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2013-2014A

五邑大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2013-2014A
五邑大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2013-2014A

命题人: 周开利

试卷分类(A 卷或B 卷) A

五邑大学 试 卷

学期: 2013 至 2014 学年度 第 一 学期 课程: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专业: 电子、通信、计算机、交通 班级:

姓名: 学号:

简单分析与计算(共40分,4分/题)

1. 已知输入A 、B 和输出Y 的波形如图1.1所示。试写出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

图1.1

2.写出图1.2所示电路Y 的表达式。

t t t Y

3. 写出图1.3所示电路Y 的表达式。

图1.3

4.求图 1.4所示电路中,反相器G M 的扇出系数。反相器均为74LS04,输入电流0.4IL I mA ≤-,

20IH I A μ≤+;输出电流8OL I mA ≤,0.4OH I mA =-。

图1.4

5.已知1 F = A B +BC +AC ''',2 F =A C D+B CD ''',现以ROM 实现,在图1.5中画出其点阵图。

图1.5

6.图1.6所示为1K ×4的2114RAM ,若用它扩展成一个1K ×8的RAM ,需要几片2114?请画出扩展电路的连接图。

I/O 1I/O 2I/O 3I/O 4

图1.6

Y C A C D

F 1

F 2

B

A

7.如图1.7所示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波形为I v ,试画出输出O v 波形图 图1.7

8.在图1.8所示的4位权电阻网络D/A 转换器中,若参考电压V REF =6V ,求当输入数字量D 3D 2D 1D 0 =1000时,输出的模拟电压为多少?

9.图1.9所示电路为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试定性画出v C 和v O 的波形。

图1.9

图1.8

v O

V REF I ∑

(R /2)

I

v I

v O

v O

v O

O

t

+T V -

T V o C

v v 2

10.用公式法化简下式为最简与或式:((()))F A B C D ''''=+++。 二、(10分)

用卡诺图将下式化简为最简与或式:0

F BC D A BCD AB D A B C A B D ABD ABC ''''''

=++??'''''+++=?

三、(10分)

如图3所示电路,写出触发器次态*

Q 与现态Q 和输入T 之间的逻辑函数式,并画出输出端Q 的波形。时钟脉冲CLK 和T 端的输入波形如图4.47(b)所示。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 =0。

图3

Q 0

t

CLK

CLK

四、(

10分)

试设计一个三变量的奇偶判决电路,输入奇数个1时,F 1=1,F 2=0;输入偶数个1时,F 1=0,F 2=1。

要求:(1)列出真值表;(2)用3-8译码器74LS138实现(可附加门电路),要求有设计过程并画出电路连接图。

S 1X 10X 11

74LS138的功能表32S S '+'i Y '

五、(15分)

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0的功能表和逻辑图如下所示,试用2个74LS160构成一个带进位输出的24进制计数器(状态为0-23,可附加门电路),分别写出用复位法和置数法进行设计的过程,并画出其连接图。

CLK EP ET 010111

11111

00D

R 'D L '1

输出端的工作状态清零(异步)

预置数(同步)

)保持(包括C )保持(但0C =计数74LS160功能表

74HC151

六、(15分)

试用上升沿D触发器和与非门设计一个带进位输出的同步六进制计数器,其转换顺序为(000→001→011→111→101→100→000)。要求:(1)画出状态转换表或者状态转换图;(2)画出次态卡诺图,写出状态方程;(3)写出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4)验证能否自启动;(5)画出逻辑电路图。

c语言-往年试卷题型_五邑大学

五邑大学考试试题 未经允许,不能转载 一、单选题 1.设有int x=9; 则表达式( 1/3 * ++ x ) 的值是_____________。 A) 3 B) 0C) 9 D) 10 2.设ch是char类型的变量,其值为A,且有下面的表达式 ch=(ch>='A'&&ch<='Z')?(ch+32):ch 上面表达式的值是_____________。 A) A B) a C) Z D) z 3.设p1和p2是指向同一个int型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k为int型变量,则不能正确执行的语句是。 A) p1=p2; B) p2=k; C) k=*p1+*p2; D) k=*p1 * (*p2); 4.请选出可用作C语言用户标识符的一组标识符_______________。 A) float B) for C) a3_b3D) 3a define _Abc _123 DO int temp TEMP sizeof 5.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不同的函数中可以使用相同名字的变量 B) 函数中的形式参数是局部变量 C) 在一个函数内定义的变量只在本函数范围内有效 D) 在一个函数内的复合语句中定义的变量在本函数范围内有效 6.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 int k=3, s[2]; s[0]=k; k= s[1]*10; 变量k中的值为_____________。 A) 10 B) 30 C) 33 D) 不定值 7. 若声明和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类型的数据如下: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现欲输入结构体成员分量num的值,下面函数调用中正确的是。 A) scanf(“%d”,student); B) sca nf(“%d”,&student.num); C) scanf(“%d”,&num); D) scanf(“%d”,&stu_1.num); 8. 若已定义x为int 类型变量,则下面说明指针变量p的语句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 A) int p=&x ; B) int *p=x; C) int *p=&x; D) *p=*x; 9.若程序中定义了以下函数 float myadd(float a, float b) { return (a+b);} 并将其放在调用语句之后,则在调用之前应该对该函数进行说明,以下选项中错误的说明是。 A) float myadd(float, float); B) float myadd(float a,b); C) float myadd(float a, float b); D) float myadd(float x, float y); 10.有以下程序,执行后结果是。 #include char fun(char x , char y) { if(x0&&b>0____________。 3.以下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4,b=5,c=0,d; d=!a&&!b||!c; printf("%d\n",d); } 4.以下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a[10]={'1','2','3','4','5','6','7','8','9','\0'},*p;

计算接科学与技术课程

我是这个学校大四的学生,专升本上来以后直接跟大三的一块上课,课是一样的。大三第一学期的课有: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技术与、汇编程序设计与微机接口、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操作系统。 第二学期的课有:语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软件工程、局域网络技术与组网工程、及应用。 大四第一学期的课有:企业管理概论、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四第二学期作毕业设计。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编程与上机调试、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开设院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 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 中南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 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石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 郑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 暨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河海大学云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江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青岛大学福州大学 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黑龙江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新疆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 西南石油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长江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汕头大学中北大学长安大学 南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辽宁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济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深圳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广州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三峡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聊城大学华侨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南华大学 佳木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烟台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北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宁夏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山西师范大学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 1.全互连式网络有何特点?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这种方式? 全互连式网络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所需线路数量大且效率低。所需线路对数与通话用户数间的关系是:N(N-1)/2。2)选择困难。每一个用户和N-1个用户之间用线路连接,由电话机来选择需要通话的用户连线比较困难。3)安装维护困难。每个用户使用的电话机的通话导线上要焊接N-1对线,困难。 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什么? 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3.无连接网络和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何特点? a)面向连接网络用户的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无连接网络不为用户的的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b)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呼叫选路,节点中需要有维持连接的状态表;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选路,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表。c)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无连接的方式要好一些。4.OSI参考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分为7层: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分组信息成帧;差错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功能。网络层:寻址、路由选择、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以及拥塞控制。运输层:1)建立、拆除和管理端系统的会话连接2)进行端到端的差错纠正和流量控制。会

话层:1)会话连接的建立与拆除;2)确定会话类型(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交替进行,或单向进行)3)差错恢复控制。表示层:数据转换:编码、字符集和加密转换;格式转换:数据格式修改及文本压缩;语法选择:语法的定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应用层:提供网络完整透明性,用户资源的配置,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分布式信息服务及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等。 5.网络分层模型的意义是什么?各层设计对交换机有什么益处? 意义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联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标准框架,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连。 6.已出现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电路交换基于同步时分复接,其要点是面向连接。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一种交换方式。它利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基于异步时分复接。ATM即异步传送模式,ATM 基于异步时分复接。其要点是面向连接且分组长度固定(信元)。 7.交换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业务信息相关程度不同,时延要求不同,信息突发率不同 9.交换机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实现交换的基本成分是什么? 基本功能: (1) 接入功能:完成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完成。(2) 交换功能: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输出。这一功能通常由交换模块或交换网络完成。(3) 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及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 其它控制功能:包括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计、

五邑大学matlab实验报告

1.Conv_m.m: function[y,ny]=conv_m(x,nx,h,nh) nyb=nx(1)+nh(1);nye=nx(length(x))+nh(length(h)); ny=[nyb:nye]; y=conv(x,h); 2.impseq.m: function[x,n]=impseq(n0,n1,n2) n=[n1:n2]; x=[(n-n0)==0]; 3.stepseq.m: function[x,n]=stepseq(n0,n1,n2) n=[n1:n2];x=[(n-n0)>=0]; 2.38(1): n=[-4:3]; x=2*impseq(-3,-4,3)-impseq(-2,-4,3)+2*impseq(0,-4,3) +4*impseq(-1,-4,3); subplot(2,2,1);stem(n,x); xlabel('n');ylabel('x(n)'); 2.38(2) n=[0:12]; x=(0.8).^n.*(stepseq(0,0,12)-stepseq(10,0,12)); stem(n,x); xlabel('n');ylabel('x(n)');

n=[0:200]; x=5*cos(0.04*pi*n)+0.3*randn(size(n)); subplot(2,1,1);plot(n,x);xlabel('n');ylabel('x(n)'); subplot(2,1,2);plot(n,x);xlabel('n');ylabel('x(n)'); 2.38(4) n=[-10:0.5:10];blta=-0.08+0.3j; x=exp(blta*n); subplot(2,2,1);stem(n,real(x));title('实部');xlabel('n'); subplot(2,2,2);stem(n,imag(x));title('虚部');xlabel('n'); subplot(2,2,3);stem(n,abs(x));title('幅度');xlabel('n'); subplot(2,2,4);stem(n,(180/pi)*angle(x));title('相位');xlabel('n'); 2.40 x=[1,2,3,4,5];nx=[0:4]; h=[1,-2,1,3];nh=[0:3]; [y,ny]=conv_m(x,nx,h,nh) n=length(ny);x1=zeros(1,n);h1=zeros(1,n); x1(find((ny>=min(nx))&(ny<=max(nx))==1))=x; h1(find((ny>=min(nh))&(ny<=max(nh))==1))=h; subplot(3,1,1);stem(ny,x1);xlabel('n');ylabel('x(n)'); subplot(3,1,2);stem(ny,h1);xlabel('n');ylabel('h(n)'); subplot(3,1,3);stem(ny,y);xlabel('n');ylabel('h(n)');

五邑大学信息学院2012年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

五邑大学信息学院2012年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 一、▲081000信息与通信系统(含二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任选一门) 《信号与系统》参考书目: 应自炉编,《信号与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3 甘俊英等编,《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和习题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8 甘俊英等编,《基于MA TLAB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8 《电路分析》参考书目: 李瀚荪编,《简明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通信原理》参考书目: 樊昌信主编《通信原理》(第6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电子技术》参考书目: 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信号处理》参考书目: 姚天任,江太辉,《数字信号处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二、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以下任选一门) 《信号与系统》参考书目: 应自炉编,《信号与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3 甘俊英等编,《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和习题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8 甘俊英等编,《基于MA TLAB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8 《电路分析》参考书目: 李瀚荪编,《简明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交通工程学》参考书目: 任福田等.《交通工程学》(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数据库原理》参考书目: 萨师煊,王珊编著,《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王珊,萨师煊编著,《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自动控制原理》参考书目: 胡寿松编,《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6 高国榮编,《自动控制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三、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以下任选一门) 《信号与系统》参考书目: 应自炉编,《信号与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3 甘俊英等编,《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和习题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8 甘俊英等编,《基于MA TLAB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8 《电路分析》参考书目: 李瀚荪编,《简明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参考书目: 胡寿松编,《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6 高国榮编,《自动控制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五邑大学试卷_C语言程序设计_信息学院各专业_A卷

选择题(30%:15小题,每小题2分) 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在C程序中,main函数必须位于程序的最前面。 B) C语言的每一行中只能写一条语句。 C) C语言本身没有输入输出语句。 D) 一个程序的执行是从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2. 若有说明:int a[10]; 则对 a 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A) a[10] B) a[3.5] C) a(5) D) a[10-10] 3. 下面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代表一个字符常量 B)它代表一个字符串常量 C)它代表一个字符 D)它代表一个变量 4. 若用数组名作为函数调用的实参,传递给形参的是( )。 A)数组的首地址 B)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值 C)数组全部元素的值 D)数组元素的个数 5. 以下选项中属于C语言数据类型的是()。 A)复数型 B)记录型 C)双精度型 D)集合型 6. 设 a=5,b=6,c=7,d=8,m=2,n=2, 则执行 (m=a>b)&&(n=cb)?a:b); 则输出结果是 ( )。

9. 可判断变量 a为正,b为负的正确表达式是 ( )。 A) a*b <0 B) (a>0||b >0)&&a*b <0 C) (a<0||b<0)&&a*b <0 D) a>0&&a*b<0 10. 在C语言中要求参加运算的数必须是整数的运算符是()。 A) / B) ! C) % D) = = 11. 下列程序段中while循环体执行的次数是()。 int k=0; while(k=1) k++; A)一次也不执行 B)只执行一次 C)有语法错,不能执行 D)无限次 12. 若有以下说明,且0≤i<10,则对数组元素的错误引用是()。 int a[]={1,2,3,4,5,6,7,8,9,10},*p=a,i; A) *(a+i) B) p+i C) a[p-a+i] D) *(&a[i]) 13.有定义语句: int b; char c[10]; 则正确的输入语句是 ( )。 A) scanf("%d%s",&b,&c); B) scanf("%d%s",&b,c); C) scanf("%d%s",b,c); D) scanf("%d%s",b,&c); 14. 设有如下定义: struct sk { int a; float b; }data; int *p; 若要使p指向data中的a域,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

华工-现代交换技术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1.无连接网络和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什么特点? (1)面向连接网络对每次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传送信息、释放连接 三个阶段,而无连接网络并不为每次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2)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必须为每一个呼叫选路,一旦路由确 定连接即建立,路由中各节点需要为接下来进行的通信维持连接的状态;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传送的分组独立选路,但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 (3)用户信息较长时,面向连接方式通信效率较高;反之,使用无连接 方式要好一些。 2.软交换、、的含义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含义: (1)软交换: a.狭义上看: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软交换设备),为下一代 网络()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的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则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b.广义上看:软交换式是的体系结构 (2):下一代网络体系,具有以下特点:a. 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 分,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各自独立发展。b.是业务驱动 的网络,应实现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 c. 基 于统一协议(一般为)的分组承载网络。 对的定义: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 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 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提供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 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 则将定义:为一种规范和部署网络的概念,通过使用分层、分 面和开放接口的方式,给业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提供一个统 一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逐步演进,以生成、部署和管理新的 业务。

五邑大学《电路分析基础》专插本考试大纲

五邑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与通信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仪器仪表类以及计算机应用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信息学院平台课程之一。 一、考试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电路分析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语法知识; 2. 能熟练地运用电路分析基础知识解决电路问题的能。 二、考核知识范围及考核要求: 第一篇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A) §1-2 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A) §1-3 基尔霍夫定律(A) §1-5 电阻元件(A) §1-6 电压源(A) §1-7 电流源(A) §1-8 受控源(A) §1-9 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A) §1-10 两类约束(A) KCL、KVL方程的独立性(B) §1-11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A) 第二章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 §2-1 网孔分析法(A) §2-2 节点分析法(A)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3-1 线性电路的比例性(A) 网络函数(B) §3-2 叠加原理(A) §3-3 功率与叠加原理(B) 第四章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 §4-1 分解的基本步骤(A) §4-2 单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A)

§4-3 单口网络的置换——置换定理(A) §4-4 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A) §4-5 一些简单的等效规律和公式(A) §4-6 戴维南定理(A) §4-7 诺顿定理(B) §4-8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A) 第二篇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六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6-1 电容元件(B) 6-2 电容的VCR(A) 6-3 电容电压的连续性和记忆性(A) 6-4 电容的贮能(A) 6-5 电感元件(B) 6-6 电感的VCR (A) 6-7 电容与电感的对偶性(A) 6-8 电容电感的串并联(B) 第七章一阶电路 7-1 分解的方法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运用(A) 7-2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B) 7-3 零输入响应(A) 7-4 零状态响应(A) 7-5 线性动态电路的叠加原理(A) 7-6 三要素法(A) 第八章二阶电路 8-1 LC电路中的正弦振荡(A) 8-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A) 8-3 RLC串联电路的完全响应(A) (上述内容中,A的内容是重点,必须讲清讲透,要求学生掌握;B的内容重要程度次于A,要求学生熟悉)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卷内容比例:试卷内容将覆盖全部7章。其中:第1、2、 3、4等4章所占比例为70-80%,其余3章所占比例为20-30%。 3、试卷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40%、40%和20%。 4、试卷题型比例:简单计算题占60-70%;复杂计算题占30-40%。

(完整word版)电子信息工程考研专业与学校

08060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就业前景、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名单、 专业排名及相关评价 转载本站中国大学专业评价资料,请注明“本资料来自好生源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专业级别:本科所属专业门类:电气信息类报读热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

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学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方向:从事计算机硬件或IT产品的研发,计算机管理及运用的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从事艺术设计或工具研究等。

现代交换技术

1.全互连方式中,当存在N个终端时需要N(N-1)/2条线路 2.通信网中通信接续的类型主要有4个,分别为本局接续,入局接续,出局接续,转接接续。 3.通信网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 4.时分接线器,T接线器主要由语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 5.空分接线器,S接线器主要由电子交叉矩阵,控制存储器(CM) 6.用户终端设备至交换机设备之间的连线叫用户线,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线叫中继线。 7.电路交换是一种面向连接,支持实时业务的交换技术(T) 8.S型接线器能实现同一HW线上不同时隙的交换(F ) 9.输出控制方式的空间接线器,每个控制存储器对应一条输入线(F ) 10.简述一个完整呼叫的电话交换过程 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 11.呼损 网络中无空闲路由或被叫占线就会造成呼叫失败称为呼损 12.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连接,信令,终端接口,控制。 13.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部件== 14.PCM复用线每帧有32个时隙,则SM存储单元数(地址数)为32,CM的存储单元数也32,SM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为8(固定不变)CM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为5。存储单元数=CM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 15.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分为控制子系统和话路子系统,话路子系统由交换网络和接口电路组 16..数字程控交换机中用户电路的功能可以归纳纳为BORSCHT ,这七个功能,分别为馈电,过压保护、振铃控制、跟踪监视、编解码与滤波混合电路,测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7955889.html,08在硬件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18.管理模块AM,通信模块CM主要完成核心控制与核心交换功能。 19.简述前管理模块FAM,后管理模块BAM和通信模块CM的主要功能前管理模块FAM负责整个交换系统模块化间呼叫接续的管理与控制,完成模块间信令转发,内部路由选择等功能,并负责处理网管数据传输,话务统计,计费数据收集,告警信息处理等实时性较强的管理任务。 后管理模块BAM负责提供交换的操作,维护,管理,计费,告警,网管等OAM功能。 通信模块CM由中心交换网,信令交换网和通信接口组成,主要负责SM模块间话路和信令链路的接续,完成核心交换功能。 20.AM固定编为0,SM从1开始编号;SM做单模板局时固定编号为1。21.cc08硬件系统分为,单板,功能机框,模块,交换系统。 22.单个机框可容纳26个标准机柜,槽位编号从左到右依次为0-25 23.简述交换模块SM的主要功能 SM具有独立交换功能,主要实现模块内用户的呼叫及接续的全部功能,并通过AM/CM完成模块间的呼叫接续 24.多个SM和AM构成多模块局,也可以独立构成单模块局。当SM单模块成局时,不需要AM/CM,单要接BAM。 25.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处理性能通常有三个标准:话务量,呼损,单位时间内呼叫处理的次数 26.简述PWX二次电源板的更换方法 电源板,若同一个功能框内的两块或多块电源板,可以任意更换其中一块,但如果两块(或多块)单板都需要更换,则应分时间先后,等先更换的单板运行稳定后,再更换另外一块单板,不能同时更换,否则会造成系统掉电事故,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27.交换机处理器是整个交换机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处理SM模块的各种业 务,完成对主控框内其他的控制。 28.各终端通过网线以局域网方式和交换机BAM后台管理服务器通信。 29.关于模块内交换语音流程DRV→ASL→MPUA→DRV→ASL. 30.SM模块的一个机架包含16个功能框,机框编号从0开始,由下向上, 有近及远,在同一模块内同一编号(t) 31解释从节点的概 32.试述HW线的分类及功能 HW线主要用于传输业务信息,如语音,数据。HW线分为用户HW线和 中继HW线2种,分别完成用户框和中继框与BNET板的链接,先用户后 中继 一个用户框需要2条HW线,在主控框母板MCB的总配线槽上一个HW 线插头包含4条HW,可为2个用户框提供HW。 一块数字中继板DTM需要2条HW,在主控框母板MCB的总配线槽上一 个HW线插头包含4条HW,可为2块DTM板提供HW。 33.PWX板: PWX为二次电源板-48V直流输入,输出为直流+5V/10A、直流-5V/5A 和交流75V/400mA (75Hz铃流),可以给用户框AT框和RSA框供电给 模拟用户和环路中继AT0提供铃流。 PWC板 PWC为二次电源板,-48V直流输入,输出为直流+5V/20V,可以给控制板、 接口板、时钟框供电。 34.NOD线即信令线,用于模块处理机和单板设备处理传送信息。分为用户 信令线和中继信令线。每块NOD板提供4组信令线 35.SM模块的硬件配置遵循原则:模块→功能框→配单板。机架/交换系统 →模块→功能框→单板, 36.一个呼叫过程的处理 1.主叫用户A摘机呼叫2, 发拨号音,准备收号3.收号4.号码分析。5.接至 被叫用户6.向被叫用户振铃7.被叫应答通话8.话终,主机先挂机或者被叫先 挂机。 37.程控交换机呼叫处理过程包括输入处理,分析处理,内部任务执行和输出 处理。 38.信令网的组成。共路信令网由信令点,信令转节点和信令链路三部分组成 39.一个路由可以包含多个子路由,不同的路由可能包含相同的子路由。 40.为用户开放新业务功能需首先开放该用户的相应权限,新业务权限的开放 是电话局在联机模式下使用“MOD ST”命令实现的。 41.呼叫处理的三个步骤是呼叫建立,主叫通话,话终释放。 42.设备号是用户端口的编号,设备在模块内统一编号 43.机框在同一模块内统一编号。主机的机框一般按照主控,中继,用户的顺 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编排。 44.一个用户框用2个主节点;一块DTM板占用2条HW 45.按信令的作用区域划分,可分为用户线信令与居间信令 46.用户线信令在用户线上传递局间信令在局间中继线上传送 47.路由选择码是指出局字冠 48.呼叫源码对应路由选择源码 49.下面不属于用户线信令的是1号信令 50.在电路交换中,用户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令属于用户线信令。随路信令 和公共道信令属于局间信令 51.回铃音属于用户线信令 52.中国1号信令和NO.7信令均为局间信令 53.配置用户数据时,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字冠不必先配置。(F) 54.在进行数据配置时不能删除配有用户或功能的单板或机框,也不能增加没 有配单或机框的用户(F) 55. 本局呼叫主叫用户直接在本交换机内找到被叫用户 出局呼叫:用户呼叫的结果访问到中继模块上的 入局呼叫;经过中继进来的呼叫在本局找到相应用户的 转接呼叫:经过本局转接访问下一个交换关机的 56.简述本局呼叫接续的处理过程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 1、全互连式网络有何特点?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这种方式? 全互连式网络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1)所需线路数量大且效率低。所需线路对数与通话用户数间的关系就是:N(N-1)/2。2)选择困难。每一个用户与N-1个用户之间用线路连接,由电话机来选择需要通话的用户连线比较困难。3)安装维护困难。每个用户使用的电话机的通话导线上要焊接N-1对线,困难。 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就是什么? 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3、无连接网络与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何特点? a)面向连接网络用户的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无连接网络不为用户的的通信过程建立与拆除连接。b)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呼叫选路,节点中需要有维持连接的状态表;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选路,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表。c)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无连接的方式要好一些。 4、OSI参考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就是什么? 分为7层: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与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与拆除;分组信息成帧;差错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功能。网络层:寻址、路由选择、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以及拥塞控制。运输层:1) 建立、拆除与管理端系统的会话连接2)进行端到端的差错纠正与流量控制。会话层:1)

会话连接的建立与拆除;2)确定会话类型(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交替进行,或单向进行)3)差错恢复控制。表示层:数据转换:编码、字符集与加密转换;格式转换:数据格式修改及文本压缩;语法选择:语法的定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应用层:提供网络完整透明性,用户资源的配置,应用管理与系统管理,分布式信息服务及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等。 5、网络分层模型的意义就是什么?各层设计对交换机有什么益处?意义就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联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与标准框架,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与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连。 6、已出现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电路交换基于同步时分复接,其要点就是面向连接。分组交换就是数据通信的一种交换方式。它利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基于异步时分复接。ATM即异步传送模式,ATM基于异步时分复接。其要点就是面向连接且分组长度固定(信元)。 7、交换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业务信息相关程度不同,时延要求不同,信息突发率不同 9、交换机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实现交换的基本成分就是什么? 基本功能: (1) 接入功能:完成用户业务的集中与接入,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与中继接口完成。(2) 交换功能: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输出。这一功能通常由交换模块或交换网络完成。(3) 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及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 其它控制功能:包括路由信息的更新与维护、计费、话务统计、

EDA秒表设计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课程 2015~2016年度第2学期实验题目:数字秒表设计 院系:信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设计原理和结构 1.秒表功能 秒表实现显示范围为是00:00:00-11:59:59的功能,显示精度为1ms,可实现功能: ①、通过计数器的cin端口来控制计数器的启动实现可控的启动功能; ②、通过控制计数器清零端aclr来实现数字秒表清零功能。当aclr清零端为 高电平时,计数器清零,也即数字秒表清零,否则秒表正常计数; ③、通过暂停键pause暂停功能,当暂停键为低电平时,数字出现暂停。 2.秒表结构 秒表主要以下起见构成: ①.50M_100HZ的分频器 ②.12进制的BCD计数器 ③.460进制的BCD计数器 ④.try7447译码器 此外,秒表还需有一个启动信号、清零信号及报时信号,以便实现对秒表的控制和有效应用(启动和清零信号及报时信号由使用者给出,设计时主要任务是将此外界信号的功能准确的通过数字秒表体现出来,也即,当使用者给出启动信号时数字秒表能够正常启动,上面已经给出,启动和清零的功能是通过将此信号送给计数器来实现的)。 二. 方案实施 1. 子模块原理图及功能仿真 1.1分频器模块 由于下载板只能提供50M的时钟脉冲,为了达到秒表显示1ms的精度,需要50M_100HZ 的分频器进行分频。图1.1-1为分频器的原理图。 图1.1-1原理图:

1.2 模12BCD计数器 模12BCD计数器显示范围的是00-12,由symbol图可以看出clk为时钟信号、clr_n为清零端(cir_n为低电平时计数器清零)、shiwei[3..0]和gewei[3..0]为输出计数端口。 图1.2-1为模12BCD计数器原理图,图1.2-2为生成模12BCD计数器symbol文件,图1.2-3为功能仿真波形图。 图1.2-1原理图: 图1.2-2 symbol: 图1.2-3仿真波形图:

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与传输理论及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工作能力与创新精神,能从事各种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开发、研制与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要求系统掌握典型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与设计方法;系统掌握信号的分析、检测、处理与传输的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指标;要求具有一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一定的创新精神。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受到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工程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四、相近专业 通信工程 五、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 六、学制 实行学分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7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总学时及总学分构成表

八、毕业规定 1、获得总学分170以上,各类学分达到上表规定的学分数[必修课135.5学分+素质教育模块6学分+最低限度专业选修课20学分+任意选修(可在包括本专业在内的校内所有专业选修)8.5学分以上];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九、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 电路分析基础(Fundamentals of Circuits Analysis) 信号与系统(Signals and Systems)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Foundation of Analog Electronics)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Digital Circuits and Logic Design)

现代交换技术整理答案

1.交换节点控制的四种接续类型 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转接接续 2.交换方式按传送模式分类 电路交换、异步传送模式(ATM)、快速分组交换(帧中继)、分组交换 3.电路交换包括三个过程 呼叫建立、信息传送、连接释放 4.分组交换的两种工作模式 数据报(Datagram)、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5.通信网络三个基本要素 终端、交换、传输 6.三网融合是哪三网 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通信网 第二章 2.1电信交换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接口技术、信令技术、控制技术、互连技术 2.2国内N-ISDN交换提供的两种速率接口 2B+D基本速率接口、30B+D基群速率接口 2.3交换单元的基本功能 在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或拆除)连接 2.4交换单元的分类 集中型,入线大于出线数、扩散型,小于、分配型,等于 2.5交换网络的三大要素 交换单元、不同交换单元间的拓扑连接、控制方式 2.6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工作方式有哪几种 完成一条PCM复用线上各时隙之间信息的交换。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2.7接线器的基本功能,工作方式有哪几种 完成不同PCM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的信码交换。输入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方式。 2.8话务量的概念 在时间T内发生的呼叫次数和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 2.9接通率的概念 流入话务量=完成话务量+损失话务量 接通率=完成话务量/(完成话务量+损失话务量) 在时间T内发生的呼叫次数和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 2.10最大忙时呼叫(busy hour call attempts)概念 在保证规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前提下,处理机在最忙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最大呼叫次数 2.11电话交换系统处理话务的两种方法 呼损工作制、待接工作制 2.12电话交换系统中,接续质量通过什么衡量。包括哪两个方面 通过服务等级。呼损率、接续时延 2.13呼叫处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处理机本身处理能力、操作系统的效率、软件设计水平、数据结构的设计、编程语言的选用

五邑大学计组实验五 CPU与简单模型机设计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 五邑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实验五 CPU与简单模型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一个简单CPU 的组成原理。 (2) 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3) 为其定义五条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并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A 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要实现一个简单的CPU,并且在此CPU 的基础上,继续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CPU 由运算器(ALU)、微程序控制器(MC)、通用寄存器(R0),指令寄存器(IR)、程 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组成,如图5-1-1 所示。这个CPU 在写入相应的微指令后,就具备了执行机器指令的功能,但是机器指令一般存放在主存当中,CPU 必须和主存挂接后,才有实际的意义,所以还需要在该CPU 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主存和基本的输入输出部件,以构成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 除了程序计数器(PC),其余部件在前面的实验中都已用到,在此不再讨论。系统的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集成在一片CPLD 芯片中。CLR 连接至CON 单元的总清端CLR,按下CLR 按钮,将使PC 清零,LDPC 和T3 相与后作为计数器的计数时钟,当LOAD 为低时,计数时钟到来后将CPU 内总线上的数据打入PC。

本模型机和前面微程序控制器实验相比,新增加一条跳转指令JMP,共有五条指令:IN(输入)、ADD(二进制加法)、OUT(输出)、JMP(无条件转移),HLT(停机),其指令格式如下(高4位为操作码): 助记符机器指令码说明 IN 0010 0000 IN R0 ADD 0000 0000 R0 + R0 R0 OUT 0011 0000 R0 OUT JMP addr 1110 0000 ******** addr PC HLT 0101 0000 停机 其中JMP 为双字节指令,其余均为单字节指令,********为addr 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码。微程序控制器实验的指令是通过手动给出的,现在要求CPU 自动从存储器读取指令并执行。根据以上要求,设计数据通路图,如图5-1-3 所示。 本实验在前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部件,一是PC(程序计数器),另一个是AR(地址寄存器),还有就是MEM(主存)。因而在微指令中应增加相应的控制位,其微指令格式如表 5-1-1 所示。 系统涉及到的微程序流程见图5-1-4 所示,当拟定“取指”微指令时,该微指令的判别测试字段为P<1>测试。指令译码原理见图3-2-3 所示,由于“取指”微指令是所有微程序都使用的公用微指令,因此P<1>的测试结果出现多路分支。本机用指令寄存器的高6 位(IR7—IR2)作为测试条件,出现5路分支,占用5个固定微地址单元,剩下的其它地方就可以一条微指令占用控存一个微地址单元随意填写,微程序流程图上的单元地址为16 进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