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2

教具

预习指导

1.通读课文,熟悉大意

2.阅读课本上有关资料,了解“表”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3.搜集一些有关诸葛亮的简介及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

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5)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

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3)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8)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课题出师表(第二)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

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

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

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

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

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课题出师表(第三)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2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综合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1.抽查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勉励后主这个意思。

2.中心思想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根据三大部分意思综合归纳)教师抽查二位检查

3.写作特点(讲解)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议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无论是议是叙都注入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感情。所以第一部分是晓之以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动之以情,寓情于叙;第三部分是表决心,直抒热切殷切期望、感激与惜别之情。从以上简析可知,本文主要特点是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这种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此外,本文名句颇多,好读好记

四、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五、堂上练习

1.指出下列词语的引申义(结合课后练习三)A类崩()秋()阙()驽()钝()驱驰()2.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义A类

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卑鄙古(卑劣龌龊)今(身分地位低微)

感激古(感谢)今(感动、激动)

谨慎古(小心谨慎)今(认真和慎重)

六、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2018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新变化

部编教材解读 一、部编教材分类呈现 (一)名著(8部) 册次名著册次名著 七(上)《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八(下)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七(下)《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九(上) 《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八(上)《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九(下) 《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二)综合性学习(18个)

九(上)人无信不立古诗苑漫步身边的文化遗产 九(下)走上辩论台 君子自强不 息 评选年度班 级之星 (三)文言文(36篇) 册次篇目册次篇目 七(上)《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论语》十二章 诫子书/诸葛亮 狼/蒲松龄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列子》 八(下) 桃花源记/陶渊明 小石潭记/柳宗元 《庄子》故事两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马说/韩愈 七(下)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卖油翁/欧阳修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河中石兽/纪昀 九(上) 岳阳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湖心亭看雪/张岱 八(上)三峡/郦道元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与朱元思书/吴均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愚公移山/《列子》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九(下) 鱼我所欲也/《孟子》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曹刿论战/《左传》 出师表/诸葛亮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四)古诗词(73首,其中课外47首) 册次篇目 七(上)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七上语文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四时的魅力 1 春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è)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é) 躲藏.(cáng) 和.牌(hú) 宝藏.(zàng) 和.药(huò) 黄晕.(yùn) 和.泥(huó)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常考词语汇总 七年级上 1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2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3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 淋淋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5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6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8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9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0 油然而生:很自然的产生。 11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12 疲倦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13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14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5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6 恍然大悟: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来。 17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18 美不胜收:胜:尽,完。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9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20 漠不关心:漠:冷淡。形容对人或事物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21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22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3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24 沉默寡言:深沉而少言语。 25 刨根问底:盘问事情的根源底细。 26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27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28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29 惊慌失措:惊恐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失去常态。 30 畏罪潜逃:犯了罪害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31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yì, 主观地,缺乏客观依据的)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2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33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34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35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治疗。 36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37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声音相应。 38 神通广大: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39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部编版初中语文黄鹤楼教案

黄鹤楼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诗歌的内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A.提问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B.讲故事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二.朗读 师范读,生齐读. 强调注意节奏(音韵兼顾意义),及声调的抑扬、速度的急缓 (如读“空”应低沉婉转,声音略为延长“晴川”句可读得恬淡自然。) 三.师生探究 A、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它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能出现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一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生4我喜欢“白云千载空悠悠”句。给人一种悠闲适意的感觉。 生5不。这句我感觉到的不是悠闲,而好像是孤独寂寞。因为“空悠悠”显得空空荡荡,使人顿时心生惆怅。 生6我喜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句。江上烟雾迷朦,真仿佛人间仙境。 生7我读来烟波浩渺,却又联想到前途的迷茫,想诗人也因此而生离愁别绪吧。 师(赞赏地)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析了诗的韵味,意境。它确实通过描写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所见,表现诗人的思乡愁绪,这从最后一句可分明地看出。

刚才同学们争论“空”字的意味,很好。就是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有自己的见解。首联和颔联中都出现了“空”字,诗人登上此楼,发现仙人已去,只留下一座楼宇,天地间也只有漂渺无依的浮云,理解为“清廖孤寂”是不是更有道理些呢?(生点头)千年已逝,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在这种清廖孤寂中诗人自然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之感(生点头)。 (品味与争论使同学们觉得自已是课堂的主人。) B.那么,你对这首诗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生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句,写草木茂盛,景物分明,给人清新可人的感觉,为何下句却突然转写“愁”? 生9头三句每句中都有“黄鹤”二字,好像显得重复罗嗦? 生10诗人说“昔人已乘黄鹤去”,要是用“来”就好了,不就显得那地方很美吗? 生分组讨论,力求每人都能谈出自己的见解。每组推举一个作中心发言。 生11连用“黄鹤”三字,我们组认为是在强调黄鹤楼的得名,还可引人想象鹤的翩然身姿,仔细品去,回味无穷呢 生12仙人骑鹤西去的传说让人神往,三个“黄鹤”不仅读来不觉累赘,反而不断强化了传说给人带来的飘逸之感,当然更有仙人骑鹤而去的无限怅惘 生1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有同学认为宁静,舒畅,是没有将全诗统一起来读,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看“白云千载空悠悠”,心中就有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之感,那么再研究“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我们认为应看作是一种凄美。 生14我们在研究这一句时,揣测作者是不是一种反衬景美也掩不住人在旅途的深深孤寂? 师(感叹)是啊,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生15刚才有同学提出“诗人说‘昔人已乘黄鹤去’,要是用‘来’就好了,不就显得那地方很美吗?”这个问题,我们讨论的结果是诗人写作此诗并不是为了表现黄鹤楼的美景,而是表现诗人的怅惘,思乡之情。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讨论的结果并不在于对错,同学们只要能谈出自己的见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了品味,解读,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脱离诗意去信马由缰,而应在了解诗人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尽情去想象,去发挥。 (求异思维,摒除凡名家名篇就盲目崇拜的思想,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 四、拓展,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这首诗不仅写景,还充分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每一句都可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一句,根据诗意,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体会,写成一段小文,请同学们也模仿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充分发挥想象,缀珠成文。 师示范“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金碧辉煌的黄鹤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显得宏伟与壮丽。登临此楼,仰望长空,一碧如洗,唯有白云千朵,悬浮于天地之间,没有一丝杂色,就是那样不沾烟火气地洁白,没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心得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解读 ---以七年级上、下册教材教学为例 周晓美西舍路中学 关键词:新部编教材初一语文教学体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融合,自然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并在教学实践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帮助学生尽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新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工具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教给学生理解、表达、交换,读、说、写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和理解研究其它学科打好基础。 (二)人文性的特点:从传统观念来看就是通过语文学习,正人品、开智慧、有礼义、讲道德,在现在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最能体现我们的名族历史、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学好母语,是我们的责任。当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那你就并不代表你自己,你的素质代表整个中国的国民素质,如果你连母语也讲不好的话,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语文素质的要求 (一)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字词句”的掌握和“读说写”的基本功训练,把学生培养成能迅速而又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理解和处理信息,进而传递自己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语言交流沟通,并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语文人文性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迎接挑战,具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人文素质和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新部编语文改革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课堂教学与

部编版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3、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4、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尝试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互动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1社戏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社戏”视频。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是——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 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

——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目标导学二:把握线索,概括文章事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1)线索:看社戏。(2)七件事: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 2.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3.“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 好处: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②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目标导学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1.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景物描写: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2.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课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作者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他叫贾平凹,凹这个字在普通话里念ao,如凹凸不平,但在北方方言和这位作家的名字里念wa。来,一齐读他的名字。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太阳路》。今天再来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我的小桃树。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伫(zhù)孱(càn)嵬(wéi)懊丧(ào)执着(zhuó)矜持(jīn)猥(wéi)琐 (1)伫立:长久地站立。 (2)生灵:生命。 (3)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4)矜持:拘谨,拘束。 (5)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三步。

(6)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7)楚楚:较弱柔美。 (8)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9)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0)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二)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三)背景介绍 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

(完整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已经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三年期间必读的文学名著清单 以语文为例,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教材初中各阶段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如下: 初一年级上学期 鲁迅《朝花夕拾》、吴承恩《西游记》、孙犁《白洋淀纪事》、沈从文《湘行散记》、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李汝珍《镜花缘》; 初一年级下学期 老舍《骆驼祥子》、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柳青《创业史》、阿西莫夫《基地》、杰克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初二年级上学期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法布尔《昆虫记》、王树增《长征》、李鸣生《飞向太空港》、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初二年级下学期 傅雷《傅雷家书》、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路遥《平凡的世界》、罗曼·罗兰《名人传》 初三年级上学期 艾青《艾青诗选》、施耐庵《水浒传》、泰戈尔《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刘义庆《世说新语》、蒲松龄《聊斋志异》 初三年级下学期 吴敬梓《儒林外史》、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钱钟书《围城》、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夏目漱石《我是猫》 朝花夕拾各张内容简介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文全目录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文全目录最新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文全目录最新版 七年级上册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 8.《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论语》十二章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4.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15.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16.猫/郑振铎 17.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18.狼/蒲松龄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19.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0.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太阳船/ 吴望尧 21.女娲造人/袁珂 22.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 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穿井得一 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 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 二)/陆游、潼关/谭嗣同 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杨振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臧克家 3.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5.黄河颂/光未然 6.老山界/陆定一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写作: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卖油翁/欧阳修 写作: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 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驿路梨花/彭荆风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 颐 写作: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 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课本全部文学常识总结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课本全部文学常识总结 第一部分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 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 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 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 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

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 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 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 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 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 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7、史成汉,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七月 派诗人,1941年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爱与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 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 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

新版部编初中语文课本全目录课件.doc

七年级上册 阅读 单元 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一四季学习朗读,品味文中1.春/朱自清4.古代诗歌四首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美景的精彩语句,体会汉2.济南的冬天/老舍观沧海/曹操 语之美3.雨的四季/刘湛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二至爱学习朗读,整体感知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8.《世说新语》两则 学会记事亲情课文内容,把握作者6.散步/莫怀戚 咏雪 思想感情7.散文诗两首 陈太丘与友期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三学习学习默读,一气呵成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11.窃读记/林海音 写人要抓住特点生活读完全文,梳理文章迅12.《论语》十二章 的主要内容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 勒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人生学习默读,学会圈点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5.走一步,再走一步/莫 思路要清晰之舟勾画,理清作者思路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顿?亨特 16.诫子书/诸葛亮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动物学习默读,学做摘17.猫/郑振铎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 如何突出中心与人录,概括文章的中心18.鸟/梁实秋 伦兹 20.狼/蒲松龄 六想象学习快速阅读,展开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4.寓言四则 发挥联想和想象之翼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解文章22.诗两首 《伊索寓言》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蚊子和狮子/《伊索寓 太阳船/吴望尧

言》 23.女娲造人/袁珂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整体特点

你好,很高兴能与你一起学习。能量库的王老师能认识你,真的很高兴。在学习教材之前,你先要了解教材的编排体例。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学习教材。 首先,你要了解教材的编排原则。 你可以先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语文教材编排包括六大原则: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课文选择的四个标准,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综合实践活动,和各种语文知识的学习。 1、双线组织单元教学结构。你知道,每册书都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如,修身正己、挚爱亲情、科学探险、人生之舟等等。这就是人文主题;同时,这些课文还要负担起向你传递语文基本知识、锻炼你的语文基本能力、教授你学习策略、培养你学习习惯等任务。这就是你要养成的语文素养。 2、每单元四篇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自读课文前面标有星号,为课内自读课。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为课外自读课。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课,一起组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你可以从教读课学习阅读方法、在自读课强化你学会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课拓展你的知识面。整个初中总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你就达标了。 3、语文课文选择有四个原则。你要知道,教材中的课文都符合四个特点:典型性、多样性、语文性、适应性。这些文章都是古今中外最好的,特别有代表性;现代文、古文、外国作品、科普文、新闻报道、应用文等,样式很多;文质兼美,也是必需的,你会从中学会好的思想,读到优美的语言;难度适中、每篇文章都适合不同年级的你。 4、自主学习,是你最好的学习品质。教材为你设置了单元提示、预习或阅读提示、课下注释、课后练习、旁批等,这些,你都会很轻易地发现,并会熟练地运用起来,以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但是,写作技巧点拨,探究性学习这两项,就需要你耐心地去发现领悟啦! 5、综合实践活动,你一定要重视哟!因为你也知道,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啊。八九年级共有且只有四个专门的活动探究单元,一本书一个单元。相信你,读一读、做一做、写一写,你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能力很快就会提高的,而且,你也不会不知道,综合实践,在中考中是有五到十分的啊。 6、语文知识的学习,相信,你也不会落后的。各种修辞手法的解说,你一定要仔细阅读;各种语法知识,你也要看一看,语文不考语法,但是,英语会考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大全讲课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单元】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

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第三单元】 12.《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部编版初中语文行路难教案

行路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准确认读多音字塞、行,理解羞、直、歧路、济等词义,初步理解诗意。 2.过程和方法品读诗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洒脱乐观的形象。 吟诵诗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仙悲愤中不乏豪迈的气概,学习失意中仍怀希望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品读诗歌,理解诗人曲折有致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体贴入微,感受诗人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填空,并说说你从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学生思考好酒,有才,狂放,傲岸······ 这是李白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他在他的超级粉丝杜甫眼中的形象。此时,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请,来到长安任翰林学士,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可是,不过短短两年之后,李白竟写下了一首诗歌,题为《行路难》(生读题目)。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不禁会猜想 学生回答李白在仕途上遇到了困难?李白的心情很郁闷? 生再读题目,读出感觉。 二、初读诗歌,感受诗意 1. 自由放声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诗中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 2. 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塞、斗、箸、行等);齐读。 3. 诗中哪些语句证实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李白怎么了? 插引写作背景李白怀着治国安邦的理想来到长安,却发现玄宗皇帝早已年老昏聩,不理政事,他不过想借李白的诗才粉饰太平而已;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更是同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 于是,谗言纷纷而至; 于是,皇帝旨意又下赐金放还!

三、品读诗歌,走进李白内心,感受李白形象 1. 吟读这些诗句,你能从中感受到李白此时怎样的心情? 2. 学生品读,发言。 预设 “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以宴席之精美来侧面烘托诗人内心的茫然,并与下句“停”“投”“拔”“顾”形成对比。 (“拔剑”这一动作,是否显得特别突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诗人即将迈向自己的理想;“冰塞川” “雪满 山”比喻理想受阻。 (李白真有渡河登山的行程吗?) “行路难今安在” 反复、疑问的修辞,感叹号的强调,短句的紧张急促,表现内心极度的迷惘与失落。 (“多歧路”,李白到底有哪些路可以选择?如果这时再给李白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会怎样选择?) (品读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言,抓住其闪光点加以肯定,然后一定要品与读结合,以品促读。) 3. 师朗读,小结过渡食不知味,酒难入喉,长吁短叹,彷徨四顾,这,还 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洒脱的诗仙吗?难道他真的被打倒了吗? 引入“闲来······济沧海”两句。 品读,说说你在这两句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典吕尚八十终遇文王,伊尹奴隶竟成国相(年老位卑,仍成大业) 本意解读垂钓碧溪,泛舟日边,感觉悠闲自由,温暖清新。 (隐逸与进取,矛盾的选择纠结于同一句。读时注意语气略轻松,带期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信) “济”同舟共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词的多义解读,坚定的理想,自我的勉励)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教学要点及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各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 1、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把握好重音和停连;品味语言,赏析比喻、拟人等修辞。 2、古诗:《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 要求:诵读、节奏;写景的作用;赏析句子、描绘画面;思想感情。 注意:诗歌分类(时间、内容)。 3、写作:热爱写作,搜集素材。 实践:季节、校园、成长。 4、作者:朱自清、老舍、曹操、李白、马致远。 5、文化常识: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星汉、杨花、龙标(称谓)、客路。官职升降。 6、语法:名词。 7、附课后字词: 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花枝招展(窠巢、黄晕);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

澄清、空灵、地毯(髻);蝉、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高邈、畦)。 第二单元 《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 1、重视朗读,语气、节奏、感情;体会感情;写人技巧;赏析修辞、人物描写。 2、文言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解词:儿女、文义、俄而、何所似、差、未若、因;期、日中、舍、去、乃、不、委、引、顾。 3、写作:学会记事(起因、经过、结果);锤炼语言,细节;模仿课文。 实践:扩写(细节、情感),《那一次,我真》《我们是一家人》。 4、作者:史铁生、泰戈尔、冰心。 5、文化常识:菡萏、敬辞与谦辞。 6、语法:词义和语境。(与记叙文理解、赏析词句相关)。 7、附课后字词: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信服、分歧、取

2017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培训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 ——2017初中语文”部编本”新教材培训 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录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三、教材的体系结构 五、教学建议 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德树人-语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

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 具体做法: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 3. 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教材的突出特点与创新之处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整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有对学生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