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安全及防静电常识介绍

SMT安全及防静电常识介绍
SMT安全及防静电常识介绍

SMT安全及防静电常识介绍

一、安全常识

在工厂里,安全对于我们非常重要,而且我们所讲的安全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通常我们所讲的安全是指人身安全。但这里我们须树立一个较为全面的安全常识,就是在强调人身安全的同时亦必须注意设备、产品的安全。

1、电气知识

根椐事故统计证明,极大部分的触电事故是由于偶然接触电气装置无防护的裸体载流部分所造成,如果具有电气安全知识,就会有意识去预防触电事故发生。

⑴、触电是怎么回事,对人体会造成怎的损伤?

A.人碰到带电的裸露导线或物体,电流就要通过人体,这就叫触电。

B.电流通过人体,对于人的身体和内部组织就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分电击和电伤两种。

C.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使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电击伤会使人觉得全身发热、发麻,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抽搐,逐渐失去知觉,如果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将使触电者的心脏、呼吸机能和神经系统受伤,直到停止呼吸,心脏活动停顿而死亡。

D.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损伤。电伤从外观看一般有电弧伤、电的烙印和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称皮肤金属化)等伤害。

E.总之,当人触电后,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和发生电弧、往往使人体烧

伤,严重时造成死亡。

⑵、触电危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触电后将要威胁触电者的生命安全,其危险程度和下列因素有关:1通过人体的电压;

2、通过人体的电流;

3、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4、频率的高低;

5、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6、触电者的体质状况;

7、人体的电阻。

上述因素的危险程度分述如下:

A.通过人体的电压:较高的电压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轻的引起灼伤,重的则足以使人致死。较低的电压,人体抵抗得住,可以避免伤亡。从人触碰的电压情况来看,一般除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外,高于这个电压人触碰后都将是危险的。

B.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触者接触到电压的高低和人体电阻的大小。人体接触的电压愈高,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只要超过0.1安就能造成触电死亡。

C.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对于人体的伤害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人体处于电作用下,时间愈短获救的可能性愈大。电流通过人体时间愈长,电流对人体的机能破坏越大。电流对人体的机能破坏越大,获救的可能性也就愈小。

D.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如果是手到脚,中间经过重要器官(心脏)时最为危险;电流通过的路径如果是从脚到脚,则危险性较小。这样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又决定心脏所通过电流的多少。

E.人体的电阻:人触电时与人体的电阻有关。人体的电阻一般在10000~100000欧姆之间,主要是皮肤角质层电阻最大。当皮肤角质夫去时,人体电阻就会降到800-1000欧姆。如果皮肤出汗、潮湿和有灰尘(金属灰尘、炭质灰尘)也会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④、⑥略)

⑶、工作中怎样预防人身触电事故

①、发现有损坏的开关,电线等电气安全隐患,赶快向有关人员报告处理。

②、不懂电气技术或一知半解的人对电气设备不要乱装、乱拆。

③、不要用湿手、湿脚动用电气设备(如:按开关、按钮)

④、清扫卫生时,不要用湿抹布擦电线、开关按钮,一定要搞卫生,请先断开电源。

绝对不要用水冲洗电线及各种用电器具。

4、万一有人触电怎么办?

1、千万不能光着手去拉救触电者。

2、迅速切断电源(拉开关)。

3、赶快向领导报告。

2、机械常识

贴片机是一个高速运动的机器,是多个机械部份组成的机器,有很多动力源(马达),动力传输机构(皮带、链条),动作机构(高速旋转的贴片头、工作台),机架、夹爪的移动,它们还有锋利的切纸刀口等。象这些转动、移动的机械,如果在使用操作过程中稍微不慎,就可能造成伤人事故。

因此在操作机时应注意一列问题:

①、在设备运行或调机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应迅速按下急停按钮,或拉下电源开关,使设备立即停止工作。

②、更换某些部件时应在机器停止状态下进行,同时应锁紧急停按钮(防止别人误操作)。

③、在一般情况下设备进行维护时,应在设备停止工作的状态下进行操作,情况特殊不能停机,应有一个人以上在旁监护。

④、应按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⑤、工作时尽量避免皮肤与助焊剂直接接触,使用手套等工具。

⑥、打开回流炉时应注意防止烫伤,同时也要戴好手套。

⑦、尽量少开设备的门窗,让尘灰能被抽风系统有效吸走,保持空气清新、环境干净。

3、防火安全知识

由于钢网清洗液及某些包装材料、工厂的货仓中含有众多的易燃物品。所以,凡是进入厂区的的员工必须树立防火思想。防火必须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以下是日常防火常识:

⑴、对易燃品使用后必须盖紧瓶盖,并放置于阴凉处。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及高温干燥环境中放置。

⑵、进入厂区或森林严禁使用火种。万一使用火种时应确保火种已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

⑶、使用电力时应确保电源线的良好,严禁使用一插多用的现象。避免电线过负荷而引起起火。

⑷、员工必须学会使用消防器材。

万一发生火警,则应第一时间打消防报警电话“119”,说清楚火警出现的准确地点。然后有轶序的从安全通道撤离。

二、防静电要求

①、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A、抑制静电荷的积聚

B、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②、对静电的概述

静电是一种自由电荷,通常是因磨擦和分离而产生。人体能感受到静电电击的电压最少3000V,而一些先进的电子元件可能会被低于1000V的电压损坏,甚至低于10V的电压也能把IC击穿。

③、防静电采用的工具和措施

A、采用防静电的传动皮带

B、在工作台面上铺放防静电桌垫

C、每位操作人员均戴上防静电腕带

D、每天用测试仪对防静电腕带进行检测,保证防静电环有效作用

E、防静电桌垫必须有效接地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0753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凡有静电危害的工序、设备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在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的区域,必须加强通风措施使其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3、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根据需要,穿防静电的鞋和工作服,或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安装接地栏杆等;严禁在上述区域穿脱衣服和穿易产生经典的服装进入该区域;严禁在上述区域,用易燃溶剂(二甲苯等)擦搓衣服,操作区地面应铺设导电地面,并保证其导电性能。 4、在有经典产生的场所操作、检查,不得携带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材料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 1、十进制转为几进制:整数部分除以几取余法,小数部分乘以几取整法 2、计数器:环形n 位计数器分频为n ;扭环形n 位计数器分频是2n; n 位二进制分频是n 2;模是n 的行波计数器分频是n. 3、与门:有0则0;或门:有1则1;或门分配律:A+(BC )=(A+B )(A+C ) 摩根定理:A B=A+B A+B=A B 4、若干三态逻辑门输出端连在一起能实现逻辑功能的分时传送数据 5、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用电设备、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我国发电机额定:0.4、6.3、10.5、13.8、18、24kV 6、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一次绕组(受电端)与电网额定电压相同;二次绕组(送电端)相当于供电电源,比用电设备高出10%,在3、6、10kV 电压时,短路阻抗小于7.5%的配电变压器,则高出用电设备5% 7、工作接地:保护设备可靠工作;保护接地:保证人身安全,把可能带电的金属接地;保护接零:外壳与接地中线(零线)直接相连,保护人身安全;防雷接地:雷击或过电压的电流导入大地;防静电接地:消除静电积累 8、中性点直接接地:110kv 及以上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60kv 及以下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是为了补偿接地短路电流 9、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一般采用(过补偿形式) 10、三相导线的集合均居越大,则导线的电抗(越大) 11、电阻R :反映发热效应;电抗X :反映磁场效应;电纳B :反映电场效应;电导G :反映电晕和电漏现象 12、短路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铜耗和阻抗电压) 13、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功率和阻抗一般指:(三线功率、一相等效阻抗) 14、三绕组变压器数学模型中电抗反映变压器绕组的(等效漏磁通) 15、原件两端电压的相角差主要取决于通过原件的(有功功率),P 越大,相角差越大 16、电压降落:首末端电压(向量差);电压损耗:首末端电压的(数值差) 17、高压电网线路中流过的无功功率主要影响线路两端的(电压幅值) 18、为(抑制空载输电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常在线路末端(并联电抗器) 19、对供电距离近,负荷变化不大的变电所常采用(顺调压方式) 20、调整用户端电压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变压器电压比) 21、同步调相机可以向系统中(既可发出感性无功,也可吸收感性无功) 22、降低网络损耗的主要措施之一:(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功率) 23、在无功功率不足的电力系统中,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采用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无功的缺额) 24、在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中,假设各元件的磁路不饱和的目的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25、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只包含(正序分量) 26、单相短路的短路电流为30A ,则其正序分量为(10A ) 27、冲击电流是指短路后0.01s 的瞬时值 28、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可能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原因在于(磁路有一定的剩磁,主磁通的暂态变化) 29、电力系统k 点A 相发生单相短路,对称分量以A 相为准,其电流之间的关系为021k k k i i i == 30、在短路的实用计算中,通常只用(周期分量电流)的有效值来计算短路功率 31、高压线末端电压升高常用办法是在线路末端加(串联电容器) 32、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中代表轴上机械功率输出的负载性质为(电容器) 33、单相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动势是(脉振磁动势) 34、电机理论中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的关系(机电θθp =) 35、利用空间对称分布的三项绕组可以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三相交流绕组空间分部差(1200 电角度)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一、培训目的结合我厂夏季生产情况,为加强我厂安全管理,提高全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范雷电对我厂生产造成影响,特制定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教育的培训: 二、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1、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直到17 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证实了天电(雷电)与地电的同一性,并发明和使用了“避雷针”,人们才逐步对雷电有了理性和科学的认识。地球上,任何时刻都会有约2000 个地点出现雷暴,平均每天要发生800 万次闪电,每次闪电在微秒级瞬间可释放出55KW h以上能量。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 亿美元,死亡人数在 3 千人以上,这个数据的统计还不包括我国。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有3000 人至4000 人,财产损失在50 亿到100 亿元人民币。 2、当雷云形成后,在两种带不同电荷的雷云中间的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会被击穿,形成云间放电。当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云对地放电。 2.1 雷击的三种形式: 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 现象,叫做“直击雷”。

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 三是“球形雷,”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天,偶然会发现紫色、殷红色、灰红色、蓝色的“火球”。 这些火球有时从天空降落,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方向移动,有时平移有时滚动。这些“火球”一般直径为十到几十厘米,也有直径超过一米的。“火球”存在的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一般为几秒到十几秒居多。这种“火球”能通过烟囱、开着的窗户、门和其他缝隙进入室内,或者无声地消失,或者发出丝丝的声音,或者发生剧烈的爆炸。这种“火球”虽然发生的几率很小,但发生的次数也相当多。人们常把它叫做“球形雷。” 2.2 雷电危害方式: ( 1 )直击雷危害雷电直接击在建(构)筑物、人、和其它物体上,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使建(构)筑物燃烧、爆炸、倒塌、崩毁,人体烧伤、死亡。物体烧毁、解体、爆炸。 (2)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 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就是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静电感应、雷电波等,感应产生的电压、电流所造成的危害。虽然该幅值不如直击雷大,但也能造成很大危害。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汇总

2015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汇总1、十进制转为几进制:整数部分除以几取余法,小数部分乘以几取整法 2、八(十六)进制转为二进制:把每位数用三(四)位数表示; 3、二进制转为八(十六)进制:以小数点为界,向左右三(四)位一组,将每组用相应八(十六)进制表示 4、BCD码: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十进制0--9十个数; 5、8421BCD码:四位二进制数的0000(0)到1111(15)十六种的前十个组合,后六个无效 6、若干三态逻辑门输出端连在一起能实现逻辑功能的分时传送数据 7、我国主要的输电方式:三相交流输电 8、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用电设备、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我国发电机额定:0.4、6.3、10.5、13.8、18、24kV 9、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一次绕组(受电端)与电网额定电压相同;二次绕组(送电端)相当于供电电源,比用电设备高出10%,在3、6、10kV电压时,短路阻抗小于7.5%的配电变压器,则高出用电设备5% 10、工作接地:保护设备可靠工作;保护接地:保证人身安全,把可能带电的金属接地;保护接零:外壳与接地中线(零线)直接相连,保护人身安全;防雷接地:雷击或过电压的电流导入大

地;防静电接地:消除静电积累 11、中性点直接接地:110kv及以上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60kv及以下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是为了补偿接地短路电流 1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一般采用(过补偿形式) 13、我国电力系统的频率(50)Hz 14、相同长度的分裂导线与单导线的等值电抗关系是('X

防雷防静电基本常识

防雷防静电基本常识 一般管理内容 第一条防雷防静电接地极每年定期检测。产权单位要留有检测记录并确认,如接地电阻值超标,应立即安排整改。各单位负责核算贮罐放空线等易燃、易瀑设备是否在防雷保护范围内,定期检查避雷针氧化及外观情况。 第二条贮罐、工艺设备、管线防雷接地电阻值允许在10欧姆以下,防静电接地电阻值在100欧姆以下。 第三条接地极引线应采用螺栓连接,测试时断开测量。为防止腐蚀氧化,螺栓连接处应有涂油等防腐措施,并进行定期检查。 第四条每台贮罐至少有两点接地,周长每增加30米,则增设一点。 (一)产权单位要保存好原始设计资料,接地电阻值的计算值及施工接线图(新扩、建改造项目)。 (二)产权单位要有接地装置的安装方位图、隐蔽工程及竣工图。 (三)产权单位要保存接地装置验收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四)产权单位要保存接地装置变更修改及验收记录。 接地装置验收内容

第五条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接线、零线、地线的导体规格、敷设方式、导体的连接工艺。 第六条接地连接部分采用螺栓和夹板连接时,其螺栓的规格数量,连接长度应符合技术要求,接触面应压紧可靠,螺栓应有防止松动的开口弹簧垫圈。 第七条连接部分采用焊接时,应按条例规程要求,保证焊接面积和技术要求。 第八条接地装置进出建筑物和引出地面处,应有保护措施或穿套管保护。 第九条利用金属物、钢轨、钢管做自然接地体时,在每个连接处应有符合规定截面的跨接线保证整体的电气连接。 第十条接地母线和接地体的焊接部分,应按规范要求刷相色漆和防腐漆。 第十一条接地装置竣工后,应测量接地电阻,阻值应符合规程规定。 接地装置检查周期 第十二条接地装置电阻的测量每年地土壤电阻率较大的干燥季节进行,防雷防静电装置的接地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查,一般在4月或11月以后进行。 (一)变、配电所的接地网,每年检查、测量一次。

防雷防静电知识点汇总

一、相关定义 1.雷电定义: 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瞬态的、大电流、高电压、高功率、长距离的放电现象

2.防雷装置: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部防雷装置组成。

z 3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4.部防雷装置: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5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6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质、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7依据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规定,我公司生产厂房(易燃易爆)、仓库(易燃易爆)、配电等防雷建筑物为二类防雷建筑物! 二、我公司防雷防静电设施维护要求——摘自《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规定》 1.使用部门应建立健全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台账,需注明设备名称、接地材料规格、接地编号、测量阻值等。 2 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接地装置,特别是接地体(线)焊接和接地体引出线部分处进行除锈、防腐处理(镀锌、喷漆、刷沥青)。

3 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全线排查,看有无断裂处,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4 紧固接地极、接地极母线、接地极支线连接处的螺栓,确保接地装置接触良好 5 紧固设备、贮罐、机组、管道的静电接地线和跨接线,确保其进出装置处、分支处、弯管、阀门法兰处的接地良好。 6 罐、容器(直径大于或等于2.5米,容积大于或等于50立方米)接地部分不得少于2 处,接地点应对称布置,接地线的位置应远离物料的进出口处。 7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间应导电良好。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大于0.03Ω时,应设导线跨接,一般螺栓五孔以下的都要跨接。 8 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超过100Ω时,应采取措施或设两处接地引线,接地引线宜采用焊接形式。 9 定期进行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电阻的测量, 10 明装接地装置需横平竖直,无明显凹凸处。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一、前言 静电的产生无处不在。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是物体之间包括人与物之间的接触分离和摩擦。高绝缘的物质环境使静电无法释放而不断积聚。到了一定条件,就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在电子制造业中静电放电和静电感应往往会损坏某些敏感的电子器件、产品及设备,或因软击穿导致其潜在失效。为了减少静电危害,降低器件损耗率,提升产品可靠性,需要制定并实施本规范。 二、名词解释 静电:相对于参照物静止不动或移动缓慢的电荷。 静电敏感器件(SSD):指容易因静电放电和感应而损坏的电子元器件,如高输入阻抗低耐压的大规 模集成电路(IC芯片)、场效应管、膜电阻器,其中CMOS器件最为敏感。 静电敏感板卡:使用了静电敏感器件的板卡称为静电敏感板卡。 防静电垫:由防静电材料做的垫子,如混有碳黑的橡胶或塑料垫。 硬接地:物体直接或通过一个低阻抗与大地连接。 软接地:物体通过一个高阻抗接地,使得触电时电流小于人身安全电流。其对地电阻一般在7.5×105 ~1×109Ω。 三、防护范围 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设施设备、工具、人员、工作台面、包装材料、存放环境、作业过程,均要采取静电防护措施,纳入管理。 生产设备:插件线、焊接线、贴片机、插件机、波峰焊机、ICT测试仪等。 生产工具:烙铁、吸锡器、料盒、料架、周转车等。 四、静电防护措施 (一)建立防静电接地系统 1.人体静电防护接地系统:人体是不可忽视的静电源。为避免操作者在拿放元器件或板卡组件时,人体静电损伤元器件,生产作业、仓管、检验、包装等相关人员必须采取软接地静电防护,如佩戴防静电手套或防静电手腕带,穿戴防静电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袜或脚束带进行作业。 2.操作装置静电防护接地系统 a.工作台面接地系统 采用防静电接地工作台面、工作椅(软接地):铺防静电材料台面垫、地垫;接地电阻;桌垫上要有操作人员腕带接头两个。如图一 b.设备接地系统(硬接地):从生产现场各条生产线、波峰焊机等设备拉出地线,连接室外大地电极组,实现低阻抗接地。 c.器具接地系统(软接地) 各种器具、工具工作表面由防静电材料制造,电烙铁、吸锡器等要接地。使用防静电周转车、 小车、料车、元件盒、周转箱、包装袋。 周转车铺防静电垫,每部车拖一条金属链到地面,以泄放产生的静电荷。 普通的塑料制品因其高绝缘性,易产生强静电,故包装、存储SSD和印制板不能使用普通的塑 料包装袋,要使用防静电塑料包装袋(要求其表面电阻率< 108Ω·cm,体积电阻率<109Ω·cm,静电半衰期<1s);元件盒不能用普通塑料盒,要用混有碳黑的塑料盒。 (二)改善环境条件 1.气候干燥时适当加湿(加湿器、拖地、洒水),保持相对湿度(RH)在 30~75%范围。 2.控制车间尘埃,保持无尘埃洁净生产环境。 (三)规范化操作 操作人员防静电操作准则 1.每次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之前,人体应短暂接地(例如用手摸一下接地的金属导体)以泄漏身上的静电荷;用设备仪表检测检修静电敏感产品之前,设备的接头(探头)应被短暂接地。

电气专业面试知识点整理

1电气工程基础 1.1绪论 1、电力网:由变电站和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组成的网络称为电力网(不包括发电部分与用户);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在内的发电机、电力网以及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组成;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发电机的动力部分。 2、变电站一般分为枢纽变电站、中间变电站、地区变电站、终端变电站。 3、为什么要将各个孤立的发电厂互相连接成电力系统?这是因为: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可以减少备用容量、可以减少系统装机容量、可充分发挥水电在系统中的作用、可采用高效率大容量的火电机组、可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电力系统的特点:电能不能大量存储、过渡过程十分短暂、电能生产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地区特点较强。 5、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保证供电可靠性、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 6、衡量电能质量的三大指标:电压、频率、波形。(我国3000MW及以上系统频率偏差不超过0.2Hz,3000MW以下系统频率偏差不超过0.5Hz)。 7、谐波电压是指谐波电流在谐波阻抗上的压降。系统谐波阻抗近似与系统短路容量成反比。所以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短路容量越大,其谐波阻抗越小,则允许注入该点的谐波电流也越大。 8、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包括系统用的额定电压和最高电压,电气设备用的额定电压和最高电压。 1.2接地 9、为了保证电力网或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人为地使电力网及其某个设备的某一特定地点通过导体与大地作良好的连接,称为接地。这种接地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10、工作接地所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包括有: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经电阻接地等等。

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教育培训方案

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的 二、培训内容及时间分配 三、培训对象 四、授课教师 五、教材 六、教学辅助 七、考核办法 八、评估 九、考勤员及考勤办法

安全环保科决定将于2015年5月22日在厂内部举行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本科室保证培训过程所聘用的教师及参训学员遵守《松原采油厂培训管理制度》,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的 结合我夏季厂生产情况,为加强我厂安全管理,提高全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范雷电对我厂生产造成影响,特制定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教育的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及时间分配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全厂员工 四、授课教师 本次培训聘用的兼职教师按照《松原采油厂兼职教师管理制度》选聘,教师课件已经准备完毕,教师信息如下。 五、教材 教材或讲义:防雷防静电基本知识课件 方式:集中讲授 六、教学辅助 协调综合办公室作如下准备: 地点:东北局松原采油厂食堂二楼 培训方式:质量安全环保科统一组织集中面授 辅助器材:投影仪 七、考核办法 考试时间:2015.5.22 考场:东北局松原采油厂食堂二楼 监考:杨宇凡、赵高原 考场纪律遵守《松原采油厂培训制度》 考试结果上交安全环保科备案

八、评估 培训结束后兼职教师负责双向评估及成绩汇总。九、考勤员及考勤办法 考勤员:赵高原 考勤办法:考勤制度完全遵守《学员教学管理制度》

防雷防静电接地培训 郑州百年职校电工班 防雷技术 1防静电技术 2 防雷装置、防静电装置、电器设备接地和接零装置的异同点及检测 3 概述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它会破坏建(构)筑物和各种工农业设施,同时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雷电放电时会产生极高的过电压和巨大的雷电流,不仅能击毙人畜、还会劈裂树木、电杆等。 防雷技术 防雷技术 1 雷电的分类 根据雷电的不同形状,雷电大致可分为片状、线状和球状三种形式。片状雷电是在云间发生,对人们影响不大;线状雷电就是比较常见的闪电落雷现象;球状雷则是一种特殊雷电现象,简称“球雷”。“球雷”是一种紫色或红色的发光球体,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十米,存在的时间一般为3~5 s 。球雷通常是沿着地面滚动或在空气中飘行,还会通过缝隙进入室内。“球雷”碰到建筑物便可发生爆炸,并往往引起燃烧。 防雷技术 1 在线状雷中直接对建筑物或其他 物体放电产生破坏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的雷电叫做直击雷;若是落雷处邻近物体因受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产生高电位引起放电,叫做感应雷;再一种是落雷时沿架空线和金属管道引起的高电位,称为雷电波。 防雷技术 1 国外情况据美国国家雷电安全研究所关于雷电所造成的经济影响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美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约50~60亿美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火灾3万多起,50%野外火灾与雷电有关;30%的电力事故与雷电有关;有4/5 石油产品储存和储藏罐事故是由雷击引起的;由于雷电和操作过电压造成物理装置的损失约占80%。 防雷技术 1 (2)热效应 当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雷击点的发热能量可熔化50~200 mm3的钢,故在雷电通道中产生的高温,往往会酿成火灾。 例如,某炼油厂一个容积为1500 m 2的钢筋混凝土地下式原油储罐,遭雷击后爆炸起火,罐顶全部爆毁(直径48m ),内支撑大部分倒塌,经济损失26万元。。 防雷技术 1 德国电子保险公司对8722件案例损坏原因的分析图 过电压31,68% (雷击及操作过电压) 盗窃7,01% 火灾4,88% 水灾6,22% 不小心/误操作22,67% 其它26,76% 风暴0,78% 防雷技术 1 数据线缆 TV 电话 230/400 V MCR 110 kV ABC Company 移动基站 一个雷电的电磁脉冲可影响几公里范围的电子设备,这也使电子设备受损的几率增大. 防雷技术 1 概述 人们对电的认识最早是从静电开始的。人们发现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后,就具有了某种吸引力,例如,用毛皮摩擦琥珀后能吸引纸屑,这便是静电作用。人们穿着化纤服装,夜晚在黑暗处脱下时,会发出闪闪的小火花,并伴有轻微啪啪声,这是经常可见的静电放电现象。 防静电技术 防静电技术 2

防静电基本常识、准则

防静电基本常识 1.从静电学角度来说,所有材料分为:静电导体材料、静电耗散材料、静电绝缘材料。 静电导体即常说的金属导体,如铜、铁等,其电阻率很小,如果接地的话,表面电荷马上排泄到大地。 静电耗散材料也是能快速耗散其表面或体内静电荷的材料,比如防静电胶皮、防静电泡沫等防静电材料。如果接地的话,表面电荷马上排泄到大地。电阻率介于105Ω—1011Ω之间. 静电绝缘材料表面电阻大于1011Ω以上,,比如普通透明胶纸、胶套、泡沫等。如果接地的话,表面电荷都很难排泄到大地上。故防静电区域内不能有静电绝缘材料。 我们常说的防静电材料就是静电导体、静电耗散材料,其特性为不易起静电和即使起静电后也易排泄。非防静电材料就是静电绝缘材料,其特性为易起静电和即使起静电后也难排泄。 车间当中非防静电材料主要包括:普通胶箱、透明胶、泡沫、作业指导书胶套、生产标识牌、棉布、杂物盒等。如产生电荷后因其高电阻特性电荷非常难于排泄到大地。 2.静电如何产生。 固体物质的接触、分离、摩擦、感应带电。 即物体的任何运动都会产生静电。生产当中比如人体搬运、高压气体喷气、流水线皮带运动等都会产生相当多的静电荷。静电是自然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如何减少或对静电防护才是我们要关心的。人因为不停的动作,人体则是最重要的静电源之一,故人体防静电显得很重要。 3、静电产生后如何排泄(对只有胶皮,无防静电地坪车间说)。 人体电荷排泄途径:A.人体皮肤→防静电手腕扣→防静电手腕线→静电地线→大地。 这是使用防静电手腕原因。同时穿戴防静电工衣、帽子原因是防静 电衣物与人体或其它物质摩擦后仅有少量的静电荷,产生的静电荷 时防静电衣物有利排放到人体再排泄到大地。 B.人体皮肤→防静电鞋→防静电胶皮→防静电手腕扣→防静电手腕线 →静电地线→大地。 穿防静电靴原因。 C.人体皮肤→接地金属→大地。 车间门帘装防静电链条原因,即人体先放电再进入车间。 D.人体皮肤→防静电凳子→防静电胶皮→防静电手腕扣→防静电手腕 线→静电地线→大地。 这就是需要防静电凳子的必要性。 材料、工装夹具电荷排泄途径:A.设备本体→三相五线制地线→大地(直排)。 这里我司重点确认生产线电源插座是否都带有地线,否 则造成设备假接地。如4E/F,4G/H电源插座都不带地 线。 B.防静电材料→防静电胶皮→防静电手腕扣→防静电手腕 线→静电地线→大地。 4I/J线成型后材料库,第一无防静电胶箱,第二无防静 电胶皮,第三胶箱盖子使用非防静电材料。

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点-安全生产技术

第三篇安全生产技术 ●P207电气事故的种类 ●P207 电流伤害事件即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所发生的事故。 ●P207 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两种电击的含义 ●P208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感知电流(0.5-1mA)、摆脱电流(5-10mA)、室颤电流(通 过人体引起心室纤维颤动的最小电流,室颤50mA)、致命电流100mA ●P209 触电时间,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危险性愈大。 ●P209 电流途径从人体的手到手、手到脚、头到脚危害最大。特别是左手刀前胸的危害 最大 ●P209 防触电措施(4点) ●P209 绝缘:……不得低于……1000Ω。绝缘油击穿、老化、损伤三种破坏方式 ●P210 间距。在低压操作中……不应小于0.1米 ●P210 标志分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交流电缆:黄A相线,绿B相线,红C相线,黑 中性线。通信设备中直流电源线:红色正极,蓝色负极,接地线黄绿相间色 ●P211 安全电压。不同环境和情形下使用不同安全电压(4点)★ ●P211 电器设备触电防护分类(关注Ⅱ类Ⅲ类)。 ●P211 安全使用条件 ●P213 通信局(站)采用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包括……过电压保护等。采用通讯设备 的……共用一组接地体(P214图)。关键字:保护接地、工作接地 ●P215 a、b示意图 ●P214 接地要求3 ●特别注意:①设备接地线是保证设备电气安全和防雷安全的重要设施,各接地线尽量短 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②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③连线必须可靠,接触面应平整、紧固,不得有松动、脱焊、接触不良;④室内走线架及金属物件必须接地,各段走线架在电气连接点应铲除表面漆层或使用花刺垫片。 ●P219 机房防静电。对人员和操作要求(7) ●P220 火的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P220 火灾发展规律: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熄灭器

(石油化工)防雷防静电管理制度

防雷防静电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焦化厂防雷、防静电管理,确保焦化厂生产安全。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焦化厂防雷、防静电设备维护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全焦化厂。 3职责 3.1机电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监督、管理、考核及检修协调工作。 3.2各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负责本单位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查、修复及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 4管理内容与方法 4.1防雷 4.1.1化工装置、设备、设施、储罐以及建(构)筑物,应安装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防止雷电对人身、设备及建(构)筑物的危害和破坏。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规定。

4.1.2化工生产装置的防雷设计应根据生产性质、环境特点以及被保护设施的类型,应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安装相应防雷设施。 4.1.3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装置、露天设备、储罐、电气设施和建(构)筑物应安装防直击雷装置。 4.1.4具有易燃、易爆气体生产装置的储罐以及排放易燃易爆气体的排气筒的避雷设计,应高于正常事故状态下气体排放时所形成的爆炸危险范围。 4.1.5平行布置的间距小于100mm的金属管道或交叉距离小于100mm的金属管道,应设计防雷电感应装置,防雷电感应装置可与防静电装置联合装置。 4.1.6化工装置的架空管道以及变配电线路终端,应设计防雷电被侵入的防护措施。 4.2防静电 4.2.1化工装置防静电设计应符合《防止静电事故通用规则》(GB12518) 4.2.2化工装置防静电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作业环境特点和物料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4.2.3化工装置防静电设计,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物料性质,合理选择工艺条件、设备和管道的材料以及设备结构,以控制静电的产生,使其不能达到危险程度。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8129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止静电危害的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 2) 易燃易爆介质输送停止后,须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量,采样等作业。 3) 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不得在该区穿、脱衣服或用化纤物擦拭设备。 4) 容易产生化纤和粉尘静电的环境,其温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界限内。 5) 易燃易爆区,易产生化纤和粉尘静电的装置,必须做好设备防静电接地,混凝土的装置、设备、橡胶地板、导电鞋等要符合规定。 6) 易产生静电设备的装置必须设静电消除器。

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2018年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全部由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打尽,在线做题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80382013.html,/RHLAOC。 2018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时间预计6月左右,考试时间预计9月中旬,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的梳理考点,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8一建《机电工程》教材: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包括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工业建筑物和构筑防直击雷的要求、防雷装置安装要求、避雷器安装要求、避雷器的试验、接地极的选用、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接地极的安装要求、接地线的敷设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接地要求、防静电接地装置的要求,赶紧来开森学学习吧。更多一级建造师报名条件、一级建造师备考指导等信息请持续关注开森学官网一级建造师频道。 1H413025 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防雷与接地装置是安全用电的重要设施,也是防止触电危险的有效措施,它既保护电力设备和供电网络的安全,又保护建筑设施和工业设备的安全,也保护电气操作人员和用电人员的安全。本条主要知识点是:防雷措施;防雷装置安装要求;接地极的选用;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保护接零的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接地要求。 一、防雷措施 (一)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1.架设避雷线。使雷直接击在避雷线上,保护输电导线不受雷击。减少流人杆塔的雷电流。对输电导线有搞合作用,抑制感应过电压。 2. 增加绝缘子串的片数加强绝缘。当雷落在线路上,绝缘子串不会有闪络。 3. 减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可快速将雷电流引泄人地,不使杆塔电压升太高,避免绝缘子被反击而闪络。 4. 装设管型避雷器或放电间隙。以限制雷击形成过电压。 5. 装设自动重合闸。预防雷击造成的外绝缘闪络使断路器跳闸后的停电现象。 6. 采用消弧圈接地方式。使绝大多数的单相着雷闪络的接地故障电流能被消弧圈所熄弧,从而故障被自动消除。 7. 架设搞合地线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 学尔森教育—大建工领域专业的一站式职业教育机构

综合能力关键知识点辅助记忆口诀

综合能力关键知识点辅助记忆口诀 1疏散楼梯间设置场所 1.1 防烟楼梯间(实务P98) 口诀:一类高,33宅,32公车10人厂,3层10m地 口诀说明: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情况包括一类高层、高于33m的住宅、高于32m 的公共建筑(教材上为高于32m的二类高层,因为对住宅而言应高于33m,故此处改为公共建筑,这样不易记错)、高于32m的汽车库(GB50067-2014 6.0.3条1款)、高于32m且任一层超过10人的厂房、地下3层及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地坪高差大于10m时 1.2 封闭楼梯间(实务P97) 口诀:2133宅,32二高公裙车,医旅老艺商展会,2层10m地高仓,6层公共,甲乙丙多高房。 口诀说明: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情况包括: 1)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GB50016-20145.5.27条2款,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2)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的裙房、高度不大于32m的汽车库、所有修车库(GB50067-2014 6.0.3条1款)。 3)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歌舞游艺场所、商店、图书馆、展览厅会议中心等类似场所。 4)地下不超过2层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时。 5)6层及以上公共建筑。 6)高层厂房(除高于32m且任一层超过10人的厂房外)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 1.3 敞开楼梯间 口诀:21宅+3.2外其他 口诀说明: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和除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的其他场所。 1.4 剪刀楼梯间(为防烟楼梯间的一种特有形式) 口诀:高层公建门梯距10m 口诀说明:(GB50067-2014 5.5.10)高层公共建筑中,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 2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不足时的处理(变调改拆设)(实务P76) (1)变产性,减建危;变部耐,提建耐。 (2)调流量;调部耐燃。 (3)普改防。 (4)拆低小旧。 (5)设独防。 3关于消防工程师的管理 3.1 消防工程师的权利和义务(综合P20 最后一段) 称谓、执业、报告、教育、报酬、申诉等权利;道德、标准、质量、保密、名义、能力、交办等义务。 3.2 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特点(综合P33 一) 本准稳独(本质性、基准性、稳定性、独特性) 3.3 公民在消防工作的权利和义务(综合P11 三) (1)维保预报;成组灭。 (2)不损挪拆停设器,埋圈遮栓占距,占封堵二道口。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56654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目的 为了加强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的管理,规避因雷电、静电引起的事故风险,保障本公司的安全生产,保证人员及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安全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管理。

4 内容与要求 4.1 盛装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必须加设防静电装置,并经常检查,保障无损、好用。 4.2 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管道,必须做好防静电连接,并保证可靠。 4.3 输送易燃易爆物料时,要严格控制流速,管道内流体的流速不准超过3米/秒,伸入贮罐的进料管道应加伸长管,从底部进料,以防发生事故。 4.4 在装卸可燃液体过程中,禁止从槽车或其他容器中取易燃易爆液体样品,如需取样,应在停止取样5分钟后进行。 4.5 凡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4.6 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不得与避雷和电器保护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范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防雷、防静电管理规范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规范各车间对避雷设施的管理,确保避雷设施的完好使用,特对氧化铝公司避雷设施作如下具体规定: 第一章具体规定内容 1.1、各单位对所属区域内所有的避雷设施进行详细统计,(按照 附表格式)不得遗漏,统计表一式三份,车间、安技科各一份,由安 技科汇总后上交安技处一份。 1.2、各车间对所有避雷设施的接地点进行统一编号,并做好国标 统一的接地标志及安全防护标示。 1.3、所有避雷接地线测量处要有螺栓进行连接,无螺栓连接的, 各车间及时进行整改(详见国标规定《接地安装03D51》),整改完毕后联系动力车间对避雷接地线进行测量是否合格。 1.4、各车间加强对避雷设施的维护、保养力度,并建立避雷设施 维护、保养记录及防雷接地整改记录,每年3月份各车间对所属区域 的所有避雷设施进行统一维护保养,并对所有避雷设施进行统计更新,将统计情况上交安技科,由安技科汇总后上交安技处进行存档备案。 对开焊、锈蚀部位及时进行整改,对存在无法整改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1.5、每年4月份动力车间对所有避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各车间 必须有专人进行配合,辅助动力车间人员进行测量,动力检测完毕后,将检测结果上交安技处,由安技处统一下发整改通知,督促各车间进 行整改,在整改完毕后由动力车间对不合格的接地点进行复测,直至 接地阻值合格为止,动力车间建立防雷、防静电测量记录。

1.6、每年5月份安技处联合各单位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大检查、检测,对存在弄虚作假、维护保养不到位、检测数据不真实等情况进行严肃处理,并责令车间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1.7、每年雷雨季节6-9月份,动力车间每月对避雷设施进行一次检测,确保避雷设施的完好。安技处在雷雨季节每月组织一次抽查,对防雷设施完好情况、接地阻值测量等情况进行检查。 1.8、各单位对分公司所属范围内的避雷、防静电设施进行统一划分、明确责任,避免出现无人管理的空区。 第二章防雷接地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接地 1.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2.接地体或接地极 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接地体可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是指专门为接地而装设的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是指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3.接地线 连接于设备接地部分与接地体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 4.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的总体称为接地装置。 第二节接地电阻的测试要求 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防静电常识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等。 静电的特点是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 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为静电泄露、耗散、中和、增湿,屏蔽与接地。 人体静电防护系统主要有防静电手腕带,脚腕带,工作服、鞋袜、帽、手套或指套等组成,具有静电泄露,中和与屏蔽等功能。 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失误或疏漏,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 常用标准: SJ/T10694《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QJ1950-90《防静电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B4385-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J2711-95《静电放电敏感器件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GJB3007-199《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SJ/T31469-2002《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11236-2001《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

SJ/T1079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SJ/T11294-2003《防静电地坪涂料通用规范》 GB12014-89《防静电工作鞋》 SJ/T11277-2002《防静电周转容器通用规范》 YD/T754-95《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JB/Z105-98《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手册》 GJB/1649-1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常用防静电标志、标签

标准选读: 凡进入防静电工作区(EPA)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服的设计应能保持其在穿着状态下与人 体皮肤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工作服的对地电阻和表面(点对点)电阻为1×102—1×1010? -----GJB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凡进入防静电工作区(EPA)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长头发的人员应佩戴防静电布料制作的工作帽,以防头发与ESD产品发生接触放电。手套和指套应由静电耗散材料制作,在佩戴情况下其对地电阻为7.5×105—1.0×1010? ------ GJB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 凡与ESDS产品接触的人员,需佩戴防静电腕带。在腕带被佩戴情况下,对地电阻应符合7.5×105—3.5×107?.。在使用腕带不方便的情况下,在使用鞋束(脚腕带)进行人体防护接地,鞋束应由静电耗散材料制作。其系统电阻在穿戴状态下为5×104—1×108? -----GJB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凡进入防静电区的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鞋,并应保持与防静电地板或地垫妥善接触以泄漏人体静电荷。 -----GJB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除非制造工艺要求使用导电静电地板,EPA应采用静电耗散地板或地垫并接地良好。其对地电阻:1.0×105—1.0×109?表面(点对点)电阻:1.0×105—1.0×1010? -----GJB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活动地板按地板基材分为木基、复合基、铝基、钢基、无机质五种。活动地板按承载能力分为超轻型、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四种。 -----SJ / T1079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则》防静电工作区(EPA)采用静电耗散地垫并接地良好。表面电阻为1×105—1×1010? ------GJB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防静电工作台面应使用静电耗散材料制成,并接地良好。工作台面对地电阻7.5×1010—1.0×109?工作 椅应能通过支角或轮接地,在正常操作情况下与人体接触的表面应由静电耗散材料制作,工作椅对地电阻7.5×105—1.0×109? ------GJB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在工作台面上方的适当部位或其他必要部位,应装设静电消除器,以消除未打开的包装件上的静电荷和在操作过程中因人体,工具及其他物品相互摩擦在工作上所产生的静电荷。 ------GJB3007—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静电安全工程技术,指为消除和防止静电灾害与事故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技术方法或防护措施(如静电接地、静电屏蔽、静电缓和、添加防静电剂、相对湿度控制、装设静电消除器、以及静电检测、监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