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市区域气候资料整理

云南省市区域气候资料整理
云南省市区域气候资料整理

云南省,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的简称是"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北回归线穿过省境南部。东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

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0.6℃左右。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潮湿闷热,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1.昆明市

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1.2℃,最低-7.8℃。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是著名的"春城" 、"花城"。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冬季日温差可达12~20℃,夏季日温差为可达4~10℃。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

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5.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2.曲靖市

曲靖市地跨东经102°42'-104°50',北纬24°19'-27°03'之间,总占地面积33821平方公里。

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一般具有冬春光照条件较好,春温不稳,风高物燥,降水不均;夏无酷暑,降水集中,涝旱兼有,风和日丽;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冬暖冬干,寒潮降温的气候特点,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5℃。2011年,曲靖市遭遇自1961年来最严重的春、夏、初秋连旱,全年各县(市)区平均气温14.12℃,其中,麒麟区、陆良县并列最高15.1℃,富源县最低13.0℃;平均降水量592.1毫米,其中罗平县最多1027.1毫米,马龙县最低417.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998.12小时,其中会泽县最多2471.2小时,罗平县最少1546.2小时。

曲靖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的乌蒙山脉,西与滇中高原湖盆地区紧紧相嵌,东部逐步向贵州高原倾斜过渡,中部为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高原面保存较好,形态完整,东南部具有典型的岩溶丘原景观。市境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间有高原盆地,高山、中山、低山、河槽和湖盆多种地貌并存。境内山岭河谷相间交错,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碳酸盐岩石分布广、面积大,多溶洞和岩溶地貌,山脉有乌蒙山系和梁王山系,多呈北东-南北向或近南北向,大致可分为西列、中列和东列3个平行岭脊。

3.玉溪市

玉溪市处于低纬度高原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随复杂的地形及受印度洋、北部湾温湿与干燥气流综合影响变化,具有冬春干季、夏秋雨季及垂直与背向、朝向影响而具多样性气候变化特征,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4-24.2℃,最高32.2℃,最低-3℃;年平均降水量787.8-1000mm,多集中于6-10月,尤其是雨季集中于5-10月,大、暴雨多集中6-8月,范围小、强度大的"单点暴雨"频繁发生;相对湿度75.3%,绝对湿度13.6毫巴;年平均蒸发量1801mm。1-3月份为霜期,偶见降雪。由于地形复杂,高差较大,一般山区比坝区降雨量大,温度较低,自山顶到谷底,全年和昼夜温差变化亦较显著。[2]

玉溪的平均海拔在1800左右,玉溪地处云贵高原西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条件复杂,以红河为界,其东西两边的地貌景观有较大的差异。红河以西为滇西横断山区,山体走向呈北西向,哀牢山主峰大雪锅山高程3165.9m,当地最低侵蚀基面高程328m,相对高差2838m;红河以东为云贵高原,由于受云南山"字"型构造的影响,山体走向分别为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及南突的东西向,山体破碎,其间以梁王山主峰海拔高程2820m为最高点,一般高程1500-1900m。

4.保山市

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东经98°25′~100°02′和北纬24°08′~25°51′之间。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类型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C;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是"春城"。保山城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C,最冷月平均气温8.2°C,最热月平均气温21°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坝区占8.21%,山区占91.79%。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在群山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149.9平方千米。

5.昭通市

昭通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东侧紧邻贵州省威宁县(毕节地区),南侧紧邻云南曲靖市,西侧紧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金沙江为界相邻,北侧紧邻四川宜宾市以金沙江为界相邻。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

昭通境内群山林立,海拔差异较大,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昭通境内四季差异较小,但是不同的海拔上气候有着较大的差异,海拔从高到低有高原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之分,而在同一海拔上,昭通南部温度比北部高,湿度比北部低。

昭通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谷深。市内平均海拔1685米,其中市政府驻地海拔1920米,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县药山),最低海拔267米(水富县滚坎坝)。

昭通全年平均气温在11℃-21℃之间,最冷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在1℃-12℃之间,最热温度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20℃-27℃之间。昭通降水比较丰富,但是南北分布不均,南干北湿,涝灾和旱灾时有发生。

6.丽江市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海拔2400余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2.6℃~19.8℃,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8.1℃~25.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1.7℃,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年极端最高气温25.1度,最低气温-27.4度,每年的5-10月为雨季,7、8月特别集中。

7.普洱市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之间,东临红河、玉溪,南接西双版纳,西北连临沧,北靠大理、楚雄。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约486公里(与缅甸接壤303公里,老挝116公里,越南67公里)。普洱市南北纵距208.5公里,东西横距北部55公里、南部299公里,总面积45385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

普洱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普洱市海拔在317-3370米之间,中心城区海拔1302米,普洱市年均气温15℃-20.3℃,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100-2780毫米,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

8.临沧市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界于东经98~40'-100~34'和北纬23~05'-25~02'之间,云南临沧东部与普洱市相连,云南临沧西部与保山市相邻,云南临沧北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相接,云南临沧市南部与邻国缅甸接壤。

临沧市属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突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6.8-17.7℃。2013年平均气温18.1℃,日照2552.6小时,降雨量1158.2毫米,相对湿度71%。

临沧市属横断山系怒山山脉的南延部份,系滇西纵谷区,境内有老别山、邦马山两大山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并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境内最高点为海拔3429米的永德大雪山,最低点为海拔450米的孟定清水河,相对高差达2979米。

9.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位于东经97°31′-98°43′、北纬23°50′-25°20′之间,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

德宏气候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全州紧靠北回归线附近,所处纬度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北面的高黎贡山挡住西伯利亚南下的干冷气流入境,入夏有印度洋的暧湿气流沿西南倾斜的山地迎风坡上升,形成丰沛的自然降水,加之低纬度高原地带太阳入射角度大,空气透明度好,是全国的光照高质区之一,全年太阳辐射在137-143卡/厘米,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4℃~20℃,年日照2281-2453小时,年积温6400-7300℃,年陆地蒸发量在1400-1900毫米之间,干旱指数在0.4-1.2之间。

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霜日少,的特点,为多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越冬条件。

德宏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高黎贡山的西部山脉延伸入德宏境内形成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的切割山原地貌,全州一般海拔在800-2100米,全州依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形成不同海拔的七类地带:①海拔2700-3404.6米的高寒山区,山势陡峭,森林茂密,冬有积雪,气候寒冷,无人居住,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0.22%;②海拔2200-2700米地带,特点是山顶浑圆,谷坡在10-30度,森林较多,局部已经开发为轮歇地,林间草场可发展畜牧业,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5.64%;③海拔1800-2200米地带,此类地带多为江河支流源头,次生林较多,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6.52?%;④海拔1600-1800米地带,植被稀少,垦植较多,导致冲沟较多,是州内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也是旱粮、旱地甘蔗、茶叶、草果、八角及热带水果的主产地,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4.1%;

⑤海拔950-1100米地带,谷坡一般在10-20度之间,植被多为灌丛、草地,冲沟切割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属州内低热层地带,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5.25%,是橡胶等热带经济林木和热带水果的主产地;⑥海拔600-950米地带,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7.95%,其中,农业耕地面积占全州总耕地面积的55.03%,⑦海拔210-600米地带,属热带河谷季雨林地带,面积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0.39%,未垦地多为热带原始森林和荒草坡地,其植物种类繁多,是天然的热带动植物园。

10.怒江傈僳族自治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部,地处东经98°09′-99°39′,北纬25°33′-28°23′之间。多为高山陡坡,可耕地面积少,垦殖系数不足4%。耕地沿山坡垂直分布,76.6%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可耕地中高山地占28.9%,山区半山区地占63.5%,河谷地占7.6%。

州境内天气变化大,气候各异。怒江州气候具有云南年温差小、日温大干、湿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显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同时因受地貌和纬度差异的影响,具有北部冷,中部温暖,南部热;高山寒冷,半山温暖,江边炎热;部分地区雨季开始特别早,干季短暂,温季持续时间长,无春早,立体气候显箸的独特气候特征。[4] 怒江州内海拔最低738米,最高5128米,显著的海拔高差和复杂的地域环境影响热量条件的再分配,各地温度有差异。一般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区,气温最高,热量丰富,每年平均气温16.8°C~20.1°C,最热月气温21.7°C~24.7°C,最冷月气温11.1°C~13.6°C,年极端最低气温-28°C~3.7°C,大于或等于10°C积温5530°C~5019°C;海拔1800~2300米的中高山区,年平均气温15.1°C~11.1°C,最热月气温19.3°C~17.8°C,最冷气温9.1°C~3.2°C,极端最低气温-2.8°C~10.2°C,大于或等于10°C积温5019°C~3223°C;海拔2300米以上高山区,年平均温度11.0°C以上最热气温17.8°以上,最低气温31°C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0.2°C以下,大于或等于10°C积温3223°C以下,为

气温最低,热量最差的地区。

怒江州泸水、福贡、贡山三个县土壤偏酸,兰坪县土壤偏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钾元素丰富。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江边,主要为赤红壤,红壤;海拔2000米左右的半山区,主要为黄红壤、黄棕壤;海拔2500-3000米的高山区主要为棕壤、暗棕壤。3000米以上,依次为灰棕森林土和高山草甸土。

11.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6740米,同时也是云南省最高,最低海拔为澜沧江河谷,海拔1486米,绝对高差达5254米,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内出现了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海拔最高和唯一的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内气候属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年极端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27.4℃。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12.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四季温差小。较接近北回归线,太阳辐射角度较大且变化辐度小,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热带季风气候,分雨旱季。大理州冬干夏雨,赤道低气压移来时(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信风移来时(夏半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垂直差异显著。大理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气象灾害多。由于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和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大理州气象灾害较多。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洪涝、霜冻、冰雹、大风等。

13.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跨东经100°43′~102°30′,北纬24°13′~26°30′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

楚雄州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分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同时因各地地形和海拔的差异,形成气象要素时空分布复杂、立体气候和小气候特征明显的特点。年均气温为14. 8~21.9 摄氏度。绝大多数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7.4摄氏度;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1.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2摄氏度(1963年5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8.4摄氏度(1974年1月1日)。元谋坝子和金沙江河谷地区全年无霜,其他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221天~275天。楚雄州降水量偏少,年均降水量800~10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月至10月。楚雄州地处云南省日照高值区,年均日照为2450小时,从西北向东南呈递减分布。西北部的永仁县最多,年平均达2823小时,日照率达65%,是云南省日照时数最多、日照百分率最大的地区。最少的是禄丰县为2198小时。楚雄州的蒸发量年平均为2432毫米,为年降雨量的3倍多。元谋县的蒸发量为降雨量的6倍多,是云南省蒸发量最大的干热盆地,蒸发量最小的是南华县和双柏县,年均不到2000毫米。

14.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州位于位于东经101゜47′~104゜16′,北纬22゜26′~24゜45′之间,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山脉、岩溶高原、盆地(坝子)、河谷4部分。

红河州地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在大气环流与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

气候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高原型立体气候特征。州内四季不甚分明,但干、雨季节区分较为显著,每年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其中连续降雨强度大的时段主要集中于6~8月,且具有时空地域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据近10年间统计,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气温-9.0、31.5℃;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一般年最大降雨量为2508.1毫米,其中金平县分水岭老林地区年降雨量最大达3471.1毫米,个别年份最高达4338毫米,居全省之冠;一日最大降雨量可达212.4毫米,具有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7.2℃、23.4℃,极端气温-2.0、40.7℃,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1688.7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257.2毫米,一日最大降雨量144.7毫米,与山区对比相对较小,但仍具有单点暴雨集中,强度大的特点。

15.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3°35ˊ--106°12ˊ,北纬22°40ˊ--24°48ˊ之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和半山区占总土地面积的97%,最高点是文山县的薄竹山海拔2991.2米,最低点是麻栗坡县的船头(天保国家级口岸),海拔107米,平均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

文山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年平均气温19度,年降雨量779毫米,全年无霜期356天,日照时数2228.9小时,多为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其特征为西南部多,东北和中西部较少;山地多,谷地少;夜雨多,白天少;局部性大雨、暴雨多。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2%;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占年雨量的18%。因此部分地区容易发生干旱或洪涝等灾害。

太阳辐射能丰富,热量资源充足。热量分配在时、空分布上的特点是:冬季气温较高,春季气温回升快,2~4月平均每月上升4℃左右,3月份气温基本稳定在15℃以上;夏季高温不强,大部地区7月均温仅21~23℃,7月后开始下降,秋季降温快,9月份均温比7月份下降2℃以上,部分县平均最低气温已降至16℃以下。但受低云和雾雨影响,太阳辐射受到削弱。境内地形起伏大,高差悬殊,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差异较大热量条件也随之产生差异。

文山州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凉和雨热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大陆度不到40%,海洋性气候比较明显,春温高于秋温,无霜期长,霜雪少。年平均气温12.0~23.1℃,≥10℃积温4500~7500℃,初终间日数193~332天。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6.5~13.5℃,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17.0~28.5℃。全年多为偏东南风。低海拔地区炎热,高海拔地区凉爽。由于海拔高低悬殊,故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和"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

16.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最南端,介于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966公里。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年均温20℃的等温线相当于850米等高线。西双版纳最冷月均温8.8~15.6℃,≥10℃的活动积温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区2013年活动积温皆在7 500℃以上,长夏无冬,秋春相连且为期较短。西双版纳年日照时数1800~2 100小时,季节分配较均匀,其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如最冷月与最热月温差只有9.9℃,而日温差最大可达27.3℃,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迥然不同。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州内史无雪迹,只是海拔较高处有轻霜,特大寒潮时有短时0℃左右的低温,会对热量敏感性的热带作物造成灾害。

西双版纳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年降水量在1193.7~2 491.5毫米。其中盆地稍低,而山区略高。湿季降水占2013年总量的82%~8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250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但是,干季降水少却雾浓露重,提高了干季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降水不足。

西双版纳地貌多为中低山和丘陵区,海拔800~1300米的低山区,占西双版纳总面积的65.3%,构成西双版纳地貌格局的主体。次为海拔500~800米的低丘区域,占西双版纳的19.4%。1300~2 500米的中山区占10.6%。山间盆地与河谷区,只占西双版纳的4.7%。西双版纳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49个,以勐遮-勐混盆地最大,面积为229平方公里,其余皆在10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10~99平方公里的盆地共有19个,总面积684.2平方公里。

交通安全知识资料大全

交通安全知识资料大全 一、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1.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 (1)道路交通系统基本要素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是指人(包括驾驶人、行人、乘客等)、车(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出人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和环境(路外的境观、管理设施和气候条件等)。在四要素中,驾驶人是系统的理解者和指令的发出者及操作者,它是系统的核心,其他因素必须通过人才能起作用。四要素协调运动才能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2)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1)客货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车辆满足安全行驶要求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必要前提。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指车辆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它主要与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结构尺寸、视野和灯光等因素有关;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事故后,车辆本身所具有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货物受损的能力。提高机动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有:配置安全带、安全气囊,安装安全玻璃,设置安全门、配备灭火器等。 旅客运输安全运行要求。客运班车、旅游客车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线路、站点和班次运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者停运。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客票标明的日期、车次、地点运送旅客,无正当理由不得中途更换车辆、停止运行或者将旅客移交他人的车辆运送,不得违反规定超载运输。旅客必须持有效客票乘车,不得携带易燃品、易爆品及其他违禁品进站、乘车。 货物运输安全运行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根据拥有车辆的车型和技术条件,承运适合装载的货物;运输货物装载量必须在车辆标记核载重量范围之内,超载的货物运输车辆必须就地卸货。危险货物和大型物件运输车辆,应当到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搬运装卸危险货物和大型物件,应当具备相应的设施和防护设备,并到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搬运装卸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搬运装卸,禁止违章操作。 客货运输车辆驾驶人安全运行要求。从事道路运输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经过职业培训,取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营运驾驶从业资格证书。 2)特种车辆或特殊用途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特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特种车辆做了如下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前款规定的道路优先通行权。 道路养护车辆、工程作业车进行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驶路线和方向不受交通标志、标线限制,过往车辆和人员应当注意避让。 洒水车、清扫车等机动车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驶。 《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中规定,特种车辆除要满足一般的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外还要符合一些附加要求。例如,规定消防车的车身颜色应为符合《漆膜颜色标准》 (GB/T3181-2008)规定的大红色,标志灯具为红色回转式;救护车的车身颜色应为白色,标志灯具为蓝色回转式。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态叫天气。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3、天气现象通常可以用一些符号来表示,认识下列的天气符号: 风力和风向(标注时加上风,如东风) 4、在认识天气变化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时,用网状图能使联系更加清晰。 2、天气日历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2、记录天气日历时,可以分小组活动,也可以全班合作,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周末和假期也不 要间断,记录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天气符号。 3、温度与气温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气温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它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天气数据。 2. 测量气温是测室外阴凉、通风(距离地面约 1.5 米)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时用到的工具是气温计。 3、测量气温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 3 分钟,待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凌晨温度最低,午后2点左右温度最高。在我们家乡的秋冬季节,气 温一般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 5、在测量气温时,我们发现夏季时,室内气温低,室外气温高: 冬季时,室内气温高,室内气温低。 阳光下温度高,阴影里温度低 6、比较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气温时,可以把数据填在气温柱状图中。 7、在气象观测站中,气温计是放置在室外的百叶箱中。 4、风向和风速 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能在方位图上表示风向。(书第9 页) 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一般有3— 4个风杯)。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0— 12 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无风( 0,旗子不动)、微风( 1,旗子微动)、大风( 2,旗子展开)来划分风速。 5、风向标和风速仪组合起来的仪器叫做风速风向仪。 6、简易的风向表示方法可以用箭头,指向不同方向代表不同的风向。如→东风←西风↑北风↓南风东南风(利用方位图来记忆) 5、降水量的测量 1.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简易雨量器可以找一个直筒透明杯子来制作。制作要点:①杯子要 是直筒透明的,高于15 厘米。②刻度条要以毫米为单位。③粘贴时,刻度条贴在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条的底部正好与杯子内侧底部对齐。④最后贴上小组或制作者姓名。 3、自制雨量器的的直径大小不影响测量的准确率,因为测量的数据是雨水的高度。 4、降水量等级是指24 小时内的降水量,单位是毫米: 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降水量(毫 < 1010~24.925~49.950~99.9100~249.9≥ 250 米) 6、云的观测 1. 天空中漂浮着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 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是阴天。

污染气象学整理

污染气象学 1. 普兰德(Prandtl )混合长理论 将分子运动学的平均自由路程概念引申到湍流运动中,假设流体中的湍涡(结构紧密的流体微团)类似于一个个分子,在其与周围流体完全混合之前所经过的距离为混合长,基于此点,普兰德提出了半经验的混合长理论。 (1).湍涡的某物理属性(量)具有被动性,即此属性(量)值的大小不影响空气的运动情况。 (2).属性(量)被湍涡输送时,具有保守性,即在运行微距离l (混合长)的过程中,其值保持不变。 1.优点:将复杂的脉动输送用扩散系数及属性值垂直梯度表示。(在水平方向应用较少) 2.假设条件:属性值S(Z)具有被动性和保守性。 3.交换系数与分子运动学粘滞系数很相似,但实际上有很大不同。 4.混合长不像分子平均自由路程一样具有真实的物理意义,因为湍涡在运动过程中,不停地与周围流体产生物理属性值的交换,实际上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混合长”。 5.因为表达简单方便,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现仍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理查孙数 对均匀不可压缩流体,其从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的判断依据是其雷诺数,但对于非均匀可压缩状态的大气来说,以雷诺数来判定则不是很合适了。对于大气来说,判定其湍流强弱的参数用理查孙数,其定义为:如右 理查孙数意义: 大气中一切运动都是能量的参与、转化而形成的。大气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通过下垫面的吸收,再经过辐射(长波)、对流、湍流、水汽凝结蒸发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转变为大气的内能、位能,这种传递是不均匀的,因此,造成大气的内能、位能的不均匀,最终造成大气的运动,即将内能、位能转变为动能。而由于摩擦作用,动能又转变成湍能,由大湍涡的湍能转变成小湍涡的湍能,最后通过分子的粘性将湍能消耗成热能。 由动能转变成湍能、再转变成热能的过程称为能量的耗散。 因此,大气中湍流运动的强弱取决于动能转变成湍能及湍能消耗的速率,理查孙数就是根据二者的比值而得来的。 以空气只在x 方向运动为例 湍能消耗率为: 湍能补充率为: 二者的比值为: 四、近地层风速随高度的分布 大气的边界层一般可以分为两层:近地层及摩擦层上层。从地面以上到高度约100米左右的一层大气称近地层,该层具有一下 一些特点: 1. 因受下垫面影响巨大,气象要素日变化明显; 2. 各气象要素垂直梯度较大,尤其是温度,其垂直梯度往往是自由大气中的十多倍甚至几十倍; 3. 相比湍流应力,其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分子应力等小得多,通常可将它们省略掉; 4.该层中湍流切应力可近似地看成不随高度改变,称为常数应力层。 对于中性层结的空气层来说,其层结稳定,没有热力对流,湍流完全取决于动力因素。 以地面作为参照,可设定地面的湍流脉动为0,离地面(边界)距离增加,其脉动增强。假定湍涡的普兰德混合长与其离边界层(地面)的距离成正比,即: l =χz χ称卡门常数,通过风洞实验等测得其数值介于0.3~0.4。根据混合长理论,有: 22) () ()(z u z T T g z u z g Ri d ?+??? =????=γθθz g K H z ??? ? θθ 2 )( z u K Mz ??Ri K K z u z g K K R Mz H z Mz H z ?=??????= 2)(θθ2 2)( z u l ??=ρτ

交通安全知识手抄报资料

交通安全知识手抄报资料 交通安全顺口溜: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 (2)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天桥地道横行道,横穿马路不能做。 (3)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4)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伸窗外,扶紧把手莫忘记。 交通安全宣传警句: 行万里平安路做百年长乐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路畅通 人生美好步步小心 路无规不畅国无法不宁 狭路相逢“让”者胜 处罚违章不留情看似无情最深情 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交规等于零 乱穿马路失道无助 超载超速危机四伏 酒后驾车拿命赌博 一秒钟车祸一辈子痛苦 遵守交规储蓄安全 礼让礼让人车无恙 高速公路行驶适速 心无交规路有坎坷 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 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 路为国脉法系民魂 出了车祸速报警救死扶伤见真情 心头常亮红绿灯安全行驶伴人生 生命只有一次平安伴君一生 礼让三先路畅民安 宁绕百步远不抢一步险 千里之行慎于足下 谨慎驾驶千趟少大意行车一回多 一人出车全家念一人平安全家福 人病不上车车病不上路 同为行车人相见礼为先 虽为坦途超速者戒纵有捷径乱穿者止 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 违章超载得不偿失 减速慢行勿争先关照生命到永远 国法如山逃逸必捉

三双筷子三只碗爱妻娇儿盼团圆 违章观念强安全系数大 十次肇事九次快摩托车族当自爱 醉(罪)在酒中毁(悔)在杯中 酒后驾车生命打折 有酒即无舵早晚要闯祸 大路朝天请走右边 道路连着你和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祸起瞬间防患未然 守交规迎春夏秋冬福保安全纳东西南北财交规学记用安全你我他 护栏保安全翻越最危险 安全在你脚下生命在你手中 乱窜马路游戏人生 逞一时之勇得一世之悔 安全与生命一线索幸福和安全两相连 绷紧安全琴弦奏响生命旋律 走过春夏秋冬安全永驻心中 礼让三先天长地宽 步步小心平安是金 遵守交规善待生命 交通安全进万家出入平安你我他 母念妻等娇儿盼愿君平安把家还 头脑绷紧安全弦行车系上安全带 警惕安全在麻痹事故来 珍惜生命遵章出行 一丝不苟保安全半分疏忽生祸端 违章铸成终身悔守规伴你一世安 车辆超载一吨危险增加十分 支线让干线抢行起祸端 停让躲慢要果断犹豫不决出祸端 大哥大方向盘同时使用最危险 雨雪雾限车速 快车乐一时祸起痛一生 夜间会车要谨慎远光近光有分寸 心静车行心乱车停 大意与事故挂钩小心与平安交友 飞速行车乐一时一朝落马毁终生 关爱孩子从起步开始 居安思危莫忘交规 大意招祸小心得安 车行高速路注意限车速 维护交通安全关爱生命久远 十字路口易闯祸一慢二看三通过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20210127022213)

农业气象学复习资料 绪论 气象:大气中时刻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如风、云、雨雪、霜等物理现象,俗称气象。 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候:是在一较长时间阶段中大气的统计状态。一般用气象要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云、降水)的统计量来表示。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规律,综合分析、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天气: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由各项气象要素一定的结合所决定的大气状态。天气学:是研究天气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预报未来天气的学科。 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和;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过程,而其后是长时间的天气状况,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与天气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2、各种农作物每个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量的光照时数、热量和水分条件; 3、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也依赖于气象因子的配合; 4、光热水分条件决定地区气候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决定了作物在地理上的分布界限,种植制度与耕作方法; 5、 各种自然灾害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气象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优质的科学。 气象学常用研究分法

地理播种法;地理移植法或小气候栽种法;分期播种法;地理分期播种法;人工气候实验法;气候分析法;(此外还有卫星遥感和计算分析的一些新方法,如聚类分析;线性规划;模糊数学;系统论;决策论等。) 第一章地球大气干洁大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志后混合气体叫干洁大气。其成分主要是N、O Ar,约占干洁大气总容积的%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臭氧和其他气体。干洁大气中几种气体在气象学上的作用 (1)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其含量的增减能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的变化。温室效应。 (2)臭氧:能对紫外线辐射的吸收比较强,一方面可使得40-50km 高度上的气温显着增加,同时对地面生物起着保护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产生温室作用。 (3)水汽:具有很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与二氧化碳共同对地面温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水汽三种形态的变化,伴随着潜能的吸收和释放,不仅引起大气中湿度的变化,同时,也引起热量的转移。 (4)杂质:能削弱太阳辐射能量;能成为水汽凝结的核心,促进水汽的凝结。 对流层的意义:集中了大约80%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水汽含量,因此主要天气现象的发生都在这一层。其特点有:(1)气温虽高度增加而减小。(2)

加拿大主要城市气候分析

加拿大幅员辽阔,作为世界上地理面积第二大国家,其北面领土达北纬83度,南面为北纬41度。总体而言,加拿大国境属于北欧型态的大陆型气候,阳光充沛、四季分明:3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春季;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夏季;9月中旬至12月下旬为秋季;12月下旬至来年3月中旬为冬季。大多数地区的气候类似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在全国的5个气候区:太平洋地区(西海岸区)、平原地区、中部地区(大湖-圣劳伦斯低地区)、大西洋地区和北方地区。因此,各个城市气候有着不同的特点。 以华人最多的温哥华为例,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3℃,7月的平均气温为17℃,基本上一年四季如春,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其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加拿大少数几个气候温暖的城市之一,适合亚洲人居住,因此是很多中国人首选的城市。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的气候则类似于北京,不同的是冬季较长且多雪,而夏季又无酷暑。首都渥太华及魁北克省会魁北克市的气候相当于中国的长春、哈尔滨。由于加拿大先进的冬季除雪及取暖设施,家庭、商店、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有都充足的暖气保障,所以其冬季依然是非常的暖和。 以下是加拿大主要城市的全年气候标准值: 多伦多/Toronto :

渥太华/Ottawa: 蒙特里尔/Montreal : 温哥华/Vancouver :

维多利亚/Victoria : 埃德蒙顿/Edmonton :

卡尔加里/Calgary : 温尼伯/Winnipeg : 温莎/Windsor :

魁北克市/Quebec City :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基础知识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的基本知识)一、地球大气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Clean Air【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①干洁大气(即干空气)Moisture 水汽(滴)② Impurity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③ 二、低层大气的各种主要成分N2):氮气(①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氧气(O2②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臭氧(O3③ 时空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水 ,含量极少。~60km 垂直:55 ,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25km 20 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12 ~ 10km向上,逐渐增加;从 近地面,含量很少; 臭氧的作用: 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a. 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 b. 温作用。 CO2) 二氧化碳(④ 空间变化: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垂直:0~20km,含 量最高;20km 以上,含量显 著减少。 作用: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三、水汽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① ②时空变化: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③作用: a.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四、大气中的杂质 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的作用: ①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 ③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 ④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五、气温、 ①定义: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一定条件下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通常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②单位:摄氏度(℃)温标;绝对温标,以K表示;华氏温标:℉,水的沸点为212℉ ③单位换算:

交通安全知识大全

一、交通安全部分 1、消防车的颜色为什么被涂成红色? 答:在可见光中,红色光的光波最长,而偏转角最小,容易穿过水层、雨点、灰尘和迷雾。所以消防车漆成红色是为了让人们在远处就能看见它,为它让路,以便它尽快完成灭火抢险任务。 2、交通信号分为哪几种? 答: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和手势信号。 3、在校内骑自行车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骑自行车应在道路右侧靠边慢行,不得撒手骑车,转弯时应减速瞭望,并伸手示意; (2)禁止骑车冲坡、载人,停放自行车时应在规定地点有序停放,不得占道。 4、行人应注意哪些交通安全? 答: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或者靠路边走或过地下通道、过街天桥,不准穿越或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路口的护栏,不准在道路上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妨碍车辆通行。 5、道路通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安全原则; (2)靠右通行原则; (3)各行其道原则; (4)服从指挥原则。 6、学生在夜间走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1)要看清道路,注意行人和障碍物; (2)要注意过往车辆; (3)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行人和车辆,谨防遭到坏人的拦截或抢劫。特别是女生,更要注意这一点。 7、交通事故的报警该按照怎样的步骤? 答:(1)拨通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2)说明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准确地址和事故性质; (3)说明受伤程度; (4)说清肇事车的车牌号码、车型和颜色。 8、常见的行人道路交通违章行为有哪些?

答:(1)违反交通信号通过人行横道的; (2)翻越、钻越交通隔离护栏的; (3)在机动车道行走或者兜售物品的; (4)乘车人往车外抛撒物品或者妨碍驾驶员操作的。 9、集体外出要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答:(1)集体外出应列队乘车或走路,队伍应靠右边人行道上行进,没有划分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应靠右边行走; (2)不准随便离开队伍,更不准在公路上追逐玩耍,或三五成群地并肩行走或聚集停留,妨碍交通。 10、乘坐火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答出5种。 答:(1)不能将身体伸出窗外; (2)不能将列车上的废弃物扔出窗外; (3)不要让孩子在车门及车厢连接处玩,不要饮酒过量; (4)沏茶时不要倒水过满,车厢内禁止吸烟; (5)行李架上的物品按要求放牢固; (6)不要乱动列车的制动阀。 二、自然灾害 11、高温防御指南有哪些? 答:(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12、沙尘暴防御指南是什么? 答:(1)用纱巾蒙住头防御风沙的行人要保证有良好的视线,注意交通安全; (2)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老树下逗留;驾驶人员注意沙尘暴变化,小心驾驶; (3)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注意交通安全; (4)各类机动交通工具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 13、什么是地震灾害? 答:强烈的地震,会引起地面强烈的振动,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直接破坏如:由于地面强烈振动引起的地面断裂、变形、冒水、喷砂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这种由地震引起的破坏,统称之为地震灾害。

天气学复习题

) 第一章 d1、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表达式及意义如何 答: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重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分析 (1)、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单位质量气块上受到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表达式: 拉普拉斯算子: ' -▽p为气压梯度,由气压分布不均匀造成。G的大小与ρ成反比,与▽p的大小成正比 G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表达式: 其中:K:万有引力常量,M:地球质量, a:空气块到地心的距离 大小:不变,常数方向:指向地心。 (3). 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表达式: % 其中:为粘滞系数大气为低粘性流体,一般只在行星边界层(摩擦层)考虑摩擦作用,自由大气中则忽略摩擦作用。 (4)、视示力:由旋转坐标系的加速作用而假想的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1. 惯性离心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 表达式: 大小:与纬圈半径成正比,即:与纬度成反比;方向:在纬圈平面内,垂直地轴指向外 2.地转偏向力(科氏力) 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发现在北半球有一个向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向左偏的力。称此力为地转偏向力,又名科氏力。 表达式: V A ? Ω - =2 %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1)与相对速度|V|大小成正比(因角速度为常数);当|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才存在。(2)与速度夹角也成正比。 ρ x y z ??? 2 a R

中国主要城市气候资料

中国主要城市气候资料 06-11-26 22:47 发表于:《经纬网天下》分类:未分类 省区市安徽北京福建甘肃 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 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 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 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 新疆云南浙江重庆 站名徐州赣榆南京东台 (1971-2000年)标准气候值(南京58238) 月月平均气 压(0.1百 帕) 月平均气 温(0.1℃) 月极端最 高气温 (0.1℃) 月极端最 低气温 (0.1℃) 月平均 相对湿 度(%) 月平均 总云量 (0.1成) 月平均 风速 (0.1米/ 秒) 月降水 量(0.1毫 米) 11026724210-131765623374 21024542264-106746326471 31020487295-50746829818 4101451523330736527734 510101205357707466261021 6100542443791277872261934 7100352783971688168251855 8100552743821728159261292 91012922837677796123721 10101951713276775621651 1110241104286-63764922508 121027045219-131744622244 年年平均气 压 年平均气 温 年极端最 高气温 年极端最 低气温 年平均 相对湿 度 年平均 总云量 年平均 风速 年降水 量10162154397-13176612510624

省区市安徽北京福建甘肃 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 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 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 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 新疆云南浙江重庆 站名上海龙华 (1971-2000年)标准气候值(上海58362) 月月平均气 压(0.1百 帕) 月平均气 温(0.1℃) 月极端最 高气温 (0.1℃) 月极端最 低气温 (0.1℃) 月平均 相对湿 度(%) 月平均 总云量 (0.1成) 月平均 风速 (0.1米/ 秒) 月降水 量(0.1毫 米) 11026147192-55756030753 21024260264-45725631437 31020292261-77872331176 41015214732224756632632 51010920334994746533852 6100652383681608277322116 7100492803772008066321418 8100642783781998165342301 910123244367139775833761 101019319232265745629635 1110233135265-19745530426 121026578203-77735029337 年年平均气 压 年平均气 温 年极端最 高气温 年极端最 低气温 年平均 相对湿 度 年平均 总云量 年平均 风速 年降水 量10163166378-7776623211844 32766/99999:缺测 32744:无记录 南京(江苏) 位于(118°48’E,32°00’N) 海拔高度12.5米

气象学名词解释

二、选择与填空题整理 1.对流层中温度的变化是:【随海拔高度的降低温度升高,湿度加大。】 2. 光合辐射的有效波长:【0.4~0.7um】 3.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上升运动时,当r > rd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r相对湿度,rd饱和差,r越大越不稳定) 4.在一天中,土壤表层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将出的是时候】 5.夏热冬冷,春温高于秋温,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是:【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6.在北半球吹地砖风时,背风而立,则低气压在:【左边】 7.暖锋过境,降水区一般出现在:【锋前】 8.在北半球海洋航行,遇到台风威胁时,应驾船驶往风向的【右边】才能脱离危险。 9.昆明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受滇黔准静止锋的影响】 10.每年3月21日前后出现的节气是【春分】 11.根据温度、水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可将大气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11.空气的饱和差也是反映空气湿度的物理量,当饱和差【小】,空气湿润,当饱和差【大】,空气干燥。 13.气温日较差表示【一天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14.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把植物分为【喜光】【耐阴】 15.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引起气候变化的现象称【季风】 16.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17.根据冷锋移动数度的快慢,可将其分为【急行冷锋】和【缓行冷锋】 18.中国气候的特征有【季风明显、大陆性很强、气候类型多样性】 19.贵州气候的三大特征是【季风性】【高原性】【多样性】 20.小气候的改善主要措施:【灌溉】【翻耕】【镇压】【垄作】及【间作】 21.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短波的蓝紫光散射的结果】 22.我国新疆的瓜果甘甜可口,最主要的人原因是【光照强度强】 23.“十雾九晴”或“雾兆晴天”主要指的是【辐射雾】 24.相对降水率变大说明【旱涝可能性大】 25.逆温出现说明大气是【稳定】 26.随着绝对湿度的增加,露点温度【增大】27.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28.世界有名的大沙漠都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带】 29.水分凝结的两个条件是【有凝结核存在】【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30.气压场的基本形式有【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槽】 31.根据气团的移动,可把锋分为【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32.表示季节变化的节气有【立春】【夏至】【秋分】【冬至】 33.季风气候的特点【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高温多雨富有海洋性,冬季寒冷干燥富有大陆性】 34.影响我国的主要起团有【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变性的下降气团】【变性的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海洋气团】 35.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因素】【大气环流因素】【人类活动因素】 35.作用于风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惯性离心力】 36.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夏季多余,冬季干燥,东南多雨,西北干旱】 37.我国属于【亚热带草原湿润季风气候】 38.大气中的O3主要集中在【平流层,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39.大气中的水汽【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0.反射率的日变化是早晚大,中午小,其原因是【太阳高度角决定的】 41.露点温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42.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百帕。 43.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地带称为【锋面】 44.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 45.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北部】 46.贵州辐射能以【西部】最多。 47.干燥疏松的土壤其表土【升温和降温都快】 48.空气中的CO2和H2O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所以称作【温室气体】 49.导热率大的土壤,其热量传递【快】,地面温度日较差【小】 50.暖锋降水在【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 5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工业地区和大都市局部地区作用更加显著,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52.水面蒸发与气温和【饱和差】成正比,与【气压差】成反比。

气象学复习资料[1]

一、单选:10×1.5=15 二、多选:5×2=10 三、名词解释:5×3=15 气象学大气污染照度太阳常数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差额容积热容量导温率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干燥度逆转风季风气团气旋大陆度 四、计算: .......... 五、问答题:6×6=36 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哪几层?对流层有什么特点? 2.天气和气候的关系如何? 3.什么叫分子散射和漫射?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成成蓝色,浑浊的天空成乳白色? 4.为什 么晴天的夜晚比阴天的夜晚温度低? 5.为什么干燥土壤表面昼夜温差比潮湿土壤表面昼夜温差大? 6.为什么地面最高温度不出现在正午,而出现在13时左右? 7.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具什么特点? 8.为什么湿绝热直减率比干绝热直减率小? 9.气温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有何区别? 10.如何判断大气静力稳定度? 11.为什么相对湿度和日温变化相反? 12.大气中水分凝结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满足其条件? 13.为什么形成雾和霜的有利条件是晴朗无风的夜晚? 14.罗风压定律(定律名字不清楚好象是这样) 15.在三圈环流中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有哪些? 16.锋分为哪几种类型?缓行冷锋的天气特点? 17.气候的形成有哪些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18.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点? 名词解释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包括各种物理的、化学的遗迹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的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局部、甚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成分发生对生物界有害的变化。 照度: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光通量。 太阳常数:当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时(约为1.496×108km),在地球大气上界投射到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 容积热容量: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导温率:单位容积的物质,通过热传导,有垂直方向获得或失去λ焦耳的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数值。 干绝热直减率:空气是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的这种干绝热升降运动而引起气块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分解

集训天气学原理知识点汇总(2014.09.12) 1、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支配。 2、影响大气运动的真实力有(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影响大气运动的视示力有(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3、(1)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叫气压梯度力,由表达式可知,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P 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2)摩擦力:单位质量气块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3)惯性离心力:R C 2Ω= (4)地转偏向力: V 2 ?Ω-=A ,地转偏向力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①.地转偏向力A 与Ω 相垂直,而Ω 与赤道平面垂直,所以A 在(纬圈)平面内; ②.地转偏向力A 与V 相垂直,因而地转偏向力对运动气块(不做功),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而不 能改变其(速度大小)。 ③.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A 在V 的(右侧),南半球,地转偏向力A 在V 的(左侧)。 ④.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当V=0时,地转偏向力消失。 (5)重力是(地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合力,但是地球是椭圆的,任何地方重力都(垂直于水平面)。重力在赤道(最小),极地(最大)。 4、温度平流变化:气块在温度水平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内保持原有的温度作水平运动而对局地温度变化所提供的贡献。 温度对流变化:空气垂直运动所引起的局地温度变化。 局地温度变化=个别变化+平流变化+对流变化 5、连续方程的表达式: 0)(=??+??V t ρρ 表示大气(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连续方程)。其中)(V ρ??称为质量散度(单位体积内流体的净流出量,净流出时散度为正,净流入时为负)。 6、(尺度分析)是针对某种类型的运动估计基本方程各项量级的一种简便方法。通过尺度分析,保留大项,略去小项,可以使方程得到简化。(零级简化方程),就是只保留方程中数量级最大的各项,略去其他各项。一级简化方程,是除保留方程中数量级最大的各项外,还保留比最大项小一个量级的各项。 7、重力位势: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到高度Z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位势的单位是(焦耳/千克)。 8、地转风:对中纬度天气尺度运动而言,在水平方向上(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平衡的风称为地转风,ρp G ?-=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全

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交通安全小常识 上海双木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双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三月份

一、公司2014-2016年交通事故案例 二、安全部门提醒 三、你不知道的汽车危险 四、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五、交通信号灯 六、安全出行做到三个会 七、交通事故发生后怎么办 八、遇险后的自救 九、交通安全漫画图集

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小常识人们常说,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汽车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灾难。自从世界上第1辆机动车出世后,全球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已达3000多万人。上一个世纪,全世界因交通事故共死亡2585万人,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平均每百辆车至少夺走1.2个人的生命。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约60万人,受伤人数达1000多万。 交通事故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永不休止的战争! 《道路交通安全法》——用亲人的泪水,死者的血泊,伤者的呻吟和肇事者的悔恨换来的一部道路交通法律。

一、公司2014-2016年交通事故案例: 日期时间事故人事故经过简述 2014.10.2921:10韩通达下班途中骑电瓶被轿车撞上2014.12.0407:50冯兴卡车送货转向时撞上电瓶车 2015.02.0607:45张巧霞上班途中遇障碍物导致摔跤2015.06.0321:00陈爱忠下班途中雨天电瓶车急刹车摔跤2015.06.1216:50张勤逸下班途中经过桥段让行时碰擦到桥墩2015.08.064:50陈秋贤高温错峰上班途中视线不清遇障碍物摔跤2015.8.1116:55陆梅芳下班途中电瓶车与轿车相撞2015.09.2821:00朱群官下班途中电瓶车与停在路边的卡车相撞 2016.02.297:30朱火官上班途中逆行与垃圾清运车相撞 二、安全部门提醒: 1、人员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伤害,伤者必须第一时间报警,并由交警部门进行事 故责任判定,如行人负全责时,社保部门将不予以受理和认定为工伤. 2、意外伤害免责条款:机动车驾驶员因无证驾驶或严重违犯国家道路交通法规导 致事故发生,保险公司将不予以受理和赔偿.

气象学复习资料

气象学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气象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由辐射所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把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是决定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在日出日落时为0,正午时达最大值。 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交角。以正南为0,从正南顺时钟向变化为正,逆时针向变化为负,如正东方为-90°,正西方为90°。 可照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 光照时间:可照时间与因大气散射作用而产生的曙暮光照射的时间之和。 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其值为1367瓦?米-2。 大气质量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通过的路径长度与大气铅直厚度的比值。 直接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分。 大气逆辐射:大气每时每刻都在向各个方向放射长波辐射,投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即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 地面辐射差额:某时段内,地面吸收的总辐射与放出的有效辐射之差。 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与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 平均= (T 02 +T 08 +T 14 +T 20 )÷4。 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全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表

全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表 地区北纬东经海拔冬季 采暖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冬季 通风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 冬季 空调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 夏季 通风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 夏季 空调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 夏季 空调 室外 设计 湿球 温度 极端 低温 极端 高温 冬季 湿度 夏季 湿度 北京市39°48′116°19′-9 -5 -12 30 41 77 上海市31°10′121°26′-2 3 -4 32 34 73 83 天津市39°06′117°10′-9 -4 -11 30 54 78 重庆市29°35′106°28′ 4 8 3 33 36 81 76 黑龙江省 海拉尔49°13′1196°45′-35 -27 -38 25 76 72 嫩江49°10′125°13′-33 -25 -36 25 73 79 博克图48°46′121°55′-28 -21 -31 23 70 80 海伦47°26′126°58′-29 -23 -31 25 73 67 齐齐哈尔47°23′123°55′-25 -19 -29 27 69 74 哈尔滨45°41′126°37′-26 -20 -29 26 72 78 牡丹江44°34′129°36′-24 -19 -28 26 69 78 吉林省 长春43°54′125°13′-23 -17 -26 27 68 79 通辽43°36′122°16′-20 -15 -23 28 53 74 四平43°11′124°20′-23 -15 -25 28 66 79 延吉42°53′129°28′-20 -14 -22 26 58 81 辽宁省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