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瑾明:浅谈党政机关选人用人制度建设

黄瑾明:浅谈党政机关选人用人制度建设
黄瑾明:浅谈党政机关选人用人制度建设

黄瑾明:浅谈党政机关选人用人制度建设

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党政机关选人用人制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打造一支高效高能的执政队伍,出色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一、党政机关选人用人不良现象

近几年来,干部监督工作得到重视,会上说的,文上印的,墙上挂的,几乎“十八般武艺”都搬出来,但往往收效甚微,一些“带病”的干部照样在争议声、举报声中“稳坐钓鱼台”,而群众的声音却显得那么的脆弱与无奈。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问题就出在“选人用人的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换句话讲,“带病提拔”背后是选人用人的“制度带病”。

干部“带病提拔”的原因尽管比较复杂。但从已暴露的“带病”干部案例看,至少有几种现象不可忽视:“带病”的干部往往不是靠民主推荐“选”出来的。而是“一把手”“拔”上来的;不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而是“保护伞”“拉”上来的;不是靠真才实学“竞”出来的,而是“人民币”“买”上来的。凡此种种,“病态”机制下的选人用人,不可避免导致腐败,进而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选人用人制度建设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充满无数的诱惑,党和政府对领导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从制度上建立健全“选拔机制”和“约束机制”早在邓小平时代就已经十分重视。邓小平多次强调制度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他深刻地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在谈及选拔何种人才时,邓小平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并且在1980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说:“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他强调在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干部制度建设,提出要把干部的升降、进退、选拔、考核、奖惩等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建立和完善选拔干部的科学机制,实现干部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三、选人用人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评价机制

要切实改进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在全面考察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注重对工作实绩的考核。要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定性的考察努力把“真实”与“虚假”鉴别开来,把主观与客观区别开来。要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关于差额考察干部的规定,通过对考察对象的比较来鉴别优劣,进而做到好中选优。要努力克服为提拔而临时考察的状况,使考察工作真正步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一方面是扩大并认真落实人民群众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和办法,切实改进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

(三)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市场经济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竞争性,作为干部的选任方式也必须适应这种竞争特点的要求。一方面,要努力构筑公平竞争的平台,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另一方面,要下决心推动干部能“下”,为优秀人才的“上”腾出位子、创造条件。

(四)强化监督机制

应加强程序性制度的建设,对干部的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的监督, 坚持并完善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干部考察预告制、用人失误追究制、领导干部向组织推荐干部责任制、干部任职公示制等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 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

浅谈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及工作条例。以我集团图书发行工作所涉及的制度为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廉洁从政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属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新华发行集团财务管理办法》、《新华发行集团业务管理办法》等属于管理办法,《企政务公开实施细则》等

属于实施细则,《请假制度》、《会议制度》等属于工作条例。目前来看,以上各项制度都在良好运行当中。从反腐廉政方面看,着力解决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问题,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从企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其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定公共规则,二是保证规则执行,三是坚持公平原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集团正在执行的制度有数几十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日常办公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干部纪律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以及其它工作制度。如何做好制度的系统化与有机整合呢? 一、加强制度建设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断加大推进工作制度化的力度。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

约束行为,由于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行为能力差异以及行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指向往往侧重于消解人性弱点、增强行为能力和克服客观环境不利因素。制度经济学中常常引用“分粥”的案例来说明制度的功能:在一个僧多粥少的庙里,人们发现掌勺和尚分粥有多有少,因人而异,很不公平,于是掌勺和尚改由大家推选。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方法也行不通,因为谁都有私心,大家推选的掌勺和尚其实也亲疏有别,难以公平。经商量,决定轮流掌勺,一人分一顿,情况虽一时有所好转,但时间一长,发现问题更多,因为个别和尚不仅分亲疏贵贱,轮到自己时还又吃又藏。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决定在轮流掌勺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规矩:分粥者必须最后拿剩下的那一份。这样,问题最终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长期以来,我们对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视不够,更多地强调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虽然两者都很重要,但却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

浅谈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2012年4月(总第309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4,2012 (Cumulatively,NO.309) [摘要]国有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新的环境下,由于面临企业改制、重组并购、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法律法规更新等情况,进行制度建设既是国有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之选。 [关键词]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软实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业要取得成功,建章立制是关键。商鞅立木取信、变法图强,促使秦国六合诸侯、一匡天下;刘邦约法三章、整顿军纪,从而以弱胜强、建立强汉。西方发达国家延续数百年的经济繁荣与社会文明更是与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备先进密不可分。 国家如此,企业亦是如此。一个企业要争创一流,引领行业发展,登上事业之巅,完善的制度体系、科学的制度规定、有效的制度执行,便是重要法宝。国有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履行好其应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加强制度建设,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把企业战略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便成为必然之举。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规章制度是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理念的实现载体。国有企业要做强做优、提高竞争力,客观上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很多已经由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为公司,进而实行公司治理结构,而实现公司治理必然需要有完备的三会制度(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因此,国有企业改制必然需要进行制度建设。其次,很多国有企业经过重组并购,拓展了自身业务领域,客观上也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或新订。同时,国有企业在传统的主营业务之外,资本运营、海外业务拓展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渐突显,唯有加强制度建设,统筹规范企业内部各业务面,提高制度执行效率才能适应企业管控幅度变大、业务拓展的需要。再次,制度建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的高低。国有企业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战略定位,提高决策执行,加快企业运转效率。良好的制度还能起到激励员工向符合公司战略方向发展的作用。最后,企业管理中,劳动、安全、环保等纠纷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在企业中呈上升趋势,要规避法律风险,首先便是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律环境。所以,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国有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然需要加强自身制度建设。 二、制度建设要科学、合法、规范、统一并富有实效 规章制度是公司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依法治企的基本依据和根本保证。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国有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完成高水平的制度建设,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有破有立,继承创新 制度建设需要立足现状在维护制度延续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制度创新,不能死守现状、拒绝创新,也不宜完全割裂现状、另辟新路。已有制度在确保企业之前生产经营中各项工作稳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新的战略定位和面临的新环境,制度建设也需要再上一个台阶。国有企业有必要秉承靠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人的制度理念,根据制度是否适应国家最新立法、是否符合集团发展战略、是否规范统一、是否立足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在企业内进行一次制度清理。通过制度清理,明确今后制度建设的工作重点;通过制度清理来“保留适应的、废止过时的、修订残缺的、制定空白的”,最终形成符合法律规定、利于企业发展、便于实际操作而又权威规范、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 (二)制度体系,分类分级 国有企业新的制度体系可分为法人治理制度和公司管理制度两大类。法人治理制度主要包含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等关系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这是企业决策层正确决策、规范运作的依据和保障。除法人治理制度之外的制度便是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制度通过分级管理、逐级细化,根据不同制度内容的重要程度再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制度规定公司全面工作要遵循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二级制度规定公司管理模块的工作机制和程序,三级制度规定各个业务环节的规范和方法。上一级别制度为下一级别制度的制定提供指导思想和职责定位,下一级别制度保证上一级别制度的思想落实和流程细化,同一级别制度间权责明确、各司其责。由此来实现制度的协调统一,避免制度打架。不同种类、不同层级的制度再实行不同的起草、审核、批准及修改、废止程序。公司规章制度由专门部门归口管理,以便对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协调性统筹负责。法人治理制度可由董事会办公室提出制定、修改意见,根据《公司法》分别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监事会审批和修改。公司管理制度由业务部门提出制定、修改意见,一级制度可由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审批、修改,二、三级制度可由企业专门设立的制度委员会负责审批、修改。 (三)专业审核,力求规范 规章制度一旦公布实施,便不宜朝令夕改,必须确保其严肃性,所以,尽管规章制度的起草由具体业务部门负责,但制度的通过必须经过制度委员会的集体讨论和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审核。专业审核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法律审核,主要审核制度内容是否合法、制定程序是否合法、篇章结构是否规范、与其它制度间是否协调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法》对直 浅谈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尚鑫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北京100038) 99

探索管理丨好制度体系建设之路

探索管理丨好制度体系建设之路 邓小平曾说过,制度好,坏人不敢做坏事;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做坏事。对企业而言,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合理合法的制度是依法治企的有效保障,更是企业实现卓越管理之根本。 什么制度是好制度 好制度应当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管理体系,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从制度的开发至制度出台全方位多环节遵从并保持五个基本特性(以下简称制度的五性要素)的规章制度,并能最终实现制度流程一体化、标准化,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提供政策制度支撑。 好制度“五性”要素 合法性。国家法规政策是规章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据。规章制度所规定的管理主体、手段、权限、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法规政策的要求,尤其是涉及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税费征管等领域存在大量强制性法律规定。 一致性。企业规章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应当层级分明且衔接有序。所有规章制度应构成完整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所规范的业务流程应形成闭环管理。制订规章制度时要确保与相关的上级单位的管理规定、本企业的上位制

度以及企业的授权规定相一致。 程序性。制订规章制度需要履行一定制度/程序,特别是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经职代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部分规章制度生效的前提是企业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经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在规章制度发布环节,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规章制度类型履行公示告知程序并保留相关证据。 操作性。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当便于理解,且具可操作性。规章制度的操作性要点包括规章制度规定的业务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规章制度条文规定具有可操作性。 规范性。企业规章制度名称及格式条款应当规范,规章制度名称不仅应与主要内容契合,还应当与企业的规章制度体系相协调;规章制度结构规范,是指制度的章、节、条之间的关系是规范严谨的。 好制度建设之路 好制度建设理念 制度建设不仅要从制度的框架设计、制度的开发编制、制度审查、制度的优化改进等各个环节遵从制度的“五性”要素,还应当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精选阅读(一): 浅谈加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就应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用心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能够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及工作条例。以我集团图书发行工作所涉及的制度为例,《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廉洁从政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属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新华发行集团财务管理办法》、《新华发行集团业务管理办法》等属于管理办法,《企政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属于实施细则,《请假制度》、《会议制度》等属于工作条例。目前来看,以上各项制度都在良好运行当中。从反腐廉政方面看,着力解决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问题,逐步构成用制度规范从政从企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透过组织行为改善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其大致包括三方面资料:一是制定公共规则,二是保证规则执行,三是坚持公平原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集团正在执行的制度有数几十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日常办公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干部纪律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以及其它工作制度。如何做好制度的系统化与有机整合呢? 一、加强制度建设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断加大推进工作制度化的力度。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由于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行为潜质差异以及行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指向往往侧重于消解人性弱点、增强行为潜质和克服客观环境不利因素。制度经济学中常常引用“分粥”的案例来说明制度的功能:在一个僧多粥少的庙

推进选人用人制度改革 促进人才队伍健康成长

推进选人用人制度改革促进人才队伍健康成长 张双楼矿深化干部选拔作用制度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选人用人工作之中,一次推出11个副科级岗位、1个干事岗位公开招聘,共有96人参与,通过报名、审查、考试、面试、评议、考察等环节,发现了一批较为优秀、可以使用的人才,实现了“发现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的可喜局面,为矿井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 标签:用人制度改革人才赛场选将 2012年初,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一次推出12个管理岗位(11个副科级岗位、1个干事岗位)在全矿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受到了全矿干部职工的广泛关注。 1 公开选拔工作的背景 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是徐州矿务集团的主力矿井,也是江苏省最年轻、储量最丰富的现代化矿井之一,矿井先后荣获全国“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高產高效矿井”,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该矿现有6600余名职工,2011年,张双楼煤矿各项指标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安全年,成为徐矿集团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利润突破10亿元的矿井。2012年,该矿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内稳外扩的发展战略,对安全、生产、外出创业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力争为集团公司两转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针对年初6名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办理提前退休和基层单位部分管理岗位缺员的情况,矿党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要在认真总结干部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更加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途径,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选人用人工作之中,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中全方位展示自己,实现领导认可、群众公认、能力和岗位相适宜的用人效果。 2 公开选拔工作的过程 2.1 选拔准备阶段 矿成立公开选拔管理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矿党委书记、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总以上矿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审定公开选拔实施方案和公开选拔的组织领导工作,研究和处理公开招聘过程中的有关事宜。公开选拔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科,负责公开招聘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关协调工作。 矿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对此次公开选拔工作的基本原则、岗位任职条件、招聘程序、纪律要求等事项进行研究,制定下发了公开选拔管理干部的文件,确保公开选拔工作程序严谨、顺利实施。 2.2 选拔实施过程

浅谈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浅谈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今天跟一个刚加入三茅的朋友交谈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关于企业管理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交谈后我不断问自己:现在企业管理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单独通过调薪、加薪就能解决一些实质性问题吗?一个企业的管理好比古代帝王打江山一样,困难重重,创业的初期可能会有很多的人不计回报的发挥自身的力量、才华去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一旦公司发展壮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各种不合理化,导致运营、管理及生产滞后,很多公司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导致公司一蹶不振,最后走向衰亡,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多企业的老总深有体会就是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人去坚持,其实这中间仅仅差了一个监督的环节。 这好比国家的反腐一样,最后落马的官员都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去督促、监督自己最后走向腐化,堕落。首先我们来说人性是堕落的,一个体制不健全组织,完全靠自我的约束,是完全不可能的,自我约束力能再强的人能坚持多久?这是个未知数,加之国人盲目跟风的习性!!!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俗话说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我们不是圣人,我们都会犯错,再这样一个组织里我们只能腐化、堕落。一个健全的组织,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平台那也是形同虚设,正如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设立了东厂,东厂腐化后又继续设立了西厂,西厂继续腐化后只能听之任之,最后成为一种社会的导向。追根溯源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员的职责不够明确。 特别是现在的一些中小型企业面临的突出管理问题是:人员少、部门多,责任分工不明确,出现问题开始互相扯皮,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这还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各个部门的矛盾加深,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效仿、学习大公司的管理经验是对的,但是很多企业盲目的学习效仿,对大公司的管理模式一知半解,试问我们能学到什么?一个企业应有的扁平化管理就形同虚设。最终得到的是“邯郸学步。” 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同,带来的管理及运营模式也不同,看似相同的管理模式,但是实质是不同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工作条例。以我们单位为例所涉及的制度为,《管理岗位责任追究制度》、《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属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公司财务、行政管理办法》、《公司业务、生产管理办法》等属于管理

企业制度建设六大核心要素

企业制度建设六大核心要素 上面这六个要素是制度建设有效性的核心,需要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下面对六个要素深入分析如下: 第一要素:按哪几步做? 我们很多企业的制度要么很简单,无任何价值;要么是杂乱无章,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是很空洞,抓不住实质;导致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有章难循,无法操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没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和感悟,写出的制度自然难以切合实际,操作性差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建立制度人员应该在书写制度前进行深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地了解和分析,把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分环节、步骤、方面进行层层细分,细分到不能再细的地步,自然会抓住管理的主线,纲举目张,写起来就会顺理成章,管理的条理性、分工的细致性、制度的逻辑性也在其中得以体现,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打下基础。 第二要素:每步如何做? 如果在建立制度时,第一要素抓住了,第二要素就很容易做到,因为在做第一要素时,建立制度人员已经对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有了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甚至已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的整个过程具有深度的掌握和感悟,只需要我们用朴素、准确的语言和文字对每步如何做,做什么内容进行祥细描述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把握好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上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因为一个事务和工作的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但它内含的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有机配合的。 第三要素:每步由谁来做? 在企业管理中,很多的工作存在一责多岗或一岗多责的情况,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叠,一个制度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员和部门,这就需要在制度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具体到每个岗位和人员,才能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否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体现出来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及工作条例。以我集团图书发行工作所涉及的制度为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廉洁从政制度、信访工作制度等属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新华发行集团财务管理办法、新华发行集团业务管理办法等属于管理办法,企政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属于实施细则,请假制度、会议制度等属于工作条例。目前来看,以上各项制度都在良好运行当中。从反腐廉政方面看,着力解决干部“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问题,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从企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其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定公共规则,二是保证规则执行,三是坚持公平原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集团正在执行的制度有数几十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日常办公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干部纪律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以

及其它工作制度。如何做好制度的系统化与有机整合呢? 一、加强制度建设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断加大推进工作制度化的力度。 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由于行为主体存在人性弱点、行为能力差异以及行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功能指向往往侧重于消解人性弱点、增强行为能力和克服客观环境不利因素。制度经济学中常常引用“分粥”的案例来说明制度的功能:在一个僧多粥少的庙里,人们发现掌勺和尚分粥有多有少,因人而异,很不公平,于是掌勺和尚改由大家推选。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方法也行不通,因为谁都有私心,大家推选的掌勺和尚其实也亲疏有别,难以公平。经商量,决定轮流掌勺,一人分一顿,情况虽一时有所好转,但时间一长,发现问题更多,因为个别和尚不仅分亲疏贵贱,轮到自己时还又吃又藏。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决定在轮流掌勺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规矩:分粥者必须最后拿剩下的那一份。这样,问题最终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长期以来,我们对制度的功能和力量重视不够,更多地强调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虽然两者都很重要,但却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推进制度建设的进程中,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这是对制度及制度功能的深层次把握和运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应当着眼于机制的建立完善,努力实现制度在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

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也是管理的难点。其难度在于:第一、规章制度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非常分散,涉及企业职能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易管理;第二、规章制度所涉及的管理关系复杂,存在执行的难度。规章制度往往要涉及组织内部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在目前大部分以科层制为主要形式的组织结构下,企业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横向配合、纵向指挥都存在很大问题,制约了制度的执行;第三、规章制度建设受组织文化影响。大部分规章制度都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互相矛盾的情况在制度中屡见不鲜。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也会影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第四、规章制度具有时效性,存在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规章制度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有效的,但是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的不断发展,规章制度有时候会滞后,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规章制度进行及时修订或更新。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通过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挑战。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应着力于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规章制度的体系建设 规章制度虽然是以一个个文件单体的形式存在,但是,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规章制度的集合是一个内在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基本可以划分为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内容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其中,规章制度内容体系是制度建设的本体系统,规章制度管 理体系是制度建设的保障系统。所以,规章制度建设要首先从体系入手,一方面要强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内容体系。 1.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规章制度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从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对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管理。对规章制度的管理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一个系统可以由外部环境、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组成。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等是规章制度的外部大环境;而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管控模式和组织职能则构成了规章制度的外部小环境。 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各层管理人员。因此,在宏观层面要做好规章制度的规划工作,规章制度的规划工作是公司层面的涉及全局性的一项工作,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筹规。而规划工作则要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兼顾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有系统的规划,推动企业整体规章制度的建设。 职能部门则在规章制度的中观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个职能部门为行使职能管理,往往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若干存在各种关联关系的规章制度集合。这些部门需要定期对本职能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能。因此,在中观管理层面,需要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能动性。 在制度的微观管理层面,涉及到对具体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管理。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要经历申请立项、需求分析、起草、审核、颁布、实施、监督、评估、修订等阶段。制度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对构成制度生命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制度生命的更新或延续。 2.优化规章制度内容体系 制度内容体系与管理体系相对应同样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每个层面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层面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对于内容体系的宏观层面,主要考虑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如何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相适配。不同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意味着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重点是不一样的,必然会体现在不同的管理职能上,并最终落实的规章制度里面。例如:对于战略管理型的管控模式,集团公司管理的重点是战略、财务、人力资源和投资等方面,制度建设必须要与管理重点相匹配,才能有效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 对于内容体系的中观层面,主要考虑构建支持企业各项职能管理的制度集合,并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某一项职能,需要建立若干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制度集合,即制度树。因此,中观层面的制度内容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职能管理的制度树体

选人用人专项报告

集团公司选人用人工作专题汇报 按照区委巡察组关于巡察工作部署要求,现就集团公司选人用人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集团公司成立于XX年X月XX日,共设立XX个部室。现管理企业XX家,代管事业单位X家,现有员工XXX人,其中:正处级X人,副处级X人,科级干部XX人(正科级含享受待遇XX人,副科级含享受待遇XX人,事业身份副科级X人),企业员工XXX人,事业人员XX人。 集团公司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自20XX年X月以来,集团公司党委共选拔任用干部XX名,正科级X人,副科级XX人,其中:X名副科级延长试用期任职,X名按照原职级安排工作。 二、选人用人工作开展情况 在坚持干部任用基本条件,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特点,按照不同职务干部职责要求,综合考虑干部的专业、经历、性格、能力与岗位匹配度,增强选人用人的准确度;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注意掌握干部的一贯表现和群众口碑,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尊重了解情况的少数人的意见。保证选人用人工作的纪律性、规范性、严肃性。 (一)坚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集团公司党委在干部选

拔作用工作中,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坚持选人用人原则,在干部素质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在干部能力要求上坚持注重实际、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过程中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营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 (二)建立干部管理有效机制。按照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发挥集团公司党委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组织原则和决策程序,选拔任用工作均经过党委会议进行研究决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职能作用,理顺干部管理的体制机制。积极与区委组织部、区国资委沟通协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及时报送了干部队伍现状情况报告、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等。 (三)严格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和入口关。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把工作重心放在严把入口关上,把握重要流程节点,在严把推荐关、考察关、决策关、任职关的同时,坚持高标准原则,党委就根据试用期满考核情况,结合年度考核、日常表现等情况,经综合分析研判,对X名副科级干部做出延长试用期半年,其中X名终止试用期按原职务职级安排工作的决定。专门进行干部任职前谈话,明确工作使命和责任,以及自身缺点和不足,提出工作标准和廉政要求,切实提升新提拔干部的大局意识强化宗旨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筑牢廉政意识。

浅谈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企业规章制度在一个企业中所起的作用一是依法制定的规章制 度可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将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降底企业经营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二是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职工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主管任意性的指挥更易于接受,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满足职工公平感的需要;三是规章制度能使员工行为规矩,不偏离公司的发展方向。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和责任,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一个企业运作、发展、强大的重要保证。安运检测公司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针对企业实际,制订了包括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系列化规章制度。2008年制订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将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过程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保障了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2009年公司更是把制度建设放到工作中的一个更高的高度。09年该公司共新制订或修订规章制度13个,包括《劳动用工管理规定》、《物业资产及办公设备管理实施细则》、《员工工作纪律规定》、《考核监督管理规定》、《宣传报道管理规定》等等。规章制度的建

立和完善,不仅对一些具体的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起到了制度化形式管理和推动,同时进一步挖掘了员工的潜能,调动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如今年新修订的《宣传报道管理规定》,就是针对企业宣传报道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制订的,规定中要求“管理业务骨干每月至少向公司内部刊物或地市级以上媒体投稿1篇”并实行每月考核。通过半年多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投稿的数量和质量,也调动了全体员工投稿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截止11月份公司共向《汽运简报》投稿52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3%,内容包括新闻动态、技术革新和改造、企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各项活动的开展、好人好事等,有效地宣传了企业,促进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其它各项工作。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理论上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只有不断地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制度建设六要素

制度建设六要素(转载千彩华镇宇经理在线培训课程) 1、要素一:按那几步做? 这个要素是将要管理的某项事务或工作细分道每个环节、步骤、方面。主要是促进管理的条理性、制度的逻辑性、分工的细致性。我们很多公司的制度要么很简单,无任何价值;要么是杂乱无章,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是很空洞,抓不住实质;导致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有章难循,无法操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没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和感悟,写出的制度自然难以切合实际,操作性差是不可避免的。制定制度前应该在书写制度前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把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分环节、步骤、方面进行层层细分,细分到不能再细的地步,自然会抓住管理的主线,纲领清晰,写起来就会顺理成章,管理的条理性、分工的细致性、制度的逻辑性也在其中得以体现,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打下基础。 2、要素二:每步如何做? 每个环节、步骤、方面如何去做、如何配合下一个环节环节、步骤、方面。主要是促进工作的具体化、可操作性及工作的衔接性。如果在建立制度时,按那几不做分析透了,第二要素就很容易做到,因为在做第一要素时,我们已经对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有了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甚至已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的整个过程具有深度

的掌握和感悟,只需要我们用朴素、准确的语言和文字对每步如何做,做什么内容进行祥细描述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把握好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上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一个事务和工作的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但它内含的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不是孤立的,是互相糅合在一起的 3、要素三:每步谁来做?每个环节、步骤、方面由谁来做,职责与权限是什么。主要是促进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制度里必须要清晰在企业管理中,很多的工作存在一责多岗或一岗多责的情况,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叠,一个制度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员和部门,这就需要在制度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具体到每个岗位和人员,才能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否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要不没人做,要不就互相推,责任没人担,管理出现混乱很多企业的制度里往往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字眼进行界定,这是不行的,这个相关人员是谁?? 4、要素四:每步做得标准是什么?个环节、步骤、方面做得过程要求是什么,什么时间内完成,是否有数字量化的标准。主要是促进管理的规范性、工作的质量、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是考核的依据。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原则:“你不能衡量它,你就不能有效管理它”,这也是高效管理的核心。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一定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否则很难保证或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员工的考核也会使去较客观的依据,往往是管不住、理不清,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这是大部分企业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徐少农纪检组长在"学习《廉政规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上的讲话 (2010年6月23日) 受汪局长的委托,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廉政规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以及纪念建党89周年,我就"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这一主题,谈一谈个人的认识与体会,与大家共勉。 所谓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工作制度、税收制度等;同时,还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社会主义制度、国税廉政文化等。可见,制度一词说起来很抽象,但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时时处处离不开它。不仅人类社会活动需要制度、规则,强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是一种制度,现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一种制度。试想,如果我们离开了制度,社会将会怎样?自然界又将会怎样?而制度建设是一个制订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因此,制度建设对于国家、社会,包括我们国税部门提高管理效能,降低工作风险,坚持勤政廉政,促进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度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渠道怎么设,水就怎么流。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梳理好制度建设这道渠,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有一则"分粥"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有七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且能力大体相当。他们想通过制定一项"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分食一锅粥。试用了几种方法都不灵,后来选择了这样一个"制度":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值日的那个人要最后取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一样多。因为主持分粥的人都意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一样多,他确定无疑将享受那份最少的。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第一,制度建设体现了时代变化的新要求。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形势的最新需要都会在制度建设上最先体现出来。历史上王朝的更替,新王朝取代旧王朝,就是新王朝提出的政治主张、革新思想、社会制度等,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新的社会制度取代了旧的社会制度。制度建设不仅如此,还体现在要符合当地的实情。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自己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正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以后,正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才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当前,我们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制度建设层面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二,制度建设是我们党建总布局的核心。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非常重视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的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这种制度建设思想,尤其是在反腐败工作中提出要进一步"法制化"。2000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反腐倡廉工作要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制化。"2010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30多次提到"制度"一词,其中"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力"等概念都反复被提及。可见,作

浅谈我国的制度建设

浅谈我国的制度建设 今天,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人们关于我国现存制度的评价,而这些评价中大部分都是负面的。其中最受诟病的有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农村的制度建设等。人们总是说我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而西方国家哪儿都好。我想说的是:对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确实存在差距,但对于年轻的社会主义制度、年轻的新中国而言,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才刚启程,我们仍在路上…… 就拿法制建设来说吧,我国虽然说要依法治国,可是大家都知道实际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只要有人、有关系、有钱,一切事情都好说,即使是一些违法的事情,也是有可能办得。于是有人就认为中国的法制之路无望,依法治国只是一句空口号,越喊越空。还是资本主义好,你看美国。美国将宪政设计成精巧的收银机把主权进行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领域的分割,再将三支权力象菜刀下的胡萝卜般截截分开,在收银机的装置中,连总统也是可怜的家伙。比如说尼克松被自己麾下的小小检察官弄得一筹莫展,而克林顿则为连绵不断的大小官司而愁眉紧锁,而这些在中国是决不可能发生的。事实确实是这样,但我们应看

到:美国建国200多年,整个机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修补和完善的,甚至也经历了正反几度回旋。而我国从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到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至今法制建设也只有十几年的发展而已。这就如同拿一个婴儿和一个大人相比较,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从不会过分的批评一个人在孩童时所犯的错误,同样我们也不能这样对待我国的制度。我们应该持宽容、鼓励、引导的态度,为我国制度的发展完善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谈谈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我国是社保制度发展较晚的国家。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构想;魏晋时期也有陶渊明的桃花源;但近代我国社保制度的发展却是停滞的,到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才随之确立、发展的,那已经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了。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保制度,从英国的新《济贫法》颁布开始,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二战后,许多国家开始建立福利型社会,西欧有些国家更是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保体系。单从时间上来看,

浅谈制度建设与执行

浅谈制度建设与执行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一项艰巨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内容,它是企业各项工作能正常有效开展的基础,是企业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制度化管理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管理手段,缺少制度化管理的企业其经营管理工作最终必将一盘散沙。而制度建设是企业标准化管理进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水平则直接体现在制度的建设上。制度建设的基本流程分为制度的编制、制度的执行、制度的修订,而三个环节工作的系统性,对是否能逐步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制度体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能否进一步提高公司制度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下面就如何建设制度的三个环节浅谈一些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制度编制 一、管理制度编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制度一般分为适用于总体管控的管理制度和用于部门内部一般性规范制度两大类。这里重点说一下管理制度的编制,编制管理制度在遵循调研、草拟、评审、修改、会签、试行、颁布、修订等八项过程的同时,还必须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符合现阶段企业发展要求。 管理制度编制时还应注意的是制度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合法性、平等性—四个基本原则。制度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编制制度时应从实际需求和管理规律出发,以现有管理体系和制度为基础逐步地进行优化和完善,特别注意的是,编制的制度不能过于脱离当前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和操作习惯,否则,制度不但很难具有可操作性,还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制度的系统性则是指,在编制制度时思维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避免发生相互矛盾的情况,保证制度整体的协调顺畅;另外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制度的合法性和平等性,合法性是指,制度不能与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否则就会缺少法律效力,平等性则指,编制的制度对各级管理层与员工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职位等方面的高低而有所区别,应坚持责任、权限、利益相一致的原则,权利与义务不均衡是推进制度化管理的拦路石,不平等的制度必将引起企业内部的矛盾,影响制度的可操作性而相互扯皮。 二、制度编制的基本思路

制度建设六要素

制度建设六要素(转载千彩华镇宇经理在线培训课程) 1、要素一:按那几步做? 这个要素就是将要管理得某项事务或工作细分道每个环节、步骤、方面。主要就是促进管理得条理性、制度得逻辑性、分工得细致性。我们很多公司得制度要么很简单,无任何价值;要么就是杂乱无章,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就是很空洞,抓不住实质;导致在制度得落实与执行上有章难循,无法操作。最主要得原因就是对制度要管理得事务或工作没有深入得理解、掌握与感悟,写出得制度自然难以切合实际,操作性差就是不可避免得。制定制度前应该在书写制度前进行深入地了解与分析,把制度所要管理得事务或工作分环节、步骤、方面进行层层细分,细分到不能再细得地步,自然会抓住管理得主线,纲领清晰,写起来就会顺理成章,管理得条理性、分工得细致性、制度得逻辑性也在其中得以体现,为建立一个好得制度打下基础。 2、要素二:每步如何做? 每个环节、步骤、方面如何去做、如何配合下一个环节环节、步骤、方面。主要就是促进工作得具体化、可操作性及工作得衔接性。如果在建立制度时,按那几不做分析透了,第二要素就很容易做到,因为在做第一要素时,我们已经对制度所要管理得事务或工作有了深入地了解与分析,甚至已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与讨论,对制度要管理得事务或工作得整个过程具有深度得掌握与感悟,只需要我们用朴素、准确得语言与文字对每步如何做,做什么内容进行祥细描述就可以了,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得逻辑关系与上下之间得衔接与配合。一个事务与工作得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得主体,但它内含得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不就是孤立得,就是互相糅合在一起得 3、要素三:每步谁来做?每个环节、步骤、方面由谁来做,职责与权限就是什么。主要就是促进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制度里必须要清晰在企业管理中,很多得工作存在一责多岗或一岗多责得情况,工作内容存在交叉与重叠,一个制度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员与部门,这就需要在制度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具体到每个岗位与人员,才能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否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要不没人做,要不就互相推,责任没人担,管理出现混乱很多企业得制度里往往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得字眼进行界定,这就是不行得,这个相关人员就是谁?? 4、要素四:每步做得标准就是什么?个环节、步骤、方面做得过程要求就是什么,什么时间内完成,就是否有数字量化得标准。主要就是促进管理得规范性、工作得质量、工作得效率,同时也就是考核得依据。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原则:“您不能衡量它,您就不能有效管理它”,这也就是高效管理得核心。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一定标准来规范与约束,否则很难保证或提高员工得工作质量与效率,对员工得考核也会使去较客观得依据,往往就是管不住、理不清,管理得有效性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这就是大部分企业在制度化管理中得软肋短板所在。 ⑴给工作一个明确得时间期限。 ⑵工作任务尽可能予以量化。 ⑶工作过程尽可能书面格式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