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病历

皮肤科病历
皮肤科病历

皮肤科病历

第十三节皮肤科病历

-----------皮肤科病历书写要求

皮肤科病案记录应按内科病历内容要求规定书写,并应注意下列各项:

(一)病史

1.主诉应记述病损的部位、性质、自觉症状与病期。

2.现病史应详询以下各点:①可能的病因或诱因,如饮食、接触史、药物史、感染史等。

②初发病损的类型、形态、部位。③病损发生的次序,进展速度和演变情况。④局部和全身的自觉症状与程度。⑤病情与季节、气候、饮食、环境、职业、精神状态等有何关系。⑥治疗经过与疗效,有无不良反应。

①类型:原发或继发,单型或多型。

②分布:部分局限或泛发,单侧或对称,何处病损较多,遮盖部位或暴露部位,侵及伸侧或屈侧,皮肤粘膜交界与皮肤皱褶处有无病损,是否沿神经血管或按毛囊分布。

③排列:成群、散在、融合、孤立、弥漫性、线条性、环形或多弧形、蛇形或地图形。

④数目、大小与形态。

⑤颜色及表面状态(湿润或干燥,。有无鳞屑及结痂)。

⑥界限是否分明,周围皮肤色泽如何。

2.触诊病损硬度、肥厚及浸润程度,局部温度,有无压痛或波动,能否推动,必要时检查浅感觉有无障碍。

3.压诊以手指或玻片压迫局部,了解玻片

下病损的色调及有无皮内出血。了解水肿是凹陷性还是非凹陷性。

4.刮诊用钝器在病损上轻刮,观察有无糠粃样鳞屑。或检视鳞屑下面病损情况,如有无点状出血现象等。

5.嗅诊检查病损及分泌物有无特殊臭味。

6.皮肤划痕试验以钝器划痕后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条状风团形成。

-----------皮肤科病历举例

入院记录

仇天柱。男性32岁,汉族,上海市人,上海羊毛衫五厂职工,现住上海市共和路7弄12号,于1991年5月19日因全身出现痒性红色皮

疹10天、发热3天,入院诊断。

患者于今年4月11日因肺结核用链霉素、利福平治疗近一个月,5月9日躯干、四肢出现粟粒至绿豆大红色斑丘疹。胸背部皮诊互相融合成片,呈鲜红色,压之退色,双下肢较密集粟粒大小暗红色丘疹,压之不退色。自觉微痒。曾用扑尔敏及外用药(药名不详)疗效不明显。5月10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用青霉素、SMZ治疗。5月15日面部出现红肿,不痛,微痒,同时伴有发热,39℃左右。发热持续,未用退热药物,且面部红肿逐渐加重,于5月19日来我院门诊拟诊药物入院治疗。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发病前后未进食鱼、虾、蟹等,未接触柏油及生漆等。

幼年无麻诊、水痘、猩红热、流腮等急性传染病史。否认伤寒、菌痢、肝炎病史。1977年患肺结核至今未愈,否认咯血、气喘史。患足癣、甲癣5年余至今未愈。生于上海市,未到过外地。无烟酒啫好。23岁结婚,生一女,妻、女身体健康。父母健在。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尚好,体温38.2℃,脉搏100/min,血压17.3/11.2kPa(130/84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球运动良好,巩膜无黄染,耳鼻检查无异常发现,乳突部及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暗紫色,牙齿无缺失,咽部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颈软,两侧对称,无静脉恕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结节及杂音。无桶状胸,无胸壁静脉曲张。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右上肺可闻及管型呼吸音,心率100/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A2>P2。腹壁无静脉曲张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肝下缘在肋缘下0.5cm质软,无压痛。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肝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皮肤检查面颈部明显潮红、肿胀,以双侧上,下眼睑为重,以至眼裂缩小呈线状,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躯干、四肢可见密集、粟粒至绿豆大红色斑丘疹,呈麻疹样红斑表现,躯干部皮诊互相融合成片,压之退色。双侧前臂伸侧至手背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1、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每页修改不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10个字。 2、主诉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导出疾病第一诊断) 3、首程由本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4、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风险评估、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含替代治疗方案)等。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至少每半月一次,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写经治医师每月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6、患者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同意患者出院。出院病程记录的具体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生签名等。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者应进行讨论分析。 住院诊疗经过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有无换药,换药的原因,换药后的疗效记录,有无药物副反应,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ECT、低频脉冲电治疗、文体训练等治疗的记录,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包括a、出院服药的记录,药物品种、规格、剂量、用法;b、出院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c、随诊时间及注意事项;d、转院患者记录具体的转院科室及注意事项。 9、使用专用知情同意书,如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所告知内容拒绝接受,应由其签字并在病程 记录中详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至少应有包括入、出院沟通记录在内的3次沟通记录,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除首次沟通记录外,每月至少应有1次沟通记录。如为电话沟通,需准确记录沟通时间及联系电话,家属来院时补签名。 10、 ?首次病程记录的格式: ?****年**月**日**:**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文化程度,籍贯。主诉,第几次发病第几次住院。 ?一、病例特点分五个方面来书写(不需列题): ?一般特点:性别年龄特点、婚姻状况等。 ?主要症状:总病程,起病诱因,起病形式,全病程中曾出现的精神症状,既往治疗情况(门诊就诊/住院医院、门诊就诊/住院时间、诊断、服用药物名称及最高剂量、服药依从性、间歇期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此次起病时间,主要症状等,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等。 ?既往病史:包括既往阳性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主要阳性体征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体征、精神状况检查。 ?辅助检查:此次住院前做的所有辅助检查,未做则不需书写。 ?二、拟诊讨论

耳鼻喉科病历书写和要求

医学生 耳鼻喉科病历书写和要求 文字表述:耳鼻喉科病历 1.现病史 1)耳部病史 (1)耳痛:部位、性质、程度。 (2)耳鸣:时间(持续性、间歇性),强度(比喻某种声音)。 (3)耳聋:突发性、进行性,程度。 (4)眩晕:频发、偶发,发作时有无恶心、呕吐、耳内胀满感、步态异常、站立不稳及其倾倒方向。 (5)分泌物:时间(持续性、间歇性),性质(脓性、血性、粘液性),量,气味等。 2)鼻部病史 (1)鼻塞:持续性、间歇性、交替性。 (2)分泌物:性质(脓性、粘液性、水样、血性、干痂),程度(少、中、多),与体位的关系。 (3)嗅觉:减退、丧失、异常。 (4)鼻出血:频发、偶发,每次出血量。 (5)有无鼻部外伤、出血、肿胀和骨折。 3)咽喉部病史 (1)有无咽喉疼痛、干燥不适、异物阻塞、吞咽困难、食物返流等。 (2)有无声音嘶哑、发音障碍。 2.专科检查

1)耳 (1)耳廓:有无畸形、增厚、红肿、牵引痛,耳屏有无压痛,耳后沟是否消失,耳廓周围有无瘘管。 (2)外耳道:有无耵聍栓塞、霉菌、异物、红肿、分泌物或新生物。 (3)鼓膜:鼓膜活动情况,有无充血、肿胀、混浊、增厚、萎缩、鼓室积液影、疤痕、肉芽、穿孔(大小、部位),脓液性质,中耳腔有无肉芽、胆脂瘤。 (4)乳突:有无红肿、压痛、波动、瘘管、疤痕。 (注:耳科患者另附听力检查,鼓膜病变需绘图说明。) 2)鼻 (1)外鼻:有无畸形、压痛、红肿。 (2)鼻前庭:鼻毛分布情况,有无触痛、疖肿、糜烂、皲裂、结痂。 (3)鼻甲:有无充血、水肿、苍白、肥厚、干燥、萎缩和息肉样变。 (4)鼻道:有无脓液(体位引流情况)、粘液、痂皮、息肉、新生物。 (5)鼻中隔:有无偏曲、棘、嵴,粘膜有无糜烂、出血或穿孔及其部位。 3)咽 (1)鼻咽部:粘膜有无充血、粗糙、浸润、溃疡、新生物,腺样体大小。 (2)口咽部: 软腭:有无水肿、麻痹、下塌、悬壅垂偏斜、溃疡。 前后腭弓:有无充血、肿胀、溃疡、隆起、伪膜、新生物。 咽后壁:有无肿胀、淋巴滤泡、溃疡、干燥、干痂,咽侧索有无肥厚。 会厌:类型,有无红肿、新生物。 梨状窝:有无新生物、积液。 室带(假声带):有无红肿、增厚。 声带:运动是否对称,有无闭合不良、充血、水肿、新生物。

皮肤科个人工作总结三篇

精心整理 皮肤科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篇一 今年皮肤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多进步,而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提高服务质量,认真贯彻《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法制观念,参加警示教育学习,依法行医,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严格消毒、灭菌工作,落实手卫生,提高洗手依从性,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并做好登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多重耐药菌产生,做好传染病登记上报。 五、准备资料,做好迎评工作 为迎接二级医院评审,科室加班加点准备各种资料,学习条款,牢记各种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真正做到“理思路、明责任、拼命干、保通过”的工作思路。 1 2 3 发生。 4、进一步做好艾滋病自愿咨询监测工作,艾滋病防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防控能力。 通过以上工作,希望我院顺利通过复审,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我们的医疗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工作量,真正做到“患者至上、人为医疗”的服务宗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向“学院型三级医院”的美好院景迈进。

篇二 光阴似箭,时间如梭。转眼间在医院皮肤科上班已经一年多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万千。在各位领导的帮助带领下,以及和同事的共同奋斗,和经过了自己的积极努力,我顺利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非常感谢医院给我这个成长的平台,令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才能。以下就是我今年的工作总结。 己” 有限,每件事的成功都是靠集体的智慧,所以和同事们团结在一起才是成功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的前提,这一点不仅仅事工作,平时的生活中也事如此,所以团结其他同事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一种工作的义务! 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对于过去得与失,我会吸取有利因素强化自己工作能力,把不利因素在自己以后工作中排除,一年工作让我在成为一名合格皮肤科医生道路上不断前进,我相信通过我努力和同事合作,以及领导们指导,我会成为一名优秀医生,充分发挥我个人能力。也感谢领导给我这一个合适工作位置,让我能为医院做出自己该有贡献。一年来我做得虽然还

精神科病历书写的要求及示例

精神科病历书写的要求及示例 精神科病历除具有一般病历的共性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记录病人的异常精神活动。虽然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检测手段繁多,但对精神科内因性精神病来说帮助甚微。就临床上常见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而言,因病因未明,又无可靠的辅助检查,临床医师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全面的精神检查,通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因此,精神病历的重要性较其他各科显得尤为突出。 一、书写要求 (一)病史 1.一般情况应详细记录病史提供者的姓名、与患者关系、对病史的了解程度等。 2.主诉疾病的主要症状及病程。 3.现病史按照时间先后,层次分明和有条不紊地描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 表现。 (1)具体的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情较长者不容易确 定。此时应仔细追问家属或陪同人所提出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 (2)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理和躯体因素);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 质和持续时间 (3)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 (4)根据病情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 现和发病情况。 (5)应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有无特殊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 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6)病后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功 能受影响的程度。 (7)病后是否就医,应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 (8)应记录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其他资料。

(9)注意收集患者病后书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书、信件等。 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 敏史、外伤手术史等。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 有精神病使者,若与现病史有关,无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 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期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1)母孕期情况:营养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外伤、滥用药物、中毒、感染、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等。 (2)出生情况:胎次,是否顺产、难产、窒息及其持续时间。 (3)生长发育情况:喂养方式。身体和智力发育情况。 (4)学习情况:入学年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 (5)工作情况:表情情况,参加工作的时间及表现。 (6)个性特征:性格特点,内向还是外向。 (7)恋爱婚姻史;恋爱婚姻情况,夫妻感情如何,配偶的性格特点。 (8)月经和生育史:月经初潮年龄,何时停经、闭经,末次月经情况,妊娠生育情况等。 (9)精神刺激因素:估计精神刺激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6.家族史 (1)家庭成员及其健康情况。 (2)家庭经济状况和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3)父母两系三代中有无近亲婚配、痴呆、癫痫及其他精神病患者,若有应详细记录症状表现,并绘出家系图谱。 (二) 体格检查 按一般病历要求记录。如无阳性体征,记录可从简。

精神科住院病历模板

附件4 精神科住院病历模板 姓名:性别: 年龄:籍贯: 民族:文化程度: 婚姻:宗教: 职业: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家庭住址: 家属姓名:关系: 地址:电话: 病史报告者姓名:与病人关系: 了解病情程度:可靠程度: 第次入院时间:病历书写时间: 主诉:【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结合护送人员介绍的病情。】 现病史:【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6与现病史密切相关的以往精神疾病病史应在现病史中描述。 7对于再次入院病人,应记录末次出院日期,出院后学习、工作情况及服药情况。 8患有器质性疾病尚未痊愈者,不论病史多久,均应在病史中另起一段叙述。】 既往史:【既往患过种疾病,如各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头部外伤、手术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 月经婚育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有无子女等。女性患者记录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数、间隔天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痛经及生育等情况。】 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健康状况,有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有无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T: ,P: ,R: ,BP: ,体重: 。 一般状况: 皮肤、粘膜: 淋巴结: 头颅: 眼睛: 耳部: 鼻部: 口部: 颈部: 胸部:

病历书写规范各专科病历的书写要点 皮肤科

1.现病史 (1)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如与饮食、职业、用药、生活环境、情绪及其他内外因素等的关系。 (2)疾病的初发情况:病期、部位、损害性质、前驱症状(疾病的预兆)等 . (3)疾病的发展情况:皮疹的发展顺序、速度和规律。 (4)自觉症状:主要症状及伴发的其他系统症状。 (5)发病后的治疗情况:方法、药名、剂量、效果及反应。 (6)复发情况及规律。 (7)传染性皮肤病应详细询问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2.过去史 以往有无类似病史:过敏性皮肤病(如药疹、接触性皮炎)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3.个人史 职业、婚姻、嗜好、文化程度。 4.家族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近亲及远亲中有无同本病相关的病史、父母是否近亲结婚。 5.专科检查 观察皮疹应注意下列特点: (1)部位:按解剖部位描述。 (2)性持:区别是原发疹还是继发疹,是一种性质的皮疹还是多种性质的皮疹。 (3)形态: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环形、线形、不规则形等。 (4)数目:可数或不可数,数目少应直接记数。 (5)大小:用cm或mm表示,也可用实物比喻。 (6)色泽:除区别颜色外,应注意表面光泽。 (7)皮损边缘和界限:清楚、不清、整齐、不整齐。 (8)表面情况:干燥、湿润、平坦、光滑、粗糙、隆起、菜花状等。 (9)分布:全身性、局部性、单侧性、对称性,是否沿神经、血管和淋巴管走行分布等。 (10)排列:线状、带状、环状或弧状,散在或融合,孤立、群集或不规则。

(11)基底情况:狭窄或宽阔,有无蒂及浸润等。 (12)有无感觉障碍,必要时进行痛、触和温觉检查。 口诀:各种传染性皮肤病发热到出疹的潜伏期:风(疹)水(痘)一日游,两红(猩红热)三天麻(疹),五副(伤寒)。

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

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 01 病史采集(概述): 病史采集是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环节。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相 互联系和影响。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有时需要交叉和反复进行,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主要过程如下: 病史的获取:通过倾听患者家属和知情人的述说,从中获取有 诊断意义的材料。 分析和: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对取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和 综合,摒弃无临床意义的内容(“去伪存真”),最终形成有条理的病史材料。 病史的记录:病史记录是在前两个环节后进行,是在有条理地 分析后进行的。文字描述应准确清晰并应体现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 家属提供病史时易出现的情况:

1、过分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总是讲述他们认为对患者产生了精神刺激的事件,加上大量的主观性评论。此时要适当地提出问题将话题转移到精神异常的转变过程上来。 2、强调精神异常,忽视躯体异常。患者精神异常的出现令家属感到不安和不知所措,此时家属会详细描述患者不正常的种种表现,躯体情况常被忽视,这对器质性精神障碍非常不利。此时,医生应主动问及有无发热等躯体情况。 3、提供阳性症状多,而忽视了早期症状和不太明显的阴性症状。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兴奋等阳性症状显而易见,家属也能由此判断出这是明显的精神异常,而对早期症状和阴性症状却不能直接判断,结果可能会影响对患者总病程的判断。 4、提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多,而忽视患者思维和内心的异常体验。在采集病史时,医生需要善于引导,才可取得较为客观而全面的真实材料。 病史格式及内容:

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籍贯、职业、文化程度、住址、 __号码、电话号码、入院日期、病史提供者及对病史资料可靠性的估计。 2、主诉:主要精神症状及病程(就诊理由)。 书写要求:精炼,有鲜明语种特点。 (1)主诉是住院病历中第一项内容,用词要精练准确,症状不能太多,尽量不要超过20个字;症状过多和语句冗长是书写主诉最常见的问题,原因除医师对每一种疾病的特征性症状认识不清而过多地将病人其他相关症状写入主诉外,不必要的修饰词也是导致字数过多的原因。如:“失眠,疑心重,担心被害已三月”,“已”是可以去掉的修饰词。 (2)书写时间的数字要统一选用阿拉伯数字,不能用汉字式或汉字式和阿拉伯式数字混用。 (3)词语要规范严谨,尽量用医学术语。主诉不能完全按病人的原话原意书写,需经医师加工润色后尽量采用医学术语写出。如病人患“急性细菌性痢疾”,自述:下腹痛,想解大便,但是到厕所后又

皮肤美容科门诊病历

病 历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过敏史 病案编号 病案编号: 基本资料 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或住址: 客户来源:A、转诊 B、VIP共享 C、电话咨询D、网络咨询E、门诊F其他 基本情况: 过敏史 治疗史 高血压(是) (否) 心脏病(是) (否) 糖尿病(是) (否) 癫痫病(是) (否) 疤痕体质(是) (否) 近期用药史 其它 专科情况 临床诊断

激光治疗协议书 一、治疗前需照像作为病例资料保存。 二、如身体处于特殊时期(孕期、哺乳期等)暂不能行激光治疗,如 有上述情况,治疗前应向医生说明。 三、部分治疗术前采用表面麻醉药膏进行表麻,个别病人对麻醉药膏 有过敏反应,此现象属个体差异,需改用其它方法麻醉。 四、患有精神异常、全身重要器官疾病者不宜手术,术前应告知医生, 若隐瞒病史,一切后果自负。 五、瘢痕体质者术后有瘢痕增生可能。、 六、色素痣存在一定的恶变几率,术前无法预知,如近期有增大、变 色、瘙痒、疼痛、出血及原有毛发脱落等异常情况,应在治疗前向医生讲明,必要时作病理检查。 七、术后应严格遵医嘱,如护理不当,会出现感染、伤口愈合延迟、 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可能。 八、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每一种组织细胞对激光的敏感性不同,治疗

效果及显效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 九、由于每个人对光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紫癜 或水泡、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经过适当处理,紫癜或水泡一般会在24-96小时后逐渐消失,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一般在1-6个月内可逐渐消退,极少数个体可能出现永久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十、姓名、通讯地址及电话必须真实有效,否则因此而延误治疗、护 理所造成的后果由患者自负。 激光术后注意事项 1、暴晒前一个月,暴晒后一个月暂不做治疗,请注意避开该时间段; 术后当天清洗治疗区域避免水温过热/治疗区域保持干燥,不能沾水;两天内禁焗桑拿,泡温泉。 2、激光、彩光嫩肤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轻微泛红,紧 绷感,少数会出现水泡,结痂等均为正常现象。 3、治疗后一周内治疗区域不能使用含果酸、A酸、磨砂类护肤品, 禁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和酒精(包括含有酒精的化妆品),切不可挤、压、碰、磨擦治疗面。

第十五节 皮肤科病历

第十五节皮肤科病历 一、皮肤科病历书写要求 皮肤科病案记录应按内科病历内容要求规定书写,并应注意下列各项: (一)病史 1.主诉应记述病损的部位、性质、自觉症状与病期。 2.现病史应详询以下各点:①可能的病因或诱因,如饮食、接触史、药物史、感染史等。②初发病损的类型、形态、部位。③病损发生的次序,进展速度和演变情况。④局部和全身的自觉症状与程度。⑤病情与季节、气候、饮食、环境、职业、精神状态等有何关系。⑥治疗经过与疗效,有无不良反应。 3.过去史曾患过何种皮肤病,有无药物过敏与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及传染病史。 4.个人史应注意职业、族居地,有无与类似患者接触及不洁性交史。 5.家庭或在单位中有无同类皮肤病患者。必要时记明父母是否近亲婚配。 (二)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要求详见一般病历(第2页)。 皮肤检查检查时应有充足的光线(以自然线为佳)及适当的室温,应检视全身皮肤,注意毛发、指甲、粘膜是否正常,必要时可用放大镜协助检查,并画简图说明。检查皮肤病损时所应注意的项目如下: 1.视诊 ①类型:原发或继发,单型或多型。 ②分布:部分局限或泛发,单侧或对称,何处病损较多,遮盖部位或暴露部位,侵及伸侧或屈侧,皮肤粘膜交界与皮肤皱褶处有无病损,是否沿神经血管或按毛囊分布。 ③排列:成群、散在、融合、孤立、弥漫性、线条性、环形或多弧形、蛇形或地图形。 ④数目、大小与形态。 ⑤颜色及表面状态(湿润或干燥,。有无鳞屑及结痂)。 ⑥界限是否分明,周围皮肤色泽如何。 2.触诊病损硬度、肥厚及浸润程度,局部温度,有无压痛或波动,能否推动,必要时检查浅感觉有无障碍。

3.压诊以手指或玻片压迫局部,了解玻片下病损的色调及有无皮内出血。了解水肿是凹陷性还是非凹陷性。 4.刮诊用钝器在病损上轻刮,观察有无糠粃样鳞屑。或检视鳞屑下面病损情况,如有无点状出血现象等。 5.嗅诊检查病损及分泌物有无特殊臭味。 6.皮肤划痕试验以钝器划痕后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条状风团形成。 二、皮肤科病历举例 入院记录 仇天柱。男性32岁,汉族,上海市人,上海羊毛衫五厂职工,现住上海市共和路7弄12号,于1991年5月19日因全身出现痒性红色皮疹10天、发热3天,入院诊断。 患者于今年4月11日因肺结核用链霉素、利福平治疗近一个月,5月9日躯干、四肢出现粟粒至绿豆大红色斑丘疹。胸背部皮诊互相融合成片,呈鲜红色,压之退色,双下肢较密集粟粒大小暗红色丘疹,压之不退色。自觉微痒。曾用扑尔敏及外用药(药名不详)疗效不明显。5月10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用青霉素、SMZ治疗。5月15日面部出现红肿,不痛,微痒,同时伴有发热,39℃左右。发热持续,未用退热药物,且面部红肿逐渐加重,于5月19日来我院门诊拟诊药物入院治疗。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发病前后未进食鱼、虾、蟹等,未接触柏油及生漆等。 幼年无麻诊、水痘、猩红热、流腮等急性传染病史。否认伤寒、菌痢、肝炎病史。197 7年患肺结核至今未愈,否认咯血、气喘史。患足癣、甲癣5年余至今未愈。生于上海市,未到过外地。无烟酒啫好。23岁结婚,生一女,妻、女身体健康。父母健在。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尚好,体温38.2℃,脉搏100/min,血压17.3/11.2kPa(130/84mmH 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球运动良好,巩膜无黄染,耳鼻检查无异常发现,乳突部及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暗紫色,牙齿无缺失,咽部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颈软,两侧对称,无静脉恕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结节及杂音。无桶状胸,无胸壁静脉曲张。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右上肺可闻及管型呼吸音,心率100/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A2>P2。腹壁无静脉曲张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肝下缘在肋缘下0.5cm质软,无压痛。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肝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皮肤检查面颈部明显潮红、肿胀,以双侧上,下眼睑为重,以至眼裂缩小呈线状,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躯干、四肢可见密集、粟粒至绿豆大红色斑丘疹,呈麻疹样红斑表现,躯干部皮诊互相融合成片,压之退色。双侧前臂伸侧至手背及双小腿伸侧至足背,可见无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紫癜性皮诊。双足4~5趾间浸渍,1~3趾间脱屑,右1、2、3趾甲及左2趾甲灰黄、增厚,甲缘粗糙缺损。

精神科病历

10月23日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男,47岁,以“反复自笑、少语,行为异常反复16年”为主诉入院。1、本病历特点:(1)男性,47岁。(2)现病史:患者于199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懒散,不上班,自语自笑,行为怪异,无故骂人,发脾气,无故称有人议论他。之后多次住我院,诊断“精神分裂症”,一直予氯氮平抗精神病治疗。目前患者服用氯氮平100mg qn,阿立哌唑5mg中10mg晚治疗,近段时间患者拒药,又开始出现以上症状,并称父母不是亲生的。家属要求住院治疗。患者近段时间以来,无明显高热、抽搐、昏迷,无兴奋及情绪低落表现,无精神活性物质依赖,饮食可,睡眠好,大小便正常。(3)既往史:幼时曾患“肾炎”,已愈,具体不详。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4)入院查体:体温: 36.2℃脉搏: 84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24/6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3-5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5)精神科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意志力减退,较孤僻,懒散,对生活无要求。接触一般,问必答,未引出错觉、幻觉及感知综

合障碍,情感平淡,对情感刺激缺乏内心体验,未引出思维形式异常,存在非血统妄想,坚信自己是欧洲人,称是自己小时候被拐到南安的,智力正常,无自知力。(6)辅助检查:暂缺。 2、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1.患者在意识清晰下出现意志力减退,情感平淡,非血统妄想。2.病程16年。3.社会功能及自知力受损。鉴别诊断: 1.无器质性疾病症状及体征,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无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无明显情感优势表现,排除情感障碍。3、诊疗计划: 1、精神科监护。2、行为、心理治疗。3、氯氮平100mg qn联合阿立哌唑15mg/日,苯海索2mgqd药物治疗。4、请上级医师进一步指示。10月24日***主治医师查房 今早****主治医师查房,患者在病房内表现安静,睡眠饮食可,无头晕、头痛,无心悸、胸闷,无口干、便秘等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3-5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精神科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意志力减退,较孤僻,懒散,对生活无要求。接触一

精神科病历书写要求

第十二节精神科病历 一、精神科病历书写要求 病历 参阅一般病历内容与要求,但应注意下述几项: 1.一般项目应记录病史供给者姓名、与患者的关系、对病史了解程度及估计病史资料的可靠程度等。 2.主诉可根据转院病历摘要介绍内容,结合护送人员介绍的病情,简明扼要地描述其就医的主要症状表现及病期。 3.现病史要注意查明与发病有关因素、发病的具体日期,起病的急缓、临床症状表现及病情演变情况等。按照症状发生先后,依次描述。症状波动时,注意了解患者当时的处境。入院前接受过哪些治疗及疗效如何。与现病史密切相关的以往精神疾病病史,应在现病史中描述。患有器质性疾病尚未痊愈者,不论病史多久,均应在现病史中另段叙明。 4.过去史注意既往患过何种疾病,如各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头部外伤等。有无精神异常史,如有,则扼要记录其主要症状表现及治疗经过。对再次入院患者,应记录其末次出院日期,出院后工作、学习和服药维持治疗情况,以及了解与再发有关的因素等。 5.个人史尽可能包括胎儿时期及围产期情况,自初生至当前,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经历详细情况。了解病前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等。 6.家族史注意近亲两系三代中有无神经精神病或性格异常患者。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家族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环境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等。 体检检查 1.按一般病历书写要求进行。一般体检如无阳性体征,记录从简。 2.神经系统检查基本上按神经科病案记录要求进行。如无阳性体征,记录亦可从简。检查异性患者时,应有护士在旁协助进行。 精神检查 1.一般表现包括意识状态(清醒、朦胧、混浊、谵妄、昏睡、昏迷),服饰(平常、整洁、不洁、奇异),接触(合作、多礼、谦逊、倔强、粗暴、骄横、恐惧、退缩、孤僻、拘泥),注意力(集中、散漫、增强、随境转移、迟钝)。 2.情感注意观察面部表情及其对外界事情的反应,如喜悦、欣快、迟钝、淡漠、忧郁、惊恐、焦虑、急躁、易怒及病理性激情等。注意上述情感反应与当时

病历书写-皮肤科病历

病历书写-皮肤科病历 皮肤科病历 1(现病史 (1)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如与饮食、职业、用药、生活环境、情绪及其他内外因素等的关系。 (2)疾病的初发情况:病期、部位、损害性质、前驱症状等。 (3)疾病的发展情况:皮疹的发展顺序、速度和规律。 (4)自觉症状:主要症状及伴发的其他系统症状。 (5)发病后的治疗情况:方法、药名、剂量、效果及反应。 (6)复发情况及规律。 (7)传染性皮肤病应详细询问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2(过去史 以往有无类似病史:过敏性皮肤病(如药疹、接触性皮炎)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3(个人史 职业、婚姻、嗜好、文化程度。 4(家族史 近亲及远亲中有无同本病相关的病史、父母是否近亲结婚。 5(专科检查 观察皮疹应注意下列特点: (1)部位:按解剖部位描述。 (2)性持:区别是原发疹还是继发疹,是一种性质的皮疹还是多种性质的皮疹。 (3)形态: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环形、线形、不规则形等。 (4)数目:可数或不可数,数目少应直接记数。

(5)大小:用cm或mm表示,也可用实物比喻。 (6)色泽:除区别颜色外,应注意表面光泽。 (7)皮损边缘和界限:清楚、不清、整齐、不整齐。 (8)表面情况:干燥、湿润、平坦、光滑、粗糙、隆起、菜花状等。 (9)分布:全身性、局部性、单侧性、对称性,是否沿神经、血管和淋巴管走行分布等。 (10)排列:线状、带状、环状或弧状,散在或融合,孤立、群集或不规则。 (11)基底情况:狭窄或宽阔,有无蒂及浸润等。 (12)有无感觉障碍,必要时进行痛、触和温觉检查。 --------------------------------------------------------------------------------

精神科病历书写指导

精神检查(不合作) 一般情况: 患者接触被动,缄默不语,对问话不答,反复追问亦无任何反应,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一切漠不关 心,缺乏自主行为,经常呆坐,日常生活在督促下可自理,可自行进食,可自行如厕大小便,故可判 断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 言语: 患者缄默不语,对问话不答,反复追问亦无任何反应,与其谈话时让她用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 是”,患者仍无反应,一直呆坐于床,无任何表情及手势,故无法交谈。 面部表情与情感反应: 患者情感平淡,表情呆板,对周围一切视若无睹,对言语刺激无任何反应,缺乏情感交流,未见精神 恍惚、茫然,未见情绪低落。 动作和行为: 患者多独处,呆坐,无任何主动要求,生活需督促,被动服从,未见木僵、蜡样曲曲、违拗及强迫动 作,未见冲动、伤人行为。 入院诊断: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衰退期 签名 辅助检查:心电图结果示: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T波改变。 2010-2-10 6:00 首次病程记录 一、病例特点: 1.一般资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况、民族、学历、职业、信仰。 2.现病史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写首次发病的病因或诱因,本次波动、复发的病因或诱因。 (2)起病情况:发病年龄,起病形式是急性、亚急性,还是慢性。 (3)病程特点:持续性、发作性、周期性病程,发作、缓解的速度、影响因素,间歇期情况,本次病期。 (4)院外表现:概括写出异常表现。 3.既往史、个人史(特别是病前性格)、家族史中阳性内容。 4.临床症状:按精神检查顺序使用精神科术语,列出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自知力情况。 尽可能归纳为症候群。 5.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不必再重复病史及检查内容,直接写“依据患者上述病例特点,参照ICD-10疾病分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标准[详]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 1、病史 (1)一般情况注意记录病史提供者的、与患者的关系、病史可靠程度等。 (2)主诉用简练的语言,叙明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时间,症状多于一项者,依发生先后次序列出,共不超过20字。(3)现病史按照时间先后,层次分明和有条不紊地描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 ①具体的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程较长者不容易确定。此时应仔细追问陪同人所提供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 ②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因和躯体因素):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质和持续的时间。 ③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 ④根据病程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和演变情况。⑤应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有无特殊的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⑥患病后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 ⑦患病后是否就医,应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 ⑧应记录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其他资料。注意收集患者病

后所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画、信件等。 ⑨多次复发的住院病历现病史记录要求规定如下:a)末次出院痊愈者:末次出院后精神状况和生活劳动表现为本次发病背景进行记述,其他同初发病者,b)末次出院未痊愈者:不论临床疗效判定如何,出院后一直不能回归社会生活、劳动者,出院后全部情况及本次病情严重的全过程均为现病史容。 (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情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等。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 有精神病史者,若与现病史有关,不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 (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 ①母孕期情况:营养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外伤、滥用药物、中毒、感染、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等。 ②出生情况:胎次,是否顺产、难产、窒息及其持续时间。 ③生长发育情况:喂养方式。身体和智力发育情况。 ④学习情况:入学年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 ⑤工作情况:表现情况、参加工作的时间及表现。 ⑥个人特征:性格特点,向还是外向。

皮肤科病历

-----------皮肤科病历书写要求 皮肤科病案记录应按内科病历内容要求规定书写,并应注意下列各项: (一)病史 1.主诉应记述病损的部位、性质、自觉症状与病期。 2.现病史应详询以下各点:①可能的病因或诱因,如饮食、接触史、药物史、感染史等。②初发病损的类型、形态、部位。③病损发生的次序,进展速度和演变情况。④局部和全身的自觉症状与程度。⑤病情与季节、气候、饮食、环境、职业、精神状态等有何关系。⑥治疗经过与疗效,有无不良反应。 3.过去史曾患过何种皮肤病,有无药物过敏与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及传染病史。 4.个人史应注意职业、族居地,有无与类似患者接触及不洁性交史。 5.家庭或在单位中有无同类皮肤病患者。必要时记明父母是否近亲婚配。 (二)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要求详见一般病历(第2页)。 皮肤检查检查时应有充足的光线(以自然线为佳)及适当的室温,应检视全身皮肤,注意毛发、指甲、粘膜是否正常,必要时可用放大镜协助检查,并画简图说明。检查皮肤病损时所应注意的项目如下: 1.视诊 ①类型:原发或继发,单型或多型。 ②分布:部分局限或泛发,单侧或对称,何处病损较多,遮盖部位或暴露部位,侵及伸侧或屈侧,皮肤粘膜交界与皮肤皱褶处有无病损,是否沿神经血管或按毛囊分布。 ③排列:成群、散在、融合、孤立、弥漫性、线条性、环形或多弧形、蛇形或地图形。 ④数目、大小与形态。 ⑤颜色及表面状态(湿润或干燥,。有无鳞屑及结痂)。 ⑥界限是否分明,周围皮肤色泽如何。 2.触诊病损硬度、肥厚及浸润程度,局部温度,有无压痛或波动,能否推动,必要时检查浅感觉有无障碍。

3.压诊以手指或玻片压迫局部,了解玻片下病损的色调及有无皮内出血。了解水肿是凹陷性还是非凹陷性。 4.刮诊用钝器在病损上轻刮,观察有无糠粃样鳞屑。或检视鳞屑下面病损情况,如有无点状出血现象等。 5.嗅诊检查病损及分泌物有无特殊臭味。 6.皮肤划痕试验以钝器划痕后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条状风团形成。 -----------皮肤科病历举例 入院记录 仇天柱。男性32岁,汉族,上海市人,上海羊毛衫五厂职工,现住上海市共和路7弄12号,于1991年5月19日因全身出现痒性红色皮疹10天、发热3天,入院诊断。 患者于今年4月11日因肺结核用链霉素、利福平治疗近一个月,5月9日躯干、四肢出现粟粒至绿豆大红色斑丘疹。胸背部皮诊互相融合成片,呈鲜红色,压之退色,双下肢较密集粟粒大小暗红色丘疹,压之不退色。自觉微痒。曾用扑尔敏及外用药(药名不详)疗效不明显。5月10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用青霉素、SMZ治疗。5月15日面部出现红肿,不痛,微痒,同时伴有发热,39℃左右。发热持续,未用退热药物,且面部红肿逐渐加重,于5月19日来我院门诊拟诊药物入院治疗。发病以来大小便正常,发病前后未进食鱼、虾、蟹等,未接触柏油及生漆等。 幼年无麻诊、水痘、猩红热、流腮等急性传染病史。否认伤寒、菌痢、肝炎病史。1977年患肺结核至今未愈,否认咯血、气喘史。患足癣、甲癣5年余至今未愈。生于上海市,未到过外地。无烟酒啫好。23岁结婚,生一女,妻、女身体健康。父母健在。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尚好,体温38.2℃,脉搏100/min,血压17.3/11.2kPa(130/84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球运动良好,巩膜无黄染,耳鼻检查无异常发现,乳突部及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暗紫色,牙齿无缺失,咽部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颈软,两侧对称,无静脉恕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结节及杂音。无桶状胸,无胸壁静脉曲张。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右上肺可闻及管型呼吸音,心率100/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A2>P2。腹壁无静脉曲张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肝下缘在肋缘下0.5cm质软,无压痛。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肝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皮肤检查面颈部明显潮红、肿胀,以双侧上,下眼睑为重,以至眼裂缩小呈线状,局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方案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 1、病史 (1)一般情况注意记录病史提供者的姓名、与患者的关系、病史可靠程度等。 (2)主诉用简练的语言,叙明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时间,症状多于一项者,依发生先后次序列出,共不超过20字。(3)现病史按照时间先后,层次分明和有条不紊地描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 ①具体的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程较长者不容易确定。此时应仔细追问陪同人所提供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 ②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因和躯体因素):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质和持续的时间。 ③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 ④根据病程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和演变情况。⑤应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有无特殊的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⑥患病后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 ⑦患病后是否就医,应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 ⑧应记录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其他资料。注意收集患者病后

所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画、信件等。 ⑨多次复发的住院病历现病史记录要求规定如下:a)末次出院痊愈者:末次出院后精神状况和生活劳动表现为本次发病背景进行记述,其他同初发病者,b)末次出院未痊愈者:不论临床疗效判定如何,出院后一直不能回归社会生活、劳动者,出院后全部情况及本次病情严重的全过程均为现病史内容。 (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情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等。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 有精神病史者,若与现病史有关,不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 (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 ①母孕期情况:营养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外伤、滥用药物、中毒、感染、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等。 ②出生情况:胎次,是否顺产、难产、窒息及其持续时间。 ③生长发育情况:喂养方式。身体和智力发育情况。 ④学习情况:入学年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 ⑤工作情况:表现情况、参加工作的时间及表现。 ⑥个人特征:性格特点,内向还是外向。

皮肤科病历

第十三节 皮肤科病历 -----------皮肤科病历书写要求 皮肤科病案记录应按内科病历内容要求规定书写,并应注意下列各项: (一) 病史 1.主诉应记述病损的部位、性质、自觉症状与病期。 2.现病史 应详询以下各点:①可能的病因或诱因,如饮食、接触史、药物史、感染史等。②初发病损的类型、形态、部位。③病损发生的次序,进展速度和演变情况。④局部和全身的自觉症状与程度。⑤病情与季节 、气候、饮食、环境、职业、精神状态等有何关系。⑥治疗经过与疗效,有无不良反应。 3.过去史曾患过何种皮肤病,有无药物过敏与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及传染病史。 4.个人史应注意职业、族居地,有无与类似患者接触及不洁性交史。 5.家庭或在单位中有无同类皮肤病患者。必要时记明父母是否近亲婚配。 (二)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 要求详见一般病历(第2页)。 皮肤检查检查时应有充足的光线(以自然线为佳)及适当的室温,应检视全身皮肤,注意毛发、指甲、粘膜是否正常,必要时可用放大镜协助检查,并画简图说明。检查皮肤病损时所应注意的项目如下: 1.视诊

①类型:原发或继发,单型或多型。 ②分布:部分局限或泛发,单侧或对称,何处病损较多,遮盖部位或暴露部位,侵及伸侧或屈侧,皮肤粘膜交界与皮肤皱褶处有无病损,是否沿神经血管或按毛囊分布。 ③排列:成群、散在、融合、孤立、弥漫性、线条性、环形或多弧形、蛇形或地图形。 ④数目、大小与形态。 ⑤颜色及表面状态(湿润或干燥,。有无鳞屑及结痂)。 ⑥界限是否分明,周围皮肤色泽如何。 2.触诊病损硬度、肥厚及浸润程度,局部温度,有无压痛或波动,能否推动,必要时检查浅感觉有无障碍。 3.压诊以手指或玻片压迫局部,了解玻片下病损的色调及有无皮内出血。了解水肿是凹陷性还是非凹陷性。 4.刮诊用钝器在病损上轻刮,观察有无糠粃样鳞屑。或检视鳞屑下面病损情况,如有无点状出血现象等。 5.嗅诊检查病损及分泌物有无特殊臭味。 6.皮肤划痕试验以钝器划痕后观察局部皮肤有无条状风团形成。 -----------皮肤科病历举例 入院记录 仇天柱。男性32岁,汉族,上海市人,上海羊毛衫五厂职工,现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