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变化中寻找股市涨跌规律

从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变化中寻找股市涨跌规律
从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变化中寻找股市涨跌规律

一:首先明确货币供应量的分类,即搞清楚所指

二、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下图是1998年一月至2009三月的M1和M2同比增幅(%)与沪指的对比走势。

M2与股指:二者关系不明显,看不出规律性。

M1与股指:趋同性相对较强。

直观上可以看出,M1一左一右两次峰值与股市两次大牛市对应很好,其下跌也与股市一致,且有一定的领先性。因此终点考察M1与股指的关系。

三,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关系

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周期性或可公度性上。

M1从1995年末至今,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跌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刚好对应512点的历史性大底,其后M1以5波形式攀升到1997年1月的22.2%,比股指1512点的大顶,领先4个月。1999年1月的M1跌至9.6%、与上次低点刚好三年,完成一个低点的循环周期,其后是著名的519行情。02年1月M1再次跌至的9.5%、股指于当月见1339点,其后展开熊市强反弹,完成又一个三年周期。05年3月M1又一次跌到9.9%,股指于当年6月6日见998大底。至09年1月,M1跌出新低的6.68%,又是接近三年。5个低点,其中有三次是牛市的开始,一次是02年1月大熊市中的一次反弹,幅度为26%,在就是这次从去年1664点以来的上涨行情,暂时还是看成反弹吧,也已经是可媲美519行情的强反弹了。

5个时点的周期间隔可说是相当有规律,再在精确到月,跨度分别是36个月、36个月、

38个月和10+36个月。从M1的低点和股市低点之间这样的规律性判断,2008年10月底的1664点就是熊市的最低点。

高点周期考察:M1自1995年末以来,有4次同比增幅超过20%,同时股市都出现了向下的拐点。这四次分别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20.24%和2007年8月的22.8%,除了第三次,拐点分别在4个月之后、12个月之后和2个月之后出现,而第二次拐点虽然在1年之后出现,但在这一年中累计涨幅仅16%左右。而2003年6月

之后,在2004年3月,M1同比增幅出现了一个次高点20.1%,而拐点出现在4月。如果将这次的次高点作为出现拐点的信号,四个时间点的间隔分别是41个月、45个月和41个月,也非常有规律。

从近十五年M1同比增长率走势可以看出,M1增速呈现3-4年的周期波动,并且周期的波峰与波谷都较为稳定。据此粗略地推测:

2007年8月M1高点后推3年为2010年8月左右,可能M1见到另一次高点。

2009年1月M1低点后推3年为2012年1月左右,可能M1见到另一次低点。

四: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与股市涨跌

1998年一月以来(本人只收集到这个时间的数据,哪位网友如有更早年份的月度数据,请赐予)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可以看成是“流动性泛滥指标”,与股市基本同向变动。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M1增幅>M2增幅即M1-M2为正值时:股市多向好

当M1增长速度较M2增速为高时,反映市民或企业倾向把资金投放于股市、楼市,而企业也加大投资金额。这时因入市资金多了,自然有利股市向上。

M1回软:股市多下跌

然而,当M1增速大幅抛离M2时,投资者需小心这或是见顶的先兆。配合市况而言,当M1不断地大幅回落,大市则有机会进入熊市。如2007年8月份后M1增幅反复下挫,沪指于10月16日创下6092点的高位后急速回落。

M2增幅>M1增幅即M1-M2为负值时:熊市多见底

当M2不断上升,且其增幅大幅抛离M1之时,熊市有机会见底,此时若配合M1增速重拾升轨,熊市便正式见底回升。

M1回升:股市多回升

2006年初,M2的增幅逾19%,而M1的增幅只是逾10%,是熊市见底的讯号。

其后,M1的增速急速上升,反映资金进入股市,A股也由2006年的千余点水平急涨至2007年末的近6000点。

以下面的形式表达可能更直观:目前负值绿柱正在快速收窄!预计四月该指标更窄。如果本轮行情属于反弹,那么该指标或许未能见到正值。

补充两个时间较长的图:

从最近十多年的历史看,每当M1比M2低时,尤其是二者差距超过5个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新的牛市将会拉开序幕;而M1高M2高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会结束,熊市会到来。M2和M1的差异主要是M1不包括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因此,M2和M1的“异动”应该是由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的“异动”引起的。

1:如果仅仅拿M1同比增速%与股指对比,虽然直观,似乎仍不足以说明二者的相关程度,那么把股指的同比增速%拿来与M1同比增速%则更能说明问题,二者的相关性可以用如影相随来

形容。

2:M1数据增加了,相应地沪指也增加了静安指数的数据。以前大家几乎都把1991.5.17日的105点当作历史性大底,其实是腰部的一个底。真正的大底是1989.9月-10月的24点左右。M1同比增速%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波浪理论很注意起点问题,参看一下静安指数或许是有意义的。

3:关于喇叭口:M1同比增速%与M2同比增速%之间的差值,在图上表现为剪刀差或喇叭口。(下图蓝线M1与红线M2之间的差值)。97年之前M1和M2波动过于剧烈,虽然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个个人可自己判别)。之后的喇叭口比较有规律:

底部喇叭口(M1

再看顶部的喇叭口(M1>M2): 三次大牛市都形成了典型的敞口较大的喇叭口。不过一次比一次小的趋势,这可以为今后判断顶部提供经验指引!

4:从流动性概念出发讨论:M1/M2%可以看成是流动性指标。即M1在M2中所占的比重。从此指标看,央行恐怕还不敢轻易收紧流动性。下面引述独立评论员温克坚先生的判断作为参考,对否留待检验:

“接下来几个月中,货币政策,尤其是银行信贷的走势,将是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不过在zheng zhi压力主导的决策场景中,货币政策的走势其实没有太多的悬念,那就是继续开闸放水。

guo wuyuan zongli wen jia bao15日主持召开的guo wuyuan常务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12日公布的声明透露,未来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仍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yinjian hui主席liu mingkang虽然强调高度关注银行放贷冲动下的风险隐患积聚,比如“银行业要坚持保增长和防风险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切实防范信贷风险,确保稳健发展。” 这说法可以左右逢源,四平八稳,但是其基调则是zheng zhi 意味十足,国有银行的领导人对此会心领神会。

而纯粹从操作层面来看,接下来的时间要想进行信贷的急刹车也不太可能,急热急冷对经济震荡更大,因此今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将会创出历史新高,并且增幅惊人。”

M1-M2也可以标识流动性程度:

或M2-M1倒个个儿也一样

5:M1,通货膨胀与股市的关系:温和通胀一般对股市比较有利

下图深红色线为CPI同比增速,跌入了96年以来的深坑。管理层很不高性呵,使出了宽松货币政策的杀威棒!注意M2突飞猛进,已经突破了97年以来的平锅底的颈线位,似有与96--97

那次M2高涨点对应的趋势。

6:M1同比增速的周期循环考察:图中的7年加两个月左右的周期,令人惊奇!下一次在2014年10月呵!

图中另外给出的信息还有:三根蓝线粗略底表示超跌区,中位区和超涨区。形态上以89低点和93年高点为起始,构筑了一个大型三角形。三角形突破后的戏剧性,只要有投资经验的都知晓!!

9字尾数年也值得关注:10年。短周期最重要的就是3--4年,途中以小圆圈标识。

可以和经济走势对比着看:

情感

情感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1.心情感动。 2.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悲、恐、爱、憎等。 心理学的定义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喜爱等等,较具有个人化而缺少社会性的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的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是有区别的。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情感和情绪这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概括而言,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 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情感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人的情

什么是M0,M1,M2及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何影响经济和股市的走势

什么是M0,M1,M2及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何影响经济和股市的走势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风险收益预期改变的触发标志:M1增速逐步快于M2增速 尽管引发风险收益预期变化的因素在于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改善,但是由于指标的滞后性,股市表现往往领先于经济基本面。实证经验表明,货币供应增速的变化,往往引发市场走势的变化,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我们分别对比了M1、M2等几个货币供应变量与指数走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最高,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2000

年、2007年),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速之差到达低点时(1999年、2005年),指数也处于阶段低点。 我国M1增速、M2增速与上证指数之间关系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认为是因为M1增速-M2增速更能反映出经济的运行变化,这一指标和股市一样都会对经济的变化提前做出反映: 1、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2、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 3、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4、货币供应和股市都是经济的先行指标,都会先于经济做出反映。 从货币当局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部分乃至全部发挥效力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即货币政策时滞。理论上讲,货币政策时滞在6至12

找规律(图形的变化规律)导学案

找规律(图形的变化规律)导学案 组名:组员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我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在活动中我会体会教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家长陪学,真情体验(预习教材85页例1,并完成下题) 1、接下来是什么颜色? 2 ■●■●■●■●■● 3、让孩子圈出上图重复的部分。 4、与孩子一起观察1、2题,说说两幅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5、不懂的问题:

课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测独学情况。 三、小组讨论 1、互相说说独学部分的两幅图有什么规律? 2、组长针对小组成员不会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答案。 师:在找规律中,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四、合作探究(学具操作) 小组合作,把不同的图片有规律的排列起来,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五、课堂练习 1、接着涂 ■■■■■■■■■■□□ ▲▲▲▲▲▲▲▲▲▲△△ 2、画一画。(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 3、涂出自己喜欢并有规律的颜色。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 彩色笔、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况导入 师:老师这有一串宝石项链,不小心丢失了一颗宝石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宝石吗?请你猜猜看(出示教具)。 让学生猜一猜,猜对的给予表扬。 师问:你怎么知道这串项链丢失的是红宝石呢?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情绪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常见的影响因素有认识因素、气质类型、环境刺激等。 一、认识因素 认识在情绪体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认识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两个同时都想学习开车的战士,结果都没能如愿,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件不顺心的事。但是,甲战士把这件事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作出良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努力克服面前的困难,做好组织上分配的工作。而乙战士则认为自己很倒霉(作出不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抱怨领导对自己不公平。由此不难看出,一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就看你如何认识它、如何评价它,看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认知决定了情绪。 客观事件我们是无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主观信念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的。虽然我们无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尽量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不合理信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绝对化要求。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计划不如变化快”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同样,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过分概括化。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包括:自己或他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第三,糟糕至极。糟糕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我们当然希望不要发生我们所认为得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当一切已成事实,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状况;实在不可能改变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二、气质类型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汇率、石油和黄金价格的关系

货币供应量与股市、汇率、期货(石油)和黄金价格 一、货币供应量与股市 1、货币供应量与股价的关系机制 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一般呈正比关系,即货币供应量增大使股票价格上升。反之,货币供应量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降,但在特殊情况下又有相反的作用。 货币供应量对股价的正比关系有三种表现: (1)货币供给量增加,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维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价格的下降,另一方面使得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繁荣。 (2)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价格较小幅度的上涨(大幅上涨则会通货膨胀不利股市)使股份公司利润增加,促进股票需求增加,股票价格相应上涨。(3)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则可能形成大量游资,而股市是吸纳游资的主体市场,从而引起股票价格上涨。 由此可见,货币供给量的增减是影响股价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部分货币供应量从实体经济中分流,投入到股票市场,从而抬高股价;反之,如果货币供给量少,分流进入股票市场的货币供给量降低,股票投资就会减少,股市陷入低迷状态,因而股价也必定会受到影响。 当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破坏了社会经济方向盘行的正常状态,社会经济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流转、分割、配置的环节受到阴阻滞,于是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和失业率的上升。为了摆脱经济衰退,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又进一步增强了物价上升的动力。这种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就业率呈相反方向运动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滞胀”,这也就是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负相关的一种表现。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金融演化的历史逻辑来看,货币供应量是支撑股市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货币供应量与汇率 信用货币存量的增长大于社会商品和服务量增长之间的差额形成了信用泡沫的来源。 出现较严重的信用泡沫会产生两种结局:一是货币属性的内部修正,即利用通化膨胀消解信用泡沫的生长;二是创造一个能够蓄积(储蓄和积藏)信用泡沫的机制,这一机制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当今时代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可采用扩张财政政策和激进的货币政策,并开拓货币(汇率)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构建信用泡沫的蓄水池,以解决能货膨胀问题。但是现在,一些工业化国家先后出现货币政策失灵现象,信用泡沫的蓄水池已经难以容纳新产生的泡沫。 三、货币供应量与期货(石油) 石油贸易是目前全球最大宗的商品贸易。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独占世界上25%左右的石油消费。因此,在此讨论的货币供应量指的是美元的货币供应量。

从图形的变化中找规律

从图形的变化中找规律 摆图形 例1、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样子摆三角形. (1)填写下表 (2)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第15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摆第24个图形呢? 解题策略 第一小题象图中的摆法,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多2根火柴棒,三角形个数和相应火柴棒根数如下: 往下些,如: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这样比较麻烦。 最适合得方法是寻找三角形个数和火柴棒根数得关系。我们发现三角形个数得2倍多1就是火柴棒得根数。摆第15个三角形就需要15×2+1=31(根)火柴棒;第24个图形有24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24×2+1=49(根)。现在你知道摆1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吗?摆1000个图形呢? 巩固练习 用火柴棒按下面的样子摆图形。 ①②③ 1、按图示规律填空。 2、照这样得规律摆下去,摆第12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摆第20个图形呢?摆第30个图形呢?

从变化中找规律 想一想: (1)如果画5条线,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个数是78,图中应有几条横线? 解题策略 我们可以先数出第3幅和第4幅图中三角形得个数: 第一小题,从图形来看,第几幅图也就是有几根横线;从三角形总个数来看,每多一条横线就多6个三角形,且三角形个数=横线条数×6.所以画5条横线有5×6=30(个)三角形。 第二小题,78个三角形就有78÷6=13(条)横线。 如果画10条横线,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如果三角形个数是600,图中应有几条横线? 你还能分析一下,为什么每一条横线,三角形的总个数就多6个吗? 巩固练习 1、每边坐一人的方桌,照下面那样排成一排. (1)2张方桌拼起来可以坐6人,3张、4张、5张、6张、7张拼起来,各可以坐多少人?(列表表示) (2)24人需要多少多少张桌子? 2按下图的样子摆放餐桌和椅子. (1)照上面的样子继续安排餐桌,填写下表. (2)一家餐厅有24张这样的长方形餐桌,按照上图的方式每4张拼成一张大桌子,共可坐______人,如果每六张拼成一张大桌子共可坐______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测试题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生活中有许多被我们忽视的“夜班族”。比如,24小时值守的客服、保安、物业人员、仓库管理员,甚至夜间加班修图的美工等。某网站发布的一项“夜班族”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95后曾经上过夜班,上夜班虽然收入相对高,但生活不规律、没朋友成最大困扰。没朋友成最大困扰,这说明( ) 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②狭隘的生活经验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 ③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④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但二者也有区别,主要体现在() A.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感相对稳定 B.情绪和情感都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产生情感 D.有正面情感的人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上述诗句表达的情感是() A.对自然的情感B.对祖国的情感 C.对朋友的情感D.对亲人的情感 4.中学时,我和朋友一起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它告诉我们:人只有不断奋斗,才能有更多收获。从这个故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奋斗使人进步,依赖使人堕落。我获得的美好情感体验的方式属于 A.阅读 B.与人交往 C.社会活动 D.交流 5.林丽被同学误解很伤心。回家后,她一边哭一边把事情的经过讲给妈妈听。妈妈身体不舒服,什么安慰的话都没有讲,只是静静地听着。尽管如此,林丽诉说完后,心情还是轻松多了。林丽调控情绪的这种方法属于( ) A.转移注意法 B.合理宣泄法 C.改变认知评价法 D.放松训练法 6.社会生活中,_________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例如:我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

找规律(一)

南洋教育五环教学案 日期:授课人:学生:课次:第讲今日格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 标 题 找规律(一) 知识点梳理 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1,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10021-,第n个数是n1 2-。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1,2,3,4,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2n-1,第100项是2 100—1 认知障碍疏通 二、横着不好找规律,可竖着找,找出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 例2 152=225=100×1(1+1)+25,252=625=100×2(2+1)+25 352=1225=100×3(3+1)+25,452=2025=100×4(4+1)+25…… 752=5625= ,852=7225= (1)找规律,把横线填完整; (2)请用字母表示规律; (3)请计算20052的值. 分析这类式子如横着不好找规律,可竖着找,规律会一目了然.100是不变的,加25是不变的,括号里的加1是不变的,只有括号内的加数和括号外的因数随着平方数的十位数在变. 解(1)752=100×7(7+1)+25,852=100×8(8+1)+25 (2)(10n+5)2=100×n(n+1)+25 (3) 20052=100×200(200+1)+25=4020025

04讲 找规律(一)

第4讲找规律(一) 会点:应用四则运算表示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一步运算规律问题; 重点:掌握图形大小、颜色变化等解决图形变化规律问题; 难点:根据图形形状、简繁等变化解决三阶图标规律问题。 1 图形变化规律问题的主要分类 常见的图形变化规律问题主要分为: (1)图形形状的变化。(2)图形数量的变化。(3)图形大小的变化。(4)图形位置的变化。(5)图形繁简的变化。(6)图形颜色的变化。 在这类题目中,图形的变化具有多样性,有的是单一的图形变化,有的是几种变化类型结合之后复杂的图形变化,如将图形的颜色、位置结合在一起的图形变化。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分步来做,先分别观察,发现各自的规律后再结合在一起,并得到最终的变化规律。 2 图形的位置变化 在图形的位置变化中,常涉及顺时针变化和逆时针变化。顺时针变化是指与钟表的时针运动方向一致的转动;逆时针变化则是指与钟表的时针运动方向相反的转动。 3 复杂图形的找规律方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图形,有时候需要先将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单独考虑每个部分的变化规律,从而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 第 1 关图形数量的变化 1-1、找出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并画出第四幅图。 【解析】根据前三个图形我们可以知道,图中圆的数量是依次增加,而且是每个图形在最底下增加圆圈。第一个图就是一个图,第二个图底下的图是两个,第三个图底下的圆圈是3,由此可以推断出到第四个图的时候底下的圆圈是4个。按照规律画上去。 1-2 、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画出最后一幅图。 【解析】第一步:看图形的第一行全都是圆圈,数一数有几个呢?5个。第二步:看到圆圈的数变成了4个,少了一个,少的那个位置画上星星。第三步:再数圆圈的数少了两个,只有3个。少的那两个位置在后面补上星星。第四步:圆圈的数只有2个了,少了三个,三个位置在后面补上星星。总结规律: 圆圈的数依次减1,而星星补圆圈缺出来的空位。 [过关检测]A 组第一题观察下面的脸谱,按照规律在空格内画出适当的图形。 【解析】图形中,笑脸的数量在发生变化,位置都是横着的,所以只用找出笑脸的数量变化的规律。用具体的数字表示:1,2,3,……根据规律,我们可以知道笑脸的变化是依次+1 变化,到第四个图形的时候,笑脸的数量是4. A 组第二题找规律,并画出第五幅图。 【解析】第一步:看图形的第一列全都是正方形,数一数有几个呢?4 个。第二步:看到正方形的数变成了3 个,少了一个,少的那个位置画上三角形。第三步:再数正方形的数少了2 个,只有2 个。少的那两个位置在后面补上三角形。第四步:正方形的数只有1 个了,少了三个,三个位置在后面补上三角形。总结规律: 正方形的数依次减1,而三角形补圆圈缺出来的空位。最后根据规律画出图形。 B 组第一题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在右边补上一幅图,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解析】图中的圆圈数分别是8,4,2,1……找到他们的变化规律。 规律就是圆圈的数量减少一半,根据规律画出图。 B 组第二题根据前面三个框内的图形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框内的图形。 【解析】框中的图形分为上面的三角形和下面的正方形,并且图形是对称来画。第一看上面的三角形:5,4,3,……发现三角形的数量是逐个减少一个。所以到第四个图的时候三角形有两个。第二看下面的正方形:1,2,3,……发现正方形的数量是逐渐增加一个。所以到第四个图的时候正方形有四个。画一画图形。 第 2 关图形位置的变化 2-1.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在空白处画出相应的图形。 【解析】图中的图形很明显有一个图形位置的变化。 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制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单元测试卷(二)(教师版)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测试卷(二)(教师版)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首次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实现入驻。当我们看到这一科技成就时,我们会激动、兴奋,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 C ) A.正义感 B.安全感 C.责任感 D.胜任感 2.下列关于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C ) ①情绪与情感之间是紧密相关的②通常情况下情绪可以说就是情感 ③情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情绪倾向④情感是一种短暂而又变化的情绪倾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随着3名被解救的孩子在安徽六安市指认现场,一个操纵未成年人碰瓷团伙案告破。该团伙将多名孩子的无名指砸断,然后带着他们施苦肉计碰瓷。对该团伙行为,我们会 ( B ) A.无比崇敬 B.义愤填膺 C.充满同情 D.异常难过 4.七年级学生小洁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青春期正面的情绪感受的是……………… ( D ) A.小洁的脚被同学不小心踩了下后大发雷霆 B.小洁文具被同学弄坏,她好几天都很恼火 C.小洁的脚扭伤,不能走路时心情非常急躁 D.小洁在测试失利后,冷静分析并改正错题 5.人们在生活中会出现消极情绪。下列属通过注意转移法来调控情绪的是…………( A ) A.苦闷烦恼时,欣赏大自然美景 B.苦闷烦恼时,找朋友谈心诉说 C.苦闷烦恼时,到高山之巅大叫 D.苦闷烦恼时,笑一笑自己幼稚 6.下列诗句中,反映人的情绪的是………………………………………………………( C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下列属于中学生的情绪特点的是……………………………………………………( A ) A.情绪丰富而强烈 B.情绪起伏变化较小 C.情绪表现很稳定 D.情绪经常比较高涨 8.小云起床后,发现自己长出了青春痘,很自卑;到学校后,遇到同学夸奖她的衣服漂亮, 顿时很高兴;上课了,老师下发了单元测试卷,当看到自己的成绩很差,而且马上要开家长会时,她很害怕。由此可见…………………………………………………………( B ) ①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②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③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④不同的事情和情境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一)

找规律(一) 一、知识导航: 找规律一般分为找数列的规律、数组的规律、图形的变化规律和计算中的规律几种情况。找数列中的规律:观察前后两个数的变化情况。 找数组中的规律:寻找这一组中几个数之间的变化 规律。 二、有趣的探索: (1)出示:1 4 7 10 13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 □里填( ),()。 (2)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0 10 30________100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每一对相邻两数的差总比前一对相邻两数的差多( ). □里填( ). 找数字排列规律的关键是要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来发现规律。 1.找规律填数: (1)3 5 7 9 □ 13 (2)35 30 25 □ 15 □ (3)□ 17 15 13 □

(4)2 2 3 5 8 □ (5)1 6 16 31 □ 2.你能在每朵花中写上一个数,使这些花也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吗? 3.按规律填数,使每组数列不一样. 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造出一些规律吗? 根据规律,填出○里的数。 4—3—6—5—8—7—10—○—○ 课堂练习: 1、找规律填空: (1)10、9、、7、、、4、、、。 (2)65 、、55、50、、40、、、。 (3)38、35、32、、。 (4)40、50、、、80、、。 (5)22、24、、20、、、、。 2、想一想,做一做。

(1)从右边数,●排在第()个。 (2)请把左边的3个珠子涂上色。 (3)请把右边的第3个珠子圈起来。 3、哪一行的规律与其他三得不一样,画“X”。 (1)3,4,5, 6 ( ) (2) 2,5,7,9 ( ) 7,8,9,10 ( ) 1,3,5,7 ( ) 1,3,2, 3 ( ) 2,4,6,8 ( ) 1,2,3, 4 ( ) 5,7,9,1l ( ) 找规律(二) 一、知识导航: 发现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本节课主要研究图形与图形的关系,等式中得数的变化规律,只要你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有趣探索: 试一试:请你仔细观察这列图: △○□△○□△○□△○□ 这是用△○□这3个图形按一个△、一个○、一个□的规律排列的,你还能用这3种图形排出和上面不一样的规律吗? 找图形排列规律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图形呈现出的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来发现规律。 1、圈一圈。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知识点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情绪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常见的有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情绪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1)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2)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4.青春期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1)情绪反应强烈(2)情绪波动与固执(3)情绪的细腻型(4)情绪的闭锁性(5)情绪的表现性 5、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感受? (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2)、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6,如何合理表达情绪? (1)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

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2)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3)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7,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1)改变认知评价(2)转移注意(3)合理渲泄(4)放松训练8,如何管理和调节愤怒情绪? ①与信赖的长者交流②自我提醒 ③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 ④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排解愤怒的活动方式⑤写一封信9,如何安慰他人? (1)为他做些体贴的事(2)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3)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4)帮助他转移注意 1,我们为什么需要情感? (1)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真挚的情谊。 (2)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 (3)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2、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是什么? 联系:(1)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2)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区别:(1)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浅析情绪变化对人身体的影响情绪大致分为七种

你好浅析情绪变化对人身体的影响情绪大致分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绪刺激,超过人体本身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与脏腑的关系:人体的情绪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浅析情绪的变化对身体的影响情绪大致分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绪刺激,超过人体本身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与脏腑的关系:人体的情绪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温煦推动作用,血对人体脏腑则具有濡养作用。气血是人体精神情绪活动的物质基础,情绪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绪的变化。故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绪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绪变化对人身体的影响很大。知道了以上这些道理,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大喜、大悲,保持平和心态。要作到:调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

怒。是实为养生之道也。什么是情绪:喜、怒、哀、乐,喜指的是:高兴,欢喜。怒指的是:生气,愤恨。哀指的是:忧愁,悲伤。乐指的是:愉快,开心。人的情绪,会随着年龄、环境、事件、心态的变化,而更改。童年时期因为天真,因为纯洁,而无忧无虑,总是快快乐乐的;少年时期因为贪玩,因为不懂生活艰辛,所以才不识愁滋味;青年时期开始背负民族的兴亡,国家的建设,个人生活的选择,情感的追求,事业的竞争,各种人生的得失随之而来,烦恼与快乐,悲伤与欢喜,希望与绝望,成功与失败,在矛盾中争扎,在困惑里生存;中年时期挑起家庭的重担,抚育儿女,善养老人,或是陷入金钱的旋窝,或是陷入婚姻的危机,或是陷入家庭的困境,或是陷入事业的低峰,悲欢离合,各种滋味,都会品尝一遍;老年时期走进人的最后阶段,面对日渐一日的衰老,身体功能的减退,内心充满了忧伤,要是儿孙孝顺,尽全力让他们高兴,才能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的变迁,对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举个例子吧:我刚从北方归来时,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甚至感到不安和担忧。那时,对自己故乡人思想观念的更新期望太高,以为回来就能感受一个全新的故乡。可回来的所见所闻,却让我感到了悲

论货币供应量M1、M2与股市的关系

论货币供应量M1、M2与股市的关系 学经济的人都知道,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货币总量以M1出现,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以M2出现,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历史经验表明,M1和M2增速的变化牵动着股指的神经, M1增速持续向上,且与M2增速的剪刀差扩大,意味着资金活越,对股市有较强的支撑。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M1最能表征市场的活动性,而活动性就是股市强有力的推动力,M1增速往往与股指同趋势。 M1增速见底预示股市大涨 央行公布的2008年12月一组金融数据,让股票市场投资者眼前一亮。在连续下降7个月以后,M1增速小幅反弹至9.06%。这也就意味着当年11月成为了M1的阶段性底部,之后便开始了上升之路。从2009年2月份开始,M1增速由10.87%爬升至了8月份的27.72%,并且于9月份反超了M20.2个百分点。 M1增速的见底也促成了股市的拐点,股市由熊市进进牛市。 上证综合指数在2008年10月28日达到了最低点1664.93点,之后伴随着M1增速的不断进步,股指也在震荡中不断攀升。固然途中经历了由3478点到2639点的回调,但是总体来看大盘指数在不断筑底的过程中,并且底部逐步抬高。 人保资产保险与投资研究所黄祖斌对M1和股市的关系进行过研究,他以为M1同比增幅见底,往往会出现大涨行情,甚至是一轮新的牛市的开始。 根据他的研究,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自1995年末以来,货币供给量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而M1从1995年末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doc资料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 素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按照情绪 状态可将情绪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划分来源于情绪维度理论,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情绪的含义如下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情绪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常见的影响因素有认识因素、气质类型、环境刺激等。 一、认识因素 认识在情绪体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认识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两个同时都想学习开车的战士,结果都没能如愿,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件不顺心的事。但是,甲战士把这件事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作出良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努力克服面前的困难,做好组织上分配的工作。而乙战士则认为自己很倒霉(作出不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抱怨领导对自己不公平。由此不难看出,一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就看你如何认识它、如何评价它,看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认知决定了情绪。 客观事件我们是无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主观信念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的。虽然我们无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尽量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不合理信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绝对化要求。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计划不如变化快”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

找规律(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找规律 一、单元地位作用 本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图形变化的规律和数列变化的规律。围绕《标准》中提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这一要求,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并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稍复杂一些的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找规律”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其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教材巧妙地将“探索规律”渗透到认识数等有关知识地教学中,采用接着画、接着写、找规律画一画等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体验。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等数学活动,从中发现规律,悟出道理和思想方法,这个过程,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推理,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结论,还包括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其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探索规律的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开放题,通过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教材内容分析 1.内容结构: 图形的变化规律数列的变化规律 例1 例2 2.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3.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难点:发现图形、数列中比较灵活的规律。 三、具体内容分析 (一)主题图、例1分析及教学建议 1.主题图分析。 教材的主题图设计了小东家厨房装修的画面,厨房的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在墙面和地面的每四组图形中,各有4种图形,每一行和每一列都有这4种图形,它们的规律很多,观察的角度不同,规律不同,从同一角度观察,它们的规律相同。以行为标准观察,它们都呈循环排列。以墙面为例,它的第一行有四种图形,下面各行都是这四种图形循环排列而成:第二行是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第三行、第四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上一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地面的规律和墙面一致,只是要从颜色的角度观察。 (1)墙面有图形和颜色的变化,重点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地面找颜色变化的规律。 (2)整体出示墙面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找规律;出示前三行,让学生填出第四行的图形,说说是怎样想的,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规律。(3)地面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得出。 (4)墙面、地面可继续作为练习的材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规律。 2.例题1分析。(循环变化规律) 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设计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基本规律与主题图是一样的,区别是图形不再按行列方阵的形式排列,而是排成了一行,每组图形呈循环排列:从左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

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测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写在答题表相应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喜怒哀乐,人之常情。这里的“情”主要指 A.情感 B.情绪 C.正常情绪 D.积极情绪 2.以下有关情绪的四个脸谱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映了情绪是多姿多彩的 B.反映了情绪的基本类型 C.基本情绪可以组成很多复杂情绪 D.多数是积极情绪,少数是消极情绪 3.以下哪个词语描述了两种以上情绪的混合 A.怒发冲冠 B.笑逐颜开 C.啼笑皆非 D.不寒而栗 4.“六月天,娃娃脸”,人们用这样的谚语形容六月的天气变化无常。从青春期的情绪特点角 度看,它主要反映了 A.情绪的细腻性 B.情绪的波动性 C.情绪的表现性 D.情绪的闭锁性 5.小丽的家庭条件优越,期中考试后一直闷闷不乐,原因是她这次成绩下滑了;小平家庭条件 不好,却整天兴高采烈,原因是他这次成绩终于及格了。这说明 A.小平成绩要比小丽好得多 B.情绪都是由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每个人的遭遇不同、处境不同,情绪也就可能不同 D.人的情绪都是由自身因素引起的 6.美国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篮球教练曾率领他的球队赢得了30多个赛季的胜利。有一次,他 的球队连胜了27场后输了球,他却依然高兴地说:“好极了!现在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赢球而不用担心输球了。”这位教练的态度表明了 A.输球是件令他高兴的事 B.他故意掩饰他内心不快的情绪 C.他的情绪反常,应该感到伤心的事却令他感到高兴 D.他能够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对待一时的失败 7.《岳飞传》中的牛皋把金兀术打败,高兴地骑在金兀术身上,在气死金兀术后,激动地狂笑不 止,终因高兴过度而死去。这事例告诉我们 ①积极的情绪对人没有什么益处②喜怒应有度 ③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④该悲时最好不要悲,该喜时最好不要喜 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③④ 气象条件对人的心理情绪的影响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感问、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据此回答8~9题 8.气象条件影响到人的情绪,这主要说明 A.喜和怒是情绪的基本类型 B.情绪是由外界事物决定的 C.个人是无法自我调控情绪的 D.人们必须对情绪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 9.天气变化无常,人生喜怒哀乐,需要我们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为此,我们要 ①学会多角度看问题②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 ③学会理智分析和冷静④树立坚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魏伟在校运会上意外丢失跳高的金牌,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周日,他与好朋友一起踢足球, 心情逐渐好起来。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合理宣泄 B.改变认知评价 C.转移注意 D.放松训练 11.“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从情感角度看,因为离家 A.缺少归属感 B没有责任感 C.缺少荣誉感 D.没有自豪感

奥数 在变化中找规律

在变化中找规律 一、算式中的规律 1.根据前三个算式的规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4=9=3×32×6+4=16=4×43×7+4=25=5×5 4×8+4=( )=( )×( ) 10×( )+4=( )=( )×( ) *( )×( )+4=( )=( )×90 2.按规律,填得数。 12345679×9=1 1111 1111 12345679×18= 12345679×27=12345679×45= 12345679×81=12345679×= 3.先找规律,再填数。 1999998÷9=222222( )99999( )÷9=333333 ( )99999( )÷9=444444( )99999( )÷9=999999 ( )99999( )÷9=777777自编一题: 4.按规律填数。 (1)1,11,22,34,47,( ),( )。 (2)6,3,8,5,10,7,( ),( )。 (3)81,64,49,( ),25,( )。 (4)1,3,9,27,( ),243,( )。 5.观察算式,找出规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1=( ) ( )×( )=123456787654321 (2)19+9×9=100118+98×9=10001117+987×9=10000 () +( )×9=10,0000 1,1111,1112+( )×9=( ) (3)1×9+1=10( )×9+2=101111×9+( )=1002 ( )×9+4=( ) ( )×9+7=( ) *6.根据273×37=10101,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91×12×37=91×21×37=91×27×37= 自编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