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建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之下农村金融经历了重大的改革,但农村金融服务供需不均衡,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本文就福建省农村金融所面临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金融服务体系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Fujian Province

Abstract: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 long-term strategic mission in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rural fin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Although rural finance experiences a great reform along with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the problems o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for instance, un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which needs further research but hasn’t got improved essentially. The paper preliminary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the rural finance in Fujian Province and offer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to promote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finance; financial services; supply and demand; financial services system

引言

“十二五”期间是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也是福建省金融部门与时俱进,充分发挥金融部门作用,实现服务“三农”和自身发展双赢的关键时期。福建省金融部门如何开拓创新,改善金融服务,为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福建省金融部门应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增加支农贷款有效投入,重点支持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1.农村金融服务内涵及现状

1.1农村金融服务内涵

农村金融服务是指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由农户、种植养殖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这五部分组成)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1]。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要指农村经济主体融资或贷等相关金融问题。

1.2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工业的发展,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农村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1978-2008年农村基尼系数由0.2124扩大到0.3361,城市的增幅为0.16到0.295,农村的增幅远大于城市[2]。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呈现出以中国农业发展银

行、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主,以农业保险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为辅, 以自由借贷以及一些小额信贷公司等为补充的格局[3]。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的稳步开展,到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的基本完成;从首张村镇银行银联卡的成功发行,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的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试点范围从6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对农户和农村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08 年末,全国共有105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吸纳股金40.4 亿元,吸收存款42.8亿元,贷款余额27.9亿元,累计贷款39.7亿元,96.8%的贷款投向农村小企业和农户,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4]。但由于“三农”工作和农村金融本身的复杂性,当前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仍显不足,截至2011年年底,还有1696个乡镇尚无金融机构。加快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势在必行[5]。

2.福建省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服务的概况

2.1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福建省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750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182.8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5812.42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增加值4954.24亿元,增长12.5%。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7∶50.0∶39.3调整为9.8∶48.7∶41.5。第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比略减,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增势,第三产业稳定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803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1元,实际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实际增长7.8%[6]。

尤其是福建始终将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工作的主要部分,致力于提高农村综合竞争力。经过突破阶段、迈向市场化阶段、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个阶段的发展,福建省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农村综合实力日益增强。截至2009年末,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01.24亿元,增长1.84%。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达到666.88万吨,比上年增长2.25%;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花卉、肉蛋奶等特色产品总量持续增加;其中茶叶和水果种植面积分别为194.84千公顷和538.04千公顷,这一数据在1978年仅分别为94.15千公顷和70.84千公顷;食用菌和花卉的年产值分别为946730万元和311398万元。植树造林33.26千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63.1%,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水产品产量569.67万吨,保持稳定增长,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7]。

2.2福建省农村金融服务情况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服务的支持对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1银行业金融服务情况

福建银行业扎实推进支农工作,2010年末,福建省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3175个,占全省机构网点总量的60%。其中,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1458个,农业银行营业网点472个,邮政储蓄营业网点599个,其它银行机构营业网点合计889个。福建省仅有0个县20个镇(乡)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拥有一家营业网点的乡镇315个。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均设在县级及以下地区,存款余额0.92亿元,贷款余额0.17亿元[8]。

2.2.2保险业金融服务情况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来说是极为有效的风险转移和应对机制,保证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近年来福建省保险机构增加,如下图所示[9]。

表1 福建省保险系统机构数(2009年)

项目

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

机构数

(个)

职工人数

(人)

营销员人

数(人)

机构数

(个)

职工人数

(人)

营销员人

数(人)

保险公司1022 9923 15059 1352 11257 91602 省级分公司29 2238 949 30 3524 2582

中心支公司99 3592 2691 81 4526 16762

支公司231 2770 5177 137 2265 16297

营业部7 285 1074 2 81 668

营销服务部656 1038 5168 101 861 55011

2.2.3担保业金融服务情况

近年来福建省担保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如中国第一家以涉农企业组成的民营担保公司——福建省恒泰担保有限公司在福安成立,在霞浦县下浒镇石湖村率先成立首家适合农村实际的贷款担保机构——霞浦县石湖农业发展担保有限公司。且担保机构数量也在较快增长。如下图所示[10]:

3.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农村金融贷款供需不均衡,融资难问题依旧存在

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融资难问题源于供需不均衡,而主要是源于供给不足。虽然福建农业发展从正规金融机构所获得的贷款的绝对值增加,但是其相对值却逐年减少,比重亦递减,现代农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表2 福建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2005-2009年)[9]单位:亿元

农业贷款/项目各项存款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各项贷款农业贷款

贷款总额2005 7248.40 2164.86 128.33 3903.05 5068.68 335.42 6.62% 2006 8836.26 2767.76 219.38 4478.26 6447.72 395.98 6.14%

2007 10040.15 3222.76 328.32 4711.23 8065.67 484.40 6.14%

2008 11804.40 3494.62 457.26 5861.17 9585.92 559.55 5.84%

2009 14702.34 4659.67 549.46 7078.81 12360.32 674.88 5.46%

造成各金融机构支农贷款供给不足的原因一是由于农民数量大,高度分散,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农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通讯条件差,信用环境欠佳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对农民的信贷服务往往具有高成本、低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各家金融机构直接服务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之后,受商业性经营的影响,同时为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农村市场,提供给农村的资金减少。二是由于作为提供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虽然通过深化改革, 金融服务功能有所增强, 但其实力有限, 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结等业务。三是虽然至2010年福建邮政储蓄拥有营业网点近850个,汇兑营业网点近1800个,与全国3.6万个邮政储蓄网点互联互通,70%以上网点分布在县城和农村,但是由于在传统业务上,邮政储蓄银行在小额贷款和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上的客户准入、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定价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11,12]。对于小额贷款业务,又由于其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使得这类贷款业务的拓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回流农村。对于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又由于其只限于邮政储蓄定期存单作为质押物,其他金融机构的存单不能作为质押物而获得贷款,从而缩小了农民获得贷款的几率。这些都使得邮储支农供给不足[12]。四是农村信贷需求多样性、灵活性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品种少、贷款额度低及信贷服务方式单一的矛盾,也影响了农村资金的使用和配置效率。

3.2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信贷担保物缺乏

由于广大农户自身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信用意识也相对低下,有效的抵押担保物不足。因而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信贷担保物的多元化能畅通农户融资的渠道。但是福建省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尚未健全。

一是担保中介组织发展缓慢,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信用担保公司能够提供的担保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要。目前福建省进行了林权抵押、渔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但是发展尚不成熟。如明溪县2007年末冰雪灾害导致大量森林和竹林受灾,全县1.3亿元的林权抵押贷款逾期,约占全县农业贷款的30%。显示了金融对“三农”的投入存在顾虑,即使有支农再贷款等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县域涉农贷款占比仍长期处于25%左右的低水平[13,14]。

二是农村能够提供的抵押品稀缺。由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所拥有的未来农作物的收益权、宅基地、耕地、企业存贷、应收账款等不能作为担保手段,因而他们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贷款。例如漳州市农业较发达,但农业小企业大多存在资产规模偏小、产权不够清晰、有效抵押资产少等问题,难以办理抵押贷款[15]。

三是虽然福建省成立了一些担保公司,但是手续繁琐、收费偏高,难以适应小企业季节性、及时性、频繁性的贷款需求。且担保对象大多是工业、商贸、和房地产等为主业的企业,真正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或涉农企业服务的担保覆盖面低。

3.3农村金融服务缺乏相关法律支持

农村金融立法滞后,与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就农村信用社而言,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使得在“合作金融”与“商业银行”两种模式间摇摆。对政策性金融也没有相应的立法,结果是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导致二者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对各种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小额信贷组织也没有明确的立法[16]。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

开招标法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法等配套的法律法规, 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处于国家“大一统”的模式, 各级政府对那些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供给物品没有定位和具体规划, 一味依赖上级拨款[17]。

4.完善福建省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

4.1完善农村信贷市场

4.1.1发展农业保险

由于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收益缺乏保障,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缺失,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滞后,除去由政府出资推动的、带有补助性质的农房、森林、能繁母猪等险种外,商业性保险品种都极少涉足农业领域。此外,农业贷款担保体系缺失,农村产权市场发展滞后,也制约了农村金融供给。福建省急需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农村金融风险,使金融机构能更好地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将更多资金投向农村。

发展健全福建省农业保险首先应在农村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专门办理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保险业务。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提供的农业保险业务,也应给予相应的税收等政策优惠,以刺激其继续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分散农业经营风险及涉农贷款风险[18]。

发展健全福建省农业保险其次要加大保费补贴力度。保费补贴可由地方财政根据农业风险状况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从财政资金中各划出一定比例份额用于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政府和福建省有关方面给予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可因险种、地区而异,对于生产力低下,保险费占农民收入比重较高的地区,应增加其保费补贴[19]。

4.1.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增强其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能力。信用社要根据福建省农村经济变化和信贷需求,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及时向农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20]。首先,开拓农村金融服务,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不动摇,植根于广袤的农村市场。其次,要下沉服务重心,真正了解和把握农民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机构、农民“双赢”的金融产品。第三,要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从过去坐等农民求上门转变到主动上门谈合作,拉近与农户的关系,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合作不顺和合作失败。第四,综合提升服务便利度。通过扩大网点和服务覆盖面,采取简易营业网点、定时服务点、金融便利店、小额支付便民点等方式,让金融服务真正进村,走近百姓[21]。

4.1.3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

邮政储蓄应利用自身网络优势,开发设计邮政储蓄的特色产品,建立一整套服务农村经济的产品创新体系,向农村居民提供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对仍有富余的资金应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促使资金回流农村。比如将资金批发给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进行运作,也可以选定一些信用状况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委托他们将资金投向农村地区[22]。

4.2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恶意逃债现象的打击力度,提高诉讼执行效率。积极推进信用村镇建设,加大信用宣传,要将违约农户的情况公之于众,增大其违约的社会惩罚力度。对于恶意逃废债务的,政府要坚决打击,营造公平的商业环境,不能默许地方企业或个人逃废债务。对于经法律诉讼的债权官司,应解决执行难问题,提高执行效率,避免出现赢了官司追不回贷款的情况,提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保障水平[23]。

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区域性再担保试点。农村贷款担保要结合农村实际尽可能扩大范围。凡不违反法律规定、财产权益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同时还可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民房产、高效农业设施、合作组织股权、应收账款和农产品预期收益等新型抵押质押业务[24,25]。在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区域性再担保,建立健全农村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控制和分担机制。一是要鼓励建立区域性再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二是要加强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不断强化风险意识,

始终把防控风险放在开展担保业务首位,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三是要开展对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备案管理、资信评级、绩效考核和在线申报及动态监管,实现行业优化和整体能力提升[26]。同时要引导市、区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促进担保业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4.3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

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要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稳定的金融法律体系。如应制定《农村金融法》或《合作金融法》等专门法律规范以保护农村合作金融的合法权益,制定《农业投资法》以规范各级政府的农业投资行为,完善补充《物权法》中涉农贷款抵押物范畴,将农作物、土地承包权、林权、仓单、地上作物收获权、存栏牲畜等抵押物纳入《物权法》范围[27]。另外对于建立怎样的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 如何建立等问题, 应作出明确的规定[28]。

除了健全法律体系外,也要加强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对所有民间金融从业人员,可以开展有组织的系统培训,使他们熟悉基本的金融、法律知识,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银监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借贷行为,定期公御指导性民问利率,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努力创造公平、规范;合理、有序的农村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松兵.农村金融需求及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探讨[J].现代金融,2010,(08):19-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9-02-26).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65298.html,/tjgb/ndtjgb/qgndtjgb/t20090226_402540710.htm.

[3]王浩.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数据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08(03):65.

[4]王辰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任重道远[J].农村金融研究,2009,(02):28-30.

[5]刘畅.把更多金融服务投向农村[EB/OL].(2012-01-19).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65298.html,/rolling/201201/19/t20120119_16707602.shtml.

[6]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11.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65298.html,/xxgk/ndsj/.

[7]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年鉴,2010.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65298.html,/xxgk/ndsj/.

[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

[9]福建省统计年鉴,2010

[10]福建省统计年鉴2,010

[11]福建省人民政府.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挂牌[EB/OL].(2008-01-09).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65298.html,/fjyw/fjyw/200801/t20080109_52848.htm.

[12]李仙子,梁龙植.县域邮政储蓄银行支农贷款存在“七难”[J]吉林金融研究,2009,(10):21-23.

[13]祝健,冯月英.福建省金融支农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N].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03(121):103-107.

[14]江锦斌.农村金融创新的制约因素与解决措施-以福建省明溪县为例[J]福建金融,2010,(06):37-39.

[15]林文章,沈永春,蔡明泉.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漳州市为例[J]福建金融,2010(10):15-17.

[16]张兆海.对制约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武汉金融,2011,(02):63-64.

[17]田国双,王敏.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理论探讨,2011,(02):78-81.

[18]赵欣,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0,(10):67-69.

[19]王延淘,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7,(10):77-78.

[20]张园园,张宜,宋焱.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10,(35):25.

[21]康泉.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新财经,2012,(04):23-24.

[22]肖君,唐青生.我国邮政储蓄银行支农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0,(08):10-12.

[23]吕家进.结合邮储实际积极做好农村金融创新[J].农村金融研究,2009,(11):42-43.

[24]王永刚,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06):32-33.

[25]王长年. 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思考[EB/OL].( 2009-12-2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65298.html,/article.asp?articleid=11506.

[26]马丽春.如何建立有效的农村担保体系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担保体系有待完善[EB/OL].(20102-02-12)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065298.html,/Html/2010_02_12/2_3038_2010_02_12_6754.html.

[27]课题组,抑制与发展: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福建金融,2005,(09).

[28]张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1,(05):53-54.

农村金融服务营销策略教学文稿

浅论新形式下农村金融服务营销策略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业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承载着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责任使命,承担着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任,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农村信用社工作压力更大,发展任务更重,遇到了最激烈的挑战。如何迎难而上,转型发展成为农信人的思考重点。笔者认为惟有以人为本,开展全员营销,积极推行农村金融营销策略,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占据竞争的制高点。我们农信社迫切需要树立农村金融产品市场营销理念,以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其经营活动,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中借机发力,“比、学、赶、超”,抢占市场,超越同业竞争对手,实现历史性跨越,做到金融服务营销有办法,有策略,有行动,有总结,建立农村金融服务营销的长效机制,并贯彻到日常工作的整个过程。 一、农信社市场营销现状 农信社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我们金融同业竞争激烈,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竞争白热化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断冲击农村金融市场;国家“普惠金融”政策进一步促使农行返乡、邮储银行重新定位,各大商业银行目标看准了农村这一大市场,各地村镇银行不断成立,民营银行已经挂牌,我们农信社一统农村市场局面被打破,我们的“大后方”已经出现不稳定因素,农信社应有高度责任感和危机感,巩固我们的阵地。竞争的要求,决定了农信社全员营销的必要性,也凸

显了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而当前农信社的市场营销状况不甚理想,制约了农信社竞争力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一)营销观念薄弱 目前我们农信社的营销观念仍比较薄弱、落后。部分农信社不管是从高管层面还是普通员工对市场营销都一知半解,甚至不少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还只是简单停留在推销阶段,对当前较新的营销理念和服务知之甚少,在实践中,营销意识更是严重不足。多年来农信社工作人员习惯于春放秋收、等客上门、有求才应的“坐商”工作方式,习惯于按上级的指示办事,缺乏创新和市场意识,缺少“迎进来、走出去”的营销意识。此外,农信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功能,导致员工们竞争意识弱化,难以主动了解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开展市场营销。营销观念的薄弱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营销模式、营销手段的落后,从而影响到农信社营销的最终结果。 (二)营销手段落后 目前,农信社的营销宣传往往仅局限于电视或广播、传单宣传等,而网络信息传播和社交工具的便利性间接影响了这种营销方式的时效性。对于诸多经典营销案例中所体现出来的体验式营销、关系营销、深度营销、网络营销、整合营销、文化营销等,在许多农信社的营销实践中难觅芳踪。同时,一个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的实施,需要前期细致的市场调研准备及后期的有力执行。农信社由于营销理念淡薄、营销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营销方案的难产和执行难度,更难以达到营销目的的实现。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报告1

————————————————————————————————作者:————————————————————————————————日期: 2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调查内容:机构类型现状主要业务趋势存在问题 为了培育一批运行良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状况银监会计划2011年设立192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份全国已有13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1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2家。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一)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投资人的要求,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作了相关规定:企业入股,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上一年度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境内自然人入股,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良好信用记录,企业和自然人的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村镇银行应该是未来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趋势,自开展以来

已有118家试点分布全国各地,是新型金融机构中比重最大的。它有着商业银行的性质,在经营过程中较农村信用社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担子较轻;较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存款,后续资金有保证。但是,由于刚刚涉足农村市场村镇银行运行起来会感到经验不足,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准入政策的放宽,村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数量将逐渐增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二)贷款公司 贷款公司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它是由有限股东的自有资金和来自一个机构的批发性融资开展相关业务。按照央行的规定它只能办理贷款业务以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目前我国已有7家设立,如下图: 中国人民银行小额贷款首批试点列表 公司名称公司所在 地 成立日 期 注册资金 (万元) 晋原泰小额贷款公司山西平遥 2005.12. 17 1600 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山西平遥 2005.12. 17 1700 全力小额贷款公 司四川广元 2006.04. 10 2000 江口华地贷款公 司贵州江口 2006.08. 15 3000 信昌小额贷款公 司陕西户县 2006.09. 18 2200 4

农村金融服务调查问卷

农户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1、您的住址定西市县(区)乡(镇)村 2、您家家庭人数人,外出打工人数人 3、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①种植业②畜牧业③养殖业④工资收入⑤个体经营⑥打工⑦其他,请注明 二、农村金融服务情况 (一)存款服务 1、离您家最近的是哪家银行 ①农业银行②信用社③工商银行④其他银行,请注明 2、距离您家最近的银行机构有多远 ①1公里以内②3公里以内③5公里以内④5公里以外 3、您的家庭存款选择哪家机构机构 ①农业银行②信用社③工商银行④其他银行,请注明 (二)贷款服务 1、您有没有从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2、您有没有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3、您有没有从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4、您有没有从政府及财政部门获得过支农资金 ①获得过②没有获得过 5、您有没有从亲戚朋友处借过款 ①借过款②没有借过款 6、您有没有从其他私人高息贷过款 ①贷过款②没有贷过款 7、如果您有借款和贷款,数量是多少 ①1万元以内②1万-5万元③5万元-10万元④10万元以上 8、您借款和贷款主要用于: ①用于生产②用于建房③小孩上学④治病⑤其他,请注明 (三)服务需求 1、您认为当前在金融机构办理存贷款业务方不方便 ①很方便②比较方便③不太方便④很不方便 2、如果您认为当前存取款业务不方便,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①服务网点太少②存取款金融机构太远③服务态度不好④存款利息太低⑤没有私人借款方便 3、如果您认为向金融机构贷款困难,主要困难和原因是 ①放款数量太少,不够用②手续太复杂,不方便③贷款利息比较高,受不了④没有抵押的财产,贷不了⑤没有关系,贷不到⑥自身信用问题 4、为了贷款您认为是够应该允许用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来抵押 ①应该②不应该

农村金融信贷状况及策略

农村金融信贷状况及策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尽管我国金融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已大幅改善,但我国农村还普遍未能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之后,金融信贷支农缺位严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德州市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市,加快推进德州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金融资源聚集能力,是当前促进德州市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 一、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德州市着力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金融信贷服务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多样性金融服务需求的矛盾仍很突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一)农村金融信贷主要发展成就 1.农村金融信贷趋向活跃,信贷支农力度不断提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德州市涉农金融信贷机构增多,基本形成了点多面广的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网点,涉农信贷投入

逐年加大。目前,该市涉农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市商业银行,其他各商业银行也都开展了涉农信贷业务,此外,还出现了一批新型的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农村金融信贷市场日渐活跃。农信社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是各涉农金融机构中网点覆盖范围最大的一家,以支持农业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农户联保贷款和小额信贷的发放力度。农业发展银行加大了涉农商业性信贷业务和农村基础设施、企业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发放力度;农业银行设立三农事业部,创新管理模式,农村金融信贷不断增加;邮政储蓄银行自2008年开展了信贷业务,利用自身网点多的优势,为农村资金回流提供了新的渠道;商业银行加快进军涉农信贷领域,目前已在宁津、乐陵成立两家县级支行。至2008年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391.53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57.8%,支农贷款的增幅和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涉农金融信贷品种增加,信贷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农村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金需求的新变化,从农村的信贷需求看,由小额农贷为主逐渐向大额的、相对固定的转变,由传统农业资金需求向现代农业资金需求转变,由短期的向中长期资金需求转变,从地域上看,具有多样性、不均衡性。近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结合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9657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The new situation in 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y, makes the information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reporting the details, and then forms a clos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工作汇报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报告文件适合在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

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一)榆林金融业机构建设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类2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4家大型股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中国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3家银行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榆阳农村合作银行、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府谷农村合作银行;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榆林分行、交通银行榆林分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一些银行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破解农村“新三难”(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旺盛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 困难与问题 一、“三农”资金供求渠道狭窄,矛盾突出。 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机构。近年来,一些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服务“三农”,“偏农离农脱农”,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如农业银行的存款在缴存准备金和保底支付结算后基本上存,货款只局限于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业企业,每年净增额度很小。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存,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流水线”。村镇银行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点少、功能弱,加上尚处在发展初期,无论是基础运营系统,还是在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制约。从而影响其吸收存款能力。只有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家才是真正和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例如,我市农商行现有各项存

款余额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居武穴市各金融机构首位,对“三农”的支持度和贡献度均保持全市同行业第一。但仅仅靠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因此,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要求不得不从“地下银行”高息拆借,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进行高利贷的发放。 二、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整合进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缩现象比较突出。如今的城市,银行网点遍布大街小巷。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想取钱、存款、汇钱,到最近的金融网点要花掉二、三十元的车费和半天时间,“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被称为“新三难”。虽然农村金融机构多,但真正服务“三农”的供给主体少。有资料显示,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5万个,平均每万人1.34个,而农村银行网点仅2.7万个,平均每万人0.36个。全国平均每万人金融服务人数城市为43人,而县及县以下仅为11人,行政村平均不到1人。 我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农信社、邮政储蓄所、农业银行在行政村设置分社或储蓄所的更是微乎其微。以前,农信社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在下面设有分社和储蓄所,村村还设有代办点,那时农民办理业务真方便,因而被农民称为“家门口的银行”。但是随着乡镇合并,农信社出于自身经营成本核算、安全防范等因素的考虑,将下面的分社和代办点都撤完了,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乡镇服务

金融产品营销策划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金融产品营销策划方案 目录 概要提示··(03) 先进思想··(03) 一、策划目的··(03) 二、营销环境分析··(03) (一)、宏观环境分析··(03) (二)、基金产品SWOT分析··(04) 1、优势··(04) 2、劣势··(06) 3、威胁··(07) 4、机会··(07)

(四)、企业形象分析··(09) 三、市场面临的问题分析··(10) 四、市场机会分析··(11) 五、营销策划达到的目标··(11) 六、营销策略·(11) (一)、产品策略··(11) (二)、渠道策略··(14) (三)、价格策略··(15) (四)、促销策略·(16) 七、具体推进方案··(17) (一)、针对不同投资者··(17) (二)、针对企业自身··(18) 八、费用预算·(19) 结束语··(19) 附录一··(20) 附录二 (21)

金融产品营销策划方案 概要提示:吸收更多的客户,把潜在客户转为主要客户。扩大临汾邮政银行在临汾市场的影响力,提升市场地位。摆脱邮政银行的旧形象,树立可信,时尚的商业银行新形象。树立起品牌文化形象,打造稳健的、专业的、诚信的、有远见的、负责的、智慧的、伙伴关系的企业形象。发展临汾邮政银行的客户,争取每个客户都知道网上银行,和小额贷款。在客户有需要时,临汾邮政银行作为客户的第一选择。 先进思想:除针对网上银行,小额贷款卡这几种产品的营销策划,还有一种新型的低碳信用卡。此卡集材质环保,设计优美,多功能等多种优势于一体。为新一代的年轻人,热爱环保的人,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一、策划目的: 本次策划主要针对金融产品展开营销,包括网上银行,小额贷款卡,和低碳信用卡四种金融产品。其目的在于扩大临汾邮政银行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市场地位,提高知名度,拓宽业务范围。 二、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我国现阶段政治环境较稳定,没有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冲突、问题。国家的管理为我国居民保证了银行的信誉,使我国居民更放心地参与网上银行的交易活动,支付宝卡通也有了更广泛的发行空间;我国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这为小额贷款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在该体系中存在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非正规金融服务机构受到抑制、农业保险越来越萎缩、相关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为此,需要从各个方面深化改革。〔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改革建议“三农”问题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也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培育和完善农村的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一,正式金融。在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中,这样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其主要特点就是除邮政储蓄受到国家邮电局的监管外,其他的金融组织都受到国家金融当局的监管。在正规的金融组织中,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涉及农业的业务很少;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而设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所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均由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而成;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储蓄,它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第二,非正式金融。该体系主要泛指存在于个体、家庭、企业之间,在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外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其主要的运作形式有合会、私人钱庄、当铺、集资、贸易商放款和商业信用、民间票据机构等。这些金融组织通常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带有互助合作的性质。它们既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又没有纳入政府部门监管,所以归入非正式金融。部分以农村扶贫为中心的小额信贷活动也可归入。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嵌入于社会网络和传统型制度环境中,基于社会网络中的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即信任关系。从知识论角度看,非正式金融比任何正式金融更能发现和利用分散在各地的局部知识,而且许多局部知识不能通过正式金融机构的标准化操作所发现和利用。加上非正式金融都建立在明晰的私人产权和无限责任基础上,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金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在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的业务涉及到农业。其中,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才是一家真正和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农村信用社由于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无法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应有作用。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于农村信用社。仅仅靠农村信用社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中国农业银行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实际上农行的业务基本上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工业企业。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它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户,而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它的支援农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吸收储蓄,而不进行放贷,其结果是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金的外流。大量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进而从农村流向了城市,直接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受到抑制正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收缩农村阵地,农村金融市场中正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四种策略 发展经济学理论证明: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资金是经济的血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的核心作用。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性——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失灵和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的缺失,导致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以及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失衡。新农村需要新金融,创新的根本路径在于打破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体制密码,重塑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的核心“DNA”,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全面“再造”。 “再造”就是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因此也叫自我更新的机制。 完善机构体系 组织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载体,有效的组织设计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高效的重要机构保障。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它金融组织的作用,形成定位准确、层次分明、相得益彰的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必须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和约 束机制。有效率的产权应该是竞争性的,政府应因势利导地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在金融创新的方式上需要从过去政府供给主导型方式逐步过渡到需求诱发型方式,即鼓励农民群众和农村金融组织自发进行制度创新,以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相一致,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重新定位农村金融组织的服务功能。政策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要适应新形势,转换经营机制,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支持农产品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并延伸到相关农产品的加工与进出口业务;商业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重点支持优质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科技型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农村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合作性金融组织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要在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产品。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面对农村金融供需的巨大缺口,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应该是弥补缺口的途径之一。因此,组织再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新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重新定位政府角 色与市场力量,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协同共振的效应。 腹有诗书气自华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认为,我国的农村金融存在供给型和需求型抑制,建议通过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实施土地金融制度、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和改善监管体制等方式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抑制农村金融发展 一、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是其重要的前提和内容。 对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得出了很多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结论,但其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为依据的。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两个不同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内生增长模型的兴起为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致力于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家把内生增长与内生金融中介或金融市场并入金融发展模型,建立了诸多复杂模型。Patrick(1966)、Thakor(1996)等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在经济发展初期,良好的金融系统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可以显现出巨大作用。

既然在经济发展初期和起步阶段,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那么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如何发挥金融的支撑和牵引作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1、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抑制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型抑制主要表现为双重供给不足,即正规金融部门的制度供给不足和资金供给不足。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供给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几经变革,形成了现行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组织体系,这些金融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金融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国有银行商业化和农村合作基金会整顿,目前能向农村提供资金的金融组织非常有限。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供给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服务农村经济的功能缺陷明显;二是中国农业银行发展战略的调整,大量消减乡镇分支机构,即使有分支机构,也是只吸收存款而不贷款,导致对农业的服务功能减弱;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障碍,影响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壮大,虽然目前正在进行改革,但是效果还有待观察;四是村镇银行虽然在进行试点,但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大量铺开还有待时日。 (2)存在严格的农村金融管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管制现象普遍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思考.docx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思考 一、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目前的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服务意识薄弱,发展根基不稳,尤其是在服务营销方面,处于被动状态,金融产品严重同质化,缺乏创新,市场调查方式较为原始,数据信息准确度较低,无法准确扑捉到市场信息,在竞争日益加大的市场环境中处于劣势。 1.经验不足,产品比较单一在计划体制中逐步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且在计划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比较看重计划,实践力度却不够;看重行政管理,却忽视服务管理等顽疾。从目前看,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但发展水平参次不齐,各有利弊。首先,商业银行产品相似度极高,没有特色,更没有针对性,导致客户流动性较强,客户满意度不较低,难以留住客户。加上国家金融制度不完善,在存贷款利率方面国家实行最高利率上浮百分之十的上限管理,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使得小型企业和农户的享受利益较少,但又不可忽视小型企业和农户,所以在价格竞争上比较激烈。其次,“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金融更是重中之重。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如何推陈出新,是紧要任务。最后,经济全球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在动荡不安的金融市场中涅槃重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营销服务意识较弱,服务水平低金融产品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商品,具有服务产品的基本特性。在我国,银行赚取利润的主要途径是

通过存储、贷款及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已满足不了小型企业和农户的需要,与时代发展趋势相冲突,且服务过程僵硬,影响顾客对产品好坏的判断,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服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服务流程分配不合理,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工作人员较为慌乱,分配不均,忽略细节,后台与前台配合度不够,效导致率低下,客户等待时间较长。其次,员工没有接受边准化服务培训,没有统一的规范,企业形象难以突出。最后,农村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接受新型知识较慢,思想陈旧,没有营销服务的意识,模式单一落后,影响年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使其整个团队两极化严重,不利于银行发展。 3.信息建设较弱,员工专业技能较差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交易方式也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出现了网上电子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这些新型的交易方式,给客户提供了方便,也缓解了银行人手不足的压力。而且,随着电子商务贸易迅速普及,交易时都需绑定银行卡,这样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交易量和用户,促进互联网与银行相互融合,使其做到缺一不可,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加强品牌的建立。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宣传力度不足,让农户意识不到互联网的便利,银行业务模式无法突破,会导致在金融市场化中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次,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无法满足银行现阶段的需求,服务质量也就无法提高,难以落实银行改革发展、推陈出新的策略,达不到宣传目的,导致先进投资方式难以说服农户,使其收益方式较为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及解决方案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及解决方案

1 乡村金融需求与痛点2 乡村金融国内案例3 乡村金融产品设计4 总结与提问

一、乡村金融的需求与痛点

乡村金融市场痛点——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 ?国办发〔2014〕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文件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稳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需求侧 ?便捷的小额贷款支持种植、养殖 ?种粮能手、养殖大户实现规模化生产,需要大笔收购资金,大规模农机农资投入 ?农民最大财产为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缺乏商品化流动渠道 ?城市资本尝试乡村投资,回报周期长 供给侧 ?乡村金融网点少,单笔金额少,传统银行审批流程需要抵押,信审、担保、还款证明等系列文件?传统亲友间借款,经营贷加历年经营留存不足以支持快速扩张 ?集体产权用地的抵押、估值贷款需要政策和法律突破 ?缺乏有效的资本退出途径,融资难

二、乡村金融国内案例

一、普惠金融案例——河北易农科技 ?国家政策: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6年1月,《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印发。2017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市场数据:截至2016年末,全国累计为1.72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已有近9248万农户获得银行贷款,贷款余额2.7万亿元。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 ?具体案例: ?乡邻小站是宜农科技在全国打造的村一级电商、金融、便民服务平台,在各个行政村引入网络购物,与银行合作在农村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提供便民支付、代缴费、物流快递等综合服务内容,致力于让中国亿万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类方便、快捷、高效的现代化服务 ?站点业务首先依托国家一系列金融助农政策,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在农村网点开展便民服务,向农民提供取、汇、转、贷等普惠金融支持。进而以金融的刚性需求作为粘着农民客户群的核心手段,丰富服务体系,叠加便民缴费、网络代购、团购订制、收发快递等新业务。 ?公司实行“轻”运营模式,各项业务合作以平台模式为主,引导各行业知名服务商提供产品和服务进村,宜农站点负责落地引流和营销。宜农科技在河北省农村为某国有银行全年揽储达到300亿元,成为各家金融机构延伸到乡村的金融产品超市和引流平台

银行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案

xx银行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各子公司,各分行,总行各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银发〔2019〕11号)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加强“三农”领域金融合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现就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引导乡村振兴扶持政策与本行信贷资金有效对接,发挥本行金融产品丰富、信息技术先进等优势,将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二)任务目标。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水平明显提升,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力争对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涉农贷款余额高于上年,农户贷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乡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明显提高。

二、切实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 (一)加大乡村振兴信贷支持力度 1.充分支持乡村振兴农户贷款融资需求,在信贷规模配置、利率优惠政策等方面对农户经营性贷款进行倾斜,信贷规模配置方面,充分满足农户贷款信贷规模需要;贷款利率方面,农户经营性贷款利率在零售经营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当下调,普遍低于同期个人购房类贷款及消费类贷款利率。 2.在授信授权政策方面,鼓励分行根据当地特色行业、优势产业具体情况,结合行业产业经营周期及发展规律,实行一案一策,定制专业金融服务方案。同时,结合当地经济状况、产业情况、客群特征、分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综合风险审查,并从把握业务真实性、加强贷后管理、资产质量监测、明确贷款容忍度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实行差异化授信授权策略。在审批的模式方面,积极拓展与涉农相关数据的应用,持续推进自动化审查审批模式,提升审查审批效率。适时开展检查及后评价工作,及时识别业务落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实行即查即改原则,保证业务良性发展。 (二)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 1.加大与省级联社及其下辖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在财富管理业务上的合作,大力推进以省级联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为主要目标客户的银银平台财富云业务合作,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财富管理产品线,以创新财富管理产品增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策略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迅速。党中央与国务院先后颁布了系列化的政策与方针,逐渐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制度,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改变农村的新面貌。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概念,就具体要求而言,与农村建设存在很大区别,主要与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等有关,但是以首要性而言,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较为明显,因此需重视新农村建设,以加快农村的发展速度。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增加资金成本的投入,以有利于农业振兴、农村发展与农民收入。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金融市场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具备可持续、广覆盖、多层次等的特点,完善金融体系,促使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等逐渐覆盖农村,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持续发展,为三农提供良好的服务。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与数量,推动农村的金融机构发生变革。农村金融严重影响农村建设,特别是农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与支持方面。2015年底,我国的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377家,包括1311家开业与66家筹建,共覆盖31个省,1232个县,覆盖率为65.9%;村镇银行资产在10015亿元左右,负债额为8701亿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资金额和农民需求存在较大出入,对农村金融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为农村业务提供的资金额骤减。虽然,金融机构近些年对农村的投入在不断的加大,但是,由于其信贷的占比不高,直接导致了农村信贷的支持力度不足。有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吸入了很多的资金,但只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资金用在了三农的建设。还有一小部分的银行存在着对农业资金只存不贷的问题,使大量的农业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应用,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 2.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调控相对较为落后,且没有制约,从宏观入手,农村的金融体制属于城乡经济结构失衡的二次结构的一种体现,这就导致信贷资源配置问题的出现。 3.农村的金融环境有待改善。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并没有构建起金融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因为农村缺乏良好的信用环境,企业与农户的诚信度不够,缺乏完善的农村信用的主体行为的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导致了农村地区恶意逃避债务的现象频繁发生。由于,农村的法制不健全,金融机构资产得不到十分有效的保障,这样就降低了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所有农村的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实施的解决策略 1.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需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以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需求。农业银行在发展过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9030-89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一)榆林金融业机构建设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类2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4家大型股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中国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3家银行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榆阳农村合作银行、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府谷农村合作银行;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榆林分行、交通银行榆林分行、招商银行榆林分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榆林分行,构成榆林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本框架。其中法人机构12家(12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9家。从业人数5064人,营业网点544个,其中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325个,邮政储蓄银行79个,农业银行61个,占营业网点的85.4%;从分县情况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榆阳区、神木、府谷、定边、靖边和横山县,分别为106、60、72、52、48、40个,占营业网点的69.4%。当然全市仍有

农村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农村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一、****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市现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426个,其中工商银行51个,农业银行60个,中国银行16个,建设银行26个,政策性银行5个,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37个,邮政储蓄131个。位于乡镇的机构116家,占全市机构务现状的总数的27.23%。其中农业银行21家,农村信用社48家,邮储47家。农业银行机构乡镇覆盖率42.86%,农村 信用社机构乡镇覆盖率97.99%,邮储机构乡镇覆盖率95.92%。 乡(镇)所在地具有贷款功能的机构43家,占乡镇机构总数的37.08%。其中农业银行17家,农村信用社36家。 目前,****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仅限于 存款和贷款业务。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了信贷支持。到20****年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111024万元,较年初减少17155万元。主要原因是农业银行农业贷款锐减,****市农业发展银行充分发展政策性银行优势,积极向粮食收购企业、加工企业、产业龙头企业等行业发放贷款,全年新发放贷款88264万元。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存款业务。特别是邮政储蓄机构利用网络优势还能为农民提供全村国通存通兑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民。**** 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全市农村地区开展了“一证通”业务。共在32个基层社、34个行政村进行了“一证通”试点,评定“一证通”农户1792户,授信总额3860万元,有718户

得到“一证通”贷款1578万元,为支持“三农”发展开辟了一条新 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够。由于农业生产是以土地为中心, 农户居住较为分散,不集中。有的村偏僻,距离乡镇远则达上百公里,有的还不通汽车,遇到雨雪天气根本无法出行。****市位于乡镇的机构有116家,只占全市机构总数的27.23%。特别是近年来,国有 商业银行股改,逐渐退出了农村市场。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信用社力量薄弱,代办站撤并后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服务鞭长莫及,使部分农村地区长期处于无金融服务状态下,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农村地区缺乏担保组织机构。农户和农村私营企业由于资产 有限,大都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物,而农村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又将是否有抵押担保当作放款的必备条件,造成一些确有发展前景的农业项目因缺乏抵押担保而被-迫搁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资金没有“落地生金”。****市国有商业银行在基层的 机构只单纯吸收存款,吸收来的存款没有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上存赚取利差。20****年末,****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占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存款总额的64.61%。邮政储蓄机构,以其邮政代 办点遍布乡村和通存通兑的优势,将农村地区闲散资金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上划。20****年末,****市邮政储蓄余额占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额的22%,是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总额的2倍还强,农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