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指南

原文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第45卷第2期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简介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2005年10月26日

前言

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不仅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及视空间障碍等,还可伴随焦虑、抑郁、激越、冲动等情感行为障碍,这些情感和行为障碍同样也是患者致残的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医生提高对早期认知能力障碍的认识,并及时进行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行为问题的发展,使患者在更长的时期内维持基本的认知功能,有助于维持和改善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在疾病后期才进行干预,虽可能延缓认知能力衰退的进程,但是已经发生的损害则不可逆转。

本共识主要关注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诊断和防治原则。

第一章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的基本概念

1.1 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执行功能指的是有效地启动并完成自己决定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能力。执行功能是种复杂的过程,含有计划、启动、有效地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以及自我调整等内容,涉及到计划、启动、顺序、运行、反馈、决策和判断等。

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问讯了解个体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有时还需要通过对其照料者的问讯补充和核实有关情况。通过各种神经心理学检查和测查可以量化地评估个体的总体认知功能和特异的认知域状况,还可以发现某些日常生活中难以觉察的认知功能损害。

-------------------------------------------------------------

通讯作者: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200127,上海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s),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又称为认知功能衰退、认知功能缺损或认知残疾。

1.2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及其分型

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

态。

MCI的早期定义是指与Alzheimer病(AD)相似的、进行性的记忆损害,强调的是疾病状态,特指AD的临床前期。此外,MCI也可有语言、注意和视空间能力损害等。然而,当MCI被认为是正常老化与痴呆的过渡阶段后,它就不再仅仅是代表了AD前的状态。故可分MCI为两型:遗忘型(a MCI),是经典的定义,包括单纯记忆损害和记忆伴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两种,主要指AD 的前期;非遗忘型,包括单个非记忆域损害和多个非记忆域损害,属广义的MCI,涵盖多种认知损害,可能是多种痴呆的前期表现。MCI也可按病因分为变性性、血管性等。MCI的结局有多种。

确定MCI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以便延迟或阻止痴呆的发生、发展。

1.3 痴呆及其分型

痴呆指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一组严重认知功能缺陷或衰退的临床综合征,如进行性思维、记忆、行为和人格障碍等,可伴随精神和运动功能症状,损害达到影响职业、社会功能或日常生活能力的程度。

痴呆有多种分型标准。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变性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aD)、炎症性痴呆、感染性痴呆、肿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其中AD、VaD和混合性痴呆是临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痴呆类型。

混合性痴呆,指AD与VaD同时并存,经典表现是AD患者发生脑梗死后出现快速起病的新的认知功能损害。然而,近来的研究表明不少的AD患者有血管性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病理学上的脑血管病证据,临床上难以确定是脑血管病直接导致痴呆或是脑血管病加重了AD的病理生理作用,采用AD伴脑血管病的概念可能比用混合性痴呆更为科学和严谨。

第二章中国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

2.1 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是影响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的最主要因素,随年龄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迅速上升。认知功能障碍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AD多见于女性,而VaD则多见于男性。中国人群痴呆发病率和患病率(65岁以上的人群为4.8%)与西方国家具有可比性。aMCI转化为痴呆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认知正常的人群。城乡差别的影响尚无一致的调查结果。

2.2 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已知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等)、遗传学因素(载脂蛋白E 4、早老素1、早老素2、tau蛋白、β淀粉样肽前体及Notch3基因等)、生活方式(吸烟、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及社会退缩等)及个人史(教育水平低下、头部创伤、精神疾病等)。

近来有意义的发现是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房颤、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不仅是VaD,而且也是AD和MCI的危险因素。

2.3 中国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普及相关知识,使更多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和社会大众了解认知功能障碍的危害性,认识防治的意义。

要提高对血管性危险因素在认知功能障碍中作用的认识,规范对血管性危险因素的处置,有效地实现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级预防。要加强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的依据和标准的研究,实现早发现早干预,达到有效的二级预防。

规范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措施,坚持早治疗和终身治疗的原则,全面关注患者的认知、精神和行为,注重患者的生命质量。

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是涉及社会、经济、医学和家庭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应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第三章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诊断

3.1 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诊断步骤

3.2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

临床常用的aMCI诊断标准,归纳如下:①以记忆障碍为主诉,且有知情者证实;②其他认知功能相对完好或轻度受损;③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④达不到痴呆诊断标准;⑤排除其他可引起脑功能衰退的系统疾病;⑥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分为2-3,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为0.5,记忆测查分值在年龄和教育匹配对照组1.5SD以下,且MMSE至少24分或mattis痴呆评价表(DRS)至少123分。

3.3 痴呆的诊断

推荐DSM-IV标准或ICD-10的标准(具体略)。

3.3.1 AD型痴呆的诊断

推荐DSM-IV的 AD型痴呆的诊断标准(具体略)。

推荐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AD及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DA)规定的“可能”、“很可能”和“肯定”的AD诊断标准(具体略)。

3.3.2 血管性痴呆(VaD)的诊断

推荐DSM-IV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具体略)。

推荐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的“可能”、“很可能”和“肯定”的VaD诊断标准(具体略)。

3.3.3 混合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既有AD又有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应被诊断为混合性痴呆,应该列出引起痴呆的病症,例如,“由于可能的血管疾病引起的混合性痴呆”或“由于明确的血管疾病引起的混合性痴呆”。随着诊断手段的进步,混合性痴呆的诊断比例将增加。

3.3.4 其他类型痴呆的诊断标准:略

3.4 辅助诊断方法

神经心理学测查是重要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应酌情选择不同的量表进行评估,如筛选量表(MMSE等)、综合评估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CDR、GDS、Alzheimer病评估量表等)、特定的认知功能检查(记忆、执行功能等)、精神行为量表(神经精神问卷、Hamilton抑郁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等。

神经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重要,应进行头颅MRI检查,有条件者可行SPECT、PET 和功能MRI检查。

水平。检查脑脊液中的tau 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叶酸及维生素B

12

蛋白和APP等有助于诊断。可进行脑电图、认知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查。

神经病理学检查和基因学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第四章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

4.1 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基本原则

-积极识别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特别是可控制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早期诊断MCI,积极干预,早期治疗。

-有效治疗部分病因明确且可控制的认知功能障碍,如脑血管病、脑外伤、炎症、脑积水及系统疾病等。

-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积极开展改善认知功能的对症治疗。

-重视精神、行为异常的干预。

-积极开展非药物治疗,如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注意合并症和伴随疾病的治疗。

-加强康复训练。

-关注照料者的生活质量。

4.2 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

4.2.1 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药物

4.2.1.1 胆碱酯酶抑制剂

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通路是记忆及认知信息处理、存储中心,增强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是治疗AD的重要方法,此类药物对延缓疾病进程、改善临床症状有明确效果,目前是AD的首选药物,同时也适用于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及脑外伤痴呆等。

多奈哌齐:具有高度选择性、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长期服用可改善AD和VaD 患者认知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

卡巴拉汀:可双重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目前为AD 治疗常用药,临床应用时需逐渐加量。

加兰他敏: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调节胆碱受体的作用,对改善轻、中度AD和Va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

4.2.1.2 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

美金刚:可拮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阻止谷氨酸盐释放,减少兴奋性毒性作用,可用于中晚期AD患者治疗。

4.2.1.3 钙拮抗剂

尼莫地平是慢通道电压依赖性Ca2+拮抗剂,用于治疗AD、VaD及混合性痴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总体评价及认知功能,延缓V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降低血管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4.2.2 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

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是由我国科研人员首先从石杉科植物千层塔中提取获得的一种生物碱,为可逆的、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改善痴呆患者症状。

麦角碱类:通过拮抗肾上腺素作用增加脑血流量及能量代谢,可能改善AD及VaD患者认知、情感及生活自理能力。

吡咯脘类药物:可改善脑微循环,有助能量代谢,增加学习记忆能力,长期服用副作用小,某些国家将其列为抗痴呆药物。

抗氧化剂:银杏叶制剂可通过改善脑血液循环及氨基酸受体拮抗作用,保护脑功能,亦可用于痴呆治疗,安全性较好,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尚不充分。维生素E、维生素C和丙炔苯丙胺等有抗氧化作用,有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不充分,可能预防作用大于认知改善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流调资料表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降低AD的患病风险,但近来的环氧酶-2抑制剂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

雌激素替代疗法:流调资料亦发现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明显降低更年期妇女AD患病风险,部分临床试验认为其可延缓疾病病程,改善认知功能。但近年大样本临床试验结果对此提出异议,尤其对长期应用之安全性提出质疑。

他汀类药物:有调脂和抗炎等作用,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但治疗痴呆的临床试验缺乏。4.2.3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治疗药物

大量流行病学证据已证明有效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能延缓认知功能衰退、减少痴呆的发生。因此,要积极和严格地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脂质异常,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合理选择相关药物;要重视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小结

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可能在临床前数十年即已开始。在疾病进展的后期,特别是发生痴呆后再开始治疗,虽仍可能延缓认知功能衰退的进程,但已有的损害多不能逆转。因此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MCI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切入点,具体干预措施仍在探索之中。

虽然对各种痴呆已有了一定的治疗手段,但仍然存在疗效不突出和费用昂贵的问题。预防应成为最重要的措施,在各种危险因素中,血管性危险因素是可以被发现和控制的,因此要特别重视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凡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冠心病的患者,均应进行记忆及智能的测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生弟、樊东升、高旭光、贺茂林、贾建平、李舜伟、李焰生、罗本燕、汤慈美、汪昕、王丽娟、王鲁宁、王慕一、王少石、王新德、王荫华、王拥军、许贤豪、张微微、张振馨、张茁、赵忠新、周盛年等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简介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焦虑障碍具有慢性发作性病程,需要全病程防治。适当的药物治疗有肯定疗效,但心理治疗的作用和地位同样不容忽视。应在病程不同阶段,采用以人为本的不同措施,并考虑我国国情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卫生经济学原则。 指南分总论、惊恐障碍(PD)、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社交焦虑障碍(SAD)4 章节。总论包含焦虑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诊断分类、治疗(药物和心理)、人群防治、指南推广和实施等内容。各论包含了上述3个焦虑障碍亚型的概述、临床评估、诊断分类、各亚型临床表现及规范化治疗程序等。该指南还附有3个诊断系统的诊断标准、10余种常用焦虑障碍的评估量表 及3份焦虑亚型治疗的循证资料。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 目录 1 焦虑障碍概论 1.1 焦虑障碍的概念 1.2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1.2.1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 1.2.2 我国焦虑障碍防治现状 1.3 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 1.4 焦虑障碍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分类 1.4.1 临床评估

1.4.2 焦虑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5 焦虑障碍的治疗 1.5.1 焦虑障碍的治疗目标 1.5.2 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 1.5.3 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1.5.4 电痉挛疗法 1.6 特殊人群的焦虑障碍 1.6.1 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 1.6.2 老年焦虑障碍 1.6.3 妊娠期、围生期和哺乳期妇女焦虑障碍1.6.4 焦虑与躯体疾病的共病 1.6.5 惊恐障碍的共病问题 1.6.6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共病问题 1.6.7 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问题 1.7 焦虑障碍的人群防治 1.8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的推广和实施 2 惊恐障碍

认知障碍及其康复-讲义20120706

认知功能障碍评定与康复治疗 恽晓平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评定科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脑外伤以及各类痴呆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学症状。在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认知功能损害是阻碍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与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重视各种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时检查、及时诊断,将有助于及时治疗认知障碍,有助于缩短脑损伤康患者的康复疗程,促进脑损伤的康复。 一、脑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认知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对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的加工过程通过脑这一特殊物质实现。 1、大脑的联合皮质 认知功能与大脑皮质结构密切相关。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以及其它各种感觉中枢仅占大脑皮质的小部分,大部分为联合区所占据。许多脑的“实际”动作均发生在联合区。被视为脑的主要功能的各种认知活动如两个数字相加,认出父母或熟人、组织一句话、计划一顿饭等均发生在联合皮质区。 大脑联合皮质(区)是在系统发生上最晚、在个体(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成熟最晚的结构。联合区不参与纯粹意义上的感觉或运动功能。如感觉联合区接收来自感觉皮质的多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整合处理,将具体的、直观的知觉加工成为抽象思维或概念;躯体运动联合区参与各种复杂动作的意念形成,计划和编排运动程序,然后将信息传至运动皮质,即将抽象的思维转变为具体行动。由此可见,大脑联合皮质在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之间起着“联合”的作用。认知过程是高级脑功能活动。 2、左、右大脑半球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大脑两半球存在着功能上的不对称性。美国心理学家Sperry与他的同事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人类大脑半球的不对称性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大脑皮质的高级功能在两半球并非对称分布,而是有一定的专门化。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各自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这种分工通过半球间的联络纤维传送信息来协调。从总体上看,左半球主管语词能力如听、说、读、写,也涉及逻辑思维能力;右半球是非语词性的,它以形象而不是以词语进行思维,主管与空间合成或概念有关的能力如空间认知和旋律等。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像言语发声这样一些任务是以某一半球为优势的,但是大多数任务都要求脑的两个半球并行工作。脑是高度综合的系统,单独区域几乎不独立运行。 3、认知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1双相障碍的概念 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 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 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 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因此,ICD-l0及DSM-?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 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这是最早的双相概念。1957年,Leorlhard根据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将躁狂抑郁症分为单相及双相两个亚组,认为它们可能具有异源性。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被反复引用。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美精神病学界受Bleuler学术观点的影响,将许多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大多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至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DSM-?将双相障碍病程中伴有短期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疾病实质性的区分,对双相障碍的正确认别有利于发现其客观的患病率。 诊断概念的变迁、沿用标准的宽严等都曾影响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此外,随着抑郁障碍患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抗抑郁剂的问世及应用,双相障碍的流行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为抗抑郁剂可促发转躁,不少抑郁障碍患者最后转为双相障碍。Altshuler等(1995)调查发现,35,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转发躁狂或轻躁狂而成为双相障碍,由此增加了双相障碍的患病率。 2.1.1国外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 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认知障碍的康复教学内容

认知障碍的康复 认知是理解和认识的技能,是判断和做出决定的能力,是一种全面的认识。 认知是人们运用和处理所获得的讯息进行思考和行动,知觉是通过躯体感觉和大脑反应过程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大脑损害(如脑外伤或中风)后常出现认知障碍。认知功能受损可能是评估和治疗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此外,对于病人和家属要接受和应付这一事实也是非常困难的。许多治疗师在进行评估和治疗时,试图同时了解认知和知觉受损情况。工作人员与病人和家属配合,通过以下的评估可以得到认知受损的情况。认知障碍的主要方面包括: 1.注意力 2.记忆力 3.定向力 4. 创造力 5.计划和组织能力 6.解决问题能力 7. 大脑的灵活性和抽象思维 8.洞察力和冲动性 【评估】 认知功能不仅将知觉和感觉连结起来,而且认知障碍的不同类型也是互相连结的。某一方面的认知问题可以引起另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认知问题。 例如,一个病人如果有注意力和记忆方面的问题,就会出现解决问题的障碍。特殊认知障碍的识别和评价不是容易的,就像缺陷在孤立的情况下通常是看不见的。治疗师应重点放在评估功能活动上,可是,通过观察和行为识别特殊认知障碍是困难的。下面讨论的每种认知缺陷,包括一些简单的检查有助于问题的识别。其他较特殊的检查由心理学者进行,但是,这些检查是非特异性的,不能真正反应病人的功能执行情况。 【治疗-注意力】 注意力是将精力集中于某特殊刺激的能力,没有精力分散。 注意力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可帮助人决定内外刺激利感觉在某一特殊时间是恰当的。它是一种包括警觉、选择和努力的功能。警觉是一个人对周围环境反应的一种状态,选择使我们决定刺激对应于我们做的事,努力起将注意力维持一段时间的能力。 在注意力方面,我们用二种方式处理讯息: (1)自动过程:在潜意识水平。 (2)被控制过程:在我们考虑新讯息时用。 一位中风病人需要有意识注意(被控制过程)去完成最简单的任务。 两种障碍与这些过程有关: (1)集中的注意力障碍:当自动反应由受控制反应代替时发生,如一个中风病人在全神贯注如何行走时,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一件事上,他警觉的总体水平就下降。 (2)分开的注意力障碍:当受控制过程的功能不适合于病人处理所有完成某项任务必需的讯息时发生。当同时存在几种改变时,病人处于过度负荷状态。 1 评估 通过临床观察和活动分析是进行评估的最佳办法。各种不同的心理检查和评分需由心理学者完成。治疗师应观察病人在不同的地方和每天不同的时间所进行的功能活动,包括影响注意力的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综述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认为MCI 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存在超出其年龄所允许的记忆障碍, 而记忆以外的大脑高级神经功能被保留,且日常生活不受影响的状态, 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如何对疾病进行干预,延缓甚至逆转病情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研究。本文就MCI的康复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认知训练 1.1 认知功能训练朱宏霞[1]对40例MCI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包括心理护理、记忆障碍训练、定向力训练、逻辑思维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干预前后进行MMSE和ADL评定。结果认知训练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明显提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认知训练可明显提高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王海丽、杨华清[2,3]等发现认知训练结合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还能促进患者平衡、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Kinsella GJ[4]应用认知训练治疗遗忘型MCI。方法:52 mCI患者和52正常人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主要评价为2周和随访4月后的前瞻性记忆和记忆策略。结果:每天的记忆(前瞻性记忆工作)经过干预后明显改善,尽管自我评价没有表现出相类似的结果。结论:在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运用认知恢复的补偿策略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提高日常记忆能力(前瞻性记忆任务和知识的记忆策略)。Vidovich MR[5]设计了认知活动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研究(PACE)来检测MCI老年人通过认知活动干预是否能减少认知能力下降的几率。方法:将160个MCI患者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非特异性的教育组和认知活动组。干预措施包括90分钟的认知训练,共10个疗程,主要评分标准为剑桥认知评分。其他疗效如改变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情绪和生活质量也进行检测。这个项目产生的最好的证据是认知活动可作为防止老年人的认知衰退与MCI的策略。 1.2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Cipriani G[6]研究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认知训练对AD、轻度认知障碍(MCI)、多系统萎缩(MSA)的影响。10个AD患者(MMSE 评分23.9± 2.4)、10个MCI患者[MMSE评分(28.0±1.4)分]和3个MSA患者[MMSE评分(26.7±2.3)分]参加了此项研究。每个人参加两项训练计划,并在两疗程后评价认知和非认知功能。结果AD组MMSE分数显著提高(P=0.010)。相反, 另外两组MMSE随访基线分数仍相当稳定的。AD患者在语言生成方面(P=0.036)和执行功能(P=0.050) 也有明显的改善。MCI患者在行为记忆方面能够显著地改善(P=0.017)。多系统萎缩组无显著改善。其数据表明根据患者的不同诊断给予个性化的康复干预可能有不同的效果。MCI和AD患者在整体和/(或)在特定的认知领域有显著的改善。相反,MSA患者没有任何收益。Eckroth-Bucher M[7]将传统的认知刺激与计算机相结合,每天训练45分钟,一周2次,共6周。32个轻中度认知损害和正常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结果:轻度和中度

认知障碍老人护理

认知障碍老人的护理 认知障碍是指由于认知缺陷或异常造成的心理障碍。包括:1.感知障碍2.记忆障碍3.思想障碍。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老年性痴呆。 老老年性痴呆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过生理性变化,或过早老化,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年龄成正比。一、发展阶段 按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期: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感淡漠或抑郁以及轻度健忘。此时表现不易辨别,常被认为神经症或正常老化。 中期则出现典型的痴呆症状,包括定向力障碍,尤以时间定向障碍最为多见,随病情发展,地点人物定向也减退,记忆力障碍,智能障碍,精神症状,此期患者大多伴有幻觉或妄想,以幻视、幻听和被窃妄想最为多见,情绪改变亦较常见。 晚期则全面智能障碍,卧床、无自主运动,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全丧失,情感淡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常伴大小便失禁,最终因并发症导致死亡。 二、基本护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性痴呆患者最终会丧失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家庭护理尤为重要。 对于痴呆老人,护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持他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通过调整周围环境,使之与患者的生活能力相适应,延缓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现象。及时得到正确的护理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1.穿着护理 痴呆老人往往不能根据气候加减衣服,家属应随时根据天气变化为患者更换衣物,以免冻着或中暑,衣服要宽松,鞋子选用舒适的棉质套鞋。 2.居住环境 居室要宽敞,设施简单,光线充足,室内无障碍,室内最好铺地毯,床边设置护栏,妥善保管危险性物品,病人的生活环境要固定,减少室内物品的变动。 3.出行护理 痴呆老人多伴有椎体外系统病变,共济失调,病人站立,行走都会发生困难,容易跌伤,上下楼梯一定要有人搀扶。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以免迷路,并在老人的衣服醒目处标上姓名,住址,联系电话,以防走失。 4.睡眠护理 痴呆老人往往有睡眠障碍,要为病人创造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安静,入睡前温水洗脚,不要給老人饮酒,吸烟,等影响睡眠质量。不要让单独居住,长期卧床要定期进行翻身,拍背等护理。 .5.卫生护理 维持良好的个人习惯,可减少感染的机会,个人卫生包括皮肤,头发、指甲、口腔等卫生,洗脸时,要从患者的后面或旁边进行,面对面洗脸,会使患者很勉强或不合作。如患者不肯刷牙或不会,可用棉棒沾盐水擦洗,以达到清洁效果。 6.饮食护理 1.注意营养搭配 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应多吃清淡的食物,要多吃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要避免吃哦容易造成身体伤害的食物,如太烫的食物。 2.控制食量 防止吃的太少或吃的太多,有的患者不只饥饱,一餐吃很多,刚吃过还要吃,这个时候注意,

认知障碍的康复

认知障碍的康复

认知障碍的康复 认知是理解和认识的技能,是判断和做出决定的能力,是一种全面的认识。 认知是人们运用和处理所获得的讯息进行思考和行动,知觉是通过躯体感觉和大脑反应过程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大脑损害(如脑外伤或中风)后常出现认知障碍。认知功能受损可能是评估和治疗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此外,对于病人和家属要接受和应付这一事实也是非常困难的。许多治疗师在进行评估和治疗时,试图同时了解认知和知觉受损情况。工作人员与病人和家属配合,通过以下的评估可以得到认知受损的情况。认知障碍的主要方面包括: 1.注意力 2.记忆力 3.定向力 4. 创造力 5.计划和组织能力 6.解决问题能力 7. 大脑的灵活性和抽象思维 8.洞察力和冲动性 【评估】 认知功能不仅将知觉和感觉连结起来,而且认知障碍的不同类型也是互相连结的。某一方面的认知问题可以引起另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认知问题。 例如,一个病人如果有注意力和记忆方面的问题,就会出现解决问题的障碍。特殊认知障碍的识别和评价不是容易的,就像缺陷在孤立的情况下通常是看不见的。治疗师应重点放在评估功能活动上,可是,通过观察和行为识别特殊认知障碍是困难的。下面讨论的每种认知缺陷,包括一些简单的检查有助于问题的识别。其他较特殊的检查由心理学者进行,但是,这些检查是非特异性的,不能真正反应病人的功能执行情况。 【治疗-注意力】 注意力是将精力集中于某特殊刺激的能力,没有精力分散。 注意力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可帮助人决定内外刺激利感觉在某一特殊时间是恰当的。它是一种包括警觉、选择和努力的功能。警觉是一个人对周围环境反应的一种状态,选择使我们决定刺激对应于我们做的事,努力起将注意力维持一段时间的能力。 在注意力方面,我们用二种方式处理讯息: (1)自动过程:在潜意识水平。 (2)被控制过程:在我们考虑新讯息时用。 一位中风病人需要有意识注意(被控制过程)去完成最简单的任务。 两种障碍与这些过程有关: (1)集中的注意力障碍:当自动反应由受控制反应代替时发生,如一个中风病人在全神贯注如何行走时,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一件事上,他警觉的总体水平就下降。 (2)分开的注意力障碍:当受控制过程的功能不适合于病人处理所有完成某项任务必需的讯息时发生。当同时存在几种改变时,病人处于过度负荷状态。 1 评估 通过临床观察和活动分析是进行评估的最佳办法。各种不同的心理检查和评分需由心理学者完成。治疗师应观察病人在不同的地方和每天不同的时间所进行的功能活动,包括影响注意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的指南

1双相障碍的概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因此,ICD-l0及DSM-Ⅳ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Ⅳ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 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这是最早的双相概念。1957年,Leorlhard根据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将躁狂抑郁症分为单相及双相两个亚组,认为它们可能具有异源性。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被反复引用。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美精神病学界受Bleuler学术观点的影响,将许多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大多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至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DSM-Ⅲ将双相障碍病程中伴有短期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疾病实质性的区分,对双相障碍的正确认别有利于发现其客观的患病率。 诊断概念的变迁、沿用标准的宽严等都曾影响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此外,随着抑郁障碍患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抗抑郁剂的问世及应用,双相障碍的流行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为抗抑郁剂可促发转躁,不少抑郁障碍患者最后转为双相障碍。Altshuler等(1995)调查发现,35%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转发躁狂或轻躁狂而成为双相障碍,由此增加了双相障碍的患病率。 2.1.1国外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焦虑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第六章焦虑障碍 第一节概述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是一组以焦虑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障碍的总称。焦虑障碍的特点是过度恐惧和焦虑,以及相关的行为障碍。恐惧是指面临具体不利的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焦虑反应,焦虑是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紧张不安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根据ICD-11和DSM-5的疾病分类,目前的焦虑障碍包括:①广泛性焦虑障碍;②惊恐障碍;③场所恐惧症;④社交焦虑障碍;⑤特定恐惧障碍;⑥分离性焦虑障碍; ⑦选择性缄默;⑧其他药物或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本章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特定恐惧障碍这5种常见类型。 一、流行病学 2019年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HMS)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是我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为5.0%,终生患病率为7.6%。焦虑障碍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通常起病于儿童期或少年期,到成年期就诊。焦虑障碍有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焦虑症状越来越常见,并常与抑郁症状共存。研究发现,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很高,可以同时共病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焦虑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物节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失调、神经递质平衡失调等。心理因素包括童年经历、性格特点、生活事件等。社

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生活节奏、经济状况等。与焦虑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焦虑障碍家族史,童年期焦虑障碍病史,童年期不良的养育方式,应激性或创伤性生活事件,女性,离异,丧偶,失业,经济困难,共病精神障碍(尤其抑郁障碍)等。 三、临床特征 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焦虑症状群,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表现为焦虑、担忧、害怕、恐惧、紧张不安;躯体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颜面潮红、苍白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前主要依据焦虑的临床症状群和病程来确定特定的焦虑障碍。在诊断焦虑障碍前,应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躯体疾病。部分躯体疾病可以出现焦虑症状,如二尖瓣脱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常规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检查、肾脏B超,头颅磁共振等。 焦虑症状存在与否及严重程度可通过焦虑症状的评估量表评定。常用的焦虑症状评估量表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超过50%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故对焦虑障碍患者需要同时进行抑郁症状评估。常用的抑郁症状评估量表包括: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焦虑障碍患者常有一定的人格特质,故需要对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人格测定,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情况,指导治疗。常用的人格测定包括艾森克人格测定(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MMPI)。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实用简本

惊恐障碍治疗的规范化程序 (季建林司天梅) *如果需要减药,逐渐减药,防停药过快,出现停药反应;减药时间至少需要2—3个月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社交焦虑障碍治疗的规范化程序 *如果需要减药,逐渐减药,防停药过快,出现停药反应;减药时间至少需要2—3个月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抑郁症药物治疗流程 严重或自杀强烈者可首选*1.伴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或木僵的患者可以立即做MECT 2.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在抗抑郁腰基础上合并MECT 江达开主编.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的规范性程序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实用简本 一、惊恐障碍 1.惊恐障碍的诊断 1.1概述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主要症状特点是反复出现的、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发作历时5~20分钟,伴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常有大难临头的害怕和恐惧。发作时临床表现多以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因此容易误诊。患者常在内科相关科室就诊。如果患者可以回避某些易引起惊恐发作的场合,则称为场所恐惧症。因此,在诊断分类中,惊恐障碍又被分为伴有场所恐惧症或不伴有场所恐惧症。CCMD-3把惊恐障碍列为焦虑症的一个亚型。 惊恐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最近欧美的流行病学治疗显示惊恐发作的终生患病率为4.7%~15%,年患病率为2.7%~7.3%.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呈双峰模式,第一个高峰出现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第二个高峰出现于45~54岁,在65岁以后起病者非常少见(0.1%)。国内浙江省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5)显示,惊恐障碍时点患病率为1.76‰,河北省治疗为3.96‰,平均年龄为49.22岁(2007)。 惊恐障碍常伴随显著的功能损害,患者的精神健康和日常功能明显低于患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如糖尿病、关节炎)的患者;并且与精神活性物质或酒精使用、共患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如与抑郁障碍的共患率近30%)的比列较高;惊恐障碍的患者中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的风险是其他精神障碍患者的2

中国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指南

原文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第45卷第2期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简介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2005年10月26日 前言 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不仅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及视空间障碍等,还可伴随焦虑、抑郁、激越、冲动等情感行为障碍,这些情感和行为障碍同样也是患者致残的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医生提高对早期认知能力障碍的认识,并及时进行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行为问题的发展,使患者在更长的时期内维持基本的认知功能,有助于维持和改善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在疾病后期才进行干预,虽可能延缓认知能力衰退的进程,但是已经发生的损害则不可逆转。 本共识主要关注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诊断和防治原则。 第一章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的基本概念 1.1 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执行功能指的是有效地启动并完成自己决定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能力。执行功能是种复杂的过程,含有计划、启动、有效地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以及自我调整等内容,涉及到计划、启动、顺序、运行、反馈、决策和判断等。 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问讯了解个体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有时还需要通过对其照料者的问讯补充和核实有关情况。通过各种神经心理学检查和测查可以量化地评估个体的总体认知功能和特异的认知域状况,还可以发现某些日常生活中难以觉察的认知功能损害。 ------------------------------------------------------------- 通讯作者: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200127,上海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s),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又称为认知功能衰退、认知功能缺损或认知残疾。 1.2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及其分型 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

焦虑症诊断治疗指南

焦虑症诊断治疗指南 疾病简介: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也称为焦虑障碍)。 发病原因 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机体 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从而造成焦虑等症状的出现。焦虑症患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衡,而抗焦虑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 大脑的功能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等等。 疾病分类 焦虑症有很多种类型,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焦虑常分为: 1) 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在没有明显诱

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 2) 急性焦虑发作(Acute anxiety attack)(又称为惊恐发作):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恐惧性情境时,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注意!这种类型焦虑的出现是发作性的,无法预知的。由于急性焦虑发作的临床表现和冠心病发作非常相似,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使得急性焦虑发作的误诊率较高,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 恐怖症(Phobia)(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的,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是不会引起焦虑的。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

中国双相障碍治疗指南2007版

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前言 本指南由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牵头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一部分。它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导建议,国际精神药物治疗规程委员会(IPAP)以及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专家,也多次提出咨询建议。指南的读者主要是在第一线服务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包括专科医师、通科医师、纵使医院心理科医师、临床社工师 以及精神卫生管理人员。 一、治疗原则 (一)综合治疗原则 尽管各类用于治疗双相障碍的精神药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双相障碍各种发作的急性期治疗预防复发的疗效仍不尽如人意。应采取精神药物、躯体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长期治疗原则 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因此,双相障碍常是慢性过程障碍,其治疗目标除缓解急性期症状外,还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以阻断反复发作。医生应在治疗开始前即向患者和家属明确交代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及实施办法,争取良好的依从性。长期治疗可分为3个治疗期: 1、急性治疗期 此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注意治疗应充分,并达到完全缓解,以免症状复燃或恶化如非难治性病例,一般情况下6-8周可达到此目的。 2、巩固治疗期 从急性症状完全缓解后即进入此期,其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一般而言,此期间主要治疗药物(如心境稳定剂)剂量应维持急性期水平不变。 巩固治疗期的时间长短原则上是按发作的自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中不易掌握。一般巩固治疗时间为:抑郁发作4-6个月,躁狂混合性发作2-3个月。如无复燃,即可转入维持治疗期。此期配合心理治疗十分必要,以防止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3、维持治疗期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此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维持治疗期,对原治疗措施可以在密切观察下进行适当调整,或小心减去在联合治疗的非心境稳定剂药物,或相应减少剂量。但经验说明,使用接近治疗剂量者比低于治疗剂量者的预防复发效果要好。以锂盐为例,一般保持血锂浓度在0.6-0.8mmol/L为宜。 但维持治疗并不能完全防止双相障碍病情复发。因此,应教育患者和家属了解复发的早期表现,以便他们自行监控,及时复诊。在维持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并嘱患者定期复诊观察。复发的早期表现可能为出现睡眠障碍或情绪波动,此时可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如短期应用苯二氮卓类药(benzodiazepines,BDZs)或增加原药剂量,以避免发展成完全发作。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如过去为多次发作者,可考虑在病情稳定达到既往发作2-3个循环的间歇期或2-3年后,再边观察边减少药物剂量,逐渐停药,以避免复发。在停药期间如有任何复发迹象应及时恢复原治疗方案,缓解后应给予更长维持治疗期。 (三)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策略 一、治疗策略 (一)对首发患者、复发患者、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策略 对于首发患者要①早发现、早治疗;②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③根据经济情况,尽可能选用疗效确切、症状作用谱较为广泛、不良反应轻、便于长期治疗的抗精神病药物;④积极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属重视、配合对患者的全程治疗;⑤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康复和职业训练。 1、急性期治疗 1.1、目标 ①缓解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激越兴奋、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争取最佳预后。②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③预防自杀及防止危害社会的冲动行为的发生。④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程度。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综合征、抗胆碱能意识障碍等。 1.2、策略 治疗开始前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神经系统及精神检查,同时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EKG等,测量体重。作治疗前评估,与治疗中进行复查比较,以便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①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鲜明,以阳性症状、激越冲动、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宜采取积极的强化性药物治疗,争取缓解症状,预防病情的不稳定性;②争取扩大基本痊愈患者的比例;③药物治疗建议可按治疗程序(见后)进行,疗程至少4~6周;④根据病情、家庭照料情况和医疗条件选择治疗场所,包括住院、门诊、社区和家庭病床治疗;当患者具有明显的危害社会安全和严重自杀、自伤行为时,通过监护人同意需紧急收住院积极治疗。⑤进行家庭教育和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急性期为家属或患者提供的帮助包括:向家属(或患者)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疾病性质、症状表现及危害性、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及疗程、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

认知障碍的康复

认知障碍的康复 目前脑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因此,医生和家人非常关注患者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这也成为目前康复训练的重点。但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即血管性认知损害)这一最常见症状常被医生和家人忽视。 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 认知被认为是人类适应于周围环境的才智。脑卒中患者具有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困难,使其发生生活和社会适应性障碍,不但会直接影响脑血管病的康复,增加康复治疗的住院时间,更加难以独立生活和工作,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事实证明,综合应用肢体运动功能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和认知康复训练等手段,可以起到1+1+1>3的效果。 认知障碍-具体分类 一、定向力障碍 指患者的地点、时间及人物出现定向力判断障碍。 二、知觉障碍 知觉是发现信息的能力,是认识能力的第一步。包括所有的感觉机能,如视觉、空间觉、听觉、触觉等。依赖感知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知觉功能中最重要的是视觉,识别事物的特征以及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出现视觉空间障碍,失用症,失认症,躯体构图障碍等。 三、注意障碍 注意(attention)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此时,人们对所注意的食物的感知最为清晰,而对周围其他事物的感知相对不清晰。注意是其他多项认知功能的基础。注意力障碍包括觉醒障碍、注意力范围缩小、保持注意障碍、选择注意障碍、分配注意障碍、转移注意障碍等。 四、执行功能障碍 是人类推理、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人类的智力性功能的最高水平。在这一范畴内包括的功能有学习获得题材及其操作、抽象思维(思考、推理、分类、归纳),计算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是复杂的神经心理学功能,是以更基础性的过程(注意、言语、记忆等)的统合和相互作用来完成的。对回归社会及职业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意义。 五、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Impaired Memory),指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有可能是由于病理生理性的或情境性的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记忆障碍。记忆障碍通常分为瞬时记忆障碍、短时记忆障碍、长时记忆障碍。六、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缓(mentai retardation)也称智力低下,是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是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一直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

作业治疗 试题(认知与知觉障碍康复)

第六章认知与知觉障碍康复 一、学习目标与考纲精要(一)学习目标 1.掌握认知障碍、知觉障碍的概念。 2. 熟悉常见认知障碍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3. 熟悉常见知觉障碍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4.熟悉认知康复理论。 5.熟悉认知障碍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考纲精要 1.认知的内涵。 2.认知障碍的定义。 3.认知障碍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4.认知障碍基本的评价方法和治疗手段。 5.知觉障碍的概念。 6.常见知觉障碍的类型。 7.针对知觉障碍的作业治疗活动分类及训练原则。 8.对知觉障碍者实施作业治疗的常用方式。 9.失认症的概念及临床常见类型。 10.视觉失认的常见类型及其作业治疗。 11.触觉失认的作业治疗。 12.单侧忽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13.单侧忽略与偏盲的鉴别。 14.单侧忽略的作业治疗。 15.失用症的概念及其临床常见类型。 16.各型失用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作业治疗。 17.躯体构图障碍的概念及其临床常见类型。 18.常见躯体构图障碍的作业治疗。 19.格斯特曼综合征(Gerstmann's syndrome)。 20.视觉辨别功能障碍的概念及其临床常见类型。 21.常见视觉辨别功能障碍的作业治疗。 二、自测训练题(一)名词解释 1.认知 2.认知障碍 3.注意力 4.记忆力 5.神经可塑性理论 6.自然恢复理论 7.划消测验 8.环境适应 9.助记术 10.远程康复

11.知觉障碍 12.失用症 13. 单侧忽略 14.失认症 15.视觉辨别功能障碍 (二)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现象属于选择性注意的是B A、观察某人时,注意其特殊的面部特征,言谈举止的细节 B、在客厅里别人看电视,你却在看报纸或做作业 C、在公路上开车 D、正在做某项工作时,电话铃响了,你会暂停工作去接电话,然后再恢 复工作。 E、驾车时,边开车边与旁边的乘客说话 2.关于注意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单侧忽略症属于一种注意力障碍 B、严重的注意问题包括不能把注意力从一件事上转到另一件事上 C、注意力的损坏对其他认知领域有负面影响 D、注意力包括警觉、选择和分辨等多个成分 E、注意力代表了基本的思维水平 3.关于记忆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