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太湖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太湖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太湖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化目标

近期(200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6.7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27.5%;

远期(202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8.5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50%,达到安庆市的平均水平。

(二)城镇发展方针

1、采取集中发展策略,优先发展县域;

2、择优发展重点镇,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3、引导和培育东部城镇发展轴。

(三)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由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太湖县城(≥10万人);第二层次:徐桥、弥陀、寺前镇(2—5万人);第三层次:小池、北中、新仓镇(1—2万人);第四以次:牛镇、天华、百里镇(≤1万人)。

(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城、三镇、一轴”。

1、“一城”——太湖县城;

2、“三镇”——东部的徐桥镇、中部的寺前镇和西部的弥陀镇三个县域重点镇;

3、“一轴”以沪蓉高速公路、G105国道、合九铁路为依托,以县城为核心,包括小池镇、城西乡,形成县域城镇发展轴。

(五)重点镇选择

徐桥镇、寺前镇和弥陀镇。

(六)城镇经济区划分:以县城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经济区、以寺前镇为中心的中部花亭湖旅游区和以弥陀镇为中心的西部生态林区。

1、东部城镇经济区:强化县城的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加快工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2、中部花亭湖旅游区:重点发展旅游业;

3、西部生态林区:进行林业开发,发展商贸业。

二、县城总体规划

(一)城市发展目标

1、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掘禅宗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做大县城,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建设太湖成为皖西南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皖、鄂、赣三省边界贸易和交通流通中心,以禅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

(二)城市性质

太湖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皖西南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皖鄂赣三省边界贸易和交通流通中心,以禅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型小城市。

(三)城市规模

1、县城人口规模

至2005年为6.5万人;至2010年为9万人;至2020年县城总人口为15万人。其中新城区13.7万人,晋熙古镇1万人,龙山景区0.3万人。

2、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2005年):人均用地指标采用110平方米/人,城市建设用地7.2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人均用地指标采用105平方米/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5.8平方公里。

(四)城市规划控制区

东至碎石岭,南至沙砖厂,东南至灯茗村彭家牌楼,西至龙潭河,北至四面尖、千佛寺一线。辖岔路、李冲、观音、东河、高冲、汪洋、骑龙、赤土、花凉亭、刘山铺、五羊、广庵、灯茗、下坞14个行政村,九龙、芭蕉两个村的一部分和东关、西关、城南、城北4个居委会。规划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具体范围是:

北界:自下坞村董家湾向东穿花亭湖水库,沿花凉亭、高冲、岔路、赤土、刘山铺村北边界至小池镇西边界。

东界:沿晋熙镇与小池镇、新仓镇边界线至灯茗村彭家牌楼。

西界:自下坞村董家湾沿下坞西边界穿檀树坳,沿太北公路(S211线)至芭蕉桥,再直插龙潭河,沿龙潭河东岸至南元村最南端。

南线:沿南元、东河、李冲、观音、灯茗的南边界至灯茗村彭家牌楼。(五)城市总体布局

1、城市用地发展方向:“西连”、“东展”和“南拓”。

2、总体布局要点

(1)统筹安排新城、古镇和景区的功能关系;

(2)明确老城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采取“保护性开发”的发展思路;(3)明确龙山景区的功能定位,采取严格控制的规划管理措施;

(4)充分考虑沪蓉高速的空间引导作用,工业园区的布置依托高速公路互通口;

(5)明确城市发展战略空间的布局。落实工业园区、旅游服务区、物流园区、文教区等用地;

(6)实施“引水入城”策略,全面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3、总体布局结构

(1)结合新城区、古镇和龙山景区三个空间单元,形成“一城两区”的总体格局。“一城”指东部的新城区,“两区”指西南的晋熙古镇(原老城区)和西北的龙山景区;

(2)三者之间由自然山体、水体分割,形成“古镇、新城、景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4、各区布局结构

(1)新城区:按“两心、一轴、九片区”进行组织。

A、“两心”:城市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由人民路以北、原县政府以垲为界限,形成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商业中心;以县政府为主体在“引水入城”形成的水面附近建成高起点、高品位的城市行政中心。

B、“一轴”:人民路为新城区的空间拓展轴和最主要的城市景观轴。

C、“九片区”北部工业片区、南部工业片区、城东居住区、城南居住区、城北居住区、旅游服务区、物流片区、文教片区、旅游休闲片区。(2)晋熙古镇:以街坊为空间组织单元,形成“三街一片区”的空间结构。

A、“三街”:三个主要街坊,指南北向的商贸街、东西向的南贸街和文化旅游特色街——西正老街。

B、“一片区”:古镇居住区。

(3)龙山景区:为县城的旅游休闲区,以景观性绿地为主,辅以适当的休闲度假型的高档住宅。

太湖县建设局

二00五年四月一日

苏州近期发展规划(2012-2015)

《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 为深化和落实《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住建部《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规[2011]31号),我局委托编制了《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现将成果主要内容公示如下: 一、规划范围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中心城区以及外围近期重点发展区域(西部生态城科技城、南部吴中区太湖新城、北部高铁新城及苏相合作区),总面积约为777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15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期限保持一致。 三、近期城市建设目标 经过三至四年的努力,使苏州市的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历史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人居环境条件得到更大改善;城市内外交通体系基本建立;“一核四城”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使苏州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近期发展规模 1、近期人口规模 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总量3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1万,暂住半年以上人口179万人。 2、近期用地规模 苏州市近期用地规模 苏州市近期用地规模 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总量将达483KM2左右。城市新增可建设用地66 KM2,其中净增建设用地约35KM2,已批未建用地约15KM2,挖潜建设用地16 KM2。 五、近期城市空间结构 至2015年,规划区将基本形成“一核四城、两轴三环五楔”的总体结构。 六、近期建设重点地区 1、重点提升地区:为苏州古城区。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第四稿)

最美乡村春潮涌风劲扬帆正当时 ----婺源县2010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婺源县,地处赣东北,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47平方公里。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10年,婺源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项目为抓手,以文化、生态优势为支撑,突出抓好旅游业、低碳工业、生态农业,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2010年度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目标,发展特色产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7.7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4.32亿元,比上年净增1亿元,增幅达30.9%。收入结构日趋合理,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7.5%,高于省、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乡镇经济不断壮大, 财政收入过1000万元乡镇6个,过亿元乡镇1个。 二是旅游产业提质提速取得实效。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婺源旅游综合服务

区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国际大酒店对外开张营业,裕和颐园度假酒店基本完工,水印长滩休闲度假酒店、国际赛车场、朱子龙尾砚文化园等一批旅游大项目有序推进,江岭、篁岭、五龙源、鸳鸯湖、洪村等景区建设步伐加快,景区品位大为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启动了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出台了乡村农家乐规范经营标准,倡导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实行标准化服务。完善了旅游接待应急机制,加强了旅游秩序整治,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促进了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积极开展旅游推介和展演活动,在全国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赠发人民画报婺源特刊,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农民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2010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美丽乡村、梦里老家”婺源旅游品牌推广荣获江西省旅游创意奖,婺源旅游线路被列入中国世博官方旅游推荐精品线路。全年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33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0%、15%和37.7%。 三是低碳工业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工业项目顺利推进。茶浓缩汁及茶粉深加工、新大泽藻类保健品、统一矿泉水、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有机硅等一批大项目顺利签约;中呈光电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创盛电子绿碳化硅微粉、胜利塑胶等一批重大项目在年内顺利建成投产;州际公司863电子芯片项目进行了试产;完成了游山水泥公司淘汰落后产能和沃尔顿陶瓷、百源木业三个国家补助技改项目。“一园两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县工业园区二期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项目基本完成主体

巴东县概况

巴东县概况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跨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东与秭归县、长阳县、东北与兴山县相连,南与鹤峰县、东南与五峰县、西与建始县和巫山县毗邻;北与神农架林区接壤。全县国土面积3353.62平方千米,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等2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3.99%,以土家族最多,占总人口的43.79%。 ‘ 历史沿革 巴东古异名信陵。西周属夔子国地,春秋、战国属楚。秦、汉为南郡巫县地。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属巴东郡。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分秭归置归乡县。梁普通六年(525年)置信陵郡,为郡治。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郡,改名乐乡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巴东县,沿用至今。唐属山南东道归州,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夷陵州,隆庆四年(1570年)还属归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宜昌府。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截至2016年5月,辖2乡10镇,301个村民委员会,2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信陵镇。 自然地理 巴东处于新华夏系一级隆起带的第三隆起带,喀斯特地貌发达。县境狭长、西高东低。境内长江、清江二江分割。大巴山、武陵山、巫山三山盘踞,海拔高差悬殊、地表褶皱,多为坡面,平均坡度28.5度。全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全县年日照总时数为1200~16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00~1900毫米。全县有14条承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分别注入长江和清江,有5千米以上的小河溪流62条。水质良好,多为Ⅱ级。巴东地处中国植物区系关键地东缘,北部属神农架著名植物“基因库”的一部分。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2种;省级保护的140种。480多种药用植物成为“华中药材宝库”和国家规划的“GAP”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巴东境内已知矿种20余种类,矿产地84处。 经济 巴东工业以建材、煤炭、电力、食品、中药材加工等为主。耕地面积3.6万公顷,主产玉米、小麦和薯类。草场丰富,为我国山羊基地县。名土特产有柑橘、茶叶、魔芋、烟叶、生漆、木耳、核桃、板栗等。201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8.8亿元。 交通 巴东交通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道和空运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除黄金水道长江舟楫之便外,沪渝高速高速公路、318国道横贯东西,209国道纵穿南北。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4196千米;农村公路通行政村100%。公路中有等级公路3750.8千米,高速路70.3千米。宜万铁路巴东段全长34.54千米,途经县境2镇13村,设有县级火车站1座。巴东县城东行108千米抵宜昌三峡国际机

吴中太湖新城规划

区域控规 苏州太湖新城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其中,苏州吴中太湖新城规划陆地面积30平方公里,启动区规划陆地面积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0平方公里。 吴中片区规划用地面积30平方公里,北至苏州南绕城高速公路,西至木东公路,东部与南部至苏州湾。 总体布局 由“一湾、一带、两轴、四区”架构而成。 一湾:苏州湾公共城市港湾——新城商业中心、景观中心、活力中心 一带:沿湖生态景观带——生态景观带、开放空间带、休憩活动带、慢生活带 两轴:中央大道轴——南北向中央景观带、商业购物活动带、地下空间核心利用带、

东太湖路景观轴——新城东西向景观大道 四区: 中心商业商务区:商务金融、商业贸易、旅游服务、会议展览等功能的密集发展区,城市经济生活最活跃地区。该区将围绕天鹅港建设一系列地标建筑或建筑群,打造富有活力和特色的都市港湾。 湾西区:旅游服务、文化休闲和居住等多功能复合发展区,新城中心支撑区。临湖为公共服务带,中间为居住社区。北部为新城医疗用地。 湾东区:旅游服务和居住等功能复合发展区,新城中心支撑区。临湖为公共服务带,东太湖路两侧为混合使用区,苏震桃一级公路西侧为办公用地,其余为居住社区。 吴郡绿岛:滨水现代高层居住社区。北侧为永旺梦乐城商业综合体,苏震桃一级公路东侧为办公宾馆用地,其余为居住用地。 启动区规划 旺山路以东的10平方公里为启动区,其中,公共配套用地约6800亩(含公共绿地2300亩)、居住用地约2800亩、商业用地约1800亩、生活配套用地约830亩(包括医院、学校和邻里中心)、文化设施用地约270亩。启动区东至东太湖,南至东太湖,西至旺山路,北至绕城高速及友翔路一线。

江西婺源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发展

江西婺源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发展 0123162 程晓强国民经济管理121 摘要:婺源主要产业以茶产业,旅游业,小水电业及县工业园区为主,其中尤以旅游业,发展最为迅速。根据婺源的综合发展条件,应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茶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婺源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发展规划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主导产业区域优势规划 一: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自然优势:婺源县境内林木葱郁、峰峦叠幢、峡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驿道、古树、茶亭、廊桥及多个生态保护小区构成了婺源美丽的自然景观。灵岩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三十多个溶洞,这一带自唐宋以来就是游览名胜,各个溶洞内留有古代名人的刻墨二千多处,公园内的鸳鸯湖内有上千对鸳鸯。有着最为良好的生态环境。 文化优势; 婺源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有“书乡”的美称,从宋代以来,婺源出了文学家朱弁、理学家朱熹、纂刻家何震、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文化名人。婺源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间处处掩映着飞檐翘角的民居,其中汪口俞氏宗祠气势雄伟、工艺精巧,被专家誉为“艺术宝库”;紫阳古街上保留着朱熹祖居;建于隋代的詹氏一世祖墓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的台湾詹氏后裔前来观光、祭祖。民俗文化绚丽多彩,有起源于缘故的傩舞,历史悠久的徽剧,还有别具风情的抬阁、灯彩、地戏等有着深厚的徽文化底蕴。 人文社会优势; 悠久的历史为婺源留下了大量的遗址、古迹。遗址有善山商周遗址,清华窑址。古墓有江湾的春秋吴太子鸿墓,镇头镇的西汉长沙王吴芮墓,紫阳镇朱熹的一世祖墓和文公山上四世祖墓和清皖派朴学大师江永墓等。古迹有浙源的龙天古塔、横槎古战场和古驿道等。这些遗址、古迹是婺源成为文化古城的历史名片。上世纪卅年代,婺源是中国共产党人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斗争的扩展地。抗日战争前夕,鄣公山是中共皖浙赣省委所在地,绿色婺源有着红色革命的史迹。婺源人文旅游资源主要表现为以古村落为特色的宗祠、官宅、豪邸、廊桥、石拱桥、民居、戏台、井台、石碑等等徽派古建筑。县博物馆藏有各类文物珍宝上万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曾专程至婺源对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鉴赏,高度评

无锡市城市规划信息

城市规划信息 2011年第8期(总第127期) 无锡市规划局办公室编印2011.9.16 特载 《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通过市人大二审 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巡察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加快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提出要求 规划动态 我局完成新一轮控规动态维护工作 太湖新城慢行系统启动区深化设计完成专家论证 太湖新城公共配套设施及商业网点布局研究完成专家论证 无锡锡东新城中央公园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轨道交通2号线高架站点技术方案通过审批 洛社新镇区控规动态更新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完成论证成果 长广溪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二期规划技术方案设计通过审查 惠山区将规划建设全市最大的赛格电子市场 崇安区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 蠡园中学改扩建技术方案确定 规划实施 中瑞生态城真空垃圾收集系统即将启动建设 锡山规划分局积极推进市级保障性住房东璟家园建设 锡东新城规划办积极推进宜家购物中心建设

规划经管 我市社区三维GIS应用平台基本建成 滨湖区加快推进蠡湖地区安置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锡山区加大对安置房规范建设经管力度 简讯 简讯二则 特载 《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通过市人大二审《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已顺利完成市级层面审查工作。8月25—2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第二次审议,通过了该《条例(草案修改稿)》。今年6月底,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我局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重点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经管、自有用地上房屋的改建、扩建审批手续、违法建设查处等条文内容做了进一步研究和修改完善,参与了征求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意见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二审认为,该条例草案稿在一审的基础上作了认真修改,结构更为规范,内容更为合理、可行,体现了“不冲突、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近期,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将根据二审意见,对《条例(草案修改稿)》作个别修改后,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综合法规处) 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巡察 7月25日至8月13日,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党的路线、议会、政策、决议、决定的情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要求的情况;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对管辖范围内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及领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 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元二次方程x2=0的解是() A.x=0 B.无实数根C.1 D.x1= x2=0 2.已知二次函数y=-1 2 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上B.顶点坐标是(0,0) C.对称轴是x=-1 2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正方形B.等边三角形C.圆D.平行四边形 4.正六边形的周长为6,则它的外接圆半径为() A.1 B.2 C.3 D.6 5.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10环B.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360o C.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为6 D.水加热到100℃时,水沸腾 6.已知点A(2,-3), 则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2,3)B.(-2,3) C.(-2,-3)D.(3,-2)7.抛物线y=-x2+2x+3与x轴的两交点间的距离是() A.1 B.2 C.3 D.4 8.若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的圆心角为()A.120°B.180°C.240°D.300° 9.为了估计鱼塘中的鱼的数量,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打捞n条鱼,在每一条鱼身上做好标记后把这些鱼放入鱼塘,再从鱼塘中打捞a条鱼,如果在这a条鱼中有b条有记号的鱼,那么估计鱼塘中的鱼的条数是()条. A.a+b+n B.bn a C. an b D.bn 10.某商品的价格为100元,连续两次降% x后的价格是81元,则x为() A.9 B.10 C.19 D.8 11.如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AC+BD=10,设AC=x(0

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

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 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2007-12-07 12:42:0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 江西省婺源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 实验区工作总结 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辖区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建于唐开元二十八年,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有“书乡”、“茶乡”的美誉。境内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风光旖旎,天人合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田园诗般的婺源四季风光迷人。春天,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和绿意盎然的茶园交相辉映,清新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甜润的清泉中

流淌着采茶姑娘的欢声笑语;夏天,古木参天,浓荫蔽日,蜿蜒的清石板古道忽而与清澈的溪流并肩前行,忽而穿过廊桥亭阁伸入山隐没于密林中,粉墙黛瓦的民居村落掩映在山麓水畔,远离了喧嚣与燥热,这显得那么恬静、闲适;秋天,金黄的稻田,如火的红枫,挂满枝头的野果,碧波中色彩红艳、背高腹宽的荷包红鱼,与挑筐提篮满脸笑靥的人们构成一幅绚丽的丰收图;冬天,成群成片的鸳鸯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于山塘湖泊,或嬉戏觅食,或比翼蓝天,或“咕咕”私语,充满温馨。更有那传统傩舞、徽剧、灯彩、地戏在青山绿水间生辉,犹如一幅热闹的迎春图。 婺源,是一首隽永的田园诗,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婺源的秀美,源自于千百年来一代代婺源人对生态的精心呵护。几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

全国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科普示范县等称号,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婺源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1268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6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2元。现就婺源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上下协调全民参与 一是我县的“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议程,多次召开县委、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创建”涉及的具体问题。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创建工作一开始,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科技副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并安排相应的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三是上下协调“创建”工作涉面广、任务繁重。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在县科技局的统筹下,各有关部门各自负责相应的项目,形成“创建”的合力。

最新村镇规划整理

村镇规划 一、城乡规划法的作用 1、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更有利于依法行政 2、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 3、为村镇规划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4、体现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5、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框架 6、有助于建立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居民点的概念 居民点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 三、村镇的基本特点、村镇规划的概念 1、特点(1)区域的特点:村镇在规模、分布、平面布局以及建筑形式、构造等方面也必然产生差别——平原和山区,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2)经济特点: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以农、收、副、渔业生产经济为主。 (3)基础设施特点:基础设施不足,发展落后 (4)村镇环境特点①村镇环境脏②环境建设乱③环境意识差 2、概念村镇总体规划是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的村镇布点规划和相应的各项建设的全面部署。是全乡山、水、田、林、路、村综合规划的组成部分。 四、规划新世纪现代化村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 2、珍惜土地原则; 3、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原则; 4、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原则; 5、创造舒适、卫生居住环境原则; 6、发挥集镇基地作用原则; 7、保护名胜古迹原则; 8、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的原则; 9、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简要说明村镇规划的资料内容包含哪些 1、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1)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气象气候 (2)区域概况: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农业生产条件 (3)历史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历史沿革 2、社会经济资料 (1)人口结构:村镇现状总人口、职业构成、年龄构成、人口变动情况 (2)村镇建设管理情况(3)村镇工业发展状况(4)集市贸易 3、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与环境资料 (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与绿地(3)工程设施:交通运输、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4)环境资料 六、村镇体系结构层次划分分为哪四个层次 我国村镇的体系结构一般按各自所处的地位、职能进行层次划分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集镇--中心镇4个层次 (1)基层村:是村镇中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 没有或者只有简单的生活福利设施。在生产组织上,有的是一个村民小组,有的是几个村民小组,住户规模少则几户,多则百余户。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

附件1: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任务书 1、项目名称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 2、研究范围 (1)规划研究范围:太湖新城启动区范围,并可视需要作适当拓展。 (2)重点评价范围:西至旺山路,北至绕城高速-友翔路一线,东至苏州湾大道,南临太湖。 图1 本项目重点评价范围 3、规划目标 在对控规单元交通规划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基础上,按照(1)区域交通影响评估;(2)交通整合详细规划及咨询,两个阶段开展本次项目的编制工作。以在实现对控规单元进行区域整体交通分析、地块交通外部条件校核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细化安排各地块建筑设计方案与交通影响评价方案,统筹协调交通设施、交通组织及项目开发安排,最终形成交通设施、交通组织一张图,并对项

目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出实施安排及建议,以指导项目建设管理。 4、规划依据以及参考资料 (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2)《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 (4)《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5)《苏州市太湖新城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6)其他相关规划资料 5、主要工作内容要求 5.1 第一阶段:区域交通影响评估 (1)现状分析及规划条件梳理: 全面梳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把握未来规划用地结构、功能布局、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系统、综合交通设施配套等规划思路及建设发展要求。 (2)交通模型需求预测与分析评价: 对背景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以及不同交通方式交通的出行需求进行总体预测,并对重要节点、路段进行细化分析。 (3)区域交通发展目标及策略提出: 基于区域总体发展要求及交通运行特征,确立道路、公交、停车等各系统的整体交通发展目标及策略,提出相应量化指标体系要求。 (4)区域用地及交通组织、交通设施优化: 在统筹考虑内外、快慢以及多种交流流线组织方案基础上,提出区域内道路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静态交通等网络、设施布局的优化方案。 (5)地块外部条件分析及优化 根据国家、地方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研究、分析区域内各地块的外部出让条件,对控制要素进行分析校核,并进一步优化和明确各主要指标和控制要求。 5.2 第二阶段:交通整合详细规划及咨询 本阶段工作需根据区域内地块开发情况提供两年技术服务,主要对(1)地块交通设施整合及优化;(2)地块交通组织整合及优化;(3)交通改善方案梳理;(4)实施安排及建议等,进行细化安排及考虑,以实现一张图管理的规划要求。

婺源县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及简介

婺源县县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 (至2016年11月止) 第一批:县级(21项): 婺源傩舞婺源徽剧 婺源三雕婺源歙砚制作技艺 婺源茶艺婺源抬阁 婺源豆腐架婺源乡村文化 婺源民间故事婺源楹联、匾额 婺源谚语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婺源民歌婺源祠堂建造技艺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婺源小吃和糕点制作技艺 婺源徽菜制作技艺新安医学 婺源灯彩民间祭祀活动 婺源孝亲敬老习俗 第二批:县级(10项) 婺源皮纸制作技艺婺源徽派民居营造技艺婺源徽墨制作技艺婺源鼓吹 婺源坑头水酒酿造技艺婺源乌饭制作技艺 婺源酥月制作技艺婺源方言 婺源汪以成九叠篆浙源查氏酿酒技艺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简介 1、婺源傩舞(国):俗称“鬼舞”或“舞鬼”,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的相结合的艺术,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表演上保留古朴、粗犷、夸张、简练的独特风格。音乐伴奏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婺源傩舞是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婺源傩舞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婺源徽剧(国):是京剧的鼻祖。其表演技法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并通过动作和神情予以外化;还特别讲究身段、亮相的造型,让人产生一种雕塑美的感觉。其内容通俗易懂,结构简练,动作性强,雅俗共赏。婺源徽剧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婺源三雕(国):作为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集美学、力学、文学、民俗学于一炉,极具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考察价值与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也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对当代建筑艺术有巨大的影响。婺源三雕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婺源歙砚制作技艺(国):婺源龙尾砚又称歙州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早在南唐时歙砚就享誉砚坛,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龙尾砚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清,复兴于现代。婺源砚雕技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婺源茶艺(省):起源于唐,盛行于南宋。它依靠民间饮茶风俗,更多地溶进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追求"敬、和、俭、静"的道德精神。其农家茶纯朴亲切,文士茶儒雅风流,富士茶气度雍容,各具特色。由于茶道包含着艺术、哲学、道德等因素,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为例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为例看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9-12-31T14:22:21.187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14期作者:王浩1 童山中2 [导读] 以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建设为例,重点分析新兴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建设的经验,并以《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GB/T51255-2017为对照,分析了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所达到的建设标准。 王浩1 童山中2 1.苏州北建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 215000; 2.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常州 213000 摘要:以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建设为例,重点分析新兴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建设的经验,并以《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为对照,分析了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所达到的建设标准。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对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坚持绿色建筑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市;太湖新城 1 概述: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绿色生态城区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于2018年初通过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验收,完成了一个新城市的初始阶段建设工作。验收后城市如何落实绿色和生态的理念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的研究方向。同年度即2018年4月1日《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正式实施,该标准为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的建设指明了一个方向。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规划陆地30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10平方公里)(见图1)。经过6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核心区(即中心商务区)以东吴郡半岛和湾东片区的开发建设,目前重点建设区域为核心区及核心区以西。 图1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规划 2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中绿色建筑重要性占比为15%,并对绿色建筑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要求区域内新建建筑应全面按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执行。并以单独章节对绿色建筑提出详细具体要求,本文结合吴中太湖新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2.1高星级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立城建设之初即十分重视绿色建筑的要求,并于2013年申报成功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在后期城市建设过程中自发提高建设要求,将原计划一星级建筑100%覆盖,二星级建筑占比50%,调整为二星级及以上建筑占比100%。 截至本文发稿前已完成绿色建筑二星级申报项目19个,三星级建筑一个。竣工交付的小区有新城郡未来、融创壹号院、天地源太湖颐景、建屋吴郡半岛、永旺梦乐城等;正在建设的有歌林小镇、吴郡幼儿园、吴郡小学、吴郡邻里中心等。申报完成项目集中于图一的吴郡绿岛片区和湾东片区;绿色建筑星级完美完成建设要求(图2)。 因此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对标《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绿色建筑要求,相关条文可得满分。 2.2绿色建筑的上位规划 上位规划对于城区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并最终决定城区建设的品质,因此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建设过程中对上位规划逐步进行优化和调整,如:提出高绿色建筑星级要求、出台财政补贴制度、提供系统专业技术服务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尤其是财政补贴制度不仅刺激了入区开发商的建设积极性,同时保障了绿色建筑建设的技术投入。 自2013年创建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至2018年初针对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项目共完成补贴1100万元,极大的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建设工作。

婺源县镇头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发展目标和规划期限 1.1 规划任务背景 1.1.1 镇头镇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部,在建景婺高速公路沿线,与赋春、许村、珍珠山及景德镇接壤,距县城57公里。全镇下辖5个行政村,境内面积86平方公里。 1.1.2 现镇头镇镇区规模小,缺少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统一系统的规划,因而不能满足镇头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3 镇头镇薄弱的基础设施现状,严重制约了镇区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往新生活的强烈要求,因此,规划好镇区的建设发展方向,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1.2 规划指导思想 1.2.1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切实深化各项改革,使改革与创新成为推动镇头镇各项事业增长的强大动力。 1.2.2 从政策导向宏观经济入手,寻求镇头镇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合理确定镇头镇的发展目标和规模。 1.2.3 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镇头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势态,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1.2.4 充分利用镇域内的自然资源,加快镇头镇的矿产、竹木、农业等资源开发,加速其工业、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1.2.5 合理配置镇区的土地资源,以最佳镇区空间结构为导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加强镇域生态环境保护,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统一,促进镇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6 依据镇头镇的区位条件,进一步协调和优化村镇体系,明确村镇结构和层次,根据镇域发展条件和资源分布状况,确定产业布局与发展方

向。 1.2.7 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建设,依托景婺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镇区的交通网络系统,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1.2.8 协调与合理安排镇区建设的顺序,切实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1.3 规划原则 1.3.1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事业,使各项建设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 1.3.2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原有村镇用地潜力,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1.3.3 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发展需要,确定各项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完善。 1.3.4 远近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规划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 1.3.5 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消除公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3.6 结合自然条件、名胜古迹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现代乡土风格的村镇景观。 1.4 规划依据 1.4.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令发布) 1.4.2《江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1.4.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4.5 镇头镇党委、人民政府对本次规划的指导意见 1.4.6《婺源县总体规划》 1.4.7 镇头镇镇域1∶10000地形图及镇区1∶1000实测地形图

最新2019年县人才发展规划

最新2019年县人才发展规划 【写作要点】 1、标题 计划的标题,有四种成分:计划单位的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摘要;计划名称。 2、正文 (1)目标。这是计划的灵魂。计划就是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制订的。目标是计划产生的导因,也是计划奋斗方向。因此,计划应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要求。任务和要求应该具体明确,有的还要定出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 (2)措施。要明确何时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这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措施和方法主要指达到既定目标需要采取什么手段,动员哪些力量,创造什么条件,排除哪些困难等。总之,要根据客观条件,统筹安排,将“怎么做”写得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3)步骤。这是指执行计划的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每项任务,在完成过程中都有阶段性,而每个阶段又有许多环节,它们之间常常是互相交错的。因此,订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 3、落款 在正文结束的后下方,制订计划的日期。此外,如果计划有表格或其他附件的,或需要抄报抄送某些单位的,应分别写明。 【范文】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历史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创造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根据《巴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恩施州“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扩大人才总量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为主线,以政策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技能人才,发展壮大农村乡土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构建良好的工作格局,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合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人才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 (三)坚持能力建设的原则。把提高人才素质、增强人才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运用多种途径和办法,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 (四)坚持市场优化的原则。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人才市场秩序,消除体制性障碍,突出用人单位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城市规划说明书

城市规划说明书

一、城镇概况 1.区位 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县城大石口距景德镇市区6公里, 东邻休宁县、婺源县, 西毗波阳县, 南接乐平县和景德镇市昌江区, 北连祁门县和东至县。古城为浮梁镇旧址, 处于新县城的东北方向, 整个古城面积为0.46平方公里, 规划总面积为2.27平方公里, 以古县衙为中心, 向四周扩展, 北至规划新平路, 西到白塔镇, 东南依昌江岸[1]。 2.自然条件与资源条件 浮梁县以中低山、低山和丘陵为主, 总的趋势为东西北三面高, 三条山脉向西南低去, 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昌江、南河及东河流域有零星分布的山间盆地, 地势较为平缓, 平均海拔40~50米。昌江为境域主要河流, 自东北向西南绕境而下, 横穿整个古城, 并在凤凰嘴处接纳主要支流东河水, 丘陵之间, 多条小溪也汇集昌江, 形成脉络状河系结构, 与茂密森林共谱”青山绿水”绿色生态。 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光照充分, 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1℃, 极端最低气温—10.9℃, 最高气温41.8℃, 年平均日照1968.5h, 年平均降水量1768.9mm, 年平均无霜期248天。 浮梁县陶瓷烧造源远流长, 孕育了瓷都景德镇。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主要矿产有沙金、白云岩、高岭土、瓷石、大理石等; 林业以茶叶为主。矿产资源中高岭土最早开发, 质量最优, 其次瓷石、大理石、白云岩资源也极为丰富, 都为陶瓷的优质原料, 均有工业开发价值。 境内植被类型多样, 其中森林覆盖面积最大, 达到了总面积的58.4%, 还有自然草被和农田植被共同组成了绿色生态环境[1]。 3.社会经济条件 根据各方面资料统计, 1999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为4578万元, 其中第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任务书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管委会 苏州市规划编制信息中心 2013年4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章、设计原则 第四章、总体设计要求 第五章、具体设计要求 第六章、设计成果要求及进度安排

第一章项目概况 1、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2)区域概况:苏州太湖新城(原名滨湖新城)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南部,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战略发展中南部重要发展区域,也是苏州市未来城市副中心之一。本项目位于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的核心区,面向东太湖水域,是太湖新城门户空间,城市形象重要展示区域,为中轴大道两侧标志性建筑簇群。该簇群承担太湖新城重要城市节点作用,与太湖新城吴江片核心簇群遥相呼应。 3 400 湖滨路、 1号、2号、4号、5号。滨湖新城(吴中片) 滨湖新城(吴江片)

5) 现状要点: 5.1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四号线沿塔韵路和东太湖路布局,并在中轴大道和东太湖路交叉口处设有轨道交通站点站点。(如右图所示,图中红色线为轨道交通线路,灰色阴影为轨道站点) 5.2地下空间 中轴大道与四号站点之间采用地下通道的形式,地下空间范围如下图红线所示,总面积约30万平米,采用地下三层的形式,地平面距一层地下室地坪高度约为8.65米。地下各层标高详见下图。 1 2 4 5

2、项目定位 “集公寓、酒店、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建筑群” 1) 定位: 项目拟定位为六大功能区:1、公寓;2、酒店;3、商业;4、办公;5、地下商业1-2层;6、地下停车场3层。 建成后将成为集办公、购物、餐饮、休闲、娱乐、金融、文化、居住功能于一体,进行全方位服务的高档CBD区域,并具有地区标识性。 本项目将设臵全面的综合配套和设施,不仅能满足办公、商业、购物需要,还能满足商务活动、观光消闲、文化娱乐等需要,服务功能、服务范围跨行业跨区域。同时代表与国际接轨的一种高品质时尚生活方式。 2) 要求: 满足项目经济性要求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新时期建筑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建筑的品质应该达到较高水准,其质量标准应与国际高级办公、星级酒店建筑执行管理标准一致。 3.设计理念 “先进性 + 标志性+ 生态性” 融合太湖新城地理位臵、文化特色,引进国际最新设计理念,追求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还包括精神上的时尚生活体验,将该项目建设成太湖新城城市板块的划时代的标志性的大型综合项目,具备市场竞争的差异化,也为太湖新城提供更佳的城市建筑界面和景观效果。 本项目应提升为一个融生活、消费、商务、休闲、文化、各种要素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是消费者提升生活质量、享受休闲生活、获得流行咨询、发现消费乐趣,融入到一种新的时尚生活方式的地方,并成为太湖新城标志性建筑簇群。 项目设计要注重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标准。

2020年婺源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0年婺源县自然资源系统招聘《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依据是()。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供应政策 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供应政策 D、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答案】C 【解析】农用地转用的依据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供应政策。 2、()是政府根据管理需要,评估的某一宗土地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于某一估价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它是该类土地在该区域的标准指导价格。 A、基准地价 B、标定地价 C、路线价 D、重置价格 【答案】B 【解析】标定地价是政府根据管理需要,评估的某一宗土地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于某一估价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它是该类土地在该区域的标准指导价格。 3、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相衔接。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C、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D、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 【答案】A 【解析】《城乡规划法》第五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

婺源县发展乡村旅游经验介绍

婺源县发展乡村旅游经验介绍 一、县情和旅游资源情况 1、县情概况。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商周属扬州之域,春秋为“吴楚分源”之地,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建县。全县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70万亩,耕地33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山区县。下辖18个乡镇,169个村委会,15个居委会,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3万人。 2、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婺源境内的古村落古建筑堪称一绝,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这里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亭更是遍布乡野,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享有“书乡”美誉。自宋至清,全县出过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留下3100多部著作,其中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县博物馆馆藏文物有1万余件,被誉为“全国县级第一馆”;傩舞、徽剧、茶道、抬阁、地戏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婺源山青水秀,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美,全县活林木蓄积量86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先后建立自然生态、珍稀动植物、自然景观等各类自然保护小区191个,已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2000余株。婺源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众多,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四色”(红、绿、黑、白)特产。 特点:我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各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均以婺源优美的整体环境作依托,只有在婺源大环境中才能凸显特色和魅力。全县2947平方公里的区域就是一个大公园、大景区。 3、区位特征。婺源自古即为徽饶古道必经之地。周边有著名旅游景区庐山、黄山、九华山、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鄱阳湖、千岛湖等,涵盖了“名山、名水、名镇、名村”四大看点。位处三条国际旅游黄金线路之上,一条是黄山—婺源—景德镇—庐山,是我省重点推出的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一条是庐山—景德镇—婺源—三清山—龙虎山;一条是黄山—婺源—千岛湖。婺源县城紫阳镇东距浙江衢州150公里,南距上饶市150公里,西距景德镇80公里,北距黄山120公里。婺源周边有机场、火车站,景婺黄(常)高速公路年内将建成通车,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被旅游界称为“中国精品旅游线路上的明珠”,是江西对外开放与东部对接的前沿和精品花园。 基于以上因素,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作出了优先发展旅游、培育主导产业的决策和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科学定位,明确了婺源旅游必须加快转型增效,由单一的旅游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由休闲度假向最佳的人居环境转变,实现梯度发展的目标,使婺源真正成为中国的一个新的旅游胜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