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导师列表

中科院博士导师列表
中科院博士导师列表

中科院微生物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

1杨克迁微生物生理代谢研究组组长主要研究领域微生物生理代谢研究并运用相关知识改造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生理和代谢调控、蛋白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工程改造、高通量筛选等

2张立新主要从事微生物药物的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提高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产量提高。

3 张树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生物化学家。从事微生物糖苷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9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研究。

4 金城微生物多糖合成途径及功能课题组组长,真菌地衣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重要微生物多糖的生物合成及功能研究。

5 董志扬分子酶学组长:酶基因改造及酶动力学;酶结构及高效表达调控研究

微生物学方向:

6 李寅研究方向为工业微生物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物技术。包括分子生理学和代谢工程,生物基化学品产生菌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新型原核微生物遗传操作系统和基因组规模突变技术等。

遗传学方向:

7 温廷益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基因表达系统的改造、优化和利用

8 谭华荣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分化与次生代谢的分子调控

中科院过程所——生物化工方向

1、苏志国现任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生物分离与蛋白质提纯工程、生化药物制备工艺优化的研究

2、王玉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生化工程、化学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生物科学技术等

3、刘春朝主要从事生物化工、植物细胞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4、邢建民研究领域:代谢工程,生物酶催化反应过程调控及产物分离研究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我国工学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物理、材料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科学院成立于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研究分院,截止2016年已有分院12所,分别为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汉分院、广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兰州分院、新疆分院;下设包括微生物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物化所在内的研究单位114个,涉及理工、基础化学物理、数学、微生物、生态等各个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拥有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中国科学院的组织架构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777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8人,化学部13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3人,地学部1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0人,技术科学部138人;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82人。截至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其中,北京市380人,上海市92人,江苏省42人,辽宁省21人,湖北省21人,陕西省18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8人,安徽省16人,以上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608人,占全体院士的83%;院士性别比例男性占94%,女性占6%。中科院2017度的科研项目2017年,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大气辐射特性自动检测仪”、“地表反射自动观测高精度辐射计”、“多角度地表光学反射特性自动观测仪”、“高精度太阳辐射计”、“太阳直射自校准辐照度仪”、“光学遥感卫星智能化高精度地面定标系统”数十个科研项目,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的评价会。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意见》(科发人字﹝2015﹞64号),进一步提高我院科技队伍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率先行动“百人计划”作为我院培养引进优秀人才的主干计划,坚持引进杰出人才与青年优秀人才相结合,坚持引进科研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相结合,强调各类人才的协同发展。 第三条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面向海外公开招聘,重点支持以下三类人才:学术帅才(以下简称A类);技术英才(以下简称B类);青年俊才(以下简称C类)。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支持、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岗位设置与任职条件 第四条岗位设置必须与用人单位的“一三五”规划、科技目标、学科发展紧密结合,优先支持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以下简称“四类机构”)的建设。 (一)A类岗位主要围绕国家重大专项和先导专项设置,包括研究所学术所长(副所长)、“四类机构”相当的学术负责人岗位、国家级实验室或中心主任岗位,及院重要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岗位。按照年度工作部署,用人单位根据需要提出岗位需求,人事 1

局会同院相关局进行审核、报批。A类岗位由院统一发布。 (二)B类岗位主要围绕用人单位的重大突破方向与目标,结合关键工程技术工作需求设置,与现有科研团队紧密结合。按照年度工作部署,用人单位根据需要提出岗位需求,人事局会同院相关局进行审批。B类岗位由院统一发布。 (三)C类岗位由用人单位根据科技规划和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在院核定的指标范围内自主设置招聘岗位。C类岗位由用人单位发布。 第五条岗位职责 (一)A类入选者应准确把握学科动态和发展方向,所从事的工作应符合院“三个面向”的要求;作为研究单元的负责人,应注重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组织带领科研团队,促进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的产出;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本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积极培养青年人才。 (二)B类入选者应带领团队主持国家、院重大工程项目,从事高水平技术攻关,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或对大型仪器、设备做出重要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开展自主研发,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指导和培养青年工程技术人才。 (三)C类入选者应引入国际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提出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工作思路,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争取和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科研成果,建设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团队。 2

中科院计算所Android开发技术培训大纲

高级Android开发技术 一、培训对象: 1、有Android开发基础,希望进一步提升者; 2、目前从事JAVA开发相关工作者或拥有良好JAVA语言基础的工程师、程序员,以及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Android应用开发的移动终端开发的爱好者。 二、师资: 杨老师:主要研究网络信息分析以及Android相关技术,长期从事通信网管系统、网络信息处理、商务智能(BI)以及电信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及软件研发经验。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授课方式是采用比较法,充分利用学员已有的工作经验,通过与Java原有程序体系的比较分析,不但能够迅速掌握Android开源代码结构,理解中间件下层的库,能够进行Android的高级编程,而且使学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培训内容 第一天 第1章phonegap框架 1.1 手机操作系统 1.2 开放手机联盟 1.3 phonegap介绍 1.4 phonegap框架 1.5 接口和所需工具 1.6 phonegap和android 第2章Html5 api和Event事件 2.1 Html5特性 2.2 下载、构建以及使用xui 2.3 Event事件 2.4 使用phonegap 2.5 媒体事件和属性 2.6 html5性能改进 第3讲 Android生命周期 3.1 程序生命周期 3.2 Android组件

3.3 Activity生命周期 3.4 程序调试 3.4.1 LogCat 3.4.2 DevTools 第4讲 Android用户界面 4.1 用户界面基础 4.2 界面控件 4.3 界面布局 4.3.1 线性布局 4.4 菜单 4.4.1 菜单资源 4.4.2 选项菜单 4.4.3 子菜单 4.4.4 快捷菜单 4.5 操作栏与Fragment 4.5.1 操作栏 4.5.2 Fragment 4.5.3 Tab导航栏 4.6 界面事件 4.6.1 按键事件 4.6.2 触摸事件 第5讲组件通信与广播消息 5.1 Intent简介 5.1.1 启动Activity 5.1.2 获取Activity返回值 5.2 Intent过滤器 5.3 广播消息 第二天 第6讲后台服务 6.1 Service简介 6.2 本地服务 6.2.1 服务管理 6.2.2 使用线程 6.2.3 服务绑定

【免费下载】中国大学名录 中国科学院大学

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 独具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目前,国科大全日制在学研究生达3.86万名,其中博士生占49%。依托于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和高层次人才资源,国科大 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国的117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迄今,国科大已经培养出了9.97万名毕业研究生,其中博士4.71万名,历届毕业生中,已有103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 全校研究生指导教师1.12万人,其中院士340余人,博士生导师5100余人。 分布在各研究所的260余个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及众 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宏大的科研实践平台。每学年,有院士69人次、教学科研骨干2249人次以及海外知名学者142人次亲临教学一 线,开设研究生课程1568门。 内部培养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22个行政省市的117个研究院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18个直属院系中心。 北京市——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80002),力学研究所(80007),物 理研究所(80008),高能物理研究所(80009),声学研究所(80010),理论物理研究所(80012),国家天文台(80025),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80027),自然科学史研究所(80029),理化技术研究所(80030),化学研究所(80032),过程工程研究所(80041),生态环境研究中心(80042),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80054),大气物理研究所(80058),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所(80060),遥感应用研究所(80070),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80073),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80074),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0075),数学科学学院(80080),物理学院(80081),化学与化工学院(80082),地球科学学院(80083),资源与环境学院(80084),生命科学学院(80085),计算机与控制学院(80086),管理学院(80087),人文学院(80088),外语系(80089),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80090),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80092),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80093),中丹学院(80094),动物研究所(80103),植物研究所(80105),生物物理研究所(80112),微生物研究所(80113),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80121),心理研究所(80125),计算技术研究所(80132),工程热物理研究所(80135),半导体研究所(80136),电子学研究所(80137),自动化研究所(80146),电工研究所(80148),软件研究所(80150),国家科学图书馆(80155),微电子研究所(80159),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80160),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 研究所(80164),北京基因组研究所(80167),青藏高原研究所(80171),光电研究院(80172),国家纳米科学中心(80173),信息工程研究所(80186) 天津市——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80182) 河北省——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80156) 山西省——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80043)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资格申请表【模板】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资格申请表聘用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证明。 ⒉有关说明: (1)“招聘前所在单位”指申请入选前的最后工作单位; (2)“招聘前专业技术职位”需规范填写,即: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讲师、研究人员、博士后等。如不能一一对应,则请在填写实际职位后对其按照上述职位分类系列加以说明; (3)“招聘岗位”必须为我院创新岗位研究员; (4)“招聘学科”请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5)“所属基地或专业局”指我院三期的“1+10”个科技创新基地和相关专业局。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执行管理协议书(样本) 为进一步加强“百人计划”的管理,明确并规范在“百人计划”实施中聘用单位(甲方)及入选者(乙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特签定本协议书。 一、甲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⒈根据科技目标、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的需要,甲方提出设岗的学科领域和方向,通过有关媒体向海内外发布招聘启示,并组织好岗位招聘的答辩和遴选工作。 ⒉通过答辩后,甲方与乙方共同制定“百人计划”工作目标任务书,甲方聘用乙方岗位为创新研究员岗位,甲方负责对乙方的年度考核、终期初评估和日常的管理工作。 ⒊甲方需向乙方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经费额度不少于70万元),采取一次性支付方式,经费到位时间为。若乙方获得院择优支持,甲方保证乙方在获得上述启动经费支持之外,获得院拨人才专项经费的全额支持。 ⒋甲方需向乙方提供办公和实验用房 m2。 ⒌甲方与乙方协商后,甲方为乙方提供所需的合作者和助手。配备固定人员人;博士研究生人、硕士研究生人;流动人员人。 ⒍甲方为乙方提供面积为 m2(室厅)的住房一套,或提供住房补贴。 生活住房详尽条款,在双方协议的其他事项中明确或以附则形式予以明确。 ⒎自乙方到位开展工作开始,乙方可享受甲方提供的3年每月元的“百人计划”岗位津贴。津贴可用于解决其配偶的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等问题。 ⒏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不能按照工作任务书完成工作的,甲方有在年度考核时对乙方予以警告的权利,对警告后仍不能有效开展工作的,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和“百人计划”的执行,并请求院取消乙方入选者称号。 ⒐对未获得择优支持或发生突发事件导致乙方不能完成预期工作的,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和“百人计划”的执行,并请求院取消乙方入选者称号。 二、乙方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⒈乙方应在通过答辩后尽快到位(一般不超过3个月)。乙方承诺的正式到位时间为年月。乙方将按照应聘的学科方向在到位一至两个月内确定研究方向,开展实验室建设、队伍组建等方面的工作,以保证既定的科技目标的实现。 ⒉乙方在到位工作一年以上两年之内,具有一次申请院择优支持的机会。 ⒊乙方未获得院择优支持,但仍保留入选者资格的,将统一参加“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从乙方获得经费支持到参加评估,最长时间不得超过5年。 ⒋乙方在计划执行期间,每年出国合作研究的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⒌乙方对择优支持人才专项经费的使用须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和招聘海外知名学者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要求执行。乙方同时有责任通过竞争和开展国际合作,承担更多的科研任务与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考研必看的经验

经过一年多的复习艰辛,初试的失望,等待成绩的焦躁不安,复试的忐忑,最终终于如愿以偿考上自己向往的中科院,心中有喜悦也有感恩。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悟给大家说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后来的考研学子,也是对曾经给过我指导和帮助的热心人的感恩。 首先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一个普通二本里的三本学生,软件工程专业,至于学费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今年的考研分数:数学105 英语61 政治70 专业课92 报考学校:中科院计算所。如果你是大牛考名校那就不要参考了,因为,我很平庸,报的也不是大学。而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是很优秀,又希望考上全公费另外还有零花钱去旅游得同学,你可以参考。 我的基本情况就是以上那些,在一个普通二本里的三本学习,大家可以想想学习环境,但是我想说,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大学期间担任班长创建社团,连续2年国家励志和一次学校一等奖学金,大学前三年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数学建模大赛,IT创新大赛,河南省863软件大赛等活动。专业上领导社团成员并参与三个软件的开发工作。各类级别证书二十多项。我说这些不是炫耀自己,我只是证明,出身在那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没有,你奋斗没有,你有没有被现实屈服。我不聪明但我一直在努力。我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些命运。所以不论你在那里上学,学校如何,都不要抱怨,而是要问自己是否努力过。Q1:为何选择中科院? 第一全公费,我的目的很明确,每月1000-2000的补助。远远领先名校奖学金。 第二,就业好,北京的计算所最好也最难考,对我们这样的有点出身歧视。而京外所好点。我报的沈阳计算所,每年毕业不到50人,全部百分之百就业,就在前几天复试时。公寓老师说,你们毕业月薪过万没啥了不起。最好的今年有几个签百度的,据说年薪22w。 第三,复试容易。大学要选导师,这里不用,第一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或者北京中科院学习一年再回来选导师。复试这几年几乎是百分之百接受。今年生源不好,招收调剂的了,前几年从不招收。所以上线300就能录取。当然这也是我算好的,算定今年分数不高。如何计算,参看我的考研数据分析。 第四,中科院导师每人最多带三个人,一般二个。项目多,做不完的项目。保证培养质量。 第五,无论在那个所上,毕业证学位证全国统一,都是中国科学院授予。没有地方的名字。 第六,生活条件好,除了上学期间不用担心钱不够花外,住宿是宾馆的标间配置,三人间。三个床。缺点:生活单调,有钱没地方花。地理位置偏僻荒凉。不过就在所里一年半,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也是很好的地方。 Q2:中科院是不是有特殊要求? 没有任何特殊要求,我们复试很多都是跨考的,比如数学系的,生物的。没有动手能力也不歧视。只要以后肯学,中国科技大学加上中科院会把你调教成专业能手的。相比大学,不用提前联系导师,具有考过初试,就不用再操心的好处。前提分数达到他们所里要求的复试线而不是国家线。 Q3: 能不能推荐几个性比价高的研究所? 第一,我报考的沈阳计算所。专业研究计算机,数控机床很领先。今年所有学科升级为国家一级学科。首批国家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就业100%,就业单位所主页有详细历年介绍。不过分数线比较起伏,但是不管如何都比北京的好考。2013个人预测比国家线多出20分以上,因为今年比较低。估计2014年比国家线多出10分左右。详细情况参考历年数据。 第二,成都计算所,这个单位比较特殊。每年招不满,很大程度上由于专制为企业。其实,研究生培养还是中科院。就业也很好,就是招生的人不如沈阳计算所多。如果你很没有把握,只是抱着过线的心,那就考虑他吧。

中科院计算、软件、信工、电子各所保研经历

2015年推免生参加夏令营的经历(计算所、软件所、信工所、电子所、声学所…) 2014/7/24 在此,只是写下我及我的同学的经历和感受 今年参加中科院的夏令营时,发现相关的资料很少,于是就自己写了,送给后来人,希望大家能很开心的完成这一“终身大事”。 首先说一下我的情况,211高校,成绩学院前3,低空飞过了6级,比较烂,无奖项,无额外项目。 因为关注的时间较晚(我比较懒,还有拖延症),所以在真正登录保研论坛时已经6月上旬了,这时候很多高校的夏令营报名都结束了,而因为一些原因我又不能赶在中旬报名北大软微(后来得知只招专硕)和中科院自动化所(以下中科院XX所均简称为XX所),所以我就瞄准了计算、软件、声学、信工……(建议还是多报几个,因为你觉得可以的不一定就可以,我在计算所已联系了导师,老师和我通过话,问过我一些数学问题,说对我印象不错,欢迎我去他们实验室参观,本以为十拿九稳结果没被录,然后…(详情请见“一、计算所”)…) 一、计算所 计算所等级分明,互相称谓都是“10F 张三;7F李四”,还配秘书,而且即将搬到环保园,貌似离中关村挺远。 计算所的经历很曲折,没去之前我对他印象很好,去了之后,我再也不想和他打交道。我报的是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好吧,嘲笑我的不自量力吧)。 研修班(计算所的就叫这个,私以为可以作为不拟录取的借口)没录我的事情我在名单公布的当天就以短信形式通知在计算所联系的A老师,但是A老师没有回复,我认为没戏了,就安心准备其他的夏令营,结果面试当天A老师突然让我去参加面试。 智信今年只有面试,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按照人数分为三组面试,每组大约10个学生5个老师。首先每人5分钟自我介绍(需要PPT),要开排练计时。通过这一点大约就可以看出了你行不行了,因为老师感兴趣会多问,有的人10分钟都不出来,像我这样的就5分钟完事。 等全部学生组员都自我介绍后,老师会分别在不同地方等学生去找,每个老师问不同的问题,有问数学的,有问英语的,有问日常的…… A老师先问我(没错就是A老师,也是在他这里被打击了),他问我哪门数学课学的困难,我很诚实的回答了,然后被问了一系列此门课程的问题,一个都没答上来,结果可想而知。话说我天真的以为问了第一问题不会就会换科目,没想到一问到死!!!真心觉得老师不想收我可以直说!!!也怪我太自不量力,自找没脸。后来有个学生和我说他在课程问题上答的是信号系统,然后A老师就无语了\(^o^)/。 换到B老师那里,B老师是问日常的,结果从对话开始他就一直低头玩手机,我不说话他也不说,我这时候充分发挥了不要脸的精神,主动和他聊,结果得到的也是脑瓜顶以及“嗯,啊”的敷衍,长句子譬如“那你说吧”,之后再没下文。我就算不要脸也还有几分泥性,恰好问英语的C老师空出来了,我就去了。 C老师先让我读了一个英文论文的第一句,大约3——4行并翻译,话说过了六级就没再学过英语了(学校不准刷分,貌似很多学校都这样)。我翻译的磕磕绊绊还有几个词不认识。然后老师就说行了,开始用中文问问题,譬如贝叶斯公式(很多实验室都喜欢问这个问题,一定要背下来!!!),我说了个大概,老师就问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好了我又秒懂了,不过还是借机问了几个问题,不问白不问。 接下来是D老师。老师问我学过什么相关课程,我答了,他又举了实际例子让我分析,但是我们那门课因为课时紧张没有完全学,没学到他问的那块,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说,他很鄙视我;后来又问“函数z(x,y)和向量X(x,y),求z对X的导数”,怎么说咱都学过链式法则,我就答了,结果D老师说“还真叫你蒙对了”,我都被鄙视3次了,而且这次是我动脑了,忍不住争辩,结果老师改口说“对,你不是蒙的,

写给准备考中科院研究所的你

我还是做一些比较吧,拿研究所和一般大学比较下,这里的大学不是指清华,北大这类一等一的高校,而是稍微普通点的大学。当然成不成才还是看个人的,环境不是唯一的因素。我只是说说我的一点看法。一己之见,还是请大家轻拍! Q1:报考单位选择问题:很多人在纠结到底是考大学好还是研究所好? A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很多课余活动,而研究所生活相对单调。所以这个 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是安安静静的人,可以选择考研究所。如果你想课余生活多姿多彩点,可以考大学。大学读书人多,和本科没有很大的差别。研究所人少,相对冷清点。 Q2:研究所好考吗? A2:我感觉研究所比一般的大学还是难考的,我这次去复试,看到很多都是211,985的院校的,学生档次还是比较高的。当然我也是毕业于一所普通师范大学,也算是通过自己努力考上的。所以关键看个人努力程度,我感觉只要是正儿八经的上了个本科的同学,都应该有实力考的。不过也不排除很多研究所歧视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所以还是自己斟酌,研究所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考,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Q3:研究所待遇怎样? A3:中科院所有硕士(包括专业型的硕士)都是公费的,读硕期间每人每月 还有1K左右的生活补贴。对于家境不是很好的同学,这是很不错的选择。 Q4:中科院研究所的专业课好复习吗? Q4:从07年开始中科院各研究所大多是统一交总院统一命题了,也就是只要是相同专业,每个研究所基本考试试卷都是一样的。每个研究所虽然是同一个专业,每个所得专长不同。其实这恰恰是总结命题规律的依据。我举例:自然地理学:成都山地所专长是山地灾害与环境,兰州寒旱所专长的冻土,冰川,沙漠,其他所等等吧。所以要命一份题给拥有不同专长的研究所考,这份题必然不会有深度,而是重视基本的东西,具有普遍基础的题目。深度不会很大的。把课本搞透,应对初试足够了。复试时再去搞这些专长。 Q5:读大学的研究生和研究所的有什么不同? A5:众所周时很多大学研究生培养都走上了批量化生产,一个导师带了10几个学生的也是常见的。但是研究所一般导师一两届只招一个,所以对你来说。这是个学习的绝佳机会。拿我们所来说,招生指标有限,很多导师就是两届招1个的。对你重视程度可见一般。 Q6:读大学与研究所各方面能力有什么差别? A6:大学里面与人交流的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素质还是有优势的,对人的 综合素质会好点。研究所生活相对单调,寒暑假可能都有做不完的事,更别提周末了,与人接触的也少点。科研能力上还是研究所好点,研究所项目很多,我今年报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百人计划”招聘启事

精心整理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2011年度“百人计划”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成为国内微电子领域最重要的研发机构之一。为了加强学科的发展,现诚聘相关专业“百人计划”研究员。 一、研究方向 计。 纳米加 (四)、微波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室 该研究室是国内最早开展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研究的单位之一,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GaAs基和InP基微波毫米波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研制、微波大功率GaN基器件和电路研究、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技术、超高频数模混合电路研究、微波混合电路和模块、光电器件与

高密度集成技术。研究室下设“4英寸化合物半导体工艺线”、“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设计和测试”、“微波模块研究”、“光电模块研究”四个科研平台。 (五)、通信与多媒体SOC研究室 该研究室主要围绕通信与多媒体SOC芯片开展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GPS/伽利略等卫星导航接收机SOC芯片、Wimax/LTE基带SOC芯片、多媒体与多核处理器SOC芯片、 、PCB 以实现微电子设备国产化。主要的科研方向为:适用于32-22纳米技术代新原理装备研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装备及工艺研究、利用微细加工和集成技术研究创新型原理装备、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微纳加工技术标准化研究。 (九)、系统封装技术研究室

该研究室专门从事先进电子封装技术研发,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光电器件、MEMS、系统级封装(SiP/SoP)、高密度封装、3D封装等等。该研究室将建成一个开放的、从封装设计仿真到封装硬件平台基本全面的先进实验室,包括各种封装设计仿真工具,先进封装基板实验线,微组装实验线,测试实验室和可靠性实验室,为先进封装技术研究和业界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十)、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 器件与 基于 等。 一般 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招聘条件。详细情况可登录()网站介绍。 三、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填写<<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候选人推荐(自荐)表>>(可从下载)。 2)发表的论着目录、论着引用情况及3~5篇代表性论文。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考研必看的经验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考研必看的经验

经过一年多的复习艰辛,初试的失望,等待成绩的焦躁不安,复试的忐忑,最终终于如愿以偿考上自己向往的中科院,心中有喜悦也有感恩。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悟给大家说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后来的考研学子,也是对曾经给过我指导和帮助的热心人的感恩。 首先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一个普通二本里的三本学生,软件工程专业,至于学费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今年的考研分数:数学105 英语61 政治70 专业课92 报考学校:中科院计算所。如果你是大牛考名校那就不要参考了,因为,我很平庸,报的也不是大学。而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是很优秀,又希望考上全公费另外还有零花钱去旅游得同学,你可以参考。 我的基本情况就是以上那些,在一个普通二本里的三本学习,大家可以想想学习环境,但是我想说,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大学期间担任班长创建社团,连续2年国家励志和一次学校一等奖学金,大学前三年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数学建模大赛,IT创新大赛,河南省863软件大赛等活动。专业上领导社团成员并参与三

个软件的开发工作。各类级别证书二十多项。我说这些不是炫耀自己,我只是证明,出身在那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努力没有,你奋斗没有,你有没有被现实屈服。我不聪明但我一直在努力。我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些命运。所以不论你在那里上学,学校如何,都不要抱怨,而是要问自己是否努力过。 Q1:为何选择中科院? 第一全公费,我的目的很明确,每月1000-2000的补助。远远领先名校奖学金。 第二,就业好,北京的计算所最好也最难考,对我们这样的有点出身歧视。而京外所好点。我报的沈阳计算所,每年毕业不到50人,全部百分之百就业,就在前几天复试时。公寓老师说,你们毕业月薪过万没啥了不起。最好的今年有几个签百度的,据说年薪22w。 第三,复试容易。大学要选导师,这里不用,第一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或者北京中科院学习一年再回来选导师。复试这几年几乎是百分之百接受。今年生源不好,招收调剂的了,前几年从不招收。所以上线300就能录取。当然这也是我算好的,算定今年分数不高。如何计算,参看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 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 *药物研究所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营养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中科院所有研究所

北京市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力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 声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外语系 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华大教育中心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生物物理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 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 电工研究所 软件研究所 国家科学图书馆 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 光电研究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信息工程研究所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天津市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河北省 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山西省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辽宁省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吉林省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天文台 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接收推免生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接收推免生 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申请条件 凡可在高等院校获得(计划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位,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学术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直博生”(攻读博士学位)三种,申请者应具备如下条件: 1.热爱科学事业,有较好的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2.学生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当年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 3.学生最终可获得其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母校推荐免试生名额。 4.申请人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期间无重修科目或补考记录,在校期间没有受过纪律处分。 5.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及应用能力;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注:根据前三年学习等情况,预计可获得推免的学生也可同时申请,研究所鼓励优质学生进所攻读学位。同时,教育部已正式放开推免政策,请对“内保”“外保”等政策或事宜有疑虑的考生联系研究生处进行咨询,我处愿提供保研/考研指导服务。 二、申请材料 (一)必须提供的材料 1.填写完整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 2.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开具的具备推荐免试生资格的证明。 如所在学校暂时尚未正式确定推免名单,考生可根据情况先行提交申请材料至我所研究生处,参加研究所推荐免试生的面试,待学校确定资格后补充推免证明。 3.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大学本科前三年所修课程成绩单(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课程成绩单); 4.辅导员(指导教师)推荐书(可参考附件):政治辅导员对被推荐人应从德、能、勤、绩若干方面介绍推荐,包括学习成绩、外语能力、科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写明推荐人姓名,职务,与被推荐人的关系和熟悉程度。 5. 个人简历一份,含专业学习情况介绍及个人其他成绩等情况; 6.英语相关证书复印件(成绩单复印件或扫描件);身份证复印件。 (二)自愿提供的材料 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硕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由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推荐,推荐书需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见附件) 2.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或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 3.大学期间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或者扫描件);

中科院计算所考研心得

中科院计算所考研经验 我是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11级学生,今年4月考上了中科院计算所15年硕士研究生,成绩是365分。其实平心而论,如果保研的那些同学也一起考,一定会比我高很多的。另外,这个分数在考计算所的同学之间,也并非什么高分。所以不好意思“谈经验”,就在这里聊一下我考研的经历和感想,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帮助。 我认为,考上研究生的基本前提是摆下心态,集中精力。也就是说,避免让任何事情分心。举个例子,去年这个时候,很多学院都没多少课了,但按照软件学院的教学计划,课程排得满满的,还有稍纵即挂的课。那时我看到其它学院的同学去自习室准备考研,总感到形势对自己不利。但很快,我发现这种想法太消极,就常常对自己说:“现在虽然少上自习,但六月以后我会倍加珍惜复习时间,因为我知道它来之不易。”这样我虽然复习的时间比很多人短,但并未因此吃亏。 从七月以后,我开始复习,到考上这九个半月中又发生了很多会分心的事,但我总能找到“借口”,把这些干扰打发走。 另一个非智力因素可以说是多搜集信息了,如果你已开始准备07年的复习,请从现在开始多找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各院校具体政策、考试科目(特别是专业课的)、历届单科线和总分线等。与复试关系很大的,可以初试后再去细究,那个时候有充足的时间。那么怎么找呢?我认为主要是上网,通过这种渠道可以获取最多量信息。但这样搜来的东西往往不够细。这时你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咨询招生单位,或登门拜访。在平时,还应多与一起考研的同学聊聊,既不费太多时间,又能知道很多东西。 保证单科和总分都过线,这是考研的最重要条件。考研与高考不一样,不但总分要过线,而且每个单科都得过相应的单科线才行。一般地,英语的单科线刷人最多,所以英语弱的朋友们要努力跳过去。另外我所知道的,中科院的计算机专业课(不管是计算所、软件所还是网络信息中心)出题较难,且设线高于多数学校(一般是90分左右),如果你想考中科院,学这些课程时又有点贪玩,就得把它们补上。政治和数学刷的人相对少一些。 我认为要首先保证单科都过线,然后重点抓专业课和数学,因为它们最能为你提总分。同时政治和英语也要总翻着点,以免忘掉。 对于辅导班,我的看法是,这是药。如果你某一科已经很不错了,就不要吃这个药,药是有副作用的(既花钱又花时间),最多找辅导班笔记印一份看看。话又说回来,如果对这一科尚不满意,就应该买点药来医治一下。对于复习资料,我感觉数学可以高数选陈文登的,线代选李永乐/李正元的,概率都差不多。英语和政治应多做真题,政治还必须买《红宝书》,也就是30多块钱的那本《大纲解析》。当然以上资料只是最基本的,还应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买其它的书。 专业课是最容易拿分的,准备的方法也与其它三科有较大区别。最关键的

中科院计算所Recent advances in deep learning

Recent advances in deep learning (biased & by no means complete)

Going deeper image from K. He’s slides

Going deeper “D eep R es i d U a l L ea r n i n g f o r Im a g e R ec o g n i t i o n”,H e, Zh a n g,R e n,Su n.C V PR2016. a rX iv:1512.03385. D e c. 2015 “Highway Networks”, Srivastava, Greff, Schmidhuber, arXiv:1505.00387. May 2015 “Training Very Deep Networks”, Srivastava, Greff, Schmidhuber. NIPS 2015 image from K. He’s slides

Deep residual learning Probably the most significant Deep Learning work in 2015. “D eep R es i d U a l L ea r n i n g f o r Im a g e R ec o g n i t i o n”.H e, Zh a n g,R e n,Su n,C V PR2016. a rX iv:1512.03385. D e c. 2015

image from K. He’s slides

中科院

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赵竹青)近日,中科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方案获中央编制办公室批准。科研业务管理将原来四个业务局加上一个院地合作局,全部打散,重新设置成三个局,新的管理体系重在“理顺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院长白春礼表示,必须以“勇士断腕的决心”来进行此次院机关改革。与决心同时提到的,还有“自上而下的表率”和“遵循规律的举措”。 科研体制改革呼声由来已久,其对我国科技创新的阻碍,在多次科技界内部会议和数年来的媒体讨论中不绝于耳。而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科研院所“国家队”,为包括700余名院士在内的5万余名科研人员服务和管理的中科院,又将如何撬动这块坚冰呢? 改革前:九龙治水,效率不高 “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科发展。中科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不讳言对此前机构的问题作出评价。他介绍,原先中科院在科研业务管理部分主要设了基础科学局、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生命科学与技术局、资源环境与技术局四个局。“很明显,前两个局是按照‘创新价值链’来划分的,而后两个局是按照‘学科’来划分的。从逻辑上讲就不太顺。” “全院的104个研究机构分别由四个业务局来对口联系,这样一来,每个业务局必然会将自己所掌握的科技资源,优先向自己对口的研究所布局。这种管理架构一定会造成条块分割。”邓麦村表示,条块分割阻断了学科交叉,也就阻碍了创新。 另外,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不高。“这有点像我们常说的‘九龙治水’,一个事情每个部门都要管一点,都管不好。这也是国务院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很重要的一条,我们也存在这个问题。” “由于条块分割和效率不高,必然造成‘谁都管,谁都不管’,没有充分尊重并发挥科学家的主体地位和研究所的自主权。”邓麦村认为,这是原有模式下执行力比较低的原因。 改革后:职能清晰,激发活力 改革后中科院机关的科研业务管理部门变为三个局级单位——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和科技促进发展局。 邓麦村介绍了这三个局清晰的职能划分。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主要管理全院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代表性产出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科技促进发展局,主抓的是出多少项目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解决什么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任务局,主要负责抓总科学院已经承担的重要科技项目,目标非常明确。 这三个业务局按照创新价值链来设置,而每个业务局的处室,按照学科领域来设置。比如说前沿局下设有生命科学处、数理化处等;科技促进发展局有能源处、新技术处等。 这样,按照科技创新的“价值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总体上构成了一套紧凑的“矩阵式”管理模式。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龙芯产业园建设项目 公司简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计算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 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几百名我国最早的计算技术专业人员,在这里工作或学习过的院士有二十余位。随着学科与技术发展,从计算所陆续形成多个研究机构,以及联想、曙光等高技术企业。五十多年来,计算所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止2008年底,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计算所共取得科技成果633项;共获国家、院、市、部级科技奖励18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7项(含非第一完成单位4项),院、部级科技奖励154项(含非第一完成单位6项)。 计算所坚持“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三性原则,坚持新时期办院方针,以“跻身国际前沿,关注国计民生,引领中国信息产业”为己任,落实“创新、求实”的理念,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学术机构。 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863计划以及“核高基”重大专项的支持下,计算所于2001年初开始研制龙芯系列CPU。经过近10年的努力,龙芯突破了通用CPU的核心技术,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立了从科研样品到产品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简介 项目用途:“高性能多核CPU”及“龙芯安全适用计算机CPU研制和应用” 建设地点:中关村环保园 用地规模:7.46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 投产时间:2011年 效益预测 “龙芯产业园”建成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性能多核CPU研发与应用”及“龙芯安全适用计算机CPU研制和应用”将率先入园,并形成围绕两个重大专项的高端集成电路产业聚集效应。以中国龙芯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为龙头,研发人员到位4500人,形成年产值20亿元以上,形成新型产学研合作基地,真正成为中关村信息高技术的源头。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