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常用词语汇释表大全

公文常用词语汇释表大全
公文常用词语汇释表大全

公文常用词语汇释表大全

【按期】依照规定或预定的期限。

【按时】依照规定或预定的时间。

【案卷】就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

【按语】就是发文单位批转的或转发的公务文书所做的说明或提示。领导机关转发下级来文来函,对其文函有所说明、评议或要求时,就在文函前面以“按(按语)……”的形式加写一段文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文按语。多用天通报、简报、调查报告、经验介绍和转发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人民群从众来信。

【按照】依据照办,表示某项公务是依据某一要求办理的。如:“按照市委的要求,开展了;反盗窃;的宣传活动。”

B

【背景】主要指问题的原委和问题的提出。

【部署】安排部署,多用以表示某一重要工作已经做了传达贯彻和安排布置,如“接到中办发[2000]57号文件后,我们及时向下做了部署”。

【备案】就是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

【本】就是;自己;的意思,既可以用于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自称,也可以用于文件本身。

【不日】就是;不久、不几天;的意思。

【不宜】就是不适宜。

【不予】就是不准或不给的意思。

【颁布】 (郑重地)公布、发布。颁:发下;布:公布。一般用于党政领导机关及领导人公布法令、条例及其他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多出现在命令、令等指令性文体中,用以公布条例、规定、守则、办法、制度等法规性文件。例如《关于颁布〈公路管理暂行办法〉的令》。

【颁发】①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②授予。一般用于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或个人奖章、奖状、奖品、奖金及其他奖励物品。

【报经】 (向上级)报告并经由(上级处理)。

【报批】 (向上级)报告并请求予以批准。

【报请】 (向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并请示。

【报送】 (将有关材料向上级机关)呈报并发送。

【比照】按照已有的(法规、制度、标准、方法、格式等)相比拟对照着行事。也就是按照已有的同一类型的作法或同一范畴的制度对比处理。

【必需] 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言明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属指令性中吻,以示只得这样,不得违反。多用于通知、通报、指示、命令等指令性文体的主张部分,例如:“必须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的规定”

【不贷】不予宽恕。贷:饶恕。

【不尽】不完全是;未必。如:不尽如此。

【不胜】非常;十分(用于感情方面)。如:不胜感激。

【不至于】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不致】不会引起某种后果。

C

【参考】利用有关材料帮助了解情况。

【参酌】就是参考实际情况,加以斟酌。

【参照】参考并仿照或依照(方法、经验等)。表示某些做法有可借鉴之处,希望别人加以参考与仿照,此语用于上级批转下级来文时的结尾处,与执行相连一并使用,例如:“现将***(下级机关)《关于***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查办】①检查办理情况并加以督促。②查明犯罪事实或错误情况加以处理。

【查处】①调查处理。②检查处罚。

【查复】调查了解后作出答复。

【查收】检查或清点后收下。

【查照】示意对方注意文件内容,并按照文件内容办事。

【此布】就这些内容予以公布。用在布告类公文正文的后面,另起一行,不加标点。

【此复】就此答复。指答复给你这些内容,主要用于批复和复函的结尾,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复”,不加标点。

【此令】就此命令。指令这些内容,主要用于命令、令的结尾,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令”,不加标点。

【此致】在此致以(祝愿性的话语)。一般用于信函正文的后面,另起一行,不加标点。

【草拟】就是指文件的起草撰拟。

【呈报】就是用公文报告上级。

【呈请】就是用公文请求或请求。向上级呈报请示事宜。例如“此题事关

重大,将我们的意见呈请上级批准后再予以答复。”

【承蒙】就是;受到;的雅语。得到的意思。多用于便函的结尾用语,例如:“承蒙贵校大力协助,特表示谢意。”

【存查】就是保存起来,以备查考。

【存档】就是把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资料归人档案,留供以后查考。

D

【第一手材料】指通过调查和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直接材料。

【大概】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大体】大致;就多数情形或主要方面说。

【待】就是等待。

【大】就是超过一般的意思。

【大力】就是用很大的力量。

【当否】就是是不是恰当合适。

【当即】就是当时、立即的意思。

【度】是量词,表示;次;的意思,如;一度;、;再度;等。

【段旨】即段落的中心内容。

【对】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主要用以表明对象、范围。例如:“对因上当受骗而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必须追究其领导的责任。”【对于】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主要用于表明对象、范围。例如:“各级政法部门,对于那些重大投机诈骗分子,一定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E

【额外】超出规定的数量或范围。

【讹误】就是指文字上的错误。

【而】有三种解释和用法:

(l)可以做为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

(X)可以做为连过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

(3)可以插在主、谓语中间,起;如果;的作用。

F

【发布】就是宣布(命令、指示、新闻等)。公开发表、宣布。公文写作中多用于命令、令、指示及各种法规(如条例、规定等)的前面,从而组成动宾结构。

【防止】防范住。公文中的祈使用语。多用于指示、通知的今后意见和要求部分及“灾害”、“事故”、“案件”的发生等词语前面。如:“坚决防止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

【凡】就是;凡是;的意思。

【反之】就是与此相反的意思。

【非经】就是;除非经过;的意思。

【奉】就是接受的意思,一般多指下级接受上级的指示、命令。

【复核】就是复查核对的意思。

【否】就是;不;、;不行;的意思。

【附件】就是指随同主要文件一同制定的文件,是随同主要文件发出的有关文件或物品。

【反应】某种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反映】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奉告】告诉。奉:敬词,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无可奉告

(常用于外交辞令)。

【付诸】“把它用在……”或“用它来……”。付:交给;授予。诸:文言词,是“之于”的合音词。如应用文中常用的“付诸实施”,“付诸行动”。

【分块式】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即全篇公文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的上面正中标有汉字书写的数码,例如:“一”、“(一)”。

【分列小标题式】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即全篇公文划分为几大部分,每一部分的上面正中有一个反映段旨的小标题。

【分条式】亦称分条标项式。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即依其公文内容,按序分成若干条项,并以数码标明之。

【该】用以表示对象,指某人或某一事物,多用于对文件的批示用语,例如:“该文所提意见比较不错,可试行”。

G

【该】为第三人称,就是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

【概】在公文中有两种解释:

(X)就是大略、大概的意思。

(X)就是;一律;的意思。

【稿】就是指外发公务文书的未定稿、草稿。

【稿本】就是公文形成前期所产生的各种文稿,如草稿、讨论稿、修改稿、送审稿。

【根据】就是依据的意思,多用于公务文书的开端用语。来源、出处。多用于公文的开头,以交代制作本公文是根据上级的什么指示,什么政策要求或下边的什么实际情况。

【公布】就是公开宣布,让大家知道的意思,多用于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以及团体、单位的通知事项。公文写作中多用于决定、决议、令的前面组成动宾结构。

【公文逻辑】指写作公文,从用词到成篇,都有逻辑的问题,不合逻辑的公文,会以讹传讹,贻误工作。公文写作中讲的逻辑,主要是指逻辑思维规律,即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正确地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规律。

【公务】有关国家和集体的管理事务。公文是完成公务管理的文字工具,故称“公务文书”。

【光临】就是表示宾客来到的敬辞,多用于请柬、邀请信的末尾处。【关于】就是具有提示性质的介词,多与名词组成偏正词组,用作公文题目。公文标题写作常用的一个介词,与“事由”合成一个介词结构。该介词结构的前面加制文机关名称,后面加文种名称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公文标题。例如:《教育部关于****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报告》、《**市公安局关于对枪支进行清理登记的通知》。

【规程】就是对某种政策、制度、正确做法和程序所做的分章分条的规定。

【规定】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方式、方法、数量、质量所做的决定。

【规范】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规格】就是指质量的标准,如大小、轻重、精密度、性能等。

【规约】就是经过相互协议规定下来的共同遵守的条款。

【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给以“给之以……”的省略,后面必须带宾语,其宾语多为抽象事物。

如奖励、帮助等。【贵】敬辞,对对方的地域、单位及其他与之有关事物的尊称。在与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公文往来时,常以“贵”代替“你的”、“你们的”,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常见于信函中。

【贵在直笔】即直截了当地表达内容,公文写作提倡直笔。

H

【函复】通过信件(公函或便函)进行答复。常用作结束语。也有写作“函答”的。

【函告】用书信告知有关情况。

【函】就是;信;的意思,公函就是公务信件。

【核定】就是审核决定。

【核减】就是审核后决定减少。

【核准】就是审核后批准。

【核拨】就是查核后拨给。

【核示】审核指示。报告结尾用语的一种,例如:“以上报告请核示。”【会同】就是同有关方面会合一起。

【会签】就是指请与文件内容有关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共同在发文稿上签注意见和姓名。

【汇总】就是汇集到一起,一般多指资料、数据、表格、文件等。

J

【谨】敬词,表示;郑重;、;敬重;的意思。

【谨启】恭敬地陈述。用于信函下款末尾的敬辞。

【基于】就是;根据;的意思。

【即日】就是;当天;的意思。

【即日起】从今天开始。多用于布告、通告、令、命令、决定及法规性文件(如条例、规定等)末尾处,与“生效”相连用以表明本文件从今天起开始具有法定的权威效力。

【简缩】公文写作的名法特点之一。公文写作常使用一些高度简化紧缩的句式,这种句式是在原来句式的基础上重新加以概括,以达到简化。如“三八作风”、“五讲四美”等。

【禁止】不准。公文中的祈使用语。多用于指示、通知的今后意见和要求部分。例如:“严格禁止党政干部在工资和机关集体福利以外获取不正当的收入。”

【亟】就是;急迫;的意思。

【鉴戒】就是引为警戒、教训的意思。

【鉴于】就是;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主要用于表明事情的原因,类似“由于”。例如:“鉴于此项工作经过试点已摸索到一些经验,故可在全市普遍展开。”

【见】就是在动词前面用以表示;对我怎么样;的意思。如见复,表示;答复我;、;见谅;表示;原谅我;的意思。

【校订】就是对照可靠的材料复核文件中疑误之处。

【校对】公文印制过程的程序之一,是保证公文印制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包括:毛校、初校、二校、三校、核红等

【接洽】接待商洽。大都是用于联系事务便函的末尾处:“现派我局同场前去联系,请接洽为荷。”;

【届时】就是;到时候;的意思。例如:“**区成人教育展览会定于 7月10日上午8点在大剧场举行开幕式,请您届时参加。”

【经】就是;经过;的意思。如;业经;表示业已经过,;均经;表示都已经过的意思。

【径(迳)】就是;直接;的意思。如;径向;就是;直接向;、;径与;就是;直接同;、;径报;就是;直接报;的意思。

【具名】就是在文件上签名。

【据】就是;根据;、;依据;的意思。

【决定】就是对如何行动作出主张。

【诀算】就是根据预算执行的结果而编制的会计报告。

【决议】就是经过一定会议讨论通过的决定。

【均】就是;全都;的意思。

K

【开端】公文的开头部分。

【开门见山】比哈起草公文要单刀直入,直接揭示主题。

【考核】考查审核。

【考察】就是实地观察、调查。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可行】可以、同意。就是行得通,可以实行。一是用于批示文件,表示同意。例如:“该文件所提意见可行。”二是用于请求上级予以批转的文件结尾,例如:“以上如认为可行,请批转有关部门执行。”

【恳请】就是诚恳地邀请或请求。

L

【例行报告】按规定定期履行上报的书面报告。如工作月、周报、日报等,这类报告大都用于非常紧急时期(如遇有战争或重大灾害的时候)

【隶属】附属、归属,领导关系。多用于解释公文的行文知系。例如:“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的属机关之间来往文件为平行文。”

【滥用】胡乱地、过度地使用。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到临的意思,多用于请柬,如:“9月5日上午8时,我厂将举行建厂十周年庆祝活动,敬请您临指导。”

【了】助词,公文中常用带“了”的句式,以此表示某项事情的完成时态。例如:“挖出了一批隐藏较深的型事犯罪分子”、“增强了法制观念”、“开展了增产节约的宣传教育工作”。

【屡次】多次;一次又一次。

【累计】就是层层相加,累聚计算。

【立案】就是在主管机关注册登记、备案。

【立即】就是;立刻;的意思。

【列举】就是一个一个地举出来。

【列席】就是参加会议有发言权而没有表决权。

【聆听】就是表示;听;的文言词语。

【履行】就是实践自己答应做或应该做的事情。

【论处】就是判定处分的意思。

M

【明文】明确的文字。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见于文字的(规定),明文规定一般指见于文字,业已公布的法律、规章等。例如:“严禁挥霍公款到处旅游,这在中央的文件中已有明文规定。”

【免】就是去掉的意思,如;免去;就是免除掉的意思。

【面洽】就是当面接洽。

N

【拟】打算、想的意思。多用于阅文写拟办意见时使用的一种敬语,如某局办公室主任阅文所写的初步意见是:“拟同意,请局长核示。”

【拟定】起草制定。参见[制定:经过一定程序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例如:“我们正在拟定今年的工作计划。”

【拟订】起草制订。参见[制订:创制拟定]。

【拟用】准备采用;打算使用。

【拟于】就是;打算在;。

【拟稿】就是起草文稿。

P

【批复】就是对下级来文的批示答复。

【批示】就是上级对下级来文批注意见。给以文字指示,指上级对下级的的请示给以明确的文字答复。下级向上级的请示结尾,也多使用此词。例如:“上述意见可否请批示。”

【批件】就是带有上级批示的文件。

【批转】就是把下级来文批示转发给其他单位执行和参阅。

【批准】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意见表示同意。

【批阅】就是指领导对文件的阅读并加注批语。

【篇段合一式】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即一篇只有一段也即一段是一篇公文,为篇段合一式。

【篇前撮要】篇即篇头,撮是文字简短,要即要领、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基本内容。意思是指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处,用简明的语言,把文章结论、总的观点、中心内容加以概括表达出来。

【篇旨】全篇公文的主旨。

Q

【歧义】指某一语方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而这两种以上的理解都是允许的。

【起草】指写公文的原稿。

【期】 X就是;希望;的意思,如;以期;表示;以此希望;的意思。

【期】 X就是指;日期;,如;定期;表示;规定的日期;、;按期;表示;按照预定的日期;、;如期;表示;符合规定的日期;、;限期;表示;限定日期;。【启用】就是指印信开始使用。

【讫】就是完结、截止的意思。

【迄今】就是到现在的意思。

【洽商】就是接洽商谈的意思。

【签订】就是订立协议、合同、条约并签字。

【签发】就是主管负责人对公文文稿签署发稿意见。

【签收】就是收到公文信件后,在送件人的发文簿上签字,表示文已收到。

【签署】就是在公文上正式签字。

【签章】就是在文件上签名盖章。

【签注】就是在文件上批注意见。

【切勿】就是;千万不要;的意思。

【切记】就是;牢牢地记住;。

【切切】就是;千万;、;务必;的意思。

【切实】就是切合实际,实实在在。

【清查】就是彻底检查。

【清册】就是详细登记有关项目的册子。

【清点】就是清理查点。

【清稿】就是把文稿誊清。

【清样】就是最后一次校改后的校样。

【请柬】就是邀请书,俗称;请帖;。

【请予】请给以的意思。属请求性用语:“上述意见可还请予核示。”【请示】就是向上级请求指示。

【顷】就是;不久以前;的意思,如;顷闻;表示;不久前听到;、;倾接;表示;不久前接到;、;顷奉;表示;不久前接到上级的(指示);。

R

【如期】按照规定的日期或期限。

【如实】按照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

【任免】就是任命和免职。

【任命】就是下命令任用。

【日程】就是按日排定的行事程序,如议事日程、工作日程等。

【日内】就是最近的几天里。

【日前】就是几天前的意思。

【冗】 l就是;多余的;的意思,如;冗长;表示文中废话多,篇幅长。【冗】 X就是指;繁忙的事;。

【如上】就是如同上面所叙述或列举的。

【如下】就是如同下面所叙述或列举的。

S

【擅自】超越权限,自作主张。

【收悉】收到并已了解。多用于复函的开头,例如:“****年 4月1日你局来函收悉。经研究,同意……”

【受命写作】公文写作特点之一,指遵命撰写文件。

【删】就是去掉文中的某些字句,常用的词组有:;删除;,就是;删去;;;删改;,就是;去掉并改动;;;删节;,就是删去文中可有可无或比较次要的部分。

【缮写】就是抄写。

【商讨】就是商量讨论。

【商定】就是协商确定。

【上报】就是向上级报告。

【申报】就是用书面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

【审定】就是审查决定。

【审阅】就是审查阅读。

【审核】就是审查核定。

【审修】就是对文稿审阅修改。

【审批】就是审查批示。

【审议】就是审查讨论。

【施行】就是实施执行,多用于公布法令规章的生效时间。多用于法规性文件的“附则”末尾,与时间结合用以表明文件的时效。例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时效性:指任何一份文件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时效的产生,除文件明确生效的时间外,所有文件都以成文日期为生效时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