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问题与解答

水处理问题与解答
水处理问题与解答

141-150

141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有什么基本特点?为什么说它们包含了一个完整

的生态系统?

各类处理系统中得微生物皆为混合培养微生物系统。从生态学得角度看,生物处理构筑物中包含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各类生物构成一个食物网。可以画成一个食物金字塔。在这种食物网金字塔中具有不同层

次的营养水平。

142.原生动物在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原生动物可以明显改善出水水质。利用污泥状态和出水水质与微生物种类的连带关系,还可用原生动物来指示活性污泥处理

厂出水水质。

143.活性污泥系统和生物膜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有何不同?

活性污泥提供了纯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而生物滤池中的生物生境既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生物的生长环境;既有水生的微生物,又有陆生的驯养动物。生物滤池的食物链比活性污泥的多几种营养水平。

144.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中经常遇到的由微生物引起的主要问题有

哪些?这些问题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活性污泥在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是在二次沉淀池中泥水的分离问题。造成污泥沉降问题的原因是污泥膨胀、不絮凝、微小絮体、起泡沫和反硝化。

(1)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丝状菌在絮体中大量生长以致影响沉降。

(2)非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与散凝作用有关,当游离细菌产生菌胶团基质时,就会导致污泥膨胀,通常称这种膨胀为菌胶团膨胀或黏性膨胀。(3)不凝聚:时一种微结构絮体造成的现象。这是因为絮体变得不稳定而碎裂,或

者过度曝气形成的紊流将絮体剪成碎块而造成的运行问题。也可能是细菌不能凝聚成絮体,微生物成为游离个体或非常小的

丛生块。

(4)微小絮体:含微小絮体的污泥不会在出水中形成高浓度,因为其颗粒比不凝聚

污泥要大得多。

(5)起泡沫:自从使用了不降解的"硬"洗涤剂以来,常常在曝气池中出现很厚的白色泡沫。微生物造成的泡沫是另外一种很密实的、棕色的泡沫,有时在曝气池中出

现。

145.试简单讨论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控制方法。

(1)控制污泥负荷

为防止膨胀,应经常将污泥负荷率控制在

正常负荷范围内。

(2)控制营养比例

一般曝气池正常的碳(以BOD5表示),氮和磷的比例为BOD:N=100:5:1。

(3)控制DO浓度

为防止丝状微生物的猛增,一般应将池中

DO控制在2.0mg/L以上。

(4)加氯、臭氧或过氧化氢

这些化学剂是用于有选择地控制丝状微生

物地过量生长。

(5)投加混凝剂

可投加石灰、三氯化铁或高分子絮凝剂以

改善污泥的絮凝,同时也会增加絮体的强

度。

146.参与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厌氧生物处理中有各种微生物参与,一般

分为两大类:不产甲烷微生物和产甲烷微

生物。

(1)不产甲烷微生物

;包括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其种类及数

量随发酵原料和发酵工艺而定。常见的不产甲烷细菌可分为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同型产乙酸细菌群三类。

(2)产甲烷细菌

;是一大群在严格厌氧条件下产生甲烷的菌,对温度和pH很敏感,一般的产甲烷细菌都是中温性的、最适宜的温度在25~40℃之间,高温性产甲烷细菌的适宜温度则在

50~60℃之间。产甲烷细菌生长最适宜的pH 范围约在6.8~7.2之间。如pH值低于6或高于8,细菌的生长繁殖将受到极大影响。147.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述影响硝化和反硝化的主要因素。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有机氮经微生物降解为无机的NH3,在好氧条件下NH3会被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氧化称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之后反硝化细菌将NO2-和NO3-转化为N2。

影响污水处理系统中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污泥龄

硝化菌数量及硝化速率是生物脱氮处理的

关键制约因素,因此应注意增加污泥龄。

(2)溶解氧DO对硝化菌的生长及活性都

有显著的影响。

(3)温度

温度对硝化活性有重要的影响。

(4)pH 氨氧化菌的最适pH范围为7.0~7.8,

而亚硝酸氧化菌的最适pH范围为7.7~8.1。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硝化活性。(5)

营养物质

污水水质,特别是C/N比影响活性污泥中硝

化细菌所占的比例。

(6)毒物

硝化菌对毒物的敏感度大于一般细菌,大

多数重金属和有机物对硝化菌具有抑制作

用。

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营养物质

反硝化作用需要有足够的有机碳源。

(2)溶解氧

反硝化菌一般为兼性厌氧菌,应保持低溶

解氧水平。

(3)温度

反硝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40℃,温度低于

0℃,反硝化菌的活动终止,温度超过50℃时,由于酶的变性,反硝化活性急剧降低。(4)pH 反硝化反应的最适合pH值范围为7.0~7.5,pH值高于8或低于6都会明显降低

反硝化活性。

148.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参与生物除磷的关键微生物有何特

点?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是在好氧环境下聚磷

菌可利用聚-β-羟基丁酸盐氧化分解所释

放的能量来摄取污水中的磷,并把所摄取

的磷合成聚磷酸盐而贮存于细胞中。细菌

增值过程中,在好氧环境中所摄取的磷比

在厌氧环境中所释放的磷多。

参与生物除磷的关键微生物(聚磷菌)区

别于其他细菌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其细胞内

含有异染颗粒。并且生长较慢,因能积累

和分解聚磷酸和PHB,故能适应厌氧和好氧

交替环境而成为优势菌种。

149.利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水,有哪些可能的技术?简要概述各种方法

的优缺点。

方法有:

1)生物沉淀处理法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把SO42-还

原成硫化氢,金属离子与硫化氢生成金属

硫化物沉淀而被除去。该方法的金属去除

率很高,单由于金属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

不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金属废水。另外,若

废水中不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和硫酸

盐,需外加。

2)生物还原处理法

Cr6+

生物还原处理法的原理是利用Cr6+还原

菌,在厌氧条件下把Cr6+还原成无毒性的

Cr3+

,Cr3+在碱性条件下生成Cr (OH )3沉淀而

被除去。该方法的金属去除率高,金属的

回收率也高。

3

)生物氧化处理法:利用铁细菌首先将不

易沉淀的Fe2+氧化为易沉淀的Fe3+,加入碳酸钙调节pH ,使Fe2+形成Fe (OH )3沉淀而被去除,同时硫酸根与钙形成硫酸钙沉淀被

去除。

4

)生物吸附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细胞作为

吸附剂处理废水中的金属。

150.在污水中加入PAC 进行絮凝沉淀,反而使COD 值升高? 答:应该不会的,除非你的被测水样取到了沉淀的颗粒物。

[ 本帖最后由 z_gg 于 2013-8-9 13:31 编辑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

不舍,金石可镂。

TOP

版主(总兵)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3-8-9

13:21 只看该作者

151-160

151.制豆黄浆水:COD6000-26000,SS 也很高,其他不详。 70T/天。工艺:调节池

—二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出水

出水要综合一级标准 COD 〈100,现在已经出水能达到200左右

1、现在如果对调节池进行改造,进行投泥,变成水解酸化池,此方案可否提高出水水质?

2、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解絮,泛白,沉降性能很差。 原因:进水水量没控制好,导致负荷过高。填料上污泥相对减少一部分。处理措施:暂时不进水,闷曝,排上清液,加营

养。这样能挽救回来不?

答:根据你的水质,如果进水量波动不大的话,可以改造的。出水要达到一级标准,看来生物接触氧化的控制要求比较高呢。你可以尝试一下你的方法,看看效果如何,这样比较

容易记住各操作参数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152.传统活性污泥法与AA0混合运行的分析: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0W 吨/天,来水为

合流制,工业/生活=4/6,COD=200~300,BOD=80~120,NH3-N=30~40,T-P=3~5,SS=40~80,生化池共分4部分,每部分3个廊道,其中3个部分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第4部分进行了改造,1#廊道为厌氧,2#廊道加装内回流,该为缺氧段,3#廊道添加流化生物填料,出水端加回流泵回流到2#,为好氧段,各部分的DO都控制在3~4左右,污泥浓度控制在3000左右,剩余24H 连续运行,二沉池进水两种工艺分别进水,但是外回流为混合.

目前系统还在进行工艺参数的摸索,由于外回流无法将两种工艺分开,只能进行混合回流,工艺状态比较难控制.您能对这样的运行方式提供一些工艺控制方面的参考吗?怎样匹配

F/M、污泥龄、及其他参数?

答:控制F/M比较关键,因为你的进水浓度不高。以最低不要低于0.05为好。

153.进水27W吨/天,印染加生活污水,加少量化工废水,COD1500,BOD650,SS300-500, 先物化,再厌氧,再曝气,曝气段COD900,BOD500,要求出水COD160,曝气风量现在进水3个廊道12000/h后3个廊道6000/h,后三个廊道COD削减不高,大概15个COD左右,DO出水有5-6,我是否应该把后端风量下降,调整到前端?

答:应该调整到前端的,比较有效。前段需求最大。后段多了不但浪费,还影响沉降性。

154.请教太湖地区提高排放标准应该采用什么工艺?

印染废水采用调节池--厌氧(带三相分离器的活性污泥法)--好氧(活性污泥法)--1沉淀--药物混凝--终沉淀--排放, 现排放标准COD100以下, 说明一下现在的: 1沉淀COD150--160左右,终沉淀COD70--90左右,以后要达到COD50以下, 应该增加什么工艺方

法投资少、运行费用小?

答:看看出水颗粒物多不多,如果多的话,过滤一下在检测是否可以降低到50左右。确

认后可以在最后端追加砂滤。

由于不了解你现场具体情况,还是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我想还是要在好氧池上进行改善。如追加滤料以形成生物膜来强化处理效率,或者提高活性污泥的操作参数适正性,以提高

处l处理效率。

155.生物接触氧化池,被我养的没泥了,只有少部分生物膜还在纤维填料上,现在在水中发现有脱落的生物膜。现在怎么办?加泥,还是重新培养?

答:如果接触氧化池没有泥了,出水指标却达标的话。依靠挂膜就可以了的。没必要担心

的。

156.造纸原料:大部分为稻草,小部分为纸壳儿。用造纸产生的中段水(厂家回用了3次后排放的)直接做混凝沉淀实验,加药量大且污泥量大,不易沉淀,所以想在混凝沉淀前加一步酸析气浮,可部长说气浮效果不好,但我查的很多资料里都有用到气浮,所以,想请教作过此类废水的人士给讲讲,气浮实际效果到底如何?

答:气浮对小颗粒物质(已混凝后的)比较适合,你在混凝前段加气浮,由于颗粒量较多,效果不会太好的。造纸废水污泥量大,其中一个理解是颗粒混凝沉淀后的沉降压缩性不是

太好。但在脱水阶段应该没有影响的。不管气浮加不加,加在哪里。不改变污泥总量的。

如果为了巩固物化段的效果,可以将气浮加在混凝沉淀的后段。

157.现在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因为活性污泥培养没了,只有填料上的膜了,现在脱落也比较严重,曝气情况下曝气池水中都是脱落下来的膜絮体,二沉池肯定也涉及到这样的絮体。在尝试着找到现在适合的水量,现在出现的泡沫是乳白色细小泡沫,有点粘性,不容易破碎,成团时表面都有脱落下来的膜(细小污泥)附着上面。这个泡沫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是曝气量过大,相似于化学泡沫的特征。

答:按照泡沫性状,看看是否是负荷太高了;因为你的膜有脱落,相对负荷就高了,如此就会产生这类泡沫。我相信稳定操作后,生物膜恢复,泡沫就会减少了。

158.造纸水一般处理要多少钱?

答:不含折旧的话,抄造纸废水处理,2万吨级/天,处理单价在(1.4~1.6)元/m3。159.在填料上面的生物膜,这两天多起来,不过好像又不象,滑滑的都不知道是什么,丝状的,半透明,泡沫的问题解决了,减少进水,还给他人工的把散过消泡剂留下来的表面的给他搞掉,排排上表面水,黏性的碎泥太多了,二沉池水很浑浊,都是丝状的东西,也象是弹性材料上脱落下来的生物膜;SS肯定和进水的时候有的一比,估计还比进水高,会不会是丝状菌膨胀?纤维材料接近池底的那些发黑,是不是供氧不足?还是因为短流问题导致(上进上出的设计,而且长方形的宽进宽出)?

1、填料底不发黑不见得就是供氧不足,可能供氧不均匀,具体检测DO看看可以确认的;

2、填料上的滑滑的,透明的生物膜多半可能和你的废水性质(工业废水)有关,我想也是过渡时期出现的,你的操作参数稳定和正常后它会减少的,同时,DO降低也可以加速

其消失。

3、出水混浊也和你的生物膜脱落后被打碎有关,毕竟生物膜不象活性污泥可以直接絮凝

的,生物膜打碎后就不能絮凝了。

4、及时捞出浮渣还是需要的。

5、消泡剂不到迫不得已尽量不要使用。

160.用于农村生活供水水处理的生物慢滤池是否应该不加盖以利于生物膜的形成?地方

上认为不加盖不利于用水安全。

答;生物膜形成与加不加盖关系不大,考虑安全还是要加盖的,毕竟是给水。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

TOP

18楼大中小发表于 2013-8-9 13:21 只看该作者

161-170

161.如何观察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是否挂膜完成?因为现在在向池加入鸡粪,闷曝了几天,现在等生物膜长好就可

版主(总兵)

?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

以了。

答:是否挂膜的确认除了肉眼观察(颜色及粘着物)和显微镜(菌胶团)外,也可以通过进出水去除率进行判断

的。我们不认为膜越厚越好(容易剥落)。

问:如果通过出水去除率判断的话,时间是否需要长一些(实验结果曲线反映)?原来纤维填料颜色比较白,现在颜色深了,变了深绿的,附着的虫也较以前多,这样能否判断挂膜成功?另外,接触氧化池挂膜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投加什

么养料?

答:进水底物浓度满足要求,供氧跟得上的话,营养剂充分,无须特别投加什么即可保证挂膜成功了。你的生物膜出现绿色,说明部分藻类已在膜上生成,我们认为挂膜基本成功了。

162.CASS池污泥不知什么原因越来越少,SV30%只剩4到5左右,又赶上曝气机出故障修理,就排干了 CASS里水,只剩下大概有半米的污泥层,曝气机修好后,我们直接一边曝气一边进水,持续曝气大概有12小时后,SV%30就忽然达到30%还好多,之后就按原来的周期运行,可运行过程中一天比一天少,20天后只剩下5%了。(经历这种情况2次了,每次都是SV%30忽然从4左右迅速达到30左右,之后就一天比一天少)。

我想问的问题是:

(1)什么原因使SV%30在这么短的时间变的这么大?

(2)为什么泥会越来越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CASS主反应区105方PH=7.1-7.5 温度:25-27

曝气时DO:2-4

进水COD〈1000 PPM 进水量:80-150/D

答:可能是搅拌的问题,如果出现搅拌死角,污泥会堆积在这些死角,出现浓度越来越低的现象,你把水放空后进水搅拌,自然这些死角的污泥会被重新扬起,由此你的浓度会迅速升高。请据此确认一下整池的搅拌效果。

163.F/M里面的污泥浓度,到底是MLSS还是MLVSS?感觉这两个浓度还是有些差别的,各种资料上都不是很一样,

三丰老师的书上用的是MLSS.

答:MLVSS检测过于繁琐,所以用MLSS。如果你们实验室检测力量较强的话也可以检测MLVSS值,由此可进行平行对比,摸索出一些规律来也会对你的系统操作有帮助。比如进水无机颗粒较多时,两值数据差距拉大,反过来

也可证明。

164.溶解氧测定仪,测定接触氧化池(65立方)的DO是4mg/l,晚上停机,第二天早上就是0.39mg/l,进水COD为1200,COD从挂膜前的750到现在的690,虽然有降低,但是幅度不大,请问是什么原因呢?挂膜后进水量已经降少到3吨每天,进水COD为1200.工艺流程为调节池、初沉池、UASB、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如果溶解氧测量正确的话,是不是微生物太少?那么该如何做?

答:去除率不高可能与如下原因有关

生物膜尚未有效形成。

1、培养时间不够(?)

2、废水可生化性不强(B/C?)

3、废水有抑菌成分(看看设计废水成分)

4、营养不均衡(看看是否缺少氮磷,以出水中氮磷值确认)

5、曝气过量,冲刷生物膜,导致膜不能有效形成

165.生物膜重新挂膜做法:投加鸡粪,闷曝5天后小量进水。5天后,纤维填料成深绿色,按照三丰老师参考意见,生物膜已经挂好。接触氧化池前设置UASB,但是可能是以前进水浓度高的原因,现在UASB出水的COD比初沉池要高(高的幅度逐渐降低),而且,我们无仪器测量BOD。废水以前调试过的,只不过现在出现问题,厂家又走了,应该不存在设计方面的原因吧?怎么可以快速简单测量氮磷值呢?按照技术人员说,不用投加什么养料的。早上测量DO,很低,只有 0.39左右,中午测量就有4.23左右,曝气是比以前大,甚至形成很厚的泡沫(减少曝气泡沫消失,但是担心DO不足)。公司是小型污水站,显微镜什么复杂一点的仪器都没有,怎么在现有条件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总之,废水COD值每天都降几十(以测量6天)。

答:降低溶解氧好了,不用担心不足的。控制在1.5左右也没有问题的。生物膜法比活性污泥法更能够耐受低溶

解氧运行的。

166.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每天只有6000方左右,设计为50000方每天,进水的COD只有130左右,BOD 约为40左右,采用的是A2O工艺,现在打算进行活性污泥培养,请问不添加任何营养物质可以培养出来污泥,即

使培养出来浓度能达到多少呢?(好氧池为7000方×2)

答:底物浓度比较低,培养估计要花点时间了,我想培菌后的运行达标没有问题的。污泥浓度可能就在1000左右。

注意平时的曝气量不要太高了。

167.总公司工程师过来,一看接触氧化池,就说垮掉了,要重新培养.我们的池填料是用那种纤维填料的,不是用塑料填料的,工程师认为接触面积不足,请问,现在的工程有没有是用纤维挂绳的,效果如何?

答:有用纤维挂绳的,效果也很好的。只要是你买来的,不是自己做的,我想不会结构不合理导致接触面积不够

吧?!

168.单位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法,总体而言,夏天比冬天好,同样的废水,夏天能保持出水60PPM,水质清澈,冬天出水在150PPM,出水混。请问什么原因?夏天曝气池温度在39,冬天只有21。营养剂是如何添加的?进水浓度变高,操作如何调整?污泥回流量如何控制?排泥如何控制?

1、水温影响活性污泥的活性,水温高,处理效率自然高了。冬季需要延长处理时间,如何延长可以考虑减小回流,

提高MLSS等措施;

2、进水浓度变高了,就需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浓度了,由此,来稳定F/M值;

3、污泥回流总体冬季要比夏季控制低一点;

4、排泥的话,还是要根据F/M值来决定的,但也要比夏季少排点,也就是污泥浓度要控制高些。169.问下砂滤池的设计一般设计反冲洗水量是14-16L/(m2.s),对于下流式砂滤池,反冲洗水自下而上排出,底部有配水孔,那么反冲洗水量的面积计算是按照所有配水孔的面积和呢?还是按照砂滤池的池底面积呢?

答:我记得是按照砂滤池的池底面积计算的。

170.关于卡鲁赛尔氧化沟处理工艺方面的问题:

1、关于计算氧化沟污泥负荷、污泥龄;沉淀池表面负荷的公式及范围值;

2、目前氧化沟出现污泥膨胀伴随丝状菌问题,且去除氨氮的效果也是非常差;

根据情况投加了三氯化铁、双氧水、生石灰,但效果不是很好,请给与其他的方法。

答:计算公式你搜索一下吧,都是固定不变的公式。

丝状菌问题,是系统问题,通常不会因为部分措施就会见效的,急就治疗其标,就是杀灭法,缓就治其本,重在

工艺稳定。可以的话,看看[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这本书,有比较详细的对策介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契而舍之,

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

TOP

版主(总兵)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3-8-9 13:21 只看该作者

171-180

171.经常用到的雷滋容氧仪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是否能显示化学氧(例如:硝基氮),如果向水中加入H2O

2是否就溶解氧升高了?

答:工作原理应该是电化学反应,金属电极与游离氧接触反应,并转化为电信号了;

不会检测化学氧的; 投加双氧水不会增加溶解氧的。

172.出水有很多小的碎泥飘出,工艺是卡鲁塞尔氧化沟,进水COD450,水温14℃,出水COD200,SV30=50,有

不少钟虫,出水溶解氧,2.5mg/l ,总是有碎泥,有10天了,请问什么原因?

答:首先考虑的是污泥解体,常见的是老化解体,看看F/M 值是否过低,也就是MLSS 是否过高,如果是那样的话,

适当排泥(通常冬季会比夏季MLSS 控制要高10%~15%) 当然,如CC 老师说的,看看显微镜是否有丝状菌,也参考一下。

173.80%是工业污水,大部分是造纸水,泥里有丝状菌但少,厂在山东,水温14℃,就有点漂泥,很严重,华北这边污

水处理厂冬天都是这样的吗?

答:

1、造纸废水出现漂泥的话,看看是否为污泥老化(依据F/M 值);

2、进水成分看看,比如细小的碳酸钙没有被沉降?!涂布废水的难沉降矿物颗粒因素啊?!那样的话,物化段就

要强化一下。

174.最近在做个大水量河道治理的工程项目,4万吨每天.想在泵前加药剂,但为了更好的使其混合.除了管道混合器还有别的更好的混合装置没(不能建较大的构筑物)?是否管道混合器就可以足够满足混合效果?加药点、

管道泵、止回阀、混合器的安装顺序是怎么的?

答:管道混合器即可,选型可以和厂家协商的,包括加药点,你无需自己费心的,该别人做的事就不要自己参与

过多了,也不是专业的。

吸水管段无需止回阀,应该要底阀的,出水管看看高程,出水管短,高程不低的话也不需要的。

175.在培养活性污泥初期,加入活性炭有什么作用呢?

答:活性碳作为一种载体,这种工艺为活性污泥与膜法的结合。其优点是能提高负荷、增加耐冲击能力、提高污

泥浓度、增大呼吸作用、降低膨胀机率。缺点是运行成本增加,需要定时间加入活性碳补充。

176.二氧化氯消毒自来水工程,水射器工作状态不好,动力水压力0.33MPa,反应釜中液体抽不上来。二氧化氯发生器出厂要求动力水管线压力达到0.3MPa的压力就可以使水射器工作良好,抽吸反应液.我认为为了使水射器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除了满足压力要求外,是不是动力水的流量也有一定要求。动力水管线拐弯是不是也对水射器的工作状态有影响?最近两天一直在研究柏努力方程,但是收获不大。

答:拐弯管路容易导致水流紊动,会有影响,但也要看距离吸入口的位置。

177.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状况一直不好。现在进水40000吨/天,cod250左右,氨氮50左右,bod50左右,工艺采用a2/o法,回流为85%,现在sv 为16,mlss为3000mg/l,污泥浓度增长很慢,曝气池有很多浮泥,另外污泥絮凝性不好,上清液比较浑浊,透光性差,污泥形不成大的絮体很细小,镜检有大量钟虫,少量轮虫,一开始为恒do曝气,现在改为间歇曝气,不知道妥不妥当?另想知道现在污泥状态差的原因?

答:

1、低负荷运行,通常都是这样的;

2、调整曝气频率也很好,既可以节电也可以降低污泥老化程度;不要企望过高的污泥浓度,其实越高的污泥浓度,

你的出水浑浊越厉害。

178.有个项目是医院废水,设计的100方可是实际运行才30方左右,接触氧化法。请问该怎么调整?好几个月

了就是不挂膜,该怎么办?水量差的太大。

答:不知道废水成分如何?!

既然进水量不足,如果废水底物浓度也很低的话,我们可以判断是进水浓度及水量不足导致的挂膜困难;另外,废水是否有抑制微生物的成分,如该医院自己有制造药剂的科室,其排放废水成分如何呢?!

曝气方面,冬季效率较高,看看是否过量了呢?!

179.前2天看到一个帖子,说蒸馏COD时,在配制硫酸银的时候加入磷酸就可以大大减少蒸馏时间,是否可行?

具体步骤怎么做?

问:判断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长情况可以用沉降比判断吗?

答:可以的。还很直观。

问:成熟的活性污泥(或者说菌种)是否和废水的颜色相似?

答:活性污泥多呈棕褐色;受到溶解氧,污泥活性等影响,略有变化,但基本不和废水颜色一致。

180.处理水量20000m3/d,其中有85%的水量从二沉池造纸回用,会不会存在cod的累积问题?有些资料上说高污泥浓度利用污泥的吸附作用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的cod,有理论依据吗?现在控制污泥浓度在5000mg/l,营养比

如何控制?按照100:5:1 的比例增加碳源吗?

答:应该不会积累的。吸附饱和,游离部分会增加,然后跟随放流水流出。

营养剂投加可以按照你的比值,但是,这是不考虑进水含有营养剂及回流水含有营养剂,事实还是会含有的,所以,可以根据出水营养剂量来调整投加营养剂量的,并结合你的公式即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契而舍之,

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

TOP

版主(总兵)

? 个人空间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当前离线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3-8-9 13:22 只看该作者

181-187

181.有个问题曾一直困扰着我,始终没找出原因。曾经一夜间沉降比由80%左右变为15%左右,出水也变浑浊,溶解氧和PH 值都没问题。后来采用将另一条线(两条线独立运行)二沉池污泥回流至该线,补充了污泥才解决。

但一直没能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不知道是什么工艺阿?

沉降比80的话,污泥膨胀可能性比较大,在有大量无机颗粒流入,抑制丝状菌的成分(异常PH 值等)流入都会

导致沉降比显著降低并伴有出水浑浊。

182.活性污泥法中由于排泥过量,使得好氧池污泥浓度很低,且出水浑浊,如何培养?以增加污泥浓度。

答:

1、暂时停止排泥;

2、减少曝气量;

3、有污泥回流的话,可以降低污泥回流比;

4、看到污泥有增长迹象后。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提高底物浓度。

183.造纸污水处理工艺:造纸污水(COD3000/SS3000)初沉池(COD1500/SS1000)水解池(1000/500)厌氧池(650/300 BOD:100)缺氧池(550/300 BOD:50)氧化沟(350/150 BOD15)深度处理(300/100)出水(150/50 BOD:13),整个工艺比较复杂,进氧化沟bod50左右,氧化沟去除率很低,请问如何能提高氧化沟的去除率?您觉得出水能

做到COD100以下吗?工艺流程能不能帮我们优化一下?您认为氧化沟改造能有效果吗?

答:别的就不说了,就概念性的说一下,去除率高低和浓度有很大关系的,比如 COD1000处理到100,去除率90%,这个还比较容易。但是100去除到10的话,微生物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处理到了10,也很难维持运行的。所以,

你的进水BOD=50 已经不高了,委托氧化沟运行也勉为其难。

184.怎样稳定运行管理生化系统?刚开始搞运行管理,经验尚浅,对稳定运行管理生化池系统没有什么较系统的概念。前段时间我们厂(ICEAS 工艺)出水氨氮超标,经过加大曝气量和停止排泥半月后出水能够稳定达标,但是好景不长,稳定运行了一星期后出水TP 又开始超,经过排泥后偶尔能达标,但是一直比较反复,有时候排泥后MLSS 下降的挺厉害,吓得我又不敢继续排泥了,就如此这样有一个来月了,出水TP 总是不能够稳定达标。还有就是污泥的沉降性从去年12月到现在一直都不好,SV 在35左右MLSS4500,但是排水时老是要带泥,尤其是这两天带泥现象更是严重,一排水就开始带泥,出水也较浑浊,透明度低,污泥也有点发黑了,曝气时池子里泡沫也多,呈黄白色,像油脂一样。出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领导又要要求降低能耗,所有的压力已经集中在运行管理

上了。我该怎么办?

答:不知道F/M 是多少,觉得负荷过低了,不要担心排泥MLSS 降低太多的。负荷有保证就可以了。排泥的话对你

的TP 控制有好处的,出水浑浊也会降低的。 问题补充: F/M 分别为:1#0.16 2#0.09 3#0.13

还有个疑问,就是SVI、MLSS和SV都不高,但是出水老是带泥,且清澈度也不高是怎么回事呢?

答: 请将你计算负荷的公式、数据贴出来。负荷过低会导致SV、SVI不高,但要得到F/M值得验证。如果长期出水混浊,要考虑进水物质是否对微生物有抑制或属于难降解范畴,所以,进水成分的把握,是经常要验证的工作,否则只分析工艺控制指标就显得不足,有时也会产生误导。

问题补充: F/M=QLa/XV(La值是BOD)

La=96mg/L V=6500m3 单个池子Q=9000m3/d

1#MLVSS=1010mg/L 2#MLVSS=1640mg/L

3#MLVSS=2130mg/L

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得F/M为:

1#=0.132#=0.083#=0.06

ICEAS工艺,不知道以上的F/M是大还是小了?

答:

1、看负荷并没有出现低负荷;

2、如果负荷过高导致出水混浊,请通过显微镜看看是否非活性污泥类生物占优势;

3、泡沫的产生,根据你的色泽,可能和进水有关,如流入过多SS;水质出现难降解或带毒性物质(过滤掉SS,

看看COD是否升高来判断)。建议降低排泥量看看(但不要停止排泥,以后运行也不要长时间不排泥)

185.喷漆废水(主要是面漆)由于加凝聚剂,循环使用,COD2万,BOD3000,水量30T/D,求处理工艺。甲方还不想用生化处理,要做设备。我想用调节池+碱+絮凝沉淀+氧化剂氧化+气浮+加药过滤+活性炭吸附,不知工艺行

不行?

答:困难啊!涂装循环水比较难处理,主要是含苯的废水,看你的物化法,估计可行,要保证活性炭的有效性。186.沉淀池这两天老有泥块上浮,目前进水COD150左右,污泥浓度不高,工艺类似UNITANK ,晚上停止进水和曝

气,第二天早上就有泥块浮起,帮忙分析下原因?

答:既然你晚上不进水,也不曝气,那有污泥上浮应该很正常的。是否半夜开一开曝气,可追加自动控制装置。

我想会好转的。

187.怎样把PH为5的纯净水变成PH为7的纯净水?那需要加入什么物质呢?是不是需要加入OH根离子啊?需

要加入多少?

答:加碱调整啊!加多少自己实验看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