖子】下列分数中不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

A.7 25 B. 7 32 C. 3 80 D. 5 6 【基础】计算:112112321 122233333 +++++++++??? 1221 2009200920092009 +++???++ 【提高】15111929415571 26122030425672 +++++++ 【尖子】252525252252987655321 525252525525666987654??- ? ?+? 【基础】(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如果从小明等6名学生中任选1名作为“世博会”志愿者,那么小明被选中的概率是_____。 【提高】(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让□更美好”中的两个□内(每个□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_____。 【尖子】(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从一副未曾启封的扑克牌中取出1张红桃,2张黑桃的牌共3张,洗匀后,从这3张牌中任取1张牌恰好是黑桃的概率是( ) A.1 2 B. 1 3 C. 2 3 D.1 【基础】已知 12 :: 23 a b=,b∶c=5∶6,求a∶b∶c。 【提高】某商品的原价为100元,如果经过两次降价,且每次降价的百分率都是m,那么该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元(结果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尖子】小丽把2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是3.25%,到期需支付20%的利 息税,问:到期后她可以拿到税后利息多少元?

六年级暑期读写训练

六年级读写训练(一) 班级姓名座号 和父亲掰手腕 [阅读提示] 坦然接受成功,是实力;欣然接受失败,是智慧。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是成长,是领悟,也牵动着父母时时关爱的心。也许,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你有着委屈、沮丧,甚至伤心难过,恨他们不能满足你小小的虚荣心.。然而,痛骂和教训,会比溺爱更真实地告诉你人生的道理。这就是爱的教育。 儿时,我喜欢与父亲掰手腕,总是想象父亲的手腕被自己压在桌上,一丝不能动弹,从而在虚幻中产生满心胜利的喜悦。 可是,事实上父亲轻轻一转手腕,就将我的手腕压在桌上。他干这些事时轻而易举,像抹去蛛丝一样轻松。直到我面红耳赤、欲哭无泪,父亲才心满意足、收兵罢休。 本想得到父亲的安慰,可是父亲每每都将我痛骂一顿。他指着门前的一棵树:“臭小子,想跟我较劲,除非你能将门前的那颗树掰弯!” 于是,我从10岁一直掰到13岁。开始那颗树纹丝不动,渐渐地树叶乱晃,直到后来树向我弯腰臣服。其间,有与父亲的“明争”,更有与树的“暗斗”。直到有一天,我抬起胳膊,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瘦瘦如丝瓜般的胳膊上,竟长出了结实的肌肉。 我喜出望外,庄严地举起瘦瘦的胳膊向父亲发出挑战。我一点点地将父亲的手腕压下去。到了关键时刻,顷刻间,父亲故伎重演,终于又将我的手腕压了下去。这次,我沮丧得哭出声来。母亲走过来,嗔怪地问父亲:“你比孩子大还是孩子小?你就不能让他赢一次?” “让他?”父亲翻翻眼睛,“除了我能让他一次,这个世界没有第二个傻瓜会给对手一次赢自己的社会。” 但在我的力量足够强大之前,我13岁那年父亲早早地病故了。这十几年来,我没少跟一些人和事似掰手腕般地较量着,与时间,与困境,与失败,与沮丧,甚至与自己。时而输也时而赢。靠的全是信心、毅力、耐力和实力来说话,没有一次心存侥幸。我赢得明白,输得坦然。 因为,我心里一直明白:即便是自己的父亲,一旦成为你的对手,他都想赢你;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愿意输给你,哪怕是一次! 【阅读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jì故()重演人( )罕至( )往开来( )托哀思 jiǎo ( )幸()诈()拌()洁()费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旧的方法、谋略又一次使用。()(2)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3)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这里的“写” ,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明确训练目的。 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有的行文流畅,似流水淙淙;有的奔放豪迈,似热血沸腾;有的语言优美,宛若置身人间仙境;有的语言朴实,似娓娓道来,但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可以说,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运用文本?我认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读写结合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 (1)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诗人杜甫曾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以说,他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读与写密不可分,读可促写,读是写的前提。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给写以更多的启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点进行设计读写结合点,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第四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各部分变成了美丽的宇宙,想象丰富奇特,同时又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读来颇有气势。因此我将这段中的排比句确定为本段的读写结合点,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讨论,谈体会。接着采用师生配乐合作读的方式,男生读“他的”,女生读“变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说出运用了排比句式、并且每个句子句式相似的特点,从而明白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之后我出示了“你的____ ,变成了___ ,为我们_____ 。你的_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为我们_____ 。”,引导 学生进行小练笔,有许多学生写得不错,如“你的爱,变成了美丽的宇宙,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家园。你的身体,变成了美丽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你的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为我们指引方向。你的奉献,变成了无私的爱,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样学生就更好地理解了盘古的奉献精神,而且还能够运用排比句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而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2)以写促读,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写不仅需要懂得怎么写,还要解决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的过程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以写促读,使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训练动活中受益,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如《北京的春节》一课,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如在描写除夕一段时,开头第一句便点明了“除夕真热闹”,接下来便如家常般地写出了春节的热闹,从声音、色彩、味道等方面来写,可以说是调动了作者全身的感官来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北京的春节习俗,还感受到家家户户都是这么热闹,感受到那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领悟到其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 在教学这段时,为了更好地深入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也调动起自己的各种感官,写一写你是如何过除夕的。学生动笔写作,真实地写下自己的“除夕之旅” 。仔细看同学们的习作,不难发现,学生运用了许多比喻句来写除夕的热闹,同时又加上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本单元综合训练(教案)

整理和复习 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65页内容)。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比例的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3.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归纳整理有关比例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 【复习回顾】 1.教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组织学生看书,同桌讨论整理后回答,教师整理成表格。

2.用投影出示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解比例? (2)解比例的过程与要求是什么? 接着完成教材第65页第2题(强调书写与格式)。 ①学生独立练习。 ②请4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③说一说解比例的步骤,每步运算的根据是什么? 3.用投影出示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的关系?(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3)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填写小黑板上的表。

(4)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小组讨论:概括“一找、二想、三判断”。 一找: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二想: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 三判断:联系关联式,看是比值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 4.自主构建,形成网络 教师:请各小组将本单元比例的应用这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整理的知识又详细又清楚。 (1)组织各小组归纳整理。 (2)组织各小组汇报归纳整理的内容。 ①汇报时要求各小组将自己归纳整理的内容展示出来。教师根据各小组汇报的情况,适当补充。 ②教师组织各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

六年级英语综合练习题(10)讲解学习

六年级英语综合练习 题(10)

2009年六年级英语综合练习题(10)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听力部分 一、听录音,选择与录音相同的答案,并把答案前面的字母编号填在左边的括号里。(本题共 10分,每小题1分) ( ) 1. A. candy B. cake C. carrot ( ) 2. A. brown B. broom C. band ( ) 3. A. twelve B. touch C. turn ( ) 4. A. fall B. feel C. first ( ) 5. A. start B. steak C. subject ( ) 6. A. dove B. dust C. dollar ( ) 7. A. get out B. get here C. get dressed ( ) 8. A. hang up B. stand up C. stay up late ( ) 9. A. a piece of B. a loaf of C. a bottle of ( ) 10.A. put away B. play games C. polar bear 二、听录音,选择与录音相同的答案,并把答案前面的字母编号填在左边的括号里。(本题共 10分,每小题1分) ( )11. A. Her name’s Lisa. B. His brother is here. C. We’re happy. ( )12. A. Here you are. B. I like pandas. C. The yellow one is his. ( )13. A. They’re thirteen. B. She’s twenty. C. They’re thirsty. ( )14. A. It’s March 8th. B. It’s February 3rd. C. It’s September 25th. ( )15. A. Touch your ears. B. Open your mouth. C. Close your books. ( )16. A. She can dance. B. She can’t write. C. He can walk. ( )17. A. Are you singing? B. Are you running? C. Are you drinking? ( )18. A. It’s Friday. B. It’s Tuesday. C. Today is Thursday. ( )19. A. What’re they? B. What’s that? C. What’re they doing? ( )20. A. It’s in the closet. B. It’s behind the sofa. C. It’s in the room. 三、听录音排序,选择录音内容正确描述的图画,把字母编号写在相应题号的括号里。(本题 共10分,每小题1分) 第一组: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第二组: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F G H I J B D E A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