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设计要点

装配式结构设计要点
装配式结构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基本规定

装配式建筑设计原则

方案阶段各专业的协调

建筑及结构设计原则:

标准化、模数化、少规格、多组合;结构整体性、耐久性、高强高性能材料应用;合理的预制拆分。

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

进行细致的构件深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使用高度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包含装配整体式的结构,框架、剪力墙及多层剪力墙。

装配式建筑高宽比

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限制以外,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更重要的是提高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减小结构底部在侧向力作用下出现拉力的可能性,避免墙板水平接缝在受剪的同时受拉。

装配式建筑抗震等级

装配式建筑连接设计设计思路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13T13:14:26.83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1月中作者:邱玲珠 [导读] 本文以预制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设计要点及优化对策进行了重点探讨,希望全面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空间划分更加灵活,建设周期更短,同时环保性更强,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本文以预制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设计要点及优化对策进行了重点探讨,希望全面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优化对策 为了满足新时期国内建筑结构设计需求,突破传统结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局限性,预制装配式等新型建筑形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相较于传统建筑形式,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空间划分更加灵活,施工周期更短,同时可以融入绿色环保理念等先进建设理念。为了更好地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其结构设计。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1.1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设计要点 相较于传统框架形式的建筑,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自重更轻,相关构件运输难度也比较小,是当前国内建筑领域中普遍应用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在应用该种建筑结构形式期间,要注意将建筑构件先运送到建筑施工现场后来进行现浇施工,做好节点与梁端键槽处理,相应的柱构件等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为了确保该建筑形式结构体系设计的质量,需要着重做好如下设计要点工作:其一,在设计建筑基础接梁、预制框架柱底和柱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强度等级保持在一个适宜的强度范围,一般以C30以上为宜。其二,要确保建筑结构平面具有一定规则性,具体就是要确保梁柱的中心线保持对齐,且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要对其纵向框架柱和横向框架柱,这是确保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关键设计内容。其三,在对框架梁和框架柱交接部位的框架节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刚节点,确保其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其四,在预制梁柱接头部位处进行焊接施工时要全面确保焊接施工的质量,有效提升建筑构件连接的质量。其五,在建筑结构中,预埋件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力构件,是建筑连接构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设计期间要对各种连接构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预埋件连接进行合理处理。比如,可以在设计预埋件的时候,考虑剪力、弯矩和轴力等最不利组合受力条件下的构件受力情况,增强设计结果的准确性,确保预埋件在增强框架结构稳定性方面的积极作用。 1.2 预制剪力墙框架结构体系设计要点 在该种形式的建筑结构体系中,相关结构构件主要包括梁结构、板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等组成部分,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组成。比如,叠层梁、预制墙板与层合板等。在结构体系设计期间,需要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半预制或全预制等类型的剪力墙结构。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还要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要点工作,即:其一,在设计横墙结构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立足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预制的轻墙面板或承重墙板,确保可以满足结构部件实际需求或预制承重墙是否满足侧向力的计算结果。如此一来,就可以确保建筑横墙结构可以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其二,在设计建筑竖向抗侧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以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将不同建筑部位结构中的竖向承重钢筋的连接进行连接,确保建筑结构整体的一致性;在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强化连接构造设计来确保结构整体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同时需要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以及传力的明确性。其三,建筑结构平面设计时要保持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上动力特性尽量保持一致性,且在设计结构横墙过程中,要在两侧端部山墙位置处应用预制承重墙板。其四,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期间涉及到抗震设防要求,但是还没有达到抗震标准和要求的时候,设计人员在确定预制构件连接钢筋的强度和直径要大于该部位中所用不连续钢筋结构的对应尺寸。其五,在设计预制建筑结构构件期间,可以采用分块设计方式,期间需要对建筑的开间、拼缝位置和吊装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其六,在设计建筑墙板高度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一层或两层楼的层高来进行划分,同时需要合理布置竖向接缝,避免其设置在暗柱位置处,且要尽量避免应用多种不同类别或型号的构件。其七,在设计预制构件配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设计要求,验算预制构件可能出现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在设计建筑顶层、楼层以及其他涉及到大开洞区域的建筑构件时,需要以现浇楼盖为主。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对策 2.1 优化建筑结构方案选择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期间,选择建筑结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或者说建筑结构设计具有许多“解”,如果选择了不同的“解”,那么势必会影响最终所设计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在确定建筑结构方案之前,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等实际施工情况,强化施工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和交流,从经济效益、安全效益、环保效益、施工效率等方面入手,对比分析不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劣,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建筑结构方案,确保可以全面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在设计预制墙板布局方案的时候,需要立足于美观性、经济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等设计原则,确保可以强化各专业和单位的联系性,选出最佳的方案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2.2 优化建筑预制构件节点 不同于传统现浇式建筑结构形式,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在于“预制”二字,所以为了确保其设计质量,需要注意对建筑预制构件节点进行优化,确保其选型和设计的质量。通过确保建筑预制构件节点设计质量,可以充分发挥其衔接作用来更好进行内力传递,增强结构整体刚度特性。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钢筋连接技术越来越多,相应的连接形式也众多。考虑到施工需求的差异性和区域位置的不同,实际建筑结构连接件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当前建筑结构构件连接中主要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构件连接的质量。此外,在进行建筑预制构件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节点选型还是整体设计,为了确保设计的质量,可以引入和应用概念设计来确保结构连接质量,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刚性和承载性能,尤其是要注意增强高层建筑的抗震性和抗风性,避免因为建筑结构体系设计问题而造成连续倒塌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理念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避免地震作用破坏建筑物,否则就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所以必须要在结构设计中做好抗震优化设计。然而,由于地震发生的随意性,且不同区域地震等级和破坏情况也会有所不

平战转换设计专篇

人防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2012 -5-18

目录 一、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平战转换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各阶段平战转换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施工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土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通风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给水、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电气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早期转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土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给水、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电气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临战转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土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通风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给水、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电气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紧急转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土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通风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给水、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电气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工程位于交叉口,地上部分为汽车站房及办公,宿舍等配套,地下一层为附建式甲类人防工程。地下室建筑面积8463.7m2 ,人防工程建筑面积为1998.5m2,掩蔽人数为1499人。本人防工程战时防核武器抗力等级为6级,防常规武器等级为6级。平时功能为机动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共划分为4个防护单元。 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若干技术要求(闽人防办〔2008〕54号)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RFJ1—98) 《福建省人防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暂行规定》(闽人防办[2010]121号) 平战转换要求 人防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可分为早期转换、临战转换和紧急转换三个阶段。早期转换应在30d内完成物资、器材筹措和构件加工;临战转换应在15d内完成后加柱安装和对外出入口及孔口的封堵;紧急转换应在3d内完成防护单元连通口的转换及综合调试等工作,达到战时的使用要求。 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及闽人防办[2010]121号,人防工程的部分项目应在施工、安装时一次到位,不得实施预留和二次施工。 各阶段平战转换设计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设计

预制构件的设计—— 装配式结构在进行结构布置时,为了减少装配的数量及减小装配中的施工难度,往往不设置次梁。在进行梁柱等构件布置时,应提前知道工厂生产设备生产构 件截面尺寸的边界条件,否则设计的构件无法生产。在进行剪力墙布置时,墙 的布置应尽量去方便工艺拆分。 板的传力模式应根据产业化公司板的类型确定,如果采用双向叠合板,则可以 不改变受力模式,如果采用单向预应力叠合板或者单向预应力空心板,则应把 板的受力模式改为对边传到,单向传力。楼板的配筋,在非主要受力方向,应 该进行包络设计(构造+现浇厚度双向板该方向计算)。 装配式结构用PKPM 等软件进行计算时,周期折减系数梁刚度增大扭矩折减系 数等与传统设计有细微的差别,在设计中应认真对待。 装配式结构在绘制施工图时,应尽量减少柱或者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套筒个数,节省造价。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进行布置时,除了按传统剪力墙结构中 的思维去布置剪力墙外,还应注意如下要点: (1)在对剪力墙结构进行布置时,多布置L、T 型剪力墙,少在L、T 型剪力墙中再加翼缘,特别是外墙,否则拆墙时被拆分的很零散。 (2)剪力墙结构中翼缘长度,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是,对于L 型外墙翼缘长度一般≦600mm,T 型翼缘分长度一般≤ 1000mm(防止边缘构件现浇长度太长而在浇筑中出现问题),在门窗处留出≥200mm 的门垛,如图1 所示: 1、1800mm 为窗宽,200mm 为留出的窗垛(方便拆分),1000mm 为翼缘长度; 2、箭头处在层高方向,只有梁与现浇边缘构件钢筋进行锚固,在其下的200mm 窗垛与现浇边缘构件之间没有钢筋连接,只有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相连,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分析 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与生产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便于在生产制造中降低成本;生产工艺改进促进提高设计灵活性,设计与工艺是一个互利互进的关键环节。 一、工业化建筑的设计分析 从构件生产工艺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构件详图:制作适合生产的构件详图,包括模板图、配筋图。 2)模具图纸设计:符合模具设计的初步构件图可以在构件外观尺寸确定后提供,设计师根据需要可审核模具图。

3)模具加工:尽量考虑模具使用的通用性及重复利用率。 4)工厂备料:设计确定构件的所有预埋件型号、外饰面材料、门窗型号等。 5)绑筋、组模、预埋:构件图中需明确表示配筋要求、预埋件的定位、防雷设置要求,注意位置需避免互相干涉。 6)混凝土浇筑:构件图需表达不同构件所用混凝土的标号。 7)脱模、养护:构件图需表达脱模的吊点、吊具型号及位置。

从构件物流运输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构件养护:是否达到脱模、起吊强度要求,要求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 2)成品堆放:构件详图明确构件编号、楼栋号、层号、轴线及构件顺序,构件表面喷涂相应信息。

3)成品质检:对应构件详图检验钢筋外露尺寸、构件尺寸等,发放合格证或准用证。 4)构件装车:构件拆分尺寸考虑车辆宽度及载重要求,配备专用构件运输架。 5)构件质量检查:深化设计图纸明确构件验收标准。 二、工业化建筑的结构体系分析

工业化建筑是指采用构配件工厂化生产,在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而成的建筑。 外墙挂板体系 内墙用大模板以混凝土浇筑,墙体内配钢筋网架;外墙挂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配以构造柱和圈梁。便于施工,加快进度,提高建筑的工厂化加工,确保工程质量和不降低抗震能力的前提下节省建设投资。 预制部件: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 体系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为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 适用建筑: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 装配式框架体系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按标准化设计,根据结构、建筑特点将柱、梁、板、楼梯、阳台、外墙等构件拆分,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生产,现场采用塔吊等大型设备安装,形成房屋建筑。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建筑面积奖励实施细则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建筑面积奖励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市装配式建筑住宅项目发展,提高住宅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住宅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关于加快推进深圳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试行)》(深建字〔2014〕193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建设单位在自有土地上申请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住宅项目,不包括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项目、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住宅项目。 第三条奖励建筑面积不得超过符合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要求的住宅项目建筑面积的3%,最多不超过5000平方米,奖励建筑面积无需修改已有法定规划。奖励后的容积率不得超过《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规定的容积率上限。 第四条奖励建筑面积的功能为住宅的,不纳入预售范围,并按照我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计收地价。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和起始年期维持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不变。 第五条建设单位在申报方案设计核查前,应当向市住房建设部门提出实施装配式建筑的申请并出具承诺函。承诺严格按照我市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技术要求实施项目;未按照要求实施的,奖励建筑面积由相关单位以成本价收购用作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市住房建设部门收到建设单位的申请及承诺函后,应当及时出具复函。 第六条建设单位在申报方案设计核查时,应当提供市住房建设部门的复函。项目方案设计文件应当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注明装配式建筑预制率和装配率要求、住宅项目建筑面积总和、申请奖励的建筑面积数量和比例。

规划国土部门应当在方案设计核查意见书中确定奖励建筑面积的数量和比例,并注明该项目装配式建筑设计须通过市住房建设部门技术认定。技术认定未通过的,应当重新申报方案设计核查。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方案设计核查、初步设计完成后,向市住房建设部门提出技术认定申请,并提交申请表、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书(须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核后盖章确认)、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等材料。 市住房建设部门应当组织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等领域专家对建设单位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技术认定,通过技术认定的,出具技术认定意见书。 第八条通过技术认定的项目,建设单位持方案设计核查意见书和技术认定意见书,向规划国土部门申请合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变更和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并按照我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补交地价。 规划国土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备注奖励的建筑面积,并将承诺函的内容纳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 第九条【施工图审查】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注明奖励建筑面积的数量和比例,并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将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技术认定申请表、技术认定意见书、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书、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方案等材料提交至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对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等要求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出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并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和审查报告中注明。 第十条建设单位向规划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规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 卢学芬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卢学芬 摘要:为保证建筑工程的建造质量,降低工程质量风险,应重视对预制装配式 建筑工程的科学性设计,提前完成设计方案,不断提高设计质量,以便为工程施 工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从而更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实施质量。本文主要就 对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相关问题 1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建筑业的意义 (1)有效缩短工期,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构件大量在工厂批量预制,可于施工现场前期同步进行,无需在施工现场完成大量的浇筑养护过程,缩短工期。(2)借助工业化生产建筑构件,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当前建筑行业 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建筑工业化,装配式产业化的发展,人为因素的影响逐渐降低。大量的预制构件在工厂批量生产,质量都优于现场施工方式,因此构件质量 更容易得到保证;(3)推广先进的施工方式,有利于降低行业整体能耗,装配 式建筑,主要通过建筑工厂生产大部分建筑构件,项目现场只是完成简单安装, 仅有少量借助脚手架或模板的人工作业,显著减少了包括木材等各种建筑材料的 使用量,降低整个工程造价,也最大程度减小了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 自然资源的消耗。 1.1预制装配式建筑特点 首先因其中许多建筑配件提前完成,那么现场施工时的垃圾、原材料的浪费 就减少了很多,并且其配件可直接用到建筑中,在建筑施工中就不需要大量的人 员来参与施工,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工期变得较短。而其最大优势在于具 有极强的环保性能,且符合我国持续发展理念,这样的建筑特点对我国建筑的发 展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采用新形势的建筑也会逐渐成为必然。新型建筑工业 化的主要特征是的工业化,具体体现在5个方面: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 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建造方式的不足,打 破了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环节各自为战的局限性,实现了建筑产业链上下 游的高度协同。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升级的是行业思维模式和生 产组织方式,因此在“五化合一”之外,应运用“产业化思维”来实现“专业化协同”。 2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平面设计要点 模数协调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平面设计应对套型模块的种类 和尺寸进行优化,住宅内装部品与住宅预制构件需实现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加强和完善住宅产业化相配套的应用型技术,在降低工程资本投入的同时提升施 工的效率与质量。在布局方式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大空间布局,并对管井及承 重墙的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布置,实现灵活可变的住宅空间布局,明确套内各功能 空间的分区与布局,套内的承重墙体可通过对结构的合理选型有效减少。 2.2立面设计要点 利用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的套型组合特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立面设计 在预制外墙板可以采用不同的饰面材料表现出不同色彩和纹理的变换。预制装配 式建筑住宅大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可通过不同外墙组件的灵活组合,呈现出 工业化建筑立面效果的特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构件,主要包括混凝土预制 组件、外装饰组件、空调板、阳台、门窗等等,可以充分发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 结构住宅外部组件的装饰效果,使其外观设计呈现立面多样化。外门窗以满足通

装配式建筑商品房项目容积率奖励实施细则

县装配式建筑商品房项目容积率奖励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琼府〔2017〕100号)、《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制定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琼自然资函〔2020〕77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琼府办函〔2020〕127号)文件要求,为鼓励社会项目积极采用装配式建筑,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商品房项目,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条按装配式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且满足国家装配式建筑认定标准的,其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部分的建筑面积可按一定比例(不超过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的3%)不计入容积率核算。 第四条建设单位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请报建方案设计审查前,应先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项目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审查申请,并提交申请表、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等材料。 第五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施工等方面的专家(5或7名)按照我省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审查要点对建设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出具专 - 1 -

项审查意见书。专项审查意见书作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容积率奖励依据。 第六条建设单位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请报建方案设计审查时,须提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专项审查意见书材料。报建方案设计内容应有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主要包括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实施楼栋、装配率、申请奖励的建筑面积和比例。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在报建方案设计审查时确定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实施楼栋、奖励的建筑面积和比例,按程序进行公示。 第七条建设单位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奖励的建筑面积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载明。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设计文件、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以及装配式建筑技术认定审查意见书等材料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出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施工图设计文件涉及装配部位、装配率等重要变更的,建设单位应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装配式建筑修改后实施方案重新审查,审查结论作为图审依据。 第九条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对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并形成书面监督记录。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报告中应有装配式建筑专篇,- 2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期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装配式建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新加坡,以及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近年来,由于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因素,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开始摆脱低谷,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与上一代的装配式结构相比,新一代的装配式结构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本规程制定的内容,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提升。本规程综合反映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在装配式结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可靠度、耐久性及整体性等基本上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以及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框架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框架结构连接形式主要采用套筒灌浆形式。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典型案例是沈阳万科春河里项目(图1-9)。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预制方式楼板采用叠合方式;内墙、复合夹芯保温外墙及楼梯均采用

预制方式,结构预制部分达到70%以上。施工速度快,构件质量控制好,但存在构件造价高等问题。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框架现浇剪力墙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剪力墙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根据剪力墙预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整体预制和叠合预制两种形式。 叠合剪力墙的典型案例为合肥新站平板显示基地公租房项目(图1-7)。该项目由4株地上18层,地下1层楼房组成。主体结构采用预制叠合板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楼板,部品构件真正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叠合剪力墙结构形式采用等同现浇剪力墙结构的理念,抗震性能与传统一致。 整体预制剪力墙典型案例为沈阳万科春河里项目(图1-8)。该项目, 采用北京万科自主研发的套简剪力墙体系,主要受力构件剪力墙预制,剪力墙之同连接的连梁采用现浇方式,楼板采用叠合方式,复合夹芯保温外墙及楼梯采用预制方式;万科集团在日本前田建筑株式会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北京榆构和长春亚泰集团共同开发了剪力墙技术体系。 3、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框架一现浇剪力墙体系的基本特征:主体结构框架预制、主体结构剪力墙现浇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结构预制。典型案例是上海城建集团浦江瑞和新城05一02地块(图1-6)。该项目由4幢18层和1幢14层的高层住宅组成,引进消化吸收"台湾润泰”预制框架剪力墙体系。主体剪力墙结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装配式建筑主要设计依据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 ?《装配式混凝土表示方法及示例》(15G10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366-1)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 ?《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15G368-1)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技术规程》(JGJ289-2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 ?《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2016.01浙江省住房和城建设厅)二、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 1.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杭州市相关规范、规定,符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文件要求。满足业主对 设计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希望达到的目标。 (2)解决本工程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使工程的建设在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技 术先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体现。 (3)充分发挥建筑工业化的相对优势,尽量减小预制构件建筑结构整体性的不利影响,预制装 配式建筑拆分原则是优先选用非抗侧移构件,便于模数协调,易于标准化生产和安装的建筑部品。 2.设计目标 (1)实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 (2)与构件生产、施工工艺形成配套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形成符合模数数列的标准化模块。 (4)在标准化套型基础上,充分发挥生产和施工工艺的特点,满足里面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 求。 3.工业化分析 (1)工业化实现目标 根据浙江省《工业化建筑评价导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的预制率不低于 20%,预制率可按下式计算: K预=(V预+ 0.5V叠)/ V总 V预──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 V叠──叠合构件现浇混凝土体积; 1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精选.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目录 一、设计方面 (1) 二、施工过程方面 (2) 三、材料准备 (4)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 五、施工工艺流程 (6) 六、质量控制 (7) 七、重点难点控制 (10) 八、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3) 九、装配式方式与传统方式对比分析 (21)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住宅产业化已逐步在我国开始普及,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软件发展,我国已开始大跨步的进行。下面我将从……项目整体装配式结构设计——施工方面浅谈一些难点和重点 一、设计方面: 1、首先我们对传统结构的设计和装配式结构设计进行区分。传统式结构在多数情况下,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之后再委托施工企业按图施工,已经相对成熟。而整体装配式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未能涉及,相对比较落后,只有少数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可以委任,建设单位只能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进行招标,由此带来设计时间对整个项目总工期的重要性。 2、从XXX二期公租房设计时间来看,虽然合同时间只有45天,但实际整个延伸到结构结束,因为整个过程分为初步设计——功能分解——工艺拆分——专家验证——设计修正——图纸评图——最终图纸。其中功能设计和工艺拆分图尤为重要,①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涉及到地方规范、水、电、气、太阳能等多方面,一次完成!工厂生产成型后就无法改变,不能像传统结构灵活,②工艺拆分图,工厂完全按照此图生产,多数节点只有工厂技术人员清楚,待工厂批量生产成型后,拉入现场进行吊装,并按现场顺序图逐一开始,由此可见功能分解和工艺拆分图的重要性。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研究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02-27T13:54:05.257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7期作者:狄成义1 李博2 薛奇3 [导读]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提前预制好的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和组装。 1沈阳金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沈阳嘉尚置业有限公司; 3辽宁朗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沈阳 110000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属于建筑工程的一种形式,其由于资源消耗低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厂房的建设中。基于此,为了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需要加强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与优化,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提前预制好的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和组装。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所以,设计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设计预制构件,避免因为建筑的设计阶段出现偏差而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1分析建筑结构设计 1.1概念 建筑结构设计作为设计人员对整体施工项目的全面表达,要求他们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累积丰富的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为设计一个优秀的建筑物提供有效依据。建筑结构设计影响着整体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与稳定,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工作。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都是以结构设计为依据进行落实的,设计人员不仅会思考整体结构施工的长久性和安全性,而且会分析竣工后建筑物的美观性与审美性。其中,作为新时代发展大力推广的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物,按照预制构件的形式与施工方法进行划分,具体包含五种:其一,砌块建筑;其二,板材建筑;其三,盒式建筑;其四,骨架板材建筑;其五,升板升层建筑。 1.2遵循原则 一方面,主次有序,突出重点。设计人员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最先思考的就是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而后再逐一研究与处理结构细节问题。以墙柱弱梁与墙角弱弯为例,这两点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工作,保障实践设计与现场施工相符,可以提升整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并避免外界因素威胁建筑结构的安全质量;另一方面,刚柔适宜。通过了解整体建筑物的刚性与柔性,确保两者处于适宜状态中,有助于提升建筑结构质量。在现如今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刚柔并进”已经成为设计工作必须要遵守的重点原则。 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预制混凝土结构就是在构件预制厂内,大规模的生产梁、板、柱、墙板等各种建筑中的结构构件,通过运输然后经过焊接、螺栓连接以及浇筑等,将其加以连接,继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批量化的生产,将批量化生产的构件运输至工程施工现场加以组装,这种建筑设计形式与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相比,不管是在施工质量还是施工效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的应用,减少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施工成本投入,促进了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降低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此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自身具有的显著的环保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噪声等现象的出现,降低了工程项目施工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和出行产生的影响,促进了工程建设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3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 3.1明确结构设计流程 设计人员在设计装配式建筑结构时,必须以规范的整体设计流程为基础,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与行业指标。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必须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实践操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避免因为工程设计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后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作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人员来说,在开设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前,必须全面的进行施工现场环境与施工要求的勘察,明确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设计人员还应该按照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和特点,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结构设计的创新和优化,设计出最佳的工程设计方案。如果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超预算现象,比如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润,所以一旦出现工程超预算的情况,设计人员应该在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选择替代材料或者型号,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另外,由于装配式建筑结构受到工艺复杂程度高且建设流程多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大批量的加工和生产。所以,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加强设计流程规范管理的力度,同时切实做好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才能推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稳步发展。 3.2立面和平面设计 立面与平面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先做好平面设计工作,然后再将其与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各个构件的尺寸与功能要求,同时合理的划分建筑内部各个空间的大小,才能在充分发挥建筑物空间功能与空间作用的前提下,满足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质量要求。另外,设计人员在运用模块化、系统化、标准化设计方式开展立面与平面设计工作时,必须对建筑物整体应用水平与效果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在提高建筑设计美观度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建筑结构提出的审美要求。 3.3协同设计 首先,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时,必须重视竖向管线的设计,为预制构件横竖管线预留足够的位置,避免管线施工过程中出现水平交叉的现象。其次,如果需要在预制墙体或者叠合板内进行管线的暗敷设施工的话,设计人员必须采取在墙体上预留一定数量管线接线盒位置的方式保护管线,确保预制构件管线敷设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为了确保定风管与相关设备走向的正确性,设计人员在进行竖向风管井的设计时,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穿过构件的现象。 3.4结构节点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时,必须严格的按照建筑功能、需求等进行建筑构造、连接方式的设计,才能确保预制装配式

20180301附件1-4装配式建筑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和审查要点(2018年装配式建筑专篇局部修改版)

附件1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 装配式建筑专篇(修订)

7 装配式建筑专篇 7.1 一般要求 7.1.1 装配式建筑初步设计文件除应满足本规定其它章节的要求,还应包含本专篇专项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 7.1.2 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书应单独成章;图纸的要求为本规定第4章内容的补充,可不单独成册;计算书的要求为第5章内容的补充,可不单独成册。 7.1.3 装配式建筑设计应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并满足本规定第8章的要求。 7.1.4 本章规定仅涉及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 7.2 专项设计说明书 7.2.1 概况 1 装配式建筑楼栋组成、项目特点和装配式建筑目标及预评价等级。 2 简述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选项内容及主要技术措施。 7.2.2 设计依据 1 与装配式建筑设计有关的国家及重庆市技术标准、规定。 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部品部件等技术资料。 3 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有关装配式建筑的管理要求。 7.2.3 建筑设计说明 1 说明围护墙和内隔墙的材料性能要求(包括主要规格、墙体材质、密度、防火、防水、保温隔热、隔声、抗风、抗震、耐撞击、气密性、耐久性等)、施工方式(砌筑或者非砌筑)。 2 简述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的情况,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的情况。 3 建筑全装修内容:建筑装修材料表(包含楼地面、墙面、天棚、门窗的建筑做法);建筑设施配置情况。 4 当采用楼地面的干式时应说明做法。 5 当采用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整体收纳等部品时应说明做法。 7.2.4 结构设计说明 1 结构设计 1)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选用说明,抗震等级等。 2)竖向预制构件(墙、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和水平预制构件(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布置情况。 3)采用高精度模板的说明。 4)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特殊技术的说明,结构重要节点的说明或简图、结构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 2 主要结构材料 装配式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钢绞线或高强钢丝种类、钢材牌号、预制构件连接材料、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锚具、铸钢件、成品支座、阻尼器等)的说明。 3 结构分析 1)对关键节点、接缝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分析;对超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第5章规定的尚应进行性能化分析或专项论证。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

PKPM微课第12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问答分享 1. 结构计算软件PKPMV3.1的PKPM-PC和现在发布的PKPM-PC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V3.1的PC主要完成装配式的计算分析;现在发布的PKPM-PC可以完成建模,计算,深化设计整个装配式设计流程。前者集成到了后者当中; 2. 装配式建筑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有哪些区别? 答:装配式建筑是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今天介绍的主要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KPM-PC可以完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 3. 工期增加多大比例? 答:单考虑施工周期是比传统的要快的,但是前期设计要长; 4.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处于什么阶段?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和区别在哪里?我国装配式建筑又有什么独有的特点呢? 答:这个问题比较大,从我们对国外的调研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应用比较成熟,亚洲日本、新加坡也都比较高。但是国内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不过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都很多政策推动。最大的特点是对于抗震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节点连接做法; 5. 地下室能做装配式吗? 答: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建议做,因为是嵌固部位,如果是纯地下室,可以做; 6. 装配式构件的节点连接是最薄弱环节,而中国的建筑施工第一线仍然是农民工,所以一般人买房仍会优选现浇结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现在已经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施工队伍,农民工现在逐渐向产业工人转变,所以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当地生产和施工安装队伍的情况,来进行设计,如果真的没经验,可以考虑只做水平构件的装配式设计,而不是把竖向构件都做预制; 7. PKPM-PC预制模块收费升级吗? 答:目前的PKPM-PC需要单独收费; 8. PKPM-PC装配式设计参考了国标图集的标准构件了吗?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汪潇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汪潇 发表时间:2018-10-11T10:49:38.9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作者:汪潇方鸿源 [导读] 现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同时也变成了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人口庞大。 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独有的特点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各个专业进行高度的协调配合,在设计的每个阶段也要有合理的衔接。BIM技术就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使得业内人员进行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基于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展开相关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 前言 现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同时也变成了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人口庞大,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也是比较的大的,所以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装配式建筑以建筑速度快、质量好在建筑行业脱颖而出,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我国在2008年引入BIM技术后,BIM技术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中。 1、BIM技术简介 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可分为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BIM的狭义概念指的是建筑物的信息化,即3D可视的参数化模型;而它的广义概念则还包括了创建、组织、管理各构件模型信息的过程,即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各种信息的总集合。 BIM是由美国的Autodesk公司于2002年正式命名的,随后在建筑行业进行广泛的推进。BIM技术可以将仿真模型和仿真建筑物联系起来,并根据仿真模型传递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核对检测和更新,建立更加准确的模型。通过对各阶段的信息整理对比,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更加方便直观的信息平台。 BIM技术的核心为参数化建模。通过记录建筑施工图与结构设计、工厂的制造和现场安装等内容将其表达的信息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将这些参数输入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建立模型,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构建相互关联,如果某一环节更改那么整个模型都可能会随之改变。现在BIM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发展成熟,施工单位也必须掌握这种技术,因为这是大势所趋,而且相比较来说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技术。美国是最早使用的,而我国也于2009年在香港建立BIM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BIM在2014年已经覆盖了大部分项目,许多有能力的企业单位已经拥有了独立的BIM团队。 2、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做好预制构件的预留和预埋设计,各个环节的设计工作比较复杂,而且稍有疏忽就会诱发不必要的冲突,从而导致建筑设计效率低下,影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而将BIM技术引入其中,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把各个环节的设计信息传输至BIM设计平台上,然后借助自动纠错与碰撞功能,可以准确的分析出各专业之间的设计矛盾,并及时分析出各专业设计之间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设计误差,提高设计的准确率,为后续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进行提供保障。 建筑设计标准化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其通常是以模数协调为基础,但是现有装配式建筑设计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模数协调指导,而BIM技术的出现能够确保装配式建筑信息的开放与共享,从而为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形成和推广提供信息化平台,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把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案传输至BIM技术平台之上,通过对相关尺寸、样式等信息的有效整合,可以生成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类预制构件,例如门、窗等,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而得到相应的装配式建筑构建。 BIM技术平台可以将参与讨论的作品成品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并储存起来,建立一个数据库,供年轻设计人员参考。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比形成一个合理的尺寸标准,有效的规范了设计标准。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还可以进行创新,使其符合更多用户的需要,也能够使客户得到不同的体验。 3、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工程概况 某一栋三层别墅为装配式结构,工程的建筑面积372.2m2,其结构体系是整体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构件结构体系。在对该工程进行设计时,选择BIM技术,Revit软件对工程的模型进行创建,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3.2建筑资源库设计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先利用BIM技术建立建筑资源设计库,该环节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设计建筑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将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所有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包括部件库、元件库、土建构件库以及机电设备库等。总之,建筑资源库是包含了非常多内容的比较庞大的资源库,为建筑方案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正是由于建筑资源库的数据量庞大,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而利用BIM技术,就能够高效地对所有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有层次、有次序地管理各种部品、建筑部件以及构件,将这些资源统一记录在数据表单上,并据此制作材料表、门窗表以及其他资源的综合表格,方便施工过程中对其的有效管理。此外,利用BIM技术,能够将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分解,在根据分解的每一部分所需的形状、尺寸以及质量等因素,生产适量的部件,有效促进生产及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及效率。 3.3基于BIM的构件深化设计实践 (1)构件拆分 首先将该工程的各个结构数据导入到Revit软件中,形成一个三维立体模型,在该结构模型中主要涵盖了界面轮廓、钢筋信息以及施工材料等内容,然后对该模型进行局部的修正,继而对其进行构件拆分。在拆分过程中,首先要在Revit中使用Dynamo对构件进行可视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