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案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案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案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

1.构建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思路,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2.探索并理解“边边边”判定方法,体验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会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证 明三角形全等.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了解作图的依据.

教学重点: 构建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思路,理解并运用“边边边”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构建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思路。

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纸板、 直尺、 圆规 、 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尝试解决生活问题,初识“全等判定”,构建探索思路

1.请你思考后回答: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 根据这个定义,你知道的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你怎样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符号语言表示这一判定方法. 在△ABC 和△A′B′C′中,

∵???????????'

∠=∠'∠=∠'

∠=∠''=''='

'=C C B B A A C A AC C B BC B A AB

∴ △ABC ≌△A′B′C′ 2.尝试应用: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请你说说小明该怎么办?并说说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展示结果.

3.请你继续思考: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能否

减少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你想从几个条件开始研究?

C '

B 'A '

C B A

师生活动:学生畅说欲言,交换,确定先从“一个条件”开始,不行就两个“两个条件”,再不行就“三个条件”……的顺序来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动手操作,感知由“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 1.请你观察手中的一副三角尺,思考后回答:只给一个条件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观察、比较后,再个人展示,有不同想法补充说明,发现:有一条边或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一起归纳得出:只有一个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活动二:那么我们现在给出两个条件分别相等,你可以观察手中的三角尺,也可以依据条件在学案上画图,思考后回答,有两个条件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条件举例:①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60°.

②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③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6cm.

师生活动:生先独立思考,按要求动手操作,有结果后在组内交流,然后后派代表在全班举例说明你们讨论的结果.最后共同归纳结果:

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三、类比探究,尺规作图,理解“SSS”判定方法

问题:现在给出三个条件分别相等,来探究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同学们根据下面的问题探究:

1.思考并回答:根据前面的探究,你能说出三个条件分别相等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师生活动:学生先组内讨论、再组间相互补充得到有四种情况,即:三条边、三个内角、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同类元素开始探究,三个角或三条边分别相等的情况.

2.一起来观察:用你们手中的三角尺和老师手中的三角尺,你们很快发现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三条边分别相等的情况(其他几种情况以后再研究)

3. 动手跟我画: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出一个三角形A′B′C′,使

AB=A′B′、AC=A′C′、BC=B′C′.将画好的△A′B′C′剪下来,放到△ABC 上,看

看他们全等吗?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画图过程,学生跟老师一起用尺规作图,画完后剪下

其中一个,与另一个叠放比较,发现他们全等.

4.我善于归纳:作图的结果反映了怎样的结论?你能用文字语言和数学

符号语言概括这个结论吗?

师生活动:学生先尝试归纳,然后小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师板书.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这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它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在△ABC 和△A′B′C′中,

??

???''=''=''=C A AC C B BC B A AB

∴ △ABC ≌△A′B′C′ 5.我思故我用:这个基本事实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1)问题2中小明家的玻璃问题,你有更简单的方法了吗?

(2)前面做过的实验,用三根木条能钉成一个固定的三角形木架,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师生活动:问题比较简单,学生独立思考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四、应用“SSS ”判定方法,解决问题,尝试演绎推理.

例. 如图,△ABC 是一个钢架,AB=AC ,AD 是连结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 ≌△ACD .

变式:判断∠BAD 的∠CAD 数量关系,

并证明之.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解题思路,要证△ABD ≌△ACD ,可以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注意隐含条件

的挖掘和必要条件的证明.师给出规范的板书:

证明:∵D 是BC 的中点,∴BD=DC ,

在△ABD 和△ACD ,

C '

B 'A '

C B A

??

???===AD AD CD BD AC AB

∴△ABD ≌△ACD (SSS ).

我来想,我来画:您能用直尺和圆规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吗?

师生活动:师生分别画出一个任意角,教师板书已知和求作的内容,学生

尝试自己画图,如果没有思路,教师进一步提示:将已知角放在一个三角形中,求作的角画在与这个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中.学生进一步解答(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学生明白作图的依据后,自己动手作图.

已知∠AOB ,求作:∠B O A '''=∠AOB.

作法: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

2、画一条射线O 'A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

O 'A '于点C ';

3、以点C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

点D ';

4、过点D '画射线O 'B ', 则∠A 'O 'B '=∠AOB

五.反思小结 ,理清知识,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分享、补充、完善

一个基本事实: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方法:探究事实的方法——画图 猜想 分类 归纳等

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证明两角相等→转化→证明角所在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温馨提醒: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一定要规范

C′ O A B D O′ A′ B′

D′

六.达标测评(在学案上独立完成,师展示答案,对手同学互相评价)

1、已知,如图1 ,AB=C ′A ′,BC=A ′B ′,AC=C ′B ′,那么( )

A. △ABC ≌△A′B′C′

B. △ABC ≌△C ′A ′B ′

C. △ABC ≌△B ′C ′A ′

D. 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2.已知AC=FE ,BC=DE ,点A ,D ,B ,F 在一条直线上,AD=FB . 求证:(1)△ABC ≌△FDE ; (2)∠A =∠F ; (3) AC // EF.

3.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 ∠AOB 是一个任 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 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便是∠AOB 的平分线.为什么?

七.布置作业:

教材37页练习第1题,43页习题第1题、第9题.

F D C B

E A

国际商务英语阅读1 (1)

第2单元 出口、进口与对等贸易 辨认出口机会 出口面临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信息的匮乏。通常一个公司的产品会有许多需求市场,不过由于许多需求市场都不在本国,基于文化、语言、距离以及时间的不同,公司很难找到这些需求市场。事实上全世界有180多个国家,各个国家之间又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这些使得辨认出口机会更加困难了。面对这样复杂以及多样化的市场,企业很多时候在寻找出口伙伴时显得优柔寡断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际比较 克服出口信息不对称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搜集信息。我们先以德国为例。德国有一些贸易协会、政府代理商以及商业银行为企业牵线搭桥,帮一些小公司寻找出口机会。日本也有类似这样的商业机构,譬如日本国际工商业会社,总是积极地帮出口商寻找出口机会。此外,日本许多公司都是综合商社的分公司。综合商社是日本特有的综合贸易公司,由于办事处遍布全世界,它能够积极不断地为大大小小的分公司提供各种出口信息。日本、德国公司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为他们的出口企业搜集到世界各地的技术经验、出口信息以及其他资源。 与德国、日本那些竞争对手相比,美国的许多企业在寻找出口机会时就显得有些盲目,在信息搜集上处于劣势。这种差异一部分是历史上的原因。长期以来日本、德国都把对外贸易作为支柱产业,而美国一直到近期还是一个相对自给型的国家,对外贸易在美国经济当中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虽然近两年美国对外贸易在国内经济当中的分量比20年前重了许多,然而美国依然没有一个类似于日本或者德国那样的商业机构帮助出口企业搜集信息。 信息来源 尽管美国处于劣势,美国企业也在不断提高搜寻出口机会的意识。美国商务部及其在全国各地的办公室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信息源,其下属的两个独立机构——国际贸易局、美国对外商业服务中心都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智力援助并且积极地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他们为潜在出口商提供一份“光辉前程”名单,名单上列出了某种行业海外市场潜在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此外,美国商务部专门成立了一个针对海外14个主要出口市场的“比较购物服务”中心。企业缴纳很少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一份某产品目标市场的顾客调查报告,报告不仅提供该产品海外市场的可销售性,而且对竞争者、比较价格、营销渠道以及可能的销售代表人员都作了详尽的描述。调查报告是由美国商务部的官员进行实地考察而得出的。 商务部还会组织一些贸易活动帮助潜在出口商与外界接触,拓展海外市场。在一些大城市举办的国际贸易展览会上,美国商务部也会组织出口企业参展。另外,美国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边教案

11.1 三角形的边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间的关系。 难点重点: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条重要关系。 一、知识点梳理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二、典例分析 例1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 和9,第三边为奇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三边关系:判定能否成三角形;求线段的取值范围;证明线段的不等关系) 针对性练习: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 ,一边长为3cm ,则它的另一边长是 。 例2 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DE=2AE.若ABE ABC S cm S △△求,242= 针对性练习: 1、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的线 段是三角形的( ) A 、角平分线 B 、中线 C 、高 D 、两边中点连线 2、如图2,在ABC ?中,点D 、 E 、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24cm S ABC =△,则BEF S △的值为 。 三角形 (按角分) 三角形 (按边分) 图2

A.2cm 2 B.1cm 2 C.12cm 2 D.14 cm 2 3、ABC ?中,AB=AC.周长为16cm.AC 边上的中线BD 将ABC ?分成周长之差为2cm 的两个三角形.求ABC ?的各边长. 反馈练习: 1、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A . B . C . D . 2.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把△ABC 沿直线AC 翻折180°,使点B 落在点B ′的位置,则线段AC 具有性质( ) A.是边BB ′上的中线 B.是边BB ′上的高 C.是∠BAB ′的角平分线 D.以上三种 3、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3cm B.1cm,2cm,4cm; C.2cm,3cm,4cm D.2cm,3cm,6cm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 A.9 B.12 C.15 D.12或15 5、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B C E B A C E B A C E B A C E B ' C B A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边》教案_答题技巧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边》教案_答题技巧 7.1.1 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4.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 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 难点: 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投影:图形见章前P68-69图. 教师叙述: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看条件许可, 可以把古埃及的金字塔、飞机、飞船、分子结构……的投影,给同学放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上天的飞船,从宏大的建筑如P68-69的图,到微小的分子结构, 处处都有三角形的身影.结合以上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所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 学生活动:(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

(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2.板书:在黑板上老师画出以下几个图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图:区别三条线段是否存在首尾顺序相接所组成的.图(1)三条线段AC、CB、AB是否首尾顺序相接.(是) (2)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 (3)描述三角形的特点: 板书:“不在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提问:上述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有几个部分要引起重视. 学生回答: a.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b.首尾顺次相接. 二、读一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第一部分至思考,一段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 (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三边,AB可用边AB的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可用b表示,BC 可用a表示. 三、做一做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类比的方法,是学生熟练的掌握分式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它来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列式,由分数的式子自然转到分式的式子,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导入新课. 2.通过相应的习题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分式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难点:分式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 2m ,如果它的长为a m ,那么它的宽为_____m . 上面的问题中出现了s a ,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一般的,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 a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数.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是: M B M A B A M B M A B A ÷÷=??=, (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与分数类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式进行约分. 先思考约分的方法,再解题,并总结如何约分: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才能进行约分.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1)赋值法 (2)增值代入作商法 1.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相同字母(或因式)的幂取指数最大的; 4.所得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或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其中系数都取正数)即为最简公分母. 例:约分 4 4422+--x x x 解: 4 4422+--x x x =2)2()2)(2(--+x x x =22-+x x . 说明:在进行分式约分时,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才能进行约分.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分式的的变号法则 1.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a b 65--; (2)y x 3-; (3)n m -2. 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 (1)21x x -; (2)3 22+--x x . 注意:(1)根据分式的意义,分数线代表除号,又起括号的作用. (2)当括号前添“+”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 不变;当括号前添“—”号,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了解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3.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 4.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化简 一.课前预习: 活动1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 观察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吗? (1)等式63=2 1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 (2) 等式52=15 6--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 类比得到分式的基本性质 1.若a 、x 、y 都是不为0的数,将 x 1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y ,得到xy y 2.分式x 1与xy y 相等吗? 3.将分式 ax x 2的分子与分母都除以x ,得到a 2,分式ax x 2与a 2相等吗? 4.如何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不同颜色”画出你认为的关键词.) 用式子表示是B A =())(??B A ; B A =)()(÷÷B A (其中M 是____________的整式)。 (2)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需要注意什么? 活动3:合作探究 1.下列各式相等吗?为什么? (1)xy x 2 = )(2xy ; (2)ab b a + =)()(b a ab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三角形的边 优秀教学设计1

三角形的边教案 设计理念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合作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能从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掌握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并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观察 发现引入提问: 1.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组图片,看看它们有什 么共同特点? 2.动画演示生活中三角形的一组图片。 给出三角形的定义 复习已有知 识 欣赏生活中 的三角形,为 得出三角形 的定义做准 备。 学生通过图 形的观察体 会三角形的 定义。 引入新课设置 情境 通过动画演示 让学生回忆已 有关于三角形 的知识。 揭示图形语言 与文字语言之 间的联系。1.如何表示三角形?

二、探究 说理 2.三角形的边可以怎么表示? 3.三角形的分类学生自学课 本学习三角 形和三角形 边的表示方 法。 学生在练习 本上练习三 角形的表示 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三、感悟 深化练一练: 1.小强用三根木棒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 概念是() 2、读出图中的各个三角形. 3.任意画一个?ABC,假设一只小虫从B出发, 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条路线可以选择? 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 学生独立完 成练一练,并 指出错误的 原因。 师生及时点 评对错,教师 及时用鼓励 性语言鼓励 积极发言的 学生。 练习中归纳 三角形的三 边关系:三角 形的两边的 和大于第三 边。 及时练习巩固 新知。 培养学生使用 旧知识解决新 问题的能力。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 么? 学生独立思 A B C A B C E D A B C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doc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同合九义校研究课教案 课题: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21.2.2 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师:蒋正团 班级:八、三班 时间:2010年 3月10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类比的方法,是学生熟练的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它来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简单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列式,由分数的式子自然转到分式的式子,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导入新课。 2 通过相应的习题使学生准确的理解分式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分数入手进行教学,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类比与比较的思想能力。 2 通过分数与分式的联系与区别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普遍联系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难点:分式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 (或除以) 同一个不等 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 可类比分 数的基 本性 用式子表示是: 质来识记。 AAMA A M , (其中M B BMBBM 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与分数类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可以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 . 二、时间与探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例 2:约分 ( 1) 16x 2 y 3 ; ( 2) x 2 4 20xy 4 2 4x 4 x 解(2) x 2 x 2 4 4 = ( x 2)( x 2 2) = x 2 . 4 x ( x 2) x 2 说明:在进行分式约分时,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 先思考约分的方法,再解题, 并总结如何约分: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 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才能进行约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1

分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 写出等式中未知的分子或分母: ①x y 3= ()2 3x y ②) ()).(().(2 x xy y x x y x x +=+=+ ③ y x xy 257=( ) 7 ④ ) () ).( ()(1b a b a b a += -= - 2.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负号: ①=-- y x 25 ; ②=---b a 3 . 3. 等式 1) 1(12 --=+a a a a a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 4. 将分式b a b a -+2.05.03.0的分子、分母中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且分式的值不变,那么变形 后的分式为________________. 5. 若2x=-y ,则分式 2 2y x xy -的值为________. 三、认真选一选(每小题4分,共16分) 1. 把分式 y x x 322-中的x 和y 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那么这个分式的值 ( ) A .扩大为原来的5倍 B .不变 C .缩小到原来的51 D .扩大为原来的2 5倍 2. 使等式 27 +x =x x x 272+自左到右变形成立的条件是 ( ) A .x <0 B.x >0 C.x ≠0 D.x ≠0且x ≠-2 3. 不改变分式2 7132 -+-+-x x x 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分母中x 的最高次数式的系数都是正数,应该是( ) A. 27132+-+x x x B.27132 +++x x x C.27132---x x x D.2 71 32+--x x x 四、解答题:(共42分)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2教案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变号法则,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 2.通过分式的恒等变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变号法则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 三、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分式的定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由学生小结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2.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1 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由学生口述分析,并反问:为什么c≠0? 解:∵c≠0, 学生口答,教师设疑:为什么题目未给x≠0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解:∵x ≠0, 学生口答. 解:∵z ≠0, 例2 填空: 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并能小结出填空的依据. 练习1: 化简下列分式(约分) (1)2a bc ab (2) (3) 教师给出定义: 把分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叫分式的约分. 问: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分式的基本性质 在化简分式 时,小颖和小明的做法出现了分歧: 小颖: 小明: 你对他们俩的解法有何看法?说说看! 教师指出:一般约分要彻底, 使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 d b a 24c b a 323223-()()b a 25b a 152 +-+-y x 20xy 5222x 20x 5y x 20xy 5= x 41xy 5x 4xy 5y x 20xy 52=?=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分式的基本性质.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变形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的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基础,使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的关键,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非常接近,只是将分数的基本性质中“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替换成“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这里的由“数”到“式”是数学中抽象化的表现.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初步运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2)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学习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类比转化的思维能力.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会用分式的进本性质探求分式变形的符号法则,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培养正确进行分式变形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分子和分母都要变形,而且都要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避免学生出现只乘分子或只乘分母的错误,也要避免只乘分子和分母中部分项的错误,另外还要避免出现所乘(或除以)的整式不是同一个整式的错误.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下列分数是否相等?可以进行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1)3 4 和 15 20 ;(2) 9 24 和 3 8 . 解:(1)33515 44520 ? == ? ;(2) 9933 242438 ÷ == ÷ . 可以进行变形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 17.1.2 分式的基本性质(2)教案

17.1.2 分式的基本性质(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分式的变号法则。 2.使学生理解分式通分的意义,掌握分式通分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通分的依据和作用,学会分式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几个分式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情境导入 1.分式324 x x +-中,当x 时分式有意义,当x 时分式没有意义,当x 时分式的值为0。 2.分式的基本性质。 (二)实践与探索 1、分式的的变号法则 例1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a b 65--; (2)y x 3-; (3)n m -2. 例2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 (1)21x x -; (2)3 22+--x x . 注意:(1)根据分式的意义,分数线代表除号,又起括号的作用。 (2)当括号前添“+”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不变;当括号前添“—”号,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例3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 232y x 的值如何变化?若x 、y 的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呢? 2、分式的通分 (1)把分数6 5,43,21通分。 解:126261621=??=,129433343=??=,12 10625265=??= (2)什么叫分数的通分?

答:把几个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而不改变分数的值,叫做分数的通分。 3.和分数通分类似,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4.讨论: (1)求分式4 322361,41,21xy y x z y x 的(最简)公分母。 分析:对于三个分式的分母中的系数2,4,6,取其最小公倍数12;对于三个分式的分母的字母,字母x 为底的幂的因式,取其最高次幂x 3,字母y 为底的幂的因式,取其最高次幂y 4,再取字母z 。所以三个分式的公分母为12x 3y 4z 。 (2) 求分式2241x x -与4 12-x 的最简公分母。 分析:先把这两个分式的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即 4x—2x 2= —2x (x -2),x 2—4=(x+2)(x—2), 把这两个分式的分母中所有的因式都取到,其中,系数取正数,取它们的积,即2x (x+2)(x-2)就是这两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请同学概括求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的步骤。 5.练习:填空: (1)()z y x z y x 43231221=; (2)()z y x y x 43321241=; (3) ()z y x xy 4341261=。 求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1)22265,41,32bc c a ab ; (2);2)3(21,)3)(2(1,)2(31++--x x x x x (3)1 1,1,2222-++x x x x x 6、例3 通分 (1) b a 21,21ab ; (2)y x -1,y x +1; 答:1.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 瓦房店中心小学 四年级 吴艳双

【教学内容】: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定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打下基础。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定理主要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依据,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材积极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会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让学生对演绎推理和反证法有初步的了解。 【学生分析】 对于三角形,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以及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的基础。学生乐于动手,喜欢实践,并在前几年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方法和思考方式,同时比较善于发现和总结,这也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判 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准确理解“任意”的含义。 【教具】: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瞧,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17.1.2分式的基本性质(1)教案华东师大版.docx

17.1.2 分式的基本性质(1) 教学目标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约分方法,熟练进行约分,并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 分式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约分 (一)复习与情境导入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是: M B M A B A M B M A B A ÷÷=??=, (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与分数类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 可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识记。 (二)实践与探索 例4、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1)22x xy x y x x ++= (2)1 121122-++=-+y y y y y (y ≠—1). 特别提醒:对22x xy x y x x ++=,由已知分式可以知道x 0≠,因此可以用x 去除以分式的分子、分母,因而并不特别需要强调0x ≠这个条件,再如1 121122-++=-+y y y y y 是在已知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y+1得到的,是在条件y+1≠0下才能进行的,所以,这个条件必须附加强调。 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的系数都化为整数。 (1)y x y x 32213 221-+; (2)b a b a -+2.05.03.0. 仔细观察分母(分子)的变化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来解题。深入理解。尝试解题。 例6:约分

(1)4322016xy y x -; (2)4 4422+--x x x 解(2)44422+--x x x =2)2()2)(2(--+x x x =2 2-+x x . 说明:在进行分式约分时,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才能进行约分。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练习:约分: 222(1)3ax y axy 2()3()a a b b a b -++(2)23()()a x x a --(3)242x xy y -+(4) 2239m m m --(5) 299198-(6) 先思考约分的方法,再解题,并总结如何约分: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则往往需要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才能进行约分。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四)小结与作业:请你分别用数学语言和文字表述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运算,用到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发表,互相补充,归结为:(1)因式分解;(2)分式基本性质;(3)分式中符号变换规律;约分的结果是,一般要求分、分母不含“-”。 作业: (五)板书设计 分子分母是单项式 例 约分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 (六)教学后记

教案-商务英语阅读-Unit 1- 叶兴国

Unit 1 Teaching Objectives: 1. To introduc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plan; 2. To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Style of Management; 3. To be clear about the three main questions of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4. To learn how to read business English passages effectively; 5. To learn to recognize and use some of the rela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Focuses: 1. To have a general idea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Style of Management. 2. To learn how to read business English passages effectively. Difficulties: 1. How to read business English passages effectively. 2. How to remember business 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 ASAP. Teaching Time:2 periods. Teaching Procedures: Part I Pre-reading Questions It can be used as lead-in questions. For students, they can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and will have free answers. Part II Extensive Reading In this part, there are two texts and their relevant exercises. By reading the texts in limited time, Teacher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and the reading methods to build reading abilities gradually. 1. Read Text A The New International Style of Management and do exercises; 2. Read Text B New Thinking for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and do exercises; 3. Analyze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e texts; 4. Check the answers to Exercises. Part III Reading Skills: Introduce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Use three questions to lead students to deal with this part: 1. Why should we do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2. What does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mainly deal with? 3. How can we do the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effectively? If students can not answer the questions, ask them to read through the passages in Reading Skill to get the details of how to do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Part IV Supplementary Reading: New Thinking for a New Financial Order For this part, ask students to finish it by reading first and summarizing it with no more than 50 words. Part V Test Yourself For this part, ask students to finish it by themselves. Questions for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1. Do you want to be a member of thes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Why? 2.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the local companies in China? Assignment: 1. Review Unit 1, to remember the contents learned. 2. Preview Unit 2, to find difficult points. References: 《商务英语阅读教程Ⅰ教师用书》《牛津英汉双解词典》

教案-商务英语阅读-Unit 13-叶兴国

Unit 13 Teaching Objectives: 1. To remember and us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To learn how to deal with marriage frictions; 3. To lear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k with your head and work with your heart; 4. To deal with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ext A and Text B. Focuses: 1. To learn how to deal with marriage frictions; 2. To lear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k with your head and work with your heart; Difficultie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k with your head and work with your heart ? Teaching Time:2 periods. Teaching Procedures: Part I Pre-reading Questions It can be used as lead-in questions. For students, they can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and will have free answers. Part II Extensive Reading In this part, there are two texts and their relevant exercises. By reading the texts in limited time, Teacher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and the reading methods to build reading abilities gradually. Text A Married, with Money a. Let the students skim and scan Text A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o get the answers to Exercises I &II; b. then Check the answers to Exercises I &II; c. Analyze the language points in the text: 1. The husband wanted her to incorporate to reduce their income, thereby allowing the son to qualify for more aid. 丈夫要她把公司与别家合并以减少收入,这样一来就可让儿子有资格获得更多的经济援助。 2. get bogged down with: 由于……而陷入困境。如:You must not get bogged down with details. 你不 必纠缠于细节之中。 3. Think big and put it in buckets. 做大规划,并把你的梦想分门别类。 4. talk-show host: 访谈节目主持人。访谈节目是一档电视或广播节目,在该节目中,某些名人参加 讨论或被采访,并且经常会回答观众或听众提出的问题。 f. Assign Exercises II and III as their homework. Text B Positive Thinkers a. Several minutes for students to use some basic reading skills to read the text only once, then ask them to do Exercise I; b. Check the answers to Exercise I; c. Point out some language points: 1. Panda Express: “熊猫快餐”是著名的中式快餐连锁店,分店遍布美国各州。 2. After all, it’s hard to eat Chinese food while driving down the freeway. 毕竟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很 难享用中餐。 3. They also share a leadership philosophy that flies in the face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strategy. 他 们还在某一与传统经营策略背道而驰的领导哲学上取得共识。 fly in the face of: 敢于违抗,悍然不顾。如:Anyone who is tempted to fly in the face of discretion had better think twice. 任何想轻举妄动的人都要三思而行。

《三角形三边关系》备课教案

三角形三边关系 教学目标: 1.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孩子们,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得非常扎实,那么是不是任意三条边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有着一定的学问,到底有什么学问,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6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实验探究 1.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 (1)6.7.8。(2)4.5.9。 (3)3.6.10。(4)8.11.11。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请大家随意拿三张纸条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1)(4)能摆成三角形,(2)(3)不能摆成三角形。 2.一步探究三张纸条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张纸条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张纸条,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纸条摆成了三角形。学生汇报。 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练习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6~8题。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1分式及分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分式及分式的基本性质练习 题型1:分式概念的理解应用 1.下列各式πa ,11x +,1 5x y +,22a b a b --,23x -,0?中,是分式的有___ __;是整式的有_____ . 题型2: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的应用 2.下列分式,当x 取何值时有意义. (1)21 32 x x ++; (2)2323x x +-. 3.下列各式中,无论x 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的是( ) A .121x + B .21x x + C .231 x x + D .2221x x + 4.当x ______时,分式21 34x x +-无意义. 题型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的应用 5.当x _______时,分式221 2 x x x -+-的值为零. 6.当m =________时,分式2(1)(3) 32 m m m m ---+的值为零. 题型4:分式值为1±的条件的应用 7.当x ______时,分式435x x +-的值为1;当x _______时,分式43 5x x +-的值为1-. 课后训练 基础能力题 8.分式24x x -,当x 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当x 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9.有理式① 2x ,②5x y +,③12a -,④1 x π-中,是分式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10.分式31 x a x +-中,当x a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分式的值为零; B .分式无意义 C .若13a -≠时,分式的值为零; D .若1 3a ≠时,分式的值为零 11.当x _______时,分式 15x -+的值为正;当x ______时,分式24 1 x -+的值为负. 12.下列各式中,可能取值为零的是( ) A .2211m m +- B .211m m -+ C .21 1 m m +- D .211m m ++ 13.使分式||1x x -无意义,x 的取值是( ) A .0 B .1 C .1- D .1± 拓展创新题 14.已知1 23x y x -=-,x 取哪些值时:(1)y 的值是正数;(2)y 的值是负数;(3)y 的值是零;(4)分式无意义. 题型1: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