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沉池与水解酸化池

初沉池与水解酸化池
初沉池与水解酸化池

初沉池

初沉池可除去废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废水经初沉后,约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单位质量BOD或固体物计算,初沉池是经济上最为节省的净化步骤,对于生活污水和悬浮物较高的工业污水均易采用初沉池预处理。初沉池的主要作用如下:

(1)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

(2)使细小的固体絮凝成较大的颗粒,强化了固液分离效果。

(3)对胶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去除作用。

(4)一定程度上,初沉池可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对水质起到一定程度的均质效果。减缓水质变化对后续生化系统的冲击。

(5)有些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将部分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初沉池,发挥二沉池污泥的生物絮凝作用,可吸附更多的溶解性和胶体态有机物,提高初沉池的去除效率。

另外,还可在初沉池前投加含铁、铝混凝剂,强化除磷效果。含铁的初沉池污泥进入污泥消化系统后,还可提高产甲烷细菌的活性,降低沼气中硫化的含量,从而既可增加沼气产量,又可节省沼气脱硫成本。

水解酸化池

一、水解酸化池的作用

水解酸化主要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SS较高的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艺。

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

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

水中有机物为复杂结构时,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成直链、环状结构成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水中SS高时,水解

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出水就变的清澈了。这其间水解菌是利用了水解断键的有机物中共价键能量完成了生命的活动形式。但是COD在表象上是不一定有变化的,这要根据你在设计时选择的参数和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共同确定的,长期的运行控制可以让菌种产生诱导酶定向处理有机物,这也就是调试阶段工艺控制好以后,处理效果会逐步提高的原因之一。

水解工艺并不是简单的,设计时要考虑污水中有机物的性质,确定水解的工艺设计,水解停留时间、搅拌方式、循环方式、污泥回流方式、设计负荷、出水酸化度、污泥消解能力、后级配套工艺(UASB或接触氧化)。

二、解酸化池的具体作用和实际运用情况

1. 水解酸化池可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将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废水的BOD/COD比,增加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水解酸化处理有机废水,取其厌氧处理的前两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不需密封及搅拌,在常温下进行即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由于水解酸化反应迅速,故池容小,停留时间短,水解酸化反应能适应较大的水质范围,出水水质稳定。然而停留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印染行业大致在14小时左右,生活污水就短了,大致在3小时左右。水解酸化能去色,而好氧是不行的。也是上面说的开环、断键的作用

医疗废水处理技术规范

医疗废水处理技术规范 医院在处理污水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定,关于相关工艺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医院污水处理工艺与消毒剂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采用先进科学与相关科研理论,科学、合理地处理医院污水。 1、医院污水的性质特点 由于医院具有特殊的性质,关于污水的排放主要有医疗污水与生活污水两种。医疗 污水排出科室有很多,如实验室检验中心与同位素放疗诊室等,因含有各种放射性 物质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入下水道,如消毒剂、有机溶剂、病原体等。然而,生活 污水则是患者及其家属洗漱、生活、食堂后厨排出,可以直接进入下水道。 医院污水具有复杂的成分和多样化的来源渠道,具有广泛的污染范围、急慢性与潜 伏传染性,如果排入下水道之前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则会导致有害物质随污水四处 传播,进而在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还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2.1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 当下,《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为设计医院污水处理的参照标准,同时医院污水 具有较为复杂的性质,放射性废水在排入医院排水系统之前必须经衰变池处理。 因医院具有较为密集的人口,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对其先进性、经济适用性 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考虑,其中稳定性高、投入少、占用空间少、运行费用少为首要 原则,保证污水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各项操作能够得到简化。 2.1.1 排入市政管道 采用一级或一级强化处理排到终端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市政管道医院污水,以此可 以将其中的有害气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致病微生物等有效消除,因医院 污水最终会混合生活污水,因此一般理化指标所制定的要求不需要过于严苛,如COD、BOD 和 SS 等。 医院污水和居民污水会排入市政管道中,相比较于医院污水,居民污水水质要差很多,以 COD 为例,医院污水污染浓度在 90 ~ 250mg/L 之间,居民污水为 400 ~500mg/L。 相比较于居民生活污水,医院污水数量少,但是需要单独进行严格处理,二者最终 混合在市政管道内,若不能开展污水处理,则极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1.2 在严格处理中并不能节约大量的消毒剂 为更好地节省消毒剂,医院污水十分有必要开展高级别的前处理,以降低污水污染 浓度、提高消毒效果。经研究发现,原污水通常经过一、二级处理后,消毒剂投入 量相差不足 5mg/L。

水解酸化_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玻璃厂废水工程设计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09年第19卷第14期 Discussion on the Full Fram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2×64m T-type Rigid Frame Cast-in-place Box-girder on Baoding-Fuping Superhighway Crossing Beijing-Guangzhou Railway LU Jian-s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of 2×80m T-type rigid frame swivel bridges on Baoding -Fuping Superhighway crossing Beijing -Guangzhou Railway ,and expounds in detail the full fram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2×64m t-type rigid frame cast-in-place box-girder on Baoding-Fuping Superhighway crossing Beijing-Guangzhou Railway . KEY WORDS :full fram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 ;rigid frame cast-in-place box-girder ;Baoding-Fuping Superhighway 水解酸化(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工艺是将厌氧发酵阶段 过程控制在水解与产酸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产酸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可以让更多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这样后期的好氧曝气才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才能达到最大化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水解酸化工艺作为各种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可改进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废水的有效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复合生物反应器(Hybrid Biological Reactor )是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近年来颇受关注,其特点是在活性污泥池中投加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进而形 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二者共同承担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任务,该工艺增加了反应器中单位体积的生物量,减小了曝气池的体积,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性能,提高了系统的有机负荷和效率。 某玻璃厂废水用水解酸化和复合生物反应器结合起来的工艺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1工程概况 某玻璃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西缘的交城县,该厂 文章编号:1005-6033(2009)14-0147-03 收稿日期:2009-03-10 水解酸化—复合生物反应器 处理玻璃厂废水工程设计 许 震 (安徽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介绍了玻璃厂废水处理工程的概况, 阐述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设计参数,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总结了调试与运行情况,指出本工程设计采用水解酸化工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了后续生物处理的去除效果,水解后的生物处理采用先进的复合生物反应器工艺,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处理效率较高。关键词:玻璃厂废水处理;水解酸化;复合生物反应器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 (5)接地装置安设完毕后应及时用电阻表测定是否符合要求。 (6)雷雨天气,钢管支架上的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开。 7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挂安全宣 传标语或安全警告牌; (2)施工现场全体人员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施工现场杜绝任意拉线接电;(4)配电系统设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分级配电,开关箱装设漏电保护器; (5 )施工机械进场安装后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8 结语 保阜高速公路跨京广铁T 型刚构转体桥现浇箱梁梁体高、跨 度大、施工质量重,做好支架方案及验算对整个施工至关重要。本 工程的满堂支架地基利用现有的107国道路面, 结合实际,工序上更为简单,造价上更为经济,实践表明结构上也能很好地满足施工及规范要求。该桥施工周期长,满堂支架周转材料费用高,做好支架受力验算,能确保施工安全,节约周转材料。实践证明,该桥在满堂支架搭设方面较其他同类型桥梁施工要节约周转材料约300t ,大大节约了工程成本。(责任编辑:王永胜)──────────────── 第一作者简介:鲁建生,男,1972年5月生,199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师,中铁十七局五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32. 147

水解酸化池计算

3.3水解酸化池 3.3.2预去除率 表3-2 调节池预去除率表 3.3.3池体积算 最大设计流量:Q max =180.5m 3/h 1.有效容积V :V=Q max t=180.5×5=90 2.5m 3 t :停留时间,取 5 h 。 取池有效高度H=5.5m ,其中超高0.5m ,则有效水深h=5m 。 池面积2V A= =180.5m h 取池宽B=7m ,则池长A L==25.8m B 2.上升流速校核:h 5 v= ==1m /HRT 5 h (在0.8-1.8m/h 内) 3.3.4布水配水系统 1)配水方式:本设计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为了配水均匀一般对称布置,各支管出水口向下句池底约20cm ,位于所服务面积的中心。 查《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其设计参数如下: 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设计参数表

2)干管管径的设计计算 Q max =0.05m/s 去干管流速为1.4m/s,则干管横切面积为: 20.050.0361.4 Q S m v = == 所以管径0.214mm D ==m 取D=220mm 校核:22 440.05 1.32/0.22 3.14 Q Q v m s S D π?= ===? 在1.0~2.5m/s 范围内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选用DN=350mm 的钢管 3) 布水支管的设计计算 去布水支管的中心间距为0.45m ,则支管的间距数为18400.45 n ==个 支管数为(40-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78根 每根支管的进口流量0.116 0.0014978 q = =m 3/s 所以采用管径为DN30mm 的布水支管,则流速为 22 q 440.00149v= 2.09/S 0.03 3.14 q m s D π?===? 介于1.5~2.5m/s 之间 每根支管的长度为:140.52 6.522 B d l m --?= == 4)出水孔的设计计算:一般孔径在9—12mm 之间,本设计选取12mm 孔径的出水孔。出水孔沿配水支管 中心线两侧向下交叉布置,从管的横断面看两侧出水孔德夹角为45°。又因水解酸化池的横切面为35m 2,取开孔比为0.2%,则孔眼总面积为:22800.2%0.56S m =?= 又因为配水孔眼为 12mm,所以单个孔眼面积为 2 2 53.140.0107.851044 i d S π-?===?m 2 所以孔眼数为 50.5671337.8510-=?个,每根管子上有孔眼 7133 91.578 =个 取92个

印染废水(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讲解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脱色 XX有限公司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广州益方田园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校办产业总公司 二零零三年四月

工程名称:4000吨/天印染废水处理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021001 方案设计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三、设计依据 四、设计范围 五、设计原则 六、方案设计和工艺流程简介 七、主要处理设施及设计参数 八、污水处理站总体设计 九、工艺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印染混合废水具有如下特点:①含活性染料废水,色度高,难脱色;②水质复杂,有机物含量高,耗氧量大,悬浮物多;③受原料、季节、市场需求等变化的影响,使水质水量变化很大。目前设计日排废水量约为4000m3/d。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们的有限水资源,同时也为了使企业能更好地生存和持续地发展,为创造更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执行国家环保‘三同时’制度,继续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公司拟建废水处理站一座。日处理废水量4000m3,利用技术先进,运行、维护简单,效果稳定的处理系统消减污染,以使废水达到国家及珠海市环保要求排放。 受厂家委托,我公司对该废水治理进行设计,本着实事求是、真诚合作的原则,我公司根据同类废水的治理经验,在经过大量的文献参阅、专业技术人员的认真探讨后拟成了本设计方案,恭请各级领导和专家审查并提出宝贵意见,希望能够贡献我们的技术和力量。 二、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一)、水质: 按同类型企业生产废水情况估计,本方案设计综合废水水质主要指标为: CODcr:600mg/l~1000mg/l BOD5:200mg/l~250mg/l

水解酸化池设计

水解酸化池 1. 某污水厂总设计规模为20万m 3/d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如下表: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1-1 污水能否进行生化处理,尤其是否适用于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取决于污水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能否满足生物生长需要,因此必须分析相关的进水指标。 表1-2 污水厂污水营养物比值 BOD /COD BOD i. BOD 5 /COD cr 比值 污水BOD 5 /COD cr 值是判定污水可生化性的最简便易行和最常用的方法。根据工程经验,一般认为BOD 5 /COD cr >0.45可生化性较好,BOD 5 /COD cr <0.3较难生化,BOD 5 /COD cr <0.25不易生化。 本项目BOD 5 /COD cr =0.28,可见其生化性较难。

ii.BOD5 /TN比值 BOD5 /TN比值是判别能否有效脱氮的重要指标。理论方面,BOD5 /TN ≥2.86就能进行脱氮;工程经验方面,BOD5 /TN≥4.0才能有效脱氮。 本项目BOD5 /TN =3.11,可见其能进行脱氮。 iii.BOD5 /TP比值 进水中的BOD5是作为营养物供聚磷菌活动的基质,故BOD5/TP是衡量能否达到除磷的重要指标,在污水中BOD5 /TP之比为17及以上时,取得良好的除磷效果。 本项目BOD5 /TP =28,可见其能达到良好的除磷效果。 1.水解酸化池工艺的确定 针对本工程项目的特点需对预处理工艺有如下要求: 1)进水的COD高,BOD5/CODcr较低,污水的可生化性较难,选择工艺时 应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确保出水水质; 2)本工程将接入大量工业废水(占城市污水量的70%),同时大部分工业废 水为纺织印染废水,选择预处理工艺时,应综合考虑色度的去除; 3)预处理工艺应尽可能节省:基建投资、能耗和运行费用; 因此,通过本工程可研,在好氧生物反应池前增加水解酸化池预处理工艺,目的:a)改善进水水质,提高BOD5 /CODcr;b)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绝大多数属于芳香烃化合物,利用厌氧菌可对该类化合物开环,达到较好的脱色目的;c) 采用水解-活性污泥法与传统的活性污泥相比,其基建投资、能耗和运行费用可分别节省30%左右。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

工程方案编写1概述 1.1项目背景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所在地区地理气候等情况 ?废水的产生及水质概述 ?现有处理情况及预期处理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标准、原则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和主要资料 ?现有工程情况与资料 ?类似工程的相关资料 ?现场调研情况 ?试验研究情况 1.2.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回用标准 《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 61:94 ?其他环境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200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建筑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电气标准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9-87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GB14285-93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 20513-200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 7450-87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免费)

免费的 目录 1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 1.1水解池的容积 (1) 1.4.1堰长设计 (2) 1.4.2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2) 1.4.3堰上水头 h (3) 1 1.4.4集水水槽宽B (3) 1.4.5集水槽深度 (3) 1.4.6进水堰简略图 (4)

1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QHRT K V Z =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 3; z K ——总变化系数,1.5; Q ——设计流量,m 3/h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345655.1m V =??= 印染废水中水解池,分为4格,每格的长为2m ,宽为2米,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3m ,则每格水解池容积为16m 3,4格的水解池体积为48m 3。 1.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m H 4=;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系如下: HRT H HRTA V A Q === ν 式中: ν——上升流速(m/h ); Q ——设计流量,m 3 /h ; V ——水解池容积,m 3; A ——反应器表面积,m 2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67.06 4 h m == ν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h m /8.1~5.0=ν,ν符合设计要求。 1.3配水方式 采用总管进水,管径为DN100,池底分支式配水,支管为DN50,支管上均匀排布小孔为出水口,支管距离池底100mm ,均匀布置在池底。 1.4进水堰设计 已知每格沉淀池进水流量s m h m Q /00035.03600 4/533' =?= ; 1.4.1堰长设计 取出水堰负荷)/(2.0'm s L q ?=(根据《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7.1m s L ?)。 '' q Q L = 式中:L ——堰长m ; 'q ——出水堰负荷,)/(m s L ?,取0.2)/(m s L ?; 'Q ——设计流量,m 3 /s ; 则75.12.01000 00035.0''=?==q Q L m ,取堰长m L 2=。 1.4.2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出水收集器采用UPVC 自制90o三角堰出水。直接查第二版《给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

水构筑物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专业: _____ 环境工程 _________ 班级:环工1211 ________ 题目: _____ 水解酸化池 _______ 指导教师:黄勇/刘忻 姓名: _______ 姚亚婷_________ 学号:1220103136 _________ 2015年1月3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1水解池的容积 (1) 1.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1) 1.3配水方式 (2) 1.4堰的设计 (2) 1.4.1 堰长设计 (2) 1.4.2 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2) 1.4.3 堰上水头h1 (3) 1.4.4 集水水槽宽B (3) 1.4.5 集水槽深度 (3) 1.5进水管设计 (4) 1.6出水管设计 (4) 1.7污泥回流泵设计计算 (5)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V K z QHRT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3; K z——总变化系数,1.5; Q ---- 设计流量,Q=130m3/h; HRT ——水力停留时间,设为6h; 则水解酸化池容积为V K Z QHRT =1.5*130*6=1170m3, 水解池,分为2格,设每格水解酸化池长18米,每格的宽为6.5m, 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5m,则每格水解池容积为18*6.5*5=585m3 设超高为0.5m,则总高为5.5m 1.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H=5.5m;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系如下: Q V H

式中: A HRTA HRT 上升流速(m/h); Q 设计流量,m3/h ; V 水解池容积,m3; A 反应器表面积,m2; HRT——水力停留时间,h,取6h; 则v=5.5/6=0.92(m/h)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0.5 ~1.8m/ h ,符合设计要求 1.3配水方式 采用总管进水,管径为DN100,池底分支式配水,支管为DN50,支管上均匀排布小孔为出水口,支管距离池底200mm,均匀布置在池底,位于所服务面积的中心。 1.4堰的设计1.4.1堰长设计 取出水堰负荷q' =1.5L/(sm)(根据《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1.7L/(s m))。 式中:L——堰长m; q 出水堰负荷,L/(s m),取1.5L/(s m); Q'--- 设计流量,每格流量为0.018m3/s; 则L Q -M0 12m,取堰长L 12m。

水解池的运行控制总结

水解酸化池的运行控制与影响因素 摘要:水解酸化池用于工业废水比重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COD去除率为57.62%,BOD5去除率为51.64%,SS去除率为85.9%,氨氮去除率为32.13%,总磷去除率为62.01%。起到了良好的强化预处理作用,本文针对某水务某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池的实际运行情况,分别对其运行控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水解酸化池运行控制影响因素 1、前言 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和其它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水解酸化工艺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速度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反应时间较短的厌氧处理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在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1]。目前,该工艺已在某水务某污水处理厂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设计简述 本工程水解酸化池分为两组,单组设计水量为2万m3/d,设计平均停留时间为5h,最大流量下停留时间为3.54h,平面尺寸为48.85m×12.73m,由于施工设计等原因,有效容积为7327m3,实际平均停留时间为4.4h,最大流量下停留时间为3.12h,每池采用31套布水器,每池设计14套排泥管。 3、目前运行情况 目前运行效果良好,COD去除率为57.62%,BOD5去除率为51.64%,SS去除率为85.9%,氨氮去除率为32.13%,总磷去除率为62.01%。 表1 水解酸化池进出水水质 结合某水务某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与相关的理论研究,水解酸化池的

300m3-d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2019.8.28

某小区300m3/d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工艺方案

第二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某小区300m3/d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项目建设地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某小区 3.验收标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按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二:企业概况 小区为政府拆迁安置小区,地处水源稀缺地区,根据当地政府相关环境污染治理法规的要求,污水必须实现达标排放。项目污水主要来自小区生活污水,日处理量为300m3/d,含冲厕、洗浴、洗手盆厨房等污水,污水经过化粪池,进入污水处理站,出水最终全部用于绿化或者林地灌溉。 我公司受政府委托,结合多年来从事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经验,而编制此方案,供贵单位选择。

第三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一、设计依据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环境工程师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3)《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6年版;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0)《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95);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16)《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99); (1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9)《电气安装工程整理检验、评定标准》(GBI303—1988); (20)《建筑安装分项施工技术操作规范》(DB21—900—1996); (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8—1994); (22)《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1996); (23)《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0) (2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 (25)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污水处理厂-酸化池-5.16

一、工程概况: 大庆陈家大院泡污水处理工程,构筑物部分由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组成,池底按设计要求坐落于粉层土上。根据勘察报告和现场实测可知区域地下水位较浅,场地西北部水位高,东南部水位低,地下水位径流方式总体为西北至东南,根据勘察报告基础埋深大于2.4m 的构筑物采用降、排水措施。调节池规格为72.7m*56.8m,埋深为4.1m;水解酸化池规格为76.12m*37.3m,埋深为4.05m;曝气生物滤池规格为 73.7m*67.85m,埋深为2.9m。 二、编制依据: 2.1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图纸。 2.2国家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规程 2.3大庆油田环宇水文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CJJ34-2002 2.5管道标准依据GB/T11836-1999 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2.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9《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 三、地层水文特征: 3.1 杂填土:以黄褐色粉土为主,浅部局部含有碎砖、碎石及水泥石块,厚度为0.3-3.9m。 3.2 粉土:冲积,黄褐-褐黄色,土质均匀,局部夹有少量粉质粘土,稍湿-湿,中密,由北至南厚度逐渐变小,广泛分布,厚度为0.3-3.6m。3.3(2-1)粉质粘土:冲积,黄褐色,土质均匀,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为0.4-3.6m。

3.4 粉砂:冲积,黄色,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含有大量粉土,该层普遍分布,厚度为0.2-2.1m,该层中部夹有粉土为3-1层。 3.5 (3-1)粉土:冲积,黄褐-褐黄色,土质均匀,湿,稍中密,厚度为0.3-3.0m。 3.6 粘土:淤积,绿灰-深灰色,土质均匀,有光泽,干强度中-高,韧性中-高,可硬可塑,局部夹薄层粉土,该层未穿透。 3.7 该工程地下水类型为空隙水,贮存于第2层粉土,第3层粉砂和第3-1层粉土中,为第四系上部潜水,补给方式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和侧向补给。(附图) 3.8 地下水位距自然地面1.5米。 四、井点降水: 1、曝气池: 1)、降水深度为: S=2.9-1.5+0.5=1.9 2)、井点管埋深: H≥Н+h+il=2.9-1.5+0.5+1/10*77/2=5.75 3).基坑涌水量: Q=1.366K(2H-S)S/LGR-LGX=1.366×0.5×(2×9-1.9)× 1.9/0.0019=10996 4).井点管数量: n=1.1Q/q=1.1×10996/30=403 5).井点管间距: L=(83+77)×2/403=0.8,取L=0.8 m。 2、水解酸化池: 1)、降水深度为:

xxx项目生化池技术标准

Xx项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技术标准 第一章概述 1.工程名称 xxxxxxxxxx大厦新建项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生化池技术标准方案 2.建设单位 我司 3.生化池技术标准单位 重庆民生绿色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 4.工程概况 xxxxxxxx大厦新建项目位于渝中区青年路、中华路、民权路交汇处。项目三面临街,西南面与xxxxx大酒店相邻。项目占地面积8026m2, 新建58层单体楼一幢、9层裙楼一幢,总建筑面积160797.5m2。主楼 建筑总高度317.1m、裙楼建筑高度54.8m。 我司“xxxxxx大厦”项目建成后,每日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及新建项目“三同时”的要求,必 须对该项目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才能有效的保护水源。贵公司 领导非常重视环保,认真落实三同时,为更好地处理废水,使之能达标 排放,保证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能同步协调发展,拟新一座处理建能力 为405m3/d的废水处理站。提出了本生化池技术标准方案,供开发办和当地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审查、选择。

第二章工程生化池技术标准依据及生化池技术标准资料 1.生化池技术标准依据 我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国家关于废水处理工程技术生化池技术标准的有关标准、规范。 给排水生化池技术标准有关规范等。 2.生化池技术标准原则 2.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确保出水 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以及地方环保部门规定的指标; 2.2废水处理站生化池技术标准科学、合理、投资省、无运行费用; 2.3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力节省投资,充分考虑我司的经济承 受能力。从该公司的实际出发,选择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 工程投资低廉且保证质量、运行稳定的工艺技术路线; 2.4工艺流程科学,工程布置合理,结构紧凑; 2.5废水处理后达到正常标准,废水处理量达到生化池技术标准指标; 2.6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业主方的要求进行生化池技术 标准。 3.生化池技术标准范围 本工程生化池技术标准范围包括从废水进水井入口至末级处理排放

印染废水(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讲解

------------------------------------------------------------精品文档--------------------------------------------------------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脱色XX有限公司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广州益方田园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校办产业总公司 二零零三年四月

天印染废水处理吨/工程名称:4000 设计阶段:方案设计021001 工程编号: 方案设计目录 工程概况一、 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二、 设计依据三、 设计范围四、设计原则五、方案设计和工艺流程简介六、 主要处理设施及设计参数七、 污水处理站总体设计八、工艺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九、 2 一、工程概况 印染混合废水具有如下特点:①含活性染料废水,色度高,难脱色;

②水质复杂,有机物含量高,耗氧量大,悬浮物多;③受原料、季节、市场需求等变化的影响,使水质水量变化很大。目前设计日排3/d。废水量约为4000m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们的有限水资源,同时也为了使企业能更好地生存和持续地发展,为创造更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执行国家环保‘三同时'制度,继续保持良好的企业3,利用技术先4000m形象,公司拟建废水处理站一座。日处理废水量进,运行、维护简单,效果稳定的处理系统消减污染,以使废水达到国家及珠海市环保要求排放。 受厂家委托,我公司对该废水治理进行设计,本着实事求是、真诚合作的原则,我公司根据同类废水的治理经验,在经过大量的文献参阅、专业技术人员的认真探讨后拟成了本设计方案,恭请各级领导和专家审查并提出宝贵意见,希望能够贡献我们的技术和力量。 二、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一)、水质: 按同类型企业生产废水情况估计,本方案设计综合废水 水质主要指标为: CODcr:600mg/l~1000mg/l BOD:200mg/l~250mg/l 5 3 pH:6.0~10.0 SS:150~300mg/l

污水处理厂工艺标准设计(A2OMSBR工艺标准)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1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1.1污水处理工艺 (1)预处理及污水二级处理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应根据现状工艺条件、进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 污泥处置方法、气象环境条件及技术管理水平、工程地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 根据本工程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如表4-1所示。 从已经批复的可研知,本工程工业废水量约占60%由于工业集中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本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法+水解酸化,是否需要加药或者加药量的控制,根据后续水解酸化池的运行情况来调整。从表4-1可以看出,对TN NH3-N及TP的去除率要求较高,因此为满足处理要求,水解酸化池后续需采用脱氮除磷污水二级处理+ 深度处理工艺。 1)常用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目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处理工艺大致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按空间进行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 第二类为按时间进行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①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 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是指各种处理功能如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 不同的空间(不同池子)内完成。较成熟的工艺有A/O (厌氧/好氧)法、A2/O法和氧 化沟法等。 ②按时间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目前常用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有:传统SBR X艺、CAST T艺、UNITAN工艺、MSBR 法等。

2)可用于本工程的污水处理工艺 常用的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都有其适用性及优缺点。根据《城市污 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对于二级强化处理,“日处理能力 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 A/O 法、A 2 /O 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具有脱 氮除磷功能的氧化沟法、SBR 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根据 XX 镇污水厂进 出水指标的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宜选择成熟、稳妥、易于维护管理、运行费用低的工 艺。我们选择MSBR A/O 法作为工艺比选方案。 CDA7O 对于A 7O 法,其技术原理说明如下: A 2/O 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其构造是在 A/O 工艺的厌氧区之后、好氧 区之前增设一个缺氧区,好氧区具有硝化功能,并使好氧区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 进行反硝化,使之脱氮。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 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达到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和生物除氮的 目的。该工艺是最简单的除磷脱氮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 抑制丝状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胀,使得 SVI 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泥水分离。由于 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脱氮除磷效 果好。目前,该法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其运行效果稳定,脱氮除磷效果好。 图4.1典型的A 2 /O 工艺流程框图 A 2/O 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污水和回流污泥、混合液回流的合理布点,可以实现不同的工况;根据进水水 质、水量的变化,通过调整实现不同的工况,对污水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整个生物池布置简洁,分区明确,池数适中,对称布置,配水、配泥、配气灵 活、均匀,总体布置合理清晰,便于维护管理。 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及脱氮除磷功能,出水水质好,管理简便,操作运 行简单。在大型污水厂中应用运行费用较低。 进水 混合液回流

水解酸化池运行方式

水解酸化池运行方式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水解酸化池运行方案 一、水解酸化池运行原理 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 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从机理上讲,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但不同的工艺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不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 二、水解酸化池处理过程 1、厌氧生化处理的概述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 厌氧生化处理过程: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 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 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 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2、水解酸化分析 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它们在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例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为纤维二糖与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质酶水解为短肽与氨基酸等。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水解过程通常较缓慢,多种因素如温度、有机物的组成、水解产物的浓度等可能影响水解的速度与水解的程度。 酸化阶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发酵细菌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但通常有约1%的兼性厌氧菌存在于厌氧环境中,这些兼性厌氧菌能够起到保护严格厌氧菌免受氧的损害与抑制。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的组成取决于厌氧降解的条件、底物种类和参与酸化的微生物种群。 三、水解酸化池污泥的培养 酸化水解池污泥培养比较慢,主要保证营养物均衡;水解酸化池污泥考虑接种其他类似造纸厂的生化污泥,或是逐渐的将好氧池内的剩余污泥定期的排入水解酸化池,采用此方法接种的污泥所含的微生物能较快的适应环境,缩短驯化周期。 四、水解酸化池的运行环境要求及影响因素 1、pH值

5T生活污水酸碱废水设计方案.

山西有限责任公司 30t/d酸碱废水 70t/d生活污水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 贵公司拟建造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水量为100t/d, 污水来源于化验室排放废水及生活污水,酸碱废水主要来源于化验室外排酸碱中和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区及厂区的冲厕、洗涤及淋浴等污水,污水经处理后需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本次内容为污水处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土建、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输等项目。 二、设计依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文件。 2)建设单位提供污水水量及水质等基础资料。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9)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一级排放标准。 10)通用电气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1)《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2)。 1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三、污水来源及特性 贵公司排放的污水可分为二类,即酸碱废水及生活污水。酸碱污水包括化验室外排的酸碱废水;生活废水包括冲厕、洗涤及淋浴等污水。二种废水由污水管道分流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各自调节池。 四、污水水量及水质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污水最大处理量按5t/h,污水处理系统24小时运行。

水解池计算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生物厌氧处理主要依靠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将其大致分为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等3个连续的阶段。见下图: 第1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它主要由一些兼性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厌氧消化球菌、大肠杆菌等先将大分子、难溶解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溶解有机物,然后再渗入细胞体内分解成易挥发的有机酸、醇、醛等,如甲酸、乙酸、低级醇等。 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H3,除了提供合成细胞物质的氮源之外,还要在水中部分电解,生成碳酸氢铵,具有缓冲废水pH值的作用。 第2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1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为乙酸和氢气,在降解有机酸时还产生二氧化碳。 第3阶段为产甲烷阶段,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甲烷菌将低分子的有机酸或低级醇进一步分解转化为甲烷。 水解酸化即将厌氧工艺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的厌氧水解,水解酸化工艺是不完全厌氧法的生化反应,水解酸化菌为优势菌种,考虑到产甲烷菌与水解酸化菌生产速度不同,在反应构筑物中利用水流动的淘洗作用造成甲烷菌难于繁殖。应尽量降低废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解酸化细菌更适于繁殖。 水解酸化处理技术是针对长链高分子聚合物及含杂环类有机物处理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水解酸化菌可将长链高分子聚合物水解酸化为可生化性更强的有机小分子醇或酸,也可以将部分不可生化或生化性较弱的杂环类有机物破环降解成可生化的有机分子;提高污水中有机污染物BOD5/CODCr值,从而改善整个污水的生化性。 水解酸化的优点为: A、正常条件下,经过2-4天的生化反应,所用时间短,无需大容积的消化池,能脱除废水COD的15-25%。COD降低了,也减少了对氧的需求,降低供氧负荷,同时减少了由于综合N、P营养物缺乏而在废水中投加营养物质的量。 B、使不溶性的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的有机物,将难生化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醋酸甲酯在水解酸化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醋酸与甲醇:BOD/COD小于0.3的原废水经厌氧处理后其BOD/COD值提高到0.4~0.5,从而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池有池体和布水系统组成。生物的厌氧发酵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性衰退阶段及甲烷化阶段,固体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水解酸化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时间短,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水解酸化池作为生物接触氧化的过渡单元,水解酸化池启动后,污水由布水系统进入池体,由池底向上流动,经细菌形成的污泥层和填料层时,污泥层对悬浮物、有机物进行吸附、网捕、生物学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时也得以澄清。填料层的设置为提高水解酸化池污泥层的稳定性及微生物量起到积极作用。水解酸化工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